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词语文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淘词语文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的工艺 > 导航 >

紫砂壶出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公道性

紫砂壶出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公道性

瓷砖的工艺 瓷砖工艺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2020-08-26

【www.taoci52.com - 瓷砖的工艺】

众所周知,瓷器与陶器的主要差别之一,是瓷器含铁量低(<1%),通常红色陶器含铁量大于5.5%,在正常烧成前提下,陶土含铁量不同,呈色不一。含量≤0.8%,烧成后呈白色;含量1.3%,烧成后成灰色;含量2.7%,烧后呈灰色;含量2.7%,烧后呈淡黄色;含量5.5%,烧成后呈淡红色;含量8.5%,烧成后呈红色;含量10.5%,烧成后呈深红色。但陶土中含有的氧化铁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紫砂泥,就有下列几种:

矿物名称 分子式 矿物颜色:

赤铁矿Fe2O3 樱红、暗红色; 褐铁矿Fe2O3、nH2O黄褐色至玄色; 针铁矿Fe2O3、H2O淡红、淡黄、淡褐色; 硫铁矿FeS2玄色; 磁铁矿Fe3O4或FeO、Fe2O3铁玄色。

经由紫砂泥中Fe2O3和FeO的分析,Fe2O3总7.41~8.62%,FeO为0.73~0.55%,赤铁矿占90%左右,其它为20%左右。同时因为MnO2、Cr2O3、CaO及其它少量色着色氧化物的存在,导致了紫砂泥的紫红色调。

烧成气氛对紫砂壶的显色关系重大,对宋代中期羊角山紫砂器分析的结果:Fe2O3(总)8.24%,

FeO5.44%,制品断面呈玄色,近代紫砂分析结果:Fe2O3(总)9.95%,FeO0.55%断面呈紫红色。运用精湛的烧成技术,制品可以获得要求的光彩。所以紫砂壶的烧成气氛,以中性一氧化焰为宜。

紫砂壶出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公道性:

紫砂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天赋的公道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使其具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乾燥收缩小等工艺机能,为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前提。丰硕多姿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线条,对制作技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手工成型达到了高度的水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精巧的手法,越群的技艺,促成了紫砂壶造型的丰硕多采的特色。这就是泥料棾色造型三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成型过程中的精加工工序,使制品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层。由於它的存在,扩大了制品的烧成范围,不论是正常烧成温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层都能烧结,而制品内壁仍能形成气孔。因此,成型的精加工工艺,具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结凑在一起的作用,赋予茶壶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等特点。宜兴紫砂经烧成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矿、双重气孔等物相。其结晶相多而玻璃相少,使紫砂壶具有抗热震性、透气性,较高的机械强度,赋予紫砂壶优异的实用功能。

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宜兴紫砂壶以其得天独厚的泥料,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集符合科学的出产工艺,精美绝伦的器物造型,有囗皆碑的实用功能,成为世界名陶。历代宜兴陶瓷工匠用烈火使陶土放出异彩,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千古之谜,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提供了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让我们不断深入地进行紫砂陶的科学研究,探索奥妙,总结经验,古为今用,促进陶都繁荣昌盛,促使宜兴紫砂陶的优秀紫砂文化发扬光大。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好的紫砂壶在实用性、工艺性和鉴赏性方面获得肯定


讯 紫砂壶已和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受人青睐的国粹,在港台和东南亚一带,收藏名壶已成了人们精神享受上的一种乐趣。许多人竟相高价收购名壶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身价。改革开放以来为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华裔嗜茶者,提供了寻觅他们梦寐以求制作精巧的紫砂壶的大好机遇。据有关资料透露,仅台湾一地嗜茶者竟高达八百万之众,喜欢和参加集壶者竟达二十万人之多。而且每个县多成立“紫砂协会”。有的地方每年还举办“斗壶比赛”,比谁藏得多,比谁收藏的名壶好,紫砂壶品茗之宠物,真是“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在台湾从上层人士到富商巨贾,仿者日众,趋之若鹜。紫砂壶热顿即掀起了狂潮,巅峰迭起,紫砂壶,特别是名壶身价与日俱增,按几何级翻番,而且非常“抢手”。紫砂壶的故乡宜兴,自然成为海外众多紫砂收藏家、壶痴及壶迷们向往的“热土”。好的紫砂壶在实用性、工艺性和鉴赏性方面获得肯定。

