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茶与壶不解之缘

茶与壶不解之缘

古代瓷器壶 瓷砖与地板 地板与瓷砖

2020-06-27

古代瓷器壶。

壶质影响泡茶的效果,主要是就密度而言。密度高的壶,泡起茶来,香味比较清扬;密度低的壶,香味比较低沉。密度与陶瓷茶具的烧结程度有关。

谈到茶与壶质的关系,壶内不上釉的,这层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但"得"、"失"就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我们使用同一把壶在同一类茶上,用久了,"茶"、"壶"间会有相辅相成的效用,使用过的茶壶比新壶泡出来的茶汤,味道要饱和些。但壶的吸水性不能太大,否则吸了满肚子的茶汤,用后陈放,容易有霉味。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使用内侧不上釉的茶壶冲泡不同风味的茶,则会有相互干扰的缺点,尤其是使用久了的老壶或是吸水性大的壶。有次茶道教室的泡茶考试课上,一位同学使用了一把久泡重火乌龙茶的未上釉陶壶冲泡当天的考试茶─白毫乌龙,第一泡几乎喝不出是什么茶来。如果只能有一把壶,而要冲泡各种茶类,最好使用内侧上釉的壶,每次使用后彻底洗干净,可以避免留下味道干扰下一种茶。所以评茶师用以鉴定各种茶叶的标准杯,都采用内外上釉的瓷器。

如果将茶器的质地分为瓷、火石、陶三大类,瓷质茶器的感觉是细致、高频的,与不发酵的绿茶、重发酵的白毫乌龙、全发酵红茶的感觉颇为一致。火石质茶器的感觉较为坚实阳刚,与不发酵的黄茶、微发酵的白茶、半发酵的冻顶、铁观音、水仙的感觉颇为一致。陶质茶器的感觉较为粗犷低沉,与焙重火的半发酵茶、陈年普洱茶的感觉颇为一致。

再就茶器的颜色而言,茶器的颜色包括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装饰其上的釉色或颜料。白瓷土显得亮洁精致,用以搭配绿茶、白毫乌龙与红茶颇为适合,为保持其洁白,常上层透明釉。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饴,可配以黄茶或白茶。朱泥或灰褐系列的火石器土制成的茶器显得高香、厚实,可配以铁观音、冻顶等轻、中焙火的茶类。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相当搭调。若在茶器外表施以釉药,釉色的变化又左右了茶器的感觉,如淡绿色系列的青瓷,用以冲泡绿茶、清茶,感觉上颇为协调。有种乳白色的釉彩如"凝脂",很适合冲泡白茶与黄茶。青花、彩绘的茶器可以表现白毫乌龙、红茶或熏茶、调味的茶类。铁红、紫金、钧窑之类的釉色则用以搭冻顶、铁观音、水仙之属的茶叶。茶叶末、天目与咸菜色系的釉色,就用来表现黑茶。 就视觉效果而言,茶具的外形应与茶叶相搭配,如用一把紫砂松干壶泡龙井,就没有青瓷番瓜来得协调,然而紫砂松干泡起铁观音就显得非常够味。 但就泡茶的功能而言,壶形仅显现在散热、方便与观赏三方面。壶口宽敞的、盖碗形制的,散热效果较佳,所以用以冲泡需要七八十度(摄氏)水温的茶叶最为适宜。因此盖碗经常用以冲泡绿茶、香片。壶口宽大的壶与盖碗在置茶、去渣方面也显得异常方便,很多人习惯将盖碗作为冲泡器使用就是这个道理。盖碗或是壶口大到几乎像盖碗形制的壶,冲泡茶叶后,打开盖子很容易可以观赏到茶叶舒展的情形与茶汤的色泽、浓度,对茶叶的欣赏、茶汤的控制颇有助益。尤其是龙井、碧螺春、白毫银针等注重外形的茶叶,这种形制的冲泡器,若再配以适当的色调,是很好的表现方法。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古瓷造型之壶


匏壶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 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 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有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 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 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 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 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 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 见“凤首壶”

龙首壶 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 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 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 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 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 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 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 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 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 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 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 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 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 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 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壶”、“瓶”与“榼”


唐宋以前的古人称“壶”和“瓶”,与我们今人“壶”和“瓶”的称呼正好相反。古人所谓的“壶”和今人称之为“瓶”的形象相似;反之,唐朝人称之为“瓶”的器物上却有柄曰“錾”,有嘴曰“流”,与今天的“壶”的形象相差无几。由此可见世事沧桑,斗转星移,竟然连器物的名称也倒转了过来。

单从文字上讲,“壶”字的流传要比“瓶”字早。“瓶”是形声字,并音从瓦;“壶”则是象形字,商代的青铜壶,形状上简直就与“壶”的字形是一模一样的。后来,“壶”字由象形文字经篆、隶发展成楷书甚至是电脑上的印刷体,一直沿用下来,并没有演变成形声字,也没有因器物名称的转变而增加錾或流,字形上始终保留着最古老的体态,这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本文所谈论的主要是唐朝的器物,为了叙述的方便,仍然沿用唐朝时器物的名称,将无柄无嘴的器物称为壶,反之则称为瓶。

长沙窑器是瓶多而壶少的,瓶上常见有釉下褐彩的题字,壶上却极为罕见。瓶和壶都是盛装液体的容器,瓶上有銴有流便于单手执用,十分方便;壶就不然,光溜溜的无錾无流,肩部有系,而且腹上急剧收颈且带有盘口。瓶有流便于日常使用,饮酒煮茶倒油十分方便;壶因无流,不容易泼撒所盛之物,利于长期储存。所以,壶与瓶虽同盛液体,功能却是各不相同的,由于功能的不同,壶少瓶多的现象也就有合理的解释了。

