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瓷器收藏一定要注重品相保存

瓷器收藏一定要注重品相保存

古代瓷器收藏 简一瓷砖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2020-12-10

古代瓷器收藏。

瓷器有纹,不值一文;缺一角,不值一角。”在所有收藏门类中,最讲究品相的恐怕瓷器当先,因此这句行话说的就是瓷器收藏一定要注重品相保存。

收藏家王树森的家中,藏有不少明清时代的青花民窑瓷器。其中几件明末的青花罐和清中期的文房器具都颇具价值,但他最喜爱的却是一件满是裂纹的青花瓷盘。

远处的群山延绵起伏,与江边的几叶小舟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呼应。两位老者驻足于岸边向远处望去,仿佛在向远去的扁舟送别……仅仅从瓷器的图案来看,确实是一件不错的艺术品,但几道裂纹也着实让人觉得有些“刺眼”。

“这件瓷器为清中期民窑青花人物花口大盘,裂纹属于‘老裂’,是清代的锯瓷工匠修复的。”说话间,王树森将瓷盘翻了过来,一根根黑色的锯钉在洁白色瓷盘上十分醒目,细细数数足有25颗之多。TaOCi52.cOm

“这件瓷盘的价值就在于这些锯钉上。”王树森将一些水倒在了瓷盘之上,本以为水会顺着瓷盘的裂纹流出,但观察了许久,盘底依旧干燥如初。

“我收藏的不仅是这件瓷器,更是这锯瓷器的技术。”王树森表示,瓷器倘若带有裂纹,其价值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件瓷器虽是开裂后加以修复,但与如今用胶液粘粘不同,瓷盘为古代锯瓷工匠手工修复,先用金刚钻钻眼,再用锯钉加以修复,除了有些影响美观,对于使用丝毫没有影响,这种技术时至今日已近乎失传。

王树森透露,时下收藏市场对于“锯”过的瓷器有着另一番定价,价钱会随着锯钉颗数上涨。有些水平更高的锯瓷匠人甚至能巧妙地将裂纹掩盖,此类作品价格更高,有时甚至能超过完好无损的瓷器。“瓷盘虽然已开裂,但瓷盘上蕴含的艺术价值和锯瓷的手艺价值却无法抹去,所以这件特殊的瓷器成为了我的最爱。”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官窑瓷器为何品相都保存得比较好


喜欢瓷器收藏的朋友们,也许都听过这么一个词语:旧瓷如新。而所谓的“旧瓷”基本上指的都是官窑瓷器。现如今不少官窑瓷器之所以会流落到民间收藏市场,主要还是因为清朝的腐败和没落。事实上,世界上各大博物馆里面所收藏的官窑瓷器,很多在光照下看上去都很新,足以见得官窑瓷器都保存得比较好。以至于不少刚刚步入瓷器收藏行列或者是没有了解过官窑瓷器收藏的人,都很难分辨出官窑瓷器和现代仿官窑瓷器的区别。那么为什么官窑瓷器的品相都保存得比较好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在明代的时候,实行的官办民烧的制度,到了清代的时候,实行的是宫搭民烧的制度。因此能够在民间流通的官窑瓷器寥寥无几。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清朝折价卖官窑脚货,若是瓷器收藏投资者入手这种瓷器的话,个别人就会拿来进行做假或者是用来珍藏。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如果是御赐的官窑瓷器的话,被赏赐的人一定是视若珍宝或者是不敢随便私下售出的(以免招收杀身之祸)。

二、无论是一般进贡到皇宫的官窑瓷器,还是皇家专门定制的官窑瓷器,它的使用率都不高,甚至一些官窑瓷器仅仅只使用过几次,就被用作陈设装饰,或者是直接被收入仓库。因此,除了一些作为日常餐具的官窑瓷器之外,剩下大多数官窑瓷器的使用次数都非常少,更多的是被用来作为陈设或者长期被尘封在仓库,这样一下,不少官窑瓷器都几乎看不出来有使用过的痕迹。

