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代定窑瓷真伪鉴定方法

宋代定窑瓷真伪鉴定方法

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定窑瓷器鉴别方法 鉴别瓷器真伪

2020-11-28

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由于定窑的风靡与流行,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北宋年间各地纷纷仿制定窑。这就诞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鉴识宋代定窑白釉瓷,从胎釉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辨识:

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 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这种泪痕”来的。定窑的仿制,从宋到明清、民国、现代一直不断。宋代仿造,其风格自然是宋代的。明清仿品,自有该时代的些时代特征。近年按照当年图谱所仿烧的一些赝品,胎釉和工艺均难以到位,无论胎质、釉色、分量和工艺等均无法与真品定瓷相比拟。了解了定窑的胎釉、工艺和装饰特点,反复对照真品去审察,是不难将赝品剔除出来的。一一云南省收藏家协会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宋代定窑 白瓷翘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发展的时期,瓷业生产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宋代的瓷窑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产规模极其庞大,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宋代白瓷在成熟的唐代白瓷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既保留了唐代以来以釉取胜的特点,又创造出许多新工艺。宋代白瓷名窑辈出,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邢窑一统白瓷天下的局面。其中最著名的白瓷窑场当属河北定窑。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白瓷贡品为历代宫廷所珍藏。从五代后期到北宋中期近100年的时间里,定窑烧造出大量的质量精美的白瓷器,影响极其深远。在北方以漳河、汾河两岸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白瓷窑系,称之"定窑系"。在这个定窑系中除河北外,以山西窑场最多,有平定窑、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等。定窑的制瓷工艺还影响了当时江淮流域的制瓷业,出现景德镇窑、德化窑、吉州窑、潮州窑等烧造白瓷的窑场。

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始烧于唐。定窑在宋人的笔记中虽屡有陈述,但是在唐代却因受到邻近邢窑的影响,才在瓷器的制作上向精白细致与优雅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艺与制瓷风格.其以工整雅素的印花定窑器著称于世。

定窑烧瓷地点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是曲阳瓷器的集散地。定窑白瓷对后代瓷器有很大影响。

事实上,在定窑主要产地的涧磁村,从唐代开始,便已经制作出一种和宋代白瓷相当接近的产品了。当时唐代涧磁村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为日用粗瓷,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子、盆、三足炉和玩具等,在风格上,器沿均折成唇边,丰肩,平底或玉璧式底。它们一般胎骨厚实,断面较粗,胎色灰白,烧结良好,与唐三彩胎骨有较多相似处。第二种是较小件的装饰用品,如各式盏托、葵瓣口盘、兽形曲柄壶等等。器物的胎比较薄,断面较细而胎色洁白。第三种,胎质更加细腻.胎色略为发黄。有部分作品为了取得洁白的效果,在胎体上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其实就材料与烧制方法而言,第三种唐代涧磁。村白瓷与宋代定窑白瓷相比,除了纹饰的造型而外,其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

至于在不同时代器足的处理上,亦与器形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以碗为例,唐代早期定窑的碗大多平底浅身,胎质厚重。唐代后期碗身多为45度斜出,碗身较浅,宽圈足,胎薄而里外施釉。以上这种风格一直到五代宋初,圈足制作才更加精致,口沿的造型也由直口变为唇口。到了宋代中期,不但圈足细致,器壁也由45度的直线形渐变为略呈弧状的曲线形,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本来定窑白釉器在五代之前都是光素无纹的。直到北宋初年的时候,定州涧磁村与东西燕山村的窑工们,一方面在胎釉的制作上吸取了邢窑白瓷的精华,一方面又习得唐末五代越窑的划花装饰技法,这样一来,可以说是继承融合了唐以来南北两大名瓷的风格与优点。定瓷早期刻划花以莲花纹最为盛行,缠枝菊纹次之。另外也有在一件作品上同时出现菊花缠枝花与莲花纹的。

