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名贵瓷器的釉色

2020-12-04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当代名人瓷器的交易非常活跃。尤其“文革瓷”在收藏品市场上行情走势一直坚挺。以往人们都喜欢买老的瓷器,但随着名人瓷的升温,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了名人名家瓷。那么,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收藏的新宠呢?

其一,高古瓷器价位冲高,投资风险加大。从目前整个的瓷器收藏板块上看,高古瓷器因为价位冲高接近顶部,再往上投资的风险很大,造成其升值空间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高价位瓷器的投资兴趣发生转移。近年来,一些资金能力有限的收藏投资者偏好开始向尚在低价区的当代名人瓷转移。

其二,当代名人瓷艺术价值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艺术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的继承和开拓,特别是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再加上众多制瓷高手和陶瓷教育家打破旧行规,培养了一大批瓷业人才,他们对瓷艺的创新和发展,使这些名人名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近两年来,艺术界新品迭出,精彩纷呈。诸多陶瓷艺术家纷纷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更为注重的将作品考虑到了多样化需求,不仅对作品的用色、质感、器型等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和创新,同时一些国际流行元素及搭配方式也被引入。瓷都景德镇的名人瓷也因之出现三大亮点:创新性强,技术和艺术价值和谐凸显;尊重收藏者心理需求,引入编号的概念;传统绘画流派赋予瓷器强烈的生命力。可以说,当代名人瓷新品为瓷器收藏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三,价格优势蕴藏升值空间。目前市场上一些中小名家瓷作价格一般在100至300元左右,而部分大师的瓷作,有些作品价格也只在800元至1500元左右,许多远没有达到其应有价位,升值空间显而易见。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现代名家瓷器成收藏“新宠”


如今,古玩市场里价格最高的要数古代书画和明清官窑瓷器。动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明清官窑瓷器,让很多普通藏家望而兴叹,更让初入行者望而却步。如何才能花不多的钱买到有升值潜力的瓷器?现代名家瓷器应势而出,开辟了一个收藏的新领域。

名家新瓷门槛低赝品少

“现代名家瓷器除了收藏门槛低外,最让人放心的,就是这些瓷器赝品极少,投资风险远小于明清官窑瓷器,但同样能获得丰厚的收益。”10月22日,在义乌古玩市场里经营现代名家瓷器的程志民介绍说,如江西工艺美术师古道的瓷器作品,价格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在上涨,让市场对现代名家瓷器刮目相看。

若以名家的衔头论价格,目前的市场价大约是:省级艺术家的作品为2万元左右,省级以下艺术家的作品,市场价在几千元到1万元之间。义乌古玩经营者毛经理说:“省级以下的艺术家多是青年艺术家,发展潜力大。投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一是价格是‘平民价格’,二是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受经济能力制约和刚进入收藏界的朋友,不妨收藏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今天的年轻艺术家说不定就是以后的大师。”

名家新瓷极具投资潜力

在收藏品交流会上,记者遇到一位学院的老师。他说:“瓷器不但有收藏价值,还有观赏价值,所以如今年轻人也成为瓷器收藏的一大群体,这也是瓷器价格在这几年一路上涨的原因之一。”

有业内人士还认为,如果单从工艺的精湛角度来衡量,现代名家瓷器比古瓷更胜一筹,因为2009年至2011年间,陶瓷艺术的水准超过了历代的水平。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整个陶瓷业的发展,比如颜料、配釉等都趋向于标准化,同时,分工更趋细化,也使得艺术大师可以集中精力搞创新。再加上烧成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陶瓷走向精品化。从价格发展和市场占有量的趋势来看,现代名家瓷器将是一个长期走高并且极具潜力的投资收藏领域。

收藏新热潮:现代名人瓷卖价每年翻番


继古瓷之后,收藏界掀起了一股收藏现代名人瓷的热潮,虽然在近两年现代名人瓷才走进拍卖市场,但其价格已经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专家称,虽然当前难免出现一些追高炒作的现象,但鉴于现代名人瓷的艺术价值高,且目前尚处于宣传的初级阶段,未来升值前景可观。

现代瓷一般指从1919年开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段时期创作的陶瓷作品,跟现代瓷概念混为一体的还有“近代瓷”和“当代瓷”,界线划分不甚明确。

