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烧造 > 导航 >

雾里看花内乡窑 “初步调查”勾画烧造简史

雾里看花内乡窑 “初步调查”勾画烧造简史

古代瓷器烧造 古代烧瓷器 柴烧瓷器的鉴别

2020-09-15

古代瓷器烧造。

大窑店自然村村民在内乡窑遗址上捡拾的瓷片和窑具

我国的考古发掘不是随意、无节制的,目前的考古发掘项目,绝大多数是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有专家戏称,“一是配合基建,二是配合盗墓”,两种情况一旦出现,都要进行“抢救性发掘”。内乡窑迄今未进行“正式文物发掘”,一是它僻居伏牛山偏僻乡村,无基建项目光临。二是它市场认知度、市场价值都不高,还未引来盗掘者垂涎。这是内乡窑之幸,但对试图讲述它的人而言,却很犯难。

它不像别的正式发掘的窑口,面貌清晰,有大批器物或残片可供研究,有众多专家关注并作解读,有成定论的诸多书籍文献。这些内乡窑全不具备,围绕它的,是孤村陶烟点燃的团团迷雾。

内乡窑,又名邓窑,因历史上内乡长期属邓州管辖而得名。遗址中心区在内乡县 曲乡白杨村大窑店自然村,2009年11月份,记者数度前往,探访这个神秘窑址。

大窑店自然村三面皆为浅山丘陵,中间为平原地带。土质属黄土,但黏性稍大。村落规模不大,村中皆平房,素朴平常。村西边一片大田里,麦苗青青。

走进大田低头看,到处散落着碎瓷片和窑具残片,不用挪地方,一会儿就捡一堆。除了碎瓷残片,窑具中碗托、匣钵、垫饼、垫圈残片,也处处可见。一条田埂边,堆积着约十厘米高的窑具残片。

顺着大田往西行,跳下一人高的田坎,就到了前河边,曲乡党委书记周晓锋熟门熟路找到一处出露窑址,只剩半截窑壁,窑底泥巴和麦秸淤埋得较深。

前河是条自西北向南流的河,现在看去,河道很窄,河水流量不大。“历史上,这条河河面宽阔,河岸较深,它自北向南流入丹江,直达淅川,不仅为制瓷提供充沛水源,也为瓷器销售提供了便利交通条件。”周晓锋道。WWW.taOcI52.COm

“孤村陶烟时起”

大窑店村名由来,与窑址有关。有大窑才能成店,在唐末至元初300余年时间里,这个村子因窑址形成完整“产业链”,至今地名犹存。

村西大田为窑口分布区,自此向东,依次出现了窑货沟、头槽沟、板货岗等地名,这些地名都与邓窑遗址当年各个工作作坊、作业面有密切联系。窑货沟,是成品瓷器堆放的地方;头槽沟,是挖掘高岭土之处;板货岗,是丢弃烧制次品器物的地方。

自1975年至197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进行过三次“开挖面积很小”的初步调查。我查看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发现30年时光过去,此处地貌并无大改。只是1975年调查时,当时保留着数十处窑口,由于多年山洪冲刷,现存窑口已大为减少。

烧瓷窑,三样东西必不可少。水源、瓷土和燃料。前河就是水源地,至于燃料,周围浅山丘陵原有茂密树林,据老百姓讲,烧了几百年窑,把好些山都“烧秃”了。至于瓷土即高岭土,至今储藏丰富,窑址生产区还残存着当年淘洗高岭土的粗沙泥。

出版于1987年的《南阳土特名产》中讲:“内乡高岭土矿床为窝状、片状、带状,纯净色白,含杂质时呈灰、淡黄色。瓷土为致密状或松散土块状,质软,有滑腻感,有土味。大窑店高岭土,1979~1983年,销往湖北省丹江瓷场130吨。淅川县瓷场也用它烧瓷,质量很好。”

一个烧了数百年的老窑址,当年的窑主会是谁?经营模式是怎样的呢?

“这些情况,或许正式发掘了也不会知道。正式发掘过的窑址,也就是看看标本年代,看看烧造工艺,找找窑炉水井澄泥池这些设备。至于窑主窑工情况或者经营模式,文献上不会有记载。”河南博物院专家杨爱玲回答说。

我试图从老百姓中寻找痕迹,能见到的是,大窑店村道上无数碎瓷片被踩进烂泥中,家家户户都有一堆邓瓷残片或窑具残片。能听到的是,村里人讲“(碎瓷片)不知道有啥用处,但有人开车来收,能卖块儿八毛钱的。”村中老人还会神道地讲:“老辈人讲还有一窑货未出,窑在哪没人知道。”

内乡窑或许在当年“严重”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与生活,但它自元代停烧至今已有700余年,村民给附近的石堂山编出许多传说,但没人费心为内乡窑搞“假语村言”。

当地民间是否流传有很多内乡窑完整器呢?村民的回答是否定的。

内乡窑是民窑,烧的大多都是日用品,民间咋会没东西呢?杨爱玲先生认为:“未必有很多东西流传下来。省博物院成立几十年,其实一直注意民间传世品的收藏,但截止到现在,收藏的不过数件。绝大多数还是文物发掘得来。道理很简单,你想想自己家里,30年50年前的日用品还有没有?摔碎打烂过多少?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日用品。”

我再问杨先生,能否通过内乡窑自唐至元的器物还原老百姓生活。她摇摇头:“目前看很难。烧的东西都是日用品,基本都是盘碗罐瓶。别的窑口有些特殊器物出现,比如钧瓷茶碗的出现可证当时茶道盛行。有窑口宋代宫廷陈设瓷的出现,可证当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这个窑口说到底未发掘,到底还会有什么?不清楚。”

窑址不断“新发现”

内乡县南接邓州,西濒淅川,东临镇平,北依伏牛山。明代《大明一统志》记载:“南阳府土产瓷,内乡县出,有窑。”清康熙《河南通志》记载:“青瓷出淇县……又登封、内乡皆有之。”清道光《河南通志》记载:“青瓷出河内……内乡皆有之。”从明至清,内乡窑有史可据,但都未指明瓷窑具体地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文物工作者一度遍寻不着。

内乡县衙副馆长徐金华是内乡县最早的文物工作者,他清楚记得古窑址发现的过程:“1975年8月,河南省‘文研所’和南阳文物局调查发现,大窑店村附近的土槽沟、店坊、水沟、白杨、王沟等村有大量瓷片和窑具堆积,部分河岸断崖上留有烧土块和残窑址,还有瓷土、釉药等原料。”

距大窑店村西边数里,有道教名山石堂山,山上曾有规模较大的道教宫观普济宫,宫前立有数十通石碑,最早一通为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所立,碑文描绘山周边风貌时写道:“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指向性十分明显,大窑店村遂被确定为内乡窑窑址中心区,这也确认了内乡窑生产的下限。

1976年,故宫博物院专家冯先铭调查古窑址时来到大窑店,他认可此处为内乡窑。河南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76年和1977年对该窑址两度复查,写出《调查报告》。

198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邓窑为“省保”,划定“以大窑店为中心,北起土槽沟,南经店坊、水沟、白杨、上庄等村,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共约6平方公里面积为保护范围”。

2003年11月初,南阳市博物馆又在大窑店村北5公里处彭营村发现残片和废弃窑址,在新寨南2公里处上庄村也发现大量瓷片堆积。这两个新发现的窑址将邓窑范围进一步扩大。

“残片”串连数百年

1975年至1977年“开挖面积很小”的三次调查,虽未找到完整器,但发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碎瓷片,“以小窥大”、“以残悟整”,认定此窑“初烧于唐末,盛烧于宋,复烧于元,长达300余年”。我们姑且以残片勾勒一下内乡窑“烧造简史”。

先讲几件唐瓷碎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先生讲:“瓷盆片,为敞口微敛,内外壁上部皆施釉,颇具唐代风格。瓷罐片,敛口圆唇外翻,短颈宽肩,施青釉,有些部位出现丝绵状的蓝色窑变,这应是唐代瓷。还有一罐底片,假圈足,内底有粗弦纹。外壁有五道浓厚垂釉,内壁施青黑釉,亦为唐末常见之物。”

残片中,有“蓝色窑变”的瓷罐片,尤为重要。“以小窥大”,透露出唐瓷重要品种“花釉瓷”风采。这是唐代河南好多窑口的重要产品,也是唐代内乡窑的“主打”。

到了宋代,内乡窑“主打”产品是青瓷,印花居多,刻花的也有。省“文研所”在窑址上发现了大量青瓷片,“宋早期青瓷片,碗片外壁刻莲瓣纹,纹饰简单自由。宋中期,大量印花青釉瓷器出现(印花青瓷是用特制模子在碗、盘、洗等器物内壁压印成各种花纹后烧制),印花多为折枝牡丹、菊花、缠枝菊花等。”省文研所《调查报告》中讲道。

河南诸窑口,宋代最重要产品是青瓷。这是时代使然。

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即内乡窑)、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芒”是专业术语,指白色刺眼,为宋代人不喜,青瓷代表宋代主流审美观,它收敛温厚,宁静含蓄。内乡窑窑址所发现的大量青瓷残片,足证内乡窑宋青瓷生产盛况。

金元时期瓷器残片,文研所调查中也有发现。“比如部分碗底心有脐,内壁印缠枝花卉,都具金元时代风格。”而省博物院收藏的70余件金代青瓷,更形象展现了内乡窑金代瓷器之精美,还原了金代内乡窑青瓷生产技艺之高超。

小编推荐

山东地区古窑址调查与试掘


山东地区调查与试掘的早期窑址为东周时期的沾化杨家古窑址。1955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进行试掘,1978年惠民地区文物工作队又进行调查钻探。据出土遗物分析,这是一处以烧制陶质煮盐器具为主的古窑群遗址。此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与试掘,陆续在淄博、泰安、济宁、枣庄、临沂等地市发现古瓷窑址。北朝窑址以淄川寨里窑址与薛城中陈郝窑址为代表。1977年, 《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发掘寨里窑址,确认寨里窑不仅是山东而且是整个北方地区所见年代最早的一处青瓷窑址。

此次调查、发掘及资料整理工作,由王恩田主持。隋代窑址增多,较典型的有曲阜宋家村窑和徐家村窑,出土器类有罐、壶、瓶、碗、杯、盘及砚、枕等。器物造型规整,胎质较细,均为青釉,光亮晶润。宋家村窑的狮首人身砚足和龙形贴花,反映出山东隋代制瓷装饰工艺已达较高水平。在宋家村窑发现的匣钵残片,是用匣钵烧制瓷器较早的一例。唐代窑址发现尤多,以泗水尹家城窑和大泉窑、淄川磁村窑、曲阜西陬窑、宁阳西磁窑和西太平窑为代表。瓷器变化较明显,器类逐渐增多, 器物造型由厚重趋向轻巧,胎质逐渐变得细腻坚硬。釉色越来越纯正,从青釉为主变为以白釉为主,还出现了白釉加绿彩的装饰。上述唐代及以前的古瓷窑址均未见文献记载。宋及宋代以后的瓷窑址,主要分布在淄博和汶泗流域,调查与试掘的主要有淄川磁村、西坡地、博山南万山、泰安中淳于等窑址及淄博元末明初琉璃作坊遗址。

淄川寨里窑址范围较大,内有4个青瓷窑址,经试掘, 出土可复原及可辨器形的瓷器分属北魏、北齐和北周至隋、唐中晚期三个时期。试掘中,还出土了一批餐具和刻铭的垫柱等窑具。在枣庄中陈郝北窑的调查中,采集到一批青瓷器标本,多具北方青瓷特点。1980年在距窑址17公里的徐楼村出土一件四系青瓷罐,与中陈郝北窑所出同类器物极接近,罐内有一枚东魏“虎牙将军之印”,为中陈郝北窑的断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淄川磁村窑址,从村东村内至村南2公里范围内均分布有残窑、瓷片、 窑具等遗迹和遗物。据地层分析,始于五代,盛于宋,终于元。产品较粗糙,图案多流行简单的花卉。器类主要是生活用具和各种玩具。早期黑釉居多,间或有青釉、酱釉和茶叶末釉,胎骨较厚重,白釉加绿彩点的饰法较普遍;中后期则以白釉为主,青釉、黑釉次之,胎骨白而坚硬,薄而均匀,有划花、剔花、篾纹、白地黑花、加彩、绞胎等装饰。发掘中共发现窑炉14座,除两座煤烧窑外,均系柴烧窑。还有烘烤炉、釉浆池、井和作坊房基,说明烧造技术配套,各工序已有固定工作场所。磁村窑属民窑系统,同其他窑口,如河北磁州窑、河南登封窑等相互影响,但又显示出自己的风格,可能是独立于磁州系之外的又一民窑系统。

泰安中淳于瓷窑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产品有素烧,也有青瓷、白瓷、白地黑花和黑瓷。器类有碗、盆、盘、瓶、罐、钵等。烧造年代,自隋唐至元明,延续千年之久。

此外,1982、1983年淄博市博物馆在博山博城大街发现两处元明时期的琉璃作坊遗址,主要遗存是琉璃炉底和石砌墙基。共发现大炉1座,小炉21座,各炉分工比较明确,基本是一座炉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产品主要是簪、珠、环等装饰品。有半透明和不透明两种,实心或空心。多为单色,有红、黄、白、绿、黑、琥珀、影青等。颜色鲜明纯正,已经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各种呈色剂的比例、配方和火候。从遗物标本的定性、定量测验可知,此处生产的琉璃化学成分与先秦、西汉时期琉璃,以及地中海沿岸古代琉璃的化学成分不同,对研究中国琉璃生产的历史及恢复、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琉璃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无所不烧”的鲁山段店窑


鲁山窑是河南中西部地区一处重要的综合性窑场,因其丰富的烧造品种和精湛的烧造工艺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随着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可以说鲁山段店窑的整体生产面貌是基本清晰的,但因为缺乏科学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年代分期、生产情况、技术工艺、窑址兴衰等问题上仍然具有可深入探讨的可能性。重新审视了鲁山窑存在仿烧汝窑的可能性问题,以及在青釉、钧釉瓷器烧制方面技术成就。

1300年前的盛唐时期,有一天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音乐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唐玄宗擅音律、嗜击鼓,尤爱鲁山花瓷羯鼓。这则唐代南卓的《羯鼓录》文献记载,是这位唐代传奇皇帝和同样精通音乐的宰相提到的唯一一次关于瓷器的记录,其意是称扬青州石末(澄泥陶器)和鲁山花瓷制作的腰鼓为上乘之品。表明鲁山花瓷是唐代深受宫廷喜爱的陶瓷品种之一。

唐玄宗时期,鲁山花鼓曾为宫廷御用瓷,代表着中国北方当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鲁山窑花瓷腰鼓 故宫博物院藏

羯鼓,是盛唐时由西域羯族小月氏人传入中原的打击乐器,之后创出陶瓷制品,圆柱细腰,两端蒙革,以杖击之,在唐代音乐中位居“八音之领袖”而独享至尊。

唐 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拍鼓 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 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拍鼓

《太平广记》记载着一个击鼓催花的故事:明皇(唐玄宗谥号)好羯鼓,尝遇二月初,诘旦,宿雨始晴,景物明媚,殿亭花柳将吐,睹而叹曰:“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即命取羯鼓,临轩击一曲,名曰《春光好》。及回顾,花柳杏桃皆已拆矣。上笑曰:“不呼我作天公可乎?”

唐 鲁山段店窑拍鼓标本 平顶山博物馆藏

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唐玄宗比起违背时令命牡丹“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的祖母武则天,少了几分骄矜,多了几许风雅。花柳杏桃在羯鼓声中,从嫣然绽放到落红成阵至美的行为艺术景象,你是不是也想来一次时空穿越,击一击那唐朝的鼓,催一催那宫廷的花呢?