紫砂壶总归还是要用的,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是次的?喜欢紫砂壶是一回事,怎么辨别真假新紫砂壶,又是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了。再加上“紫砂门事件”,更是让人谈壶色变。不过不要担心,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发现,其实可通过以下小技巧帮您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爱壶。

1。购置新壶,茶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那就代表了个人的美感。壶毕竟是自己使用的,未必要随和流行的模样。

2。壶的质地,胎骨要坚,色泽要润。选用新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轻扬、壶声听来悦耳者为佳。

3。壶中之味,应注意闻闻。一般新壶可能会略带土味,但可选用。若带火烧味、油味或人工着色味的则不可取。

4。壶的精密度即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能蕴味。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实验,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壶,以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

5。壶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到水,能使壶中滴水不存者为佳。

6。壶把的力点应该接近壶身受水时的重心,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慢慢倾壶到水,顺手者则佳,反之则不佳。

7。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则适用性更佳。紫茶壶宜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频率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紫砂壶的泥性与肌理


紫砂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寻求一种纯,一种净,如同对玉的要求一般。对于好作品,人们不容许有丝毫瑕疵存在,这是高质量生活追求的必然,也是宫廷贵族的审美遗记。比如一把壶,它不应有铁质点显现,不应有颜色之偏差,要在使用过程中能体现养壶的特性,融入人的触摸情感。因此「纯」和「净」成了紫砂的一个特质,一种追求,一种内涵,一种风骨。一个不成文的审美准则,衡量紫砂的一个圈。显然这有它自身的道理,但过份的偏面追求,却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生动、随意、轻松的东西,流于呆板。

探索紫砂新泥性和肌理变化

如果关注一下其它陶瓷,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恰恰与我们平时所要求的不尽相同。如采用柴烧、乐烧或其它烧成,或加上一些其它黏土和釉药,在同样的陶质上会显现出不同的色彩,在窑内气氛的流动中留下偶然的、永恒的差异,这种对比和自然过渡确实能产生奇异的美。

记得日本美浓国际陶展上有过一件金奖作品,颜色深沉但变化非常丰富,犹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层层叠叠的变化,经历了大自然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斑驳得异常美丽,深深被它感动。当时我想,我是做不出那种效果的。其实这种感觉并非仅仅是靠做出来的,而是靠烧成后的泥土变化,那种偶然的烧成变化或反复多次烧成后形成的沧桑感,是无法人工做的。像霍去病墓石刻如果剔除时间风雨的岁月积沉,就不会如此丰厚,而且人工做作痕迹易导致俗气流生。

探索紫砂新肌理 回归美的本质

实际上已有些人意识到这些问题,借鉴一些其它陶瓷的烧成方法,来寻求紫砂的潜在变化,这些试验带来了意外收获,但如常言所说:有得必有失,找到了丰富变化,跑掉了纯净,特别是用作饮具时,无疑丢失了优势。当然作为其它题材会有巨大的潜能。所以我在想,是否能找到一个办法,既可以在色彩上、外观上求得到一种变化,又不失紫砂固有的纯净及由它而生的亲近,于是就有了最近一系列探索紫砂新的泥性和表面肌理变化的作品,以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有道理。

这个过程是有趣和令人欣喜的。当我按心理所思,用几种不同的泥或砂掺合,搭在一起时,呈现出一个个不同的苍苍茫茫的图景,犹如大自然的山川河泊在紫砂特有的深沉下积淀;有色彩的变化,在最后的压理下所显现的肌理光毛对比,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既不失紫砂本质,又相异于传统形式,若即若离,又似曾相识,美的本质得以回归。苦思之余偶然得之,是意外的惊喜,又是实实在在意内的事。

