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制造业 > 导航 >

西宁旧事 青海的陶瓷制造业

西宁旧事 青海的陶瓷制造业

古代瓷器制造业 古代瓷器制造 陶瓷艺术

2020-08-04

古代瓷器制造业。

青海陶瓷制造业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在我省发现最早的陶器,经测定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在明清时期,大通桥尔沟农民就采用当地青泥,手工捏制出造型后,再用地窑烧制砂罐、砂锅、砂火锅等生活物品,由于制作精良、经久耐用,所以,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

1930年,来自甘肃的陶瓷工匠们来到西宁小峡,建起了土窑烧制砂器和黑瓷,后命名为小峡缸厂。这个厂是西宁第一家初具规模专门制作陶瓷的工厂,但到了1953年后便停产了。

1943年,从甘肃窑街来了二十多位陶瓷技工,在大通小煤洞口建成容积为三十多立方米的倒烟窑4座,工人有四百余人,采用当地的青泥、石英石和煤就地生产白瓷和黑瓷。白瓷产品主要有茶壶、茶杯、碗、盘子等;黑瓷产品有缸、盆、坛子等。当时该厂命名为大通缸厂。青海解放后,厂子经过改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75年生产黑瓷27.4万件,还增加了工业陶瓷、水管等产品,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佼佼者。1962年厂子分为西宁市第一陶瓷厂和西宁第二陶瓷厂。一厂以生产黑瓷、水缸为主,二厂以生产白瓷为主,兼产电瓷瓶和耐火砖等产品,后来实现了原料处理球磨化、泥料输送管道化、烧制隧道化等现代化生产。1975年生产白瓷279.6万件,创历史最高水平,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日用品——龙碗,并试制成功高档酒具及美术瓷器。1985年生产电瓷瓶830吨,远销省内外。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改变陶瓷制造业盈利模式需要条件


现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都出现了同样的困难状况,佛山陶瓷制造业,浙江的制鞋业等有不少企业外迁,甚至倒闭,曾经辉煌一时的珠三角,长三角制造业,如今正在出现恐慌。

为什么会出现恐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曾经的优势,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廉价出卖资源,大幅牺牲环境价值,并且降低税收,但是,这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计,在这一系列的优势和政策下,中国只赚得了一个:制造量第一的结果。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其产值第一,具体到建筑陶瓷的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数量中国第一,而产值意大利第一。再论其他,深圳的钟表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但与世界主要工业产品的制造基地相比,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珠三角,长三角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盈利模式是生产制造。中国做制造,牺牲了环境和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在做品牌、设计、研发、销售和大物流,从整个制造业来看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却只占产值的10%,而发达国家却占90%。

现代制造业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包括品牌建立,研发、设计、制造、组装、采购、库存、营销、运输等环节。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同,所包含的价值不同。一般说来,品牌,研发、设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制造其次。品牌,研发、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往往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产品的的制造加工报酬较低,加上跨国公司研发和品牌经营两端的挤压,附加值很小。

转变中国现行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掌握品牌,研发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我国政府看到了这种廉价经济的实质,大胆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要求。但是,我国政府逐步出台的政策使得制造业转型还没有做到,却出现了较大问题:首先,新劳动法出台———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提出节能减排;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特别是对其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将落实到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经济下滑,通胀,特别是油价的大幅度提高,使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提高。这使得我国制造业成本大幅度提高,失去了以往的市场优势,中国制造业就失去了竞争力。

一旦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也需要地方政给转型以强有力的支持。只有提高设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整体经营能力才是企业的出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品牌优势转变。在此,要着重指出,企业改变经营模式是必须的。而政府此时只是施加压力迫使企业经济转型,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

“转型”对制造业的企业来说,十分艰难,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是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目前,有关产业的转型更多是体现在政府的大动作上:香港政府为了支持港企的转型,将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东莞集10亿基金帮助企业转型,佛山也提出帮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央行也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从以上的种种举措来看,政府无疑将加大对企业盈利模式转型的投入,但是落实到企业层面,跟上这样的转型脚步是很不容易的。

当我们认识到困难时,我们该如何解决眼前的生存问题,并且,跟上发展的脚步,寻找自己的出路,对我们的民营制造企业来讲无疑是一场硬仗,制造业的寒冬就这样来到了。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巨大支柱,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做经济转型,即加大力度改造现有的市场环境,只是给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是不够的。逼企业自己做经济转型也是不行的。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现有市场经济环境。

