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鉴别

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鉴别

粉彩瓷器鉴别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颜料鉴别

2020-03-13

粉彩瓷器鉴别。

珐琅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釉上彩,为釉上彩之冠。珐琅彩瓷是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的创举。

“清三代”珐琅彩瓷制作十分考究,除预制的上等精细素瓷在景德镇御窑厂按宫廷出样的烧制外,其余的工艺全部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进行,雍正六年起始有自制珐琅彩料。“清三代”珐琅彩瓷均由宫廷画师彩绘,极费工时,兼之其成本极高,产量不多,多为小件器。珐琅彩瓷制成后全部由皇家垄断,概不外传。

珐琅彩瓷先前多为色地,雍正六年后多为白地;乾隆朝中期,出现了色地开光图案、西洋人物故事画,中晚期出现结合其他彩料和色釉作装饰;晚期由于乾隆帝兴趣偏重于景泰蓝,对珐琅彩瓷不再重视,是否珐琅彩瓷因此而销声匿迹,众说纷纭。“清三代”的珐琅彩瓷因历史原因,造成传世品十分稀少。晚清同治朝景德镇官窑厂,虽然有用进口珐琅彩料生产少量珐琅彩瓷,但珐琅彩料薄,工艺相对也差,多是与其他彩料相结合作装饰。

“清三代”的珐琅彩瓷价值极高。2003年10月26日,“康熙御制”底款、黄地珐琅彩花卉小碗,口径10.8厘米,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上拍,成交价为566.24万元港币; 1989年11月14日,“雍正御制”底款、白地珐琅彩花鸟纹题诗小碗,口径8.1厘米,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上拍,成交价为1650万元港币;2005年10月23日,乾隆御制“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白地珐琅彩双耳瓶,高16.5厘米,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上拍,成交价为1.1548亿元港币;晚清景德镇官窑厂烧制的珐琅彩小碗,国内价格大体为2至3万人民币左右。

粉彩是清康熙朝末,在传统的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创制的有掺入粉质的釉上彩新品种。从雍正朝起粉彩瓷盛行,成为清代釉上彩瓷的主流,无论官窑、民窑都有大量烧制,传世品较多,人们对粉彩瓷都比较熟悉。但粉彩瓷并不是所有瓷彩都是粉彩,仍然经常存在有五彩的矾红彩、绿彩等,故不能说粉彩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五彩。

雍、乾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粉彩瓷工艺水平极高。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先后拍卖“雍正御制”款白地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一只、“乾隆御制”款粉彩梅瓶一只,成交价皆为四千多万元港币。

图一为乾隆朝中晚期烧制的珐琅彩与粉彩等结合作装饰的长方体茶叶罐。其长宽高为10.8×6×15.6厘米,通体有蛤蜊光,釉白中泛青。图一1 一面,人物的上衣、帽、鞋等,用黄、绿、白、洒蓝等珐琅彩做主装饰,胭脂红粉彩等作辅装饰;图一2 一面,人物的衣、裤、花等,是用胭脂红粉彩做主装饰,浅绿色等为珐琅彩作辅装饰;此外,茶叶罐还有墨彩、五彩的矾红彩等,人物大部分采用刻划线条作轮廓。此罐图案画技不凡,无论五个画面或是单独人物、花朵,层次都丰富、立体感强;四面所绘的六个人物神韵、形象皆佳。

图二是晚清烧制的白地珐琅彩小碗署“成化年制”寄托款 。其高4.8厘米、口径10.8厘米,黄色花朵、浅绿色叶子等,为进口珐琅彩做主装饰外,还有粉彩、矾红彩、红彩等作辅装饰。我们这两件藏品,有不少人参观过,一部分人就将珐琅彩误认为是粉彩。

一、实物的鉴别

粉彩是珐琅彩“演变”而来的,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差别还是比较大。其成品以它们的特征,用“对比法”来进行鉴别,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准确、踏实。

