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鉴赏 > 导航 >

三分钟了解帮你成为钧瓷鉴赏高手!

三分钟了解帮你成为钧瓷鉴赏高手!

古代瓷器鉴赏 古代瓷器足部鉴赏 古代钧瓷器

2020-08-06

古代瓷器鉴赏。

钧瓷,作为瓷器中一个神秘的分支,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窑变和精美不凡的外观,吸引着无数瓷器爱好者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鉴赏钧瓷作品,成为“钧瓷高手”呢?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发展至今,也衍生出很多种类和品级,今天官窑君就和大家说说钧瓷鉴赏的那些事。

不是所有瓷器都叫钧瓷

钧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发端于东汉,在北宋之时禹州的钧瓷闻名天下。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禹州沦为战场,窑工四处逃荒。然而由于钧瓷价值很高,于是在环境相对稳定的南方,便开始出现了仿钧瓷。

到了明清以后各大窑系仿钧之风日盛,虽然在仿钧瓷中偶有珍品,但它并非真正的钧瓷。清朝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中关于“仿钧”时说“制有佳者,但不耐用耳”,清朝《南窑笔记》有提到仿瓷时则说“胎骨轻脆,不堪鉴赏”,这些都简要地道出了真钧和仿钧的区别。

大宋官窑一带一路国礼——《葫芦瓶》

真正的钧瓷产自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胎质纯精,坚实细腻,叩之犹如击磬,声音清脆悦耳。其釉色浑厚透亮,乳光晶莹,五光十色,相映生辉,这也依赖于禹州大刘山和凤翅山五色瓷土这一独有的“地利”条件。

两招区分官钧和民钧

钧瓷以釉色见长,器表没有任何人为的装饰,但由于釉的活动方式和流纹长短不同,在釉面上形成“泪痕纹”、“兔丝纹”,特别是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流入而填补裂缝所形成的“蚯蚓走泥纹”为经典,所谓“有蚯蚓走泥者尤好”。

大宋官窑24节气作品——大暑·《象鼻瓶》

蚯蚓走泥纹是官钧瓷器的显著特征,而民钧绝无这种现象,因此通过蚯蚓走泥纹也可以帮我们很好地区分官钧和民钧。

再者,官钧的窑变更为丰富漂亮,而民钧则少了一些红、紫的成分,但色调的反差较官钧要大,这也是区分官钧和民钧的重要方法。

宋元钧瓷作品差别大

宋代钧窑瓷器的釉具有釉层凝厚,釉质乳浊,釉层纹理深沉,釉面流动的特点,厚莹的釉层泛出宝石般柔美的光泽。

由于铜的粒子对光波有选择性反射、吸收作用,烧成后在淡青釉中出现惊人的红彩效果,有的像成熟的秋海棠,在玻璃釉中红得浓艳欲滴;有的红得发紫,像盛开的玫瑰。

大宋官窑作品《金玉良缘》

宋代钧瓷的釉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月白釉,其釉色以蓝为基调而淡,釉面有明显的棕眼。天蓝釉,具有釉层丰满,晶莹透彻的特征。宋代官窑施天蓝釉器物较多,而釉的变化亦较多。

大宋官窑中秋作品——《鹿憩画卷秋月明》

天青釉,为蓝色乳光釉的一种,较天蓝釉色淡,而又较月白釉色深。天青釉上的红斑,宛如蓝天飘动的云彩,而整体通红的釉面则像令人心醉的晚霞,使釉面出现千变万化的效果,不少釉层有蚯蚓走泥问现象。

除单色釉外,钧窑还首创了利用釉的不同呈色机制,变幻出不同色彩进行装饰的窑变釉作品,灿如晚霞般的釉面与天青等色釉相互映衬分外绚丽,打破了单一青釉的格局。

大宋官窑作品——《玉壶春瓶》

这种巧妙利用铜的还原理论而呈现的玫瑰紫釉色,青蓝交融,变幻万千,使原本就古朴高雅的陶瓷器物更加卓尔不群。

玫瑰紫釉,为紫中有蓝,蓝中有紫的釉色。民钧器物中的玫瑰紫釉器物精品,亦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虽然胎质、器型不及官钧精细、典雅,但釉色却别开生面。