定窑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刻花装饰南北方瓷窑大都采用,是宋代早期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定瓷早期刻花,除莲瓣纹外,还与缠枝菊纹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的布局很不谐调,这应看作是一种新装饰工艺还处在初期阶段的表现。刻花装饰兴起之后,又盛行刻花与篦划纹结合的装饰。所谓篦纹就是一种类似梳子刮过的痕迹,作法是先在折沿盘的盘心部位刻划出折枝花或缠枝花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内用竹梳刮一下,就出现了很自然的复线纹。装饰纹样以双朵花为常见,或左右对称,或上下呼应;有两花并放,有一花盛开,一花含苞待放;也有莲花、荷叶两枝交错并出,布局富有变化。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云龙等纹饰轮廓线的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也使主题更加突出。

北宋中期,定窑的窑工们将金银器的模造技法和缂丝织品的图案花,以及白瓷的烧造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印花,从此印花技法对我国南北瓷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北宋晚期,印花技法完全成熟。纹饰多在盘碗的里部,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密而不乱。这些都是它的特点。因此,定窑印花瓷器在宋代印花白瓷中最有代表性,对南北瓷窑有较大影响。白瓷的印纹,多在盘碗的内部。

定窑印花题材以各种花卉最多见,动物、禽鸟、水波游鱼纹等也有一定数量;婴戏纹则比较少见。花卉纹又以牡丹、莲花多见,菊花次之。布局采用缠枝、转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在敞口小底碗内印三或四朵花卉,碗心为一朵团花,有四瓣海棠花、五瓣梅花和六瓣葵花,不同于北方青瓷只一种团菊。禽鸟纹的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多与花卉组合,如孔雀多与牡丹组合在大盘的里部有4只飞翔的孔雀,孔雀之间刻一枝牡丹相隔,盘心配以鸳鸯牡丹。整个纹饰如一幅布局严谨的织锦图案,鹭鸶、鸳鸯则多与莲花组合。印花龙纹标本在窑址散布较多,印龙纹的都是盘,盘里满印云纹,盘心为一矫健的蟠龙,龙身盘曲首尾相接。1948年涧磁村法兴寺遗址曾出土过这种印花云龙绞盘10件其中6件流散到国外,其余4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流散到国外的一件底部划刻有"尚食局"3字铭文从中可知这类器物是北宋宫廷里的专用品。北宋晚期,丝织品上盛行婴戏纹,定窑印花器中也有婴戏纹。窑让出土标本和传世品中有婴戏牡丹、婴戏、莲花、婴戏三果和婴戏莲塘赶鸭纹等。其中婴戏三果纹比较少见,三婴三果间隔排列,缠枝布局。三果为桃、石榴与批把,三婴姿态不同,双手均摇树枝,一骑于枝上,一坐于枝上,一立于枝上,赤身露体肌肉丰满可爱;此种纹饰布局其他瓷窑未见。

至于在烧造技术方面,在北宋中期由于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当时的窑工们为了增加窑的烧成量,以节省燃料,开始使用覆烧法。覆烧是末代定窑瓷器的装烧方法之一,是把盘碗之类器皿反过来烧,因此称为覆烧。这种烧法对北方及江南地区青白瓷窑有很大影响。事实上,在使用覆烧法之前,盘碗都用普通匣钵装烧,即一件匣钵只装烧一件器物,用覆烧法之后,改用垫圈组合的匣钵取代普通匣钵,每一垫圈的高度,只占普通匣钵高度的五分之一,因此用同样的窑炉,耗费同样的燃料,可以得到近5倍的产量,因而覆烧方法得到普遍推广。但是由于使用覆烧法,也使得器口不能施袖,而出现口部无釉的缺点。

宋代定窑白瓷精品


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宋五大名窑中,地位是不同的:

汝窑老大,知名度最高,拍卖价格也最高;

哥窑最神秘,冰裂纹似乎更抢镜,话题王;