朝廷宠眷、皇帝钦点,加上唐玄宗的羯鼓催花,花瓷羯鼓由此声名鹊起,誉满天下!但这种瓷器是什么?在以前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不得其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黑地、乳白蓝斑的花釉羯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标为郏县黄道窑。

上世纪50年代陈万里、冯先铭造访鲁山窑,但并未发现花瓷标本;20年后,冯先铭先生等再次造访鲁山窑,终于在鲁山段店村的田野里发现花瓷,并且正是花瓷腰鼓标本。这与文献、实物、时间地点得以吻合,鲁山花瓷的面貌中逐渐清晰。

段店村自古毗邻宛洛古道,栖踞大浪河畔,地下有煤田,地表多矾土,制胎的原料、用水,烧瓷的燃料都能就地取材,在此设窑烧造瓷器,一应物料天成地就。

古书记载, 鲁山花瓷诞生于盛唐,首次在釉面上创造性地采用彩斑装饰, 打破了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单调格局,终结了中国瓷器单色釉的历史,其他地方的瓷窑也都仿效段店花瓷的装饰手法,中国陶瓷窑变艺术从此破茧成蝶,晕开了她那千年惊世的美丽……

段店窑瓷窑遗址

鲁山段店窑始烧于唐代,历经宋金,延续至元代,烧制时间长,制瓷水平高,遗物丰富,品种齐全,其产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均有收藏,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鲁山段店是中国最早的乳浊釉陶瓷器的诞生地,一百多年后遍布中国的钧瓷产品,正是其遗传基因。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鲁山花瓷器物主要出土于洛阳及其周围的遗址、墓葬,尤其重要的是近年鲁山花鼓、盘、碗等在西安大明宫遗址的发现,证明鲁山花瓷很可能是“宫里”使用的器物品种,是仅限于洛阳、西安,即唐两京一带使用的陶瓷品种,具有唐代贡瓷属性。

唐 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大罐 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 鲁山段店窑花釉瓷三足花口香炉 平顶山博物馆藏

段店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其中有唐钧、宋钧、元钧、唐三彩、鲁山花瓷、宋汝官瓷、三彩珍珠等。其花色有唐代黑瓷、白瓷、黑彩花斑瓷,宋、金、元时期的白瓷、黑瓷、三彩珍珠地、芝麻酱釉等。器形有瓶、盆、碗、盘、壶、碟、棋子、注子、枕、盂等数十种。该瓷窑址烧制时间长、遗物丰富、品种齐全、花色多样、造型优美,在中国瓷器制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 鲁山段店窑花釉四系罐 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 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大盘 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 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碗 平顶山博物馆藏

瓷之成器,半假人工,半赖天成。鲁山花瓷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幻化出了瑰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瓷窑变的先河。

唐 鲁山段店窑花釉瓷三足花口香炉 国家一级文物 现收藏于平顶山博物馆

在段店村,相传着女皇武则天下旨迁窑的故事。

相传武则天当政时曾慕名幸临段店察看窑业盛况,亲眼目睹“窑炉林立、红焰映天、日进万贯”的盛景后,武皇大为赞叹。但她当看到窑炉的滚滚浓烟被风吹向北面高岗上的寺庙的时候,虔信佛法的武则天怕亵渎神明,遂降下口谕:将窑炉挪至“神后”。圣命难违,人们依口谕的字音把花瓷官窑移到了禹州神垕。从此,神垕窑业风生水起,到了宋代,在花瓷工艺的基础上,人巧天成地烧出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

金 鲁山段店窑钧瓷天青釉红斑碗 平顶山博物馆藏

传说的真伪无从考辩,但它至少道出了鲁山花瓷与禹州钧瓷的渊源:窑变艺术上的亲缘衍生关系。民间至今还口口相传着“先有段店,后有神垕”的说法。

宋代是鲁山段店窑发展的鼎盛时期,虽然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局的动荡,特别是武则天之后,大唐国都迁回长安,使鲁山临近都城洛阳的区位优势不复存在。

但应该说,宋代鲁山段店窑无论是在原料的选取、烧纸的工艺以及产品的质量上,都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生产的瓷器在胎体上摆脱了唐代的厚重,造型上更精巧,烧制的品种也日渐丰富。

北宋 鲁山段店窑低温三彩五足炉 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 鲁山段店窑低温三彩划花梅瓶 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 鲁山段店窑天青釉圈足洗 平顶山博物馆藏

宋代鲁山段店窑主要烧制青釉瓷、白釉瓷、黑釉瓷和三彩器等;尤其是青瓷产品,工艺精良,质地细腻,多具玻璃质感,与同时期汝窑产品难分伯仲。

可以说鲁山段店窑所烧制品,对我国北方瓷业特别是宋代钧窑、汝窑影响很大,其釉色开钧瓷、汝瓷之先河,为钧瓷、汝瓷之鼻祖。

金 鲁山段店窑钧瓷天青釉玉壶春瓶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青瓷玉壶春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鲁山窑白釉瓷的装饰方法丰富,有白釉绿彩、白釉点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等。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这些白底刻花产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商品性。

北宋 白釉柳条纹钵

北宋 鲁山段店窑珍珠地划花“福禄”纹枕面标本 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 鲁山段店窑珍珠地划花“福寿”铭梅瓶 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 鲁山段店窑黑釉白口边钵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褐釉跳刀纹碗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黑釉酱斑盒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黑釉铁锈花口沿饰白釉行炉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黑釉铁锈口碗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黑釉线条花瓶 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 鲁山段店窑黑釉线条执壶 平顶山博物馆藏

鲁山窑为一处综合性窑场,产品主要分为花釉器、白釉器、黑釉器、青釉器、钧釉器和低温釉器六类。

花釉器

唐代鲁山窑生产一类以黑釉、黄釉为基础的花釉瓷器非常独特,又称为鲁山花瓷。造型也非常丰富,如花釉罐、花釉盘、花釉鼓、花釉炉、花釉盘花釉碗、花釉动物玩具等。

宋 鲁山窑黑釉酱彩罐

唐 鲁山窑花瓷黑釉大罐

白釉器

北宋以来,白釉器是鲁山窑的最主要品类。

除了生产大量的素面化妆白瓷日用器皿(以碗类居多)和部分白瓷精品以外,带有不同装饰技法的白瓷产品更是鲁山窑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类产品。这其中包括主要流行于北宋的白釉珍珠地划花、白釉刻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彩、白釉酱彩等,和主要流行于金元的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虽然这些品种在河南中西部的诸多窑场以及山西、河北等地窑场多有常见,但鲁山窑的这些白瓷装饰品种,不仅出现时间较早,而且工艺手法上以优良见多,十分具有代表性。

宋 鲁山窑白釉花口钵

白釉珍珠地划花以管状物戳印出圆圈纹的珍珠地效果,配合刻划花所形成的主题纹样,发展初期不着色处理,成熟后于刻划沟槽内填彩(赭红、黑彩),制作费时费工,属于窑场产品中较为高档的一类产品。河南中西部地区生产此品种的窑址有鲁山段店窑、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登封白沙窑、新安窑等。而密县西关窑、鲁山段店窑、登封曲河窑、登封白沙窑和观台磁州窑被认为可能是最早采用珍珠地划花的窑场。

段店窑出土的珍珠地往往小而密集,有相互叠压现象,多半圈情况,甚至会有大珍珠圈内填充小珍珠圈的做法,亦常常搭配较为舒展写意的刻划莲瓣纹。

北宋 鲁山窑白釉珍珠地划花残片标本

【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卷一·河南卷·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白釉划花是以尖状物在施了化妆土的胎体上划出纹样线条,多辅助以篦划纹,装饰风格清新淡雅。鲁山段店窑的白釉划花纹饰最典型的是以篦划而造就的波浪纹装饰,常见于枕、瓶之上,风格独特。

鲁山窑白釉划花器残片标本

金 鲁山窑白釉划花器残片标本

【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卷一·河南卷·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18-119页】。

白釉剔花是一种典型的露胎装饰技法,以刮去纹饰主体以外的化妆土部分或更深一层的胎体部分,来达到化妆土色与胎色的对比效果。以柳条剔刻纹为主体装饰的小罐、小钵等器物,是鲁山窑、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等河南中西部窑场的特色产品之一。

宋 鲁山窑白釉剔刻纹罐

白釉绿彩器是将含铜材料施于白釉之上、置于氧化气氛下高温一次烧成,可形成绿彩点、绿斑片及绿色大片晕散等效果。

北宋时期河南中西部地区是烧制白釉绿彩瓷的中心地区,以段店窑、登封窑生产较多,但装饰效果之间略有差异,如鲁山窑的绿彩色泽明亮,可以说是鲜亮的翠青色,而登封曲河窑的绿彩色泽浅淡,具有一定的弥漫式的晕染效果。

北宋 鲁山窑白釉绿彩碗

白釉酱彩器属于高温下的釉上彩绘技艺,主要集中出现于鲁山段店窑,多装饰于碗、盘口沿或罐的腹部,以酱点组成一定的装饰图案,如圆形梅花纹、三角点阵纹、三角叶阵纹等,流行于北宋后期(11世纪后半叶),金元时期较少看到。鲁山窑的部分圆形梅点纹和三角点阵纹排列非常规整,圆点分布均匀,具备较高的观赏性。

北宋 鲁山窑白釉点酱彩罐

宋/金 鲁山窑白釉点酱彩碗

白地黑花属于釉下彩绘装饰技法,和白釉酱彩所使用的彩料性质不同,白地黑花所使用的斑花铁料浓度较高,即施于釉下也能够呈现“黑如铁”的彩绘效果。北宋晚期至金元时期,白地黑花开始出现并流行,普及性较高,鲁山窑生产的白地黑花瓷器质量较好。

金 鲁山窑白地黑花花卉纹碗

黑釉器

除化妆白瓷之外,黑釉瓷器是段店窑又一生产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日常生活用瓷。北宋中期以后,黑釉瓷器的产量有所增加,多流行素面的小型黑釉瓷器和一些简单的黑釉点彩器,主要是瓶、罐、碗、盘等。金元之后,黑釉瓷的装饰品种开始多样化,黑釉凸线纹、黑釉剔花、黑釉酱彩等装饰技法,大大丰富了黑釉瓷的装饰效果。如段店窑的黑釉凸线纹产品质量精良,器类主要是瓶、罐、壶三类。

金 鲁山窑黑釉凸线纹罐

宋 鲁山窑黑釉剔花残片标本

金 鲁山窑黑釉酱彩执壶

宋/金 鲁山段店窑白覆轮黑釉香炉

青釉器

青釉器是指河南临汝窑系的青釉素面产品,同汝窑、钧釉的分相釉特征有所不同。鲁山窑亦生产这类临汝窑系青釉产品,既有素面青釉瓷,又有青釉印花瓷器,主要器类以碗(盏)、盘为大宗。199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在段店窑址调查中出土一件北宋天青釉汝窑洗。

宋 鲁山段店遗址出土的北宋天青汝釉洗 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藏钧釉器

根据窑址调查结果,鲁山窑亦生产钧釉器,这同金元时期河南大多数窑场烧制或者兼烧钧釉瓷器的状况一致,是市场化的自然结果。鲁山段店窑由于处在钧窑技术生产的核心区域,在钧釉生产阶段的早中期,其所生产的钧釉瓷器不乏精美之器,可与大峪东沟等钧窑窑址相媲美。

金 鲁山窑钧釉水仙盆 河南禹州宣和博物馆藏

低温釉器

鲁山段店窑还烧制色泽艳丽的低温釉器,如绿釉、黄釉、素面三彩等,器类以枕类、炉类、雕塑等,流行于宋金时期。与唐三彩以釉色取胜不同,鲁山宋金三彩注重借鉴其他瓷器品种的装饰技法,在多色釉上施加刻划、贴塑、浮雕等技法。宋三彩釉色多见于黄、绿褐,釉色偏沉重,而金三彩则出现黄、绿、白,釉色偏明亮。

金 鲁山窑三彩枕残片标本

金 鲁山窑三彩孩儿枕

湖田窑的千年烧瓷历程


青白瓷又称“影青瓷”、“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等,为宋代景德镇所创烧,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而景德镇烧制青白瓷最重要的窑址是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700多年。在2004年景德镇庆祝建镇千年之际,湖田窑遗址群以一批重要的发现揭开其近千年的烧瓷历程。

考古资料显示,在景德镇所在的昌江及其支流东河和南河流域,晚唐五代及宋时期的窑业遗存十分丰富。晚唐五代的窑址主要有湖田、杨梅亭、黄泥头、社公庙、十八渡、新厂、湘湖、白虎湾、南市街等地。至宋代,东河及南河流域的窑址已发现136处(按《陶记》的记载则有300余处)。规模极其庞大,产量十分丰富。其中最具代表的遗址有湖田、银坑坞、小屋里、南市街、柳家湾、白虎湾等。“若夫渐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蒋祈文中所说的“湖田”, 即今之湖田窑遗址。它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4公里的竟成乡湖田村。遗址南面环山,北面临水。南河自东向西,环湖田村而过,在景德镇市区汇入昌江。遗址坐落在南山山脉缓坡地带及南河南岸一级台地的窄长地带,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内窑包密布,窑渣堆积遍地,各个时期瓷片俯拾皆是。1982年,国务院将湖田窑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03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湖田窑址进行过16个基建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大量与窑业生产有关的制瓷作坊和窑炉遗迹,获得了陶器、原始青瓷器、青釉器、白釉器、青白釉器、酱釉器、黑釉器、卵白釉器、蓝釉器、青花器等各类文化遗物数十万件,时间涵盖五代、北宋、南宋、元、明各时期共七百余年。这些珍贵的文化遗迹和遗物,为湖田窑从晚唐五代到明代中晚期的窑业生产、销售;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青白瓷由于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的原因,使瓷器釉薄处为白色,积釉处透青,故其总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可谓是白中闪青,青中泛白,青白淡雅,色质如玉。此 类瓷器“光致茂美”,有“饶玉”的美称。景德镇青白瓷一经出现,很快为世人接受并成为十分畅销的商品。同时,其烧造技术也很快传播到江西境内的十余个县市。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区的一些窑场也相继仿烧,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烧造体系,产品风靡大半个中国。它不仅销往大江南北、漠北草原,还远销日本、高丽、东南亚各国和中东、非洲等地区。

景德镇古称“新平镇”,因其位于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最新的考古成果显示,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景德镇就能烧制原始陶瓷器。文献记载至迟在东汉时期,景德镇就已开始了成熟的青瓷器制作,“新平冶陶,始于汉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景德镇开始引起世人注目。在陈朝至德元年,皇室命新平镇贡陶础,这是景德镇为朝廷所关注并生产“贡瓷”的最早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陶瓷名匠“陶玉”将自己制作的瓷器带入关中,并向朝廷进贡,被称为“假玉器”,受到皇室青睐,于是昌南瓷器名扬天下。宋景德年间,真宗皇帝在景德镇设置御窑,专门为皇室烧制瓷器,并在器底书“景德年制”款。从此,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专门管理官窑瓷务,烧制宫廷用瓷,同时对民窑实行课税等管理。这是元朝在全国唯一设置的专门管理陶瓷生产的机构,是景德镇设立官窑的开始。此时,瓷器的生产(主要是青白瓷)有新的提高和发展,而且创烧了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和高温蓝釉瓷、绿釉瓷等。景德镇的瓷器逐渐占据了中国瓷器艺术的中心,也从此由宋代其他五大体系转向到了景德镇,并以此带动了明清景德镇窑场的繁荣。特别是明洪武二年朝廷在珠山设立御窑厂后,景德镇形成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之势。

湖田窑制瓷始于五代。考古发掘证实,五代时期,湖田窑的窑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刘家坞、龙头山以及今战备公路两侧的湖田窑中心区域,距现地表深约8米。采用马蹄形窑烧制白瓷和青瓷器。马蹄窑为土制,窑炉烧结面较薄,瓷器烧成温度相对较低。器物种类主要有碗、盘、壶等。因采用支钉叠烧,只见垫柱,没有使用匣具,故器内底及器足上往往留有椭圆形支钉痕。青瓷多数胎色灰褐、质地粗松、釉色青灰,除少数葵口及内壁出筋外,没有其他装饰。窑址内也出土了少量瓷胎致密、白度很高的白瓷或青瓷。

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4)建镇后,景德镇瓷业生产获得重大进步。重要表现就是青白瓷的创烧。宋初的青白瓷,胎质较粗,色灰白;刷釉稀薄、透明,釉色青灰或米黄。器物种类较少,主要有碗、盘、罐、折肩钵、注碗、多管器等。器形普遍敦实、厚重。装饰较少,仅在碗外壁用利器刻画粗大牡丹或莲瓣纹样,纹饰粗犷古朴;或用梳齿状工具,在碗心画出简单水草。一些器物上有少量北方瓷器的贴花工艺及仿金属器造型。还发现一些酱黄釉器及褐彩青白釉器,器型类似青白瓷,有瓜棱罐、四系罐及八棱罐等。

