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 导航 >

宋代五大官窑之一——钧窑

宋代五大官窑之一——钧窑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宋代官窑瓷器鉴别

2020-09-25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钧窑为宋代五大官窑之一。它以河南禹县为中心产地,窑址遍及县内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000多处窑址。从发掘到的瓷器标本考查,烧瓷历史起始于唐代,下晚到元代。其中北宋末年是钧窑的鼎盛时期。当时烧造专供宫廷用瓷的官窑设在钧台。宋徽宗将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每年只准生产三十六件,多数为陈设瓷,册封为“神钧宝瓷”,弥足珍贵。钧瓷当时以其胎质坚固敦实,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艳丽绝伦、气韵雍容华贵而独步天下。现今世界著名的大型博物馆虽有收藏,但亦寥若晨星。故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不可夸富”等千古美谈。

钧瓷虽属北方青瓷系统,但它破天荒第一次在釉料中掺用了少量的氧化铜,使釉色变化无穷,美不胜收,开创了我国烧瓷史上的崭新境界。这类非常了不起的工艺创造,使钧瓷形成了釉面独有的四大特征:乳光釉、窑变、开片、景观。

钧瓷以釉厚为本。釉面呈一种晶莹的蓝色乳光,称之为乳光釉。它会随光线变异而变幻不定,具有别种釉彩难以达到的立体感。这种幽雅绚烂的乳光釉,是由釉厚层中浮有极小石英粒所造成,色调之美,妙不可言。

钧瓷以窑变为神。钧窑瓷釉色用蓝釉和红釉两大系列。蓝的有月白、天青、天蓝、翠青数种;红的有海棠、胭脂、朱砂、玫瑰等等。蓝釉和红釉相互融和施用,变融变化,万紫千红,一经烧成即呈五光十色。故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窑变无双,钧瓷无对,就是说绝无两件同样的钧瓷艺术品。

钧瓷以开片为奇。即在釉面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相间、自上而下的釉痕,或如鱼子纹,或似蟹爪痕、或呈兔丝缕,或像蚯蚓走泥纹。视似碎裂而指感光滑,使人奇异万分。这是出于钧瓷的独特工艺: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制初期发生干裂,后在进入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孔隙,故而形成种种不同式样的开片奇观。钧瓷在金元时代有很大发展,其中也不无上好精品,如内青外紫的仿宋官钧器足以与原物媲美,但能烧出这类开片奇观的极少。因此它是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

钧瓷还以出现景观为绝。釉面如能呈现“海市蜃楼”式奇异景观或动物画面的,历来被列为绝品。当时绝少出产,后世更难觅见。

当代文物鉴赏家启功先生在一首《望江南》词中称道:“钧瓷好!异彩塑长,擅胜四朝美器。重古址炫中原,薄海举声喧。”的确,宋钧瓷艺术魅力光耀四海,彪炳千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中国五大官窑要哪些特色?


中国五大官窑要哪些特色?

中国最早的官窑,宋代官窑、元代枢府窑、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都是历代著名的官窑。宋代“官窑”号称“五大名窑”之一,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产品也称“官窑器”,是对民窑器而言;官窑器多按颁发式样承做。宋室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官窑,先置修内司官窑,后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窑址迄今尚未发现,现已确认的只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专烧青瓷。

钧窑有两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窑变。钧窑的基本釉色是深浅不同的各种青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三类。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有玫瑰红、砂珠红、海棠红、茄皮紫、胭脂红、鸡血红许多种。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间,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另一特色。钧釉中的紫色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各种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后人在仿制宋代钧瓷时就无法烧出同样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成为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宋钧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层芝麻酱色釉。

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盛于宋,终于明。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汝官窑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钧窑瓷器


中国古代陶瓷的生产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生产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距今一万多年前发明了陶器,到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青瓷,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瓷器,经过秦汉两晋南北朝的持续发展,隋唐时期,制瓷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改变人民生活的一类重要器物。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表现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强烈影响下,各种制瓷传统蓬勃兴起,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瓷器生产百花齐放的局面。正是在这一时期,河南中西部地区一度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并涌现出一大批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瓷器品类和窑场。其中以釉色淡雅凝厚、色彩斑斓艳丽闻名于世的钧瓷就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之一。