1、外观上对比:珐琅彩鲜艳、瑰丽、晶莹、玉润、玻璃质感强;粉彩柔和、雅丽、玻璃质感比珐琅彩弱。

2、施彩上对比:珐琅彩施料厚、犹如油画彩料凸起,富有立体感;粉彩施彩比珐琅彩薄,用渲染法,其本身就有厚薄、浓淡,也就形成了有立体感和层次;粉彩瓷中,人物衣服等需要不透明的地方,用含氧化铅、氧化硅、氧化砷的“玻璃白”打底,而珐琅彩没有“打底”。若借助放大镜仔细看粉彩瓷,一般都会看到一些因粉彩料未施全满,而露出点儿玻璃白,珐琅彩瓷则无这个现象。

3、冰裂纹上对比:珐琅彩含国产料 有细小的冰裂纹,而粉彩、五彩等,则无冰裂纹现象。这是鉴别珐琅彩与粉彩、五彩等的重要依据。

实物鉴别的注意点:

1、清同治朝粉彩瓷,粉彩施彩过厚、又没有用渲染法;焙烧后显得非常浓艳不是鲜艳 ,不要误认为是珐琅彩,因为它没有细小的冰裂纹。如图三,高4.9厘米、口径9.9厘米,“同治年制”篆书四字底款的粉彩四季花诗句小碗,浓厚的粉彩就没有冰裂纹现象。

2、国产的珐琅彩料,焙烧后虽然没有进口珐琅彩那么鲜艳、玻璃质感亦差,不要认为是粉彩,因为它有细小的冰裂纹。雍、乾时期珐琅彩瓷,常用进口料做主装饰、国产料作辅装饰,不会喧宾夺主。

3、晚清烧制的珐琅彩瓷是用进口料多为和粉彩等相结合作装饰 ,珐琅彩料虽施得薄,但仍然有细小的冰裂纹,亦不要误认为是粉彩。

二、照片或图像的鉴别

照片或图像中,珐琅彩、粉彩的鉴别,虽然仍可采用上述的“对比法”来进行,但其跟实物差异较大,有的能鉴别得出来,有的不容易鉴别出来、有的鉴别不出来。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抓住合格的照片或图像,能鉴别得出来的粉彩,先来个“突破”,其余再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来判断其他瓷彩。用这个方法鉴别照片或图像中的珐琅彩、粉彩、五彩,会稍准确、实用。这是我们从事多年古陶瓷鉴定过程中,自悟得出的心得。

1、粉彩施彩有用渲染法,其本身就有厚薄、浓淡,也就形成了有立体感和层次。合格的照片、图像中,这些特征都会体现出来。这是鉴别照片或图像的粉彩与珐琅彩、五彩等重要的依据。如图一2 胭脂红粉彩衣、裤,其就可以看出厚薄、浓淡,有立体感和层次,故可确定它是粉彩;

2、珐琅彩瓷,无论用多么好的照相机、有多么好的摄影技术、制版技术,其所制作出来的合格照片或图像都可以看出:(1)、珐琅彩都看不出其有细小冰裂纹;(2)、珐琅彩料凸起、立体感亦很难看出来;(3)、珐琅彩艳丽和玻璃质感强,照片或图像中,有的看不出来、有的可以看得出来,能看得出来的可作为鉴别的珐琅彩的一个依据。如图五,珐琅彩婴戏图瓶,左二黄中带绿的小孩衣服是珐琅彩;图一1 茶叶罐的黄色、浅绿色等是珐琅彩。

3、粉彩、珐琅彩确定了,五彩施彩是平涂法,就较容易鉴别出来了。如图一,茶叶罐中的人物的脸、手、折扇等,系五彩的矾红彩绘的线条;图二小碗中的五彩的红彩花朵等。

照片或图像鉴别的注意点:1、国产珐琅彩料,艳丽、玻璃质感,皆比进口料差,不要误认为是粉彩,因为照片或图像中皆看不到浓淡、厚薄、立体感和层次,如图四,高26厘米,珐琅彩豆青地开光诗句瓶。2、晚清景德镇官窑厂烧制的珐琅彩瓷是用进口料,施彩虽薄,但也不要认为是粉彩,因为它可看出艳丽、玻璃质感强;如图二,黄、浅绿等是珐琅彩。3、同治朝的粉彩没有用渲染法、施彩又过厚,焙烧后显得非常浓艳。照片或图像中的珐琅彩、粉彩两者很相似,鉴别要仔细观察、对比,瓷彩是鲜艳还是浓艳、玻璃质感强还是较弱,并参考绘画、工艺水平优劣等来鉴别。如图三,同治朝烧制的粉彩小碗、图二晚清烧制的珐琅彩小碗,就是很好的对比例子。