钧瓷最世俗化,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

官窑和明清官窑容易混,而且它的感觉和汝窑、龙泉窑接近,面目有些模糊。

宋 定窑白釉划花萱草纹碗

定窑呢?我的感觉是:它似乎不是五大名窑。名气还不如磁州窑、龙泉窑等叫得更响。

为什么呢?我分析,就因为它的的颜色。定窑是白瓷,但是,现代人最不缺的就是白瓷。审美疲劳了!有点委屈定窑了。

宋 定窑白釉印花芦雁穿花纹碗

今天我们都知道了,古人想制作出纯白色的瓷,很不容易,不是发青就是发绿。探索到了宋代,真正的白瓷依然没有出现,定窑当时最高科技水平了,也只不过是白中泛黄。

直到有一天走进首都博物馆,看见了不止一件定窑的白瓷,才恍然大悟:定窑为什么被列为五大名窑。它的颜色太美了。

宋 定窑白釉鼓钉盒

其实,定窑的器型比汝窑还是简单、日常化,基本就是各种各样的碗。但均能展现出不同细节的美,高手就是这样做的。

按照中国大致的南北方美学特征,北方往往粗犷、热烈,磁州窑很典型。但是,定窑虽身处北方,美学特征却大部分是含蓄的:印刻的花纹也是白色的,远看几乎察觉不到。只有器型保持着北方的豪迈……

宋 定窑白釉提梁壶

定窑一定还有更多的谜团待解。

宋 定窑白釉刻莲瓣纹盖罐

宋 定窑白釉炉

金 定窑白釉刻莲花纹洗

宋 定窑白釉莲瓣盘

定窑瓷的鉴赏方法


定窑瓷的鉴赏方法。

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备受学术界、收藏界尊崇。藏家若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到代定瓷,都如获至宝。但是,随着当代定窑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仿制技术的一再提高,给定窑收藏鉴定带来很大的难度。过去人们总结出来的那些老定瓷特征,现在造假者几乎都能做出来,有的做的是相当的“好”,以至于很多老藏家、权威专家也连连“打眼”。但是不管造假的水平有多高,新的终归是新的,老的终归是老的,老定瓷与新定瓷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胎骨老化、釉质、神韵等是目前造假者难以仿制出来的。

根据多年定瓷收藏鉴赏经历,笔者总结了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看法集中介绍出来,以待方家交流探讨。

一是鉴赏标准不能“一应俱全”。很多专家、藏家在鉴赏定瓷时,以所鉴对象是否同时具备泪痕、竹丝刷痕、施釉痕、芒口等定瓷特征为标准,但是这些特征在有的定瓷上全部体现,有的只体现了部分。比如说“泪痕”,清代《南窑笔记》说:“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从这句话来说,有的定瓷就不一定有“泪痕”。再比如指甲痕,定窑遗址第三次大规模发掘考古时,有细心的参加者就对此进行了专门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很多定瓷上面没有这个特征。可见,鉴赏定瓷需要吃透定瓷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灵活运用方式方法,综合判断。

二是正确看待定瓷器型与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创新能力极强的民族,“四大发明”就是很好的证明。对于定瓷的器型问题,笔者认为定窑的工匠熟能生巧,且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创新力。定窑有北定、南定之分,不同地域的人们一般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去设计生活用品,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方“特色”。勤劳的定瓷工匠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难免会突发奇想,造出某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来,比如有的定瓷就是模仿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而来等等,这种东西不批量生产,但也不等于说是没有。再如,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鸡冠壶、凤首瓶、盘口瓶、长颈瓶、盘口无柄执壶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创新品种,是当时的统治者——女真族、契丹族人喜爱的瓷器品种。因此,如果忽略社会发展史,而一看器型不是中原风格的东西,也容易出现“误判”。

三是应重视粗胎定瓷研究。定窑产品有细胎和粗胎。不管粗胎、细胎都反映了定窑历史的演变进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状。我们搞收藏,就是收藏历史文化,从历史文化中体味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果只看重细胎定瓷,而忽略粗胎定瓷,是不能反映定窑发展全貌的。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产品的出现,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笔者看到的一些粗胎定瓷,其艺术性、观赏性不亚于细胎定瓷,发现的一些品种甚至只有粗胎产品而没有细胎的,粗胎产品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当时的大多数百姓生活风貌。忽略粗胎定瓷的研究,也会影响我们对定瓷的全面认识。