3.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大清朝的各个地方机构被瓜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有名的古董收藏市场和古董商人,很多中上层阶级人士都把目光投向古董瓷器收藏上面。在那个时候,古瓷在中国古董收藏界并没有什么市场,人们收藏古代瓷器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官窑瓷器渐渐成为了中国古董收藏界的热门。一般来说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珍视,近百年来流向民间收藏市场的官窑瓷器经过高手的复苏,成为了高端艺术收藏品,令广大瓷器收藏玩家痴迷不已。这也是官窑和其他民窑瓷器相比,品相保存得更好的重要原因。

陶瓷器收藏应注重保养


陶器篇

陶器是用河谷沉积土、普通泥土等无机物做原料,经过8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焙烧,使之硬化而成的物品。由于原料等基础因素决定了其不透明性、有小孔、吸水性等特点。陶器的种类很多,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

由于陶的抗压强度不高,和瓷器相比烧制温度偏低,脆而易碎是它的典型特征,所以在收藏时要防止硬物对它的碰撞,同时还要防止器物之间的碰撞。小件器物可放在锦盒之中保存,大件器物切忌堆放,应以柜架存放为妥。

陶器由于质地较为疏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陶器在大量吸收水分的同时,一些可溶性盐类和其他杂质也会侵入陶器内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盐类的结晶和溶解现象反复交替变更,会使器物变得更加脆弱。对于那些无釉的陶器,不要用湿手或脏手去触摸,陶器粘上污渍之后是极难去掉的。对于彩陶要时刻注意颜料中的胶结材料是否老化,发现脱落时应用10%的聚醋酸乙烯脂丙酮溶液粘贴。釉陶由于烧成温度较高,其强度和耐火性优于一般陶器,但要注意其釉层是否完整,盐类会在无釉处进入胎体。可以说可溶性盐类是陶器收藏中最主要的危害,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出变化,但时间一长(2年至3年),器表就会泛白,其结晶物会造成釉层剥落。如果釉和胎的结合程度好,可以用清水洗涤洗去盐;如果釉和胎的结合程度不好,应以高分子材料固定,再施以洗涤法。对于那些年代久远,非常脆弱的器物,无法采用水洗时,可以采用纸浆包裹置换法,将吸水性能良好的纸张(如过滤纸等)搅碎成纸浆,然后敷在器物上,这样器物中的盐类物质会转移到器表,并在纸上结晶。反复敷涂若干次即可去掉盐分。

瓷器篇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瓷器的特征,使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受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所以,瓷器的收藏必须远离污染源。一旦瓷器染上污垢,可以用清水洗涤,但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以防伤及釉面。

瓷器如果在收藏时不慎损坏,切勿自己动手修复。但对那些小毛病可以进行尝试,如炸底、窑裂、冲口。炸底是在瓷器收藏时因外力的打击使器底产生裂纹,通常在3条以上,呈放射线状,多透过胎体。虽在正常保护下裂纹不会加重,但稍有外力便会加重,直至器物完全损坏。对于这种现象,可先行清洗,用棉花条蘸水固定两端,覆在炸底上,然后用浓硫酸滴到棉条上,饱浸度为80%至90%,再用塑料封底。隔日开封,反复几次之后,用无色透明、固化速度快的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封闭。

窑裂是器物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缝隙,或在器物腹部,或在底部,由于是器物本身所致,比人为的损伤程度要轻。但也要进行处理,否则在潮湿的保存条件下,会造成胎体的膨胀和收缩不匀,影响其寿命。冲口是器物因外力撞击出现的长短不等的穿透器壁的细纹,此现象多发生在盘、碗类器物上。这种损伤往往是逐渐发展的,即裂纹会自然延长,在外力的震动或冷热骤变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开裂。由于这种开裂多在器表,在清洗时可用“84消毒液”浸泡,把冲口内的黄渍浸出,然后加以固定,方法同于炸底。为了保证美观,器表不要涂太多的胶。除上述损伤之外,余者皆不可自己动手。

陶器收藏品与瓷器收藏品在保养方式上有很多不同,收藏者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材质来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

瓷器收藏注重四大尺度


第一要“古”

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

第二要“稀”

物以稀为贵。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彩瓷了。

第三要“美”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而汝瓷的精美,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注重古朴典雅,又追求造型美丽,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也都不菲。

第四要“俏”

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十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价格已达几十万、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了。另外,国内古瓷的拍卖价近年来虽然不断升高,但与国际拍卖价相比还是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古代瓷器品相专业术语