大宋官窑作品——《小将军瓶》

丁香紫,釉色较玫瑰紫较为沉重,亦为钧窑变釉的一种;葡萄紫釉,其釉色中紫的成分较多,较丁香紫明亮,且较少蓝紫相同的大色斑;海棠红,为钧窑窑变釉最为艳丽的颜色。

大宋官窑作品——《海棠花盆》

元钧的釉层施得很厚,从流釉和胎壁显露的胎釉交接处可看到釉是反复多次施的,故光亮度一般比较好,普遍有乳浊现象。由于釉层厚、流釉,积釉现象很普遍,在器物下腹,釉层的边缘呈垂珠状,釉面有蛋白石的光泽,普遍有粗大明显的棕眼,在积釉的地方有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早期中国瓷器产品气泡还有破裂。

钧窑的底釉为青釉,所以元钧釉色很复杂,有灰青釉、天青釉、天蓝釉、乳(月)白釉、灰褐釉。有的有紫红斑、褐红斑、灰黑斑,这些斑纹和釉层流动浸润,有的像流动的岩浆,与粗犷厚重的胎体、凝厚的釉层很协调地配合,产生一种趣味天成的浑厚凝重效果。

钧瓷窑变艺术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钧瓷鉴赏也要咬其纹,嚼其意,感悟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挖掘丰富的钧瓷窑变文化,才能真正读懂钧瓷,发现真正的钧瓷之美。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任星航三论钧瓷鉴赏


钧瓷艺术品鉴赏长期以来,没有、也难有一个规范的尺度标准。理论工作者和钧瓷鉴赏家们大多从作品外部品相和自然窑变现象来研究、挖掘钧瓷艺术的文化美学价值,这是最直观也是最便捷的欣赏方法。笔者任星航从事钧瓷烧制近40年,研究认为,钧瓷艺术的鉴赏,还是应该从造型艺术、装饰艺术、窑变艺术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诠释。

钧瓷鉴赏之窑变:鬼斧神工的烧制之路

钧瓷窑变艺术在于铜红釉的创烧成功,得以把釉层在高温下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显示出来,出现具有特殊美感和艺术情趣的瑰丽色彩。青者若蓝天,月白胜美玉;紫者或像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红者或如盛开的牡丹,或肖深色的海棠;蓝紫相间,如蔚蓝水光中泛起的片片紫浪,绚丽多姿;紫红相映,似莹润的玛瑙,凝重深沉。钧瓷这种窑变现象改变了历代青瓷那种一览无余的玻璃质感,而把瓷器特有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崇高的理想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五彩斑斓且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珍品。

钧瓷釉料中含有磷、钛、铜、锡等多种微量元素,为窑变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内在条件。作者根据含有不同金属氧化物釉料的特性,采取多次分层施釉的工艺方法,也增强了釉色的浑浊感和丰富程度。窑变钧瓷釉层结构非常复杂,大体可分为四层:靠近胎体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与青瓷釉结构相近,蓝色层的上界呈变化幅度很大的波浪状,釉面下有许多气泡;第三层是紫红二色相互交错的不连续层;第四层即表面层,是整齐均匀淡蓝色的铜氧化层。这种釉层结构,对各种光波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从而使釉层晶莹含蓄、美丽动人。再加上釉层中的气泡对光线的搅动作用,就形成了特殊的断面结构和绚丽多彩的外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钧瓷窑变意境。这些窑变景观,飘逸虚幻,令人遐想无穷。真是景致飘渺、景随人意、入目消魂,极尽绚丽多彩之至,有鬼斧神工之妙。

在钧瓷界,作品分柴烧、煤烧、炭烧、气烧几大种类。由于燃料不同、烧成工艺不同,所形成的窑变艺术风格也迥然有别。概括来讲,柴烧作品清丽雅致,煤烧作品热烈奔放,炭烧作品质朴自然,气烧作品明丽浅艳。

钧瓷鉴赏之装饰:人巧与天成缺一不可

传统钧瓷形制追求简约自然的风格特点,少用装饰手法,但并不排斥装饰。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突出主题,渲染艺术效果,也会使用各种装饰手法。如传世宋钧出戟尊,在器身上用戟枝做装饰;鼓钉洗的口沿部,用乳钉作装饰;在众多的传统造型中,利用祥云、水草、连环等纹样进行装饰也很常见。这些装饰技巧的运用,在钧瓷造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钧瓷装饰艺术分人巧和天成两个方面,也就是与人工刻意创作和烧制过程中自然呈现两个层面。

