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古陶瓷鉴定有学问

古陶瓷鉴定有学问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7-27

陶瓷艺术。

鉴定古陶瓷是一个专业性、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它以化学、物理学为基础,需要熟悉古陶瓷演变的历史、制陶瓷的工艺流程、绘画知识等,对古陶瓷的胎泥、器型、釉料、纹饰、款识等方面进行研究,才能辨别陶瓷新旧的年代。现在艺术品市场上仿古陶瓷作伪手段越来越高明,鉴定者要及时了解和跟踪艺术品市场的变化,把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艺术品市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艺术品市场各种不同类型的仿古陶瓷进行分析研究、鉴别,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得到深化。一个陶瓷爱好者鉴定能力的提高,除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长期从艺术品市场实战中总结经验得出其中的奥妙。与新旧陶瓷器物常年厮守、日夜揣摸,才能真正认识其庐山面目。

当今古陶瓷的鉴别中,有几种的高手:

第一种,长期从事文博口的专家,他们对馆藏古陶瓷器物、出土文物和瓷片,古窑址的考察、研究、鉴别能力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指导着古陶瓷研究工作的方向。

第二种,文博口专业中热爱、钻研、刻苦学习古陶瓷的学者,他们对陶瓷鉴定有一定深度的鉴别能力。

第三种,热爱古陶瓷的收藏者中刻苦学习、钻研者。他们对陶瓷鉴定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第四种,拍卖公司、古玩店掌眼的大师,他们的企业要盈利,必须掌握古陶瓷知识和鉴别古陶瓷方法,才能使企业生存。

第五种,盗墓者,他们对墓中器物较熟悉,对冥器有一定程度的鉴别能力,但对古陶瓷学术方面研究不深。

第六种,做高仿古陶瓷的大师们,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以古陶瓷器物作标准器,制造出许多仿古陶瓷并对其进行制旧。

我到过一些广西收藏家,家里,陶瓷满屋,元青花梅瓶、大罐,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明早、中、晚期和清代早、中、晚期官窑器物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他们对书本的理论知识比较熟悉,但书本上的器物照片不能说明与你所收藏的器物年代一致,只是器物外形与纹饰相似。按图索骥,光看书本上的器物照片来对照自己所收藏的器物,就容易误入歧途,就像在房间里走圈圈,找不到方向,误入歧途难以回头。殊不知,那些大师们,照着古陶瓷的器物、纹饰、胎釉来制作,照书本上是分不出新旧的。

但有一点是仿古陶瓷的大师们无法做到的,那就是古陶瓷在世间存在与空气、土壤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物质所产生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特征。

要想深入研究新旧陶瓷的区别,应从研究古陶瓷残片学起,亲自到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埋藏在地下一百年以上的陶瓷残片,因为它们经历了世间许多水及土壤中化学物质的侵蚀,所发生变化是有历史记录的,这种古陶瓷神韵是新陶瓷没有的。

将古陶瓷残片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釉面和胎骨变化特征仔细观察,再与新陶瓷残片对比,反复研究,掌握新旧陶瓷的特征,通过学习、探索和研究古陶瓷残片,再观察完整器物,以点带面,结合器物的器型、纹饰、釉料、胎骨、款识等方面知识和古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再拜读国内有权威性专家的论著,就能在瓷海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鉴别新旧陶瓷和对其器物断代就不是一件难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官窑瓷珍品找人鉴定有诀窍


中国历代贡瓷、宫廷瓷、官窑瓷及清末民国至当代的类官窑瓷、名人名家瓷的瓷器鉴定可分成几大板块。

第一板块:唐五代秘色釉瓷、宋五大名窑瓷、元枢府窑卵白釉瓷等元代以前的贡瓷、宫廷瓷之鉴定,在我国文博界早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鉴定体系,且故宫博物院等收藏已成系列。如有此类祖传或出土瓷器者,可找北京及各地的博物馆专家鉴定最可靠。鉴定权威机构: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各地省市级博物馆。

第二板块:明清官窑彩瓷之鉴定,在我国古玩界也早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鉴定体系,且明清官窑瓷买卖过去多在文物商店、古玩市场进行。如有此类瓷器,找官方文物商店系统的专家及民间老古玩商鉴定最可信。

明宣德青花梵文罐

鉴定权威参考书为原古玩行学徒、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的耿宝昌所著《明清瓷器鉴定》等。

第三板块:清末景德镇官窑关闭之后,一批宫廷瓷画师所画的浅绛彩以及珠山八友的瓷画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陶艺最高水准,可誉为类官窑瓷。但类官窑瓷中的清末浅绛彩、民国珠山八友彩绘瓷、当代红色官窑瓷及名人名瓷收藏等,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收藏体系,其收藏者仍属于地域性。故如有此类瓷器者,找景德镇陶瓷专家鉴定最放心。

