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制造业 > 导航 >

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

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

古代瓷器制造业 古代瓷器制造 卫生瓷砖

2021-04-27

【www.taoci52.com - 古代瓷器制造业】

今年第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4%。

陶瓷砖、卫生陶瓷产量平稳增长

第一季度,全国陶瓷砖产量为10.3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0%,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0个百分点。在陶瓷砖主要产区中,除山东陶瓷砖产量下降外,福建和四川陶瓷砖产量较快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3%和12.2%;广东陶瓷砖产量增长4.1%。

第一季度,全国卫生陶瓷产量为3383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0%。河南卫生陶瓷产量增长60%;广东卫生陶瓷产量增长2.8%;河北卫生陶瓷产量下降13.2%,主要是受出口量下降的影响。第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为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第一季度,陶瓷砖出口数量增长19.5%,出口金额增长了36.3%。从第一季度的出口流向看,主要卫生陶瓷对美国出口下降。

一季度陶瓷主要商品出口情况:

商品名称出口金额(万美元)增长率%

建筑卫生陶瓷6630028.69

其中:陶瓷砖163739.99 生陶瓷4992736.29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一季度税收增长34.9%


一季度,景德镇市陶瓷企业实现税收468万元。比去年同期净增121万元。同比增长34.9%:陶瓷税收占全市工业行业税收的2.94%。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68个百分点。

据该市统计局分析,一季度景德镇市陶瓷企业实现税收大幅增长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陶瓷生产能力和质量提高是增长内因陶瓷企业产能提高,使陶瓷生产继续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势头,拉动了景德镇市税收的增长。

近几年随着景德镇市城市硬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新兴陶瓷企业进入该市发展。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仅落户陶瓷工业园和陶瓷科技园的台资、外资民营陶瓷企业就有50多家。海畅、东璟、环球陶瓷等一批陶瓷企业的开工投产,使得景德镇市陶瓷产能明显提高。

据市统计局测算。一季度,景德镇市全部陶瓷企业生产增速达到18.6%。比景德镇市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0.56个百分点,陶瓷生产继续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势头。

随着陶瓷产品品质提升,陶瓷产品销售形势较好。近年来,景德镇市各类陶瓷产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明显提升,陶瓷产品窑青率保持在95%以上。一级品率保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陶瓷产品内外销售形势较好,一季度景德镇市陶瓷实现出口538.1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倍。其中:环球陶瓷出口98万美元、海畅法蓝瓷出口28.55万美元、东璟陶瓷出口12万美元。

有关部门预计,此后,景德镇市陶瓷出口额还会有增长。

潮州陶瓷第一季度销量下降 恢复缓慢


虽然从去年开始,企业对今年卫浴市场将会持续低迷的情况已经有心理准备,但2012年第一季度过去后,不少企业发现销售额下降的幅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心理预期。记者在走访潮州卫浴企业问及近段时间的销售情况时,大部分企业负责人都是摇头加叹气,并大吐苦水,表示从去年开始整个市道都不旺,销量直线下滑。少数企业的销量能与去年第一季度持平或者小幅上涨10%左右,部分企业反映销量下降了20%到30%,更有的小企业严重到目前还没恢复正常生产,靠卖库存维持经营。

随着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继续进行,对卫浴市场造成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这也成为卫企第一季度业绩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国外市场销售也并不理想,汕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头两个月潮州陶瓷产品出口额为12781万美元,同比下降6.1%,可以看出,今年潮州卫浴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形势都异常严峻。

企业生产恢复缓慢

按照潮州的习惯,农历正月十九之前,卫浴企业一般都不会点窑生产,正月十九过后各个企业的生产才会慢慢恢复正常。因为企业开工时间晚,去年潮州卫浴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产品供不应求,客户催货电话一个接一个,为了及时供货不少企业高价招工。

今年的情况刚刚相反,虽然卫浴企业点窑生产的时间要比去年还要晚一些,到2月下旬,只有规模稍大的企业已经在生产,而且多数是才烧了几窑的产品,小企业更是还没有点窑,但并没有像去年一样出现严重的缺货现象。