行业经济转型就是要把制造业产业链的产品制造部分,进行整顿。加速建立和转变成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佛山的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和佛山政府在搞的总部经济就是这个意思。把生产移出去,把设计、展览、销售、研究留下,搞大规模的展览中心,搞中国的博洛尼亚陶瓷展,也想在佛山的博洛尼亚陶瓷展上获得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陶瓷订单的百分之多少。

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高附加值的。它是知识经济的,不用多少物质资源,不用牺牲环境,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但是是高人力资源成本的,高组织管理成本的。而产品制造过程在这里就可以做成环保的,低消耗的,当然这将大大的提高生产制造成本,但是有前面的90%托着它,当然可以做到。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才能把产品生产的过程转变成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经营管理上有本质的差别。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要有很多的人力资源,要有高水平的组织管理,其中包括品牌建立,设计和产品研制,需求预测和营销网络的建立,项目管理,咨询顾问,展览供销,等等。而单一的产品生产过程,是劳动密集型的,它在生产管理上不用那么多高级人才,那么多咨询策划。或者说不用那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大多数制造企业,在市场预测、信息管理上水平还不高,和国际上的相应水平相差较远,只有些象华为、海尔,似乎可以和国际上的相应企业争一争,可能也是败多胜少,尽管他们在国内已经相当不错。

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条件是:

一是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要足够的信息量,要有足够的信息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信息管道建立能力。能够预测市场需求,产品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替代情况,国际经济,地域经济未来3-5年的发展预测。

我举一个例子,我和中国很强的一些装饰企业,陶瓷制造企业沟通,谈到信息管理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信息管理做得很好。我问了市场竞争信息管理的一类问题。你们所在经营的地域市场,在每年初的时候,是否知道这一年所有较大型工程项目的情况?是否组织收集分析这些信息?是否能够预测未来各地域建设项目的情况,是否知道或预测到未来3到5年中国建设市场的竞争管理政策发展?以及未来3到5(年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变化?等等。这些显然都是制造业发展关键的事,可惜的是这些企业里都没有这些机构,也不懂得如何去做这些工作。而且还认为他们的电脑管理就是信息管理了。一个较强的制造业企业,如果不了解,不能预测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地域经济的发展,不能预测本行业未来市场的前景,从而确定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这个企业是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的。

我国市场竞争的信息管理,在制造业里是相当差的。经济转型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和行业的领导协助企业在行业和企业里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让企业有预测市场的能力。然而更差的是很多的行业领导,政府主管部门也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企业做好市场竞争信息的收集和检索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部署企业未来的竞争战略。

二是资本,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

经济转型是要钱的,很多的企业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东莞政府组织10亿支持经济转型的基金,这是相当好的例子。佛山能给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融资这也相当好。但是目前贷款收紧的政策,给广大的民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世界经济大环境变坏,新劳动法出台,循环经济法促进法即将出台,银根收紧等相应的情况使中小民营企业利润出现负数,使这些面临困境的企业不想再投资,这对整个经济转型非常不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转型,而不是光逼迫他们转变盈利模式。别忘了他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支柱。

三是人力资源。这一点尤其重要,我们国家研究市场,懂得市场的人力资源极其缺乏。各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建筑装饰市场为例,三年多双甲企业(设计1级,施工甲级)发展近十倍,中高底级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变得很大,以至人力资源成本大幅增加。经济转型中需要的人力资源,是更高级的人才,政府和行业必须加大力度做人力资源的培训,即使这样也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行业的人力资源够用!也就是说我国制造业经济转型中人力资源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政府如果只是要求企业经济转型,而不在具体问题上加大力度帮助他们,那经济转型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其实政府这些年税收增大的速度和数量,应该有足够能力帮助企业,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速度。对应经济转型需要的人才,政府应该要求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结合起来加大力度为市场培训人才。我国的制造业转型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管理高附加值的经营,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原来制造业的管理人才是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人才。

四是管理。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不是单纯产品制造的管理过程的管理。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是品牌建立,市场竞争和设计研发,大物流过程的管理,这一点也是我国企业欠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我国的高等院校不缺这些理论,但是如何帮助企业学会它,特别是让民营企业的老板学会它。别忘了制造业原来的管理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而现在要求的是竞争过程,设计,研发,物流,销售过程的竞争管理,是生产链全过程的竞争。

