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釉里红瓷器 > 导航 >

犹似当年醉里声

犹似当年醉里声

古代釉里红瓷器 乾隆青花釉里瓷器鉴别 明代洪武肉里红瓷器鉴别

2020-12-04

古代釉里红瓷器。

□老妖(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藏品)

藏品档案

诗文枕段店窑宋代长31cm宽12.5cm

陶瓷制品作为实用器具,绝大多数器型自唐宋以后就基本定型,从形制以及用途上来说,自古至今得以基本保留或承袭。但其中有一个门类却从每个人都需要的日常用品,被中国人使用了近千年后逐渐被其它材质取代,至今竟几乎绝迹。这就是陶瓷枕。

古人所用的枕头多为陶瓷枕、木枕、石枕、竹枕等硬质枕头,流传至今多以陶瓷枕头最为常见。以目前发现来看,唐代陶瓷枕通常较小,自宋代则明显增大,枕面装饰内容极其丰富,有花草、动物、人物以及诗文等。装饰手法也是层出不穷,有剔花、划花、划线填彩、堆塑、模印等等,这些表现技法极大地丰富了陶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这件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所藏的诗文枕,长方体,枕面微凹,细陶胎,刷化妆土,施浅黄色釉,枕面双勾线内题诗一首,上录欧阳修的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不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这首词是欧阳修晚年所作,整首词苍凉中不失豪情,具有很高的格调。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此枕上的字句与现今流传的版本略有出入。如:忧患被写为“优宦”;“犹似”写为“犹是”;醉里声写成“醉声里”。到底哪个更为准确呢?首先“忧患”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优宦”就令人费解;“犹似”与“犹是”应为传颂的过程中出现的差别,我们也很难定论哪个一定是对的;“醉声里”三个字倒和现在一致,可是顺序上这么一颠倒,明显不押韵,估计是民间匠人率意而为。此枕造型规整,整体素雅、洁净,书法秀美,章法布局精妙和谐,极具艺术价值,流传至今,使我们对宋代的陶瓷工艺及文化得以了解,为不可多得的宋代精品诗文枕。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清康熙豇豆红釉瓷器有“尤物醉釉”之称


豇豆红釉是康熙时期御窑厂创新的一个釉色品种,因其釉色如成熟豇豆的颜色而得名,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亦称“尤物醉釉”。固然在当今收藏市场上,豇豆红瓷器并没有像青花瓷、粉彩瓷等那样量大,但是其特有的艺术情趣,不停深得藏家的推许。近几年,清代豇豆红釉器物在市场上也屡有体现,尤其是拍卖代价显现了走高的态势。清代康熙豇豆红作品不停都是藏家炙手可热的对象。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豇豆红釉,极厚润莹亮,色调淡雅宜人,犹若桃花,娇嫩之美不可言喻,更于深浅变革之中予人感悟窑火神功之无穷魅力。底施白釉,中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款写于坚细润泽白釉之下,笔力深沈遒劲,在似拙非拙之间,别有格致,非后代所能再现。 清康熙朝瓷器烧制技能承前启后,不停创新,熟练把握了豇豆红釉的烧制技能。豇豆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氛围中烧成,烧成氛围的变革很轻易使红釉产生窑变,烧制难度极大。因此,豇豆红釉并无大器,重要有瓶、太白尊、洗等文房用具。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康熙十九年朝廷派员至景德镇,重启御窑厂烧造,据康熙二十二年本《饶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纪录:“康熙十九年九月内,奉旨烧造御器,差总管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臧应选、六品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年内驻厂督造。每制成之器实估代价,连续进呈御览。”此次烧造前后历时七年,至康熙二十七年方止。期间佳构迭出,无论品类照旧纹饰均别开生面,气宇非凡,开创清代御瓷之新田地,于后代影响颇为深远,史称“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储奇妙。于彩绘人物、山川、花鸟,尤各极其胜。既成,其精致过于明代诸窑。”于颜色釉一项创新甚多,风致超群,斑斓缤纷,叹为观止,豇豆红即为此中珍稀之隽品,惊艳照人,而本品正是解释此番妍美之佳例。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镗锣洗为康熙时期典范宫廷文房用具,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风雅,线条流通。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面光洁豁亮,玻璃质感强,洗上绿色胎点几不可见,宛如豇豆之赤色,此发色为少见的大红袍品相,且生存齐备,非常少见。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亦称“尤物醉釉”。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传统眼学的判定、要鉴别一件器物是不是豇豆红,重要观其器状、颜彩。豇豆红无大器,大件的器物,绝对不是豇豆红。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色彩独到,为其他瓷器所无,纵然不是行家,过目也不难辨别。其次,要辨别豇豆红的年代,毕竟是康熙“本朝”制,照旧光绪、民国时期制,抑或是当代仿成品,此中讲求颇多,伪者也挖空心思在此装设‘地雷’。一要从底釉的氧化水平等细节判定其年代;二看瓷器胎骨的年代特性;三看落款;最后也是最难以捉摸的一点,看重量。”针对仿品的差别特点举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停总坚固践履历,举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判定,而不是依赖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据、推测去判定真伪。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实在,收藏品不但是财产,更是品位、修养及职位的象征。对收藏家来说,他们购买艺术品的目标完满是了满意个人欣赏的喜欢,并不在乎这幅作品未来的代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因其釉色如成熟豇豆的颜色而得名,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亦称“尤物醉釉”。收藏代价极高。