“今年卫浴的冬天真的要来了,现在很多企业都还没正常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在慢慢烧一点产品,量也不大,没点火的小企业还很多。从网上公布的数据看,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成交量也在下降,2012年肯定是一个难过的日子。”新月坊卫浴总经理赵临蓁对记者说。

寻求破局协会与企业联手

在整个行业绝对消费量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企业死守传统的销售渠道,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向二三线城市拓展分销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为了挺住通胀带来的压力,企业纷纷改变过去死守的坐商模式,主动出击,尝试网络营销、工程渠道等新的销售模式,期待突破市场冰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公司的销量小幅上涨,出口和内销的加起来大概上升了10%,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国内、国外空白的市场还比较多,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销售渠道的突破上取得了成功,和家装公司的合作见到了效果。随着市场的变化,靠原来的营销模式很难有新的突破,家装渠道在卫浴的整个销售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我们在长沙市与13个家装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效果都不错,我们未来将会重点发展家装渠道的销售模式。”卡尼斯卫浴副总经理苏家泽说。

“协会也在努力整合各种力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例如3月份,德国陶瓷坯体干燥设备新技术应用推介会在潮州举行,古巷陶瓷协会组织50多家卫生陶瓷企业参加,引导企业运用新的干燥技术,以提升卫生陶瓷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速度和技术更新速度;邀请潮州市外经贸局到古巷陶瓷协会举办‘自贸区关税优惠政策宣讲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举办‘2012年广东建材装饰产品阿联酋展览会暨企业开拓中东市场推介会’,帮助企业开拓中东市场等。”古巷陶瓷协会办公室主任魏楚杰说。

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虽然目前销售情况不理想,但多家企业向记者表示,对未来的卫浴市场依然充满信心,尤其是随着农村市场的发力,卫浴产品的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大。现在正好趁着销量受挫的时机认真调整产品结构、规范生产流程,生产性价比更好的产品抢占市场。

西宁旧事 青海的陶瓷制造业


青海陶瓷制造业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在我省发现最早的陶器,经测定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在明清时期,大通桥尔沟农民就采用当地青泥,手工捏制出造型后,再用地窑烧制砂罐、砂锅、砂火锅等生活物品,由于制作精良、经久耐用,所以,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1930年,来自甘肃的陶瓷工匠们来到西宁小峡,建起了土窑烧制砂器和黑瓷,后命名为小峡缸厂。这个厂是西宁第一家初具规模专门制作陶瓷的工厂,但到了1953年后便停产了。

1943年,从甘肃窑街来了二十多位陶瓷技工,在大通小煤洞口建成容积为三十多立方米的倒烟窑4座,工人有四百余人,采用当地的青泥、石英石和煤就地生产白瓷和黑瓷。白瓷产品主要有茶壶、茶杯、碗、盘子等;黑瓷产品有缸、盆、坛子等。当时该厂命名为大通缸厂。青海解放后,厂子经过改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75年生产黑瓷27.4万件,还增加了工业陶瓷、水管等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佼佼者。1962年厂子分为西宁市第一陶瓷厂和西宁第二陶瓷厂。一厂以生产黑瓷、水缸为主,二厂以生产白瓷为主,兼产电瓷瓶和耐火砖等产品,后来实现了原料处理球磨化、泥料输送管道化、烧制隧道化等现代化生产。1975年生产白瓷279.6万件,创历史最高水平,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日用品——龙碗,并试制成功高档酒具及美术瓷器。1985年生产电瓷瓶830吨,远销省内外。