当我们的前辈在将每个局部处得非常细腻的时候,或许多少产生过那种偶然的触动,只是他们太专注已拥有的技术以致于忽视了那些感动,失却了一个跨出圈外发展的机会。技术的重复体现则锁定了紫砂传统的语言和风格。供春在塑造树瘿壶表面的纹理时,肯定对自然肌理的流露有过不小的触动,但他在作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游离之后,又回到原来,归复于传统,将之纳入紫砂特有的形式而成为一代匠师,自觉不自觉地冲破了匠的藩篱,又形成了另一种匠的意识。这次回归到底是供春自身的举动,还是他的后辈们的迂回,现在我不得而知。因为我们现在所见供春壶都是后人的仿作而缺乏原件,由于对历史了解的局限,我无法依据去下结论,只是如此感受而已。

发掘泥性新内涵 展现今之视角

紫砂形成自己的语言及风格,这其中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但归根到底的根本因素还是泥性。泥的性质决定了紫砂的昨天和今天,还将影响明天。它的可塑性造就了现有的语言,又规约了它,事物常常相反相成。它的辉煌代表了过去,是过去人的荣耀,我不知道人们是否都这样想。作为今天的陶者,应有自己的印记,不能老是反复停留于过去的造型和手法,吃老本,在不失紫砂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应有新的思维、手段去展现今天我们的视角,发掘泥性的新内涵、新美感。

面对这一系列尝试,有无动于衷,也有格外的惊喜。有时我会长时间凝视着这些表面肌理,其抽象画面犹如宋代山水变相呈现,重重叠叠,幽深苍茫,若大江小溪回旋显隐,沟沟坎坎层层而去,葱葱茏茏生动勃勃,有一种大自然的坦荡气象,阳刚之美,彷佛游历于荒原大泽,体味着大自然的生命脉膊。

我不知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于紫砂,它毕竟还是一种新的思考、手法、形式,重点是思维而非技术。主要是体现出一种创作精神、人的意味、思想及艺术的特征,而不是原有的审美习惯及以实用等为框架。我以为原有的审美对紫砂远远不够,应赋于它更广阔的涵义。

作为从陶者,我们享受到了紫砂给予我们的许多东西,内部的和外部的,那么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作为回报?当我在做一系列感受泥性的尝试时,是不是在付出?不管结果如何,它的痕迹、它的思路,对我或许多少会留下一点启发和借鉴。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找到其它亮点。

概述紫砂壶的工艺要求


紫砂壶壶艺一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艺性着称于世,即使是为求其产量与规格化而采用的挡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当繁琐,所以工艺品水平的高低自是评断砂壶好坏的重要条件。紫砂壶的工艺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几项:

1.嘴、钮、把,三点成一线。这点是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壶、西施壶等基本壶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甚至包含名家茶壶在内,仍有许许多多的砂壶嘴歪把斜。另外,上把与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亦相当常见。当然,这样的砂壶一样能泡能养,只是中国人讲究的是「大中至正」、「允执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设计的砂壶,不然仍应慎重审视为宜。

2.盖要严紧密合。圆壶要能旋转滑顺无碍,方壶要求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筋纹器更要达到面面俱到的「通转」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视、手试外,我们尚可在壶身盛水后,举壶作注水状,以食指压紧气孔,若能达到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高,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少。部分技术特佳的陶手还能达到将壶嘴塞住时,手捏壶钮可将全壶擎起的境地。

3.壶身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确端正。通常,一件艺术品砂壶的做工良否,我们可从外观上审视陶手是否有用心将壶身线条、转折、棱线修饰漂亮规整来作判断。还有,此壶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适中、深浅合度,亦是重要参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壶身内壁流嘴的接、块面的接缝是否遗有施工泥屑,内壁、内底是否收拾匀当……这些小细节都足以看出作者的制作态度是否严谨、审慎。

4.胎土要求纯正,火度要求适当。有些砂壶乍看之下油光灿然,未养先亮。有的则是贼光浮动,色相诡异,这些征兆都显示着此壶的土胎不纯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于砂壶的烧结火候是否恰当?则需要经验的累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可用壶盖(请切勿用盖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轻轻敲击壶身(务请注意,莫伤壶表),若呈铿锵含韵之声,代表火度适中若呈混沌低郁之声、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干脆之声,则表过火或加有玻璃水。

紫砂壶如何泡茶 2020紫砂壶制作工艺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紫砂茶壶泡茶,那么大家知道紫砂壶如何泡茶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答案以及了解一下紫砂壶制作工艺知识吧。