先说人工设计创作。在钧瓷造型中,作者为了增加器型的动感,往往在口沿部用龙、凤、鱼、虫等物品进行装饰,这些称为首辅装饰。有鱼尊、天道钵、螭龙画缸、双鹤瓶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其次常见的有旋纹装饰。作者在器物上雕刻不同的旋纹,一方面能缓解烧制高温下釉料融化后快速流动,一方面增加了形制的韵致和动感;如鼓钉洗、旋纹瓶、竹节笔筒等,都是旋纹装饰的成功范例;雕刻装饰是当代新兴起的装饰手段。作者在器物上留下环条状或其他形状的空间不施釉,采用浅浮雕或其他雕刻方法进行雕刻,来实现阐述诠释自己人文观点的目的。夏风尊、友谊钵、花城、荷风清韵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钧瓷作者在创作中还会用一些其他装饰手法,如凤凰笔挂,用的是泥塑工艺;在滴水观音的创作中,作者采用的是雕、塑、线综合的装饰手段。

自然窑变形成的装饰效果以纹样为主,自然、奇妙,令人叫绝。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因釉层厚重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出现多种窑变流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饰效果。比较常见的有冰裂纹、百级碎、蚯蚓走泥纹、兔丝缕、孔雀羽、袈裟衣、珍珠纹等等,回环百结、错落有致、韵味天成,饶有情趣。

双龙尊-钧瓷

钧瓷鉴赏之造型:传统与当代结合

钧瓷始创于唐代,昌盛于宋朝,至今已传承千载。在发展历程中,钧瓷形制由日用器逐渐演变上升为观赏艺术品,特别是北宋徽宗时期钧台官窑的设立,皇家风范就成了传统钧瓷的主要风格特征。如传世宋钧造型出戟尊、鼓钉洗、仰钟花盆等等,都突出了庄重、沉稳、雄伟、磅礴大气的特征神韵,承袭了日用瓷器皿造型线条简洁、比例适度、起伏合矩、形态优美的造型精髓,这一方面是视觉审美的需要,一方面也是实用的需要。其实更重要的是,钧瓷造型是实现窑变的载体,是窑变艺术的基础。而窑变现象的产生,则是釉层在烧制高温下熔化流动呈色而形成的。所以,传统钧瓷造型简洁、自然、质朴、流畅的风格都是在为窑变效果的呈现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

钧瓷造型从唐代到新中国建立之间千余年的进程中几乎没有很大变化,一直以瓶、炉、尊、洗、盆、钵、壶等传统器型为主。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以后,钧瓷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钧瓷造型艺术才突破了品种单一、遵循守旧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代钧瓷造型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引进其他瓷种的表现方法,甚至大胆采用西方世界的美学理念,创作了大批主题深刻、构思新颖的钧瓷造型,大致可分为人物、动物、创新造型、改良类造型等。在钧瓷人物造型中,古今中外人物应有尽有,可谓洋洋大观。其目的都是在体现创作主体的外表或内在的美感。创新造型类钧瓷主要是新生代钧瓷造型工作者的作品。他们思想超前,作品以摆件、壁挂类为主,鲜活、灵动、新奇是这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改良类造型,大多在传统造型上增加饰物或加以改良,植入特定的历史文化符号或美术元素,从而赋予作品新的命题和含义,使主题得以升华。

结束语:

要欣赏钧瓷,就要走近它、了解它、热爱它。深入其中,你就会发现:钧瓷窑变艺术就是一首首无字的隽永含蓄的诗篇、一幅幅立体的浑然天成的画卷、一曲曲无声的天籁妙韵的乐章。

钧瓷收藏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钧瓷收藏一直是钧瓷届的热门话题,每个人爱好钧瓷的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简介,钧瓷在釉、胎、款等各方面具备一些审美特征,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钧瓷釉色特征

钧瓷的釉面以窑变“万彩”著称,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其釉料为多种配方制成的二液相分相釉,从工艺的角度而言,其釉质表相特点的分类较多,如:乳光釉、亮光釉、亚光釉、无光釉、厚釉、薄釉、玻璃釉、毛孔釉、蜡光釉、石光釉、纹片釉、开片釉、橘皮釉等。