北宋中晚期,湖田窑的青白瓷生产,除继续采用单件仰烧外,开始使用一种造价昂贵的瓷质覆烧匣具,大小不同的多件器物一匣覆烧,故出现了芒口器。此时的瓷胎细腻、致密、洁白;刷釉加厚,使釉色莹润青翠,青中闪白,白中透青,近似玻璃透明状。器物种类显著增多,造型趋于挺拔,装饰丰富多彩。日用品碗、盘、碟、盏类品种多样;盏托、注碗、瓶、炉、香熏、枕等形态各异,造型丰富;联子盒、鸟食罐、俑、动物塑像、围棋、象棋等文娱用品大量涌现。龙形碗、狮形枕、虎形枕、婴孩枕、仕女枕、荷叶形枕、元玉形枕层出不穷。早期的粗犷古朴的刻画法被成熟的“半刀泥”刻画所取代;刻画工艺娴熟、流畅,刻画题材广泛;构图集中在碗、盘内底及底壁交界处,早段多对称或单体图案,如植物类团菊、三束莲、折枝牡丹;动物类游鱼、龙凤、三团鸾等,稍晚纹饰布局趋于繁复、细密,如人物类婴儿戏水、婴孩攀枝,植物类缠枝菊花、缠枝牡丹等。

随着宋室南渡,一些北方的优秀技术和窑业工人纷纷南来。南宋初期,湖田窑窑业生产与北宋晚期相似。主要表现在碗、盘类器物的造型和装饰与北宋基本一致。但此时的碗、盘器壁更斜直,圈足更矮,仅毫米高;斗笠碗流行。特别是定窑组合式支圈覆烧具传入后,窑业生产出现很大变化。因支圈烧瓷密度加大,水气增多等原因,瓷器的胎质较前期粗松,釉色泛黄,几乎失透,器口普遍“芒口”。器物组合也发生较大变化。北宋流行的墩式碗、仰烧盘、注碗等基本消失,饮酒、斗茶之盏托及有座香炉等均明显减少,以至绝迹。装烧的变化还导致装饰的变化。北宋流行的刻画风格开始为印花装饰所代替。早期在碗、盘底心印各类题记,如“宋”、“詹”、“吉”、“酒”、“茶”,还印一些简单的单鱼、双鱼、芦雁、朵梅、折枝梅、荷莲纹等。此时,吉州窑、建窑的产品流入湖田,湖田窑开始试烧黑釉瓷。湖田窑的黑釉瓷胎质较粗,色灰黑,结构紧密;釉色漆黑,釉层厚。器类有高足杯和盏等,无论胎、釉、器型均与吉州窑、建窑产品有别。晚期的碗、盘印纹开始复杂、繁密。如狮舞绣球纹、开光盆景纹、凤穿牡丹纹、芦雁穿花纹等,器口沿多印有回纹、如意纹等。

素烧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NV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端砚的特点、形成、砚坑、简史和制作


苏轼从星砚

一、端砚定义

端砚,是采用肇庆市行政区域内适合研墨的石头经过加工,具有研墨功能的砚台,肇庆市古称端州故而称端砚。据清代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380多年。1952年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证了端砚问世的历史。

二、端砚石特点

石质细腻、滋润,发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石品花纹丰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等特点名列中国石砚之首。硬度适中;端砚石硬度为摩氏(2.8至3.5),比墨条的硬度(2.2至2.4)稍硬,但比刻刀的硬度(约5)低1倍左右。致使端砚下墨快、易雕刻。不吸水;端砚石显孔隙率小、饱和吸收率低,说明砚石的矿物细、粒间间隙小,开型或小开型裂隙不发育,使砚石蓄水不涸。

苏轼从星砚(背面)

三、端砚石的形成

端砚石属沉积岩,它的原始母岩形成于4亿年前泥盆纪中期。当时肇庆一带以西是海洋,当时大量沉积物聚集在这一地带,古陆风化剥蚀下来的大量泥砂被河水带到滨海岸停下来,按比重和粒级的大小依次堆积成层,从端砚石的原始物质聚集到变成可以制作端砚的端砚石矿,经历了4个阶段。

一、物质聚集阶段:紫(绿)砚石的原始物质来源于肇庆东南的古陆。风化剥蚀作用将古陆岩石分解成为碎屑物和金属离子,部分矿物如白云母等被水溶解成为胶体,雨水将这些物质搬运到河口三角洲和滨岸,其中呈胶状的泥质则聚集在潮坪区,并与混入胶泥中的少量石英碎屑,有机质及其它铁、镁、钙、硫等元素沉积下来,这就是紫(绿)砚石的母岩物质聚集阶;

二、深埋成岩阶段;地壳不断地在运动、升降,经过数次反复的物质集后,到了泥盆纪晚期,大约距今3.6亿年上下,肇庆这个地方开始变成浅海,后又经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等地质时代的不间断连续下降沉积,中间约经历了1.7亿年,主要沉积物有碳酸盐类、砂,()等,这时紫(绿)砚石母岩深深地被埋在地下,总厚度达3000--5000米,深埋地下的砚石母岩,初始时,环境温度不高,压力不大,沉积物内的厌氧细菌使有机质腐烂分解,产生H2S、CH4、NH3、CO2等气体,将变价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成低价硫化物,如高价铁(Fe3+)被还原成低价铁(Fe2+),胶泥脱水变成软泥,水的矿化度增高,介质使酸性氧化环境转变为碱性还原环境,在此情况下,胶泥中的物质重新进行分配组合,再经压缩结晶,生成水白云母和白云石等矿物,最终固结为含铁或含铁含砂的水白云母型泥质岩以及以白云石为主的泥质白云岩(绿端石)。

第一、二阶段形成的砚石石品花纹有青花、石眼(原型)、火捺(原型)、天青、鹧鸪斑、黄龙、翡翠纹、彩带、虫蛀(原型)、金星点、同心纹、五彩钉等。

三、褶皱隆起变质阶段;地质学上所称的变质作用,指的是地壳中的岩石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液充填及交代等内动力的影响,以致它们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有时甚至还有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肇庆这个位置在距今约2.31亿年的时候,海水退出成为陆地,深埋地下的泥盆纪等地层亦开始上升,并发生断裂。距今约1.44亿年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地质学称燕山运动),将泥盆纪等地层褶皱隆起成山,还有深部的岩浆往上涌,使地壳受到强烈挤压,较软的岩石产生劈理、矿物重结晶,如水白云母重结晶为绢云母,含矿物质的岩浆汽水热液沿已破碎的岩石裂隙充填,形成细脉。

这个阶段形成的砚石花纹有蕉叶白、冻、冰纹、冰纹冻、银线、玉带、玉点等。

四、表生成岩(矿)阶段;表生成岩(矿)作用,地质学又称“退后生作用”,是紫(绿)砚石形成的重要阶段,指沉积岩层被地壳运动抬升至地壳表层后,在潜水层层面以上发生的胶结交代,以及其些物质再重新聚集的作用阶段。水的作用和强氧化环境使砚石发生变化,低价铁矿物大部分转为高价铁矿物,如菱铁矿、黄铁矿绿泥石转变为褐铁矿、赤铁矿,钛变为白钛石等,并形成新的砚石花纹,如鸲鹆眼、鸡眼、石皮、金线、铁线、玫瑰紫、铁捺、油涎光、虫蛀、硃砂钉以及绿端石中的木纹、山水纹、水草纹等。

端砚石分紫端、绿端、白端三种,其中紫端石为富铝、钾、铁的硅酸盐类岩石。绿端石和白端石为富钙、镁的碳酸盐类岩石。紫端石和绿端石形成于同一个泥盆纪。白端石形成于比紫端石晚7000万年石炭纪。

紫端石的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类的水白云母以及由水白云母变质的绢云母。还有少量的铁矿物、高岭石(?)和石英碎屑。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菱铁矿、绿泥石及褐铁矿等。砚石中含微量的白云母碎片、长石碎屑、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

白端石就是白色的端砚,产于肇庆七星岩,地质图上为壶天灰岩。白端石属碳酸盐岩,为准同生泥晶--粉晶白云岩。岩石呈白色或浅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98%,方解石等。

绿端石主要由白云石组成,次为水白云母、石英碎屑、磁铁矿、方解石等矿物。

端砚石眼是生长在砚石中,形状似动物眼晴的球状石核。原型为绿色豆粒沉积作用形成,地质学称豆粒构造,中心一粒为铁矿物,外壳包裹不含磁铁矿和赤铁矿等铁矿物的绿色粘土。颜色晕圈于砚石形成的最后阶段因中心铁矿物氧化,铁质扩散浸染作用形成的。眼的基本特征是球状,由球体和核部的瞳子,边缘的眼皮三部分组成。端砚上的自然球形点,其外形、大小等均与鸟、猫、鸡等的眼很相似,古人将它称为石眼。长期来,人们在赞扬端砚石质的时候,对端砚上的石眼也大加赞赏。端砚上的石眼,硬度稍大,有碍于磨墨。

四、砚坑分布及主要砚坑

端砚自唐初开采至今,断断续续基本上没有停止过开采。清代开采的砚坑最多,据清道光何传瑶《宝砚堂砚辨》记载,约有70余处。现在可找到具体位置并在国家地形图上定位的新旧砚坑口约有42处,目前在开采的砚石有十多种。端砚石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段:一是西江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即端溪水以东地段,连绵10多公里,端砚最优质的砚石主要集中在这一带,主要砚坑有老坑(又称水岩、皇坑)、朝天岩、宣德岩、冚罗蕉、绿端、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二是西江羚羊峡北岸的羚羊山,主要砚坑有龙尾青、木棉坑、白线岩(内有二格青、青石、红石)、有冻岩。三是肇庆市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从西至东,连绵30公里,统称宋坑,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绿端等。四是鼎湖沙埔斧柯山以东地段,连绵约30公里,这里有丰富的砚石资源,砚坑众多,除典水梅花坑、绿端外,统称为斧柯东。五是开采于七星岩的白端,白端石开采于明代,不发墨,常作朱批之用,因七星岩是风景区,禁止开采。

老坑又称水岩、皇岩,位于西江羚羊峡斧柯山南岸山脚,离西江约200米,位于端溪矿区最低处。据说唐代中期就已开坑取石,至今断断续续开采了1200多年。老坑现有新旧两个洞口,旧洞口高约1米,该坑自开采以来曾多次塌方,清末已停止开采,1972年由肇庆市端溪名砚厂重开,洞深100米左右,内分大西洞和水归洞。1976年由国家轻工业部投资在旧洞口以南30米处另开新洞口接入,洞高1.82米,宽1.8米,安装有轨道翻斗车,用于运石料。据测量,新坑口标高20米,地下已形成一个连续长200多米、斜深约100米的采空区,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负56.87米,运输洞口往下垂深76.81米,相当于西江正常水位(约5米标高),以下61.87米。矿体厚度约0.80米,优质石肉厚约0.30米,20世纪90年代,大西洞和水归洞已连成一片。因老坑位于西江水平面以下,每年到枯水季节方可抽水采石。老坑砚石质地为端砚众坑之冠,被视为“砚中至宝”。石质细嫩、滋润,叩之木声,有“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之优点,硬度为肖氏40--60。砚石呈紫蓝带青色;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冰纹、火捺、金银线、翡翠以及石眼等。2000年政府停止开采。

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宋坑:位于肇庆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带,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主要有浦田青花、榄坑、盘古坑、陈坑、伍坑、东岗坑、前村坑、蕉园坑等,因均开采于宋代,故统称宋坑,矿体厚度0.5米左右。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宋坑砚石色泽紫如猪肝,凝重浑厚;硬度为肖氏40-60,优质的砚石细润,有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等石品。目前,仍在开采的有盘古坑、伍坑、陈坑和蕉园坑,洞深都在百米以上,其余的因资源枯竭而停采。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位于老坑之南半山上,距老坑洞约600米。坑仔岩新开的洞口标高为125米。该砚石坑最早于宋代治平年采石,距今900多年的历史,历代均有开采,因多次塌方,已停采100多年,1978年又重新开采,目前有10多个洞口,估计采空区长超过300米,工作面有几百平方米,斜深70多米。矿体厚度约0.80米。坑仔岩砚石质优、细腻坚实、滋润、青紫带红;硬度为肖氏40—60,石品花纹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尤以石眼多称著。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3000多米的山腰上,在端溪矿区最高处旗顶下,坑口标高380米。分旱洞、水洞,有多个洞口。麻子坑于清乾隆年间开采,断续开采约240多年,后塌方淤塞而停采,1962年恢复开采。目前采空区长超过200米,工作面几百平方米,斜深50米。矿体厚度约0.60米,优质石肉不足0.30米,旱洞、水洞已连通,优质砚石已很少。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娇嫩、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0—60,石色青紫略带蓝,佳石中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以及石眼等,其中石眼碧绿。

梅花坑:宋代开坑采石,出自二个地方,一是岭羊峡以东的鼎湖沙浦典水村附近,古人称典水梅花坑。二是出自北岭山前村坑和蕉园坑。梅花坑洞较深,洞内石分三格,只有中间一格石可制砚。梅花坑石以多眼为主要特点,色苍灰白微带青黄色,硬度为肖氏40-60,其中有梅花点者为佳,石质近似宋坑,下墨亦快,但石质与老坑等名坑相比略为粗糙。仍不失为端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典水梅花坑采出的砚石多眼,眼中有点,大而晕重不分明;北岭梅花坑砚石色苍灰微带褐黄,眼多而无睛(无瞳子),眼呈米黄色。

绿端:绿端采石始于北宋,据《高要县志》云:“绿端石出北岭及小湘江峡(即现在的三榕峡),鼎湖山、皆旱坑。” 开采绿端砚石共有四处,最早在北岭山东岗坑附近,洞式开采,因砚石枯竭,人们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开采,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三是小湘镇大龙,为露天开采;四是鼎湖区沙埔镇,砚石成块状,散落在几平方公里的山地上。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硬度为肖氏45-63,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

宣德岩:开坑采石于明宣德年间,故得此名。其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也较细腻,幼嫩,仅次于坑仔岩和麻子坑,宣德岩之佳石与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不相伯仲。但宣德岩砚石多断脉。较难采,佳石亦不多,故目前基本上停止开采。

斧柯东:斧柯东砚石是开采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斧柯山东麓一带砚石的总称,斧柯东砚石资源较丰富,有十多个品种之多,其中不乏一些优质砚石,石品花纹有冻、火捺、石眼、彩带等。斧柯东砚石硬度略高,声音清脆,最早采于明朝,是端砚名坑之一有冻岩 位于羚羊峡以西的羚羊山的山岭上,在白线岩上方约70米,砚坑浅。砚石呈紫褐色,石中的冻带黄色,石内有好多由浅色晕圈构成的大斑点,连体斑点和无定形斑点。

白端:就是白色的端砚。白端石产自肇庆著名的旅游景地--七星岩内。白端石属碳酸盐岩,为准同生泥晶--粉晶白云岩。岩石呈白色或浅灰白色,有红丝纹和乌丝纹。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98%,方解石2%,硬度为肖氏55-77。石质细腻、坚实,不发墨,常作批朱之用。白端石开采于明代,因七星岩是旅游区,20世纪60年代后禁采,故白端石砚十分稀有。

古塔岩:位于坑仔岩之南,屏风背附近。古塔岩石色凝重,紫色稍带赤,有些部位带紫红,或玫瑰红,色彩有变化,不单调,且看上去油润生辉;石质娇嫩、坚实、滋润;间中会发现石眼,并且有佳眼,但甚少有火捺、蕉叶白等。古塔岩砚石一般可作雕花砚材,后因石源沽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在鼎湖沙埔斧柯东开采。

白线岩:白线岩位于羚羊峡北岸羚羊山的山岭上,岩洞内分三层,第一层石皮青带翠绿色,质优者可作雕花砚材;第二层叫二格青,多作低档的顺水淌池砚;第三层是青石,质优之青石时有火捺,亦可作砚材。质优白线岩砚石多有白筋暗浮石面上,乍看有点象散碎的冰纹。

朝天岩:位于宣德岩附近,开始采石于清康熙年间,由端溪水拾步登麻子坑,朝天岩是必经之地,且两边距离相当。朝天岩洞不深,洞内宽敞,因洞口大且朝天而开,故名曰朝天岩。朝天岩砚石质地较细腻,砚石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

冚罗蕉:又名打木棉蕉,位于端溪麻子坑下方,与朝天岩与宣德岩同一石层。冚罗蕉开采于明代,20世纪80年代重开,现有十多个洞口,但产量不大。石质细腻、坚实,硬度为肖氏45-65,发墨较慢,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象芭蕉叶的平行纹理,又称杉木纹,另有蕉叶白、天青、碎冻、火捺等石品,偶有石眼、金银线。

