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鉴赏-内蒙古清水河县明清时代窑址群得到有效保护

陶瓷文化鉴赏-内蒙古清水河县明清时代窑址群得到有效保护

陶瓷文化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2021-07-13

陶瓷文化。

11月1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中发现,清水河县窑沟乡黑矾沟明清时代瓷窑窑址群得到有效保护。

据了解,2006年呼和浩特市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清水河县文物普查队在窑沟乡发现了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窑址群——清水河黑方偶古瓷窑遗址群。此遗址位于一条狭长的沟谷内,长约2500米,有十余座,对于研究陶瓷生产历史、发展脉络和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具有重要价值。该遗址群地处黄土丘陵区,由于年代久远、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周边地区小煤窑、铁矿滥挖乱采,遗址环境原貌遭到破坏,大部分古瓷窑面临坍塌危险。

对此,呼和浩特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保护清水河县窑沟乡黑矾沟明清时代瓷窑窑址群的建议》。目前,此遗址已经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由市文物部门逐级申报市级及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有关部门还在积极协调争取经费进行抢救性修缮。

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霍窑址


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体白而细腻,但不致密。釉色洁白。(2)产品有仿定窑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盖罐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3)装饰仅见少量印花,大多光素无纹。见有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的。(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即&xqypic涩圈&xqypic)。元代产品挖足较浅。(5)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没有。(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陶瓷文化鉴赏-邢窑址


唐代白瓷窑址。分布在河北省临城、内丘二县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的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具有典型邢窑特征,与唐陆羽《茶经》记载的邢窑白瓷“类银”、“类雪”相吻合,也与李肇《唐国史补》所记的“内丘白瓷瓯”相一致。窑址发现于1980年,经调查,证实了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一部分白瓷是邢窑的产品。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对其他瓷窑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窑址中未发现窑炉。窑具比较先进而多样,除一般漏斗状匣钵、桶式匣钵外,还有一种盒式匣钵,有盖有底,坯体置其中,然后放在漏斗状匣钵之上,专用于烧造高档白瓷。

邢窑产品造型规整、制作精致、胎质坚硬,釉色洁白则是其主要特点。器形有碗、盘、壶、罐、盏托等。碗最多,大多为浅式、敞口,口往往凸起一道边沿,底为玉璧形,足矮浅。壶短流。罐丰肩平底。盏托为五瓣口沿,腹较深,矮圈足。器物均施满釉,釉面光滑,色纯白或白中微微闪青。唐代邢窑白瓷不仅销售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海外。在埃及著名的富斯塔特、印度河上游的婆罗米纳巴德等古代遗址中,都有发现。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及其周围地区,也出土有邢窑白瓷。

(见彩图[邢窟白瓷碗片(唐)])

[邢窑白瓷碗残片(唐代)]

陶瓷文化鉴赏-德清窑址


东晋至南朝初期的窑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城,故定名为“德清窑”。当时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烧造黑瓷的窑。1956年以后,在德清县、余杭县发现多处窑址,说明德清窑的分布范围较广。上虞县帐子山、宁波市郭唐岙、鄞县东钱湖谷童岙等处东汉青瓷和黑瓷合烧窑址的发现,又改变了德清窑首先创烧黑瓷的论点。德清窑的烧瓷历史有100多年,以生产日用瓷器为主。产品注重于实用,而不追求华丽。胎壁薄,造形工整,制作精良的黑瓷别具一格,同时生产青瓷。产品运销浙江、江苏、福建的许多地方,是当时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瓷窑。

该窑址未经考古发掘。从窑址建在山坡上,废品顺山坡堆积等情况判断,窑炉应属龙窑。窑具有直筒形、叭形垫座和盂形锯齿口间隔具等。烧制大小不同规格的碗、盏时,常采用套装,碗与碗之间用几颗泥点间隔,以防粘合。

德清窑生产的青瓷,胎呈灰色,胎面普遍施奶白色的化妆土,因而釉层均匀柔和,釉面光滑,呈淡青、青绿等色。常见的器物有碗、盘、钵、罐、盘口壶、鸡头壶、盏托、砚、盒、、熏炉、唾壶和虎子等,不少器物配有器盖,碗大小配套,盏有托盘。装饰只有弦纹和在口肩等部位加几点褐色斑点,俗称“点彩”或“铁锈斑”。也有用褐彩书写文字的,如镇江东晋墓出土的一件青瓷盒,外底写有“偶”字。东晋末年以后,在一部分碗、壶和盏托上划饰复线莲瓣纹。德清窑生产的黑瓷,胎壁较薄,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经过测试,胎料中氧化铁的含量为3%,氧化钛为1%左右,因而胎色较深。黑釉层丰厚,釉面滋润,色黑如漆,釉光闪闪,可与漆器相媲美。这种釉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陶瓷文化鉴赏-古窑址