初学者,应多仔细观察实物、多比较实物以及其跟照片或图像之间的差别。举一反三,就会融会贯通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彩瓷皇后——珐琅彩瓷器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也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其高超的烧造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

珐琅彩瓷器部分拍卖成交记录: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编号:1309成交价:RMB160,399,200拍卖日期:2006-11-28拍卖专场: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器珍藏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编号:2123成交价:RMB122,796,180拍卖日期:2010-10-07拍卖专场: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编号:0188成交价:RMB122,408,800拍卖日期:2005-10-23拍卖专场:古月轩锦鸡花瓶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编号:0401成交价:HKD138,000,000拍卖日期:2013-10-27拍卖专场:瓷器

珐琅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宜兴紫砂陶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清代珐琅彩瓷器的主要鉴别要点


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珐琅彩山石花卉纹小瓶

清代珐琅彩的主要鉴别要点:

一、先看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

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

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

乾隆的款识见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和“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款,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乾隆珐琅彩瓷


乾隆珐琅彩瓷的工艺特征

如果说清三代瓷器艺术代表着中国瓷器制造历史上的高峰,那么在这三代中,从瓷器的艺术成就来说,雍正一代的瓷器则代表着高峰中的高峰,所以雍正朝瓷器平均单价最贵。尤其是雍正的珐琅彩瓷器更是不可多得,在拍卖场偶尔现身,价格常以千万、亿计。

何以珐琅彩瓷器身价如此高昂?

1、诞生于康熙朝晚期的珐琅彩瓷器是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品,代表着清代官窑烧制瓷器的最高艺术水平,就市价来论,在所有的瓷器中平均单件价格最贵。

2、珐琅彩瓷器都是小件的东西,如小瓶、小碗、小碟、小杯等,为宫廷专用,没有实用价值,生产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玩赏,一般器形高度不超过三十厘米。

3、珐琅彩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精细,在景德镇挑选最好的白色瓷胎,珐琅料从欧洲进口,在北京由宫廷专门设立的“珐琅作(坊)”彩绘、焙烧,整个过程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所有的瓷器中,珐琅彩造价最贵。

4、珐琅彩造价成本最高,艺术水平也是最高的,且数量少,仅供皇帝后妃秘玩,每一件都是精工细制,每一件都不重样。故在清末之前,出自清康雍乾隆盛世三朝的珐琅彩瓷器是百分之百的宫廷御用品,绝对不会出现在民间。

康熙时期珐琅彩由于初创,还显得不够精致,到了雍正时期,珐琅彩发展到炉火纯青。雍正的珐琅彩瓷胎更白、更密,追求线条优美;釉面更加莹润;随着技术的进步,珐琅彩色彩也发展到几十种,画面立体感更强。且和后代乾隆朝相比,画面更加韵味十足,做工更精。由于雍正皇帝酷爱珐琅彩瓷,会直接谕示其制作细节,故此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形小巧、精致,更加俊秀,让人有爱不释手的感觉,所以雍正珐琅彩也自然是所有瓷器中价格最高昂.

娇艳的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器


要说彩瓷的发展巅峰,当然是清代。清代的彩瓷,鼎盛时期是康雍乾三朝,以珐琅彩和粉彩为代表。彩瓷中最精美,艺术和文物价值最高的,是康熙瓷胎珐琅彩。珐琅,是一种颜料,它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在珐琅中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即景泰蓝或画珐琅器。

清康熙晚期,按照皇帝的授意,将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这就是珐琅彩瓷。您看北京故宫藏“康熙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精致吧。

到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更加完善,色彩鲜艳、雅致,看北京故宫藏“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乾隆朝继承和发扬了珐琅彩工艺,使制品更加富贵、精美,您看“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碗”,这只碗2006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德拍卖公司拍卖,以1.51亿港元成交,被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女士拍得,原收藏者是她的哥哥张宗宪先生,兄妹易手。