第四板块:那么官窑里的官窑宋五大名窑里的宋汝窑瓷找谁鉴定?宋汝窑瓷是中国青瓷之魁、宋朝官窑瓷之首,由于1987年才正式考古发掘出窑场遗址,_且文博界关于“汴京官窑”是否存在,是否就是“宜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之御汝窑,争议不断。文博界公认传世宋汝窑瓷仅七八十件,多藏于博物馆。而民汝窑瓷片至少已出土数十万片。宋宫廷指令汝州烧造供御青瓷,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而宋朝当年“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的“出卖”宋汝窑瓷,古玩界称之为宋汝窑剔窑器,如今也多有出土。所以,鉴定宋汝窑瓷最具权威的应该是一批长年亲临汝窑遗址考古发掘第一线的河南省汝瓷专家,而不是隐身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的专家。

第五板块:民窑里的具官窑品质的元青花瓷找谁鉴定?元青花是当代民间陶瓷界收藏的热点,2005年7月佳士得伦敦拍卖会创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2.3亿元的世界拍卖纪录。中国国内民问陶瓷界连续举办了两次“元青花国际研讨会”,其发起人是上海社科院学者、博士生导师、民间元青花收藏研究者许明先生等。按照文博界的传统说法,国内外博物馆仅藏中国元青花300余件。但中国民间收藏界近年来公开收藏展示出来的标明为“元青花”的收藏品己达数百上千件,当然真伪有待鉴定、探讨。元青花是景德镇民窑供外销生产的民窑器,其精品多由西亚宫廷收藏,笔者以为其“民窑性质,官窑品质”,可称之为民窑瓷里的“官窑”器。元青花精品收藏最多的为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伊朗阿特别尔神庙伊朗国家博物馆等。故元青花精品器真伪对照、鉴定最权威的地点,海外是在土耳其、伊朗的博物馆;国内应该是在出土产地博物馆,元青花出土器鉴定,最有发言权的是景德镇元青花窑址考古发掘专家。明清故宫没有收藏过一件元青花,如今故宫所藏元青花也多是新中国成立后文博系统调拨的。

因为当代文博界关于宋汝窑的研究刚起步、元青花研究还没有成熟,中国古陶瓷研究最权威的故宫博物院里,也没有一位真正顶级权威的宋汝瓷专家、元青花专家。所以,民间古陶瓷收藏界在宋汝瓷、元青花学术鉴定研究上,叫板北京故官古陶瓷专家,这是中国古陶瓷学术鉴定、理论研究的新动向、新气象,尤其令民间收藏界人士雀跃,看到业余古陶瓷学术研究的希望。

第六板块:杂窑、小窑、偏窑瓷找谁鉴定?除以上所列几大板块的瓷器鉴定找相关专家之外,宋耀州窑、宋建窑、宋元明龙泉窑等都曾生产过“贡瓷”、“宫器”,这些“贡瓷”、“宫器”,也可找最有发言权的各产地的博物馆专家鉴定。古陶瓷收藏圈内最难鉴定的器物实际就是那些各地杂窑、小窑、偏窑出产的瓷器。很多杂窑器物,连年老的顶级古陶瓷鉴定权威都没有见过。俗话说“书画人门难,进门易;陶瓷人门易,进门难”,难就难在对历代各地杂窑、小窑、偏窑器物的鉴定。笔者的经验是,此类器物找出产地的古陶瓷行家、古陶瓷商贩鉴定最合适,因为他们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之条件。最终的鉴定参考意见以出产地、出土发掘地的古陶瓷专家、古陶瓷商贩的鉴定意见为准,千万别轻信所谓的古陶瓷权威说此类器物“有意思”、“蛮好玩”、“很精彩”等胡言。

“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古陶瓷界没有全能的鉴定大师,只有各有专长的鉴定专家。为此告诫收藏者:何种何类瓷器,就该找何种何类瓷器专家鉴定最具权威性。

至于一般仅花数百数千元收进来的普通收藏品,不想以数十万、数百万元送拍卖行拍卖的珍贵藏品,只要找古玩圈的鉴定专家鉴定一下即可。大可不必兴师动众,惊动国内古陶瓷界的权威、博物馆的专家、收藏界的名家。因为唯有国宝级的、一二级文物以上的宋五大名窑、官窑瓷器,才值得买机票、订宾馆、请专家、设盛宴,招待权威人士为你的收藏品作权威鉴定、权威宣传。

俗话说:舍得大付出,才会获得大收获,对于企业界里的收藏家们来说,古玩的收藏鉴定拍卖与企业新产品先期投资研发、中期生产、后期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链产生的品牌效应,其实也是相似的。

艺术品鉴定是一种文化学术行为,而艺术品拍卖,却主要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商业行为,就要依据商业潜规则进行。个人赏玩的收藏品,可以请亲朋好友专家免费鉴定,如想在拍卖会前造势,想高价、天价拍卖掉自己的收藏品,最好先花钱请一名艺术品经纪人来操作,因为投人与产出比是相对应的。如果你想在拍卖会上赢利十万元却不想花数千上万元鉴定费及拍卖画册宣传版面费,你想赢利百万元却不承诺拍卖赢利后与经纪人按10%至30%以上的比例分成,可能你会投机成功一次,但经纪人不会再上当受骗第二次。