五、端砚简史

端砚始于唐、盛于宋、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天。端砚在唐代已经被列为贡品,历代帝王、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赞美端砚的诗词、著述、砚铭、传说、故事、对联、谜语、书画等,形成了完整的端砚文化体系。端砚是集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

1、唐代端砚以实用为主,供研墨之用。砚形多为箕形,还有八棱形、长方形的、方形等。

2、宋代的端砚实用和欣赏两者并重,形制比唐代丰富。据宋代叶樾《端溪砚谱》记述有50种之多。宋砚除了重视石质及石品花纹,亦重视雕刻。

3、元代端砚上承唐宋遗风,粗放而有大气,但发展缓慢,没什么创新。

4、明代端砚在设计、形制乃至雕刻方面远远超过前代,砚形、砚式趋向多样化,题材广泛。明代端溪名坑砚石的开采比较齐全,不少优质老坑(水岩)砚石被开采出来。在雕刻方面非常讲究,以浅刀雕刻为主,以细刻、线刻甚至微刻配合,明代端溪砚多在砚底、砚侧镌诗、刻铭、题款。

5、清代初期端砚也和其它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端砚砚材的种类、砚的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花纹的品评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新的突破。制砚工艺精致、刻工纤巧,甚至连配木盒装潢也都十分讲究,有的砚盒镶嵌美玉、象牙,或金线银线。嘉庆、道光之后,端溪砚石的开采已逐渐减少,端砚更多地由实用而成为单纯的文玩之物,成为摆设文房(书斋)中的欣赏品或珍藏品。

6、民国时期因为战乱,端砚发展基本停顿,只有个别作坊以雕刻端砚免强维生。

7、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20世纪60、70年代老坑、坑仔岩与麻子坑三大名坑的重新开采,直接促进了端砚生产的繁荣,端砚创作进入了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端砚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代的端砚题材十分丰富,人物、山水、花鸟样样都有,政治题材、历史事件、民风民俗各领风骚,文学名著、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也都在端砚上争奇斗艳。现代的端砚更强调收藏价值,讲求名家之作,砚形在传统的基础上,又以天然砚、随形砚较为流行。

六、端砚石品花纹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有独特的石质外,还有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石品花纹(又称石品)。这些石品花纹是由于某些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砚石中由白、青、蓝、红、褐、绿等颜色组成的各种图案,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端砚艺人们依据这些花纹的大小、形状,分别用与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称来命名,并巧秒地运用到端砚的艺术创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砚的价值。

1、蕉叶白:又称蕉白,是冻中的一种。它的特征是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蕉叶白一般边缘较清晰,有细条纹,没有火捺环绕。

2、冻:是端砚中不同形态的白色绢云母扁豆体,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根据不同的形态质感和颜色,分为蕉叶白、鱼脑冻、碎冻、米仔冻、浮云冻、天青冻等。鱼脑冻因其形状如冻结的鱼脑而得名,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鱼脑冻一般为不规则圆形,四周有火捺环绕,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3、石眼: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它是含黄铁矿与赤铁矿的结核体。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2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好的石眼圆正完美,晕圈数层,中间有瞳,叫做活眼,无瞳叫死眼,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因石眼的形态美,很神,所以常将其置于砚堂以外,作为装饰使用。

4、天青:是优质砚石中呈现蓝黑色的石品。端石中的天青较为少见,难得,古人所谓:“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是上品天青。在端砚石中色青而微带苍灰,纯洁无瑕者谓天青,即恰如临近黎明前的天空,深蓝微带苍灰色。它是端石的青花最密集之处,也可以说天青就是青花的聚集空间,由于各种青花聚集一起就形成天青。故说天青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也是端石中十分细腻、幼嫩、滋润之处。

5、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是有晕的银线,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质地细嫩,形态自然,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纹,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冰纹是十分稀有名贵的石品。

6、青花:是一种难得的、十分名贵的石品花纹,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是由微粒赤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物细小斑点形成,一般要湿水方能显露。青花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微尘青花、鹅毛氄青花、蚁脚青花、玫瑰紫青花等,是优质砚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7、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中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的冚罗蕉砚石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8、黄龙纹:俗称黄龙,其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灰混合而成。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黄龙纹多在坑仔岩中出现,利用的好有其特殊的艺术效果。

9、翡翠:在端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有别于石眼,它既无瞳子,又不像石眼那样圆正,外围没有明显的蓝黑色边缘,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石品。

10、火捺:又称“火烙”,就是说在端砚石中有些部分出现好像用火烙过的痕迹,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者。端石的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色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常见有胭脂火捺、马尾纹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火捺等。

七、端砚制作概述

1、采石:是端砚制作的第一环。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的石质,故采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不可本末倒置。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因端溪石大多不抗震,砚石开采至今仍以手工开采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采石工人所使用的工具要因地制宜,根据端砚石的硬度、成分、厚度(页岩和板岩)而有别,以凿为主,每个石工必备三四十把,每天工作后都要修理或磨砺,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

2、维料:又称选料制璞。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等级,将有裂痕的、有瑕疵的、或烂石、石皮、顶板底板去掉,剩下“石肉”,这个过程要懂得看石,内行的维料石工能够“看穿石”,可以预测到表层看不到的石品花纹。砚工还要根据砚石的天然形状用锤或凿成所需砚形砚式的砚璞,将砚石最好的地方留作墨堂,一方端砚石质的优劣都以墨堂之砚石作评价,鉴赏石品花纹亦放在墨堂之部分(石眼除外)。

3、设计:的目的是将砚石中的瑕疵变成无瑕,以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增加其艺术价值,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可以说是将砚升华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品的重要环节。

4、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需要创作设计和雕刻的过程。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故雕刻艺人要对砚璞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璞的石质,去粗存精,认真构思,并考虑题材、立意、构图、形制以及雕刻技法如刀法、刀路。端砚雕刻主要有深刀(高深雕)与浅刀(低浮雕)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通雕(镂空)等,名贵的砚石不雕或少雕,平板砚多为优质砚石。

5、配盒:砚石雕刻完毕,必须配上名贵的木盒。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用料很讲究,名贵的甚至用紫檀、酸枝、楠木、鸡翅等硬木。一般的有用坤甸、杂木,还有的用锦盒。砚与盒必须吻合,同时要考虑到木盒的干湿度,可能会整体收缩,砚盒本身要稍比砚石四周宽些,以便于砚石取出洗涤。总之配上盒子,能使端砚显得更加古朴凝重,更加名贵

6、打磨:这个工序一般放在配盒之后,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粗磨,目的磨去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幼砂纸,最好是一千目的水磨砂纸反复磨滑,使砚台手感光滑为止,最后是“浸墨润石”,过一两天后褪墨处理。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的效果。人们在选择端砚的时候,除了以水湿石察看石色,鉴赏石质和石品花纹外,还常用手按摸砚堂,(所谓手感)看是否细腻,润滑,这一切都与砚石的磨光有直接关系。

7、上蜡:将打磨好的端砚用炭火烤或水煮加温(现代用电炉、煤气喷枪加温),涂上点蜜蜡,既保护了端砚,又便于观赏石质。

八、如何选端砚和保养端砚

1、选砚:石质手感,工艺精细,造型,砚堂要平整;

2、养砚:把玩,不要放在室外,最好有盒子,不要用硬物刮花砚堂;

3、用砚:使要端砚研墨前要擦干净砚堂,避免尘土杂物刮花砚堂,现代端砚大都有上蜡,使用前要退蜡,传统用杉木炭粉沾水用稻杆擦砚堂去蜡,现代用洗衣粉、牙膏去蜡。用墨条研墨,手握墨条要垂直,研墨用力均匀,顺时针、前后推研墨均可。

古代瓷器:“无所不烧”的鲁山段店窑


鲁山窑是河南中西部地区一处重要的综合性窑场,因其丰富的烧造品种和精湛的烧造工艺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随着近些年的考古发现,可以说鲁山段店窑的整体生产面貌是基本清晰的,但因为缺乏科学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年代分期、生产情况、技术工艺、窑址兴衰等问题上仍然具有可深入探讨的可能性。重新审视了鲁山窑存在仿烧汝窑的可能性问题,以及在青釉、钧釉瓷器烧制方面技术成就。

1300年前的盛唐时期,有一天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音乐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唐玄宗擅音律、嗜击鼓,尤爱鲁山花瓷羯鼓。这则唐代南卓的《羯鼓录》文献记载,是这位唐代传奇皇帝和同样精通音乐的宰相提到的唯一一次关于瓷器的记录,其意是称扬青州石末和鲁山花瓷制作的腰鼓为上乘之品。表明鲁山花瓷是唐代深受宫廷喜爱的陶瓷品种之一。

唐玄宗时期,鲁山花鼓曾为宫廷御用瓷,代表着中国北方当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鲁山窑花瓷腰鼓故宫博物院藏

羯鼓,是盛唐时由西域羯族小月氏人传入中原的打击乐器,之后创出陶瓷制品,圆柱细腰,两端蒙革,以杖击之,在唐代音乐中位居八音之领袖而独享至尊。

唐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拍鼓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拍鼓

《太平广记》记载着一个击鼓催花的故事:明皇好羯鼓,尝遇二月初,诘旦,宿雨始晴,景物明媚,殿亭花柳将吐,睹而叹曰: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即命取羯鼓,临轩击一曲,名曰《春光好》。及回顾,花柳杏桃皆已拆矣。上笑曰:不呼我作天公可乎?

唐鲁山段店窑拍鼓标本平顶山博物馆藏

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唐玄宗比起违背时令命牡丹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的祖母武则天,少了几分骄矜,多了几许风雅。花柳杏桃在羯鼓声中,从嫣然绽放到落红成阵至美的行为艺术景象,你是不是也想来一次时空穿越,击一击那唐朝的鼓,催一催那宫廷的花呢?

朝廷宠眷、皇帝钦点,加上唐玄宗的羯鼓催花,花瓷羯鼓由此声名鹊起,誉满天下!但这种瓷器是什么?在以前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不得其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黑地、乳白蓝斑的花釉羯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标为郏县黄道窑。

上世纪50年代陈万里、冯先铭造访鲁山窑,但并未发现花瓷标本;20年后,冯先铭先生等再次造访鲁山窑,终于在鲁山段店村的田野里发现花瓷,并且正是花瓷腰鼓标本。这与文献、实物、时间地点得以吻合,鲁山花瓷的面貌中逐渐清晰。

段店村自古毗邻宛洛古道,栖踞大浪河畔,地下有煤田,地表多矾土,制胎的原料、用水,烧瓷的燃料都能就地取材,在此设窑烧造瓷器,一应物料天成地就。

古书记载,鲁山花瓷诞生于盛唐,首次在釉面上创造性地采用彩斑装饰,打破了唐代瓷器南青北白的单调格局,终结了中国瓷器单色釉的历史,其他地方的瓷窑也都仿效段店花瓷的装饰手法,中国陶瓷窑变艺术从此破茧成蝶,晕开了她那千年惊世的美丽

段店窑瓷窑遗址

鲁山段店窑始烧于唐代,历经宋金,延续至元代,烧制时间长,制瓷水平高,遗物丰富,品种齐全,其产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均有收藏,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鲁山段店是中国最早的乳浊釉陶瓷器的诞生地,一百多年后遍布中国的钧瓷产品,正是其遗传基因。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鲁山花瓷器物主要出土于洛阳及其周围的遗址、墓葬,尤其重要的是近年鲁山花鼓、盘、碗等在西安大明宫遗址的发现,证明鲁山花瓷很可能是宫里使用的器物品种,是仅限于洛阳、西安,即唐两京一带使用的陶瓷品种,具有唐代贡瓷属性。

唐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大罐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鲁山段店窑花釉瓷三足花口香炉平顶山博物馆藏

段店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其中有唐钧、宋钧、元钧、唐三彩、鲁山花瓷、宋汝官瓷、三彩珍珠等。其花色有唐代黑瓷、白瓷、黑彩花斑瓷,宋、金、元时期的白瓷、黑瓷、三彩珍珠地、芝麻酱釉等。器形有瓶、盆、碗、盘、壶、碟、棋子、注子、枕、盂等数十种。该瓷窑址烧制时间长、遗物丰富、品种齐全、花色多样、造型优美,在中国瓷器制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鲁山段店窑花釉四系罐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大盘平顶山博物馆藏

唐鲁山段店窑花瓷黑釉碗平顶山博物馆藏

瓷之成器,半假人工,半赖天成。鲁山花瓷为黑釉瓷系的美化装饰开辟了新境界,使黑釉系瓷器幻化出了瑰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瓷窑变的先河。

唐鲁山段店窑花釉瓷三足花口香炉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平顶山博物馆

在段店村,相传着女皇武则天下旨迁窑的故事。

相传武则天当政时曾慕名幸临段店察看窑业盛况,亲眼目睹窑炉林立、红焰映天、日进万贯的盛景后,武皇大为赞叹。但她当看到窑炉的滚滚浓烟被风吹向北面高岗上的寺庙的时候,虔信佛法的武则天怕亵渎神明,遂降下口谕:将窑炉挪至神后。圣命难违,人们依口谕的字音把花瓷官窑移到了禹州神垕。从此,神垕窑业风生水起,到了宋代,在花瓷工艺的基础上,人巧天成地烧出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

金鲁山段店窑钧瓷天青釉红斑碗平顶山博物馆藏

传说的真伪无从考辩,但它至少道出了鲁山花瓷与禹州钧瓷的渊源:窑变艺术上的亲缘衍生关系。民间至今还口口相传着先有段店,后有神垕的说法。

宋代是鲁山段店窑发展的鼎盛时期,虽然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局的动荡,特别是武则天之后,大唐国都迁回长安,使鲁山临近都城洛阳的区位优势不复存在。

但应该说,宋代鲁山段店窑无论是在原料的选取、烧纸的工艺以及产品的质量上,都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生产的瓷器在胎体上摆脱了唐代的厚重,造型上更精巧,烧制的品种也日渐丰富。

北宋鲁山段店窑低温三彩五足炉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鲁山段店窑低温三彩划花梅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鲁山段店窑天青釉圈足洗平顶山博物馆藏

宋代鲁山段店窑主要烧制青釉瓷、白釉瓷、黑釉瓷和三彩器等;尤其是青瓷产品,工艺精良,质地细腻,多具玻璃质感,与同时期汝窑产品难分伯仲。

可以说鲁山段店窑所烧制品,对我国北方瓷业特别是宋代钧窑、汝窑影响很大,其釉色开钧瓷、汝瓷之先河,为钧瓷、汝瓷之鼻祖。

金鲁山段店窑钧瓷天青釉玉壶春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青瓷玉壶春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鲁山窑白釉瓷的装饰方法丰富,有白釉绿彩、白釉点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等。宋代商品经济发达,这些白底刻花产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商品性。

北宋白釉柳条纹钵

北宋鲁山段店窑珍珠地划花福禄纹枕面标本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鲁山段店窑珍珠地划花福寿铭梅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北宋鲁山段店窑黑釉白口边钵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褐釉跳刀纹碗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黑釉酱斑盒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黑釉铁锈花口沿饰白釉行炉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黑釉铁锈口碗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黑釉线条花瓶平顶山博物馆藏

金鲁山段店窑黑釉线条执壶平顶山博物馆藏

鲁山窑为一处综合性窑场,产品主要分为花釉器、白釉器、黑釉器、青釉器、钧釉器和低温釉器六类。

花釉器

唐代鲁山窑生产一类以黑釉、黄釉为基础的花釉瓷器非常独特,又称为鲁山花瓷。造型也非常丰富,如花釉罐、花釉盘、花釉鼓、花釉炉、花釉盘花釉碗、花釉动物玩具等。

宋鲁山窑黑釉酱彩罐

唐鲁山窑花瓷黑釉大罐

白釉器

北宋以来,白釉器是鲁山窑的最主要品类。

除了生产大量的素面化妆白瓷日用器皿和部分白瓷精品以外,带有不同装饰技法的白瓷产品更是鲁山窑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类产品。这其中包括主要流行于北宋的白釉珍珠地划花、白釉刻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绿彩、白釉酱彩等,和主要流行于金元的白地黑花、白釉红绿彩等。虽然这些品种在河南中西部的诸多窑场以及山西、河北等地窑场多有常见,但鲁山窑的这些白瓷装饰品种,不仅出现时间较早,而且工艺手法上以优良见多,十分具有代表性。

宋鲁山窑白釉花口钵

白釉珍珠地划花以管状物戳印出圆圈纹的珍珠地效果,配合刻划花所形成的主题纹样,发展初期不着色处理,成熟后于刻划沟槽内填彩,制作费时费工,属于窑场产品中较为高档的一类产品。河南中西部地区生产此品种的窑址有鲁山段店窑、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登封白沙窑、新安窑等。而密县西关窑、鲁山段店窑、登封曲河窑、登封白沙窑和观台磁州窑被认为可能是最早采用珍珠地划花的窑场。