品牌的竞争,我国的制造业经验很少,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竞争,很多企业想拿廉价的劳动力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很难成功,在产业链上的竞争,劳动力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它只是制造过程的人力成本,只有在制造过程的竞争中才起作用。现在东南亚,非洲人力成本都比我们低,制造中心就一定会向那里迁移。但是品牌竞争是搞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地域环境的竞争,是文化和管理的竞争,中国人在这方面还要下大力气才成。所以转型经济是要很多的条件的。政府要努力建造某些环境,帮助企业达到某些条件。帮助企业完成经济转型,光靠企业自己目前很难完成这一工作,或者大部分企业无法完成。

五是市场环境的问题。是政府要把市场管好,不能让政府的操作更加腐败,游戏潜规则不能过于约束市场操作过程,也就是政府先要有诚信,尽量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腐败。市场采购过程是腐败最多的地方,招投标过程不合理,使企业寻租更加严重。政府的腐败,严重影响政府的诚信。法律审判,执行的不公正,使得企业没有诚信,结果是群众缺乏道德。法制的环境是经济转型的保证,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力经济转型必然受到打击。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这些是政府要尽力保证的。中国的经济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政府对于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在各方面的支持也还是不够的,比如法律执行,合同债务纠纷解决与执行,比如不少的建筑项目是利用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的拖欠资金建立起来的。项目建设中的“老赖”政府在法律上解决的力度不够。比如在劳务工的社会管理上,显然政府管理的也较差。更不要说政府和协会在对市场的信息提供上,有些地方政府和协会基本上不会操作,和无能力为市场提供足够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地域经济环境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政府要想经济尽快转型,就一定要研究如何加快提供转型经济的环境,知识密集型,高科技,知识经济需要一个更高的市场经济环境。政府要用新经济,新市场需要的管理方法,来转型经济。并且要给市场提供足够的信息。政府应该给企业足够的政策优惠。对不能很快转型的企业不能歧视,不能逼他们关门,搬家。不能让这些企业自己承担极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别忘了他们对社会做过贡献!

目前政府没有做到的很多,我们已无法苛求,企业必须自己努力,行业必须自己努力。企业必须转型,这是国策,否则没有出路!

目前企业和行业组织应该做的:

一是建立市场信息管理和预测能力的机构。和大专院校学者专家研究建立相应的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人才。指导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和专家共同研究如何应对企业转型这一难关。而不是象以往的高端峰会,主要请某些领导讲些无用的官话。而学者的研究和意见几乎没有时间讲。要让企业家和专家直接沟通。

二是建立企业自己的市场竞争的信息管理机构,使企业有能力预见未来市场;从而研究适合自己企业转型的办法和目标。

三是收集和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并且避免流失。

四是学习研究和建立产业链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而不是停留在以往的老板说了算的管理模式上。这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第一步。

五是筹集资金,做出自己企业转型的策划方案。

我以为我国的制造业的经济转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政府要给市场建立合适转型的环境,并帮助企业解决相应的困难。而企业自己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造自己的企业,建立自己企业的未来,对企业而言不转型前面是死路,为了自己的生存,首先是自己的努力。明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实行,有些企业把不符合循环经济法条件的厂迁移的偏远地区,那么我想问你,明年,后年,大后年,你的那些厂还往哪里迁移?

评论:陶瓷业是永远的现代传统制造业


上期,我对陶瓷业发表一个观点,传统、资源与环保、现代化列为这个产业的三大核心课题。即陶瓷的事,不管怎么样的生存发展,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离不开这三大课题,反倒是要解决的就是这三大课题。只有补充、发挥、丰富它,而不可能离开它。搞陶瓷离开传统另走新路最少也是几代人的事。搞陶瓷不搞好原料、能源、兼顾到自然环境搞得下去吗?传统业不引入现代科技、不搞现代化能成规模、能有竞争力吗?上文对此说了一个概要,以下的三段短文拟进一步表达想法和观点。如果行业人能有一个基本的认同,这个行业预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是很有意义的。