钧窑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奇珍瑰宝。它以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其厚釉、分相釉等生产工艺对南北方的许多窑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多数钧釉瓷器施有凝厚而雅致的天青色乳浊状釉,明清时期则成为文人雅士们追逐、收藏的艺术品。人们以往在论及钧窑时,必称其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都认为其是宋代用于贡御的“官窑”瓷器,近代研究者则将其列为宋代的六大瓷系之一,被赋予了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中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开始对宋元时期的制瓷手工业进行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综合研究,钧窑瓷器又以其广泛的生产地域和巨大的产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艺术上讲,钧窑以雅致的乳浊状天青色釉和多彩的窑变而倍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有效控制的铜红釉和铜红彩的应用,更是钧窑对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一大贡献。在钧窑生产的早期阶段,红彩的施加没有一定之规,因而在釉面形成大片不规则的彩斑,十分美观,人们用“峪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来描述钧瓷流云般优美的釉色和艳丽如彩霞的红彩。同时钧釉的釉色并不完全可控,成品的釉色有天青、月白、青黄、褐绿、紫蓝等多种颜色,同样配方的釉在烧成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火候、烧成曲线和窑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釉色,加上红彩的不规则呈现,被称为“窑变”,赋予了钧窑神秘而多变的特征,钧窑的产地流行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来形容钧窑瓷器的丰富多彩的釉色。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北宋,高9cm,口径19cm,足距8.3cm。

花盆托呈六瓣菱花式。折沿,弧壁,底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通体满釉,内施月白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边及外底呈酱色。外底刻有数目字“十”,并留有支烧钉痕。

此花盆托为河南禹县八卦洞窑烧制的宋代宫廷陈设用瓷。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北宋,高15.8cm,口径22.8cm,足径11.5cm。

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深腹,圈足,盆壁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内外满釉,釉色为窑变的玫瑰紫色,边、线呈酱色。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刻划数字“七” 。

此花盆为河南禹州官钧产品,为宫廷陈设用瓷。北宋官钧窑瓷器的造型主要有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釉则利用铁、铜的不同特点,以高温还原焰烧出铜红窑变或纯天青、月白等多种色釉,改变了以往单色釉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此花盆瑰丽的玫瑰紫釉及花瓣式的造型使其愈显精美、华贵。

据《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载,宋徽宗崇宁“四年十一月,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嘉花名木,类聚区别”。这些花木,有的是作为盆景陈列的。而当时的钧窑自然要为宫廷烧造制作盆景所用的器皿,于是便有大量钧窑花盆及花盆托出现。此件花盆应就是其中之一。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元,高4.7cm,口径21cm,足径9.9cm。

盘呈菊瓣形,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盘内点缀有四块玫瑰紫色斑块。

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钧瓷之所以备受世人喜欢,驰名中外,主要原因是釉色绮丽多变而发生的艺术魅力,具有激烈的视觉美感。其共同的窑变技术与别的瓷器截然不一样。她不选用绘画、雕琢等表现方法,而是靠严格地操控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经过烧制进程中温度、冷却等要素,使瓷器外表的釉料涂层的颜色和斑纹千变万化,发生“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作用。因而颇受喜欢,身价不菲。

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


宋“五大名窑”之一,迄今尚未发现窑址,是专供宋朝官僚阶层及大内用瓷的名窑。又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用瓷需要,先后建立了修内司官窑和效坛官窑。历代对官窑评价很高,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有识之者。”

北宋官窑创建于大观元年,烧制瓷的时间很短。胎骨与汝瓷极似,精细坚密,分为深、浅灰色。釉面光润,釉下并有一层深酱色“护胎釉”。

南宋官窑,制品造型端庄,线条挺健,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其釉面上布满纹片,这种釉面裂纹原是瓷器上的一种缺陷,后却成为别具一格的装饰方法,因而名噪一时。纹片形状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纹为上,梅花片、墨纹片次之。这种瓷器的底足部为铁褐色,口部隐呈紫色,称为“紫口铁足”。典型的官瓷,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釉层中还攒聚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是鉴别南宋官窑的重要特征之一。

