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贴瓷砖的胶泥 > 导航 >

广东品牌瓷砖专家带您走出贴瓷砖的误区

广东品牌瓷砖专家带您走出贴瓷砖的误区

贴瓷砖的胶泥 瓷砖怎么贴的 瓷砖的贴法

2020-06-16

贴瓷砖的胶泥。

现代家装中,瓷砖以诸多美化和实用功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瓷砖粘贴不牢,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比如:脱落的瓷砖摔碎后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来修补,即使买到差不多的瓷砖,装修公司又不愿意做这点小活儿,自己用瓷砖胶补贴瓷砖又会带来污染,同时补贴的瓷砖和以前的又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处理脱落的瓷砖是件又费时、又费力的事,而往往费了时、费了力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它严重影响了家居整体的美观。遇到这种情况,究竟如何是好?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

上述问题大多出在贴瓷砖的材料上,水泥、沙子这些基础材料不像瓷砖好坏比较直观就可辨别,而且它们在装修中或装修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也看不出问题,但一年半载后就会出现诸如空鼓、松动、脱落等现象。所以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水泥、沙子,还要注意两者的正确配比。水泥要选高质量的、真正适合家装的;沙子要选洁净的中沙。

目前,家装市场水泥品种繁多,如何辨别家装水泥的性能、质量呢?一是注意水泥的包装。看包装袋上的厂名、生产许可证编号、水泥名称、注册商标、品种(包括品种代号)、标号、净重量及生产日期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了解水泥的使用期限和凝结时间,一般超过有效期30天的水泥性能就会有所下降。优质水泥6小时以上能够凝固,超过12小时仍不能凝固的水泥绝对不能用;二是注意水泥的手感。细度正常的水泥用手指捻感到有少许细、砂、粉的感觉。要特别留心水泥是否受潮结块,结块的水泥性能将极度下降;三是注意观察水泥色泽。水泥的正常颜色应呈灰白色,颜色过深或有变化有可能是其它杂质过多。

瓷砖贴牢并不难,只要选用优质的家装水泥材料,按照”基层处理、找平、选砖、浸砖、放线、预排、贴砖、擦缝“八道正常工序进行施工,相信一定能贴出完美的瓷砖,保证您的瓷砖工程一劳永逸。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走出瓷器收藏的误区


自古以来,瓷器就是收藏中的大项。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古玩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赝品瓷器。如今,瓷器的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让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无所适从。据我省瓷器收藏专家李和祥先生介绍,造成赝品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收藏爱好者存在的认识误区也给制售赝品者以可乘之机。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早日了解并走出瓷器收藏的误区,才能在收藏中有所收获。目前,瓷器收藏存在的误区有以下三点:

☆误区一:市场上能买到官窑精品

李先生说,爱好收藏古瓷的人都会对官窑瓷爱不释手,但仅仅在地摊、市场上寻找往往会徒劳无功。几百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官窑瓷的珍贵,开始收藏。如今,市面上的珍贵官窑瓷相当稀少。比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寥寥无几。如今,若有人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

☆误区二:长得像就是珍品

目前,收藏类理论书籍多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和官窑瓷器,书中所叙述的工艺纹饰特征也主要以官窑名瓷为依据。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对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作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导致世面上的仿品有很多特征与书本相符,如果我们没有走出按图索骥的误区,便很容易上当。

☆误区三:不惜血本要捡漏

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差,作伪者利用这些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造品,作旧后在市面上出售。而一些人收藏心切,怕漏了好货,因此掏钱买了赝品。如果想捡漏,只有您的鉴赏水平很高时才有可能;没有丰富的鉴别经验和对古瓷的历史文化知识,如何谈得上捡漏泥?如果怕漏货,凭侥幸购买,只能导致上当买赝品的后果。

沈阳:法库造瓷砖产品却贴广东省品牌


名不见经传的法库县,现在因为有了自己的工业园区而扬名天下。那里拔地而起的陶瓷生产基地,累计投资已经达到53亿元,国内外专业人士称其为“东北瓷都”和“沈阳瓷谷”。

然而,昨天有读者报料:他在购买瓷砖时发现许多法库县生产的瓷砖产品却标为广东佛山的品牌。为什么沈阳造的陶瓷产品不敢理直气壮地打出自己的品牌?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顾客疑惑 广东品牌瓷砖沈阳造?