本人提及的“传统”,就是辞海说的“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如革命传统、传统节日。”(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新第215页)。中国陶瓷就是依靠着中国历史走过来的,又为历史作证物。考察中国瓷史,很多人是否注意到,陶瓷业在不同时期进什么“庙”、什么“店”、什么业类都没个准没个明白呢!民间手工业、手艺业、轻工业、建材业、艺人、化工行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专业等等都出现过,连行业协会也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工业陶瓷协会等。归结起来,就是还设一个好的定位。俱往矣!当代的中国陶瓷业在国家的定位我坚持的观点就是“现代传统制造业”。冠上现代的理由就是当前陶业的主产品生产用的是现代工业化模式,工艺技术、装备、展示、营销、管理、现代科技的引入等等一套东西都和现代的接轨。冠上传统不光是产业的源远流长,而是强调其工艺性、艺术性、实用性、文化性都和传统割不开。冠上制造业最关键的意义是从手工业脱开而划入国家管理体系并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挂钩,申报科研项目、争取优惠政策等等有路可走。

纵观中国的陶瓷产品,号称上万品种的陶瓷砖,千姿万态各种各类的茶具、杯碟、盘碗,形形式式的卫生洁具,各个流派风格的艺术瓷,它们都只是不同的文化、思想指导下做出来在用途、造型、形状、质量、色彩、功能、风格具有各自的个性,而实际上都是使用天然矿物加工、成形、煅烧出来的产物。陶瓷就是一个大家庭大产业。

陶瓷制造业要突围 改变经营条件是关键


为什么会出现恐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曾经的优势,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廉价出卖资源,大幅牺牲环境价值,并且降低税收,但是,这永远都不会是长久之计,在这一系列的优势和政策下,中国只赚得了一个:制造量第一的结果。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其产值第一,具体到建筑陶瓷的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数量中国第一,而产值意大利第一。再论其他,深圳的钟表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但与世界主要工业产品的制造基地相比,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珠三角,长三角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盈利模式是生产制造。中国做制造,牺牲了环境和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在做品牌、设计、研发、销售和大物流,从整个制造业来看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却只占产值的10%,而发达国家却占90%。

现代制造业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包括品牌建立,研发、设计、制造、组装、采购、库存、营销、运输等环节。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同,所包含的价值不同。一般说来,品牌,研发、设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高,制造其次。品牌,研发、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往往不掌握在我们手中,产品的的制造加工报酬较低,加上跨国公司研发和品牌经营两端的挤压,附加值很小。

转变中国现行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掌握品牌,研发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环节。我国政府看到了这种廉价经济的实质,大胆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要求。但是,我国政府逐步出台的政策使得制造业转型还没有做到,却出现了较大问题:首先,新劳动法出台——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提出节能减排;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特别是对其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将落实到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经济下滑,通胀,特别是油价的大幅度提高,使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提高。这使得我国制造业成本大幅度提高,失去了以往的市场优势,中国制造业就失去了竞争力。

一旦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加大研发投入,也需要地方政给转型以强有力的支持。只有提高设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业链整体经营能力才是企业的出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品牌优势转变。在此,要着重指出,企业改变经营模式是必须的。而政府此时只是施加压力迫使企业经济转型,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办法。

广东佛山将从陶瓷制造业基地向生态产业转型


作为陶瓷产业基地的广东佛山开始向生态产业转型,新的生态休闲区开始动工建设,预计2012年建成。

据中新社6月24日报道,广东佛山南庄生态休闲区23日动工兴建,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胡建国在此间向佛山市南庄镇授予“城市绿色社体家园”牌匾。

广东佛山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庄镇内陶瓷企业云集,历经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商贸物流集散地。

当地政府从2OO7年开始实施“双转移”(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战略,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陶瓷产业向相对欠发达地区转移。佛山南庄由昔日的陶瓷产业基地开始向生态产业转型。

据了解,广东佛山南庄生态休闲区南庄生态休闲区总规划面积近10平方公里,由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所设计。休闲区内规划开挖面积1,500亩的中心湖,种植大片树林绿地,与岭南水乡景观相融合,彰显生态内涵。

据佛山市禅城区区长黄喜忠介绍,佛山南庄生态休闲区交通优势明显,与佛山一环、佛开高速公路等形成便捷的交通快线,政府投入17亿元,在2012年全面完成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化是传统陶瓷制造业的大趋势