为何很多民间收藏家抱怨自己的收藏品比人家的品相好、格调高,人家的收藏品不但能进人拍卖会,而且能拍出高价,而自己的收藏品连拍卖公司的小门也进不去。原因就是他们不熟悉种种艺术品拍卖潜规则,“想拍卖,找不到北”。

文化收藏有文化收藏的乐趣,投资收藏有投资收藏的窍门,古陶瓷藏品找人鉴定,因鉴定目的不同,其鉴定方法及鉴定程序也不相同。其中奥秘,多也!古玩之河,深也!

找实力派鉴定专家鉴定最可靠陶器与瓷器

虽然统称为“陶瓷”。但赏玩陶器者,一般都懂得些瓷器知识,因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瓷器。从使用日用瓷器到赏玩现代艺术瓷,从收藏古代瓷器到收藏古代陶器,这似乎已成了一条陶瓷收藏的规律。

虽然陶是瓷的源头,但赏玩收藏陶瓷者,多是从瓷器开始的。

然而,重点赏玩瓷器者,并不一定懂得陶器。其从赏玩新瓷着手,到收藏赏玩古代瓷器就戛然而止了。

仅仅赏玩收藏瓷器的人,收藏圈内主要分为三类:其一,专赏玩收藏当代名人名瓷者;其二,专赏玩收藏明清青花彩瓷者;其三,专赏玩收藏魏晋、唐宋、辽金及元代老窑瓷者。如今我们统称的陶瓷收藏家,还可以分得更细。如明清青花专题收藏家,明清单色釉专题收藏家,明清五彩、粉彩、珐琅彩专题收藏家等。笔者如此细分,是想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学科分类,各显神通。

在当今收藏社会,“陶瓷专家”仅仅是一个统称,不要找到什么陶瓷藏品,就都去找某一位“陶瓷专家”鉴定,仿佛名声在外的权威“陶瓷专家”鉴定任何陶瓷藏品都能一锤定音一样,迷信权威。

在文博界,有考古学术背景的专家,如已故的陈万里及冯先铭等陶瓷历史考古派的弟子们,鉴定出土的远古、高古陶器和高古老窑瓷器更游刃有余。有古玩行古陶瓷经营背景的专家,如北京已故的孙流洲及耿宝昌、上海的薛贵笙等陶瓷传统鉴定派的弟子们,鉴定明清彩瓷更得心应手。而鉴定当代陶瓷界最难鉴定的以假乱真的高仿瓷,是当代那些仿古瓷高手及策划经营者们最拿手。

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专业古陶瓷鉴定大家,以个人的学术成果及鉴定经验、个人的学识修养及人格魅力,受到古陶瓷收藏者们的追捧、爱戴、崇敬,这是礼仪之邦尊老敬老的传统。遗憾的是,当代古玩书画艺术品拍卖界的一些炒作者,为谋取巨大的商业利益,到处打起顶级权威专家的牌子,把那些年老的超级鉴定巨星当摆设,当推销高仿瓷的道具,尤其利用年老体弱的老专家鉴定时一时眼花的疏忽,把惟妙惟肖的高仿品推销给那些腰缠万贯的收藏企业家。

其实,找实力派鉴定专家鉴定才最可靠。如青瓷找青瓷实力派鉴定专家,青花找青花实力派鉴定专家,彩陶找彩陶实力派鉴定专家等。因为陶瓷这个大项里,也有各专业分工,迷信某一位全能的古陶瓷鉴定专家鉴定,才是找人鉴定的误区。

减法鉴定古陶瓷


鉴定古陶瓷不是做加法,将书中符合的地方一条条罗列出来,而恰恰是在做减法,一条不对,就可以全盘否定。

画风不绝对

古陶瓷鉴定领域目前鱼龙混杂,我觉得在这当中有一个误区,就是将传承与仿制区分得过于绝对,似乎每一个朝代的瓷器都会在风格上发生突变,而没有传承衍变的过程。比如清中期的民窑青花龙纹大盘,有人写文章说可能发生于康熙晚期,然后在雍正早期、中期、晚期出现不同的变化,龙画得比较凶猛就是早期的代表,慈颜善目的就该是晚期的。但我查了多部史籍,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觉得画匠有自己的风格,民窑更赋予他们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所以龙的表情神态各异是正常的。再比如上次在电视里,一位先生讲解棒槌瓶在崇祯晚期和顺治年间的不同画法,即由圆脸变成了尖脸,我认为不管圆脸还是尖脸,都是画匠的不同审美取向,不可能明朝灭亡,景德镇的工匠们马上就改变了风格。虽然陶瓷画风的衍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受时代的影响,但并没有如此明显绝对的界限划分。