珐琅彩器因用于观赏和把玩,所以少有大器件,而且仅限于官窑。制作过程是先在景德镇烧好素胎,运到紫禁城后,交内务府下的如意馆,由画师绘画,再送到养心殿低温焙烧制成。所以数量少,价值高。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最集中的地点是乾清宫东庑端凝殿内,共有400多件,每一件或两三件盛一木匣,匣盖上刻填色品名,曰“瓷胎画珐琅”。1933年,其中的300多件装箱后离开北京故宫随国宝南迁,运往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辗转回到南京。

本欲运回北京的大批国宝,因国民党战事不利,1948、1949年陆续被运往台湾,也包括这300多件珐琅彩瓷器。还剩下的40多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它还有晚清流散出宫的珐琅彩瓷,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

受珐琅彩的影响,康熙晚期又创烧出新的品种——粉彩。粉彩,是在彩料中加入了三氧化二砷(砒霜),砷的乳浊作用使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的改变;其次,用芸香油调色,使颜色柔软清丽,故又有“软彩”之称,与五彩用清水调色,称“硬彩”相对应。雍正年间,粉彩发展成熟,并发明、使用了国产的彩料。您看北京故宫收藏的“雍正粉彩过枝桃蝠纹盘”,桃寓意长寿,蝙蝠的蝠与福同音,代表“五福临门”。

在2002年5月7日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会上,一件原来一直放在家里当灯架使用的“雍正粉彩桃蝠纹橄榄瓶”,以4157万元港币成交,得主还是上面说的张永珍女士。这件粉彩橄榄瓶在当时颇有影响,出现许多仿烧产品。您要是喜欢,不妨买一个摆在家里观赏,但千万别当真。

观复也藏有官窑粉彩瓷器,您看“雍正粉彩团蝶纹碗”,多漂亮。还有“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纹大瓶”,与它成对的另一只在法国吉美博物馆。

粉彩瓷器自乾隆以后一直兴盛发展,无论皇家、民间都大量制造使用,与青花瓷器分去半壁江山,这也是彩瓷最鼎盛的时期。彩瓷中还有一种像生瓷的绝技,模仿之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无以复加。(待续)

彩瓷皇后——珐琅彩


收藏界中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珐琅彩现,必见天价。”何以产生这种现象呢?从珐琅彩的起源在到其堪称完美的制作工艺都足以说明其珍贵性;从清康熙时期到清雍正时期到清乾隆时期的不同特点,均说明其历史性;而与五彩瓷、粉彩之间不同的比较,则说明其独特性,而这些特性带来了珐琅彩“彩瓷皇后”的美誉。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它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加入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称为瓷胎珐琅。 按装饰工艺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也有将上述二种或二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法国画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内廷指导画珐琅器的生产。在中外匠师的共同努力下,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很快熟练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烧制技术,并烧造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宫廷韵味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同时,造办处珐琅作还尝试着将这种技法移植到瓷胎上,于是便产生了瓷胎画珐琅,即今人所称的“珐琅彩”。

清康熙珐琅一改景德镇以来,宫中用瓷都在景德镇独立完成的惯例,将珐琅彩的烧胎与彩绘分两处进行。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处于摸索阶段,多烧制在外素胎,器物里和圈足内部施白釉的“反瓷”上。外壁的无釉的素胎若不装饰,直接暴露会影响瓷器的美观程度。所以康熙珐琅主画面外,用铺满色地加以掩饰,所以康熙珐琅的基础是皇地,紫地,红地的碗等小件器物的原因。康熙珐琅的彩料都来自欧洲,其将釉料中加入硼,砷等金属元素,以油调和便形成珐琅料。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是中国瓷器的绝世名品,仅清康雍乾三朝宫中少量生产,专供皇室御玩,存世极为珍罕。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在拍卖场上的“天价”,许多都是由珐琅彩创造的。早1999年,一只直径6厘米的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就拍出了1891万元的高价,而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碗、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这些明星中的明星,更是令“珐琅彩”三个字出尽了风头。

作为瓷器装饰手法之一的珐琅彩,源于画珐琅技法,而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其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乾隆的关系更为重要。乾隆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乾隆皇帝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

清乾隆珐琅彩用清宫造办处库存的上等填白瓷做胎,有的白瓷上还有暗花,这时珐琅采用轧道工艺,即在器物局部或全身色地上刻划纤细的花纹,然后再于其上加绘各色图案。另有一种“锦上开花”,在锦地开光内绘山水,花鸟,人物,题乾隆御制诗。这些装饰方法都使器物看上去富丽华贵之极。