中国瓷器宋元明清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尤其是明清瓷器代表中国古代瓷器工艺的巅峰水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由于是手工烧造的瓷器,难免因为瓷土或者火候以及釉色到诊瓷器成本没有那么完美或多或少的有点瑕疵,这也给鉴别古代瓷器提供了历史依据。而且瓷器是易碎品,所以在经历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流程中会磕碰导致有磕碰划伤等,品相就出现了问题。今天介绍一下古代瓷器中的品相和非品相的专业术语。

瓷器中非品相鉴别标准:

1、棕眼:釉面气泡在窑中熔融爆破后,未曾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也称缩釉点。

2、斑点:釉面出现各种矿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斑点。

3、落釉:因胎面有油污等其它原因,所施之釉未能全部附着,而出现的露胎现象。

4、粘沙:釉面上有遗落的窑灰,或器底因垫烧粘结有沙粒(一般见于器足)。

5、惊璺: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其某部位的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不深入胎体。

6、开片:由于胎与釉的收缩系数不平衡所导致的自然裂纹。呈深浅不 一、大小不等,互相交错的长短开片纹。

7、片纹:年代久远的器物,由于本身仍在蜕变中〔如淸代黄釉器常常自动作响,片纹增多〕, 釉面出现的有长短不一顺向的稀疏细裂纹,不透胎体(类似开片)。

8、软道:釉面久经磨擦出现的细微丝纹。

9、失亮:器物釉面因长期使用,经久磨损失去光泽。

10、凿坑:器物釉面呈现的大小不等的凹坑。如淸代窖变釉玻璃质强,多有开片,若常用细纤维的棉布类擦拭,便会将片纹交叉处的小尖角掀起或带掉而留下凹坑。

11、崩釉:略同于凿伤,但破面平滑。

12、水碱:素釉器物长期埋入湿土内,受水浸渍,使釉色起了变化,多呈白灰色的点片状。

13、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或水浸,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14、土锈:器物釉面粘有凝固的土疤。

15、土蚀:釉面、彩绘或胎体被土壤所腐蚀,使器物表面局部失亮。

16、窑裂:胎体在窑内受火不均而出现的裂纹(先天毛病)。

17、窑缝:胎体在窑内受火不均而出现的细小缝隙;也有因胎体衔接不牢,或是接口处含有水份而出现的(先天毛病)。

18、夹扁:器体或口部不圆。

19、翘棱:由于器物变形,以致器口不圆,底足不平。

20、凸心:器里心向上凸起。

21、凹底:质软的胎体经火烧制,器底心向下塌陷;有的凹陷过甚,圈足不能着地而器底心可以旋转。

22、串烟:釉面受窑火的烟熏,或是氧化,以致釉色局部或全部发生异变,出现灰、黑、黄色。

23、荞麦地:釉面局部或全部,因窑内不净有飞尘,或因釉内含有杂质,而出现微小的黑星点。回火再次入窑的器物,釉内因有污圬,出现这一情况较多。

24、黄溢子:胎体内含有杂质,透过稀薄层而显露。

25,内鸡爪纹:外部完好,内部显现鸡爪纹,不透胎,清代罐瓶一类常见。

26:色差:由于瓷器烧造条件不一,致使瓷器内外,正反,或相邻位置出现不同轻重的颜色差别。

瓷器品相鉴别问题

1、口磕:器物口际胎釉,由于撞击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缺碴伤痕。

2、重皮:口部因受撞击而出现的断面隐患,但外观尙完整;胎釉已分裂却还未剥离,可能一触即脱落。

3、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起皮,不触及胎。

4、毛边:口面的覆釉因各种原因全部脱落,不触及胎。

5、冲口: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细裂纹, 长短不等,一些细小裂纹常不易看出。裂纹有时会逐渐自然延伸(以盘、碗类最为多见)。

6、外冲里不冲:器口部因受冲力较小,只在外部形成釉裂,尙未冲透器胎,内壁的釉完整。

7、釉泡:釉面在烧制时出现的中空气泡,经受外力以致破开(常见于器口或其他部位),先天的不算。

8、磕伤:器身,口或足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物体碰撞而磕坏,有釉或胎剥落现象。