如冰似玉的宋代龙泉青瓷


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蓬勃兴盛的发展阶段,除五大名窑雄冠之外,与其并称的还有八大窑系,其中龙泉窑瓷器的销售地区和社会影响居群窑之首。龙泉窑以烧造粉青、梅子青等青釉产品著称,因窑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县而得名,创烧于北宋早期,鼎盛于南宋中期和元代。龙泉青瓷也以其温柔敦厚、如冰似玉的釉色之美蜚声海内外。如今在国内外几乎各家大中型博物馆中,均有龙泉窑瓷器收藏展出。笔者精选了国内馆藏的一组龙泉窑器物,介绍如下。

四川宋瓷博物馆收藏的这只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敛口斜腹瓷碗(图1),是1991年在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出土,为该馆一级文物。该碗口径12.9、腹径14.2、足径4.2、高6厘米;轮制,敛口,斜腹略弧,圈足;尖唇略圆,外壁刻划双层莲瓣纹,外层9瓣,内层8瓣;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色青翠莹润,釉层较为均匀,唇部略呈浅色;内底平而微上凸,有较为密集的针眼;圈足较规整,足底有轻微的鸡心突起,有少量棕眼,足圈底未施釉,呈火石红色,略有缺口(生产时的残留,当时未修补胎体)。此碗造型独特,敛口的设计使得整器婉转柔和,富有蕴藉之美。内外所施梅子青釉色青翠,浑厚滋润,与浑圆精巧的器型完美交融。外壁刻划双层莲瓣纹,在一片青绿下若隐若现,绽放着安宁和纯净。这种碗可能是宗教供器,有学者称之为净水碗。在南宋窖藏中,莲瓣纹钵仅见于遂宁金鱼村。

1993年国家文物局调拨给深圳博物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一件宋代龙泉窑青釉五管瓶(图2)。此瓶通高25、口径8.3、底径8.3厘米;胎质灰白直口,通体施青釉。直口,粗颈,深腹,圈足外撇。肩部塑有向上耸立的五个棱形管,管端齿形状,瓶体为五级塔式。盖作镂空圆管形。多管瓶是陪葬器物,五代开始流行,到宋朝时造型奇特,颇具匠心。

现藏于江苏太仓博物馆的这只南宋龙泉窑青瓷盖罐(图3),1979年出土于古镇璜泾的宋代墓葬中。该罐高5.3、最大腹径6.8厘米,子母合盖,盖面呈内高外低双圈状,有圆平钮,罐身直口,圆鼓肩,自腹部向下渐收,圈足。胎质坚密,胎色灰白,器足和盖里不施釉,其余内外均施粉青釉,釉层厚而透明,釉面润泽,釉色青绿淡雅,宛如青玉。整个器物造型简洁规整,小巧精致。该器的胎质、釉色、造型均符合南宋龙泉窑瓷器的特点。