在长沙窑的瓶上有题“油瓶”字样的,可能是标明为盛油器物,亦有题“茶瓶”的,自然是用来盛茶汤,不过惟独没有见到题字为“酒瓶”的实物,令人常常感到遗憾而困惑。虽然如此,长沙窑瓷瓶上关于饮酒的诗还是不少的,信手拈来几首,就十分有趣,足以使人认为应有盛酒的瓶了。“二月春丰酒,红泥小火炉。今朝天色好,能饮一杯无”。同是饮酒,豪饮之士就另有一番情怀。“主人不相识,独坐对林泉。莫忧愁酤酒,怀中自有钱。”怀中有酒钱的人就显得安逸而自信。而“去岁无田种,今朝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则饱含着尴尬的心酸,这些吟酒的诗都是唐人题在长沙窑“瓶”上的。

面对着这些长沙窑的题酒诗瓶,笔者不禁想知道唐朝人把盛酒器物叫作什么。查阅了一些古文献,从中发现了唐人的饮酒诗中多有用“榼”字的。壶与瓶是清楚的,而“榼”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唐朝人对装酒的瓶的另一种称呼呢?白居易有首《葺池上旧亭》的诗中提到榼,“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另一首《招东邻》中也有“榼小二升酒,新簟六尺床”的诗句。从白诗中可以知道他饮酒时用的是“瓷榼”,而且“小瓷榼”能盛“二升酒”,折合成现行公制升,唐代二升的酒是1.2公升。实测一下,大约也就是长沙窑一般酒诗瓶的容积。不仅长沙窑如此,其他窑口的瓷瓶,都是这般大小,这是为方便执用而约定俗成的形制。由此看来唐人不仅常用瓶、壶盛酒,而且也用“榼”来盛酒。《搜神记》中就有“车上有壶榼”的句子。由此可见榼是酒瓶的另一名称,瓶和壶在用于盛酒时也被称为“榼”,还可以分别称为“瓶榼”或“壶榼”,而“酒瓶”或“酒壶”的名称在唐朝时反而是不大用的。如唐朝笔记《开天传信记》中有“化为瓶榼,美酒盈瓶”的句子,这就是讲瓶是可以盛酒的,一般就称为瓶榼。

弄清楚了“榼”的含义,我们就会发现唐朝的诗文中除了李群玉的《石渚》诗外,还有许多可能是描写长沙窑的诗文。

例如唐朝著名诗人章孝标的《少年行》:

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

画榼倒悬鹦鹉嘴,花衫对舞凤凰文。

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

落日胡姬楼上饮,风吹箫管满楼闻。

其中那句“画榼倒悬鹦鹉嘴,花衫对舞凤凰文”就颇似描写长沙窑的瓷器。“榼”是盛酒的瓶,而唐朝时在瓶上绘画的屈指可数;这倒悬的“鹦鹉嘴”就是瓶上的“流”,现在我们也将它称为“壶嘴”;“花衫对舞凤凰文”,写的是身上的花衣衫与“画榼”上的“凤凰”相对如舞。他诗中带“鹦鹉嘴”的“画”“凤凰文”的“榼”,仿佛是对长沙窑彩绘瓶的艺术写照。因为长沙窑的瓷器上画有凤凰的图纹很多,而当时的其他彩瓷窑口,如邛崃窑就绝无画有凤凰的器物。推测起来,简直就是描述长沙窑瓷绘的酒瓶一般,小小的嘴,斑斓的画……不过,诗人章孝标接触得到长沙窑的器物吗?

章孝标,桐庐人,元和十四年进士,大半生在江南度过,有人称他钱塘诗人。当年中进士后,荣归江南,还有诗得意洋洋地写道“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可见他是到过扬州的,而从扬州出土的大量彩瓷器物,展示了当时长沙窑器物的流行,所以章孝标完全有可能接触和使用这类东西。以我看来,虽然这个遐想近于诗境,但我宁肯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因为有着客观的历史为这个真实奠定了基础。

再如白居易的《家园三绝》:

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

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其中提到了有双鱼形象的榼,笔者觉得也像是描写长沙窑的器物,因为双鱼形象的盛酒具在长沙窑的壶、瓶中有两种,一种是双鱼瓶,在流的正下方有双鱼形的贴塑装饰;另一种是双鱼壶,两条翻跃挺立的鲤鱼,鱼体肥硕,鱼嘴被巧妙地塑成壶口,两边多半还有背带的穿纽,其实无论是双鱼瓶还是双鱼壶,都可称为双鱼榼。白居易的另一首《东城晚归》中又提到其他形状的榼“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吴童控马衔。”这次不是双鱼而是龟形的能悬提的榼,也像长沙窑诸多壶、瓶中的一种。龟榼似乎就是穿背带的扁壶,可能由于形状如龟而得其名,易于提携,是长沙窑的壶、瓶中常能见到的一种。

青瓷耀州窑之倒流壶


耀州窑有一件国宝,倒流壶,去过陕西旅游的都可以看见。这壶很有意思,先把壶倒过来,水从壶底下灌进去,灌满以后把壶正过来,水从壶嘴里倒出,下面流不出来。倒流壶肯定不是用来沏茶的茶具,否则茶叶就把里面堵死了。

耀州窑是北方最重要的青瓷窑,是宋代北方重要的青瓷。耀州窑的瓷器上有纹饰,大部分纹饰是动刀刻出来的,北宋鼎盛时期的耀州瓷是“刀刀见泥”,入刀角度是斜的,一刀下来,必定见泥。