段店窑出土的珍珠地往往小而密集,有相互叠压现象,多半圈情况,甚至会有大珍珠圈内填充小珍珠圈的做法,亦常常搭配较为舒展写意的刻划莲瓣纹。

北宋鲁山窑白釉珍珠地划花残片标本

【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白釉划花是以尖状物在施了化妆土的胎体上划出纹样线条,多辅助以篦划纹,装饰风格清新淡雅。鲁山段店窑的白釉划花纹饰最典型的是以篦划而造就的波浪纹装饰,常见于枕、瓶之上,风格独特。

鲁山窑白釉划花器残片标本

金鲁山窑白釉划花器残片标本

【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18-119页】。

白釉剔花是一种典型的露胎装饰技法,以刮去纹饰主体以外的化妆土部分或更深一层的胎体部分,来达到化妆土色与胎色的对比效果。以柳条剔刻纹为主体装饰的小罐、小钵等器物,是鲁山窑、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等河南中西部窑场的特色产品之一。

宋鲁山窑白釉剔刻纹罐

白釉绿彩器是将含铜材料施于白釉之上、置于氧化气氛下高温一次烧成,可形成绿彩点、绿斑片及绿色大片晕散等效果。

北宋时期河南中西部地区是烧制白釉绿彩瓷的中心地区,以段店窑、登封窑生产较多,但装饰效果之间略有差异,如鲁山窑的绿彩色泽明亮,可以说是鲜亮的翠青色,而登封曲河窑的绿彩色泽浅淡,具有一定的弥漫式的晕染效果。

北宋鲁山窑白釉绿彩碗

白釉酱彩器属于高温下的釉上彩绘技艺,主要集中出现于鲁山段店窑,多装饰于碗、盘口沿或罐的腹部,以酱点组成一定的装饰图案,如圆形梅花纹、三角点阵纹、三角叶阵纹等,流行于北宋后期,金元时期较少看到。鲁山窑的部分圆形梅点纹和三角点阵纹排列非常规整,圆点分布均匀,具备较高的观赏性。

北宋鲁山窑白釉点酱彩罐

宋/金鲁山窑白釉点酱彩碗

白地黑花属于釉下彩绘装饰技法,和白釉酱彩所使用的彩料性质不同,白地黑花所使用的斑花铁料浓度较高,即施于釉下也能够呈现黑如铁的彩绘效果。北宋晚期至金元时期,白地黑花开始出现并流行,普及性较高,鲁山窑生产的白地黑花瓷器质量较好。

金鲁山窑白地黑花花卉纹碗

黑釉器

除化妆白瓷之外,黑釉瓷器是段店窑又一生产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日常生活用瓷。北宋中期以后,黑釉瓷器的产量有所增加,多流行素面的小型黑釉瓷器和一些简单的黑釉点彩器,主要是瓶、罐、碗、盘等。金元之后,黑釉瓷的装饰品种开始多样化,黑釉凸线纹、黑釉剔花、黑釉酱彩等装饰技法,大大丰富了黑釉瓷的装饰效果。如段店窑的黑釉凸线纹产品质量精良,器类主要是瓶、罐、壶三类。

金鲁山窑黑釉凸线纹罐

宋鲁山窑黑釉剔花残片标本

金鲁山窑黑釉酱彩执壶

宋/金鲁山段店窑白覆轮黑釉香炉

青釉器

青釉器是指河南临汝窑系的青釉素面产品,同汝窑、钧釉的分相釉特征有所不同。鲁山窑亦生产这类临汝窑系青釉产品,既有素面青釉瓷,又有青釉印花瓷器,主要器类以碗、盘为大宗。1990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在段店窑址调查中出土一件北宋天青釉汝窑洗。

宋鲁山段店遗址出土的北宋天青汝釉洗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藏钧釉器

根据窑址调查结果,鲁山窑亦生产钧釉器,这同金元时期河南大多数窑场烧制或者兼烧钧釉瓷器的状况一致,是市场化的自然结果。鲁山段店窑由于处在钧窑技术生产的核心区域,在钧釉生产阶段的早中期,其所生产的钧釉瓷器不乏精美之器,可与大峪东沟等钧窑窑址相媲美。

金鲁山窑钧釉水仙盆河南禹州宣和博物馆藏

低温釉器

鲁山段店窑还烧制色泽艳丽的低温釉器,如绿釉、黄釉、素面三彩等,器类以枕类、炉类、雕塑等,流行于宋金时期。与唐三彩以釉色取胜不同,鲁山宋金三彩注重借鉴其他瓷器品种的装饰技法,在多色釉上施加刻划、贴塑、浮雕等技法。宋三彩釉色多见于黄、绿褐,釉色偏沉重,而金三彩则出现黄、绿、白,釉色偏明亮。

金鲁山窑三彩枕残片标本

金鲁山窑三彩孩儿枕

太湖流域浙江东苕溪沿途古窑址调查与思考


东苕溪位于杭嘉湖平原浙江省北部、太湖周围百余公里范围内,是一条由杭州方向的南面往北注入太湖的古老运河。这一带是我国南方地区良诸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也是举世闻名的陶瓷古乡。建国以来,通过多次普查,在这里发现了不同时代的古代窑址共四十余处。这些窑址主要集中在东苕溪沿途、湖州市吴兴区菁山的黄梅山以南,至德清县中部的洛舍、龙山等地区约十余公里的范围内。瓷窑址的类型主要有:原始瓷、原始瓷印纹陶兼烧、印纹陶、青瓷、黑瓷、青黑瓷兼烧等。这些古窑址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六朝、隋唐等,最迟可延续至两宋期间,前后几千余年连绵不绝。时代最早的是地处吴兴区菁山的黄梅山窑址。这些古窑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跨度大、延缓时间长、类型丰富、地方特色明显,这在全国尚属罕见。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对位于德清县城关镇的小马山等窑址进行了调查,同时被命名为“德清窑”(1)。

建国以来,根据上级的统一布置,德清县曾举行过三次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本人于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文物工作,故有幸参加了全省第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在这次普查中,由我主要负责全县古窑址分布最为密集的洛舍(龙山)、二都(三合)、城关等中部地区。在乡镇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组成普查小组,共对130余处各类文保点进行了普查。从野外到室内的资料整理,如期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普查工作的亲身经历,使我对这些古窑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参阅了一些相关的古窑址资料的同时,笔者认为,这些古窑址已具备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一处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地方特色较为明显的古瓷窑址系列。现结合前两次的普查资料,试就这些古窑址的现状、历史渊源、产品工艺与特点、特色、发展与演变、衰落等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仅供各位专家和老师参考,并敬请各位同仁教正。

一、地理环境

德清县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浙江省的北部,杭嘉湖平原的腹地。县境北界与湖州市吴兴区埭溪接壤,其南则与杭州市的余杭县交界。东苕溪由南往北途径德清县的三合乡、二都、城关、洛舍等地,进入吴兴县的菁山、施家桥、钱山漾,流经湖州后注入太湖。这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内涵深渊,各时期历史文化丰富,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良诸文化、马桥文化、古陶瓷文化等异彩多姿、交相辉映,形成了以东苕溪水系为主轴线、地方传统特色非常明显的古文化带(区)。

德清县的地势为东低西高略呈椭圆形状,从东至西可分为三个区域,即东部水乡平原区、中部半山区和西部丘陵低山区。东部区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蚕桑之地。中部和东部大致相同,但一些丘陵和山坡是东部区所缺少的。西部区则是以莫干山为主峰的低山区、属东天目山余脉。德清县中部地区及东苕溪沿线一带、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成了该地区最适合于从事和发展古窑业的理想之地。

二、窑址现状

Yl黄梅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商周,地点,德清县中部洛舍镇沿东苕溪以北约十公里的菁山黄梅山之南坡,西距104国道约100米。窑址所在的黄梅山南坡,现己种植竹子,在一些断面上尚可见有原始窑床等遗迹。调查发现,黄梅山窑址是一处以烧制原始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印纹陶的窑址,器形主要有罐、豆等。罐的形状可分为若干式,器物表面饰以菱形纹并套云雷纹和纯云雷纹等最具特色。其器物豆的形状,有竹节高把形、矮圈足喇叭形等几种。根据分析,器物成型采用泥条盘筑、慢轮修正和拉坯成型等工艺手法。产品比较规整,胎质细密坚致,烧制温度较高。

Y2掘步岭原始青瓷窑址——时代西周晚至春秋,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施宅村火烧山。窑址面积约在4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并有少量的褐黑釉瓷器,还见有少量的印纹陶器物。产品有厚釉和薄釉二种、一些时代较早的产品发现其内外均施釉。厚釉产品呈青褐色,薄釉产品呈青和黄、淡黄等多色。时代早的产品成型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薄釉产品多见于碗类,其器形比较规整,成型已基本采用了轮制法,但一些较大的器物,应仍采用盘筑法和慢轮修正等方法来完成的。产品器形有罐、碗、盂、器盖、盘等。罐有圆腹平底、折肩弧腹、敞口圆腹、垂腹等多种,器形比较丰富。装饰采用刻划、模印、堆塑等方法。纹饰有云雷纹、勾连纹、方格纹、S形纹等,胎质坚硬。窑具主要采用粘土、小石子、垫珠等作为间隔物。该窑址由于解放后建造水库大坝而造成了一些破坏。目前在大坝的南北两侧均可见有窑址堆积,且比较丰厚。据初步分析,掘步岭窑址应是一处以烧制原始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少量印纹陶器的窑场。

Y3叉路岭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施宅村叉路岭。该窑址地处Y2的东侧山坡,根据这里的地理情况,窑址本来应在群山怀抱之中,由于近代开山修路,故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在公路的西侧尚能见到窑址堆积破面。采集的标本主要有:原始青瓷碗、器盖等,产品比较单一。一些产品器物比较规整,因此制作较多地应己采用了拉坯成型技术。器物的内外均施釉,其色呈青黄,釉层较薄,器物内壁至底部皆饰明显的弦纹,产品碗的外底往往呈凸出的一似假圈足、平底,底部有线切割痕迹。从现场发现,叉路岭窑址的规模可能要小于Y2掘步岭窑址。由于开山辟路,破坏在所难免,窑具等不多见。

Y4封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二都封山西南坡。由于修公路,地面堆积已较少见,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碗、盘、罐等。纹饰有螺旋纹、水波纹、S形纹等,胎质较坚硬,呈灰白色,釉色呈青或青绿色。原始瓷碗为浅折腹,平底假圈足,侈口折沿,内底至外壁均饰明显的弦纹,施青釉,胎呈灰黄,器形各异、大小不等。有部分素烧碗,其胎呈暗红色。原始青瓷罐口沿外翻,肩部有三弦纽,鼓腹,肩上饰有一条弦纹,内外通体施青釉且较薄。窑具均为垫珠,部分垫珠的一面向内有一凹穴,直经在2厘米左右。制作基本上已采用拉坯成型技术,但一些较大的器物仍采用泥条盘筑、经慢轮修正等方法。

Y5塔地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龙胜村以北约200米,塔地山的东坡。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原始瓷和印纹陶两种,器形有瓿、碗、杯、罐及少量仿青铜器甬钟残件。釉色呈青黄或青绿。印纹陶质地坚硬,纹饰有米字纹、方格纹等。制作手法己采用拉坯成型技术,一些较大的器物则似仍采用泥条盘筑法。Y5是一处以烧制原始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印纹陶的窑址。

Y6南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东南坡。调查中发现有约长5、厚0.7米的堆积层、位于地表以下,器形有碗、杯、瓿等。从采集到的标本观察,一些器物的形状较小、但非常精致,产品的内外均施青釉,胎色呈灰黄或灰白。釉色有青中泛黄,青色光亮等。纹饰有弦纹、水波纹、S形纹、C形纹、圆圈纹和堆贴铺首等装饰。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采用白色粉状物作为垫烧间隔物,在窑址中首次发现了筒形垫座窑具、烧窑技术应开始有了提高。

Y7下南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德清县洛舍镇龙山龙胜村前埠自然村南侧约300米的下南山北坡。这里新修的“洛武公路”呈东西向横穿窑址的北侧,窑址的西面距龙德公路约300米左右,其间有牛冲坞。窑址堆积约南北宽80米,东西长100米。器形主要有:碗、罐、等。Y7窑址在继续使用挚珠形窑具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喇叭形垫座窑具。器物碗的口沿处饰水波纹和粘饰s纹等,另还有一件粘饰素面钮直经为0.23米的青瓷器盖,及厚度超过1厘米的仿青铜器甬钟瓷残片,其表面施青釉并饰有较粗犷的几何形纹饰,同时还见有麻布纹印纹陶片,器形也较大。在制作工艺上已采用拉坯成型技术。

Y8南坞里印纹陶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城关镇官庄村南坞里。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00平方米左右,堆积厚度约在1.5米左右。产品胎较厚且坚硬、呈褐色,器形以罐为主,纹饰有曲折纹,回纹,方格纹等。窑具有筒形垫座、垫珠等。制作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Y8是德清县诸多窑址中唯一一座专烧印纹陶产品的窑址。

Y9冯家山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春秋战国,地点,洛舍镇章家桥村冯家山。窑址范围目前发现约在7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生产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瓿、罐、碗、杯、盘、盅、器盖等。除此还有少量甬钟等仿青铜器礼器残件。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装饰有堆贴铺首、S形堆纹、刻划水波纹和戳印C形纹等。胎质有的较坚硬,呈灰黄色,釉色呈青黄。窑具主要采用白色粉沫物和使用筒形挚座窑具作为垫烧间隔物。

Y10亭予桥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洋口村西约500米亭子桥。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2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瓿、碗、杯、盅等,另有少量仿青铜器甬钟残件。产品胎质坚硬,呈灰白色,施青黄色釉。纹饰有勾连纹、C形纹、弦纹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用白色粉沫物、和使用筒形垫座窑具。窑具中发现有较大的型号,所以该窑应同时生产较大的产品。

Y11泉源坞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西北泉源坞。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3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瓷为主,器形有碗、杯、罐、器盖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胎质坚硬,呈灰白色,施青黄或青绿色釉。使用筒形垫座窑具。

Y12白洋坞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北白洋坞。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杯、盘、器盖等。制作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胎质坚硬,呈灰白色。器物内外施釉呈青黄或青绿,饰有弦纹。使用筒形垫座窑具。

Y13姚坞早原始青瓷窑址——时代战国,地点,洛舍镇龙山龙胜村窑坞里。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2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器形有碗、钵、杯等。产品胎质坚硬、呈灰白或灰黄色。施青黄色釉,并采用白色粉沫物、和使用筒形垫座窑具作为垫烧间隔物。制作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术。

Y13是一处专烧原始青瓷的窑址。Y11、Y12、Y13三座窑址,由于常年受人为和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影响,破坏已比较严重。

Y14张家山青瓷窑址——时代东汉,地点,德清县城关镇大友村张家山北坡。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l5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青釉和黄褐色釉以及部分原始瓷等。青瓷器釉层均匀,光泽度较好。器形以罐为主,罐有直口、敞口不等。器物胎质较粗、其壁厚重,呈灰黄色。纹饰有弦纹、叶脉纹、斜方格纹等。窑具有三足支钉、筒形垫座、垫饼、圈足形垫座等数种。

Y15荷花塘窑址——时代东汉,地点,德清县二都村荷花塘以南约60米。在窑址现场发现约长3米,宽5米,厚0.9米的窑址堆积。产品有青瓷和部分原始青瓷。器形有罐、壶、碗等。青瓷釉色呈青黄,光泽度较好。器物胎质较坚硬,吸水性较低,其色呈灰或灰黄色。纹饰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等。窑具采用斜底筒形垫座、垫饼、圈足形垫座等。

Y16青山坞窑址——时代东汉,地点,二都联胜村青山坞。目前发现的窑址面积约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采集的标本较多也比较丰富。产品有青瓷器、部分原始瓷和泥质灰陶、红陶等。器形有罐、壶、碗等。瓷器胎色呈青灰或灰白色,质地较坚硬,瓷器的吸水性很低。纹饰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纹、窗棂纹、叶脉纹等。釉色可分青、青黄、酱褐色不等。器物施釉较匀、光泽度较好。窑具有斜底筒形挚座、圈足形垫座、双足座、垫圈、垫饼和三足支钉等数种。