官窑器物除了碗、盘、瓶、洗、炉外,仿商、周、秦、汉铜器及玉器者甚多,这是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这类仿古器物是宫廷的陈设和观赏品。

由于修内司官窑迄今尚未发现窑址,有的古陶瓷学家认为,传世哥窑就是南宋修内司官窑产品,这一论断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铜川耀州窑媲美五大官窑 新兴陶艺村放大文化含义


铜川耀州窑媲美五大官窑新兴陶艺村放大文化含义

与宋代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相比,耀州窑的声名也许不那么响亮,较之当今景德镇、淄博等著名瓷区,产品也不那么光彩照人。但是历史的大门一旦打开,拂去它身上的尘埃,世人便会对其刮目相看。

近年来,富平陶艺村也不断推进我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它是国际陶艺家协会(IAC)在中国大陆唯一团体会员,是国际陶艺家协会的陶艺创作营。

泥巴里玩出来的创意文化,一抹一旋,一剔一挑,所有这些细致入微的才情和创造,筑构了陕西陶瓷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完美无比的艺术殿堂。

铜川耀州窑媲美五大官窑的东方古瓷镇

唐宋耀州窑被湮没在渭北高原黄土之下达五六百年之久,它的辉煌风采并不为时人所识。直到公元2009年3月13日,国宝宋代耀州窑青釉“大观”铭文牡丹纹碗正式由国家文物局移交耀州窑博物馆收藏。耀州窑这一沉寂经年的北方名窑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中国陶瓷协会副秘书长、耀州窑博物馆馆长薛东星说:“生产大观碗的耀州窑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该窑创始于唐代,在北宋达到鼎盛,此后窑场虽有移动,但烧瓷从未间断过,制瓷历史长达1300余年,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极为罕见”。

据有关资料记载,耀州瓷最早的中心窑是在今天的铜川王益区黄堡镇。范围包括以东陈炉地区的立地坡、上店、陈炉等,绵延百里。古人有“十里窑场”之誉,可以想象当年成百上千窑工在此烧窑的惊心动魄场面。

耀州瓷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月白釉、铁绣花等。其造型古朴典雅,产品光洁、明亮。一经窑变,气象万千,典雅飘逸。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其实撇开造型、花纹、图案,仅仅颜色,耀州窑就提升和明亮了它的时代:莹莹的绿创造出的意境,不温不火、不遮不躁。比元明清青花深沉,唐三彩恢弘的造型和浓烈的颜色,远比明清瓷更具吸引力。

可能是因为那里离唐都长安不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耀州窑刚一出世就显示出一览众山小的霸气,成为北方唯一敢与“官、汝、定、哥、钧”五大名窑比肩的青瓷窑场,进入皇宫、深入官府和寻常百姓之家。

刻花倒流壶、公道杯、倒装壶、良心壶、凤鸣壶……在收藏界,提起耀州窑,人们立即会想到这些外形古朴,釉色温润晶莹,造型更是独特的艺术精品。同样作为“贡”瓷供皇室使用的耀州窑,之所以埋名五大名窑之后,是因中国历史名瓷是根据明初《宣德鼎彝谱》宫藏珍瓷定为宋代名窑,而当时300多件耀州贡瓷被金人掠去埋于北京广安门地下。

富平陶艺村蜚声中外的现代陶艺之都

开车到富平县城向北,就很快来到陶艺村,这是国内首家以陶艺为主题,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参观购物为一体的陶文化交流中心。

玩陶的作坊里,只见游客们满手泥水,在陶艺师的指导下,满眼放光,努力地做着自己心中的“所想”。黑头发、黄头发,包括手中柔软的黄泥巴都在阳光下格外夺目。有的泥巴调稀了,“作品”就斜斜地歪了下来;有的干脆打扁了重来,做一个笨笨的筒……游客完全按照自己的感悟“创作”,然后将作品放到陶窑里烧制,就会凝固那一瞬间思想滑动的记忆。