泉州港在唐代已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宋元时期发展为驰名世界的贸易大港。从泉州输出的货物中,陶瓷制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至今在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以及环印度洋地区乃至欧洲,发现大量中国陶瓷的遗存物,其中不少是产于泉州地区的古瓷窑。泉州地区制造陶瓷的历史十分悠久。很久以前,居住在晋江流域的古越族人就懂得烧制陶器。考古发现数十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遗址,都可以见到印纹陶片,一些地方还伴有青绿釉陶。这是泉州陶瓷生产的起源。迄今为止在泉州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窑址,是位于晋江市磁灶镇下官路村西双溪口处的溪口山西坡,始于南朝晚期延续至初唐的窑址。该窑废弃1300多年,地表已垦为农田。从周边遗留的瓷片和窑具及尚存1米左右的堆积层可以看出当年的生产已有相当规模。产品以罐、缽、盆为主,碗、盏次之,还有盘、瓮、盘口壶等,器物胎质坚硬,施青釉,大多粗糙而笨重。唐朝至五代是泉州陶瓷业初步发展时期。现已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古窑址有18处,其中以沿海的晋江、惠安居多。产品主要有四系或双系罐、缽、碗、盘口壶等,胎质坚细且较薄,呈灰白色,釉色有青、黄、褐、黑。与磁灶溪口山古窑址出土的陶瓷残片相比,质量明显提高。泉州在唐代已步入对外贸易港的行列,至中晚期,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五代时王审知、留从效、陈洪进相继割据长达数十年之久,海外贸易却有新的发展。王延彬任泉州刺史二十多年,“每发蛮舶,无失坠者,人称招宝侍郎”。《清源留氏族谱》记载了五代末年,泉州的“陶瓷、铜铁泛于蕃国,取金贝还,民甚称便”。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泉州生产的陶瓷器物已是外销的主要货物。韩槐准在《南洋遗留的中国古代外销陶瓷》中说,波罗洲之文莱发现的唐代两耳罐,与在安溪县出土的随葬品无异,马来半岛发现的唐代耳罐,也与在肖厝区山腰镇唐基出土的器物极为相似。这些实物资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五代时期泉州陶瓷业发展的状况。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业伴随着泉州港的日益兴旺而迅速发展起来。陶瓷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海外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又直接带动陶瓷业的发展。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事务。元代泉州多次设行省,海外贸易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世界著名的贸易大港。泉州的陶瓷业在宋元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依托于泉州港而十分便利地把产品推向海内外市场。为了防止钱币外流,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规定凡买外货,“止以绢布、锦绮、瓷器之属博易”。这一规定无疑加强了陶瓷器物在海外贸易中的作用,必然要刺激陶瓷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南宋偏安江南,福建被视为后方,社会较为安定,北方因战乱或不满异族统治的移民来到这里,他们带来的新技术,也促进了泉州陶瓷业的发展。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业生产,无论在规模或质量上,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至今在泉州地区发现的宋元古瓷窑已有133处,主要分布在德化、南安、安溪、永春、晋江等地,其中又以德化的宋元古瓷窑最为引人注目。德化于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正式置县,属泉州管辖。宋元时期,德化生产的青白瓷就以其质美量多而闻名海内外。现已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古窑址有42处,半数以上集中在城关周围的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其中以盖德的碗坪仑窑址和浔中的屈斗宫窑址保存较好。碗坪崙窑址坐落在城关以西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上,周边约15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堆积着厚约2米的匣缽和瓷器的遗存物。经发掘发现两座龙窑残基和数以千计的标本。据专家研究认定,碗坪崙窑址系北宋晚期至元朝初年的古窑遗址。龙窑,或称土龙窑,俗称蛇目窑。这类窑依山坡而建,头下尾上,头为燃烧室,也称火膛,尾置烟囱,利用地势坡度增强窑室烧成时的空气抽力。窑室为阶级式,每级称为一目,于两边设投柴烧火孔,数级立一窑门以供装运瓷器之便。龙窑目数无定式,可增可减,长者二三十,短者十几目而已。以松木、松枝或杂草、山芒为燃料。碗坪崙发现的两龙窑,仅存窑基遗迹。一座残长3.7米,最宽处1.4米,高约1.5米。有半圆形火膛,约0.8米×0.45米,膛前有半圆形灰池,膛后窑床高出0.43米,呈10度斜坡。窑底铺沙,窑后设挡火墙,墙下有火道,分前后两排,相距0.2米,每排通火孔9个,窑墙用耐火砖,窑顶用扇形砖拱砌而成。另一座仅存窑身中间一段,残长12米,宽2.6~2.8米,亦呈10度斜坡状,用砖砌成的窑墙上可以看到残存的玻璃质烧结面。有窑门5个,宽0.4~0.55米。两窑切是托座叠烧式的瓷窑。碗坪崙窑的产品以纯白釉、青白釉和青灰釉瓷为主,另有少量酱褐釉瓷。器物均以转轮托胎成型,胎质细致,薄而硬,呈白色。釉层较薄,纯白釉釉色洁白,青白釉则色调不一,介于淡绿与白色之间。所见瓷器按用途分类,属饮食品类有碗、盘、缽、碟、执壶、注子、军持等,陈设器类有瓶、炉、笔洗等。纹饰以花草为主,构图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工艺分刻画和模印两种,有的器物上还有制作者的铭文。屈斗宫古窑址位于浔中镇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1976年4月由省、市县和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单位联合组成“福建省德化屈斗宫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历时三个月完成发掘工作,发现古窑床一座,出土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0多件完残瓷器。