9、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后所留下的伤痕,手摸有明显感觉。

10、磨釉、伤釉:由于釉面与其他物体磨擦,致 使釉面局部损伤。

11、伤彩: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12、缺碴: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13、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与冷璺类同,俗称“鸡爪纹” )

14、炸底:器物底部被投放入的物体撞击致伤,形成的裂纹。

15、开粘:分段相接的胎体,因粘接不牢固而断裂,或是伤残物经修复后再次分离。

16、窖粘:器物在窑内受火时发生变化,使二物相粘或与匣钵相粘结而留下不同程度的粘痕。

17、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由于经久使用而磨脱,或是入土年久被浸蚀变质而脱落(绘金彩 的纹饰更易脱去),或因长期受鸡毛掸的拂扫而无存留。

18、剥釉: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釉层从胎体上自行脱落,多见于孔雀绿釉和茄皮紫釉。等低温釉器。

19、脱釉:釉面受盐、碱、酸的腐蚀,或入土年久受浸蚀而致剥落(老窰多见)。

20、凿伤:出土器物受金属工具锛凿致伤。

21、耍圈:器物胎底面与器身粘接处出现一圈裂纹,有的已断离,以明代的缸、罐最为常见。

22、折断:琢器胎体因相接处损坏,折成数段。

23、足磕:器足部位在搁置时不当心或用力过猛,触地发生撞击,致胎釉有明显缺损。

24、腹伤:器物腹部受伤。

25、磨足:足边因伤损、垂釉不平或歪斜之故,而用砣玉工具磨修光平(俗称“修脚”)

26、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出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他年代,而把釉磨去,使胎面沙化。

27、磨款:故意磨去靑花、红彩等款,冒充其他年代。明、淸官窑多见。

28、磨嘴:壶的口流部损伤后,进行修整。

29、磨柄:把损坏了的壶柄磨掉,或将对称的流柄完全磨去。

30、磨耳:器物的双耳因伤被磨去。

31、磨手:佛像的手指因伤损而加工修磨。

32、破碎:器物因摔伤,完全破裂;或是盛装盐、碱、酸类,使胎体受浸渍,又长期排不出,被蚀而自然碎裂;后者使用淸水泡一段时间,其体内所含盐,碱等杂质即可排出。

元明清瓷器鉴定要点之一:器型


古陶瓷仿制,大多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用陶瓷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青花--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青花蓝地白花缠枝莲托寿盘(明嘉靖)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天球瓶、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插屏、笔架、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只以文具一项来说,就有笔盒、笔架、笔洗、砚台、水丞、颜色碟、印盒、颜色仓(俗称温盂)等多种多样。更有大瓶、大罐、大鱼缸、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型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期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壶、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1/2-1/4。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龙丽蓉浅谈瓷器收藏及鉴定要点


龙丽蓉,1983年2月出生于湖北荆州,毕业于湖北地质大学,是古陶瓷学者孙洪琦老师唯一的关门女弟子,现为孙瀛洲纪念馆馆长助理,孙瀛洲古陶瓷研究所助理,艺术品鉴赏培训导师。多年来配合老师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卷·博物馆卷”、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合编的《国宝荟萃》以及《中华文化大辞典》、《中华文物鉴赏》等大型图书中有关陶瓷条目的撰写。发表陶瓷鉴定口诀方法十余篇。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乃原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湖北办事处主任,母亲亦是办事处编辑,她从小就有很好的艺术的熏陶,并受过良好的教育,撰写的多篇文章散文经常在杂志报刊上发表,目前在孙洪琦老师的引导下,潜心钻研,快速掌握了瓷器鉴定之密码。下面是记者对龙丽蓉的采访内容。

记者问道:“目前瓷器收藏是个很热门的话题,您能和我们分享下您是如何看待收藏?”