四是应科学表述定瓷轻重等特征。有人形容定窑“薄如纸、色如玉、声如磬”,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尚欠科学严谨。从互联网上搜索这九个字,有的说是形容景德镇瓷器的,有的说是形容湖田窑青白瓷的,现在又用这几句话形容定瓷,那么这几句话到底概括的是哪个窑口的特征?尤其在目前发现的不少定瓷器中,并没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的,因此这样的概括很难说具有普遍性。在收藏、鉴赏实践中,更不应以几句“概括”来推定定瓷瓷胎都比较轻,凡是胎重就不对等等。

定瓷鉴定、收藏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探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历史的演变导致定瓷鉴定也相对复杂,需要鉴赏家、收藏家在全面了解、掌握定瓷烧造历史、社会演变历史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定瓷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比较,才能进一步提高鉴赏力。

宋定窑瓷器的特点及真伪判定方法


宋定窑瓷器是较为难得的传世数量多而品质佳的瓷器,尤其是定窑白瓷,先民用再御用,水平跨度大,后期更加精美,不负名窑之名。那它有哪些鉴赏要点、收藏价值又如何呢?

首先,宋定窑瓷器是以白瓷为主的,瓷胎质量较高,细密而轻薄,即使大器型而不显笨重。白瓷胎加上白釉,釉薄而不闷,釉色极为水润,更显出定窑瓷器的素雅高洁。这里需要注意白釉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上釉时留下的水波纹一样的痕迹,似美人垂泪,使之与其他白釉瓷区别开来。这种流釉的产生是需要严格的控制与精密的工艺的,后世仿品往往难以再现,可以作为鉴别的要点。

除了相对量大的白釉瓷,宋定窑瓷器的彩釉系列也是近年来收藏价值逐渐上升的,尤其是黑釉,一则是因为其传世数量少,二则是因为其质感特别,色泽温雅、如同黑漆,以手抚之有玉的质感,所以品相好的定窑黑釉瓷价格是比白釉瓷更高的,鉴别起来也相对容易,只要注意看其黑釉是否足够润泽、凝重,如果没有玉的质感,气韵也不生动,则很有可能是仿品。

纹饰方面,定窑瓷具宋瓷的清雅、优美的特点。其上所绘图案虽非繁复华丽,但重层次、重线条,重两边的对称性,图案呈现出来的效果清晰、有序、漂亮。虽然主题多为花卉但并不单调,其中的缠枝莲刻画清晰、生动,是宋定窑瓷器中的佳品。除此之外鱼禽鸟兽的纹饰也有,且常出现在花卉底部。而在器具内部底部,还常常有珍珠形状的花纹排列,非常生动。所以定窑瓷器纹饰的鉴赏要点就是图案勾刻要精细且富有层次感,警惕只是一层浮色的伪品。

宋定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毛边的存在,即口沿的釉料掉落而露出瓷胎,非是瑕疵,而是工匠刻意为之,有宽窄的讲究,外较宽、内较窄,在后期转为御用后,毛边会饰以金银,这种瓷器价值更高。同时因为定窑瓷器重手工,所以不同的陶工修出来的足底不是完全一样的厚度,施釉的厚薄也不一样,甚至还会出现手掐的痕迹,这些都是难以模仿的,也是定窑瓷器的特色。

总之,宋定窑瓷器的收藏价值一直是比较高的,而品相较好的黑釉瓷、酱釉瓷价格会更高。鉴赏时最好从流釉、珍珠纹、图案层次感、毛边、手工感等等方面入手,才能辨伪存真。

定窑白瓷怎么鉴定?


定窑白瓷怎么鉴定?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表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表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皎白,胎釉结合十分严密,无流釉表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动,构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选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今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新鲜,构成缘由尚待研讨。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常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开始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布,此为判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首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显着不一样的特色,这些特色体如今北宋中期今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因为覆烧的创造,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但是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体现并不那么完满,足面(圈足与地上触摸有些)总是显得不行平坦,有些当地釉厚,有些当地釉薄,以手抚之,显着地感到高低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表象十分新鲜,但在判定中却十分有用,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选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判定之要害。别的,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巨细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表象,但无论巨细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简直无钩手。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假若完好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简单发现这一特色。就当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表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完成,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要素,若以人力做作,难免留下成心做作的,不天然的痕迹。如今只要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表象,这种表象的构成彻底出于天然,且在当前没有导致仿制者满足的注重,仍可作为判定的一个规范。

古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与技巧


众所周知,瓷器收藏是中国收藏界最受关注的门类之一。近年来,随着关注、收藏瓷器的群体越来越多,市场中藏品的流通量没有减少反而“水涨船高”,市场中必然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赝品。那么如何鉴别瓷器的真伪?