陶瓷文化鉴赏-萧窑窑址


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金。唐代烧黄、白、黑釉瓷器,入宋以后主要烧白瓷。

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唐代产品1胎体厚重,胎质不纯,呈焦黄色,胎体内杂有不少白、黑或红褐色微粒。2黄釉瓷产品釉色黄中闪绿,流釉处成墨绿色,积釉处有小开片。3萧窑与寿州窑相距较近,深受寿州窑影响,产品工艺特征与寿州窑基本相似.(2)宋、金代产品1胎色有灰白和焦黄两种。胎质有精粗之分,灰白者精,焦黄者粗。2以白瓷为主,釉色白,釉薄处灰暗无光,釉厚处呈牙黄色,并透出乳白色亮光。此外,还兼烧黄釉、黑釉、白釉黑花等品种。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故碗、盘等器内心和底足留有支钉或托珠痕,一般3个。4器形除碗盘外,还有枕、双耳罐、小件瓷塑动物等。

明清时代的“中国制造”


耶稣受洗,康熙人物茶杯,1720-1730年,直径23.8cm。

雍正粉彩描金纹章瓷盘,Grimaldi家族,1735年,直径23cm。

广州口岸风景图,雍正山水大盘,1735年,直径40.64cm。

乾隆粉彩花卉汤盘,1740年,直径47cm。该设计是欧洲陶彩的一种形式,春暖花开,蝴蝶飞舞。

《中国名片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怎么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和西方的东西掺和一下,搞出点新玩意儿,一直是我想研究的东西,我喜欢朗士宁的国画,西方探险家画的中国题材版画,中国画家画的西洋景,还有动画片《功夫熊猫》。所以看到这本《中国名片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立刻当个宝捧了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余春明是个旅美画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收藏明清外销瓷,他写的《中国名片》内容详实,思路清晰,并配有大量珍贵的插图。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很像中国当代史的“前传”。我们看到,从汉朝开始,就有一些勇于冒险的西方人和精明的中国人搭在一起,把中国人发明的瓷器销往西方。从明代开始,广州作为少有的对外口岸之一,出现了极具时代色彩的开放特区“十三行”。也就是在这时候,中国人就开始拿着西方人的订货单,找中国的作坊制作瓷器,销往西方,说是什么“文明交流”,其实和现在东莞、义乌做的事区别不大。在《中国名片》中,我再一次领略到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威力。中国匠人不但能无压力地处理各种西方绘画题材,而且还把西方人发明的“粉彩”技术用得有模有样。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西方的天使长得像中国大胖娃娃(图043),希腊式的庙宇里冒出来两个中国仕女(图058),康熙年间的瓷塑圣母完全就是观音嘛,中国的和尚画成了大鼻子外国人(图143)……