钧瓷窑变图

而经过窑变后的成品钧瓷,可以说具有无穷尽的颜色变化特征。因此,要想确切地弄清钧瓷有多少种颜色,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将钧瓷的颜色归纳为几个色泽体系。

即便是这样,也不能完全准确和贴切地形容钧瓷在色泽方面万紫千红的特征。因为每一件钧瓷都有可能呈现数种、数十种甚至于更多的色彩种类,因而我们只能以其占比例较大的主色调来类,也就是说这种分类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1.青蓝色系

青蓝色系的种类有:青、天青、豆青、冬青、粉青、靛青、翠青;绿、葱绿青、粉绿、瓜皮绿、麦芽绿、孔雀绿、铜绿、果绿;蓝、靛蓝、青蓝、瓦蓝、天蓝、湖蓝、粉蓝、宝石蓝、孔雀蓝、墨蓝、蓝褐、铁棕、黑褐;鱼肚白、牙白、玉白、鸡骨白、月白等。

提梁壶 | 温红远作品(孤品)鉴赏

2.红色系

红色系的种类有:红、祭红、鹤顶红、鸡冠红、大红、枣红、酱红、鸡血红、朱砂红、玫瑰红、海棠红、橘红、矾红等。

梅瓶 | 苗锡锦作品(孤品)鉴赏

3.紫色系

紫色系的种类有:紫、鸡冠紫、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葡萄紫、乳紫、丁香紫等。

牺耳尊| 张建钊作品

二、釉型特征

1.开片

开片又称“迸片、炸片”等。开片现象是指钧瓷在窑炉的点火、升温、高温、降温、冷却等烧制程序中,釉质与胎体因冷却系数不一致,而造成的釉面开裂的现象。是一种缺陷美。钧瓷开片多呈不规则状。

2.珠点

珠点又称“珍珠点、水珠点”等,是钧瓷成品中存在于釉体间类似于水珠状的一种闪闪发光的晶体,色泽因钧瓷个体间的颜色差异而异。

3.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在宋代钧瓷中就已经出现,因其蜿蜒曲折,类似蚯蚓行走过的痕迹而得名。其成为因底釉厚重、胎存隐纹,在高温下纹内气泡蠕动,面釉填充所致。

钧瓷蚯蚓走泥纹

4.丝缕

丝缕也称“流彩、菟丝缕”等,因钧瓷的釉质、火温、气氛诸多因素在烧制过程中的互相作用而呈现出的丝状流彩,色泽有单色或多色。

5.满天星

满天星也称“鱼子粒”。缘于胎体中的气泡未被排出釉层,密集相依于胎体的现象,因酷似多个星状物或鱼儿排出的卵粒而名。色泽因钧瓷个体间的颜色差异而异。

钧瓷窑变鱼子纹

徐剑峰

钧瓷的斑块在唐钧、金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和唐钧、金钧中斑块相比,现代钧瓷的斑块形状已不局限于脂团状、脂流状、点状、丝线状等形态,而是多种多样,有些甚至于呈现出逼真的物体状,如鸟兽形态、植物形态、山川形态等。色泽也不再局限于浅蓝色或灰白色,而是多种多样,有的与该瓷器主色调相近,陪衬着该瓷器的色彩主题。有的与该瓷器主色调相左,以为该瓷器的点缀。并形成多种风格。

三、胎色特征

1.白胎与酱胎

钧瓷的胎色是指钧瓷在制做过程中,因底部或其它因烧制原因不能施釉的部位没有施釉,因而在成品中裸露出的瓷胎颜色。瓷胎颜色按照细化的分类可分为:粗胎、细胎、泥胎、石胎、土胎、砂胎、黑胎、灰胎、褐胎、红胎、油胎、白胎,等等。而实际上以直观和笼统的概念而论,钧瓷成品的胎色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为白胎,另一种是酱胎,也就是说,除白胎之外的各种胎色,均被称为“酱胎”。 “酱胎”也属一个狭义的说法,广义的称谓。除此之外,对于“酱胎”另有“面酱胎”或“芝麻酱胎”之称。都属于笼统性的概称。

钧瓷酱胎

酱胎是自宋至今,钧瓷成品中的一种主要胎色。其原因主要是在可塑性坯料中,粘土(俗称“肝子土”、毛土)占有较大的比重所致(现代钧瓷由于用料广泛,制做工艺多种多样,酱胎因素已不仅限于此)。