一、从釉面老化程度来辨别真伪

1.先看釉面光泽:光芒内敛,有如薄雾覆盖其上,这是非常老化的釉面才具有的“如雾状膜皮”,若是一般状态的老化釉面,只是光芒柔和、不刺眼。

2.釉面老化形成塑膜状局部斑块和结晶:首先要绝对确认这种斑块和结晶是天然的、是人力不可制造的,那么,才能肯定它绝对是真古瓷。这件瓷器的“塑膜状老化斑”和“结晶斑”,是现代最高科技手段也仿造不出来的。一般古瓷要达到这件瓷器的老化程度,是不可能的。因此,凡是生长有类似的“天然如雾如膜状”的瓷器,绝对是真古瓷。

3. 塑膜状结晶斑、雪花状结晶斑和釉层内外层次分明的结晶斑点共生,完全是天然状态。这种多形态、多样化的老化特征同时出现在一件瓷器上,更是现代科技无能为力的。

二、从釉层内部结晶来辨别真伪

釉层内部老化产生出很有规律的结晶,形成花朵状,而且在釉层的上中下层次非常清楚。这是显微拍摄的效果,肉眼裸视根本看不到。这是人力无法仿制的。

釉泡破孔周围形成老化“晕圈”,有逐步过渡的层次,破孔口周围的钙化状较严重,而晕圈的最边缘却与正常釉层融为一体无明显的界限分别,这就是自然老化的破损釉泡状态——这种老化的破损釉泡对鉴定所有的古瓷器都是通用的。

注意观察釉泡破孔的“晕圈”发色和形态。凡是具有这种釉泡破孔带自然“晕圈”的瓷器,无疑都是真品。此特征可以通用于一切具有破损釉泡的瓷器。

下一张图片中除了釉泡和釉面的灰白色结晶外,釉层内部还有多处不完整的花朵状结晶体,它们是正在向花朵状发展的结晶体。说明花朵状结晶体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逐步地、自然“长成”的。这种多形态、逐步向花朵状方向发展的自然结晶体,却是人力无法“仿造”的;人工用化学元素“勾兑”制造的结晶,形态基本一致,没有“多态”变化。

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促成了无序状态的物质形成有序的形体状态——比如:天然水晶体、溶洞中多姿多彩的钟乳石、菊花石。可能有的人对于釉层内自然形成的花朵状结晶体不理解,以为是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做成的。现代陶艺生产的结晶釉不少,但多为一次性烧成的、形态单一的大花朵,若是针尖大的结晶点,就难以形成清晰的花朵状结晶体。因此可以说,凡是用40倍以上的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的、而且是多种样式的有序结晶体,都是人力做不出来的。下面这块陶片内部的结晶体形成了完整美妙的菊花状和仙人球针状。我们先看放大1倍的陶片原始外观:

再用4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上图像是“窑变”的蓝色釉层,其釉层内部形成的有序结晶体就像仙人球针:

再用4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陶片内口的青黄釉层内形成的有序结晶体就像菊花:

注意,还有那些没有形成完整花朵的“花瓣状”有序结晶体,它们是形成花朵的“构件”。

并不能说凡是釉体上有结晶的都是真古瓷,真正的古瓷器一定要有更多的“自然古迹”为其佐证。因为现代通过配釉技术的不断探索,人力是可以烧制出较小结晶花的(但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结晶花是无法做出来的),并且这种结晶花形态单一,没有其它“自然古迹”互为印证。而且整体釉面很“嫩”或者“很脏”,或者釉面有“人工腐蚀痕迹”。目前,只有青黄色茶末釉和类似的青黄釉可以通过配料实现釉层内部产生结晶花,其它釉色可能是化学元素不同,拟制了某些产生“有序结晶”的元素,因而仿制不出釉层内部那种“自然结晶”。