这些珍藏在博物馆中的宋代龙泉窑瓷器佳作,不仅向世人展示着宋时社会风尚,同时也彰显了制瓷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怀。

元釉里红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另一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又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为它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钧窑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定窑、耀州窑巳经走向衰落,钧窑和磁州窑则继续发展。

元代钧窑系的烧造中心仍是河南禹县。这时期钧瓷的影响比宋朝还大,烧钧瓷的窑口在河南广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子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子颜色深灰或土黄。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子胳粗,有大气泡和棕眼。颜色一般是月白色或蓝灰色,个别器物上有紫红色彩斑,是人工有意涂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铜元素在高温中的自然晕散。釉厚,自然垂流多不到底,底足无釉,露深黄色或浅褐色胎。

元钧瓷一般光素无纹,炉、罐、瓶等立器有的模印贴花或堆塑纹饰,纹饰模糊不清。元钧瓷常见有盘、碗、罐、炉、瓶、盆等。碗多敛口,收腹,小圈足,底足心有旋削残留的鸡心凸起。炉多直口或浅盘口,直颈,鼓腹,有3个小尖足或兽足,有的有耳。

与宋代钧窑瓷器相比,元代钧窑瓷器流传后世的数量要多,但其价值与宋钧却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元钧瓷胎质粗松,釉色僵硬,存世量多。

元代已有青花瓷器,釉里红的烧制已较成熟,釉里红是一种传统的彩绘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重要成就。元朝官窑只景德镇一处,官窑器内均烧有“枢府”字号。元瓷釉厚,多仿钧窑瓷器,以天兰色兼带紫斑为贵,花纹图案有:划花、印花、雕花等。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变、青花、釉里红的技法。为釉下装饰和以后的釉上装饰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瓷器,除一部分保留了宋代的制瓷遗风,通常采用划花、刻花、印花以外,又创造出用毛笔在胎上绘画的方法。这种用彩料画出花纹后,烧制的瓷器,就叫作“彩资”。“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两大类。在胎坯上画好花纹后,再上釉入窑烧制,称为“釉下彩”在烧制好了的瓷器上再加以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叫作“釉上彩”,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就是属于“釉下彩”。明代以后出现的新彩、五彩、粉彩等,都属于“轴上彩”的范畴。

总之,元代在继承前代瓷器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在世界陶瓷史上为祖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元代次瓷器的突出成就,无论在造型、纹饰以及烧造技术等方面,都为明、清两代瓷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元代瓷器在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影响 也是十分深远的。

瓷器上 春天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代诗人韩愈在早春时节写的诗作正切合人们的心意,以至于千百年来吟咏至今。的确,春天是让人希望倍增又催人向上的季节,如诗如画,如歌如酒,万紫千红,青山绿水,就连瓷器上,也有万千春意,令人不禁为之陶醉。

喜鹊报春。“清泉涌处乱云堆,古柏迂曲状如梅。喜鹊昂头迎过客,声声喜语报春归。”(清·郑檀《喜鹊登梅》)喜鹊一声叫,大地春已归。图一是产于民国年间的粉彩笔筒,它高11.6厘米,直径7.7厘米,口径6.3厘米,描绘的便是喜气盈盈的春天情形。你看朵朵牡丹盛开,娇艳无比,而喜鹊站在杨柳枝头,欢悦鸣叫。在清晨的微风中,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下,杨柳沙沙作响,而牡丹绽放笑脸,喜迎春色。整幅图欢快,轻盈,热闹,和谐,春色三分醉,三分随鹊叫,四分随花开,春天的舞蹈,宛如《霓裳羽衣》,楚腰纤细掌中轻,这般曼妙多姿,将生命之美演绎得尽善尽美。

春回燕舞。“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元·乔吉《天净沙·即事》)春回大地,莺歌燕舞,美丽人间,热闹异常。图二是一只民国年间的粉彩盘,直径25.5厘米,描绘的正是春天来临之际,双燕飞舞的情形,只见一树桃花红艳艳,杨柳依依也含情。在柳叶深处,有两只燕子在翩翩飞舞,仰首相向,夫唱妇随,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奏出一曲琴瑟和鸣的交响乐。灿烂的桃花,飘飞的柳叶,相映成趣,这是过去常见的乡间美景,只可惜,到现在也已经不可多得。