本视点用四篇短文阐述现代陶瓷制造业的三大核心:传统、资源与环境(不单是环保)、现代化的思路与观点。其中传统是传承文化的、永远的;资源与环境是根本的;现代化是大趋势。

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业已经走过数千年,产地有变迁,产品有出新,但制造手法没有突破。到了上世纪下半叶,突然要拐大弯引入现代化工艺技术、装备,再后要往新型工业化走,其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大势所趋,二是原始传统的那一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一个国家都在搞改革开放现代化,一个小小的陶瓷产业能不为所动,搞反潮流吗?国门打开了,人家一条生产线年产几十万,几百万平方米的砖,我们仍坚持使用轮碾机制粉摩擦压力机成型手工打砖的工艺能守得住吗?二三十年的实践之路回头看,中国陶瓷业是我国最早跟着改革开放政策走的产业,佛陶集团1984年投产的引进线,几乎所有的国家领导人都亲临考察并给予肯定。正是有了这一步,使中国传统陶瓷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传统陶瓷文化大国,而且是世界陶瓷生产、消费、出口大国,陶瓷经济日益活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层面上。

生产现代化是整个陶瓷产业现代化的中心,然而这个产业的装备、营销、展示、品牌、物流、环保、设计、辅料等,诸多配套不跟上现代化,仍然是一句空话。近十年的中国陶瓷有本质的提升、进步,就是有由生产现代化走向产业的现代化。这是经验也是中国陶瓷最大的优势与特点,别的国家很难办到的事。

陶瓷是世界三大固体材料产品之一,又是使用地球上最普遍最丰富存在的泥沙石作为直接开采应用的原材料,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文化艺术性特点,其生命力是无穷的,但现代化仍然是这个产业的大趋势。因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环保、功能开发等事一定要借助于科技进步成果在这个产业的广泛使用,信息、物流等这些公共社会资源在这个产业充分发挥作用。传统、文化、现代化三者加起来,就是陶瓷业的最大特色、最有前途的方向。

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完成1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4%。

陶瓷砖、卫生陶瓷产量平稳增长

第一季度,全国陶瓷砖产量为10.3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0%,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0个百分点。在陶瓷砖主要产区中,除山东陶瓷砖产量下降外,福建和四川陶瓷砖产量较快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3%和12.2%;广东陶瓷砖产量增长4.1%。

第一季度,全国卫生陶瓷产量为3383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0%。河南卫生陶瓷产量增长60%;广东卫生陶瓷产量增长2.8%;河北卫生陶瓷产量下降13.2%,主要是受出口量下降的影响。第一季度,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为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第一季度,陶瓷砖出口数量增长19.5%,出口金额增长了36.3%。从第一季度的出口流向看,主要卫生陶瓷对美国出口下降。

一季度陶瓷主要商品出口情况:

商品名称出口金额(万美元)增长率%

建筑卫生陶瓷6630028.69

其中:陶瓷砖163739.99 生陶瓷4992736.29

陶瓷业研讨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品牌之道


8月17日晚,鹰牌陶瓷38周年华诞前夜,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与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主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品牌——中国建陶国际化品牌发展之道”的行业论坛,在江湾路鹰牌国际陶瓷城奢瓷壹号馆隆重举行。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德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坚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连续14年参展博洛尼亚陶瓷展、具有14年国际化运作经验的鹰牌集团承办。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以鹰牌14年的国际化实践经历,与业界共同探讨了中国建陶企业国际化的重大议题。据悉,鹰牌陶瓷今年将连续第15年代表中国企业参加博洛尼亚陶瓷展,以鹰牌陶瓷38年国际化路线为样本,或许将探索出中国陶瓷争夺世界话语权的答案。

本次论坛由佛山知名学者龙建刚主持,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佛山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中国室内设计师协会佛山分会会长温少安、科达机电总裁边程等重量级人士,展开观点的碰撞。专家认为中国建陶国际化应该是整个产业链的国际化,而不应该只是某个单点的行为。

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在主题演讲中总结了鹰牌陶瓷14年来的国际化实践,并提出未来中国建陶国际化的方向。林伟认为,中国建陶要做的,不在于拼产量、拼性价比,而应该更加重视以国际品牌的高度来检视产品,创新营销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他说,鹰牌的国际化发展理念是以创新为灵魂,走以科技、绿色、人文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道路。