任先生是沈阳某机关的负责人,几天前他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准备进行装修。在东北陶瓷城,他看中了一款地砖,这款地砖色泽淡黄、视觉柔润,表面带有浅浅的立体波纹,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质感。营业员介绍说,其价格仅每片60多元,与同类陶瓷相比较,便宜了一半以上。这么好的产品为啥这么便宜?营业员告诉他说:“主要是进货渠道不一样。虽然商标上写着产地是广东省佛山市,但其实它就是我们沈阳法库生产的,运输成本低,价格自然就便宜。”

市场调查 法库瓷砖多标广东产

见老任开始犹豫,营业员急忙解释说,在陶瓷城至少有10多家经营这样的法库陶瓷。那么,这种现象在其他市场还有吗?记者随后来到了铁西陶林居陶瓷市场,结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该市场门口的一业主告诉记者,他那里就有6个款式的法库瓷砖,并表示这种瓷砖密度好。营业员告诉记者,法库瓷砖卖得都挺好,但不敢对顾客讲是法库生产的。记者注意到,法库产的瓷砖与其他品牌一样,都整齐地陈列在货架上,可是在价签上,产地都写着“广东省佛山市”。

探访厂家 搞贴牌的都是小企业

昨天上午,记者专程去了法库调查采访。据介绍,这里的陶瓷企业都采用广东那种特有的前店后厂的模式。记者走进一家企业的销售大厅,仔细地观看每一款产品,可一个女售货员对我们说:“这些东西我们是替别人摆放的,不卖的。”好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卖?她说:“这些都是贴牌货。”

贴牌产品究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记者来到这里的沈阳王者陶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邓正乐告诉记者说:“只有小企业、没有销售能力的企业才会这样做。”他告诉记者:“比如我们企业,正常生产4个牌子,那么第5个就是贴牌的。我们是按期限排产的,一般每个月生产27天就可以了,剩下的三四天时间就给那些贴牌企业生产。”既然同样在大型企业生产,那还有什么差别吗?他笑了笑说:“当然会有,质量和供货都保证不了。”

官方声音

瓷砖打本地品牌还要5年明明是法库生产的陶瓷,却非要把产地标成外地,对此记者采访了法库县经济开发区综合办公室主任丁斌先生。他首先说,从2002年5月起到现在,这里已有185条生产线,有101多个企业进行生产,产品已有27个品种,去年产值达31亿元。打造法库陶瓷工业城,到目前为止投资已达53亿元。陶瓷质量可以与国内其他产品媲美。

如此精美的陶瓷产品为什么不打出地方品牌?丁斌说:“从全国看,目前广东佛山和山东淄博规模比我们大,我们还处于成长期。而企业也担心法库知名度不高,会影响整个事业的进程。要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地方品牌,最少还需要5年时间。”

专家观点 搭车效应会搭没品牌

记者接着采访了沈阳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说:“在法库生产的商品,包装上却打出外地牌子,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不过,如果企业之间有授权,允许使用其商标,或联合经营等,就另当别论。”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则认为:“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由于时间短,南方的陶瓷又有一定的历史定位,所以沈阳法库的陶瓷一直不敢声张。但一直搭车跟车,自己生产的产品,打着别人的牌子,慢慢会把自己搭没有了,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走出瓷砖选购的误区:瓷砖吸水率并非越低越好


消费者在装修时,基本都会用到瓷砖,也看了不少瓷砖选购的相关知识,还了解了瓷砖的吸水率这个概念,不过也可能因此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觉得吸水率越低就越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以前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在百分之几,现在很多企业都将其控制在千分之一,而施工普遍使用的还是从前的水泥,这就导致瓷砖产品贴不住,尤其是直接上墙的产品。那么,瓷砖的吸水率到底控制在多少才合适呢,不同空间的装修所用瓷砖的吸水率也有差别,下面笔者就给你详细解答一些瓷砖吸水率的相关问题。