目前,现代工艺美术大师现代瓷作品受到市场的追捧。包括有中国工艺术美术大师邓文科、张松茂、王锡良、戴荣华、刘远长、何叔水、赖德全等人作品。在新近举行的“中国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上,张松茂的一件30厘米*30厘米的粉彩瓷板以无底价拍卖,结果被“抢”至53.76万元成交。

此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王秋霞、李人中、朱正荣、易龙华等人作品也同样受欢迎。而被公认的陶瓷近现代名家”珠山八友”的作品价格更是一路飙升。藏家杨军生称,“李人中的中大器型瓷瓶,2002年时市价不到2万元,如今没有十万八万拿不下来”。藏家卢剑平称,“珠山八友在中国艺坛活跃了近百年,是公认的陶瓷近现代名家。他们的作品受追捧,一件动辄数十万元、过百万元。珠山八友的作品用粉彩颜料表现国画意境,无论是青绿山水、雪后山景、花鸟虫鱼、松竹梅兰、人物仕女,无不生动灵秀。他们在史上可说承先启后的。”

而那些业已封笔的名家,作品因为稀有,升值更快。杨军生称,“2002年以3万多元购进的邓文科工笔图案瓶,现在保守估计,市值至少30万元。邓文科现在已经封笔了。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一辈子只生产了400余件作品,八九十年代产的更是少之又少。”

当代名家瓷器开辟收藏新领域


2010年,收藏投资一直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瓷器收藏品,作为“硬通货”被人们广为追捧。但高古瓷的收藏门槛不断提高,造就了当代名家瓷器的收藏热。

投资收藏另辟蹊径

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瓷器越来越让他们“进退两难”:一方面,中国瓷器在各大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日前,珐琅彩鱼藻纹镂空套瓶在英国拍出5.5亿元,被人称为“天价”,并再次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即使不是这样的“天价拍品”,一件品相完好、流传有序的中国瓷器也动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非一般藏家能望其项背。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瓷器,价格倒是很有“杀伤力”,但不是在行内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绝不敢轻易下手;另一方面,媒体又在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

丁华汉大师手绘釉下五彩鸟语花香玉壶春瓶

不过,艺术并不仅存在于某一个板块,热爱陶瓷的人总能发掘新的领域古瓷玩不起,我们可以从新的入手。当代名人瓷正是这样一个正在日益受到关注的热点。

所谓当代名人瓷,就是指民国时期一批著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和1959年获得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以及后来获得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名人的名作。

在名人瓷备受关注的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不仅止于几万元的价位,一些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成交价不断出现,给名人瓷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易炳萱《十二生肖花瓶》则拍出了240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第二块《三顾茅庐》瓷板画就以1300万元(含税)成交。这是继其《三顾茅庐》系列之一于2005年卖出150万元之后,再次刷新了单件艺术陶瓷成交价纪录,被人称为“开创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千万元时代”的作品。该件作品的购藏者认为,当代艺术瓷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这种升值空间也源于当代陶瓷艺术巨大的创作空间。

其实,早在2004年的时候,当代名人瓷就开始活跃,并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据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介绍,从2006-2010年这5年时间内,当代名人陶瓷的价格增长了10倍左右。大部分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在当时可能只卖到7000-8000元之间,现在已经涨到了7万-8万元之间。从市场占有量方面来看,不论是在礼品市场,还是在投资收藏市场,名人陶瓷的销量也在以30%的速度增长。

陈烈汉认为,当代名人瓷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是工艺精湛。从2009-2010年之间,陶瓷艺术的水准超过了历代的水平。因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整个陶瓷业的发展。比如颜料、配釉等都趋向于标准化,同时,分工更趋细化,也使得工艺师可以集中精力搞创新。再加上烧成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陶瓷走向精品化;名人瓷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可以保真。传统的陶瓷能在市场上流通的非常少,赝品可以说能占到60%。当代陶资则不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从价格发展和市场占有量的趋势来看,当代名人瓷将是一个长期走高并且极具潜力的投资收藏领域。

投资收藏警惕代工 发扬光大仍需创新

然而,当代名人瓷并不是投资收藏的完美“避风港”或“保险箱”、随着其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不好的现象也正在慢慢出现。最让投资者头痛的莫过于“赝品”和“代工”。