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将这3道工序烧制好后,然后依次连接起来才组成了构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壶。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

倒流壶当时是一种玩具性的瓷器,20世纪70年代在陕西发现,现在作为国宝在陕西省博物馆展出。2007年,苏富比拍卖了一只耀州窑的倒流壶,拍了66万美金,价格非常贵。

皮囊壶与契丹往事


《契丹风土歌》中有云: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这两句粗犷奇崛,气势不凡,颇能体现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其 实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个无比富饶的北宋王朝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的民族在北方与其对峙抗争,平分天下。它的名字叫做契丹,它所建立的辽朝 与北宋和平共处长达百年。契丹的历史早已湮没在历史尘烟之中,让后人难以揣度,而我们或可以通过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特有的生活器具--皮囊壶,去追溯那些契 丹往事。

陶瓷:陶瓷鉴赏

皮囊壶是契丹工艺品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品种,与金银器齐名,常被作为辽代墓葬断代的重要依据。皮囊壶自然是壶的一种样式,因形如 皮革缝制的水囊,故名。后来,契丹人受汉人使用陶土烧制陶器的启发,也开始烧制陶制品。于是,就有了陶器皮囊壶,并且成为辽代契丹族特有的陶瓷用器。陶瓷 皮囊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口部一端有直立的短流,中间凹下,另一端翘起与流口平齐,形似驼峰,两侧有圆孔, 可系绳提拿。陶瓷皮囊壶多施绿釉,在辽宁及内蒙古出土较多;也有白瓷者,为辽代早期产品。早期作品壶身较短,下部肥硕,因形如马蹬,故又称马蹬壶;中期以 后壶身增高,缝合痕也逐渐消失。

皮囊壶

契丹族不同时期的陶瓷皮囊壶均体现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并跟随其疆域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断代特征。契丹 最强盛的时期,它的疆域曾经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叶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今天的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在此期间,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通路曾 一度被暂时阻断。以至于那时亚欧大陆中西部的许多国家都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辽的统治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皮囊壶也得以流传四方。笔者手中收藏 的几件辽代契丹族陶瓷皮囊壶精品,均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之作,能够反映当时的文化特性和审美趣味。其中一件辽代凤纹白釉皮囊壶最为珍贵。契丹受到中原文化的 熏陶,同样也继承了中原文化中龙凤至尊的文化色彩。此壶形制优雅,釉色纯正,包浆漂亮,提梁及流口均有装饰,堪为精品。我们能够发现,瓷质皮囊壶有许多是 白釉的,一个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多尚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定窑影响,定窑精美的白瓷极受契丹人的喜爱。许多贵族墓和窖藏中都有白瓷器出土,一些遗址亦出 土大批白瓷片。所以据此可以断定,白釉皮囊壶大部分在辽早期,此凤纹白釉皮囊壶当属辽代契丹族征伐四方初创大业的巅峰之作。在笔者的藏品中,还有一件褐釉 皮囊壶和一对绿釉鸡首皮囊壶,因这类辽代陶釉皮囊壶属于当时的热销产品,也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器具,且造价低廉制作简单,很能反映当时的民俗风情。同 时,辽代釉陶发达,辽三彩器是继唐三彩后的又一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不同于唐三彩的是,辽三彩主要用黄、绿、白三色,这也会影响瓷器的用釉,作为辽代釉陶的 代表,三彩皮囊壶自然也有不少精品传世。笔者有一件辽代三彩花卉纹皮囊壶,器形端正,纹饰精美,釉色干净,每每令我爱不释手。

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一段波澜壮阔的契丹传奇就此落下帷幕,而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从这些造型各异、釉色惊艳的皮囊壶中总会窥探到一些契丹历史的风流痕迹。

汝窑茶具如何开壶 2020汝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


汝窑茶具如何开壶?汝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这是很多喜欢汝窑茶具的朋友都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汝窑茶具如何开壶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瓷壶压根就不需要开壶,而有些人则认为,尽管不同于紫砂壶开壶,但是汝窑茶具开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汝窑茶具与紫砂壶同属陶瓷茶具,虽然没有紫砂壶一样的双重气孔结构,但是汝窑茶具最好还是开下壶。

汝窑茶具壶开壶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种是只需要每天都用温水浸泡一次,每次差不多十几分钟便可以,就这样连续操作一个星期就可以了。当然,如果遇上天气较冷的季节,在使用前最好先预热再开泡,用60℃左右的温开水浸泡一下。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汝窑茶具放在熬小米稀饭的锅里,这样熬的好处在于能够帮助茶具退火气。

小知识:汝窑茶具怎么洗

1、如发现茶具有茶垢,可以挤少量的牙膏在茶具上面,用手或是棉花棒把牙膏均匀的涂在茶具表面。大约过一分钟后再来用水清洗这些茶具。

2、土豆削碎以后放到杯里,把热水倒在杯里泡上10来分钟,然后就可以容易的洗去杯上的茶垢了,土豆里有淀粉有很强的吸呼力,所以很容易的就可以把杯里的垢去掉。

3、在茶杯或茶壶内放入一小勺桔子粉或桔子汁,装满清水后放置2-3小时,这样茶垢与茶具失去了粘合力,容易除去茶垢。

汝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

汝窑产于河南汝州,汝窑茶具可以随着光发生变幻,土质非常细润,它的坯体就像侗体一样,也因表面的釉厚而声如擎,外表看起来比较亮但不刺目。汝窑茶具的表面像蝉翼纹那样细小开片,特点和“梨皮、蟹爪、芝麻花”等比较像。