看《中国名片》,让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多少有了点头绪。中国的视觉艺术在技术上并不突出,写实绘画难以表现事物真实结构,流于装饰;而装饰艺术又上升不到几何学的高度,囿于写实。我们推崇的元明青花瓷就是这些半半拉拉的写实和装饰的杂合物,但它独特的美却是无法否定的。为什么?《中国名片》中杂陈的东西方风格让我看到了线索。中国的艺术家虽然在具体形象上是二三流选手,但对画面空间的处理往往是一流大师。中国瓷器靠大量留白来达到出色的画面效果,而这个留白是多年经验的积淀,洋人一时也学不来。书中的图171中,展示了美国国家公园纹章瓷盘的原稿和中国匠人制出的成品,中国的成品大量留白,确实比填满底色的原稿好看。

反观现在的某些“大师”的某某“印象”之类的作品,就是生吞活剥地把原本就二三流的中国视觉符号放大扔在观众面前,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画面空间,除了丑就是土。作为最早的东西方绘画艺术碰撞的成果,外销瓷就像一面镜子,为我们照出了传统艺术与西洋艺术各自的优劣特长。外销瓷又像一张早期“中国制造”的对外名片。不过却不像现在的“中国制造”,包涵着那么多复杂的意味。

陶瓷文化鉴赏-德化窑址


宋至明代民间瓷窑址。在福建德化县。始烧于宋,明代为极盛时期。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为其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1954年起,经调查和发掘的窑址有碗坪、屈斗宫、祖龙宫、后窑、十排岭等30余处。其中,清理后的屈斗宫窑址已复原保存。

碗坪窑址在德化城西6公里的公路北侧。1976年做过试掘,发现残窑基两座。其长、宽度已无法探知,窑的坡度约为10°左右。堆积厚达4.7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白釉瓷为主,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盅、调色盒、粉盒、果盒等生活用具。装饰花纹是用竹篾画出。线条流畅。题材虽以莲花为最常见,多数是依器物大小与造型不同而有变化。同时出土的还有北宋时期建窑烧造的黑釉瓷。上层出土以青釉瓷器为主,有碗、盅、碟、罐、壶、瓶等,其中鼓腹长流叭口的壶形器最有代表性,还出土13枚唐至南宋的铜钱。在装饰花纹方面,碗类器物大都是素面无纹,也有刻莲瓣花纹的。壶的装饰以模印为主。下层烧制碗盘一类器物时,主要是用叠烧的方法。烧制盒形器,则用塔轮式垫柱,很少用匣钵。上层发现的窑具,主要是匣钵和支圈。碗坪窑的时代应是北宋到南宋。

屈斗宫窑址位于城东南半公里处。1976年进行发掘,发现一座依坡而建的长达57.1米的分室龙窑窑基。窑基分为火门、火膛、窑室和窑尾。窑室坡度在12°~22°之间,分做17室,呈阶级状,窑室前狭后阔,宽度在1.4~2.95米间。每两室之间的火墙下部有通火孔,依次相通。窑室内出土的主要是白釉瓷器,器形有碗、盘、洗、盒、壶、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坯体较厚,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构图简单,线条呆滞,题材除了莲花、梅花、菊花、牡丹之外,较多见的是“福”、“寿”、“”、“金玉”、“寿山福海”等吉祥文字,这是屈斗宫窑瓷器的特点。出土物中,还有器模、匣钵、三足垫饼、支圈等烧制工具,匣钵有平底和圈底两种。在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3字,结合同出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推断,“丁未”应是元大德十一年(1307)。由此可知屈斗宫窑的废置应在14世纪初叶。

德化窑的制瓷工艺明代至清代初年,德化窑虽也烧造少数青花瓷器,但其产品主要是以纯白瓷而著称宋代瓷胎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是0.57%,明代则降为0.35%。宋代瓷釉含氧化铁量是0.29%,明代则高达0.59%。因此,宋代的瓷胎致密有少数气孔,而明代的胎坚致、无气孔。烧成温度达1200°±30℃,用较强的还原焰烧成。而且在造型方面,无论是菩萨、观音、罗汉或达摩,均是性格突出,动静分明,在衣饰和手势的处理上,更是匠心之作。其他如仿古铜器和箫笛一类的瓷制乐器,亦十分精美。

德化窑瓷器的古代外销情况宋代曾外销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当马可·波罗旅游中国时,曾看到有德化窑瓷器经过刺桐城(今福建泉州)销往国外。他在游记中还较详细的记述了德化窑制瓷的工艺程序。近年来在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的雅帕护瓦、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发现了元明时期德化窑的白釉瓷和青花瓷器。