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能够从大师处订到工艺品当然是一件幸事,但是随着大师们受关注程度的提高,“千金难求一瓷”的情况也在日益显现,不少藏家手中有钱,但订不到心仪的作品。许多无良的商家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空子,大量复制大师的作品,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瓷都”景德镇就曾经集中销毁过冒充大师作品的所谓“名人瓷”。买到“赝品”固然让人窝心,但如果从大师处订来的也不是真品,而是“代工”的作品,恐怕就令人伤心了。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这种“代工”的现象还不多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给艺术陶瓷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需要从业人员尽快提高自律能力,否则会影响到市场的发展,打击收藏家的信心。

一方面是“赝品”、“代工”等现象扰乱市场,另一方面是大师们满足于现状,鲜于创新。陈烈汉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大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重复同一件作品。认为这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没有创新的动力,也不图进取,固步自封,在艺术方面没有更深的探索。其实艺术不应该是这样的,它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不断创新。

而从收藏家的角度来看,也应该选择有个性的、有当代艺术风格的东西来收藏,这些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陶瓷艺术精品。

“名家画瓷” 探索新路 前景如何需要检验

说到创新,“名家画瓷”应该算得上是艺术陶瓷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从大的范畴来讲,“名家画瓷”也应该归属到“名人瓷”这一大类当中。只不过“名家画瓷”更注重绘画领域和陶瓷领域的名人之间的一种跨界合作,以求达到更深刻、完美的艺术境界。

如果非要说“名人画瓷”是一种新的探索,也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艺术家对于艺术天生就有一种狂热的追求。许多时候,他们完全是在灵感突发的情况下在瓷器艺术品上作画,成就其全新的价值。比如林风眠、谢稚柳、陆俨少等美术界泰斗,就曾在10寸瓷盘上绘就了“仕女图”、“泼墨山水”、“青花山水”等名作,堪称是瓷品中的奇葩。

可以说,名家爱瓷、玩瓷,在瓷盘上挥毫抒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瓷器的魅力。但专门为名画家与陶瓷大师牵线搭桥、完成作品的现象,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京城珏澜瓷坊的主人“王胡子”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之前开过画廊,玩过古玩,也酷爱瓷器的“王胡子”,坚信“名家画瓷”是一个具有很大前景的市场。因为它既有中国画名家的血统,也包含了瓷器本身的价值,艺术价值无可估量。据“王胡子”介绍,曾经有一个拍卖公司拍过唐云用过的文房,略微有点图案的就能卖到十几万元。

而事实上,“名家画瓷”并不局限于书画界的名人与陶瓷大师联手合作,许多其他领域的名人对此亦有所涉足。一些影视名人也曾尝试着在陶瓷上留下自己的“笔墨”。

过种跨界的合作,在近年来的拍卖场上还是得到了不少藏家的追捧,拍出了不错的价格。比如范曾 “老子演义青花画缸”的134.4万元、江宏伟”留得残荷听雨声 釉上彩瓷瓶”的13.4万元、徐乐乐“陆羽品茶图青花笔筒”的10.9万元等。

对于这种合作,模式陈烈汉认为,陶瓷艺术和绘画艺术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也必须认清一点,那就是搞绘画的人画得很有名,画陶瓷却不一定会很成功。因为从材料工艺方面来看,陶瓷绘画和纸面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很多美术家、画家在陶瓷领域还有学习的过程,并非所有名人画家来画陶瓷都能创作出艺术精品。

时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器工艺品部业务顾问刘培金认为,如果为了一种商业目的,把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搞一个创作的话,只是个“拼盘”而已,缺少比较高尚的艺术性。因为艺术品是一种心态平静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但是,不论是哪一个领域的艺术家来合作,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好的作品,那都将会成为另一种档次的艺术品。

由此看来,“名家画瓷”是否能够成功开拓新的艺术品领域,实现艺术陶瓷的高品位跨越,还需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做出抉择。

收藏:瓷器新宠 求购“567瓷”!


(记者曲媛媛)“去年要买个印有毛主席语录的小瓷盘子,四五百元就足够了,今年最便宜的也要上千元。”昨日,首府藏家魏晓华将这样的市场变化归结为“‘567瓷’价格涨得快”。

“567瓷”,指的是上世纪50、60、70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的瓷器简称,大跃进和“文革”等内容是这些瓷器的主要题材,印有毛主席语录的瓷器是“567瓷”中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是新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

魏晓华表示,近期,一些手头有钱,又有投资需求的藏友对于收藏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前关注度并不高的藏品,现在成了热门货,比如“567瓷”,自己身边不少藏友都开始关注“567瓷”。他本人也很看好“567瓷”的未来行情,想入手一些,持宝待涨。