这个地方还吸引了全世界著名的陶艺艺术家来到这里,用中国的泥土,留下了他们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感悟。更让人们惊讶的是,原本已经定于在景德镇举办的2008年世界陶艺家大会,因为国际陶协主席五次来富平考察,而最终决定将此次大会改在这里举办。而且富平陶艺村目前是国际陶艺家协会在中国的唯一会员单位。眼下,富平陶艺村已建成了造型各异、规模可观的各国现代陶艺博物馆14个和一座国际陶艺文献中心在内的庞大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共展出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陶艺家的作品6000余件,作品90%是陶艺家在富平利用当地材料,现场构思创作的,收藏陶艺文献杂志47种1500余册,成为反映世界现代陶艺界最新创作及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这里成为陶艺家们创作的“天堂”。

在富平陶艺村,聚集了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为陶土所感动的艺术家,把全然不同的文化和个性感受融入到自己特有的创作方式和材料中,一件件精彩纷呈的作品充分展现了陶艺的传统与现代、包容与厚重。前国际陶协主席托尼·弗兰克斯在来到陶艺村后,惊叹之余欣然写下了“回到了富平陶艺天堂”的感言,现任国际陶协主席珍妮·曼斯菲尔德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富平命名为“现代陶艺之都”。

这里已成为国际陶艺杂志主编协会的永久会址。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已成为世界陶艺界的亮点,而富平陶艺村也已经成为“天下陶艺第一村”。

传承开发陕西陶瓷艺术将华彩重绽

耀州窑唐代创始于黄堡镇,历经五代发展,宋达到鼎盛,但是黄堡的窑火仅仅烧了八百年的时间,就戛然而止了。

倒是其东边的陈炉窑“炉火千年不绝”,成为耀州窑一脉单传的窑场。在其1300多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陈炉窑的制瓷技艺和规模已超过同期耀州窑,一跃成为西北地区的瓷业基地和最大烧造区。明清时期,陈炉镇的陶瓷业达到其发展史上的最高峰,炉火昼夜不熄。有“炉山不夜”之称。最终替代了耀州窑,被誉为“东方古瓷镇”的活化石。1977年,陈炉陶瓷仿制耀州青瓷又获得成功,使得失传已久的北宋耀州窑青瓷重放异彩。

为更好保护传承制瓷文化,2006年5月,陈炉窑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同年,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7日,耀州窑产地陈炉挂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我省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当天,国内环境、建筑、文化、考古、旅游等专业的20多名院士、专家亲赴铜川,参加中国陈炉古镇旅游规划发展论坛,为做大做强陈炉陶瓷旅游业把脉支招。

在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中,铜川名列9个地级市之一,可连续五年获得国家近1亿元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如何利用这一重大机遇,如何利用陈炉的十大卖点,唤醒陈炉这座千年古镇,使它再现往日的光彩和神韵,保护并利用好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现代创意放大文化含义

如果说以出产耀州瓷而享有盛名的耀州窑是浩瀚历史中一个遥远的有点儿神秘的亮点的话,近几年名声鹊起并迅速蜚声中外的富平陶艺村则无疑是时下陕西向世人展示自身魅力的又一奇葩。不可否认的是,经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各方的不懈努力,无论是古老的耀州窑还是年轻的陶艺村都已经或者正在发挥着其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但如何吸取外界的先进经验做好创意,如何利用好现代的营销手段做好推介,使其文化价值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价值更为广泛、更为巨大,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命题。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有何特点?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耀州窑:中国宋代六大窑系之一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品的产地之一,在其唐代时期就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发展,到其宋代时期达到了其兴盛时期。作为北方青瓷中的代表,它的烧制可以说是类型十分多样、造型千姿百态,具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唐代时期主要是以黑釉、白釉以及青釉为主,宋、金两朝则是以青瓷为主,元代时期开始走向没落,民国停止烧制,在这样长时间的烧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瓷器,其收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在每个时期除了烧制瓷器的不同,在其釉质、工艺、色彩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也是它可以发展这么久的原因之一。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特殊在其原料的选择以及加工上,一件成功的瓷器需要经过风化、配比、窑具制作等十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着专门的烧制师傅进行雕刻,对于师傅的要求、产品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在宋代晚期主要烧制是以青瓷为主,这一时期的胎质较为坚硬且胎质较薄,釉面的光洁度以及平整度非常高,色泽呈现为青色,半透明的形态,犹如雾里看花般淡雅。