建筑卫生陶瓷装饰新法


我国现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十分迅猛。但在产品的装饰技巧却很单调,难以适应高级装饰要求。我国日用陶瓷装饰花色早盛名于世,如果将传统日用陶瓷的装饰方法用于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中,或许能为建筑卫生陶瓷的产品装饰创出一条新路子。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装饰方法:釉上彩装饰:是指在施釉并煅烧成陶瓷产品后,再用釉上彩料在半成品上装饰花纹,经过750-850℃温度下焙烧成成品。由于色料彩绘在釉面上,显色的温度较低,故称为釉上彩。这种装饰可以用于建筑陶瓷或卫生洁具釉面上的装饰。釉下彩装饰:是将花纹图案装饰在素烧或不经素烧的坯体上(视坯体强度而定),盖上透明釉,在高温1200℃左右下烧成。其产品色调浑厚柔和、表面光滑,图纹在釉层保护下永不褪色,有人称之为“看得见而摸不着的陶瓷装饰法”。此法可用于高档次的釉面内墙砖、彩釉砖、瓷质地砖和卫生洁具的装饰。喷彩装饰:按照美术设计的图案花纹制成缕空模板,紧附在坯体(或半成品)上用色料喷枪向缕空处喷上颜色,花纹多色多样的则用不同花纹缕空版并分开颜色喷上。产品花纹可基本一致,但色调深浅要求一致时则靠喷花工人精湛的技术。大面积的拼图墙面砖可用这种方法生产。贴花装饰:将图案用彩色料印在特殊泥上或塑料薄膜上,然后将印好的花纸或薄膜贴到生坯、素烧坯或陶瓷白坯上,经干燥、煅烧显现出图案。建筑卫生陶瓷中的内外墙砖、面盆、水箱或座便器,尤其是压条砖可用此法作装饰。

景德镇今年一季度陶瓷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近日,记者在景德镇市市瓷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陶瓷产业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陶瓷产业增长势头良好。1至3月份,陶瓷工业总产值达51.7亿元,同比增长7.26%;陶瓷出口达3218.5万美元,同比增长2.9%;陶瓷固定资产投资达15.6亿元,同比增长25.8%。同时,加大了推进商标申报力度,陶瓷注册商标由2008年的49件增加到现在的380件。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增强陶瓷发展后劲。我市围绕高技术陶瓷、高档日用瓷、艺术瓷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了重大陶瓷优势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并积极整合招商引资资源,以优质服务为理念,切实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加快了落地项目建设进度,助推了企业迅速成长。

以结构调整为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市着力推进新材料和高技术陶瓷产业的发展,依托国家陶瓷工程中心和陶瓷工业园区优势,重点扶持远红外陶瓷、诺耐棍棒、兴勤电子、神飞特陶等高技术陶瓷项目和蜂窝陶瓷、精细陶瓷粉体和电力电瓷等新材料项目的发展。针对中高档日用瓷发展特点,我市积极支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创新和产品艺术化发展,提升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等传统名瓷的市场竞争力,扶持了一批日用陶瓷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规模化生产和综合配套能力。结合艺术陶瓷的优势,我市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老城区原陶瓷企业为基础,近现代陶瓷工业生产空间、里弄生活空间与当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的“一轴四片六厂”的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区。

以品牌发展为战略,提升陶瓷产业竞争力。按照梯次培育的发展要求,我市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加大了对“景德镇”驰名商标和“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的保护力度,重点扶持“红叶”、“玉风”、“法蓝瓷”、“玉柏”等一批重点品牌,带动了我市陶瓷品牌的全面发展。目前,已在我市陶瓷行业中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陶瓷品牌,使陶瓷品牌经济在全市陶瓷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什么是建筑卫生陶瓷