粉彩雪景薄胎碗,出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567瓷”中,一些大师级出品的瓷器表现最抢眼。

新疆陶瓷紫砂协会会长卢建军表示,7年前,他曾在景德镇遇到过一个大师出品的“567瓷”,那是个掌心大小的杯子,当时要价五六万元,自己嫌贵没买,可如今即便是翻倍加价也买不到了。因为如今与大师有关的“567瓷”价格已经爬到了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一个多月前,中古陶2015年首场春季拍卖会开槌,在瓷器专场中,55件“567瓷”全部拍出,其中,粉彩雪景薄胎碗成交价达241.5万元,创下本次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粉彩山水薄胎碗,出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该碗是景德镇老国营瓷厂计划经济时期外销瓷的登峰造极之作,器形硕大,从制作风格上判断,当为已故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雪景大王”余文襄的风格。余文襄的作品正是“567瓷”中的代表之一。

近日,来新疆采风的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副所长刘伟表示,“567瓷”的时代特点很容易打动现在的收藏群体,人民公社、大跃进等时期是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经历过的生活片段,落在陶瓷作品上的这些内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从而打动他们的收藏欲望。

时代特点只是“567瓷”一个引人关注的特点之一,它的做工精良,直到现在都为人称道。

新疆华鼎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刘江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由政府主持国家瓷器烧造,很快我国的国营瓷厂成立。可见,“567瓷”有着其它瓷器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在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科研创新上,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瓷器大师张松茂粉彩草原牧羊女赏盘

特别是在“567瓷”中,有一些瓷器用于出口,当时称其为“出口瓷”,这些瓷器的釉、土等材质都非常不错。

卢建军表示,遗憾的是,这些“567瓷”过去的风头远不如“清三代瓷”、“民国瓷”,主要是因为其存世时间短,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很多“567瓷”一直处于价值洼地。但当收藏圈的人们看多了清代、民国等瓷器之后,审美也会发生变化,继而开始欣赏“567瓷”之美。

有一位从事拍卖收藏近20年的人士调侃:“人们对于‘567瓷’的追捧,就好像看惯了长裙,有一天,也会喜欢超短裙的。”

尽管“567瓷”如今成了瓷器中的新宠,但它目前的市场价位还得让位于老资格的“清三代瓷”和“民国瓷”,随着市场收藏热度的升温,其日后的市场表现还要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567瓷”,当代“新官窑”

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生产“建国瓷”的建议,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家用瓷委员会”很快成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国家瓷器烧造。很快,我国第一个国营瓷厂成立,这就是著名的“建国瓷厂”,它的前身是清代御窑厂和江西瓷业总公司,所以说“567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1954年,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成立,集合了当时全国各方面的人才,美术方面包括徐悲鸿、刘雨岑、王大凡等。

表现鲜明的时代性是“567瓷”的另一个特点。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景德镇陶研所和国营瓷厂要求“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更新更美的作品”,其中“人民公社好”是经常见到的题材,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题材。

在“567瓷”中还有一些为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刻献礼的作品,比如“文革瓷”和“出口瓷”。

“文革瓷”特指在“文革”期间烧造的反映现实题材的瓷器,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数量极少,且只烧制了四五年的时间。“出口瓷”是在1972年由周恩来总理布置、轻工业部统筹的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烧制的瓷器,品种多为仿古瓷。

“567瓷”可以称作是新中国陶瓷上的历史文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着历史进程,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567瓷”堪称当代“新官窑”。

如何看待当代名家名瓷收藏之火热


近年来,陶瓷界仿品众多,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起步的当代陶瓷艺术市场,有些大师级的作品也拍出了百余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这是市场的选择,也是赝品作祟的结果。因此很多藏友放弃了令人六神无主的假陶瓷,而选择收藏起相对省心的当代名家名瓷。于是,有人对此现状表示起了担心:大众这样厚今薄古是否会对古陶瓷文化的传播及市场带来不良的影响呢?