Y17黄角山窑址——时代东汉至三国(吴),地点,二都村黄角山东南坡。调查中在现场发现一条龙窑的遗迹,其堆积较多且厚,足有三米左右,早晚层次比较分明。窑顶距地面约四米。由于修公路,己将窑床掘断,在公路的两侧其断面清晰可见。器物主要以罐为主,均施黑釉且不及底,在部分器物上印有钱纹,器形大小不一。胎体较粗和厚重,呈赤褐色。器物的肩部有设耳和不设耳的二种。窑具均为筒形挚座,大小不等,直经为lO—16厘米,高20一25厘米左右,有些上端有指纹,有的还可见有刻划文字,如:“起”等。从散落的窑砖观察,见堆塑有时代特证明显的纹饰和文字。窑址东距村长冯彩根宅后天井约30米。

Y18上渚山窑址——时代三国(吴),地点,二都联胜村上渚山东南坡。窑址面积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层厚约1、3米。产品有青瓷和部分原始青瓷等。器形有罐、壶、钟、碗等。釉色有青釉、酱褐釉等,施釉均匀,光泽度较好。器物胎质坚硬、呈灰或灰白色。窑具有斜底筒形挚座,双足座和垫饼、圈足形垫座等。常见纹饰有:水波纹、叶脉纹、棱形纹等。

Y19峙山窑址——时代三国(吴),地点,三合张桥村峙山东坡。窑址堆积长约20米,宽约10米,厚约1.5米。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以罐为主。胎质较粗和厚重,釉面不够细腻。纹饰有钱纹、弦纹等。窑具仅发现筒形挚座一种。Y19窑址一些残片的厚度约在2厘米左右,故应同时生产一些较大的产品。

Y20梁家底窑址——时代三国(吴),地点,二都华兴村梁家底东山坡。调查发现,目前的窑址面积约在300平方米左右,堆积的厚度约在2米左右。产品以黑瓷为主,但也有少量青瓷器。器形有基、罐等。胎质较粗和厚重,其色呈赤褐色,施釉均匀且较有厚度、釉质很好。产品纹饰有钱纹、素面等。窑具仅发现筒形垫座一种。

Y21小马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德清县城关镇小马山南坡。窑址堆积约在180平方米左右,产器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碗、钵、砚、灯盏、香熏等。胎质坚硬、呈灰或紫褐色。施釉匀光泽度较好,青釉器物表面稍有泛黄,黑釉则色黑如漆。窑具仅发现筒形垫座、锯齿盂形问隔垫座等两种。

Y22 城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德清县城关镇西郊城山东坡。窑址堆积在距地表约1米深以下,长约5米、宽约8米、厚约1米。产品有青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灯盏、砚、碗、罐等。器物胎质坚硬、呈灰或紫褐色。青釉产品其釉青中泛黄,黑釉产品色黑如漆。窑具发现有筒形垫座和锯齿盂形间隔垫座等两种。

Y23焦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德清县城关镇焦山北坡。窑址面积在25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青瓷和黑釉二种。器形有香熏、盘口壶、鸡首壶、罐、砚、灯盏、唾壶、碗等。窑具发现有筒形挚座和锯齿盂形间隔垫座等两种。器物胎质坚硬,施釉较匀,青瓷釉色青中泛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

Y24丁山窑址——时代东晋至南朝,地点,城关镇丁山。调查发现,目前窑址的面积约在300平方米左右,其堆积分布在山的南北两坡。产品有青瓷和黑瓷两种。器形有鸡首壶、盘口壶、罐、砚、灯盏、唾壶等。器物胎质坚硬,釉色细腻,青釉器青中稍有泛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窑具发现有筒形垫座和锯齿盂形间隔垫座等两种。

Y25市元头窑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隋唐,地点,洛舍镇何家村市元头。窑址背靠丘陵,面临东苕溪,目前发现其面积约在100平方米左右。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鸡首壶、盘口瓶、敞口壶、砚、碗、罐等。胎质坚硬、青釉器青中略带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窑具有筒形垫座、挚饼、垫珠、圈足形垫座等。

Y26王母山窑址——时代隋唐,地点,龙山乡王母山北坡。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250平方米左右,堆积较多。器物有:碗、盘、盘口壶、罐等。有黑釉器、青釉器两种,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好,器物施釉一般不及底,胎较轻坚硬,呈灰褐色等。窑具有筒形垫座、垫饼、垫珠、圈足形垫座等。

Y27龙头山窑址——时代隋唐,地点,洛舍镇章家桥村龙头山。窑址堆积遍及龙头山,面积约3600平方米左右。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碗、盘、罐等。其中碗为直口平底,内外均施半截釉,木施釉处露胎,其色呈灰色,较坚硬。器物盘一般内施釉,外仅半截釉。器物施釉较匀且厚,光泽度较好。窑具有筒形垫座,盂形间隔垫座、垫饼、圈足形垫座等数种,还发现有一些窑具的中间带有小孔的形式。

Y28窑墩山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大闸西北窑墩山。调查发现,窑址堆积比较丰厚,在就近河岸地带共发现五处数量不少的堆积。该窑址已经浙江省考古所发掘,资料显示,发现有大小不一的龙窑四条相互叠压,最宽的一条达四米,不难想象当时的产量之大,烧窑历史也应比较长。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罐、碗、壶等。器物以素面为主,部分器物的口沿饰水波纹,施釉较匀润,光泽度较好,青釉器占多数。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垫饼和垫珠等。

Y29南山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东坡牧场南山西坡。调查发现,目前窑址的分布约在600平方米左右。窑址堆积相当丰厚,见有南北两处呈长圆形的原生堆积。器物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以碗盘为主,还有少量注壶类器物等。胎色呈青灰或紫褐色,器物内外均施半截釉,釉层较厚、光泽度较好。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

Y30窑墩头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施宅村窑墩头。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400平方米左右,堆积比较丰富,有青瓷黑瓷两种。器形有盘口壶、高足盘、碗等。器物均早外施釉半截,釉层均匀、光泽度好。胎质坚致。窑具有筒形垫座(可分大、中两种),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还发现用泥条盘成环状、中间有孔的窑具。

Y3l窑田里窑址——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窑田里。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丰厚。器物有施青釉和施黑釉的两种,器形有碗、高足盘、壶、罐等。器物胎质坚致,釉层匀润、光泽度较好。器物的口沿常可见有褐色条彩,部分碗的内底有刻划花。窑具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垫珠等。

Y32东山窑址群——时代唐,地点,洛舍镇龙山洋口村东山。这旱围绕东山周围约有近十处窑址连成一片,南临小山洋,堆积比较丰富,窑址规模之大让人惊叹。产品有施青釉和施黑釉的两种,器形有碗、盘、罐等。器物胎质坚致,施釉匀润、光泽度较好。器物施釉基本上仅半截且不及底,有的在器物上装饰褐色点彩等。窑具有筒形垫座、盂形间隔垫饼、垫珠等。

Y33成年坞窑址——时代唐五代至北宋,地点,三桥镇黎明村成年坞。调查发现,窑址分布面积目前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厚度约在1米以上。器物施青黄色薄釉,器形有双系和四系罐、有带把有流壶,碗等。器物的胎较坚致,但其厚薄略有不均,大多数器物末施釉,少量罐、壶的内外施青薄釉,并在肩部饰一圈弦纹作为装饰,除此素面较多,产器的制作比较粗糙。分析和观察发现,这一时期的窑址,在风格上已有了一定的变化。

Y34郭林桥窑址——时代唐五代至北宋,地点,三桥镇郭肇村。窑址残片堆积较多,占地约400平方米左右。由于堆积多,所以当地人均将其称之为“窑墩山”。窑址的窑床可能已破坏,根据器物碎片,其器形主要有:带系罐、有流壶、灯座等,产品的胎质较坚致,呈褐色。部分产品外施黄褐色釉或青色薄釉。器物素面居多,部份罐的肩部饰有一道弦纹,或在其底的内部划几组线条。

Y35长安窑址——时代北宋,地点,洛舍镇龙山长安早西南。Y35可分为两部分,即东西两座窑墩,窑墩之间有田畔相隔,约50米,在南面的不远处便就是古河道,交通十分方便。器物主要施青黄色较薄的釉,器形有罐、壶、碗、韩瓶、瓮等。窑址堆积较大,所以其产量应不小。

Y36丁家滨窑址——时代北宋,地点,三桥镇黎明村丁家滨。窑址分布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的高度约在1米左右。器物大多不施釉,少量施黄釉,釉层较薄。产品大多为素面,器形有韩瓶、碗、油灯、盖罐、注壶等,器物的胎较坚致。窑具以垫珠形和短泥条形垫具为主。

Y37窑湾早窑址——时代北宋,地点,城关镇恒星村窑湾早。Y37窑址的面积,目前发现约在4000平方米左右。器物以施青黄色薄釉为主,也有不施釉的,器形以罐为主(有系无系均有),胎质较坚致,总体上看产品比较粗糙。

Y38直街窑址——时代北宋,地点,城关镇直街德清饭店处。1986年,在工地发现了大量韩瓶及四系罐等器物碎片,器物釉层较薄、呈青绿,其胎也较薄但较坚致,由于窑址地处建筑物下面,所以具体情况有待不明。

Y39黄角山窑址——时代宋,地点,二都乡二都村黄角山东坡。窑址面积,目前发现约在500平方米左右,堆积较多向东可至冯彩根宅前侧。主要生产青釉器,也有部分黑釉器,青釉器中有一些呈酱黄色。器形主要有:罐、注子、韩瓶等。器物胎质较为粗糙,釉层较薄且不匀,产品质量已有所下降。

Y40棉花墩窑址——时代南宋,地点,城关镇会星村棉花墩以西。窑址地段应在较为平坦的丘陵坡地,目前已变成农田。受近代土地整理的影响,损坏相对比较严重。从找到的一些器物碎片标本分析,有一些器物的胎呈粗褐色且较薄和坚致,碗内施满釉、碗外不及底和口沿处留白,圈足露胎。其釉呈深褐色、近似黑色,釉层中夹有稍淡略带灰白的条状纹。碗的形状和工艺和建窑产品“兔毫盏”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碗壁则略外弧,不象建窑产品那样陡直。对采集到的少量标本分析后认为,此时的窑业瓷器产品质量应已有了一些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使我们对这一带分布的古窑址有了一些大体上的了解。通过本次普查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一些窑址的保存情况实在令人慨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于保护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始的地形和窑址堆积将会逐步消失。

三、窑业概述

(1)、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目前共发现13处,窑址类型主要以烧制原始瓷,原始瓷和印纹陶兼烧,专烧印纹陶等为主。早期商代时期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有罐、豆、盂等,纹饰特证主要为:云雷纹、菱形纹套云雷纹等。西周晚期窑址的产品主要有:罐、碗、盂、器盖、盘、卣等,其中筒腹类(卣)器形比较丰富。纹饰以云纹、变体云雷纹、勾连纹等较为常见。商和西周时期的器物成型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所以、一些器物尚不够规整、胎壁的厚度也显得不够均匀、胎质也较疏松、且略带有吸水性。春秋至战国时期的窑址产品,其制作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早期的传统做法,在产品器形上、除前期产品以外,还增加了罐、杯等器形。纹饰特征以曲折纹、S形堆纹、回纹、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螺旋纹等纹饰为主体。这一时期的工艺装饰主要采用刻划、模型、堆塑等,窑具除垫珠形以外,还发现了筒形垫座窑具。此时多数产品均已采用了拉坯成型技术,所以器物的胎壁大多较薄、规整和坚致、吸水较低,但一些大件器物仍采用盘筑成器法成型。德清出土的战国褐黑釉原始瓷罐(图二)。综合这一时期的窑址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

1、共1 3座窑址中,在Y3、Y5、Y6、Y9、Y10等五座窑址中,同时发现了一种胎较厚、类似仿青铜器的甬钟类残片。从这些残片的厚度上分析其类器物应比较大,器物的表面均施青釉、并饰较粗犷的刻划纹饰。在时代上,应从西周晚延续至战国时期末曾中断。

2、在窑具的使用上,除商代窑址的窑具没有发现以外,主要表现在共同使用一种泥质垫珠、及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石子作为叠烧问隔物现象,这些窑具在这一时期的许多窑址中多少均有所发现,部分垫珠的一面向内有一凹穴,直经在2厘米左右。Y2采集品、垫珠粘在烧制的器物上(图三)。

3、西周以后的春秋、特别是战国之时,一种被后期窑址广泛使用的筒形垫座窑具开始出现。这些窑具高矮不一,在10余厘米至20余厘米不等。筒形垫座窑具的出现,应是这一地区烧窑技术上的一项创新和改革,它可以改变产品的生烧现象。研究表明,龙窑在烧制过程中其窑内的温度差别较大,而筒形垫座窑具可以将坯件装在烧成温度较为合适的地方,从而达到控制生烧之目的,使产品的合格率有所提高。

4、采用粘土和白色粉状物作为窑具的间隔垫烧物,当是这一时期窑具品种中的新发现,这在其它地区至目前尚末曾发现过,所以其特殊性和独创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特殊的窑具使用方法在Y2(仅使用粘土)、Y6、Y9、Y10、Y13等窑址中均有发现,其时代主要应流行于西周晚至春秋战国时期。

5、在Y2等窑址中发现了原始黑釉瓷器,另还有一些淡黄、黄、青褐等釉色的产品。这种釉色呈褐黑色等产品的出现,是这一时期古窑业的主要特点之一。我们除发现了一些釉层较薄的褐色产品以外,还发现了釉层较厚、呈青绿色、有些部位呈褐黑色的产品。这些现象是笔者在这些产品的底部或边缘处、或一些积釉较厚的地方发现的。虽然这种釉色变深的现象是由于受釉层厚度的变化而改变的,但是它除了可以给窑工们以更多启发以外,也说明了原始黑瓷可能已处在初始时期的萌芽状态。观察发现:这一时期的原始瓷釉色已呈现多种颜色,主要有:黄、淡黄、绿、青褐、褐黑等多种,而且在釉层的厚度上也有了明显的区分。有些厚釉产品常见有微凸的釉斑状,亦称“浮浊釉”,这些现象无疑说明了,当时的窑工已掌握了多种釉料配方技术。但笔者认为,这些釉质釉色呈多样化的现象,可能属于当时窑工对釉料特性的掌握尚不够全面所致。一些胎质较酥松、稍厚,胎色呈灰白、灰黄、且略带有吸水性的原始瓷产品,多数在器物的内外均施了釉,但也有少数是内壁不施釉的。凡这一类产品的形状均不够规整,从其内壁处可看出是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制作完成的。一些胎较坚致、稍薄,胎色呈灰、灰褐、基本不吸水的产品,大多数产品内外均施釉,但也有少数仅在外表施釉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器形均比较謦整,应已采用了拉坯成型法制作。从时代上分析,前一类产品应早于后一类产品。除此之外,一些不仅较大、而且胎较厚、超过一厘米的瓷片标本的发现,说明当时还生产器形较大的原始瓷产品。

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窑址规模较大的有:黄梅山、掘步岭、封山、塔山、下南山、南坞 里、亭子桥、南山、冯家山等,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地方原始瓷古窑业的优势。综合省内外各地古址资料分析,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古窑址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自己的产品特色,显示了原始瓷的重要产地因素,也是这一地区古窑业的第一个高潮期。