事实上,瓷砖还是需要一定的吸水率来保证铺贴牢固。如果不用任何瓷砖黏合剂,只用水泥砂浆的话,选择这种吸水率在10%左右的陶砖,其背面一般比较粗糙,有利于贴上墙,黏合牢固度也更好。

陶制的瓷砖吸水率高,缺点是容易渗入液体,有的甚至在贴砖的时候,就会将湿水泥砂浆中的水从背面吸进来,进入釉面产生印迹,而受温度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导致瓷砖釉面和坯体之间开裂。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在铺贴时应对墙面做一个全面的清洁,并提前一天给墙面上洒水。此外消费者一定要保证瓷砖浸泡时间充足,仅往瓷砖上浇水是不行的,应将瓷砖放入盆中,浸满2至5小时为宜,以瓷砖不冒泡为准。

除了瓷砖本身的质地,要保证铺贴强度还有一些方法,在粘贴前首先要选用质量好的水泥,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测,在容器中放入水和水泥搅拌,第二天后检查其凝固程度,凝固力强的可使用。

其次水泥砂浆比例要得当。粘贴时要注意,粘结材料的厚度应控制在7-10毫米之间,不得过厚或过薄,附着过多的水泥砂浆,也会因太重而容易脱落。瓷砖背面满抹砂浆时,应在瓷砖的四周边上抹成斜边,中间少许留一些空隙,这样在按压、轻敲瓷砖时,既不使砂浆溢得到处都是,又能使砂浆饱满,瓷砖与墙面结合牢固。

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但有鉴伪经验者却是少数。故而旧货古玩市场举目可见赝品卖得红火,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当作“稀世珍宝”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尝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人市场,因此防伪呼声日甚,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特征,传授鉴赏经验。但是,这些文章把收藏爱好者的鉴伪能力好像提高不多,倒把造伪者的作伪技术提高了不少。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一些仿作精品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著名拍卖公司的舞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收藏爱好者存在的认识误区无疑也给制售赝品者以可乘之机。《收藏》86期马广彦先生撰文对误导爱好古瓷收藏者的各种情况作了无情的揭露,并指出要靠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才能摆脱误导干扰,成功地进行收藏。

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误区之一: 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官窑精品

珍贵古瓷相当稀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乾隆皇帝得到五大名窑的珍品,便御笔题诗,铭刻器底,足见其珍爱的程度。几百年来人们尽力搜求,流散民间不被认识重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莫轻信你的运气比别人好,好像埋没的国宝都会被你碰上,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极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窑工艺纹饰图案的历代官窑瓷器,更是罕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官窑瓷器的烧造管理十分严格,宫廷选剩的次品都是就地砸碎销毁,在当时的民间是见不着这些官窑瓷器的,连皇家用瓷的纹饰也是民间禁用的,如明代和清代的龙凤纹饰。

《中国陶瓷史》辑有《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大事年表》,对御窑厂的烧造和管理禁令都有记载。《明英宗实录》载:“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都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官窑瓷器除皇宫自用外,便是御赐庙宇的祭器和外交馈赠的出口瓷。这些瓷器都很难流散民间,且通过数百年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战乱年代流出宫廷的瓷器,当时即已十分昂贵,经列强疯狂掠夺,多流出国外,少数得以保存的都是有赖国内大收藏家的努力。了解了这些情况,再来看目前市面上那些打着官窑款的瓷器,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是要冷静分析的。无论古墓出土、旧楼偶得、贵胄家传,无非都是编造的故事。走出随处可购珍贵名瓷官窑精品的误区,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那些仿冒的珍品,冷静观察分析,克服那种看到一点珍品特征便主观肯定不及其余的激动情绪和鉴定态度。

误区之二:按图索骥,比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往赝品上凑

目前收藏类理论书籍很少研究和关注民窑瓷器,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和官窑瓷器。其叙述的工艺纹饰特征也是主要以官窑名瓷为依据的。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世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相符,如果我们没有走出按图索骥的误区,便最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比如明宣德仅存在西藏萨迦寺的一对五彩碗,便被收录于一本图录书中,标价仅28万元。这种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没有踪影,民间如何碰得到,更何止28万元。因此,对目前那些普通出版书籍要分析消化,去伪存真,不可盲从。更不能拿着那些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名瓷图片在市面上去对号入座。像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因其在元青花瓷中的独特地位,便出现许多高仿品,如果按图索骥,正好入了仿伪者的道儿。