其实,仿制的正面说法是恢复传统工艺,不过作假就是以不法手段牟利了,应该控制、打击。至于当代大师作品的很受市场欢迎,并不一定是上面的原因。人们欣赏和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关注的是其不断攀升的市场价格。另外,中国古代不重视工匠,所以中国艺术品和西方艺术品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中国的艺术品缺少与人的联系,而当代大师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他们可以和藏家交流情感,作品就成了载体,弥补了这个缺陷,所以人们也舍得投重金收藏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考虑文物价值,现在景德镇的艺术陶瓷肯定超过了古代,工艺上也有所创新,这是景德镇持续发展的动力。反之,如果仅仅以古代陶瓷精品为参照物,停留在对古代器物的仿制上,景德镇就失去了活力,因为中国是瓷器产生的地方,相延不断地生产和技术创新成就了洋洋大观的中国陶瓷史,当代景德镇的艺术成果是这一过程的延续。今天的景德镇在艺术陶瓷的创造方面还着力不够,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远不如古代,这是景德镇应该注意的。因此,景德镇要有危机感——如果不能更有效的创新和发展,千年瓷都的地位就要不保了。

所以,对于当代名家名瓷收藏之火热,我们还是应该持有一份乐观的态度。因为大众对于当代名家名瓷的肯定无疑是对千年瓷都发展创新的一个最强大的动力支持。

瓷器收藏者的新宠—“文革”瓷


在如今的瓷器收藏领域,明清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由于目前古玩市场里所见的古瓷十有八九都是赝品,使许多初涉收藏领域的瓷器爱好者敬而远之。而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当代瓷器,在近几年里却出人意料地被一些收藏爱好者所看好,收藏与投资当代瓷的人也越来越多。

“文革”瓷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大多为瓷像和像章,此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其图案多为毛泽东语录、诗词、工农兵图案、英雄人物形象等。

由于“文革”瓷生产年限很短,对于瓷器爱好者来说,它就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且增值潜力较大。目前一些较为罕见的红卫兵瓷像、“样板戏”瓷像价格大都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而珍品花瓶的价格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在前两年北京的一次国际拍卖会上,有一件高40厘米、直径20厘米、图案为“毛泽东去安源”的立式瓷瓶拍出了2万元的高价。

“文革”瓷器中还有一脉精品值得重视,那就是“主席用瓷”。它是毛泽东主席专用瓷的别称,也称作“毛主席瓷”是轻工业部工业科学研究所在1975年1月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制作的生活用瓷,故也称“7501”瓷。

“主席用瓷”以明正德官窑瓷器器型为蓝本,采用蕴藏量十分稀少、质地纯净的临川高岭土制作,瓷品洁白如玉,晶莹剔透,釉面光泽滋润,外形高雅大气。画面设计是根据毛主席所喜欢的红色与梅花,采用了红梅与水点桃花两种样稿,并进行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工艺装饰,效果尤佳。由于“主席用瓷”制作要求高,成功完成一套需要数套、数十套乃至更多的试验。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主席用瓷”调查组调查统计,目前存世的“主席用瓷”数量并不多,仅数千件而已,所以显得尤为珍贵,其投资价值丝毫不比古瓷低。在2005年6月上海拍卖行举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名为“梅花一品锅”的“7501”瓷器以27.5万元的高价成交。

茶器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新宠


内容摘要: 据记载,苏东坡被贬居宜兴蜀山时,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记录了他对宜兴美茶、美水和美壶的喜爱。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就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

茶器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春秋的、晋代的茶药、唐代的扬勺、明代的茶碾到清代的茶果盘,茶器不仅为人们部分重现了茶文化昔日的繁荣景象,也传递着古人制茶、烹茶、饮茶、储茶在方法、习俗等方面的变迁。

春秋的古拙,汉代的浑厚,唐代的华彩,宋代黑釉茶盏的深沉,明清青花茶盏的清淡、紫砂茶壶的朴雅……每一件茶具背后都有一朝的茶事,一代的人文,并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各个时代艺术风格的变迁。

紫砂材质精炼,色泽温润,此壶呈圆角长方型,坡状壶盖设三足蟾蜍钮,不论身筒、壶流、壶把皆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整体比例得当。壶身铭刻:“试碾露牙烹白雪。砺成。”并落二字阳文篆书印款“砺成”。

2010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成交价:134.4万元

此通体施炉钧釉,蓝绿相间,繁密斑驳。炉钧釉是仿钧窑紫红斑所作的低温颜色釉,此壶为素炉钧釉,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大约以800℃左右烧成,其中以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制品最精。

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卖会成交价:15.68万元品茗的排场

在北京保利第11期精品拍卖会上,也有多件古代作品以估价5倍以上成交。而不久前,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也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新纪录。可见,一直充当其他艺术门类配角的茶器,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宠儿。