三、从青瓷方罍足胫部水土浸蚀的状态来辨别真伪:这种老化状态是不是现代人工可以做出来的。

四、从胎土表面“附生物”的坚固程度和古旧程度鉴定真伪

附生物必须“古旧”,必须坚固。比如:土碱,水锈,其它非自身的“外来杂物”。“古旧”和“坚固”必须同时存在。

现在的仿品千方百计想做出“自然古旧”的样子来骗人。但是,老天不允许他们造的与“自然的”一样,所以他们“仿造”不出来自然状态的“古迹”。下面这类东西的状态,就是典型的仿品具有的特征:不干净、不以真实的“本色”示人,总要弄一些“色彩”来掩盖新瓷器的本来面目。

下一张是仿元末青花釉里红梅瓶的底部。凡是这几种样子的,无疑都是仿品。

五、从钙化现象来辨别真伪

若有缺损可见胎骨的,看断口的胎骨有没有钙化现象。钙化程度有轻重不同,老化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断口口面有干涩感;或有一层很薄的胶膜感觉,缺乏光泽,但无论如何也洗不掉;有的断口口面生长有干涩、灰白的钙化物,但极薄、刷洗不掉。凡是露胎处或是缺口面的胎骨上“生长有薄雾状钙化物,或相当古旧而又洗不掉的土碱”、或者生长有“圆点状”的古旧钙化物,都是不需要请专家鉴定的真古瓷。

六、若是釉面产生出“银星”、“汗星”斑点,或者是“银色”釉膜,那是极老的古瓷。这件瓷器的“银膜”形成了“块斑”。注意,银膜、银星、汗星是长在釉面上的,是洗不掉的。

底足鉴定古瓷真伪


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面对赝品泛滥的现状,鉴定古瓷真伪就成为了收藏的重中之重。

对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讲,该如何鉴定古瓷器的真伪呢?我省收藏家张子刚先生说,鉴定古瓷的真伪,底足是关键。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可以见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可以见其烧造工艺,可以察看其老化程度等。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张子刚说,收藏爱好者首先应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特征,如足是什么形状的足,胎是什么质量的胎,其次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定古瓷真伪:

看底足是否有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仿品也有少数粘沙,但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使之极少有粘沙。

看底足露胎之处胎骨磨损情况。一般来说,仿品的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真品的露胎处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显得细腻。

看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瓷器的火石红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瓷底足处火石红特别浓郁,而其仿品的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显得轻浮不定,有的颜色偏黄。

看底足的垫烧痕迹。明以前的瓷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哥窑有“跌足”等。

看各时期底足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瓷器底足露胎处的痕迹。如南宋瓷器有旋纹;元代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代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较少;清代官窑瓷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

从釉面鉴定古代瓷器真伪的方法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美观。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玻璃釉、开片釉、窑变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种,如浸釉、蘸釉、浇釉、喷釉、荡釉、滚釉、刷釉等。下面我们来说说从釉面鉴定古代瓷器真伪的方法。

釉与器物窑口鉴定

古代陶瓷生产,釉的材料来源,同胎土一样,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于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窑内气氛、施釉方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窑口的陶瓷产品在釉方面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唐代寿州窑瓷器以生产黄釉为主,另外还有黑釉、茶叶末釉和窑变釉等。黄釉色调深浅不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色,器物积釉较厚处常呈现翠青色窑变釉。采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数器物的底和圈足无釉,常有流釉现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现蜡类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有时不紧密,出现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窑口釉的特征,有时甚至比胎的特征更明显。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者,有时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断定其窑口。如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定窑的蜡泪痕与竹丝刷痕、宋代耀州窑瓷器底足处的姜黄色釉等特征,这些都是鉴定瓷器窑口、乃至真伪的要点之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代定窑瓷真伪鉴定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代定窑瓷真伪鉴定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