其实汝窑茶具可以用来冲泡许多茶,但是要说汝窑茶具泡什么茶比较好喝,就有几种茶比较适合。汝窑茶具没有具有像紫砂壶那样的双重气孔结构,但是汝窑茶具因为本身的光滑可以给茶叶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使茶叶发挥出最为原始的品质。而乌龙茶又是一种味道比较浓厚的茶叶,所以用汝窑茶具是非常适合的。

对于汝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红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冲泡好的红茶倒入汝窑茶杯中,可以在杯壁上沿形成一道靓丽的光晕。因为红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而汝窑茶具又因为以名贵的玛瑙为釉,色泽独特,因此用汝窑茶具冲泡红茶是女性的最爱。

除了乌龙茶和红茶,汝窑茶具也非常适合用来冲泡绿茶。因为绿茶本身是属于那种味比较淡的茶,所以无气孔结构的汝窑茶具非常适合绿茶,因为用汝窑茶具来冲泡绿茶时,它不会去吸收绿茶的茶香,这样在品茶时,茶香依然在环绕,这样我们品茶的过程中也会非常舒心。

以上就是汝窑茶具如何开壶和汝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的相关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请持续关注。

陶瓷茶具与中国茶的搭配范文


居家摆设,除了注重器具的质地之外,还应注意外观、造型和颜色等。而对于茶具,只有将它们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统一协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给人带来审美愉悦。那么,陶瓷茶具与名茶应如何搭配呢?一起看看

陶瓷器的色泽与胎或釉中所合矿物质成分密切相关,而相同的矿物质成分因其含量高低,也可变化出不同的色泽。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铁的粘土烧制,只是烧成温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泽多为黄、红棕、棕、灰等颜色。而瓷器的花色历来品种丰富,变化多端。

茶具的色泽主要指制作材料的颜色和装饰图案花纹的颜色,通常可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两类。冷色调包括蓝、绿、青、白、黑等色,暖色调包括黄、橙、红、棕等色。茶具色泽的选择主要是外观颜色的选择搭配。其原则是要与茶叶颜色相配。饮具内壁以白色为好,能真实反映茶汤色泽与明亮度。同时,应注意一套茶具中壶、盅、杯等的色彩搭配,再辅以船、托、盖,做到浑然一体。如以主茶具色泽为基准配以辅助用品,则更是完美。

各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大致如下:

名优绿茶应选用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无盖杯、青花茶具。

花茶应选用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茶具。

黄茶应选用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茶具、盖碗、盖杯。

红茶应选用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茶具、盖杯、盖碗。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茶具及内壁有色黑瓷。

乌龙茶紫砂茶具,或白瓷茶具、盖碗、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茶具。

古代瓷器壶之扁壶样式知多少


在古代瓷器壶中,扁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器型,它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小,而且是模制而成,印花多以胡人、狮子等图案为主。虽然不是陶瓷器中的主流器型,但是也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意义。流行时间长,且带有很长的阶段性,为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扁壶的发展分为六期,分别是两汉魏晋、北齐至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代以及明清,这六个时期的扁壶各有不同,且源头不同,因此给藏家们带来极大的收藏乐趣。

两汉魏晋时期的古代瓷器壶,扁壶是传统铜、漆扁壶的延续,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等各个方面都与战国时期的扁壶差不多,汉代时期的铜扁壶也被称为是钾,漆扁壶被称为是柙。有些铜扁壶上会有自铭,说明了这些扁壶的制作源头,也有一些是以土为偏旁的,表明了扁壶的质地。

北朝隋唐时期的扁壶起源于西方同形状的金属器,它在唐代时期被汉化,最终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扁壶。北朝时期的扁壶为杏核形双系陶瓷扁壶,这是北朝时期新出的品种,造型特点是杏核形壶腹,肩部带有双系,腹部两面所画的图案纹样是相同的。从造型和纹饰上来分析,这种扁壶是外来文化的产物,可能源于波斯的金属扁壶。从北朝到唐代时期,这种扁壶的器形和纹饰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这个时期的扁壶有虽然看起来相似,但也存在不同。

辽金西夏时期的扁壶各成系统,它们并没有延续唐代扁壶,且根据不同民族的喜好有所变化。比如辽金系统中的扁壶,一类是立式扁壶,一类是卧式扁壶,立式的扁壶主要出土于内蒙、辽宁契丹以及女真统治的辽金地区,多为酒具或者是水具。陶瓷质地的扁壶多与当时的金属扁壶相同,是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影响之后出现的古代瓷器壶。

元代扁壶的造型非常多,而且多为新出品种,这些扁壶是古代瓷器壶中制作较为精美的存在,不过,它们在元代瓷器比例中所占分量较少,器形也多以北方民族特色为主,但纹饰为常见图案,没有特别的民族特点,也不代表异域风格,可见当时文化融合十分融洽。

明清瓷扁壶最早出现时间是永乐年间,宣德年间也有烧造。这些器形都是仿制西亚铜器造型,纹饰确实中国常见的图案,因此,此类瓷扁壶为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官窑模仿的主要对象。

古代瓷器壶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制作越来越精美,市场价格也是越来越高。如今,收藏古代瓷器壶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这种小巧精美的瓷器也是格外偏爱,带动了此类瓷器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扁壶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清乾隆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尺寸:高48.9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123,860,000 ,成交时间:2010.12.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壶唇口,短颈,颈、肩处饰对称夔龙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通体青花绘牡丹、莲花和芙蓉,再缀以胭脂红料花朵;口沿下绘如意云头纹一周;腹两侧胭脂红料绘双凤戏珠纹;足墙饰缠枝莲纹。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此器色彩丰富艳丽,画工细腻,为皇家陈设品中之精品。胭脂料为釉上彩,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成功,督窑官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称之为「新制西洋紫色」。东京松冈美术馆藏一件相同的扁壶,与此器本为一对。