桃红柳绿。“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唐·王维《田园乐》)春天里,桃花之红,柳树之绿,红绿交映,春意无边。图三是一只民国时期的将军罐,用粉彩绘制,口径16.5厘米,底径15.8厘米,高20.9厘米,上面的盖子就像古代将军的帽子,故名“将军罐”。只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柳叶飘飞,宛如长发,柳树上还卧着两只安静的燕子,说春天,春天宛在。在罐的另一边,有题诗,“无限鲜红嫩绿,几多燕语春声”。该罐为民国粉彩名家公兴昌所制,器形规整,釉面均匀,画面精美,实为佳作。

花艳鹊歌。“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艳冠群芳,为花中之王。图四是一只民国时期的粉彩罐,口径7.8厘米,高18.8厘米,底径5.6厘米,描绘的正是牡丹正艳,寒梅正芳之时,喜鹊在花丛中欢歌的情形。牡丹花大叶肥,梅花香气扑鼻,喜鹊身强体壮,弥漫着青春健康的气息,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背面有题诗,“春风吹醒万物,花开莺歌燕舞”,这般传神的诗句,令人备受鼓舞。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思,春情,春愁,春意,皆在心间。春天里,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于心大好,赏心悦目,养性怡情,不亦乐乎?

浅谈雍正青花釉里红与乾隆青花釉里红之别


青花釉里红与釉里红一样,一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品种。自从元代景德镇窑创烧釉里红以来,不但得到了本国人的钟爱,同时也得到了外国人的青睐。尽管元、明两代的釉里红不算成熟,但其昂贵的价位仍让人咋舌,一只32.5厘米高的明代洪武年间的玉壶春瓶在今年的6月香港佳士得拍卖出7852万港元,拍值人民币近亿元!而清代青花釉里红的价格也同样是动地惊天;就拿雍正的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来说,近几年直线上蹿:1998年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440万元成交,到2000年在上海的拍卖会上就涨蹿到660万元成交!事隔2年后乃又上蹿到960万元成交!现今呢?此物没见参拍,如若参拍,那还不知在收藏市场上涨到了什么价位;如若在香港或他国,恐怕得上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也说不定。

由此可见,雍正年间的青花釉里红的地位和艺术价值,完全可以说在清代的青花釉里红里是名列第一的。那究竟为什么呢?因为青花釉里红到了雍正朝方才成熟,而到了乾隆朝却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走了下坡路。那么乾隆年间的青花釉里红究竟与雍正年间的青花釉里红的不同、区别又在哪里呢?我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尽管乾隆年间的釉里红的水平仍极高、鲜艳明丽;但大多却偏淡不明亮甚至还带有灰暗(见图1);总体来说没有雍正时期的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那么鲜明亮丽(见图2),这就是乾隆年间的釉里红与雍正年间的釉里红的区别之一。

第二,就是雍正年间不管是青花釉里红还是纯正的釉里红,其釉里红大多有点点的绿色苔点似的釉点,仿佛点缀着雍正年间釉里红那无穷的美(见图2);而乾隆时期的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这种现象就基本上没有(见图1)。这就是乾隆年间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与雍正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的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央视鉴宝大师蔡国声吉林行 书画、瓷器成关注热点


蔡国声的书法作品

本次“央视鉴宝大师蔡国声吉林行”大型活动,由吉林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城市晚报社、欧亚卖场共同承办,要在此次活动中寻找“吉林宝王”,为选定的三件“吉林宝王”颁发证书。与此同时,海派名家还将带来他们的墨宝供大家欣赏,让大家领略大师风采。这次鉴宝大会,还将选出30件藏品精品,这些精品将集结成册,出版《吉林瑰宝艺术品收集名录》图书,由名家作序,专家点评,极大程度地提升值藏品价值。如果你手中有宝物,千万不要错过与明星级专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书画、瓷器成藏友关注热点