建筑卫生陶瓷是陶瓷家族的一大类。建筑卫生陶瓷是指主要用于建筑物饰面、建筑构件和卫生设施的陶瓷制器。它包括了各种陶瓷墙砖、地砖、琉璃制品、饰面瓦、陶管和各种卫生间用的陶瓷器具及配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但对建筑卫生陶瓷制品的数量要求日益增多,而且在品种、性能、功能以及装饰效果上要求也日益增高。陶瓷砖的尺寸规格从25mmx25mm到1000mmx1000mm应有尽有,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仿天然材质的仿石(仿花岗岩、仿大理石等)砖、仿木砖,有过去仅用在艺术瓷上的结晶釉、夜光釉,更有用现代科技研究出来的具有天然金属光泽的多光釉、银光釉等,为陶瓷砖增光添彩。在性能上更是重视各种砖的特殊性能要求,如釉面内墙砖的后期龟裂、外墙砖的抗冻性、地砖的耐磨性,这些性能都有一整套完整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测试方法。陶瓷卫生器具不仅花色品种增多,其功能也增加了,有妇女洗涤用的净身器,有供洗浴的陶瓷洗浴盆,性能上也有很大改进,降低了制品吸水率,为了降低冲洗噪音,生产出了虹吸式坐便器等。除了瓷件外,卫生陶瓷的配件、配套都趋于整体化、标准化。更有和陶瓷砖一起配套的整间卫生间设计,为用户提供方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的进步,研制出各种功能陶瓷釉,如抗菌釉可以防止卫生间的霉菌滋生在陶瓷制器上,也可杀死其他病菌,真正做到“卫生”。 琉璃制品是我国的传统产品,在保留原有民族风格基础上,汲取了国外先进技术,使制品性能改善、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温暖的南方建筑、庭院增添景色。 在农村日趋小城镇化的今天,用来排输污水、雨水、废水的陶管用量日趋增多,这种用手工制做的产品被机械化生产所替代,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河湟百业——青海的陶瓷制造业


青海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在我省发现各类陶器,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大通桥尔沟的农民利用当地的沙坩土,俗称青泥,手工造型、地窑烧制的沙罐、沙锅、沙火锅等产品,物美价廉,销往东部农业区各县,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甘肃的陶瓷工匠来到西宁小峡建土窑,烧制沙器和黑瓷,产品有缸、碗、盆、瓶等,后命名为小峡缸厂,1953年停产。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马步芳派人从甘肃窑街聘请陶瓷技工二十多人,在大通小煤洞口建成容积31.5立方米的倒烟窑4座,职工四百余人,采用当地的沙坩土、石英石和煤就地生产白瓷和黑瓷。白瓷产品有茶壶、茶杯、碗、盘子等,黑瓷产品有缸、盆、坛子等。年产量八万多件,当时命名为大通缸厂。解放后,该厂经过改建和扩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还增加了工业陶瓷水管等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首创。

1962年,该厂分为西宁市第一陶瓷厂和西宁市第二陶瓷厂,一厂以生产黑瓷为主,以水缸为重点产品,二厂以白瓷为主,兼产电瓷瓶和耐火砖等产品。1985年生产电瓷瓶830吨,远销省外。

改变陶瓷制造业盈利模式需要条件


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都出现了同样的困难状况,佛山陶瓷制造业,浙江的制鞋业等有不少企业外迁,甚至倒闭,曾经辉煌一时的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如今正在出现恐慌。

为什么会出现恐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曾经的优势,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廉价出卖资源,大幅牺牲环境价值,并且降低税收,但是,这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计,在这一系列的优势和政策下,中国只赚得了一个:制造量第一的结果。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其产值第一,具体到建筑陶瓷的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数量中国第一,而产值意大利第一。再论其他,深圳的钟表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但与世界主要工业产品的制造基地相比,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珠三角,长三角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盈利模式是生产制造。中国做制造,牺牲了环境和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在做品牌、设计、研发、销售和大物流,从整个制造业来看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却只占产值的10%,而发达国家却占90%。

现代制造业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包括品牌建立,研发、设计、制造、组装、采购、库存、营销、运输等环节。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同,所包含的价值不同。一般说来,品牌,研发、设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制造其次。品牌,研发、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往往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产品的的制造加工报酬较低,加上跨国公司研发和品牌经营两端的挤压,附加值很小。

转变中国现行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掌握品牌,研发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我国政府看到了这种廉价经济的实质,大胆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要求。但是,我国政府逐步出台的政策使得制造业转型还没有做到,却出现了较大问题:首先,新劳动法出台———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提出节能减排;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特别是对其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将落实到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经济下滑,通胀,特别是油价的大幅度提高,使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提高。这使得我国制造业成本大幅度提高,失去了以往的市场优势,中国制造业就失去了竞争力。

一旦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也需要地方政给转型以强有力的支持。只有提高设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整体经营能力才是企业的出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品牌优势转变。在此,要着重指出,企业改变经营模式是必须的。而政府此时只是施加压力迫使企业经济转型,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