2: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尺寸:高47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RMB 121,900,000 ,成交时间:2011.12.16,拍卖公司: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是明永乐时期所特有的、极为罕见的代表作。器身呈扁圆状,口微侈,粗颈,溜肩,硕腹,椭圆形圈足,底足内有釉。胎质细腻纯净,白釉微泛青色,釉面有冰裂纹开片。口沿饰卷草纹,颈部饰缠枝花卉,壶身饰缠枝四季花卉。青花用料为苏泥勃青,因有“渗青”、“散浑”之特性,青色鲜艳,偶因渗青而有浓暗斑点,有水墨画之风韵,加以运笔潇洒,气势凌然,在黑色结晶斑映衬下,彰显出色泽清晰明快的特点。从已知的资料看,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在江苏扬州市博物馆收藏一件,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窑厂遗址中发现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残片。无论是出土实物,还是博物馆藏品,其器物造型、装饰风格、制作技法、烧制工艺都与本件实物基本相符。只有底足内施釉的效果上,景德镇出土实物,白油的装饰效果不是很明显,有明显的刷釉痕迹,这可能也是当时弃之不用的原因之一吧。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器型完全形同,只是装饰图案不同的有青花海浪刻白龙纹扁壶、青花龙穿花扁壶、青花云龙纹扁壶。其中,海浪纹刻白龙扁壶在景德镇珠山也有出土。从扁壶的造型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其所蕴含的伊斯兰文化元素。这也印证了中国瓷器发展史,有一种外来文化元素对中国瓷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通过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带来的外来文化元素,其中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就是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不仅在造型方面有浓郁的西亚风格,装饰风格上也是如此。四季花卉中团形多叶莲花纹就是从痕都斯坦,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一带的玉质盘子上的蕃莲图案移植过来的,明代文献中多次提到的“回回花”就是这种纹样。永宣青花瓷器上的“回回花”装饰无所不在,即使是传统的龙凤纹,多以西番莲为底衬。有的则干脆书写《古兰经》的箴言警句,直接歌颂真主。充满了西域风情的青花瓷器,不仅得到外国王室的喜爱,同时也受到明朝宫廷的认可。这件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独特的造型和新颖的纹样,超尘脱俗,不同凡响,有将相之风,为一代青花瓷器之冠。它如此灿烂,不仅得助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明,而且得助于伊斯兰艺术,是中国瓷器装饰融汇外来文化的光辉典范。

3: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尺寸:24.5厘米,估价:HKD 25,000,000 ~ 35,000,000,成交价: HKD 110,520,000 ,成交时间:2016.04.06,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本壶形仿金属器,制作极难,中国瓷匠习惯横向分段,逐段拉坯塑形,再组合成器,并按需要调整,而非模制器具,故此制作本壶,尤为艰巨。本器壶身椭圆,壶颈幼细,与壶足同为圆柱状,制作本已艰难,而壶身纹饰繁复,则难度更高,彰显瓷匠艺高胆大。六角星形构图,以同心圆格局层层递进,必需精密计算安排,反复思量所有角度,线条从圆心出发,更需平直准绳。如此纹饰,见于可兰经,原以笔、尺绘于纸上,中华艺匠取此纹饰,不用直尺,仅以毛笔直接绘画于圆拱器腹,尽显景德镇御窑艺匠惊人造诣。成品瑰丽华美,展现十五世纪中华艺匠过人创思,匠心独运,不拘一格。

4:清乾隆青花苍龙教子双螭耳扁壶,尺寸:高29.8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RMB 28,000,000 ,成交时间:2010.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著录:著录:Sotheby's,Paris,18 December 2008,Lot 68。。

本品俊秀别致,颈之两侧贴塑青花夔龙纹为耳,可爱生动,与圆润扁平的瓶体上下相衬,更见灵空精巧。口沿外唇下画如意头纹一周,瓶身前后绘饰“苍龙教子图”,图中祥云迤逦,漫天飘飞,洪蝠迭现,灵瑞咸集,但见苍龙腾空而起,叱咤风云,虬躯矫健凶猛,大有气夺千里之势。幼龙则破浪而出,昂首欲飞,与侧首下顾的苍龙深情对望。其画笔生动精美,所见祥云虽多,却形态各异,深得迤逦之姿,福海之中波涛汹涌之象,是以线描之功不厌其烦地绘就,细腻而娴熟,展示御窑画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妍丽清雅的青花,莹润皙白的胎釉,相益彰显,闪现出乾隆上品御瓷的非凡丽质。圈足内书青花六字篆款,端庄规整,笔道遒劲有神。苍龙教子图作为清宫御瓷装饰题材始见于雍正一朝,实例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乾隆后期,苍龙教子图成为御瓷之中寓意特殊的一类,存世数量珍稀,经查阅公私典藏数据,与本品相同的实物仅见于西藏博物馆藏品“乾隆 青花云龙背壶”,高29.5厘米,二者似应为原配的一对。乾隆后期“苍龙教子图”在御瓷装饰中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了乾隆皇帝对大清天下的下一任继承者的殷殷期望。满清定鼎中原之后,之所以能够出现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除了三代君主皆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均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勤政为民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故此如何于诸皇子之中考察选取最佳者即太子位,关乎社稷安危,天下得失,乾隆皇帝面临同样的抉择和压力。