鉴定靠工艺

传统的鉴定方法就是眼学,最根本就是看制作工艺。工艺鉴定包括胎质、成型、彩绘工艺、施釉工艺、支烧工艺及旧貌。这里以成型工艺鉴定为例,比如鉴定元代青花瓷,看其如何成型,就可以有个粗略的判断。元青花的成型不是我们认为的手拉坯,而是脱坯脱出来的。因为到了元代,景德镇采用了二元配方,即麻仓土加瓷石,可塑性不强,拉坯塑型比较困难,所以只能用脱坯。脱坯和拉坯的区别就在于,拉坯薄厚较均匀,脱坯摸上去则会高高低低,不很均匀。另外,拉坯的气泡是有方向性的,脱坯的气泡是不规则的。在这里,提一下注浆,注浆工艺是我们鉴定古陶瓷的最基本的一点,注浆工艺兴于解放以后,目前市面上的中低档仿古瓷,大都采用注浆工艺,所以能认定器物是注浆的,就可以断定其是现代仿品。区别注浆、拉坯和脱坯的关键就是看内壁,看里面要比看外面可靠。可以说,内壁没有旋纹、没有修刀痕、没有手指按过的痕迹,光滑且有泥浆流动痕迹的就是注浆而成的。

古陶瓷鉴定内容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本章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因已约定俗成,我们在鉴定时应循此操作,始不贻笑大方。

1.辩真伪

从内容与要求上讲,"辩真伪"一点没有什么再深的含义,更具体的要求。我们这里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各时期、各窑口的陶瓷的特征,上编已作了介绍,那就是真品的标本、模范、辨真伪的"真"的依据,这里不再重复。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另一个原因更主要,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作金丝铁线: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2.断时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哈明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3.判窑口

元代以前的陶瓷的鉴定重视窑口的判别,也有较多资料,比较容易鉴别。明、清时候,景德镇为官窑所在地,全国瓷业中心,景德镇官、民窑产质量高,数量大,民窑产品"器成天下走",占领了全国市场。其他窑场相继衰落,处于次要地位,它们或生产低档大宗产品,或着意仿景德镇民窑产品,所以产品在造型、纹饰等方面少有特色,各地出土、传世较少--历来不受重视,作大墓明器档次不够,日常生活中随用随丢,无人注意保存。所以令人所见资料少,研究少,鉴别它们的窑口较困难。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今后对明、清景德镇以外窑场所产陶瓷器容口的鉴别工作会渐有成就。 应该特别注意,明、清官窑瓷器比较起来,生产数量大大少于民窑,流入民间者更少,凡署官窑款的器物,要小心谨慎。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仿明代斗彩、青花等品种瓷,有署明代官款者,晚清光绪时仿康熙、乾隆器,也书康、乾款,鉴别时尤要注意。关于各朝款识特征,本编将有专章讲述。 前已说过,几名窑仿品皆多,而真品却很少。如宋汝窑烧造时间短,传世器极少。而明清两代仿得较多。成化斗彩价格特高,明代后期、清代前期均有仿者。作结论时多加小心,观察仔细,反复推敲。 判定陶瓷器的窑口,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胎:古代各窑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什么料烧什么货,所以大体上是各窑产品各具特色。现代科学的方法是通过仪器测出各已知窑产品胎料的化学组成,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成份,将要鉴定的器物测出胎的成份与之对比。但当所鉴定器物不便测试时,只能通过观察胎体的色泽、火候、胎质等来判别。有丰富经验的古陶瓷鉴定专家,用此也能鉴定得相当准确。 釉:各窑工艺技术往往形成传统风格,因而形成各自比较固有的特征,比如前编我们已经讲过的宋均窑的天青、月白色釉,耀州窑宋代的青釉育中泛微黄,宋龙泉窑的梅子青,定窑白釉泛牙黄,等等,这些显著特征是我们从釉着手判别窑口的依据。当然,不能绝对化。同一窑口器物,由于时间不同,烧成时的情况不同,同窑不同器)等,釉色也有差异,有时差别还很大,这就要综合其他因素才能作结论了。 装饰手法:各窑所处时代、地理位置、性质(官、民窑)等诸种不同,便受时代、区域文化、地方风俗等影响制约,纹饰内容和技法工艺都有各自的传统特征,如唐代越窑青瓷纹饰少,而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的刻花、印花就多。定窑白瓷印花内容多花卉、婴戏,四川彭县磁峰窑印花白瓷则多牡丹、凤穿花。康熙彩瓷多刀马人,乾隆多西洋妇女,等等。 工艺:各窑生产传统,历时长短不同,技术影响,来源不同,原材料不同(如宋以后北方窑多以煤为燃料,南方多烧木材等),窑场经营性质不同(如官窑不计成本,产品选料精良,装饰雕绘精细,相同品种、器形不多,次品销毁,而民窑追求利润,产品造型、装饰大多力求简洁适用美观,同类型品种多等),反映在工艺上就大不一样。 器形;各窑性质不同,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不同,产品在器形上差别很大。如宋代均容为皇家生产的产品多为仿铜礼器、陈设器,磁州窑为民窑,产品大多为生活用器。而且,一般说来,官窑产品器形单调,造型保守,少创新,而民窑产品器多样,形式活泼,创新多,变化多。从地理社会环境上看,各窑受当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制约较大,产品器形就不很相同,如宋代北方窑多产瓷枕,南方较少。唐家至明,北方窑所产君特形体较大,南方密所产则形体较小,等等。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要鉴别陶瓷器的窑口,必须很熟悉我国各时期,各主要窑场产品的特征,以他们为兰本,做到心中有底,有可依凭的标准,所以第一编的内容非掌握不可。