紫砂壶如何泡茶

一、选择泡茶适合的紫砂壶

紫砂壶的深壶,浓壶,浓淡不均匀,都会影响泡茶口感。所以一般红茶必须用深壶,壶底要有孤度,这亲不容易散热,注水时茶叶翻腾,泡得也比较透,而绿茶、乌龙茶等一般选择浓壶。

二、紫砂壶泡茶步骤

1、温壶温杯:讲茶壶内外和茶杯用开水烧烫,即可净壶去霉,又可暖壶醒味。

2、投茶:观干茶形,闻于茶香,选好茶后用茶抄抄起约茶壶容量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的茶叶,投入壶中。

3、冲泡:用紫砂壶冲泡红茶、乌龙茶、普洱茶、沱茶时,水温最好保持在摄氏90-100度为宜。

4、封壶:盖上紫砂壶壶盖,用沸水遍浇全身。

5、洗茶:浸泡约60秒后,把壶中的茶汤倒入放有茶滤斗的牛奶杯中(此杯在茶道中称为公平杯。

6、分杯:奶杯中的茶分别倒入闻香杯和口杯中,随之可饮。其后每一泡,浸泡的时间适当延长。茶叶冲6-12泡为宜。

三、紫砂壶泡茶的注意事项

1、最好用完后把紫砂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盖紧,同时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开化学物剂。

2、紫砂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而且要勤泡勤喝,

3、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紫砂壶制作工艺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准备、制作、烧制和后续工序四个过程。

一、准备:工具、泥料、造型

1、泥料准备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自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

2、工具准备

主要包括泥凳(工作台),搭子(打泥条等),拍子(打身筒等)、尖刀、矩车(做圆形泥片)、线梗(光滑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明针(即牛角片,光滑表面)等。

3、造型准备

做茶壶前一定要想好要做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可以画一些草图、作一些计算。另一种成型的方法是用印模,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在设计后做出模具,用印模的方法是可以大量生产同一个设计。

二、制作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印模。两者都是先做好各个部件,再把各个部件粘在一起,再进行表面精加工,特别是接口部分的加工。

基本过程包括:

1、把泥块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俗称打泥条、打泥片等

2、做壶身,此处就分为“拍身筒”和“镶身筒”两法,还有模型法等

3、做壶手把、壶嘴、壶盖等

4、精加工

5、有些还要加一些装饰,如贴花、绘画、刻字等

三、烧制

做好的茶壶首先要阴干,大概要两三天左右。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一般用隧道窑进行烧制。

四、后续工序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有的还需磨光上蜡,有的还要抛光包铜、金银丝镶嵌等工序。

一把好的紫砂壶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包含了制作者无限的智慧和心血哦。

以上就是小编要告诉大家的紫砂壶如何泡茶和紫砂壶制作工艺相关知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紫砂壶工艺,文化结晶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紫砂壶以它的独有内涵和工艺,和瓷器文化一样,伴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步发展,成为人民劳动成果的结晶。

紫砂壶内涵,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

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件艺术品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倒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收藏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珍藏的兴致。因此,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具体范围的内容考虑的。

紫砂壶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诗情画意由雕刻艺人直接刻画在紫砂陶土上。最早见于明代、清初,一些文人雅士吟诗作画、题诗记事于壶上,并有留言作为馈赠珍品,那时以陈曼生、子冶为最,他们推动了在紫砂陶上陶刻艺术的发展,著有“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之说法。近几年,装饰方面又有创新,在紫砂陶上嵌金银丝等装饰新工艺更为光彩夺目、锦上添花。

紫砂陶不仅具有独特的功能效用,更具有欣赏收藏的价值。紫砂壶是“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泡茶器皿,它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相对的统一,内容适合、触觉舒服、形体完美、美观大方。一般说,泡红茶,宜用深一点的壶,泡绿茶,宜用浅一点的壶。在工作之余,喉底回甘之时,消除疲劳和烦恼,欣赏晋唐之风、名山秀水、园林的意境,又是何等的文雅。

紫砂陶以其特有的艺术图样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为人们称颂和珍视。紫砂陶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代表,更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文化艺术结晶。

紫砂壶有什么优越性


紫砂壶有什么优越性?