5: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双龙耳扁壶,尺寸:44.5厘米,估价:HKD 20,000,000 ~ 30,000,000,成交价: HKD 24,100,000 ,成交时间:2017.10.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皇帝精鉴善藏,遍集珍品无数,凡皆集录成书,尤其瓷器,不乏稀世佳品。本品花纹秾艳秀雅,或曾深得乾隆惜赏。 此类器形制作极难,工艺之复杂,即便在乾隆一朝亦为甚。 如此器般硕大端秀,非能工熟匠不可得;本瓶巧借古物器形及饰纹,但不失清朝典韵风尚。论工艺,乾隆崇古而求新,既羡当中意蕴,亦欲藉尊古,宣当朝盛世之正统。乾隆博古好雅,大兴文事工艺,尤好悦目华器,故多精饰巧制,以至当朝所造新器,所用工艺繁复奇巧。大器沉稳厚重,制作尤难,非江西景德镇御窑巧匠不能为,御窑由督陶官唐英指导,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常令唐英特制新品供御,使瓷匠得以发挥技艺,佳器屡出。此扁壶用上等钴蓝,妙绘莲花及缠枝卷草,布局均匀,花枝婉约华贵,又不失清雅 。缠枝纹卷曲连绵,巧对呈几何状的莲瓣及芭蕉 ,圈足及口沿加饰一圈波浪,衬托壶身椭圆线条及几何对称构图。

6:清乾隆斗彩勾莲纹双螭耳皮球花形扁壶(一对),尺寸:26.5厘米×2,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22,167,500 ,成交时间:2007.10.0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年间烧制的斗彩花瓶品类不多、以扁壶(抱月瓶)作器形者则更稀有。类似器形的斗彩例子现知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一支稍高的扁壶(见比较)。除高度和釉色配搭上的差异外、两者在器形、设计、纹饰和和相互比例等细节上都雷同。扁壶作立体浮雕的修饰一般多见于颜色器上、斗彩和粉彩等加彩器物则少之又少。现拍品以二重花瓣的浮雕团花图案覆盖瓶身全面、各瓣边微弯成波浪形、线条流丽、就如同风车叶随风轻转、充满动感。中心小圆瓣以浓艳的矾红和素雅的淡绿彩相间、和柠檬黄彩的花蕊交织出对比分明、精致典雅的图案。全体观感是高贵华丽而不失清雅。

7:清雍正粉青釉浮雕缠枝莲如意耳扁壶,尺寸:29.1厘米,估价:HKD 12,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20,480,000 ,成交时间:2015.04.07,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此瓶拟摹明永乐雏形,成器悦目臻美,然清器并非全盘仿明,其媒材、形制及纹样亦同等出色。本瓶耳加饰精巧曲线,釉面层次藉由细致浮雕而展现入微,釉质半透,釉色青蓝,实难烧成。此器较之康熙作品,更显隽秀柔美。本器底书篆款,更为罕有,此款式或仅用于雍正朝一段时间,而后直至雍正末年被另一篆体款样替代。

8:清乾隆粉青釉模印夔龙纹双耳扁壶,尺寸:高23.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6,000,000,成交价: RMB 19,205,000 ,成交时间:2019.08.04,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9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呈扁圆形,唇口,短颈,溜肩,鼓腹,收胫,足部略外撇。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光润凝腻,有玉之纯净盈透感。器身自上而下共有七层纹饰,均以模印夔龙纹为主,间或点缀弦纹或鼓钉纹一周以示分隔,口沿及近足处以回纹装饰,两侧自口沿至下腹均有镂空的卷草纹耳,纤细曲折极易损毁,如此完整保存至今实为不易。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纹饰、器形均完美对称,以极佳的视觉平衡为其平添庄重、稳定之感,纹饰及构图颇具古意,典雅质朴。

此种形制于清代御窑中精品极少,其中粉青釉例且全身模印纹饰者更是凤毛麟角。其器形仿中国早期青铜扁壶而制,器身两侧耳均仿青铜时代晚期铜嵌金银例设计,模印纹饰亦来源于青铜器,特别是两组相对的夔龙纹饰带具有典型的商周青铜器风格。乾隆时期此类纹饰主题较为多见,该种夔龙纹饰风格一直时兴延续至嘉庆时期。此外,在夔龙纹饰带之间装饰有四组鼓钉纹,此种纹饰于宋代常见钧窑瓷器所用,同时期龙泉窑所出亦有同类纹饰。

9:清乾隆青花开光式“八吉祥”图双灵芝大扁壶,尺寸:49.5厘米,估价: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17,460,000 ,成交时间:2011.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之壶类


扁壶 又名土甲,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制容器。瓷制品最先流行于西晋。造型为直口,溜肩,扁圆腹,外撇高圈足,器腹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系绳背挂。江苏金坛白塔乡惠群村出土的一件,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浙江上虞百官镇外严西晋墓出土的一件,足底划"先姑土甲一枚",可知此器在当时的名称。上述两件均为青瓷器。江西九江出土的铜质器及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漆器,均有自铭"土甲"、"钾"或"柙",只是根据质地的不同,偏旁从"土"、从"金"或从"木"。宋以后,依其形而名之,改称扁壶。

背壶土甲壶式,84年出土于安徽合肥西郊的隋淮南窑青釉刻花盘口式四系壶。唐、宋时期较为流行,壶式有扁圆等多种式样,有黄釉、黑釉、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等。

匏壶 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的一种壶式。器形似匏瓜状,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壶的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壶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做凤首形状,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

茧形壶 亦称鸭蛋壶,一种古代壶形。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既似蚕茧,又若鸭蛋,故名。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多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也有光素者,仅以暗刻弦纹装饰。茧形壶在当时既为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用以倾听远方敌军骑兵马蹄声。茧形壶后世传入朝鲜,李朝青白釉瓷中有这种器形。