龙丽蓉回答:“瓷器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血脉之传承的文物古玩之一,收藏它们,起码是对历史遗物的尊重,通过收藏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通过研究和论证,可以让我们正确的矫正历史错乱,领略曾经的历史原貌,品味它们的工艺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就是收藏的意义。”

收藏顾名思义名为收集保藏,一般的收藏大家都会考虑材料的稀有性、不可替代性、保值升值性、艺术观赏性、保存性等因素,而瓷器收藏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瓷器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越古老越少,越古老越珍贵。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荒山野岭的开发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见天日,这便为古瓷宝库增添了不少瑰宝,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物以稀为贵。如宋代钧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钧瓷。自古就有文人墨客说过:“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收藏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眼力。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成交价已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了。

瓷器收藏一定要心态好,收藏是个累积的过程,而乐趣就在这真真假假当中体现出来。自身的素养加上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才能由心感悟到收藏所带来的乐趣,所以任何时候一定要不断的学习,因为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记者还问道:“您觉得鉴定瓷器的要点是什么?”

龙丽蓉告诉记者,瓷器鉴定的要点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配图

一、看器型

孙洪琦先父孙瀛洲先生曾在《鉴定瓷器的要领》中说:“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能善于识别瓷器的工艺和神韵,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比较可靠的方法。”许多瓷器是有时代特征的,如梅瓶、玉壶春瓶,宋元明清均有烧制。但洪武梅瓶口为梯形,元代的梅瓶胸大。元青花中的玉壶春瓶,早、中期延续了宋时的风格,晚期的瓶口的撇度很大,基本都是喇叭口,颈部明显加粗,腹部也渐渐向肥大发展。另外元代还出现了多棱瓶。到了明洪武时期主要有盘、碗、盏托、执壶、玉壶春瓶、罐等,明永乐时期开始出现了葫芦形双耳扁瓶、八方形双层烛台、方流长颈壶、直口圆底钵、单柄罐、双环耳挂壶等十四余种器型。由于现代仿古瓷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高仿品几乎都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所以单凭观察和对比器形已不能完全保证定是真品无误,器型是对的,可能是真器,但可能是赝品,器型不对则一定是仿品。

二、看胎质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大致说来,元代器皿底足多露胎而质粗,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但也有极少数底款有釉而周围无釉的),清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任何时代的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

一件瓷器的胎质、胎色一般是从器足的无釉出进行观察的。宋代和元代早期都是采用“一元配方”,二在元代中期就改中“二元配方”,即瓷石与高岭土按一定比例参合使用,瓷器的烧成温度也从低于1200度上升至1300度,于此同时,元代还采用了品质优质的麻仓土,粉粹了用水锥加工,此图颗粒较粗,胎泥自然陈腐,形成了白而不细、粗而不松、烧质紧密等,甚至瓷中还有微小洞隙,这些特征是现代仿制品永远做不到的。三、看釉面

观察古瓷的釉质,一般要注意其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第一类使用过或者陈设过的瓷器,上面的痕迹和年代感是现代仿品无法触及的。

第二类是从未使用过的瓷器,上面没有使用过时属于“库藏”,因年深日久,釉面的关泽也是柔和的,有一种自然的“韵光”。

第三类是出土的瓷器,因瓷器在古墓中时间太久,釉面表层收到化学侵蚀,形成了吃土的现象,釉面发乌,用放大镜看能看见很多吃土的土斑。

这里稍微提一下,观察釉面是否有流淌,或者积釉也很重要。例如永乐白釉的器口、底、边角及釉薄处会闪白,或泛黄色,釉厚处会闪青色。宣德瓷器釉面上有棕眼的现象。弘治朝以后蓝釉釉面呈灰黑色调等。这些虽然都是公益缺陷但不容易被模仿或者超越。

四、看釉泡

看釉泡是比较微观的鉴别方法。看釉泡主要是看白釉层部分,而不是色釉层。因为古时候的柴窑和现在的气窑烧制出来的气泡是截然不同的,如官、哥窑釉泡之密似攒珠,汝窑釉之疏若晨星,以及宣德釉面有所谓的“棕眼”等,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当然这个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因为釉泡的分析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供大家一起探讨。

五、看纹饰

纹饰特征表现在题材、彩料、画法等方面。

瓷器的纹饰的用途不仅仅是表达美观,更重要的是反映当时的一种典型文化。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晋瓷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尤其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过程,因此也可据以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而且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纹饰布局都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协调,而且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种画法渐绝,虽间或采用,但为数不多。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也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至于成化斗彩,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而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六、看青料