白胎是钧瓷成品中裸露出的瓷胎部分,呈现出一种白色或灰白色一类的色泽。其原因主要是在可塑性坯料中,高岭土(民间俗称“白土、白泥、白瓷土”)占有较大比重所致。白胎的钧瓷成品一般见于清末民初期间的青色系钧瓷产品。在其它年代和类型的钧瓷,以及现代钧瓷中,均不多见。

粘土和高岭土在禹州境内均有储量可观的矿藏。

梅瓶-孔家钧窑作品-柴烧(孤品)

2.铜口铁足

“铜口铁足”是钧瓷成品,特别早期煤窑烧制的钧瓷成品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征。“铜口”是指钧瓷产品的顶口部的边缘凸起部位,釉色呈现程度不同的铜褐色色泽。“铁脚”则是指钧瓷产品的底脚部分未施釉处呈现程度不同的铁褐色色泽。在可塑性坯料中木节粘土(俗称“肝子土”)占有大比重的钧瓷产品中,实际上也就是酱胎的胎色。因与铁褐色的色泽相近,多称“铁脚”。而在白胎钧瓷成品中,其底脚裸露出的瓷胎部分白色仍然有可能是主色调,间杂有程度不同的铁褐色或铜褐色斑块、斑纹、斑线,点缀或遮盖其部分白色裸露。

建国60周年纪念品-大成盛鼎

四、刻款特征

因土质、技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除了北宋时期,北宋官员命玉工为成品钧瓷刻制字符编号外, 新中国成立以前和建国初期的钧瓷产品,均无刻款。改革开放初期的钧瓷产品,也存在大量钧瓷产品无刻款现象。随着技术的进步,气窑烧制的普遍推广,现代钧瓷的刻款(刻款多为商标或窑场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苗锡锦大师手签款

五、缺陷美特征

以美学的观点来衡量,钧瓷极具个性化的美感。而钧瓷的这些个性化的美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钧瓷烧制过程中,所呈现的天然的缺陷美。如上述的开片、珠点、蚯蚓走泥纹等。正是这种缺陷美,造就了钧瓷“国之瑰宝”的地位。而钧瓷除了上述的缺陷美之外,还有在其它方面的一些缺陷美,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则有可能收藏过程出现认知偏差。

徐剑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河南禹州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理事。

钧瓷百问:钧瓷鉴赏之八美


钧瓷鉴赏之钧瓷八美

钧瓷八美具体指的什么?

第一就是钧瓷的意境美: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六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境界,是评判当代钧瓷价值的主要标准。

二釉色美:俗称“窑变”,传统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现代釉色更为丰富,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

三钧瓷的造型美:造型古朴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纹饰简练,传统器型体现出古代宫廷御用的尊贵,蕴涵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钧瓷的质地美:胎质纯精,坚实细腻,声音清脆悦耳。釉质浑厚透洁,乳光莹润,艳而不妖,凝重耐看,浑然天成。

第五纹理美:在釉面上形成纹路,看似锤击,抚之无痕,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冰裂纹,历史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

第六:音韵美:在开片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60年一种声调,如古筝之丁零、如琴之婆娑、如铃之清脆、如钵之惊觉。

第七个性美:钧瓷神韵为禹州神垕所独有,其它瓷区难以仿制。窑变色彩与纹路个不相同,难以复制,张扬了个性化的艺术。

第八钧瓷的科学美:钧瓷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穿凿的完美结合,特别钧瓷釉色的变化折射出科学技术对艺术形式的影响。通过以上讲述您对钧瓷八美具体指的什么了解了吗?

摘自《中国禹州钧瓷300品》之钧瓷百问!

?