蒜头壶 始见于秦汉时期的一种壶式,有陶质和原始青瓷两种。特征为蒜头形小口长颈,圆腹。东汉时期蒜头壶腹部比西汉时期丰满,蒜头呈扁圆形。有的蒜头壶颈、肩部堆塑有人物、龙、虎等纹饰。

唾壶 又称"唾盂",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故又?quot;渣斗"之称。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增加盖与托盘。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五代及宋、辽,恢复为盘口,扁腹,圈足,不过一般口径大于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饰莲瓣装饰。入明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一直持续到晚清,俟后被灰槽所代替。

带系扁壶 壶式之一,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岳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帖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盘口壶 壶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盘,长颈,球腹,平底。造型源于西汉的喇叭壶,其时部分器物口颈转折外已呈现棱线,至东汉初棱线凸起,初具盘口,中期后定型。此器自东汉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变。肩部通常饰双系或四系,东汉为环形,三国、两晋呈桥形,隋以后渐成条状。

虎子 又称"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种器物,用途有水器与溺器两说。迄今发现最早的虎子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茧式扁圆腹,绳梁,虎状圆臀有尾。此后的先秦墓中曾出土过漆、铜、陶质的虎子。瓷质虎子流行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造型呈卧虎状,昂首,张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梁或若绳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状,腹侧刻双翼。中期以后,造型渐趋简单,器身与扁罐相类,肩部有向上倾斜的直筒口,素身,极少装饰,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渐消失。

鸡首壶 出现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的一种壶式,因壶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亦称鸡头壶、天鸡壶、罂。烧制鸡首壶的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值纳隙耸瘟缀托芪疲餍斡琶馈?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一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品。

鹰形壶 又称鹰首壶,属盘口式壶中的一种。江苏宜兴周墓墩西晋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径10.5、底径11厘米,盘口,短粗颈,圆腹,平底。壶的肩部贴塑双目圆睁、尖喙下勾的鹰首。两侧有对称竖式双系。腹部两侧用简单的刻划纹表示鹰的飞翼,腹下部塑有鹰爪,另侧对称位置贴附鹰尾,着重刻画了鹰首部位和硕大的双翅。

羊首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东晋时期。器形为盘口,长颈,溜肩,椭圆形腹,口与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装饰在壶的肩部与柄相对处。羊鼓睛凸目,双角卷曲,雕塑细腻。羊首壶曾出土于南京和平门外米家山东晋墓以及江苏丹徒、绍兴等地区。

象首盘口壶 壶式之一,195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墓。盘口高而微撇,束颈,丰肩,椭圆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对称的四组条状系。壶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两侧展开附在壶体上,高昂的象鼻为壶流,对称的一侧是隋代流行的龙首形柄,造型独特。其白釉略带青瓷特征,属白釉滥觞期的作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珍贵的标本。

凤首壶 流行于唐代的一种壶式。又称龙凤壶。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有青瓷凤首龙柄壶,壶盖塑造成一个扁状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装置一条螭龙形壶柄,龙头伸向壶口,前肢攀壶肩,后肢连底座,瘦长的壶身上堆贴着层层繁缛瑰丽的纹饰。唐三彩凤首壶造型更接近于萨珊朝金银器,凤冠作圆环状,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为壶流的凤嘴有的张开,有的尖喙合并,两侧可向外流水。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披落在壶体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广东广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凤首壶、印度尼西亚出土的唐白瓷凤首壶在器形上有较大的变化,凤冠做成花冠状,凤首成为一种装饰而不再充作壶流,壶体呈球状,肩部有管状流,凤首后部与壶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后凤首壶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现。1974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元代窑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凤首壶,小口,直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圈足。仰首曲颈的凤首作流,凤尾卷曲作壶柄。壶腹绘展翅飞翔的凤纹。明宣德时期亦有一种以凤首作流、龙首为柄的执壶。元、明时期的凤首壶造型与唐代的凤首壶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应该是它们之间的共性。

龙凤壶 见"凤首壶"

龙首壶 壶式之一,因壶流装饰成龙首形而得名,始于唐代,有陶、瓷制品。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三彩龙首壶,用龙首作流,壶柄也塑成龙形。北宋定窑烧造的龙首壶,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肩一侧贴附扁形曲柄,另一侧有直立龙首,龙颈雕琢细腻的鳞纹,龙口含有弯曲的短流,壶的形体秀丽。

双鱼壶 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壶式之一。整体作并联的双鱼形,双鱼嘴为壶口,鱼体作壶身,鱼尾为假圈足,鱼背脊间各有凹槽,槽上下两端贴有桥形系,可系绳,故又名双鱼穿带壶。陶、瓷质双鱼壶是受金银器影响后出现的新品种。唐代越窑青瓷和三彩陶制品较多。1983年广东梅县出土唐代水车窑青釉双鱼壶,壶口外敞,鱼形腹,圈足仿鱼尾,肩部一侧装管形短流,双鱼之间有一凹槽,上下各设一系,足上部有穿孔,制作简练。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五代时期的白釉双鱼穿带壶,虽然双鱼的基本特征均有细致的刻画,但与唐代相比,缺少了简练、生动的效果。

鹦鹉形壶 唐代出现的一种壶式,低温釉陶制品。196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墓葬出土。壶的外形是一只鹦鹉,立于喇叭形座上,后颈有一盘口,直颈,柄的一端依附壶颈弯曲于背部,鹦鹉腹部中空,喙为流,全身羽毛刻划细腻,生动而实用。