误区之三:尽想捡漏,生怕漏掉稀世珍品,宁肯掏钱一搏

仿伪者利用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不强的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品,作旧后在市上兜售,让人觉得稀少必珍贵,但又苦于没有参照器物和资料,虽然心中没底,又怕漏了货,因此,掏钱买了赝品。在收藏古瓷活动中捡漏,只有当鉴赏水平很高时才有可能。一般有漂亮外观的古瓷真品,人们都知道值钱,商贩们也不容易以廉价买到,所以售价都不会低。至于瓷器珍贵与否,往往表现在瓷器所含历史文化信息量上,这就不是仅外观漂亮就能决定,藏家需要对中国瓷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状况与发展有较多的了解,在收藏中有高人一筹的鉴赏水平,才有可能捡漏。没有丰富的鉴别经验和对古瓷的历史文化知识,如何谈得上捡漏泥?如果怕漏货凭侥幸购买,只能导致上当买赝品的后果。

误区之四: 收藏定位太高,不切实际

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盲目按照书本上著录的瓷器去决定收藏定位档次,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玻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损失了钱财,出不了收藏成果。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真品的距离。中国陶瓷艺术如同一条大江,源远流长,从创烧成功原始青瓷到明清两代的瓷器,瓷窑异彩纷呈,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些瓷器都很有收藏价值。民间收藏应把着眼点放在历代地方瓷窑和明清民窑瓷器上,注重其中有特色有个性的品种,这才是成功之道。民窑瓷器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没有收藏价值,官窑瓷器的烧制就是建立在民间瓷器成功的基础上的。

在宋代五大名窑以外的耀州窑系、磁州窑系、龙泉窑系瓷器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同样元明清的景德镇民窑产品在国内的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尤其是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官搭民烧,民窑烧制出许多价值很高的瓷器精品;清代的康熙时期,高大精美的大件瓷器大都是民窑烧制的。诚然官窑瓷器精美珍贵得多,著名的拍卖公司也屡有真品推出,但价格都十分昂贵,除非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否则,收藏定位在那些珍稀名瓷和官窑精品上都是不切实际的,只能把自己引入歧途。而国内一些知名的收藏家的作法是在专题上做文章,比如收集历代瓷酒具、瓷文房用具、历代青瓷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值得借鉴。而像徐展堂这样以名瓷精品为收藏对象的成功者,虽然值得景仰,却不是我们大多数爱好者有条件效仿的。

一个有志于古瓷器收藏的爱好者,除了走出上述认识上的误区外,重要的是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多与同好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不要轻信那些商贩保真的诺言,凭借对他们的信任决定取舍。要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走出选购误区 选购属于你美美的卫浴瓷砖


卫生间瓷砖的选购和家中其他局部装修瓷砖挑选方法一样,概括来说四步走:一看、二听、三试、四量。卫生间瓷砖选购误区主要是瓷砖厚度、防滑、清洁方面引起的。现在为大家详细介绍卫生间瓷砖选购技巧,带领大家走出卫生间瓷砖选购误区。

一、卫生间瓷砖选购技巧

1、看瓷砖的表面

从包装箱中任意取出一片,看表面是否平整、完好,釉面应均匀、光亮、无斑点、无缺釉、无磕碰现象,四周边缘规整。

2、听瓷砖敲击声

拿一片砖去敲另一片,或用其他硬物去敲一下砖,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响亮,说明砖的质量好、烧的熟;如果声音异常,说明砖内有重皮或裂纹现象:重皮就是砖成形时,料里空气未排出,造成料与料之间结合不好、内裂,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只有听声音才能鉴别。

3、试瓷砖的吸水性能

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质量越好;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其品质就不如前者。

4、量瓷砖的规格、尺寸

取两块同规格价位的瓷砖,比较砖的尺寸是否一致,小砖偏差允许在正负1毫米,大砖允许在正负2毫米。另外,比较瓷砖的衔接性,将两块瓷砖对齐,中间缝隙越小越好。如果是图案砖必须用四片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图案来,还应看好砖的图案是否衔接、清晰。