(2)汉六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业的年代主要可分为:东汉、三国、东晋至南朝等。目前共发现窑址11座,其中,东汉5处,三国(吴)2处,东晋至南朝4处。窑址类型主要有:青瓷和原始瓷兼烧,青黑瓷兼烧等,但多数为青黑瓷兼烧窑址其中涉及黑瓷窑址有7处之多。Y17二都黄角山窑址,这是一处专烧黑釉器的窑址,在这一时期窑址中时代为最早。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黄角山窑址产品的胎基本呈赤褐色,这可能是瓷土成分配比或瓷土本来特性所致,。瓷料显示,有一种黑瓷产品的胎料是用经过淘洗过的的粗料或 色略深的有色料来制作的。这一时期烧制黑瓷比较著名的,除Y17以外,还有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小马山、焦山等窑址,其产品以青黑釉鸡首壶比较见长并流行。调查发现,有一些鸡首壶的流是不通的,这显然缺少实用价值,应属于装饰品或明器。这一时期的窑址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高,其中黑釉瓷器产量较高的窑址有,Y10、Y21、Y22、Y23、Y24等。这些窑址的产品其釉色黑如漆,质量之高,产品之精美,受到了陶瓷界的广泛关注。也有一些窑址是同时兼烧青瓷的,质量较好有Y14、Y21、Y22、Y23、Y24等。这一时期的青瓷与黑瓷相比,青瓷器釉色应稍显逊色,黑釉器产品仍占据了重要地位。调查中发现,在东汉窑址中同时存在着原始瓷与青瓷兼烧的现象,但原始瓷的数量要略少,这些窑址主要有:Y14、Y15、Y16、Y18等。这种兼烧现象说明,这些窑址在东汉以前是以烧制原始瓷为主要产品的,后来随着烧制水平的提高而转为青瓷窑址。资料显示,这些情况在其它地区也同样有所发现。这一时期窑址产品的主要特点为:施釉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且釉层较厚、质量较好。窑具的品种相比于前朝也有了一些新的改进,除春秋战国时期早已出现的简形垫座窑具以外,还发现了以下一些新的窑具品类型。(1)、斜底简形垫座,(2)、足支钉,(3)、垫饼,(4)、双足垫,(5)、垫圈、(6)、圈足形垫座等。窑具种类的明显增多,说明了烧窑手法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或产品的类型有了增多。目前发现这些窑址的产品主要有:罐、壶、碗、钟等。产品的釉色分别有:绿、黄、褐、黑等多种。观察和对比还发现,东汉时期的产品釉质和釉色与前期相比,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在纹饰和器形等方面,也有了一些异同之处,但这一时期有些产品的胎仍较厚重、且粗,有些器物的形状还不够规整。其中产品釉质釉色的提高是这一时期明显的特点之一。另外,一种带足和支钉形窑具的产生,给后来两晋时期锯齿盂形窑具的出现尊定了基础。

以往的资料显示,东汉是我国青瓷器的成熟期,此一时期的德清地区古窑业和其它地区古窑业相比较虽然其规模和优势不曾明显,但是明地出现了一些瓷器产品质量较好的窑址。如:Y14城关张家山窑址,;Y15二都荷花塘窑址;Y16二都青山坞窑址,以及稍迟的Y20梁家底窑址等。这些窑址产品的胎虽然略显粗厚,但在施釉等工艺方面,则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与国内其它地区相同时期古窑址产品相比较已毫无逊色。因此,成熟和高质量青瓷器在浙北德清地区也已成功烧制了。总体上分折,东汉时期德清古窑业呈现了一种小高潮的态势,它在制瓷质量上的突破,为接下去东晋至南朝期间古窑业高潮期的到来,提供了条件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三国(吴)时期

这一时期目前共发现两处窑址,Y19地处德清县的南端三合乡,其南侧与余杭县接壤,

这是一座青黑釉兼烧的窑址。调查发现,这一窑址所出的产品形均较大,工艺也较粗糙,似和其它窑址有一种不仅相同的风格和特色。Y20是一座主要烧制黑釉器的窑址,但同时也烧制青瓷器。窑址产品的器型比较单一,胎也略显粗厚,但产品施釉均较厚,其釉质和釉色也很好。

(4)、东晋至南朝时期

这一期间的德清地区古窑业,在产品质量上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体现在城关地区的小马山、城山、焦山、丁山等窑址,其精美的产品和不同的器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时期的产品质量较好的有:Y21、Y22、Y23 Y24等四座窑址。城关小马山窑址,解放以后有关部门曾对其进行过调查,收获颇丰。这批窑址在器形和品种上均比前期有了增加,如鸡首壶、盘口壶、灯盏、唾壶、砚等多是一些新出现的产品。这一时期产品的胎相比于前期已明显变薄,器形的规整程度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产品在施釉上显得更加细腻,黑釉器色黑如漆,青釉器釉色青中略泛黄。窑具的品种方面,在前期出现的窑具基础上,新增加了一种名为“锯齿盂形挚座”窑具。调查发现,这一时期德清地区古窑业的分布重心,已逐步从县内的中部偏西一带略往偏东南方向的城关地区转移了、曾至还向南面的余杭方向发展。资料显示,197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县大陆果园馒头山一带,发现了两处产品和类型及风格相同的同时期窑址。综上所述,东晋至南朝期间无疑是德清地区古窑业的第二个高潮期,也是德清地区古窑业的鼎盛期。德清墓葬出土两晋时期的青瓷双系盘口壶。

(5)、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共发现16座。其类型除了几处地处中部略偏西三桥地区以烧制青釉器为主的窑址以外,其余10座窑址均为青黑釉兼烧的窑址,分别是:Y25、Y26、Y27、Y28、Y29、Y30、Y31、Y32、Y39,Y40等。按照时代划分,隋唐期间有八座均为青黑釉兼烧窑址,从窑址堆积发现,其产量应是较大的,黑釉瓷器产品仍然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通过对产品的风格、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观察分析,这一时期的窑址产品与东晋至南朝期间窑址的产品相比较,有着明显的承前继后关系和地方特点,但在产品质量上,隋唐时期的窑址已明显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隋唐时期窑址的产品均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如:盘口壶、罐等,其中产品碗等的胎呈深灰色,且非常坚致,击之能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可见其烧成温度已很高。产品中碗的器形外底凸出呈一假圈足,这很明显与前期汉六朝、及早期的原始瓷器碗有很多的相似性。这一时期产品的形主要有:鸡首壶、盘口壶、敞口壶、砚、碗、罐、盘、高足盘等。在施釉方面,这一时期的产品一般均施半载釉且不及底的为多数,有的将釉仅施在器物的内侧口沿一节,以产品碗最为明显。釉色方面,青釉器釉色呈青略带黄、黑釉器则色黑如漆且釉层较厚和光泽度较好,显示了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地方瓷器产品的移风。在青釉器产品中还出现了一种黑褐色点彩装饰。在窑具的品种方面,隋唐时期的8座窑址竟然有7座均采用了和早期Y2火烧山窑址垫珠形窑具。Y28窑墩山隋唐窑址,是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窑址,结果发现有四条窑床叠压在一起最宽的一条达4米,其续烧时间之长、产量之大应是可想而知的。在这一窑址同时发现了许多垫珠形窑具。这些久别重逢和类型相同和合用方法相同垫珠形窑具,虽然它们在时间上已相隔甚远,但不难看出之间应是一种地方传统的渊源关系。不难想象当初许多被废弃了的前期窑址,其堆积比起现在来自然会丰厚得多,这些便可以给窑工们以更多的启发,另外还可以通过世代窑工们的言传身教得于传承。其它的窑具主要发现有:筒形垫座、圈足形垫座、盂形垫座、垫饼等。这一时期的产品,如碗等的胎尚比较厚重,整体上观察其表面还不够精细,地方特色比较明显,但产品中的一些盘口壶、鸡首壶等大器,则还是显得比较精致。这一时期的窑址当以Y25省保单位洛舍市元头窑址等为代表。本时期窑业以使用垫珠窑具、以及产品碗的器型与早期原始瓷时期有相似之处等为主要特点。根据这一时期窑址的堆积均比较丰厚的现状,不难想象,当时的产量和规模应是比较大的。因此,隋唐时期是德清地区古窑业历史上的又一个高潮,即第三高潮期。

(6)、五代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仅发现Y33、Y34两处。这两处窑址均处在县内中部略偏西的三桥镇区域内。从窑址的产品质量和制作工艺、风格等方面分析,并和前期窑址相比较,已有了一些明显的差异,而且风格上也发生了一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器形、装饰和施釉等几个方面。产品出现了带系罐、带流壶等,这些在前期的窑址中均是较为少见的。从装饰和施釉方面观察,也有了许多不仅相同的地方,如一些器物的肩部仅饰一圈弦纹作为装饰、素面器物较多、施釉较薄呈淡黄色,胎质也不够坚致、产品的风格发生了变化等。总结发现,这一时期的古窑业,经过了隋唐等时期的辉煌以后,己风光不再、明显走向了下坡。

(7)、两宋时期。

这一时期的窑址共发现6处,主要分布在洛舍、三桥、城关、二都等德清县的中部地区。这一时期的窑址产品在质量上继续有所下降,产品的釉色.呈青黄、或青褐等,且釉层也较薄,器形也不如前期那样规整了,有些窑产品的胎明显变厚且粗糙。产品主要有:罐、壶、注壶、碗、瓮、韩瓶、油灯等,四系罐仍继续流行。产品的装饰极为简单,基本没有纹饰,有许多器物均为素面。在窑具的使用方面也没有大的变化,但在Y36三桥丁家滨窑址中,又发现了隋唐以前已消失;流行于商周时期的垫珠窑具。

Y40城关金星村梅花墩窑址,是德清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迟的一座窑址。调查发现,这一窑址中有一些胎呈淡褐色的薄胎、器表施于褐黑色釉的产品。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产品质量总体上却有了明显的提高。考古资料显示:南宋时期褐黑胎产品是一种典型的特色产品,但由于梅花墩窑址现场破坏比较严重,所以掌握的资料可能不够全面。现根据获得的一些标本,只能作一些大致的描述,有关问题将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总之,隋唐以后、五代开始至两宋,是德清地区古窑业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衰退的过程,这一时期的产品质量已无法再同前期想比了。因此,虽然Y40城关金星梅花墩窑址的产品质量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己无法挽救古窑业在这一地区已开始逐步走向消亡、最后完全停烧的局面。根据目前的调查发现,德清地区的古窑业大约在南宋之际已完全停烧了。

四、结 语

根据浙江省境内的地理特征,古代的钱塘江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全省分成了南(上八府)、北(下三府)两个自然传统区域。考古资料显示,全省内的古窑址分布,也基本可按这两个区域概念来划分。这两地除区域大小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外,古窑址数量的多少同样也区别较大。调查发现,钱塘江以南地区主要分布有:上虞窑、越窑、瓯窑、婺州窑、龙泉窑等窑址。时代较早的窑址主要分布在上虞、绍兴、萧山等地。钱塘江以北地区的古窑址,则主要分布在杭湖平原东苕溪沿途的吴兴与德清的交汇处,以德清县的中部地区为重要分布区。从地区观念来分析,钱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地域广阔、方圆百罩,人口稠密、水陆交通极为方便。这里陶瓷器产品日常用量相对应较大,加上古代葬俗习惯,用于墓葬的冥器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两项相加其需求量就更大了。依托水上交通运输之便,这里的陶瓷器产品可以快捷地销往各地。这些有利的因素,无疑给这一带古代陶瓷产业的萌芽、创建和发展等,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考古资料显示,越国的都城绍兴周围富盛、萧山的进化区等地,也曾发现了一些东周时期的原始瓷窑址(2)。德清地区战国原始瓷窑从器物造型到胎釉特征都与绍兴、萧山的原始瓷窑产品相同,这些发现为研究越国原始瓷手工业和我国陶瓷业的早期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3)。调查显示,东苕溪沿途德清地区古窑业和周边钱塘江以南等国内一些地区相比较,在规模上可能不占优势,这可能和原料(燃料)短缺、社会动荡、战争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国内一些早期的原始瓷窑址尚并不多见。浙北东苕溪沿途古窑址的分布,目前所知除黄梅山窑址以外,其它窑址均分布在德清县的城关、洛舍、龙山、二都等中部地区。吴兴与德清两地春秋时为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战争等方面因素,春秋时期这早里两国的边界往往存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2003年4月的初春期间,德清县洛舍龙山一带出土了一件越文化青铜礼器“权杖”(图五)。权杖是古老的原始权力之象征,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越文化传统器物。研究表明,这件权杖应是当时越国一部落首领所佩带的最高级别青铜礼器。经专家鉴定后认为,权杖的时代应在春秋中期左右。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春秋时期这一带属越国势力范围的有力证据。这一带除分布着许多古窑址以外,还蕴含着许多其它类型的史前文化遗存。沿东苕溪从南面的余杭良诸一带北上、至湖州地区著名的钱山漾良诸文化遗址,两地相距仅50余公里,途径德清县的三合、二都、城关、钟管、洛舍砂村,吴兴县埭溪的营盘山等地。这些地方分布着许多马家滨、松泽、良诸、马桥、商周等各时期的古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料,无疑为我们研究它们与这些古窑址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重要的线索。调查发现,从德清洛舍镇的砂村往西北至吴兴县的龙山、埭溪镇、菁山等湖州市境内,也发现了许多时代与风格特征相同的原始瓷和印纹陶合烧窑址、两晋等一些时期的青瓷窑址等。“湖州汉代窑址的产品又与太湖对岸江苏省宜兴丁蜀镇汉代窑址的产品更趋一致”(4) 。这些资料无疑反映了,这些地区相对时期基本相同的地方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现象。湖州青山黄梅山,是已知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原始瓷窑址之一,在该地区已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原始瓷遗存(5)。笔者认为,黄梅山窑址高把竹节形制豆,从其产品的器形上分折,和良渚文化同类器型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它们之间是否有着一些遗传因子呢尚有待深入研究。资料显示,黄梅山窑址一式高把豆上的竹节把形制和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豆相似(6)。一式罐以及菱形纹套云雷纹的装饰,与上诲马桥文化遗址第四层出土器物纹饰一致(7);矮圈足喇叭形豆与江山西周早期原始瓷豆、以及湖州堂子山石室土墩墓遗存早期原始瓷豆接近(8);与德清独仓山西周早期墓葬(D3M1:7)原始瓷豆(9)也非常相似。这些出土器物产品是否出自这一带的窑址呢?从客观上分析,这种可性是存在的。“我们认为,黄梅山窑址的大致年代,其上限应早于江南石室土墩遗存时期”。(10)

1976年3月初,德清县东部地区新市镇东北约四公里的“皇玟堆”,发现了一批早期墓葬殉葬品,出土了筒形器、罐、尊、卣、鼎、碟等原始瓷器共二十七件。据资料介绍,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大多数器形较大,制作比较规整,胎土末经充分淘洗,部分器物尚能见到一些沙粒,胎色灰黄,胎壁稍厚处烧结和度不大好,有的器物局胎壁有气孔、气泡,致使器壁高低不平。大件筒形器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痕迹。器表大多饰有云纹、变体云纹、水波纹问以横F纹,也有戳印圆圈纹的。另外还有用绞索状饰环形假器耳及S形、羊角形附加堆纹作装饰等(11)。经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器物的纹饰特征和我们在本地相关窑址中采集到的标本基本一致。另外,资料中描述的一种绞索状环形假器耳等器物装饰形式,在窑址采集品中也同时被发现。德清“皇坟堆”出土的这批原始青瓷从制技术上看,与绍兴地区出土的春秋时期原始青瓷器相比,无论是制作技术、器形的规整程度、釉层的均匀与否、烧成温度及胎融结合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相比之下,前者要显得略为落后。因此,可以将这批器物的时代确定在上限为西周、下至春秋时期(12)。综上所述,“皇坟堆”出土的这批器物应是本地窑址所产无疑。根据前几次的普查资料记录,本文在介绍和描述原始瓷窑址遗存时,将一些胎较厚且较大、表面饰有云纹等的原始瓷产品称为“甬钟类”器物可能有别,它们可能应是一种和“皇坟堆”出土器物大致相同的产品类型,或可以称作筒形器、筒腹罐等。Y2.Y4等窑址采集到的标本。 “皇坟堆”出土的原始青瓷筒腹罐。

太湖流域浙北德清地区的东苕溪沿线一带,根据目前所发现的古窑址分布情况,应以商、西周时期湖州市菁山的黄梅山、德清县洛舍(龙山)地区的掘步岭等窑址为代表。悠久的古代烧窑技术,无疑对本地区及相关地区的后期窑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观察和分析这些古窑址的分布现状、产品特点、早晚关系等,不难发现,其瓷窑业技术应是由太湖南岸湖州地区菁山一带的北面、逐步往南面的德清县、余杭县等地传播和扩散的。另外,我们从江苏省宜兴地区发现的风格相同的汉代瓷窑址资料分析,这些窑业技术应同时还向太湖的北岸传播。为此,形成了一个以东苕溪水系为发源地的、复盖了太湖附近百余公里相关区域范围以内的、产品以原始瓷、黑釉瓷器见长的德清窑系列,是我国原始青瓷的重要产区之一。