淑女瓶

钧瓷有八美,教你如何鉴赏钧瓷


赏钧瓷,看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魅力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更是令多少人如痴如醉。

梅瓶

钧瓷到底有多美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钧瓷传说中的八大美。

意境美:钧瓷以“出窑万彩”而闻名于世,钧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经过氧化还原,形成绚丽多姿,变化万千的画面,美不胜收,意境无穷,非人力能为。

釉色美:俗称“窑变”,传统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现在釉色更为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相互交织,相互映衬。

造型美:造型古朴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纹饰简练。传统器型体现出古代宫廷御用的尊贵,蕴涵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质地美:胎质纯精,坚实细腻,叩之犹如击磐,声音清脆悦耳。釉质浑厚透活,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似玉,艳而不妖,凝重耐看,浑然天成。

钧瓷-鸡心罐

纹理美:钧瓷形成的开片纹路,看似锤击,扶之无痕。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历来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常见的开片有冰裂纹、鱼子纹、牛毛纹、蛛网纹、叶脉纹、蟹爪痕、孔雀衣、袈裟片等。。

音韵美:开开片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60年一种音调,如古筝之丁零、如琴之婆娑、如玲之清脆、如钵之惊觉。

个性美:钧瓷以窑变色彩区别于其他瓷器单一的釉色,是其他瓷器难以复制的,张扬了个性化的艺术。

科学美:钧瓷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和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特别钧瓷釉色的变化折射出科学技术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钧瓷纹理开片,釉色绚丽多姿

钧窑源自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成就,位列中国五大名窑之首。在宋代被列为宫廷御用品,不准民间私藏,可见钧瓷的艺术价值有多高。“赤橙黄绿青蓝紫,世间万色归钧瓷”,“舍万贯得钧一品,留千秋无憾此生”!

唐三彩带您了解中国陶瓷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它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以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一般三彩较多,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同艳若云彩的丝绸、美丽夺目的壁画、流光异彩的金银器,还有开放的社会一起,共同绘制成了一幅大唐文化的辉煌画面。

唐三彩不仅在艺术上有非常高的成就,而且在陶瓷工艺上也对后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绚丽斑斓的装饰手法打破了单色釉一统天下的局面,从单色釉发展到了三彩釉,为后世彩瓷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宋代以后各种各样的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都是从唐三彩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正是由于唐三彩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独特的地位,而且它从一开始就出口海外,深色异国百姓的喜爱。从二十世纪初被重新发现之后,就倍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最近二十年,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放,喜欢收藏唐三彩的人越来越多。

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所以保存至今殊为不易,而且外国人对唐三彩的式样非常喜爱,使得在拍卖会上屡获高价。

比如1989年12月12日,国际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一件唐三彩黑马在英国伦敦以374万英镑成交。而数万美金到数十万美金的成交价也比比皆是,极大的引燃了藏家们的收藏热情。

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6500多年前,甘肃马家窑和齐家文化中,均发现了大量精美彩陶。

钧瓷鉴赏小心六陷阱


错误一:钧瓷一定值万金

老话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很多人因此认为钧瓷是种非常值钱的瓷器。

张勇说,这种理解其实是对钧瓷的误读。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源于宋代。宋徽宗十分钟爱钧瓷,把钧瓷定位皇家专用,禁止民间使用、收藏钧瓷。除了皇帝的赏赐外,民间无钧瓷出现。所以,民间流传的说法是对钧瓷身份的认可,而不是对其价值的认可。

当然,由于身份的高贵,历史上的钧瓷价值非常高。到了现在,随着钧瓷烧制工艺的改进,除少数大师级作品外,更多的钧瓷早已不再“家财万贯”。

错误二:钧瓷一定不要棕眼

瓷器掉毛,不值分毫,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越完美越稀少的藏品价值越高,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于是,不少爱好者参照其他类瓷器的标准,在选择钧瓷藏品时过分强调“完美”,发现釉面有棕眼就弃之不要。

张勇说,钧瓷收藏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同一件钧瓷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价值。钧瓷研究所曾制定过一个《钧瓷河南省地方标准》,这个标准虽然至今没有实施,但爱好者可以参照这个标准来判别钧瓷的好坏。

《标准》中把钧瓷分为珍宝级、珍品级、精品级、合格级4个档次,从变形、流足、粘足、棕眼、釉泡等14个方面对钧瓷外观缺陷进行了评级。由于钧瓷烧制工艺的特殊,成品变形和棕眼不可避免。所以即使对珍宝级的钧瓷,《标准》也仅仅规定变形和棕眼不允许影响艺术效果,而并未规定不允许出现。在钧瓷收藏中如果过分强调“完美”,可能会钻了牛角尖。