二、卫生间瓷砖选购误区

1、瓷砖越厚规格越大越好

瓷砖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厚薄,而在于其本身的质地。目前,国际建筑陶瓷产品的发展方向是轻、薄、结实、耐用、个性化。

选购瓷砖的规格一定要考虑实际空间的大小。客厅地砖还得考虑实际可视面积的大小,是指家具等摆放后人可以看得见的面积的大小。

2、无缝砖铺贴没有缝隙

无缝砖铺贴后会没有缝隙,这是名词与概念的混淆。瓷砖铺贴需要靠两次自然规律中的热胀冷缩问题,无缝砖铺贴时必须留缝隙,缝隙在1-1.5mm左右,或者以气钉大小为参照物。

3、亚光砖不易清洁

大部分亚光砖表面的釉层都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耐磨、防滑、不吸脏、易清洁等特点。

4、抛光砖不防滑

抛光砖光洁度高,砖面平整度好,能够与鞋底充分接触,从而增大了砖面与鞋底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了防滑的效果。

价格策略 走出成本误区


在号称“西部瓷都”的四川夹江产区采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夹江人的成本观念特强。无论是原材料供应商、厂家的采购员还是经销商,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不能再便宜点”。“便宜”的后面,是对产品质量、品牌、服务、信誉、形象等其他竞争因素的漠视。这也是夹江陶瓷为什么留给外人的总是质次价廉低档货印象的主要原因。在夹江,一片500×500的水晶砖,目前的最低售价只有16元,一片800×800的水晶砖也只能卖11元,这么低的价格,何来的品牌、服务以及质量保证?夹江陶瓷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红坯资源及天然气优势,再加上低廉的电力和劳力,夹江陶瓷的低成本似乎是“命中注定”。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夹江的价格战却把低成本引入了一个个误区当中。原料采购只认价格,不认品牌,忽视质量,谁的便宜就用谁的,只要能将就着用,哪管什么质量好坏与生产波动。在这种唯低价采购的引导下,假冒伪劣原材料大行其道,表面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却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一些掺杂使假的原材料,不但降低了产品质量,反而增加了用量,最终得不偿失。还有干法制粉、喷雾干燥塔气改煤等节能措施,都被不少夹江企业当作低价竞争的“法宝”。生产过程当中的挖潜改造更是令人惊奇。夹江的陶瓷产品以釉面砖为主,而釉面又占了生产成本当中的一大块。于是,施釉量越来越少,越来越薄,以前要施200克,现在最多100克,坯体变薄了,烧成温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自然就下来了。除了产、供、销,大部分夹江陶瓷企业几乎舍不得在品牌、营销、宣传、公关等方面投入一分钱。在3年前召开第一届夹江国际陶瓷节时,整个夹江县城也没有几个广告牌,如今的夹江县城和公路要塞口,除了新中源在夹江生产的四个品牌的广告牌外,其他企业广告意识非常的淡薄。产品销售全靠价格低吸引客户。在夹江,不少企业的办公楼里只有一个人,采购、技术、管理、销售、及其他事务都由老板一个人亲自操作,舍不得花钱养人,在夹江陶瓷企业并不鲜见。一位夹江陶企的老板对笔者讲,我一片砖才赚几毛钱,有时甚至只有几分钱,不降低成本哪来的利润?可是,这位老板忘了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华东、佛山的一些砖售价就能比夹江砖高出好几倍呢?现代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体系的竞争,其成本除了产品成本外,还有营销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公关成本等。而夹江陶企这种只重产品生产成本、甚至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的低成本意识,虽然赚到了眼前的利益,却丢失了明天的市场。夹江陶瓷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走出这种成本误区。

瓷砖购买铺贴的10大误区


众所周知,家中墙面瓷砖铺贴施工时追求视觉美观是对,但盲目追求美观而忽略施工技术也是茫然。瓷砖从选择到铺贴是需要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这样才能打造一个舒适完美的居住空间。

选材误区

误区1:重价格而忽视质量

瓷砖的价格参差不齐,很多时候高价格和低价格对我们非专业人士来说是不太能看出差别的,因此不少消费者觉得都差不多,而且价格便宜的花色可能更加艳丽。于是,很多人追求便宜,忽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忽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容易在瓷砖出现质量问题时产生纠纷。选择时应在考虑价格之余注重瓷砖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