“转型”对制造业的企业来说,十分艰难,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是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目前,有关产业的转型更多是体现在政府的大动作上:香港政府为了支持港企的转型,将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东莞集10亿基金帮助企业转型,佛山也提出帮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央行也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从以上的种种举措来看,政府无疑将加大对企业盈利模式转型的投入,但是落实到企业层面,跟上这样的转型脚步是很不容易的。

当我们认识到困难时,我们该如何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并且,跟上发展的脚步,寻找自己的出路,对我们的民营制造企业来讲无疑是一场硬仗,制造业的寒冬就这样来到了。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巨大支柱,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做经济转型,即加大力度改造现有的市场环境,只是给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是不够的。逼企业自己做经济转型也是不行的。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现有市场经济环境。

行业经济转型就是要把制造业产业链的产品制造部分,进行整顿。加速建立和转变成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佛山的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和佛山政府在搞的总部经济就是这个意思。把生产移出去,把设计、展览、销售、研究留下,搞大规模的展览中心,搞中国的博洛尼亚陶瓷展,也想在佛山的博洛尼亚陶瓷展上获得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陶瓷订单的百分之多少。

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高附加值的。它是知识经济的,不用多少物质资源,不用牺牲环境,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但是是高人力资源成本的,高组织管理成本的。而产品制造过程在这里就可以做成环保的,低消耗的,当然这将大大的提高生产制造成本,但是有前面的90%托着它,当然可以做到。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才能把产品生产的过程转变成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经营管理上有本质的差别。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要有很多的人力资源,要有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其中包括品牌建立,设计和产品研制,需求预测和营销网络的建立,项目管理,咨询顾问,展览供销,等等。而单一的产品生产过程,是劳动密集型的,它在生产管理上不用那么多高级人才,那么多咨询策划。或者说不用那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大多数制造企业,在市场预测、信息管理上水平还不高,和国际上的相应水平相差较远,只有些象华为、海尔,似乎可以和国际上的相应企业争一争,可能也是败多胜少,尽管他们在国内已经相当不错。

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条件是:

一是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要足够的信息量,要有足够的信息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信息管道建立能力。能够预测市场需求,产品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替代情况,国际经济,地域经济未来3-5年的发展预测。

我举一个例子,我和中国很强的一些装饰企业,陶瓷制造企业沟通,谈到信息管理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信息管理做得很好。我问了市场竞争信息管理的一类问题。你们所在经营的地域市场,在每年初的时候,是否知道这一年所有较大型工程项目的情况?是否组织收集分析这些信息?是否能够预测未来各地域建设项目的情况,是否知道或预测到未来3到5年中国建设市场的竞争管理政策发展?以及未来3到5(年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变化?等等。这些显然都是制造业发展关键的事,可惜的是这些企业里都没有这些机构,也不懂得如何去做这些工作。而且还认为他们的电脑管理就是信息管理了。一个较强的制造业企业,如果不了解,不能预测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地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预测本行业未来市场的前景,从而确定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这个企业是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的。

我国市场竞争的信息管理,在制造业里是相当差的。经济转型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和行业的领导协助企业在行业和企业里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让企业有预测市场的能力。然而更差的是很多的行业领导,政府主管部门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企业做好市场竞争信息的收集和检索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部署企业未来的竞争战略。

二是资本,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

经济转型是要钱的,很多的企业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东莞政府组织10亿支持经济转型的基金,这是相当好的例子。佛山能给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融资这也相当好。但是目前贷款收紧的政策,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世界经济大环境变坏,新劳动法出台,循环经济法促进法即将出台,银根收紧等相应的情况使中小民营企业利润出现负数,使这些面临困境的企业不想再投资,这对整个经济转型非常不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转型,而不是光逼迫他们转变盈利模式。别忘了他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支柱。