这一时期的装饰技法主要是以刻花、印花等为主,装饰较为丰富,结构严谨,线条以自然和流畅为主,有莲花、鱼、虫的出现,细节刻画非常生动自然。而在其唐朝时期的耀州瓷器却稍稍欠缺了一点,胎质较为疏松,呈现为黑色,釉色虽然有似透非透之感,但却非常容易给观赏者一种乳白浑浊之感,这时期所生产制作的瓷器没有受到太多世人的关注。

金、元两朝才是其发展的高峰,釉面出现了以姜黄色为其主题,釉质虽薄却不失其润度,但胎质还是非常的粗糙,缺乏更为细腻的刻画。刻花却是非常的精美,其刀法也是非常的流畅,立体感非常强,主要是以动物、人物、花卉等为主进行的装饰,纹饰的选材上也更多。

纹饰刻画的清晰时期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但是其烧制的物件大多是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缺少了具有收藏价值较高、艺术感较为浓烈的物件,这也是其发展的最大缺失,虽然碗、盘、瓶、壶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其制作时间较短、艺术感较差这也都是它最大问题所在。

经历过鼎盛时期的耀州窑,更加的注重对于釉质以及纹饰的装饰,以此来大大增加其物品的美观性能以及收藏价值,现在虽然其市场上有着非常多出现,但大部分都是有后人仿作的,其收藏价值也是有着较大区别。

耀州窑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参考:

1:元耀州窑刻花鼎式炉,尺寸:宽12厘米;高11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012,000 ,成交时间:2016.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此件三足炉器口外卷,鼓腹,三足外撇,器形稳重。溜肩,其上压筋,颈部及近足处饰回纹一周。此炉大小适中,三足捏塑兽面。炉身腹部主题纹饰刻唐草纹,刀法俐落方得草纹舒卷自然,另耀州窑三足炉十分少见,颇为难得。整器施青釉,底施满釉,唯三足底部露胎,整体釉色素雅宜人,为典型的耀州窑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2: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莲纹水注,尺寸:高20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937,5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本件青釉刻莲纹水注是耀州窑早期的代表作品。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县黄堡镇,创烧于唐代,至十世纪起主要生产青瓷。十世纪的耀州窑青瓷以其厚润青翠的釉色和深峻流畅的刻花而著称。这两点在本件这类拍品的执壶上表现尤为突出。

3:元耀州窑刻花玉壶春瓶,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 ,成交时间:2017.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此瓶喇叭口,圆唇,细颈束收,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高内低。肩部上下划三道弦纹,其间刻划缠枝如意云头纹,腹部斜刀刻花缠枝莲纹,用刀快以流畅,毫不凝脂。所刻线条似不假思索而成,用刀行云流水,枝叶舒卷有度,摇曳生姿。器施青釉,釉色翠如碧玉,质若琉璃。底足刮胎,可见灰褐色胎骨,质地坚实。玉壶春瓶隋代已经出现,宋至元代玉壶春瓶用做酒器,明、清时渐变为陈设瓷。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较少。甘肃省华池县李良子出土,现藏甘肃省庆阳地区博物馆的耀州窑青釉刻花瓶于本品相似,同样是玉壶春瓶形制,器腹由莲瓣纹和牡丹缠枝花卉刻花组成,构图严谨。