事实上,鹰牌每年都要参加多个大型国际陶瓷展览会,足迹遍布意大利、俄罗斯、日本、中东等国家。与此同时,鹰牌努力构建中国建陶行业的新东方丝绸之路,使之成为中国建陶与世界建陶交流的纽带。在2010年第28届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览会举行期间,在意大利里尼市隆重举行的“投资中国(佛山)高峰论坛”上,鹰牌集团总裁林伟发表了《由鹰牌看中国陶业发展趋势》的演讲,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建陶的前景与商机,鹰牌对建陶行业发展的感悟,以及作为中国企业公民的责任与理想。这是中国建陶行业第一次以主要嘉宾的身份,站在西方建陶强国的土地上,让西方建陶强国聆听来自东方的关于建陶行业未来发展的声音。

2010年,鹰牌集团提出“新鹰牌,大未来”的战略目标。在经过“网络年”、“终端年”之后,4月18日总部展厅“鹰牌壹号馆”的开业,重塑鹰牌对于消费者以及终端市场的核心定位,而渠道则成为关键环节。据林伟透露,“鹰牌”及“华鹏”两个品牌去年一下子新增近200个合作伙伴,今年鹰牌还计划新开150家专卖店。由此可以看到鹰牌对于终端市场理解的核心变化。

去年,鹰牌投入资金3000万研发的晶聚合一次烧成微晶石成功实现批量生产,此项技术实现了陶瓷行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生产工艺的革命性突破。和当前的两次烧成生产工艺相比仅燃料一项就节省40%以上,再次奠定了鹰牌的行业地位。

无论是营销渠道还是产品技术,鹰牌依然是中国陶瓷国际实力的代表。但林伟认为,中国陶瓷国际化仍然需要更精确的定义,在产品技术已完全与国际企业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下,中国陶瓷如何在科技、创新、人文等方面取得突破,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将成为鹰牌未来继续努力的重要探索。而鹰牌也力争在这种探索的引导下,实现新鹰牌的大未来。

电脑制造的“陶瓷” 陶瓷进入IT时代


机器制造的陶瓷

在韩国的陶瓷工厂里几乎找不到手工的陶瓷工艺。从开始制作到完成品陶瓷制作的大部分工序都是自动化,几乎都是“机器制造”。

首先引人注目的可为成型阶段。一个拥有大象体积的两台机器每分钟制能制造4件陶器。如果更换部分则可以制造出大小和设计不依的150件陶器。

一位公司的有关联系人说:“在整个的制作过程中可能回出现10%~15%的不合格产品,其中一半以上的产品在形成阶段尤为重要。”

成型的陶器通过传送带运送。用海绵吸取异物,使表面光滑的作业将自动完成。

在陶器进入烤炉之前终于让我们发现了10名“工人”,他们的工作是检查出不合格产品。当你仔细观察陶器的制作过程时,你就会发现各个部分的工人都会聚集在一起检查不良产品。如此发达的自动化体系,很难找出不良制品。

初烤的烤炉其长度约为30米,且其20个区间的温度都不同。第一个炉的温度为600度,其实是温度上升到1250度以后缓缓降到600度的。初烤的时间大约为14~16小时,其温度全部由电脑控制。

陶瓷和家电制品的相逢

“请仔细观察该工程。虽然是韩国陶器的转写工艺法,但是也适用于三星电子家电产品”。

刚离开烤锅炉,孔科长便向记者说道。

转写工艺是指把画在纸上的图画印到陶器或者玻璃上的印刷方式。在光滑的表面涂上油漆,再贴上画有图画的转写纸,最后进行烤制,出炉时就只有图案留在陶器上。鲜明的转写图案有烘托整个陶器文化气息的重要作用。

韩国陶器去年在三星电子泡菜冰箱表面进行了设计,并在ZIPEL冰箱上进行了郁金香纹路的转写设计。韩国陶器今年将“设计部门”当作是盈利的又一收入来源并给予极大重视。

韩国陶器业务常务金武成说:“韩国陶器被誉为可以搬上诺贝尔和平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在1990年超过了日本和德国的陶器工业的韩国陶器,现在将大胆走向世界市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西宁旧事 青海的陶瓷制造业》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西宁旧事 青海的陶瓷制造业》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制造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