一、色香味保全

高含铁量的紫砂泥,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后,分子重新排列,形成鳞片状结构,并生成大量开放式和封闭式的双重气孔,独特的高致密度的多孔状物理结构,具有较强的吸咐力。因为有双重气孔,透气不渗水,故泡茶时色不变异、香不涣散、味不耽搁。

二、元气恢复快

紫砂壶泡茶虽可越宿不馊、久置无杂气,但长期不用又存放不当,自然免不了会有异味。只需用沸水冷水交换冲洗几遍!壶的元气又可恢复,泡茶仍可得真味。

三、无茶可生香

紫砂壶经久使用,内壁会积聚“茶锈”形成“茶山”,以致不放茶叶注入沸水,也会有茶香。调砂掺砂、辅砂等手法,更改善了壶的肌理结构,“茶山”生成更易。

四、不裂不烫手

紫砂壶传热缓慢,握持不会炙手。因其材质特殊,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也不会因温度急变而爆裂。

五、越用越光润

紫砂壶表有粗细砂粒排列,用之愈久包浆愈厚,色泽光润,气韵温雅,所谓“摩挲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成为奇物”。

紫砂壶的捂灰烧制工艺


小知识:焐灰原理说明

紫砂壶的捂灰烧制工艺是通过运用其他介质人为地对窑变现象的一种应用,在烧成过程中使紫砂壶变色均匀的一种烧成工艺。龙窑烧成时,因为茅柴未完全燃烧的残留物和炭灰的堆积,特别是在下段底部位置形成局部混合还原气氛,造成紫砂壶的变色现象。经过摸索、总结规律后,这种窑变现象逐渐授掌握运用。早期的捂灰是把紫砂壶装入匣钵内,在其内外用砻糠等塞满整个匣钵,遮盖封闭后把匣钵装在龙窑最底部位置进行烧制。

一些因烧成时受火不均,或是制作时由于“花泥”等原因引起的烧发变色,为了补救,经常采用捂灰工艺进行改色处理,如清末名家程寿珍就有许多捂灰烧成的作品。材质纯正的捂灰壶,经泡养后效果特别,具有像“墨玉”一般的色泽。因此,现在有人还将烧制好的紫砂壶采用捂灰工艺再次烧成,进行改色。

现在在推板窑等一些常规窑炉中捂灰烧成时,因不具备龙窑底部的混合还原气氛,匣钵内一般采用细煤粉,木屑等碳性较强的燃料作为填充物,形成局部还原气氛。并采用低温(约1100-1150℃)烧制,以增加制品表面的碳素附着能力。

紫砂原料的吸附性恨强,其本身又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碳素,在还原气氛下,这些有机物和碳素不易燃尽,并且在400-600℃时有FeO的情况下,氧化碳分解反应强烈进行,反应所产生的碳素被吸附在胎体表面,这些碳素的氧化在还原气氛中要推迟到烧成的末期及冷却的初期才能燃尽,所以捂灰烧成时的温度要低于实际的烧成温度。而密封匣钵中塞满的碳性填充物,能减少烧成时匣钵内燃烧产物中游离氧的含量,并隔离壶体,使紫砂壶在良好的局部还原气氛中烧成。并且由于碳性填充物中碳素的渗入,加强了紫砂壶的着色效果。各种紫砂原料由于其本身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烧成时温度和气氛等因素,捂灰烧成后的紫砂壶会呈现多种青黑色调。

捂灰工艺主要是含铁量较高的紫砂壶在还原气氛下烧成,使原料中氧化铁存在的形式发生改变。在正常烧成条件下,紫砂原科中氧化铁的结晶形成大多数是赤铁矿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赤铁矿被还原成了磁铁矿晶体,故捂灰制品表面对磁铁有一定的吸附性。紫砂泥料中如绿泥类等一部分含铁较低的泥料一般不适宜捂灰烧成(捂灰烧成后多呈淡灰墨色,色泽效果不佳)。捂灰烧成后的紫砂壶,如再在中性-氧化气氛的窑炉中复烧,郾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紫砂壶的烧成及窑变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熟练的烧成艺人可以根据泥料及窑炉的不同特性控制作品的最终效果,这也紫砂壶带来了更神秘的色彩。