此天球瓶造型硕大饱满,白釉温润,佚丽清新,设色华美而不俗,工致精巧而不媚,开一代未有之奇。 此天球瓶为乾隆珐琅彩精品,瓶身曲线起伏优雅,予人无限之美感。莹白如玉之胎釉更见丽质非凡,瓶之外壁通景绘喜鹊登梅图。线条流畅,饱满圆润,胎釉俱佳,所绘梅花树干弯曲遒劲,枝桠交错,摇曳生姿;灼灼盛开的花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皆俏立枝梢,神采奕奕;两只喜鹊栖于枝头,姿态各异,顾盼生姿,令画面生机盎然,生趣无限。鸟羽、梅花、枝干的渲染随位置不同浓淡亦发生变化,写生风格明显流露出南宋院体花鸟画法的遗意。色彩浓淡相宜,柔和典雅,明丽而不流俗,富贵亦不失雅致,寓意吉祥。

2010年5月16日,体量巨大的清乾隆“掐丝珐琅暗八仙云蝠纹双桃形洗”出现在2010年香港春拍的“金错花-掐丝珐琅宫廷陈设”专场中,立刻引起了几轮竞投。最终,这件估价为240万至340万元的古董以470.4万元落槌。清乾隆御制鎏金铜胎掐丝珐琅“喜上眉梢”喜鹊梅树以约773.1万港币被高价竞得。2007年8月21,一件“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成功易手,7500万元落槌,84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中国瓷器在国内的最高成交价。上述事例告诉我们,珐琅彩珍贵的文化与收藏价值,是我们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艳丽的风景线。

乾隆粉彩瓷的鉴定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巳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谈。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

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 (亦称 "百花不露地") 、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珐琅彩、粉彩及其鉴别


图一 图二珐琅彩瓷始于康熙后期,即康熙三十五年。它是景泰蓝——即铜胎珐琅器转化而来,故珐琅彩瓷又名瓷胎画珐琅,彩料是从西洋引进的珐琅料。此种彩料含有大量的硼和砷,画在瓷胎上烧成后色泽特别鲜艳明亮,有透明玻璃质感和立体感。由于彩料烧成后特别坚硬,故又有搪瓷的韵味。由于康熙时代是珐琅彩瓷的初始阶段,虽然是由皇帝亲自抽派一批宫廷画家和制瓷优秀人才聚集在宫内进行烧制,但由于经验不足,其生产出来的成品仍然不算理想,且成品率不高。康熙珐琅彩一般是在色地上绘画花纹。其色地有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以画缠枝花、折枝花为主,其花以牡丹、秋菊占多数,且只是有花极少有鸟。这就是康熙时代的特点。在器具的底部一般用楷书色料写“康熙御制”四字。其色料含青花、紫彩、兰彩、红彩、金彩、黑彩等。珐琅彩瓷仅限宫中玩赏,大夫贵族们亦不得占有。雍正朝珐琅彩器的制作艺术达到了顶峰。其特点是精工绘制,均在白地上绘花鸟、山水、人物等画面,有的是多色,有的是单色,其画面精美与细腻已是无疵可挑。有的画面上还配以小诗和印章,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显得更为高雅珍贵。此时还有兰彩的墨彩的珐琅彩器,这是雍正朝的一大特色。雍正时的底款也是用楷书四字组成,有“雍正年制”和“雍正御制”两种。由于雍正朝宫廷中还可自己配制一些彩料,故色彩极为丰富,比康熙时更加亮丽多彩。乾隆时期珐琅彩器接近雍正风格,后期渐趋草率。此时期的珐琅彩盛行色地或锦地开光装饰开光图案多绘花鸟、山水、人物、西洋妇女等。并配有诗句。扎道工艺始于雍正,而乾隆则及其盛行。其珐琅彩瓷器均为小件以赏玩为主。康熙的五彩可以说是达到了高峰,而雍正时则由五彩效仿珐琅彩加白料的技法而创始了粉彩工艺。因此可以说粉彩绘制是由清雍正开始的。在乾隆时期由于朝廷与国外的贸易关系有些紧张,珐琅彩料进口尚无法满足宫廷的需要,故在乾隆后期珐琅彩瓷逐渐停烧。乾隆皇帝对粉彩非常感兴趣,命督窑加强粉彩瓷的研制,所以此时的粉彩瓷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也因此乾隆的粉彩在中国古瓷史上称之为“瓷中瑰宝”。为了更美化粉彩瓷一般在瓷器里和底部均绘成绿色,又有“绿里粉彩”之美称。绿里粉彩是乾隆的一个特征。粉彩瓷的绘制是一般国产粉釉加白釉调制而成多色浓淡不同的色彩,它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在珐琅彩和粉彩的过渡期间,出现了一个“混彩”的阶段。所谓混彩即是由珐琅彩料加粉彩釉都参合使用于同一器上。在珐琅彩料缺少和不足的前阶段,在同一器上可以用珐琅彩料为主添加一至二种粉彩釉为辅。这种瓷器还应归为珐琅彩瓷(见图一)。在后阶段,同一器上有一或二种珐琅彩料为辅,而大多数釉色是用粉彩釉,此一类器应归纳为粉彩器(见图二)。这样的混和料彩存在是有据可查的。而经历的时间大约为五至十年时间才过渡到全粉彩瓷器。区别珐琅彩和粉彩的标准如下:1、珐琅彩彩色繁多,多到十多种不同的色,而粉彩釉虽比五彩釉色彩总数要多些,但在同一器上还达不到珐琅彩那么丰富。2、珐琅彩料绘制的花纹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而粉彩釉是一薄薄的釉水涂上的,很平坦,摸不到凸起的感觉。3、珐琅彩色调非常艳丽美观,而粉彩则显得不及。4、珐琅彩料较厚的地方釉面出现极细的开片,并明显有玻璃质感;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且无玻璃质感(不反光)。5、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现象,而粉彩器则有极美的蛤蜊光晕散在色彩的周围。掌握以上要点则不难区别珐琅彩与粉彩的瓷器了。珐琅彩和粉彩瓷都是十分珍贵的观赏瓷,价值都达到了最高水平。