4.评价值

在古陶瓷鉴定中,唯有此点似乎比较灵活些,有时候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件古陶瓷器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收藏研究者中,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宋代、明代的民窑陶瓷,三、四十年前几乎不为人们所重视,近些年,人们又特别看重它们,特别是民窑器绘画的姿肆豪放,任意挥洒,精炼含蓄,拙朴茂美,为艺术家倾倒,崇拜得五体投地。又如,有些人酷爱青花,另一些人则对青瓷一往情深。国际市场上,前已介绍过,不同国家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对我国古陶瓷的喜爱各有偏好。 尽管如此,古陶瓷鉴定中评其价值,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客观标准,如完整器比不完整者价值高;"物以稀为贵",历史上生产得少的,或难得一见的,或出土传世极少者,其科学价值自然高些,如汝官窑器、明代"空白朝"带款器,等;大名窑精品,如邢窑、均窑、定窑等;见于文献着录的瓷器,如水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官窑器由于胎釉细润,造型规整,绘画精妙,历来价值比较高,清末民初,甚至凡带官款的器就能卖高价,故作伪之风大兴,等等。一般说来,价值高的陶瓷器,必须胎质坚致,釉色鲜艳,釉质莹润,彩色鲜明,绘画装饰精工,造型优美等。但从经济上讲,就无一定之规了。中国陶瓷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拍卖的最高价格,据目前所知,一是一件来均窑浅兰色洗,在美国卖得280万美元。(1989年7月24日美国《新闻周刊》报等)。另一件是雍正珐琅彩芦雁图小杯(高8.l厘米),1989年11月在香港拍卖价高达1500万港元。而且,随着世界市场上中国艺术品热不断升温,中国艺术品包括瓷器的经济价格还会升高。所以评鉴一件古代陶瓷的经济价值,就绝无定论了。

古陶瓷鉴定秘籍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的依据。

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

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象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

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到明代中期,万历时的朵云,又有三种形式:(1)有飘带的朵云,飘带加粗,云头缩小。(2)把云头拉成一块长云,朵云无头无尾、画工简单。(3)绘一如意头云头,全身绘飘带数条,不分头尾。发展到清代初期,雍正时期,朵云头拉长,左、右飘带短而肥,形成菱角形状。原来的云头没有了,在云头上端、左右两边和尾部的飘带均变成了云头。再发展到乾隆年间,朵云头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串云”。朵云的云头写成“牛面形”,其尾部的飘带活像一撮须,或者把如意云头拉长,成“S”形,或者拖至尾部。

元、明、清三朝,朵云绘法艺术最高,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我们鉴定陶瓷纹饰时,必须对 它的民族性和时代的特殊性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判定每一件陶瓷的年代。

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

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

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

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

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

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图)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辩 真 伪

这里我们从真、伪品的比较,伪品作假手法等方面来提高辩别真伪的能力。 要辨出真伪,只知道真的特征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伪品的特征、规律,才能明辨是非,正所谓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常见仿古陶瓷品种。众所周知,社会上出现仿古陶瓷(即古代某些陶器瓷的假品、伪品),不外乎两种原因:

一、是对某些古陶瓷的爱慕,因真品太少或不易得到而仿造,这主要是封建帝王如此。如雍正帝酷爱宋代名窑瓷器,内府所藏尚不满足其把玩需要,便常将宫藏宋瓷真品交御窑厂仿造。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

二、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

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此时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仿古作伪陶瓷的一般特征:这就是鉴定工作中的"彼",因此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的是古陶瓷鉴定家们经几代人百来年实践、研究、分析、比较才归纳出的经验,很科学,应高度重视。

①胎体不是过重就是过轻,这是因为仿制品与真品所用胎料不同,也不可能相同。现代造假古陶瓷者,用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手段分析作伪对象的胎、釉成份、配方,及模拟古器的烧成窑炉气氛,乃至仿造古代窑炉等,所仿古器在胎、釉手感、外观上几可乱真,不易辨真伪,但鉴定者可从真、伪品的其他方面去突破,主要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器物上的反映。