执壶 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样式就有5种之多。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器形修长秀美,并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于注腹,因内盛热水用以温酒,又称"温碗"。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元代壶身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执壶造型增多,并多作茶具。

提梁壶 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北宋时期有耀州窑刻飞凤穿花纹龙流提梁壶,小口内敛,丰肩鼓腹,下部贴有三足,仰首张口的龙头为壶流,拱形提梁装于肩部,靠壶流一侧的提梁上骑一小猴。壶体设计精巧,构思新颖。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比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重庆市博物馆收藏元代青白釉龙柄壶,造型别致,六棱形壶体上趴伏一曲体龙,龙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龙身为提梁,生动而神奇。明代提梁壶以万历时期的为代表,壶体有瓜形、球形、六棱形等式样,提梁有高、低之别;少数为窗柜式,或在壶肩部有双竖系,双系之间穿半环形金属提梁。

内管壶 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于向壶内倒水需从底心管口倒入,又称倒灌壶、倒流壶、倒装壶。1968年陕西省彬县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剔花内管壶,是这种壶式的典型器,壶虽然有流、柄、腹体及圈足,但无口、无盖。壶上半部作双蒂式象形壶盖,顶端和一侧腹部有飞凤式提梁,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流,子狮在母狮腹部吸吮,壶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内管壶多作桃形。

人首鱼龙壶 辽代的一种壶式,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为人首鱼身,腹部两侧有翼,背上壶口作莲瓣形,鱼尾上翘。胸前有一龙首为流,人首脑后与鱼尾之间相连的曲柄作提梁,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鸳鸯形壶 辽代三彩陶壶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王家店辽墓。壶体作浮水鸳鸯形,鸳鸯背负敞口花瓣形壶口,壶口与鸳鸯尾部连有弧形花梗作柄,鸳鸯嘴部为流,腹下有假圈足。

鸡冠壶 辽代典型壶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种皮囊容器而烧造的,亦称皮囊壶。因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穿孔,故称鸡冠壶。又因形似马蹬,俗称马蹬壶。依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知鸡冠壶大体分为5种形式,即扁身单孔及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辨别鸡冠壶年代的早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以壶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来区分。扁身单孔式,是辽代早期形式,壶体上扁下圆,肥身,上有竖直的管状口和鸡冠状单孔系,器身似两片皮页,下加圆底上加管口缝合而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庆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鸡冠壶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扁身双孔式除自身保留着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与装饰艺术方面更加精美,如在双系的部位贴塑攀附的猴等动物。有的壶底出现划刻"官"字款。鸡冠壶唐代就已经出现,陕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壶 元代创新壶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贮放奶液的金属或木质器皿演变而来。器形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侧有花冠形装饰,柄两端各有卷曲花饰,方式壶流,矮足,足脊宽平无釉。壶体上有仿金属箍和铆钉状装饰。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铁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国内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壶 一种壶式,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壶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壶为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器,明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制品最为珍贵,清康熙年间仍有仿制。元代僧帽壶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匀称,壶流比元代略长。清代壶颈略高,腹部略瘦,壶流略短于明代,没有明代优美,也不如元代制品敦实稳重。

梨式壶 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因形状似梨而得名。伞形盖,盖顶有宝珠钮,短颈,其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矮圈足,弯流,曲柄。从北京元代遗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壶看,其特点是颈部较细,腹部硕圆,平底;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洪武时期梨式壶腹部略瘦,腹下部明显内收,圈足外撇,足边垂直,足内较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永乐壶颈较粗,圆腹,圈足向外侈,整体造型端庄。宣德时期,壶腹略短,圈足增高。颈与盖上的宝珠顶比永乐略大。成化时期除继续沿用传统形式外,在壶盖顶部出现微小变化,增添平盖形式。此式影响到正德时期,清康熙时期亦有摹拟之作,其器挺拔肥硕,唯柄曲线欠流畅。

大扁壶 壶式之一,明永乐时期创烧。小直口,颈部凸起一棱,并有一小系,有盖。壶身为立扁圆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圆形凸脐;背面平坦,中有相应的圆形凹脐。底部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环系。均为青花制品。正面凸脐上多绘八角星纹,外围有的绘缠枝莲,边缘为海水纹,侧壁一周绘缠枝莲纹。背面无纹饰。器形仿西亚金属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证。

莲瓣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明代宣德时期。器形为直口,溜肩,圆腹,前有直流,后有曲柄,腹部有4层凸起的仰莲瓣纹。器表施有祭红釉,红色鲜丽匀润,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莲花。

字划壶 亦称字形壶,清代康熙时期出现的一种壶式。壶体为立体的汉字形,多做成福、禄、寿三字,笔划间雕镂透空。

茄式壶 清康熙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壶式之一。小口,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腹呈长圆球状,似长茄形,圆底施釉,故放置不稳。据此分析,茄式壶可能是陈设品。

鼻烟壶 又称烟壶,盛放鼻烟的器皿。鼻烟壶于明晚期由西方传入我国,清朝英文音译称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卢。明代晚期,中国尚无专用鼻烟壶,只用废弃的药瓶代替。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由宫廷造办处设计试制。专用鼻烟壶的特征是,壶口较小,使烟的气味不易外泄。腹部扁圆,容积加大,盖带一小勺,伸入壶内。乾隆朝以后所制瓷质鼻烟壶形式繁多。

香壶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仿青铜器形状的一种壶式。直口,圆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状足。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烧造仿宣德窑青花高四足茶壶,即为此壶式,后世延续制作至道光年间。

贲巴壶 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由藏族金属制品演变而来。器形为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龙首形流弯曲向上,无柄,是一种祭祀用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茶与壶不解之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茶与壶不解之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