紫砂壶制作的工艺流程


紫砂壶是我国最为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在明朝正德年间开始烧制,主要原材料为紫砂泥进行制作,主要用来泡茶。由于紫砂壶同时具备着艺术性以及实用性的特色,在欣赏收藏之余也可以进行泡茶使用,传播茶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泡茶,其收藏价值较高,又大大的增加了紫砂壶的高贵性以及独特性的特性。其中紫砂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宜兴紫砂壶,用宜兴紫砂壶进行泡茶,其最大的效果就是可以长时间的保持其色、味、香,越长时间的使用其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就越高,越独特。

宜兴紫砂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其烧制的工艺,通过其捂灰烧制的工艺使其紫砂壶在窑内产生变化,通过残留物以及炭灰的堆积使其在高温下可以进行还原的气氛,从而使其紫砂壶的色泽变化的更为多样以及耐用性能就会更强。由于紫砂壶的吸附能力非常强,在经过烧制之后所以其反应的碳素被吸附在其胎体的表面上,导致其自烧壶会呈现出多种的青黑色调。而捂灰的工艺则会使紫砂壶的色泽效果会不均匀,所以需要调砂以及铺砂的工艺来增强紫砂器表面的装饰效果,这一特色也流传至今都在使用。

在经过捂灰的工艺之后,需要再次进行二次烧制,主要是保证其原料的坚硬以及增强其紫砂壶的特性,大大的提升了紫砂壶的质地,烧成之后表面的颗粒物会凸显,呈现出粗梨皮状,而当颗粒物质较软的时候,则会呈现出凹点状,会大大的影响其紫砂壶的美观艺术性以及收藏价值。

紫砂壶的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年烧制的老师傅才可以提高其烧成率,其中铺砂的工艺主要是在紫砂的胚体制作中通过不同泥色的砂粒采用铺、点、撒等方法,对于紫砂壶的壶身进行一个装饰作用,其砂点以及胎质的色调都会产生鲜明的效果。

抽砂工艺在加工好的粉料中抽取一些出来,以此来达到一种粗细对比的效果,使其质感更为强烈,收藏价值以及价格都是非常高的且烧成率较低,所以说当时紫砂壶的使用普遍范围在皇宫以及官宦人家,市井平民是无法得到的。通过四种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其紫砂壶的收缩性能以及透气性能,即使长时间的浸泡也不会发生质变的效果,而它的耐烧性能也是其他产品所达不到的特点,这也是它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现在我国的紫砂壶市场,其紫砂壶的做工以及精细程度都不如古代时期烧制的,所以收藏价值较小。

名家紫砂壶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民国顾景舟梅花紫砂壶,尺寸:长21厘米,估价:RMB 10,000 ~ 20,000,成交价: RMB 4,370,000 ,成交时间:2016.12.11,拍卖公司:北京聚宝金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聚宝金鼎、骏璟伟业2016年首届联合拍卖会。

2:清御制诗堆泥紫砂壶,尺寸:长15.5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4,256,000 ,成交时间:2010.12.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5周年秋季拍卖会。

“笨严”款。该壶为紫砂质地,其泥色配制讲究,呈瓜棱形,如意纽,壶盖雕有梅花;壶身堆泥绘御制诗文“御制生平爱茗饮,石钏煮金芽。拈得芦仝碗,盛来陆羽茶”及山水景物。泥质较细,呈紫褐色,设计巧妙,做工精道,雕刻精细,底有“笨严”款,款识遒劲。紫砂壶,自问世以来,因其陶土质地优良、烧制精巧,以其独特的魅力驰名中外。紫砂壶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和透气性能,用来泡茶,茶味醇芳,隔夜不馊。长期使用,壶内能保留余香,空壶内注入沸水,能散发出茶的香味,有“世间茶具称为首”之说。本品线条流畅,细小的壶流挺拔上昂,至口端又向下弯垂,以求整体线条和谐一致,环形把柄弯曲得当,谨严有力,器身雕梅花古树,桥水人家,意境淡远,构思新颖,做工讲究,以仿生形为基础,增加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将画、印集于一壶,增加了文化艺术内涵,也提升了艺术欣赏品位。