误区2:瓷砖越厚越结实

许多人认为瓷砖越厚越结实,其实瓷砖结实程度与厚薄并不成正比,瓷砖的厚度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在薄板的国标出台后,5mm甚至更薄的薄板,其物理性能并不差。

瓷砖是否结实取决于它的硬度,而硬度是直接受砖的密度影响的。因此,并不是瓷砖越厚硬度越大,而是一定体积的瓷砖,重量越大硬度越大,瓷砖也就越结实。

误区3:价高则质优

瓷砖价格参差不齐,每平方米的单价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不少消费者认为“价高则质优”,价格高的瓷砖,质量就一定好。因此,有人认为购买时挑选价格较高的准没错。其实价格高并不能完全代表质量一定高。有时候盲目地选购,反而会导致买错瓷砖,甚至高价买不到好货。

其实价格除了受产品质量影响外,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除时尚、流行的花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价格外,新的工艺、使用新的设备都会提高产品的成本。如抛光砖,其表面的光洁度也会影响其价格高低,但与产品本身质量无关。

施工误区

误区1:瓷砖越大越好

现在的瓷砖,有规格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大规格瓷砖,整体效果好,显得大气,并且瓷砖规格越大,接缝越少。但是要知道,小的居室空间并不适合铺贴大规格的瓷砖,不要对瓷砖规格一味求大,忽视使用空间的大小,造成浪费,也不美观。

误区2:无缝砖留缝越小越美观

大家在铺贴时都希望缝隙小,以为缝隙越小,整体效果会越好,其实,如果铺贴时缝隙过小,会导致瓷砖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变差。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使瓷砖挤破,减小瓷砖的正常使用寿命。所以,无缝砖并非等于完全无缝,瓷砖的热胀冷缩需要瓷砖铺贴必须留缝。

无缝砖留缝的大小一般来说应该在1~1.5mm左右,不低于1mm;特殊效果也可以将缝隙加宽至5mm。

误区3:忽视产品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消费者容易犯的一个误区是忽视产品性能,不按规定进行铺贴,如将釉面的墙砖铺在地面。

不同瓷砖的理化性能是不一样的,如墙砖的吸水率和地砖的吸水率就不一样,墙砖的高,地砖的低,它们的抗折强度也不一样。此外,内墙砖和外墙砖的抗冻性能也是不同的。

所以要注意,普通的釉面地砖是不能做墙砖的,外墙砖可以做内墙砖,但内墙砖一般不能做外墙砖。铺贴之前一定要了解墙砖的性能,根据性能选择合适的瓷砖,最好按照包装箱或者厂家的使用说明来操作。

误区4:瓷砖胶里面掺水泥、砂浆等

这样会完全改变瓷砖胶原生产成分配比,导致质量无法保证,贴砖易产生空鼓剥落现象。

误区5:将瓷砖胶放在地上用铁铲混合搅拌

用铁铲搅拌瓷砖胶是无法搅拌均匀的,会造瓷砖胶粉有效成分流失。

误区6:长期地将瓷砖胶拿水泡着使用

长期把混合好的瓷砖胶放置在地面或桶里进行浸泡,容易导致瓷砖胶没有强度,掉粉,掉砖。

误区7:使用时间过长,再增加水和瓷砖胶与之混合再用

有些师傅会把前一天晚上遗留的瓷砖胶,在第二天早上再加入水和瓷砖胶粉进行混合使用,其实此时瓷砖胶有效成分已发生化学反应,加水只改变操作性能,会导致后期粘结强度不足。瓷砖胶应随搅随用,使用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干固后应丢弃。

误区8:批墙式施工、不均匀刮涂瓷砖面和墙面

瓷砖边角部位空鼓,长期潮湿环境会导致掉砖;瓷砖胶刮涂不均匀,瓷砖胶将粘结不牢、不完整。瓷砖胶适宜薄层施工,按照基层的平整度及瓷砖大小选择合适的齿形刮板,粘贴时应揉压到位,并且随机检查背面满浆率。将瓷砖揉压于基面上,并调整瓷砖的平行度,为保证瓷砖的平行度建议使用塑料填缝十字,地砖铺完后24h进行清理勾缝。