②胎质、釉质一般过细。仿制古器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手段,等等,均比被仿物生产时进步,而仿造者又惟恐做得不精不细不真,胎釉料加工时多充分利用当代之生产技术条件,故往往在精细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造型失去古物风格。这是最要害的一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人们的哲学、美学、科技等社会文化差异是巨大的,无法重合的,即古希腊哲人所说的至理名言;人们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因此,仿古作品无论怎样精心研究被仿对象,着意模仿古器造型特点,仍必然打上仿造者的时代烙印,给辨伪者留下蛛丝马迹。这点似乎有点玄妙,待我们后面列举几个鉴定实例就明朗了。

④轮廓线条生硬。这亦是鉴定作伪品的~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仿品是"仿",任何高手制作时均在头脑中有一个兰本,其制作受该兰本制约,不能随意,只能尽心尽意去"依葫芦画瓢。"显而易见,在仿品上的各部位的轮廓,其线条是小心翼翼做出来的,必然显得生硬呆板,远不及真品的流畅自然。这是一切仿品之共性,是仿品"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特征。

⑤无使用后的光滑感。陶瓷真品大都经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器表均留有自然的、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只有清朝宫廷的"库货"除外:清代官窑年年烧造大批瓷器运进皇宫,保存于库房中,有部分从未动用过,这种"库货"有的虽也有近三百年历史,却无使用特征,是"老的新器"。)仿古作伪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经手把玩少,当然没有上述古瓷的光滑感。有的仿古作伪瓷虽经人工作旧(作旧方法我们下面要详讲),但其光滑陈旧感又不太自然,露人为痕迹。

⑥与上一点相联系的是仿品釉面光泽一般太强(有些人称此种现象叫"火刺"),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泛兰而不是泛青。

⑦造型方面,纹饰方面的有些特征太强烈、过份看上去极不自然。这是因为要仿得象,仿得真,仿造作伪者大多研究掌握了被仿真品的许多特征,历代好些作伪者,均是研究、生产制作陶瓷的专家、内行。但因要想蒙骗世人,特别怕被行家识破,所以仿造时便仔细做出若干特征来,不太高明的仿造者甚至有意突出某些特征,这便形成了一般仿品的此种现象,倒为鉴定者留下鉴定依据。

⑧彩太鲜,比如白彩太白,红彩大红,绿彩大绿成墨绿色,等等,没有真品的时代特色,真品彩色的意蕴。

⑨仿品纹饰的绘画不自然,笔力拘谨,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因其要仿,当然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摸,必然十分小心谨慎,所画的纹饰也就拘谨生硬,很不自然了。当然,历来有不少绘画高手参与仿制,由于他们水平高,对真品绘画能心领神会,得其真谛,仿的画也极为形似,但终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品艺术的韵味来,不能神似。

⑩款识书法无力,字体做作不舒展自然,有些连边圈边框都明显不规整,线条粗细不匀。因为书法同绘画一样极具个性,要仿别人书法者,难免不露仿者的艺术个性来。

以上所述这种种仿品特征,在某件具体器物上,不大可能同时都鲜明表现出来。但只要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鉴定时用心观摩,抓住了一点两点,也就有了突破口,能顺利进行了。

我们讲的假陶瓷器的特征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仿古作伪瓷釉面、彩色等往往现新象,不旧,这较易被人识破。于是,聪明的仿造者也总结出一些作旧的方法来,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又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陶瓷鉴定工作者针对仿造者的作旧方式,也总结出一些识破机关的方法来,举例如下:

青花器去光:仿造者先用氯氟酸轻擦器表,再用烟灰(最好是烤烟灰)涂擦,新瓷表面的光泽就会大大减弱,并现出久用瓷器所特有的烟黄色痕迹来。鉴定时如对此有怀疑,可用少许肥皂水或汽油轻擦,即可去掉,识破伪装。

有些新仿古瓷,为了卖个好价,还将其作得象是出土物的样子,称为作土锈,其方法是:

一、在老土中掺蛋白,涂拍于新器之上,时间稍久即可在器表生成一些土锈班痕;

二、用古墓中的泥土再适当参入一些铅粉,涂于器表,红700℃左右炉中烧烤,即可能现泥黄色斑点。这两种方法所作出锈均粘附牢固,不易去掉。不过这种斑痕太新、太过,形成不自然,仔细观察比较即可识破。

三、作金丝铁线:釉的开片乃胎釉不能配合,烧成时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或无开片器物经久远年代后釉面发生变化而成。一般仿制者难以掌握烧成开片釉的技术,便用假的开片手段:在仿制瓷器已经烧成,开炉时,趁器物温度还很高,用含盐的水往器身浇洒,便可生成开片釉。待器物冷却后,先用墨染粗片纹,便成铁线,再用茶水染细片,即成金丝。此种金丝铁线器,用水冲洗,便现原形。