在1日的藏友报名中,瓷器和书画的占了一大部分。对此,本次活动的筹备组也给各位藏友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因为专家蔡国声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杂项专家,而他对书画更是很有研究。早在10年前,蔡国声就看好明清书画,如今明清书画已经涨了数倍之多。在蔡国声看来,当代和近代的书画作品只要遇到金融风暴马上就会跌,但是古代书画尤其是明清书画肯定是好的。此外,他还道出了一个艺术品投资的小窍门,以他的经验来看,如果是南方画家的画应该去北方买进,那里的价格比较低,而如果是北派的画家则应该到南方买。

在瓷器方面,专家王注贰也是十分权威的专家,他是蔡国声先生唯一嫡系传人,在瓷器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可以断代,对瓷器的出处都有很深的见解。针对大家最关注的瓷器问题,藏友们都可以到现场来咨询蔡国声和王注贰两位专家。不仅如此,本次鉴宝大会上,欧阳朝霞还将为大家对珠宝、玉器做细致的鉴赏,三位专家也是国内享誉很高名望的专家,经过他们鉴定的宝物,百分百的就可以确定真伪,甚至估价在拍卖会上也相差无几。正是因为他们的专业,才让更多的藏友们信任他们。

央视鉴宝专家来长引关注

1日一天的时间,已经有不少藏友报名、选号,预约选定与专家鉴定的时间,对此,本报提醒各位藏友,一旦名额满了,就没有机会与蔡国声老师面对面交流了。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尽快选好藏品,让专家给仔细看一看。本次鉴宝也是三位专家第一次来长春,也希望让专家看到吉林省的藏品,为后期出版《吉林瑰宝艺术品收集名录》图书收集宝贝,更希望藏友们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因还有省内喜爱藏宝的企业家参加,一旦藏品被看中,现场也可以进行交易、出手。

报名现场,有个别藏宝大家,他们担心自己的藏品会暴露,因为他们也曾在国内的其他地方鉴定过,确定了宝物的价值,但因为并没有让蔡国声老师鉴赏过,所以这次他特意要拿到现场,要让央视鉴宝名家看一看。对此,我们承诺,对于需要保密的藏品,我们会尊重藏友意愿,不做公开报价。

一直以来,本报《城晚鉴宝》栏目举办一年中,得到了众多藏友的支持,在这里,我们也将回馈广大藏友,从鉴宝QQ群友之中选出几位藏友,与蔡国声专家共进晚宴,与蔡国声老师进行单独交流,不仅藏友能精选出几件藏品与蔡国声老师交流,在晚宴上,蔡国声老师还将赠送一幅书法作品。与此同时,还会让蔡国声老师为藏品估价。

全省鉴宝仅800个名额

受活动时间和场地限制,此次鉴宝大会全省开放800个名额,望广大藏友莫失良机。鉴宝活动过程中,蔡国声老师还将举行鉴宝专题讲座,为我省藏友介绍2015年藏品交易及升值的相关信息,为藏友们指明收藏方向。此外,活动现场,蔡国声老师将签名售书,将自己的最新鉴宝新书在长春进行发售,与藏友们分享藏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鉴宝时间:7月9日(周四)、10日(周五)、11日(周六)

活动地点:欧亚卖场20号门北冰洋厅

报名须知:凡是报名参加鉴宝藏友,每件藏品收取鉴定费200元。

报名方式:为方便广大藏友参加活动,本次鉴宝大会特设两处报名地点进行报名:城市晚报一楼,鉴宝报名热线0431—81662008;欧亚卖场20号门北冰洋大厅报名热线0431—81662013。

注意事项:广大藏友持报名票据领取号牌,依次入场参加鉴宝大会,与鉴宝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凡是加入城晚鉴宝QQ群:128162405的藏友,报名后可以获得蔡国声老师的一本亲笔签名鉴宝书籍作为纪念,此赠送仅限于城晚读者群内成员。

记者王秋月

釉里红碗(明)


明 釉里红碗

规格:高10.5cm

质地类型:瓷器

明代景德镇瓷器制造盛况不减且又有新发展。洪武年间在此设立御器厂,正式有了常年照例解贡的官窑。厂内按工作任务分为二十三作,如大碗作、碟作、盘作、盅作等。官匠有三百余人,而“雇夫”等助手不下千计,可见规模之巨。由于进贡器物选取标准很严,故产量不高,有些任务只能转嫁民窑完成,称“官搭民烧”。