雍容华贵的珐琅彩瓷


去年,我意外得到一件高仿清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十分喜欢,闲暇时便会拿出来靠在家里的飘窗上,对着充沛的阳光细细欣赏。在细润洁白的白瓷釉面衬托下,两只锦鸡翎毛的彩丽夺目和优雅风姿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是仿品,但挡不住我心生出由衷的喜爱之情,每回把玩,惊叹之余,禁不住反复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于对瓷器的兴致,我每年至少要去一趟江西的景德镇市,六年下来,不仅熟悉那里的大小市场,还与各类陶艺家们结下了或深或浅的友谊。一次,在内地著名陶艺家、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周鹏的工作室内,其小舅子制作的仿古瓷也摆放在作品陈列架上,仿品中有香炉、高足碗、如意尊、葫芦瓶等历代经典作品。

见我看得专注、仔细,性情豪爽的周鹏便说,你若喜欢就挑一件,说完又补充道“随便挑哪件”。我知道,由于我每次与他交流总是听得多、说得少,他对于我所具备的鉴赏瓷器的水平并不摸底,直白地说,是低估的。

全部细细欣赏完,我便直截了当地选中这件高仿清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我看到,虽然我的声音平静而轻缓,但那一瞬,周鹏以及他小舅子的面部表情却同时呈现万分诧异,甚至是震惊,显然,对我这不动声色的选择结果,他们都始料未及。周鹏说,你太厉害了!这件作品的真品二○○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拍卖会上拍下了一点一五四八亿港元的天价,真品现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是乾隆经常赏玩的心爱之物,是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约距今二百八十年,为传世清代官窑珐琅彩瓷器中的极品。是由宫中造办处御画匠亲绘,据传乾隆亲自参与设计烧制而成。

珐琅彩瓷绝对是瓷器中的“贵族”。清代康熙晚期,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的珐琅作坊,在传统的铜胎画珐琅基础上,引进外国的各种珐琅彩料和珐琅画技艺,烧制出瓷胎后,再画上珐琅彩画,被称为珐琅彩。珐琅彩瓷胎质地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如玉,色调明快艳丽,制作工艺精湛,有油画效果,远非其它瓷器所能比。作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器,珐琅彩瓷的生产历史却很短,只有康熙、雍正至乾隆中期前后约四十年。