青料指制作青花瓷所用釉下彩料。青花瓷是明、清主流瓷,各个朝代所用的青料不同是有准记载的,而不同青料的呈色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由于青花五彩和斗彩瓷也都要使用青料,故而青花的呈色来为彩瓷断代。一定要注意区分凝聚斑和铁锈斑。

七、看底足

自古就有“看瓷先看底”之说,研究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瓷器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十分重要,很多工艺都可以作为断代的工具。

这里说下修足边的工艺还有瓷器底留下的特征。元代工匠在修理足处理时,是先挖后削,一般是右手握削刀,由外向内,是按逆时针方向操作的,在器胚上会留下螺旋痕迹,于中心收刀。

大家一定要区别火石红、火烧红、涂抹红、糊米红等固有的特征。

八、看款式

根据款识以定瓷器之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并且各有其特征。先以明代款识而论,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研究各代款识,首先要注意其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征,都须认真加以领会和对比,以有助于识别真伪。

什么朝代用什么款,不用什么款也要引起重视。明、清常见的双圈栏款是从明宣德年间开始的,也就是说在明永乐、洪武及元代青花瓷中是不见双圈栏款识的。

紫砂壶鉴赏力的培养一定要从优秀的作品入手,方能举一反三


玩壶之难在于品壶,品壶之妙在于识趣。一个趣字,可浓缩你对壶艺的学识、见识、格调,即你的审美情趣。李渔在他的《闲情偶记》中曾言:经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这迂,便在于趣。识趣,方解玩壶与品壶的妙境。否则,既便拎着巨款去选壶玩壶,也只能被名家款、高价位遮住视线,或被不良商家的忽悠洗劫了荷包。

一般而言,玩壶大致有三类:实用功能型、品位把玩型,收藏增值型。其实,品位把玩型是最耐人寻味的,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而如果弄懂品味紫砂壶的个中趣味,那么,实用、品位、增值便一箭双雕了。古人云:“道不离器”。在此,器,便指紫砂壶,而道,则是由壶而承载的思想内涵,审美趣味、工艺水平,名家品质等等。而欲求其“道”,功夫则在“器”外。紫砂壶早已从实用器皿演变到艺术品,而学会欣赏工艺品,一定要从欣赏最优秀的作品为切入点,先入为主。比如一把精美绝伦的紫砂壶,必然用泥讲究,造型经典,偏精独诣,具范兼镕,妙趣横生。但这些“道”,非初学者一眼看穿,而这类大家之作,正是打磨眼力的“磨刀石”,当你见识读懂了精品之后,才能举一反三,“向下兼容”便一览无余。

有些说法不无道理:能欣赏《阳春白雪》的耳朵,不难鉴别《下里巴人》的粗俗,反之,听惯《下里巴人》的耳朵,却无法领略《阳春白雪》之妙趣。大艺术家歌德说得更直白:鉴赏力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正所谓“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所言极是,只有懂得欣赏一流的紫砂壶,方能提高壶艺鉴赏力,识别玩壶的妙趣,才能花合理的价格,选择因有品位而达“一箭三雕”之效的壶。从而达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趣味境界。

瓷器鉴定要领


瓷器鉴定是一门新的学科,文物考古工作者四十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发掘了很多古遗址、古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尤其是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为我们鉴定提供了典型的标本和样板。陶瓷鉴定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器物学。国内一些大学目前教授这方面的课程,为陶瓷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根据自己四十年研究陶瓷的亲身体会与经验,摸索出从以下五个方面鉴定瓷器,即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这五方面互为补充,不可偏废,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鉴定便有误差。五方面联系起来看,对瓷器的年代、产地的判断,其可*系数就比较大。下面谈谈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 造型及纹饰

造型与纹饰二者密不可分,是鉴定瓷器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两方面鉴定的可*系数即可达85%,一般来讲,胎、釉、彩、款识、支烧方法只占很小的比重,但在某个时期有些器物则例外。