据数据记载,中国在唐代饮茶之风就已经非常普遍,长安、洛阳等地甚至家家户户都饮茶,茶具的系列化以及茶具真正结束同餐具混用都是在唐代完成的。陆羽《茶经》里记载的茶具就有几十种之多。

据《茶经》所载,当时采制茶叶包括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七道工序。而最流行的烹茶方法“煮茶法”则包括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饮茶等工序,而这些制茶、烹茶、饮茶的工序在当时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茶具。

到了明代,随着散茶冲泡饮法的普及,引起了茶具上的变革,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唐宋多见的盏、碗开始被渐渐兴起的茶壶所取代,宜兴紫砂壶从那时起就成为了一时所尚,而且白瓷和青花瓷的精美茶盏也大量出现,做工极为考究。而清代功夫茶在福建等地的盛行也催生出了大量与之配合的成套茶具。

此外,有数据记载,古人的茶器还以“金银为上”,但金银是贵重金属,价钱昂贵,只有贵族与富人使用,并不普遍。在嘉德四季第22期拍卖会中,日本名家织金壶、银壶、铁壶均有不俗表现,也体现出市场对于这一部分作品的定位及定价。其中,“二十世纪日本织金翡翠钮壶”为名家北村静香作品,最终,此织金壶以估价5倍的98.56万元人民币被藏家竞得。

可以说,茶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茶文化演变发展的轨迹都在茶器上留下了印记。

紫砂之道

虽然品茗用具在艺术品拍卖中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一直处于配角地位,但是它们所具有的收藏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紫砂壶,它不仅是我国独有的鉴赏兼顾实用的传统茶具,而且也是历朝文人墨客的赏玩之物,在中国陶瓷史和物质文化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

据记载,苏东坡被贬居宜兴蜀山时,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记录了他对宜兴美茶、美水和美壶的喜爱。而从与苏东坡同时代的文人所留下的诗词,也进一步证实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紫砂壶的喜爱。发展至明朝成熟后,一壶重不数两,而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1237.70,0.00,0.00%)争价……紫砂壶的价值更进一步受到人们的珍视。同时,由于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壶完成了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身。

据了解,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在吴梅鼎的《阳羡瓷壶赋・序》中曾写道:“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

如今,流传的供春壶多是仿品。顾景舟有一件仿品,价格在60万港币左右,可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龚春传时大彬、李仲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之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1948年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就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此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型。顾景舟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型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

紫砂制壶自万历朝以来,历代名家辈出。清晚期文人制壶更受青睐。嘉道时期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曼生壶即是文人茗壶中的经典之作。今年,在嘉德春拍的另一专场“柔翰清心--书斋雅器紫玉金砂”中,一把“清道光彭年款曼生铭汉铎壶”,以72.8万元成交。

成套紫砂茶具收藏开始成为众多茶客的新宠


紫砂茶具因其实用性与观赏收藏性深得众多人追捧。很多人对于紫砂茶具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紫砂壶的收藏。但是现在,从茶杯到茶盘,紫砂茶具已经开始了系列化登场。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单单只是收藏紫砂壶,也开始了对整套紫砂茶具的收藏。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因此,深受茶客的喜爱。2010年春拍,一把“相明石瓢壶”,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的同时,让紫砂壶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千万元大关,紧随其后的2010年秋拍,明代时大彬的圈钮壶拍出了1344万,再次刷新了纪录。这些,都把紫砂壶收藏品推向了高潮。

不过,如今成套的紫砂茶具也开始流行起来。精雕细琢的紫砂壶、深沉大气的紫砂杯、有诗有画的紫砂茶海、耐人寻味的紫砂茶盘……紫砂茶具成套亮相,被茶客们引进了日常的生活中。记者走访了解,成套的紫砂茶具根据材质的不同,有几十元的,也有上千元的,如果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价格则是水涨船高。一般认为,一件较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成套的紫砂茶具该如何保养?紫砂壶的保养有“一壶不事二茶”,即一把壶只泡一种茶之说。那么,除了茶壶之外,其他的紫砂茶具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中国陶艺家刘天源告诉瓷库记者,最好一套紫砂茶具就用于泡一种茶。例如,同一套茶具用来泡红茶、普洱茶等全发酵的茶,就不要再拿去泡绿茶、乌龙茶等不发酵或半发酵的茶。一套不事二茶的紫砂茶具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