错误三:钧红釉一定最好

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赛翡翠。这是古人对钧瓷釉色稀有程度的划分。现在的爱好者如果依然照此标准来评价现代钧瓷,就会走入歧途。

在以前,钧红釉确实是比较好的釉色。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钧红釉早已神秘不在。由于各窑口普遍掌握了钧红釉的烧制工艺,所以现在的钧红釉产品大量出现。钧瓷爱好者如果细心点,完全可以在钧瓷产品的陈设中发现这一点。

张勇介绍,现在真正价格较高的釉色,是一些少数人、少数窑口所掌握的新釉色。像珍珠釉、凤浴釉、炉钧釉、鹦哥釉这类釉色,烧制难度大,掌握烧制技术的人少,其市场价值会更高。

错误四:煤窑柴窑一定比气窑好

历史上,钧瓷的烧制一直以煤烧和柴烧为主,直到1994年气烧技术试验成功,气烧工艺才逐步取代煤烧和柴烧。

之所以说煤窑、柴窑比气窑烧制的钧瓷好,一方面是因为煤窑、柴窑烧制的钧瓷更“老”,更“浑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种烧制方式成功率极低。以煤窑为例,受煤质、季节、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煤窑的成品率仅为30%左右。气窑的成品率现在已经达到了70%,所以煤窑、柴窑的产品会比气窑价高些。

不过张勇也提醒爱好者,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目前气窑产品已经能够达到煤窑、柴窑产品同样的效果,甚至很多专业烧制技工都不能加以区分。所以,现在过分强调煤窑和柴窑是不对的。

错误五:手工工艺一定比注浆好

手拉坯对技师的技术要求更高,制出的瓷胎更厚重,烧出的钧瓷更具艺术个性,而且其产出率要低于注浆工艺。从这个角度来讲,手拉坯工艺加工的钧瓷价值肯定是高于用注浆工艺批量生产的钧瓷。

换一个角度看。受工艺局限性的影响,传统的手拉坯工艺无法加工造型别致的异形器。从这点来说,注浆工艺是不可替代的。影响钧瓷价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釉色、器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而完全以工艺来判断钧瓷好坏,就过于盲目。

错误六:大师作品一定价值高

创作者的名气决定艺术品的价值,大师作品的价值一定会高于普通工艺师作品价值的。不过这个价值规律的实现有个前提,即这个大师是真正的大师。

张勇说,真正能够配得上“大师”这一称号的,必须是获得中国美术大师这一国家级称号的人。目前,从事钧瓷设计、烧制的中国美术大师只有两人。其余众多所谓的大师,要么是含金量相对较低的省级大师,要么是“中国牙防组”这种草台班子评出的大师,实际意义不大。真正大师作品的价值和升值空间是不容置疑的,假大师的作品价值吹嘘的成分就大了。

张勇透露,大师创作的钧瓷产品还存在一个鉴定难的问题。因为这类作品都是孤品,除了大师自己,外人很难判断真假。所以在收藏大师作品的同时,爱好者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钧瓷的鉴赏与甄别


关于钧瓷的鉴赏与甄别,这里结合先辈的研究,以及我(田培杰)多年收藏之经验,我认为钧瓷鉴赏可概括为两种:

一种是专家、学者、大收藏家所说的真伪鉴别,是指宋、元之钧瓷与近代、现代钧瓷的对比,严格说来,是指宋钧。真正的宋代官钧,民间流传甚少,能识真宋钧之专家也甚少,我去北京琉璃厂各家店铺,知钧者少,懂钧者少,能鉴定宋钧者更少。这是专家的事,是大亨的事,寻常百姓没有财力,也舍不得去买一件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宋钧瓷,况且十有余八九上当受骗。

另一种是一般百姓所说的钧瓷鉴别,那是指广钧与神垕钧瓷的区别,或是其他瓷类与神垕钧瓷的区别,这是对现代人所说的。我所要说的就是如何鉴别现代钧瓷珍品。

(1)现代石湾仿钧与神垕钧瓷

石湾仿钧多以人物造型取胜,釉色暗红遍布全身,釉色匀而不厚,比较死板,阳光下不能出五彩七色。

神垕钧瓷则与之相反。

(2)景德镇瓷器与神垕钧瓷

景德镇仿钧瓷多为低温烧制,胎骨为白色,釉汁薄而匀,以绿色、天青、天蓝为主色调,现代作品甚少,有者必珍贵。

(3)其他瓷类与神垕钧瓷

其它窑系出产的彩瓷,是用化工原料有意着色的,红、绿、蓝都非常鲜亮,并会出现深浅变化,但不窑变,多为低温烧制,没有钧瓷鉴赏知识的人会误认为是钧瓷。

(4)新工艺钧瓷和传统工艺钧瓷

新工艺是80年代匠师们研制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出成品率高,烧制过程短,施釉非常薄,成品器物釉色鲜亮,给人以轻飘感,多成批生产。现在小窑户基本不用此法,因为一般收藏家是不予问津的。