三是人力资源。这一点尤其重要,我们国家研究市场,懂得市场的人力资源极其缺乏。各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建筑装饰市场为例,三年多双甲企业(设计1级,施工甲级)发展近十倍,中高底级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变得很大,以至人力资源成本大幅增加。经济转型中需要的人力资源,是更高级的人才,政府和行业必须加大力度做人力资源的培训,即使这样也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行业的人力资源够用!也就是说我国制造业经济转型中人力资源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政府如果只是要求企业经济转型,而不在具体问题上加大力度帮助他们,那经济转型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其实政府这些年税收增大的速度和数量,应该有足够能力帮助企业,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速度。对应经济转型需要的人才,政府应该要求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结合起来加大力度为市场培训人才。我国的制造业转型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管理高附加值的经营,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原来制造业的管理人才是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人才。

四是管理。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产品制造的管理过程的管理。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品牌建立,市场竞争和设计研发,大物流过程的管理,这一点也是我国企业欠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我国的高等院校不缺这些理论,但是如何帮助企业学会它,特别是让民营企业的老板学会它。别忘了制造业原来的管理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而现在要求的是竞争过程,设计,研发,物流,销售过程的竞争管理,是生产链全过程的竞争。

品牌的竞争,我国的制造业经验很少,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竞争,很多企业想拿廉价的劳动力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很难成功,在产业链上的竞争,劳动力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它只是制造过程的人力成本,只有在制造过程的竞争中才起作用。现在东南亚,非洲人力成本都比我们低,制造中心就一定会向那里迁移。但是品牌竞争是搞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地域环境的竞争,是文化和管理的竞争,中国人在这方面还要下大力气才成。所以转型经济是要很多的条件的。政府要努力建造某些环境,帮助企业达到某些条件。帮助企业完成经济转型,光靠企业自己目前很难完成这一工作,或者大部分企业无法完成。

五是市场环境的问题。是政府要把市场管好,不能让政府的操作更加腐败,游戏潜规则不能过于约束市场操作过程,也就是政府先要有诚信,尽量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腐败。市场采购过程是腐败最多的地方,招投标过程不合理,使企业寻租更加严重。政府的腐败,严重影响政府的诚信。法律审判,执行的不公正,使得企业没有诚信,结果是群众缺乏道德。法制的环境是经济转型的保证,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经济转型必然受到打击。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些是政府要尽力保证的。中国的经济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政府对于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在各方面的支持也还是不够的,比如法律执行,合同债务纠纷解决与执行,比如不少的建筑项目是利用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的拖欠资金建立起来的。项目建设中的“老赖”政府在法律上解决的力度不够。比如在劳务工的社会管理上,显然政府管理的也较差。更不要说政府和协会在对市场的信息提供上,有些地方政府和协会基本上不会操作,和无能力为市场提供足够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地域经济环境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政府要想经济尽快转型,就一定要研究如何加快提供转型经济的环境,知识密集型,高科技,知识经济需要一个更高的市场经济环境。政府要用新经济,新市场需要的管理方法,来转型经济。并且要给市场提供足够的信息。政府应该给企业足够的政策优惠。对不能很快转型的企业不能歧视,不能逼他们关门,搬家。不能让这些企业自己承担极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别忘了他们对社会做过贡献!

目前政府没有做到的很多,我们已无法苛求,企业必须自己努力,行业必须自己努力。企业必须转型,这是国策,否则没有出路!

目前企业和行业组织应该做的:

一是建立市场信息管理和预测能力的机构。和大专院校学者专家研究建立相应的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人才。指导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如何应对企业转型这一难关。而不是象以往的高端峰会,主要请某些领导讲些无用的官话。而学者的研究和意见几乎没有时间讲。要让企业家和专家直接沟通。

二是建立企业自己的市场竞争的信息管理机构,使企业有能力预见未来市场;从而研究适合自己企业转型的办法和目标。

三是收集和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并且避免流失。

四是学习研究和建立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而不是停留在以往的老板说了算的管理模式上。这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第一步。

五是筹集资金,做出自己企业转型的策划方案。

我以为我国的制造业的经济转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政府要给市场建立合适转型的环境,并帮助企业解决相应的困难。而企业自己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造自己的企业,建立自己企业的未来,对企业而言不转型前面是死路,为了自己的生存,首先是自己的努力。明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实行,有些企业把不符合循环经济法条件的厂迁移的偏远地区,那么我想问你,明年,后年,大后年,你的那些厂还往哪里迁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制造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