(一)魏晋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青瓷逐渐代替了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份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表明青瓷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瓷、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饰,两面帖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三足尊,也饰有印纹饰,下为三个熊足,两面贴奔兽纹,另两面贴铺首,造型、纹饰也具有汉代特征。槅,汉墓出土有青铜槅、陶槅,器形特点为平底。西晋青釉槅胎体厚重,为拿取方便,底边镂空。西晋谷仓,上部中心为主罐,周围有四个小罐,是继承东汉五联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变化,上面浮雕佛像、鸟雀、动物,下部为罐。谷仓是墓主生前庄园情况的真实写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后能过如生前一样仓满粮食的富有生活。谷仓在江南地区稍大一点是吴、西晋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铭文谓之“廪”者,是装稻谷的,北方装谷的叫仓;虎子,汉代多有提梁,西晋保留了这一传统,采用立烧,口向上,臂部触地。东晋虎子也采用这种立烧法。圆虎子多为正烧。虎身一般刻划飞翅纹。西晋牛头罐,肩上有两个鼠形系,是这一时期比较少见的。从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晋瓷器的器形种类及装饰特征。造型上多取自汉代铜器、陶器,壶、罐一类器物造型比较矮胖。装饰上也借鉴铜器,多于壶、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饰一条带状印纹装饰,间饰铺首衔环、兽纹等。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香薰,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出土数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为代表。莲花尊北魏墓出土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各收藏一件。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亦有出土,却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有六个桥形系,是沿用东晋时的样式,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故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朝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7厘米,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风格。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发展起来,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同时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晋瓷器种类与西晋相近,造型上的显著变化是器形向瘦高发展,肩部的系多为桥形,故称桥形系。装饰上以光素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动物眼睛等部位点以褐色斑点,形成了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特点。从最具有代表性的鸡头壶(罐)的演变,可以看出各时期瓷器造型与纹饰的特征。西晋鸡头罐,肩有双系,双系间饰鸡头、鸡尾。西晋早期罐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罐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肩部有印纹饰,东晋鸡头壶盘口,壶颈较长,桥形系,有的壶口沿饰褐斑,鸡头有颈约一寸左右,鸡尾则演变为壶柄,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故给人以瘦长感觉。除青釉以外,还有黑釉鸡头壶。黑釉在汉代已经出现,东晋继续烧造,目前发现烧黑釉的仅有浙江的余杭、德清两窑,两窑同时也烧青釉。到南朝时期,鸡头壶壶身更长,柄向上发展,装饰上出现复线莲瓣纹。莲瓣纹的出现与东汉佛教传入有关。这一时期其它器物如盘、碗、罐等也有饰有莲瓣纹,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东晋除鸡头壶以外,还有羊头壶,其数量少于鸡头壶,但目前出土数量逐渐增多。香薰,两晋墓出土不少,西晋造型继承汉代特征,球体上镂孔,球体与承盘之间有三足。东晋改为以支柱连接球体与承盘。

南朝仰覆莲双系壶,短流、柄上翘,出土数量不多。北方青瓷以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为代表。莲花尊北魏墓出土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各收藏一件。通体饰上覆下仰的莲花,洞窟艺术中的飞天也出现在莲花尊上,还有团花、兽面纹、叶纹等,装饰极为丰富。莲花尊南方亦有出土,却没有北方的气魄雄伟。北方莲花尊胎体厚重,釉厚的地方近于黑色。可以肯定,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都烧造这种器物,但窑址在南北方都未发现。河北只发现有类似莲花尊特征的标本,在山东淄博窑发现了浮雕莲花瓣,这只是一点线索,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北朝青釉莲花罐,上有浮雕莲瓣,莲花瓣是印好后贴上去的,肩部有六个桥形系,是沿用东晋时的样式,但较东晋时的粗壮。这类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铁量较低,故釉色为浅青色,与隋代的较为接近。北朝贴花罐,含铁量高,釉为黑褐色并有窑变。河南北朝北齐墓出土的黄釉绿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为黄、绿、白(蓝)。其发展过程是:从汉代单色釉到北朝的黄釉绿色再到唐三彩。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7厘米,两面印舞蹈人物纹,其人物形态、串珠纹具有西亚地区风格。此种扁瓶北朝晚期出现,隋唐都有烧造。

南北朝时期瓷器继两晋继续发展,可喜的是北方瓷发展起来,而且有一些质量很好的器物。它改变了以往仅*南方烧造瓷器的局面,同时为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