辉煌了800多年的清水河瓷艺如今面临失传尴尬


风水宝地黑矾沟

“黑矾沟,出黑矾,还有著名的花大盘。火罐钵钵油灯盏,花碗、盘碟、浆米罐、酒盅、瓷砖、大磨盘……”。建国初期,清水河县一位著名的艺人牛培绪先生的这段精彩的快板书道出了清水河县的黑矾沟是一个盛产陶瓷的地方。黑矾沟,坐落在黄河岸边,是一个山大沟深的小山村。不过,这里至今有保存尚好的宋、元、明、清古窑址群20多座,2008年的时候,这些古窑址被国务院“三普”办公室列为重大新发现之一。说起这黑矾沟的历史来,清水河县文化馆的馆长王增文是这样向记者介绍的,他说,别看这个小山村很偏僻,但是,这黑矾沟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是一个盛产日用白瓷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瓷业为生。黑矾沟的陶瓷生产规模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粗放型到精细实用型的转变过程,尤其是以张氏家族的业绩更为突出。历经十一代人的努力,黑矾沟的白瓷在上世纪末,代表清水河的建材产品大批量地进入了北京“亚运村”,并出口到日韩等国。不但如此,黑矾沟的优质粘土在全国那也是很有名气的。建国后,江西的景德镇,江苏的宜兴,湖北的黄冈,河北的邯郸等地的专家曾多次来到黑矾沟实地考察,对这里制造陶瓷的原料土是赞不绝口。

“黑矾沟古窑址群的发现,对研究宋、元、明、清时北方瓷系以及蒙、汉交界处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诸多方面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5月20日,站在黑矾沟南面山顶上的王增文指着脚下的古窑址这样对记者说。黑矾沟位于清水河县的西南部,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记者看到,这些古瓷窑群坐落在一条长约2500米的季节性河谷内,坐北面南依坡而建。在周围的一些村子里,许多村民的院子里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陶瓷缸,有的村民甚至把这些大缸并排连起来当作了院墙。在村民张三娃老人的窑洞里,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陶瓷日用品应有尽有,老人看到记者对这些盘碗十分感兴趣,便嘿嘿一笑说:“你要是不嫌沉,走的时候拿上两个,你们城里人看这些稀罕,咱们这村子里的人根本就不当回事。”说到这地方的陶瓷时,这位土生土长的老人显得有些兴奋。他说,20多年前的时候,这一带是很热闹的,加上流动的人口足有近万人,每天来拉运陶瓷的车辆一排一大溜。“那个时候可红火呢!人多干啥都能挣上钱,不像现在,见个生人(指外地人)都难。”而王增文介绍说,黑矾沟的古瓷窑址是我国北方“瓷州窑”系列的杰出代表,清水河陶瓷历史悠久,从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出土的一些文物推算,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之前,距今至少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的影响力较大,而曾经的辉煌通过这些古窑址依稀可见。

说到清水河县的陶瓷,就一定要提到居住在这里的张姓人家,因为正是张家的一大批老艺人成就了清水河陶瓷的一段辉煌岁月。张家瓷艺在黑矾沟颇受推崇。从张发开始的后六代人仍孜孜不倦地追求,含辛茹苦地探索,为振兴内蒙古陶瓷和清水河制瓷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家的第八代陶瓷手艺传承人张志义和张四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后,就一直担任清水河陶瓷厂的多种职务直至退休。据王增文馆长说,就在去年,县里的文化部门在拍摄《张家瓷艺》的时候,年逾九旬的张志义老人还为他们亲手制作了黑矾沟远古时代所生产的陶瓷系列产品呢!

这里特别要提到已是古稀之年的张选老人,他从1956年开始一直在清水河陶瓷厂工作,先后担任工艺车间、新产品研制办主任和清水河建筑陶瓷厂厂长,是中国陶瓷协会内蒙古分会的理事。2007年,张老先生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大陶瓷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张老先生心灵手巧,直到现在仍能熟练地操作手工瓷艺。他不但在制瓷技艺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在雕刻、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70年代,当地很有名气的“黑矾沟道情”和晋剧剧团就是他一手培育出来的。