根据烧造工艺的不同,可以将明代瓷器分作釉上彩和釉下彩。釉里红与青花是釉下彩瓷器中的两个门类。在明代初年(特别是正德年间),釉里红的红色还不那么鲜艳,有时还有“晕散”现象,就是图案线条的边缘有些模糊,这是由于采用了石灰釉和助熔剂含量高的色料,色料易向釉层扩散所造成的(这在清代釉里红中很少见到)。洪武时期景德镇所产釉里红数量很多,超过青花和其他品种。宣德年间及以后的釉里红产品极品很少,但在其间烧制的以红色块表现的三鱼、三果、灵兽图案的釉里红器皿,色泽鲜艳如红宝石,只是其红釉是在剔去白釉后再填入的,即是《景德镇陶录》中称的“宝烧”,所以也有专家称之为填红,以与其他的釉里红器物相区别。

明初的釉里红瓷器在器型、纹饰上与当时的青花非常相似。

国瓷里的花魁——汝窑


始盛唐兴荣宋

唐朝皇族出自名门陇西李氏,隋朝末年,唐国公李渊感其朝廷横征暴敛,百姓名不聊生,遂举尊隋为旗,进封唐王,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定都长安,由此展开盛唐璀璨的宏伟画幅。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开创“贞观之治”,盛世长安,华灯不灭。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盛唐时期,工艺技术飞跃发展,汝州地大物博,是商贾聚集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贞观之治”使得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而此时的汝州瓷器也逐渐的兴盛,造瓷工艺日益成熟,并始烧出惊艳瓷史的“釉如脂、声如馨”的国瓷花魁汝窑。

到了北宋王朝,社会稳定,手工业进步,陶瓷业繁荣昌盛,制瓷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到宋徽宗大观年间,因汝窑有“雨过天晴无去处”之称,便命人汝州建青瓷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即把汝官窑称汝窑,把汝窑称临汝窑。自此划下了汝窑在万象瓷器中动人心魄的一笔浓彩。

汝窑三足洗

“雨过天晴无去处”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冠,它与钧、官、哥、定窑齐名,有“汝窑为魁”之誉。北宋王朝的建立,拨乱反正,社会稳定,手工业进步。汝官窑独居众瓷之首,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掺玛瑙末,其色有天青、豆青、虾青,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天蓝等,尤以天青最为名贵,有“雨过天晴无去处”之称,釉汁淳厚,犹如堆脂滴泪,视如碧玉,叩声如磬,汁中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真正的汝官窑烧制时间很短,产品全供宫廷,所以汝官瓷有“近龙难得”的说法。

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厚2~3米,最厚者在6米以上。窑址附近盛产玛瑙石,是汝窑特殊色泽的釉料。所烧青瓷,色泽莹润,并有美丽的开片。宋哲宗元祜年间,在青岭镇设巡检司,专管坑治。试掘中,出土20多件宫廷御用汝瓷,有鹅颈瓶、折肩壶、细颈小口瓶、碗、盘、洗、盂、茶盘托、器盖等。这一考古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窑遗址。

汝窑三足洗

历史云烟荒茫缭绕,凝千思万绪笔锋平仄转折,寻深深浅浅痕迹。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宋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汝瓷文化是其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工艺精湛,釉面温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此件汝窑三足洗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釉汁莹若堆脂,似玉非玉。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整器造型大方,制作讲究,品相完好,宛若一朵出水青莲,美不胜收。

现代追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是汝瓷的典型特征。自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汝瓷在收藏界也再次引爆市场,盛开如媔,也成了一张沉淀文化的名片。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汝窑三足洗

据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王经理介绍,汝窑烧制时间只有20多年,传世真品不足百件,可确知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2014年3月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吸引了全世界藏家的目光。此藏品,直径13.5厘米,小巧朴雅,色质绝佳,较为罕见的六瓣葵花造型,最终以1.85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创出了汝窑拍卖的新纪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