3:现代高提梁井栏式紫砂壶,尺寸:直径15.5厘米;高15.5厘米,估价:RMB 3,600,000 ,成交价: RMB 4,140,000 ,成交时间:2017.04.30,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翰海四季(第94期)拍卖会 。

钤印款识:底款:荆山壶隐(顾景舟)。

4:顾景舟仿古紫砂壶,尺寸:长17.5厘米;高8.5厘米;600cc,估价: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价: RMB 4,025,000 ,成交时间:2014.06.03,拍卖公司:北京艺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印文:顾景舟(盖)、景舟制壶(底)紫色砂泥,色泽沈稳,胎质极细,光素无纹。壶阔口唇边,短颈,扁圆腹,一捺底,短弯流,圈形柄下留垂耳,圆盖突起宝珠钮。盖内钤“顾景舟”三字方印,壶底钤“景舟制壶”四字篆书方印。

5:近代顾景舟紫砂壶,尺寸:高8厘米;周长6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3,450,000 ,成交时间:2011.12.18,拍卖公司:江苏万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盖款:顾、景舟。底款:顾景舟。此壶包浆润泽光亮照人,技巧精湛、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气韵温雅壶造型、制作工艺及火候,都已达到极致。

6:顾景舟仿古紫砂壶,尺寸:高8厘米,估价:RMB 50,000 ~ 150,000,成交价: RMB 2,760,000 ,成交时间:2018.12.01,拍卖公司:璟祥拍卖(上海)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7:清顾新陆制梅庄紫砂壶,尺寸:高14.5厘米,估价:RMB 8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成交时间:2019.12.29,拍卖公司:北京尚庭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说明:“顾新陆制”款

8:清龚心钊旧藏陈仲美兽钮紫砂壶,尺寸:宽16.5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3,800,000,成交价: RMB 2,016,000 ,成交时间:2010.11.21,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

底有“陈仲美制”印款。形态生动,粗犷与细腻共存,砂质古雅,宝光内敛,尤为出色。陈仲美生于明万历年间,江西婺源人,是明代极具创造性的陶艺家,又是一位把雕塑技艺与紫砂壶制作完美结合的壶艺家。陈仲美的紫砂作品,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意造诸玩”、“细极鬼工”。《景德镇陶录》则说他将所造器物“携售远方,镇人罕获”。可见陈仲美制紫砂器存世作品甚少,弥足珍贵。陈仲美善长调配紫砂泥料,创作富有新意的紫砂艺术品。其毕生创作的紫砂工艺品被后人推崇为“神品”。记载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迭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

9:清道光(1847年)“行有恒堂”款刻诗句紫砂壶,尺寸:口径6.5厘米;底径6.2厘米;高8.8厘米;长15.2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667,500 ,成交时间:2015.11.23,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比瓷器起源更早的被赞为“土与火的艺术”的陶器,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万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以来,江苏宜兴窑紫砂器以深邃的文化品位和精湛的手工艺特色享誉全球,将中国陶器之美发展到极致,特别是名家大师的手制茗壶,自古以来就收到宫廷的青睐,像景德镇官窑瓷器名品一样备受珍视。从清康熙朝开始,宜兴窑以最精湛的技艺制作“宫廷壶”,这种专为进贡宫廷或者由宫廷出样定制的紫砂器,故宫博物院的相关专家与及紫砂研究者将其定名为“宫廷紫砂”。宫廷紫砂不惜工本,讲究精雕细琢,民间难得一见,代表了当时紫砂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至晚清时期,紫砂壶的文人意趣渐浓,也吸引了皇族之中较为关注紫砂的成员,此中最为突出的即道咸时期的定亲王载铨和他的“行有恒堂”定制壶。此把行有恒堂款诗句壶,壶身呈圆球式,短颈,嵌盖,单孔曲流,圆柄,平盖。壶盖、口结合紧密,严丝合缝。砂泥呈紫色,光滑细腻。盖下钤“申锡”二字。壶腹正面刻行书四言诗:“挹彼甘泉,清泠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落款“道光丁未春,行有恒堂主人制[注:‘道光丁未’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字体介于欧柳之间,刻工精细,楷法精严,与壶妙色。下镌“定邸清赏”印章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紫砂壶出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公道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紫砂壶出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公道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