珐琅彩料与中国传统釉上彩料不同,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品种非常丰富,主要有白、绿、黄、蓝、紫、矾红、胭脂红、赭、墨等,且有浓淡之别,更有中和色出现,如倭瓜黄、杏黄、蛋黄、葵绿、孔雀蓝、孔雀绿等等难以计数。

珐琅彩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精细,在景德镇挑选最好的白色瓷胎,珐琅料从欧洲进口,在北京由宫廷专门设立的“珐琅作坊”里彩绘、焙烧,整个过程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所有的瓷器中,珐琅彩造价最贵。珐琅彩造价成本最高,艺术水平也是最高的,且数量少,仅供皇帝后妃秘玩,每一件都是精工细制,每一件都不重样。故在清末之前,出自清康雍乾隆盛世三朝的珐琅彩瓷器是百分之百的宫廷御用品,绝对不会出现在民间。

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唯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烧。珐琅彩瓷器在雍正时期技术上到了极盛阶段,这与雍正皇帝本人的喜好有很大关系。雍正帝时常亲自过问珐琅彩瓷器的制造。他钦命怡亲王负责主持,还配备精通工艺设计的郎中海望、员外郎沈嵛、制瓷专家唐英等人专门负责管理,并集中全国的能工巧匠及画家于大内供职。在纹饰方面,发展出诗、书、画融为一体的白地珐琅彩,形成雍正朝独特的艺术风格,达到了雍正谕旨中注重“内廷恭造之式”,排除“外造之气”的要求。

雍正珐琅彩的绘画内容多有吉祥长寿的寓意,如画鹌鹑、雉鸡、花卉,寓意“长治久安”;画梅花、鹊鸟,寓意“时时报喜”;画奇石、蝙蝠、桃树,寓意“寿山福海”等,再配以相应诗句及迎首、末尾的胭脂红色闲章,宛然一幅诗、书、画相结合的精美花鸟画。

乾隆珐琅彩瓷器的题材更为丰富,新增的有山水人物和仙山楼阁。画中的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的绘画运用了中国画的界画法,描绘得精确工整;衬以山水人物,并且诗画相配,显得庄重典雅。

此外,乾隆珐琅彩的装饰喜用锦地花卉。除了有在描金的锦地上彩绘花卉的做法外,还有一特别的做法,便是在珐琅料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的凤尾状纹,称为“轧道”,在轧地道上再加绘洋花而构成一种新颖的锦地花卉纹饰。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此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此种工艺极为费工,乾隆以后各代曾有仿制,但均未能如此精细。

这件仿清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高十六点五厘米,做工极为精细,纹饰精细生动,山之皴法、鸟之羽毛,甚至花叶边缘之芒、枝干之刺,都描绘得十分细腻。两只锦鸡栖立于树干之上,顾盼生姿。侧旁以粉红花卉、玲珑洞石相衬,另一面空白处墨彩题诗:“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小舅子”说,如今,景德镇已经成功“破译”了失传百年的珐琅彩皇家制作工艺,只是,制作工艺依然是最复杂的,成品率也极低。

花石锦鸡图图案在珐琅彩瓷器中是最高的等级。珐琅彩瓷器中,花鸟图案的等级最高,花鸟图案中,又以锦鸡和孔雀为极品,因为这两种鸟的羽毛色彩丰富而艳丽,不但烧制难度大,而且观赏性也最强。

真品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身世沧桑,原为紫禁城旧物,流落海外多年,又几经辗转。二○○五年十月二十三日,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秋季单件专品拍卖,拍卖了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当时以八千五百万港元起价,这一价格在当时已是亚洲瓷器起拍价的最高价。拍卖会上,最后“杀出”的香港古董商人翟建民最终以一点一五四八亿港元买回了此瓶,从而使乾隆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从海外回流到中国人的手中。这只不过巴掌般大小的瓷瓶的成交价在刷新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卖价的同时,改写了亚洲单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第二高价,令全球收藏界咋舌。

一件仿品,令我得以从粗糙的现实中突围,直抵细致斑斓的古代,在欣赏、品味中领略古人的生命态度,感受古人们所拥有的精美绝伦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间浸入古人的审美意境,并真切地体会到一份绵长而悠远的温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