(5)液化气烧制的钧瓷

1995年以后,中国钧瓷研究所经过专家和匠师们的反复试验,研究出一种方法,不用传统的煤炭和木柴,而是用现代的液化气进行烧制。这种器物成品率高,烧制时间短,色彩比较鲜美活脱 。但看起来比较浮夸、土俗、虚假,纯正血红、月白色甚少,远不及五六十年代国营禹县钧瓷一厂、二厂的作品,无甚收藏价值,但从部分窑厂的工艺釉色及器型看,却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不失为高端工艺品的异类。

买钧瓷五看(教您如何购买钧瓷):

一看釉色纯正无杂,柔润如脂,庄重稳托,红如血,蓝似天。

二看斑块柔活洒脱,图案形神皆似,自然天成。

三看窑变色彩丰富,山、水、云、霞雄浑朦胧,虚实动静相兼。

四看露筋线条清晰,粗细匀称,不漫不溢。

五看整体无裂无疵,不歪不斜,完美和谐。

钧瓷鉴赏九字箴言


鉴赏钧瓷,一看釉色,二看造型,三看工艺。造型如何,看后便知;工艺粗细,也不难察验;惟有釉色,要下一定的工夫。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釉色才算是上乘的,又该如何去鉴赏呢?笔者以为一般用以下9个字就可以概括:境、变、纹、活、厚、润、纯、正、浑。

钧瓷鉴赏

境: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图画。其前提必须是通过窑变自然形成,不是人为所致,这些意境图画有人物、动物、山水、风景、传说故事等等。这种变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欣赏时能引起欣赏者的联想,情景交融,从而使人心情愉悦,获得美的享受.。

变:釉面色彩变化丰富,五彩渗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时出现多种复杂的色彩,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谓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变化万千。富于变化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钧瓷也不例外。

纹:釉面上出现的各种纹路或斑点。有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龟背纹、蟹爪纹、飞瀑纹、兔豪纹、蛛网纹、流星斑、虎皮斑、雨点斑、雪花点、油滴斑、珍珠点等。这些纹路和斑点给钧瓷增添了一种肌理美。

活:釉面有动感,不死板。常见到流过足的钧瓷釉面特别漂亮,就是釉面比较活的原因。钧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其口沿、凸棱、弦纹、乳钉之处釉面脱口、出筋,产生虚与实的对比和富于变化的美感,都与釉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厚: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釉质厚实,乳浊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层较厚,不浅薄。厚是钧釉的基本特征,釉厚更利于钧瓷窑变。钧瓷之所以大气、凝重、耐看,釉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润: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一般瓷釉贼亮的浮光,而是一种乳光。这种乳光使钧釉的光泽如玛瑙一般,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

纯:指釉质纯净的窑变单色釉。如天蓝、天青、月白、豆绿等,色纯而不杂。釉具有前述厚、润、活的特点。釉面往往有开片纹路,欣赏起来有纯净的美感。

正:釉面颜色纯正。例如红色就要鲜艳好看,或如鸡血或如玫瑰,不能发乌。釉面缺少变化色又不正的钧瓷就太一般。娇艳的釉色明快点,老辣的釉色深沉点,都是钧瓷纯正到位的颜色。

浑:釉面窑变色彩、纹路、斑点、意境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给人以整体的美感。釉层浑匀一致,无局部过厚堆积或露底的现象。浑是钧釉窑变的主要特征之一。

鉴赏一件钧瓷的釉色,只要按照上述9个字去分析,基本就能分出优劣来。但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件钧瓷都同时具备上述9个特点,如窑变单色釉就没有“境”和“变”二字,所以也不能过分强调一件好的钧瓷非要这9个字都同时具备不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