我国早期黑釉瓷器的起源,是一个以待深入研究的话题。前不久一位上海的学者曾亲自去了德清地区掘步岭窑址考察,并将亲身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当他采集到一块德清窑原始黑釉瓷器后,其兴奋程度难以言表。“我的脚踩到了一块硬物,俯身拾起,竟是一块原始瓷的大瓷片,长达19厘米,最宽处达9厘米。胎骨很厚,超过了一厘米,里外多施褐色釉,有弦纹,花纹凹处和口沿皆呈褐黑釉色。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褐黑釉瓷器”(13)。根据历年来的调查瓷料显示,我们己在这一窑址发现了许多相同类型的瓷片,Y2、Y6采集到的标本(图九)。用这两处时代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窑址中采集到的黄、淡黄、青绿、褐黑、黑等釉色的瓷片进行对比,无疑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到,这些原始瓷产品在釉色的控制上似乎有不够稳定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应有人为和非人为的两种因素。非人为方面,应包括当时可能对釉料的特性、以及化学反应、操作方法等尚末能完全认识和掌握,以及瓷土、窑变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的。另外,我们从这一地区后期众多窑址中发现的许多青、黑釉瓷器产品的兼烧等现象分析,不会是偶然的,应是这一地区在制瓷技术上的风俗与传统习惯现象。Y14、Y21、Y30、Y40采集到的标本(图十)。我们通过用同一窑址采集到的青、黄褐、黑等不同釉色瓷片标本的比较,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当时不同釉色瓷器的兼烧情况。有学者认为,“这些古窑址的发现,不但改变了德清窑仅在东晋至南朝时期有过陶瓷生产的看法,而且弄清了德清窑的演变,找到了它的渊源。原始褐黑瓷也许认为是当时釉料配制尚不够稳定所致,但是它为德清窑找到了“始祖”。(14)

德清县的古窑址调查资料,是通过多年的积累,是在几代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的。根据目前普查所掌握的情况,这些古窑址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所有窑址惟Y28已经过了考古发掘以外,其它窑址至今均末曾发掘过。本文的一些观点,仅是通过对这些窑址的地面调查、观察、采集标本、以及和其它地区古窑址进行对比和分析后所得出的结果,因此,在一些观点和认识上,难免会存在一些片面性和不足之处。本文在写作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得到了朱伯谦老先生的热诚指导,同时还得到了本馆俞有良、朱建明、章海初,湖州市博物馆的任大根等先生和同志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04年3月完稿

注释:

(1)、 汪济英:《德清窑调查散记》、《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

(2)、 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与探索》、(原载《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

紫禁城出版社)、《朱伯谦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10月。

(3)、 (同上)

(4)、 陈兴吾、任大根《浙江湖州古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三辑,

1990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5)、 (同上)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

报》,《考古》1965年第五期。 -

(7)、 黄宣佩《上海马桥文化遣址第一、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

一期。

(8)、 同(4)。

(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浙江德清县独仓山及南王山

土墩墓发掘》、《考古》考古杂志出版社,2001年第十期。

(10)、 同(4)

(11)、 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兼析原始青瓷使用中的若干

问题》、《文物》1982年第四期。

(12)、 (同上)

(13)、 钱汉民《德清古窑址的新发现》、《新民晚报》2004年1月3同(第三

十版)

(14)、 (同上)

定窑的装烧工艺


支钉叠烧 是一种将器皿叠置起来进行烧造的方法。采用叠烧可以有效利用窑内的空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叠烧因采用的间隔窑具不同可分为支钉叠烧、垫饼叠烧、托珠叠烧、砂堆叠烧以及不用窑具的涩圈叠烧等多种。叠烧的优点是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增加产量,缺点是各种间隔窑具都会使盘碗内心和底部留下明显的疤痕。定窑初创时期主要采用支钉叠烧方法来烧制盘、碗类圆器,支钉用耐火黏土制作,多为三叉形。装窑时把支钉齿尖向下放在坯件上,利用支钉作为间隔将坯件叠置起来进行烧造。由于支钉要承受所负坯件的重量,因此在焙烧时齿尖往往会陷入坯件内,成品出窑后支钉处留有3个明显的支钉痕。正烧 又称“仰烧”,是一种利用匣钵盛装坯件的烧造方法。入窑前先将施好釉的器皿口部向上放在特制的匣钵内,利用匣钵隔绝火焰与器皿的直接接触。使用匣钵烧制瓷器能够有效避免烟火以及落灰等杂质污染瓷器,保证了釉面洁净,并可使坯件受热均匀,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定窑至少从唐代中期就尝试使用匣钵来烧制瓷器,早期匣钵制作粗糙,各类匣钵的造型、厚度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显然还处于逐步探索、不断改迸的初级阶段。到了晚唐时期,定窑正烧工艺进入了成熟阶段,匣钵的造型、规格已基本定型,常见的有筒形和漏斗形两种,筒形匣钵一般用于烧造瓶、壶、罐等琢器,漏斗形匣钵用于烧造盘、碗类圆器。定窑晚唐时期生产的“官”、“新官”款瓷器以及定州北宋早期塔基出土的精美白瓷,都是采用正烧法烧制的。覆烧法 定窑北宋中、后期至金代采用的一种装烧新工艺。所谓覆烧是相对于正烧而言,烧造时器皿口部向下。我国南朝时期曾出现过用齿形支钉顶住碗心进行覆烧的方法,但通常讲的覆烧是指宋代定窑创造的芒口覆烧法。定窑覆烧法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北宋中、后期,装窑时采用支圈来盛置、间隔坯件,支圈的形式有环行、盘形等几种,其中以环形组合支圈使用最为普遍。环形支圈适用于烧制规格相同的产品,支圈内侧有台阶,断面呈“ L”形,装窑时将盘、碗类圆器口部朝下扣放在支圈内的台阶上,然后在支圈上叠置第二个支圈,再扣置第二个盘、碗,以此类推,最多可叠置二三十层。支圈覆烧仍然需要“以匣钵为外保护层,进行配合套装,每件匣钵内放置一组,然后用组装好的匣钵进行垒窑柱”。盘形支圈的形状上侈下收,口薄底厚,适用于烧制尺寸不同的产品,其坯件由小至大,从底部向上顺序扣置。采用覆 烧法烧制瓷器,器物的口部直接与支圈接触,为了防止发生粘连,装窑前需要先将口部的釉层刮去一圈,因此覆烧的瓷器圈足满釉而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覆烧法能够大大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此外由于覆烧时口部与支圈接触,受力均匀,从而减少了变形率,胎壁也可以做得更薄。这种先进的烧造方法很快就被包括景德镇在内的诸多窑场采用。涩圈叠烧法 一种简单、高效的叠烧工艺,主要用于烧造盏、碗类圆器。所谓 “涩圈”是指盘、碗类圆器内底刮去一圈釉后露出的环状圆圈。涩圈叠烧法是金代北方窑场普遍使用的一种装烧方式,它不需任何辅助窑具,只需在施釉后的盏、碗内心刮出一个比器物圈足略大的露胎涩圈,装窑时将器物圈足直接叠放在涩圈上即可。涩圈叠烧法节省了窑内空间,又省去了制作匣钵、支圈等间隔用窑具的工时和材料,是一种低成本的烧造方法。金代后期,定窑生产的一般日用瓷器也使用这种装烧方法。

简述氧化烧与还原烧的特点与区别


还原烧与氧化烧是陶瓷烧制的两大分水岭,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系统,对陶瓷赏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种烧法有什么不同以及如何鉴别。

一、窑中的还原烧与氧化烧的定义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里头就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我们提到“烧”窑,要烧就要有火,我们也都知道氧会“助燃”,若我们在烧窑时大量的补充足够的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就是“氧化烧”;反之,若有技巧的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土胎与釉水抽取氧元素则称作“还原烧”。

二、釉水的氧化与还原有什么不同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涂序生作品【粉彩松鼠图瓶】,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以釉水来说,也分为氧化釉和还原釉。简单来说氧化釉就是所谓的“色釉”,比如说铁红、五彩、釉上彩、或一些现代的青花以及部分釉色很绚丽的天目,他们所表现的是釉的色彩。而还原釉表现的主要是“质感”,比如说古代的青花釉、日本的志野、萩烧、建窑的天目,还有温润的青瓷,这些釉没有绚丽的色彩,但他们都有令人触摸起来很舒服的质感。

氧化釉在烧的时候,因为窑室中氧气充足,烧窑时燃料不会与釉彩原料发生化学作用,所以在烧制时就是将釉彩粉末烧至熔化、混合共熔在一起,产生颜色,其技术性在于釉彩原料的调配,只要能买到釉彩配方,知道烧成温度之后,就可以稳定地将其烧制完成,就像到便利商店买食物料理包一样,带回家用微波炉设定即可。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钧瓷作品【钵】,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还原釉就不一样了,因为窑室中缺乏氧气,所以燃料在燃烧时,就必须从釉彩原料甚至胎土中提取氧元素来助燃,釉彩原料就会发生变化与重组,因窑室中高温环境与常温不同,就可在高温中还原出特殊的分子结构。比如说青瓷的“氧化亚铁”,因为其高温还原的焠炼,就可产生如宝石、美玉一样质感的釉色。但烧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稳定,烧窑时必须随时注意窑火与气候的变化,以免功亏一匮。换句话说,釉彩配方必须与窑火控制里应外合,合作无间,方可大功告成。所以还原烧就好像到书店买食谱要煮菜一样,食材都准备好了,但刀法切工,口味调配到炉火控制都不可马虎,照书来也没用,需要多年的经验才可煮出一盘好菜。所以还原釉很少有办法量产,就算量产也无法一致,这是还原釉最大的技术障碍。但市场还是有不少用“色料”去调出类似还原的釉水,用氧化的方式烧,其成功率大大提升,稳定性也高,但这种偏门烧法,质感是骗不了人的。除此之外,还原烧法的釉水颜色都属于内敛质朴,无法烧出绚丽缤纷之颜色。

三、还原火中的青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青瓷作品【梅青荷风笔筒】,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中国最源远流长的“青瓷”,就是还原釉的一种。青瓷的还原比较特殊,还原火有两种,分别为“压力还原”与“气氛还原”。正统的宋代青瓷釉属于前者,简单来说就是烧制青瓷釉时,燃料中的碳元素必需慢慢的由釉水表面穿越厚厚的釉层,到达土胎,布满作品的皮、肉与骨,再慢慢的由里到外还原出来,必须“细火慢炖”,这样才会有温雅玉润的质感。

那另外一种“气氛还原”就是利用大火与高碳浓度,常见的铜红、天目与柴烧灰釉即是这种系统,青瓷若用这种方式烧的话,一样可烧出青色,但其质感、温润度就差一大截了。

四、还原烧与氧化烧的好坏优劣

综上观点,还原烧与氧化烧不能单方面去评断其优劣,若是商业化量产就得选择稳定性高的氧化烧法,或者是初入陶瓷之门的新鲜人,也可利用氧化烧来提升自信与作品之多样性。氧化烧是以色釉为发展方向,所以也较偏向于工艺美术的范畴,许多画家喜欢在白瓷坯上作画。还有一些是在做整体造型的表现,所以也会选择用成功率高的氧化烧法,因此,氧化烧法属于外显的烧成方式。当然,这方面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成熟的。反之,还原烧是以釉彩质感为主,着重于烧窑的“过程”,创作者将想法融合于釉水的质感、光泽、与作品线条当中,所以还原烧是属于比较“内隐”的表现,这点也与传统儒道文化相契合。

叶英挺:从“黄瓜烧溪鱼”谈龙泉窑的双鱼洗


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是最常见的蔬菜之一。黄瓜烧溪鱼则是丽水地区,尤其龙泉这一带家家户户都会烧的一道家常菜,代代相传。当然除了黄瓜,溪鱼还有其他的搭配烧法。过去生活条件不好,丽水地区黄瓜种得多,吃得也多。我们当地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黄皮”的小村子,只有18户人家。这个地方的人喜欢听戏,逢年过节都要请戏班子来演出。有一年,黄皮村又请来一个戏班子。可能当时正值蔬菜淡季,村里人天天拿黄瓜茄子(落苏)来招待戏班子。戏班里的演员嫌菜太单调,于是在一天晚上演出时即兴编了台词来取笑黄皮村。演老生的念:“黄皮十八家,天天吃黄瓜。”小花脸念:“黄瓜不刨皮,落苏连蒂来。”大花脸念:“你一叉来我一叉”。小生念:“小生吃不下”……这个故事说明当时吃黄瓜非常普遍。黄瓜所烧的溪鱼,当地也叫石斑鱼。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丽水龙泉一带森林覆盖率高,水质清冽,正适合溪石斑的生长。可以说在丽水地区的小溪里,这种小溪鱼一直是十分常见的。

以上是从溪鱼鱼干里选出的两条,上为公,下为母。公鱼成年后鳍呈红色,体形略宽。母鱼鳍呈黑色,体形略窄,但成年后块头比公的更大(此处选反了)。

溪鱼干烧的“黄瓜溪鱼”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文要说的重点自然不是“黄瓜烧溪鱼”,而是龙泉窑为什么在南宋晚期到元明生产了大量的双鱼洗?

“双鱼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晋的铜洗。双鱼纹是汉代洗中较常见的装饰图案。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君宜子孙”铭双鱼纹铜洗,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类似藏品。

高8.6、口径36.1厘米

铜洗中双鱼纹形象主要为鲤鱼,如国家博物馆这件,与龙泉窑的小溪鱼迥然有异。

至宋元时装饰双鱼纹的金银器,运用錾刻工艺凸起如浮雕的双鱼纹已有些接近龙泉窑的贴花双鱼纹。如以下两例:

南宋银鎏金双鱼纹盆 高4.6、口径17.4、底径10.2厘米,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银器窖藏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南宋银鎏金双鱼纹碗 高3.6、口径8.5厘米,福建邵武故县银器窖藏出土 邵武市博物馆藏

另,双鱼洗也出现于宋人诗词中。如张元干《夜游宫》词:“半吐寒梅未拆,双鱼洗,冰澌初结。” 杨慎注:“双鱼洗,盥手之器。” 洗是古代日常盥洗用具,如同现在的洗脸盆。但个人认为,金属材质的洗固然适用于日常盥洗,瓷质则未必。瓷器是易碎品,且龙泉窑双鱼洗大大小小尺寸规格不等,口径从十几公分到三十几公分都有,产量非常大,或有多种用途。至少用来盛一锅“黄瓜烧溪鱼”也是不错的。

在龙泉窑烧造历史上,双鱼洗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至少在五代北宋时期已能看到装饰双鱼纹的器物,只是并不多见。

双鱼纹碟子 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藏

敞口,折腹,平底。内底阴刻双鱼纹,其一首尾相向,另一首尾同向,线条流畅,风格写意。灰白色胎,釉薄,色青中泛黄,底部中心圆面状涩胎垫烧。

从该器胎釉及烧制工艺特征等各方面来看,系北宋金村一带窑口制品。由此器可知,双鱼纹在北宋龙泉青瓷中已有所运用。只是此时的划花双鱼纹,无论形式还是纹样均与双鱼洗之双鱼纹相去较远。

龙泉窑双鱼洗的大量出现始于南宋晚期。到元代更是盛行,出现大量不同式样的双鱼洗。鱼纹除了最传统的贴花式样,还有露胎、印花、刻花等多种工艺形式。此外,海捞中也发现有双鱼洗,证明这类制品也用于外销。

双鱼洗产量巨大,以下仅选取有代表性的器例:

这两件的特别处在于折沿处开有小孔,有四个孔眼。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均有同款藏品。综合多个器例观之,带孔者在双鱼洗中比例较低,且制作上多较精美。

上博藏品

台北故宫藏品

此两例均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品

以上为南宋晚期至元早期双鱼洗器例。明曹昭《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载:“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掇环,体厚者不甚佳。”可知折沿处的孔眼是为了装“铜掇环”,此类双鱼洗精品是行家眼中的“一等盆”。

元印花双鱼纹洗,有阳纹阴纹两种

刻花双鱼纹洗 大窑枫洞岩窑址元代地层出土

明露胎贴花双鱼纹洗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由于烧造量大,传世器较多,窑址相关瓷片也常见,其标本相对易得。现在也有人将双鱼洗破片中的双鱼磨出来,包上金银做成挂饰,也是一种较独特的纪念。

宋元时全国各地窑口众多,为什么唯独龙泉窑生产如此多的双鱼洗,这是否和当地的生活环境存有内在的关联?今天之所以谈黄瓜烧溪鱼就是从这道菜联想到双鱼洗的来源问题,上述说到金银器的影响只是一个侧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或许那个历史时期的龙泉窑地区,人们喜欢吃小溪鱼,日日吃,月月吃,每天和小溪鱼接触,窑工便将小溪鱼的形象提炼到了作品中。我个人认为,双鱼洗中鱼纹的原型就是小溪里的石斑鱼,这是经过多次比对而得出的结论。这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运用于创作,并将生活中的事物于作品中进行升华的例子在龙泉窑中还有很多。比如以下这件船型砚滴。

类似造型的船在丽水一带瓯江上有很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