误区9:一次性刮胶面积太大

户外干燥、风大天气,若刮涂面积太大,施工来不及的话会导致表层干固,再贴砖时会出现掉砖现象;用齿形刮板将胶浆均匀批刮在基面上,每次施工面积控制在1平方以内,室外干燥气候应预先润湿墙面。

误区10:墙面不结实、起砂、有油污或缺陷太大,未通过找平处理就直接进行瓷砖铺贴

基层强度低、有油污会直接影响瓷砖胶的粘结力,导致空鼓掉砖;墙面不结实,基面容易脱层掉落。墙面不平整,缺陷太大会导致瓷砖与墙面的接触不到位,容易造成空鼓。

铺砖时注意避免以上几点误区,等铺完砖再不会有什么遗憾了,你家居生活将增添不少幸福指数!

瓷砖产品有优劣 专家教您辨真伪


瓷砖的工艺虽然日益精良,但仍会有劣质产品混迹其中。不好的瓷砖几年以后就会分解、开裂,最差的瓷砖如果经常用热水烫,两年就会变成粉状。为此,检验瓷砖质量变得非常重要。那在选购瓷砖时如何去辨别呢?别急,听听专家如何说。

如果说木地板和石材比瓷砖档次高,观感比瓷砖漂亮、华贵的话,那么瓷砖的最大优点就是既比木地板耐磨、易清洗,又比石材感觉柔和。除此之外,更有设计师指出,好瓷砖产品色泽丰富,与家具配色较容易,在装饰性和质量方面完全可与木地板和石材媲美。今年以来,许多高收入家庭考虑到实用性、方便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为了不断地变化自己所居住的个性空间,也开始在装饰客厅和卧室时钟情起瓷砖来。

1、产品包装细细看

瓷砖一般都用纸箱包装,在包装箱上应印有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尺寸、级别、色号和数量等。在选购瓷砖时,一定要挑选标识齐全、清楚的产品,特别是要注意所挑选的瓷砖与包装箱上标识的规格、色号是否一致。

2、尺寸颜色多对比

这里面学问最多了。首先要看瓷砖尺寸,标准是长、宽、厚误差要小。办法是拿几块砖在地上排一下,几何尺寸若不对,拼缝会出现长短不一和直角不直的情况,如果严丝合缝就证明误差很小,质量不错。另外还可采用测量的方式,尺寸误差大于0.5厘米,平整度大于0.1厘米的产品,不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装修后的效果也差,不能用于施工。

其次是看瓷砖颜色。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十块同样的瓷砖放在一个平面上,看它的颜色是不是一样。好瓷砖应该全是一样的,不好的瓷砖就会有差别,釉的薄厚、颜色都不一样。

最后看有无缺陷,如波纹、斑点、釉泡、磕碰、裂纹、缺釉等等。一般距瓷砖3米目测,缺陷不明显、不影响使用的为合格品。每块瓷砖背面有瓷砖商标,在背面和侧面不许有黏结的附着物等。另外,还要看平整度,两砖相扣,应无缝隙或凹金出鼓现象。

3、陶瓷品质精心测

首先看吸水率。滴一滴水在砖上,看水渗透快慢,好的砖,水珠会在砖上滚动。其次是听声音。好的瓷砖,声音脆响,说明瓷质含量高。如果声音“嗒嗒”带破茬声,说明砖内藏有裂纹。

小知识

瓷砖装修用料核算

(装饰面积÷每块瓷砖面积)×(1+3%),即是施工时所需瓷砖块数,其中3%是施工损耗量。铺贴瓷砖所用的辅助材料主要有:普通水泥、白水泥、中砂、107胶水等,铺贴墙面砖每平方米需普通水泥11公斤、中砂33公斤、石灰膏2公斤,地面瓷砖每平方米需普通水泥12.5公斤、中砂34公斤,白水泥是镶贴后需要擦缝处理用的,每平方米约需0.5公斤。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广东品牌瓷砖专家带您走出贴瓷砖的误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广东品牌瓷砖专家带您走出贴瓷砖的误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贴瓷砖的胶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