四、过去仿古作伪瓷器不全是新烧,有将旧瓷加彩加款者(彩瓷比白瓷价高,有款比无款价高),此种作伪方法名日坯新彩。

除此而外,作伪方法还有种种:复窑、提彩、脱釉、补釉、补缺、旧胎到填花、新物旧款、旧物新款、套口、撞底、磨底磨口、去耳、"去流、除柄、补彩、补画等等。凡此种种,作伪虽然巧妙,终有不可掩饰的痕迹,若仔细揣摩,认真观察,不轻易下结论,终会去伪存真的。

鉴定古陶瓷的四个基本要求或叫基本任务:辨真伪、断时代、定窑口、评价值,这就是鉴定的内容。即按古陶瓷研究,鉴定界若干年中相沿成习的一些规定,较为详细地介绍一此有关事项

断 时 代

这个要求似乎同辨真伪差不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鉴定时对陶瓷器年代的断定,学术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但成习惯的规定,明代以前的器物,能定出朝代即可。再细一点,那些历时较长的朝代如唐、宋,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在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那些能定出绝对年代的器物,在科学上最有价值,往往作为标形器,作为研究资料,这种绝对年代,多由器物本身铭文显示。明代以后的朝代,要求能定出以帝王年号为阶段的相对年代,如明宣德、成化等等,清康熙、嘉庆等。只说是明代、清代,就不大够水平了。

还有,明、清历时长的朝代,如明之嘉靖、万历,清之康熙、乾隆,能分出早、中、晚更好。

断时代与辨真伪一个不同点在于:在古陶瓷中,有一些古人仿古器物,它们既不是被仿对象那种真品,也不是今人作伪,对今天来讲,它们也是一种古代陶瓷,精者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宋元时期小窑仿名窑器,明清时期仿宋代名窑器,清代仿明代官窑器,等等。对这类器物时代的鉴定,要说出仿品的时代和被仿对象,如宣德仿哥窑,永乐仿宋龙泉,康熙仿永乐青花,雍正仿汝窑,"乾隆仿均窑,等等。对这类确属古人仿古器物,仍应充分重视,它们照样有一定的收藏、研究、陈列价值,只要我们拿准了是否为仿品,仿制时间,不致鱼龙混杂,就算很有水平了。

古陶瓷鉴定秘要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保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

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象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

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到明代中期,万历时的朵云,又有三种形式:(1)有飘带的朵云,飘带加粗,云头缩校(2)把云头拉成一块长云,朵云无头无尾、画工简单。(3)绘一如意头云头,全身绘飘带数条,不分头尾。发展到清代初期,雍正时期,朵云头拉长,左、右飘带短而肥,形成菱角形状。原来的云头没有了,在云头上端、左右两边和尾部的飘带均变成了云头。再发展到乾隆年间,朵云头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串云”。朵云的云头写成“牛面形”,其尾部的飘带活像一撮须,或者把如意云头拉长,成“S”形,或者拖至尾部。

元、明、清三朝,朵云绘法艺术最高,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我们鉴定陶瓷纹饰时,必须对 它的民族性和时代的特殊性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判定每一件陶瓷的年代。

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孝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

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

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

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

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

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术语


我国古陶瓷鉴定虽然宋明就兴盛,但只有少数文人学者业余爱好此道。鉴定成就也十分有限,几乎无专著刊行,多见于文人笔记小说中。真正兴起鉴定之业,是明末清初之时。因古玩行业兴盛,大批古董要买进卖出,鉴定器物之真伪使关系到古玩行中人的荣誉,乃至生家性命。(如1936年,72岁的老古玩商人沈古甫,因花10万元买了几件假乾隆官窑瓷而破产;1930年,北京老古玩商刘东轩因将一块真黄田石看成假的,既丢了面子又少赚钱而气死。)所以古玩行人都极其认真钻研鉴定方法,苦练鉴定基本功。他们长期实践,师徒相授,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套鉴定古代书画、陶瓷、玉器等的经验,有些人成了此行专家,不少人著书立说,如广州许之衡,北京孙瀛洲等,给我们留下一份宝贵财富。同时,在百余年的古玩鉴定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用语,历代沿用’,违约定俗成,成为常用术语。因为我们今天的古陶瓷鉴定工作肇源于清末民国年问古玩行人的鉴定,而今国内外知名的一些老古陶瓷鉴定专家,也来自旧中国古玩行中,这些常用术语在他们的著述中使用、传播,已成今日陶瓷鉴定中的"规范化用语"。因此,我们只能沿用,在新的条件下有所发展,而不能去"创新"。下面的这些常用术语,转录自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作为本节附录收入本书。

面对火爆异常而错综复杂的古旧瓷器市场,不少人显得无所适从,其实,古旧瓷器的收藏品并非高深莫测,只要你能听懂或弄明白下面这些历代瓷器鉴赏、收藏家约定俗成的口语,便可大胆入市。口磕——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现的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冲口——器物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多出现在碗、盘类瓷器上,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象。