孤独而执着的守望者

初夏的青城公园里已是绿树成荫,在青城公园的西南角,有一排外观显得有些陈旧的平房,而就在这排平房的中间,有一间房的门前挂着一块牌子:“一方土”雕刻陶瓷美术工作室,56岁的李大龙就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其实,与其说是“工作室”,倒不如说这是制作陶瓷和雕塑作品的仓库更为贴切,而李大龙在这里已经过了七八个年头了。当记者和他谈起清水河陶瓷的话题来,这位自称“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工作者一下子来了兴趣,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从清水河陶瓷的历史发展,以及清水河陶瓷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落寞,李大龙谈得很是仔细,记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清水河陶瓷的深厚感情。

李大龙是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市人,16岁的时候开始师从已故内蒙古雕塑界名人文浩先生学习雕塑,之后跟随文浩先生多次去清水河县的窑沟乡实习。最初去的时候,留给李大龙的印象除了当地的荒凉外,更多的则是当地原始而又传统的制陶工艺,“都是手工拉坯,上半节是用泥条盘筑的,而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3个,模具用得非常少。”李大龙这样形容他最初见到的清水河陶艺制作过程。在此期间,李大龙认识了日后成为自己师傅的张选,在李大龙看来,后来清水河县陶瓷厂用的制陶机器和生产模具绝大多数是师傅张选制造的。“和其他人相比,我师傅的文化程度较高,这也是他能够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把陶瓷技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大龙这样评价自己的师傅张选。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大龙从见到张选师傅的那一天起,就被这项技艺深深吸引。一段时间里,李大龙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师傅做造型设计,还做过一些工艺品,他的记忆中这些工艺品曾漂洋过海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在早年接触陶瓷的过程中,李大龙曾见证过清水河县陶瓷事业的红火。他说,清水河县的陶瓷窑都是各有特点,所生产的产品也是各具特色。最为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当时除了四家大型的国有陶瓷厂外,还有近百家小瓷窑、小作坊。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受当时的大气候影响,陶瓷厂实行了转制,人心不稳,只顾眼前利益也就无暇顾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各项工艺自然也就跟不上市场的需要。甚至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的生产竞争现象。而就在此时,南方一些陶瓷厂却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产品一下子走红市场。就这样,辉煌了800多年的清水河陶瓷终于不得不面临生死的抉择。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距离不远处的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开始修建。由于万家寨水库的蓄水,导致当时赫赫有名的清水河县第二陶瓷厂厂区被淹没,尽管政府部门也采取了异地搬迁的措施,但大量以此为生的产业工人不得不转行,陶瓷厂也悲壮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清水河的制瓷业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技术失传的尴尬境地。而近年来,随着地下水位逐步下降,黑矾沟村仅有的四眼泉水井也相继枯竭,村民的生活条件受到极大地制约,不少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远走他乡。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黑矾沟附近的不少瓷窑已经开始倒塌,整个村庄已荒芜破败,一片狼藉。沟的南坡,近年来由于私挖滥采严重,植被和村庄的结构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挖矿产生的废弃物使河床增高,沟畔的原始厂房、瓷窑随时有被吞噬的危险。这些,都让李大龙很是伤感。

希望重燃制陶梦

李大龙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清水河县当地修建一座陶瓷博物馆,组织那些如今还健在的老艺人们重新整拾起快要失传的制陶技艺,他甚至还希望在当地修建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雕塑,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北方瓷都”的过去。但这一切,都需要钱。如今,李大龙能做的就是组织内蒙古多所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这里实习,平时制作一些雕塑作品,卖了钱再投入到研究新型陶瓷的事业中。“这其实很可怜,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李大龙这样对记者说。尽管看不到未来是个啥样子,但李大龙显然是铁了心地要这么干下去,就为了那曾经辉煌了800多年的陶瓷技艺不能失传。有人将李大龙称为内蒙古陶瓷产业最后的守望者,一个试图用陶瓷博物馆重燃清水河制陶梦的制陶艺人。

陶瓷文化鉴赏-湖田古窑址


湖田古窑址

坐落在我国宋代著名窑场、雄居青白瓷生产魁首地位的湖田窑遗址上的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启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9月25日正式揭牌。此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建的湖田窑陈列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整修,调整补充藏品,完善景点布局后,改为现在馆名对外开放的。在湖田窑遗址约40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至1644年)制瓷历史的丰富遗存,它清晰地反映了700多年间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变革和集我国制瓷历史之大成的全过程,是全国乃至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艺术爱好收藏者和中外游客的朝圣之地。

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生产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次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标本,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场景。在民窑博物馆目前确定的12处26万平方米的保护区范围内,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它的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使湖田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扬海内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