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大部甚至全部。

毛边——器物口面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重皮——器物口部因受重伤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

棕眼——瓷物釉面气泡在窑中融裂爆破后,未曾弥和而形成的小孔。

缩釉——瓷胎面上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普出现的漏胎现象。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透漏而露胎无釉。

片纹——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的相互交错的细裂纹片,与开片略同。

软道——瓷器釉面久经摩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

冷墨——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失亮——器物釉面或彩绘的表现,被硬物划破后留下的伤痕。

伤釉——由于釉与其它物体磨擦,致命釉面局部损伤。

剥釉—由于釉面受酸、碱、盐的侵蚀,或器物入土受浸而使釉面脱落。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器物。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由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配腿——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腿。

配盖——用朝代不同器物的盖相配。

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鸡爪纹。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浸,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假出土——仿古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亲如旧,低温铅釉和五彩、粉彩等器,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

镶嘴流——壶流已消失,用其它嘴镶补。

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且釉边不光滑。

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

古陶瓷鉴定学之釉质鉴定


俗话说:“胎是骨,釉是衣”、“人靠衣服马靠鞍”。陶瓷表面通常施有一层或两层与玻璃相似的釉,使产品美观而实用,并能提高器物的强度与表面的硬度,以及抗化学腐蚀能力。自瓷器诞生之日起,釉就不离其左右。对釉的鉴定也是古陶瓷鉴定的重要内容。它大致包括对釉料性质和施釉方法两个方面的鉴定。

以当代化学分析为基础的釉料研究告诉我们,釉料主要是由基料、色剂、熔剂和辅料四种化学物质组成。

基料,顾名思义就是形成釉的基础材料。基料中首先要有的化学物质就是硅。二氧化硅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形成无色透明的均质体——玻璃。在绝大多数釉的组成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占50%以上。它在釉中能与很多氧化物化合,特别是与盐类更易化合,形成复杂的硅酸盐。混以适当物质,能制成带色或乳浊的过冷溶液。三氧化二铝也是基料中的重要成分,一般采用分散性较大的黏土或高岭土。他在釉料中主要起固熔剂作用,调节釉的熔融温度和高温黏度,增大釉面硬度和抗化学侵蚀能力,增强色剂的稳定性。

绝大部分釉都具有颜色,即便是白釉和透明釉也会多少有一点颜色,如:淡青色、牙白色等。真正无色透明的纯玻璃釉在古陶瓷中是不存在的。釉的颜色是由其中所含色剂决定的。

熔剂,又叫助熔剂。俗话说:“无灰不成釉”,最原始的釉就是用草木灰做熔剂的,其中含有大量钾、钠、钙、磷等化学元素,它们都可以起到降低瓷土中石英熔点的作用。

辅料,虽然在某些釉料中只起到辅助作用,但也不可小视,它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人们通常根据釉料的原料组成、制作方法、烧成温度以及外观特征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配料成分不同,可分为灰釉、石灰釉、长石釉、铅-硼釉等;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生料釉、熔块釉、挥发釉;根据外观特征不同,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纹片釉、无光釉等;根据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

上述四种分类方法,都不能明确反映中国古瓷制釉历史的发展脉络,也不能充分表述当代古陶瓷釉质鉴定的基本思路。一些中国学者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的研究方法全盘照搬到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来,甚至把釉面简单分成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在他们眼里,中国古代瓷釉只有两种,把含钙量在10%以上的釉统统称作石灰釉,把含钙量在10%以下的釉称作石灰碱釉。这样一来,简单倒是简单了,但使许多人误以为,所谓石灰釉必定是以石灰制釉,所谓石灰碱釉就是用长石制釉。殊不知,二氧化钙含量高的釉,未必都是石灰石制釉。松木的含钙量近40%,用松木制成的灰釉含钙量至少在10%以上。用长石制釉也是在有了近现代机械加工设备以后才出现的事情,由于古人没有大规模粉碎加工坚硬石头的能力,所以不直接用长石配釉。更可悲的是,我们常见的釉质检测报告都是这样写的:“某某器物与某某窑某某瓷的釉质成分基本相同。”简直令人一头雾水,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没说!花了钱得不到结果。有些行业传统鉴定专家也误以为,古陶瓷的釉质鉴定,只能靠眼力,不能靠科学,科学分析无法断代,其理由是:即便是同一时代、同一窑口、同一品种的瓷片之间,它们的化学成分都不会完全一样。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元素分析法和釉质老化检测法是当代古陶瓷釉质鉴定最科学的鉴定方法。要想掌握它,必须要懂得中国古陶瓷工艺发展史中的釉料发展的历史变化过程。根据中国古瓷制釉工艺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笔者把它们分为灰釉、土釉、多元釉、化工釉和长石釉五个发展阶段。它应当是当代古陶瓷釉质鉴定的基础,也是在摆脱标形学鉴定的束缚,创立痕迹学鉴定过程中始终要把握的最为本质的东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