4:元耀州窑刻花卉卷口盘,尺寸:直径18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 ,成交时间:2019.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此盘口沿向外翻卷,形成厚唇,腹弧收至底,下承浅圈足。内底较坦,势略浅。口沿下内壁刻阴刻弦纹一周,盘心刻划缠枝花卉纹,花叶丰润,脉纹清晰,所饰花纹刀法线条刚劲有力,生动传神,工匠先以斜刀铲剔出纹饰轮廓,再以竹篦扫出筋脉,全图一气呵成,运刀如疾风,代表着耀州窑全盛期的工艺水准。青釉施全器及圈足内,足底涩胎显褐色火捺斑块。釉色莹润静谧,绿中闪黄,纹饰凹处釉水沉积色深,凸处釉水薄润色浅,从而使纹饰更加立体有致。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最早始于晋,至北宋鼎盛一时,刻划纹饰以刀锋犀利而著称,是宋代北方代表性的窑场之一。本盘为卷口,更是特殊少见,规整典雅,气质不凡。

5:耀州窑婴戏纹碗,尺寸:直径19厘米,估价:HKD 816,288 ,成交价: HKD 858,970 ,成交时间:2018.05.29,拍卖公司:恒大四季(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香港大型艺术品春季拍卖会。

6:金耀州窑青釉胆瓶,尺寸:28.8厘米,估价:GBP 60,000 ~ 80,000,成交价: GBP 789,000 ,成交时间:2018.05.16,拍卖公司:伦敦蘇富比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5月拍卖会。

本瓶器形修长柔美,釉色素雅,于耀州窑中实为罕见。瓶身无纹饰,亭亭玉立,彰显冰裂莹澈。耀州窑出品多为青釉瓷,纹饰刻划明快,而如本品之耀州釉,多断代金朝,与典型耀州窑青釉对比强烈,实为珍罕。

7:北宋耀州窑青釉三足炉,尺寸:22.1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625,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8:金耀州窑刻花玉壶春,尺寸:高29.5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590,000 ,成交时间:2016.10.04,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瓶喇叭口,圆唇,细颈束收,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高内低。肩部上下划两道弦纹,其间刻划缠枝纹,腹部斜刀刻花缠枝莲纹,用刀快以流畅,毫不凝脂。所刻线条似不假思索而成,用刀行云流水,枝叶舒卷有度,摇曳生姿。器施青釉,釉色翠如碧玉,质若琉璃。底足刮胎,可见灰褐色胎骨,质地坚实。1992年陕西耀州窑旧址出土一件青釉刻花玉壶春瓶,形制装饰与此件颇为相似可作参考,惟该件釉色略为泛黄,不及此件青翠。

9:宋耀州窑花口杯及盏托(一套),尺寸:杯高5厘米;杯直径8.3厘米;盏托直径13厘米;盏托高8.5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566,400 ,成交时间:2017.04.04,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7年春季拍卖会 。

盏六出花口,微侈,口沿下阴刻弦纹一周,余无他饰。圈足直壁规整。盏台和托沿亦作六出花口。盏台内陷一层,刚好卡住杯盏圈足,稳当无虞。托沿平展,略微上扬,托沿外缘呈金黄色。圈足直径较大而外撇,使得基座稳固。托底向内深陷。此套杯盏,体量匀称,通施青釉,釉色明净淡雅,釉层透明度较高,表面发冰裂纹,系烧造温度较高所致。杯盏圈足皆挂釉露胎,胎色灰黄,质地密实。

陶瓷文化: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


冰裂纹络的钧瓷瓶

钧瓷碗

瓷库商城钧瓷精品福象

(瓷库中国韶颜)禹州神后素有“钧都”之称,禹州的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钧瓷之名,得之于禹州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由此而得名的钧瓷,它始于唐,盛于宋,又经历了元、明、清直到今天,在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为世人所青睐,特别是宋代以来,钧瓷一直被皇家定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许民间收藏,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钧瓷其观赏价值之高,艺术魅力之大,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钧瓷之所以名贵,首先在于其禹州神后境内特有的土质、水源和气候。这里既有秉乘天地之灵气的大龙山、风翅山特有孔雀岩、豆腐石、玛瑙岩、虎皮绿的名贵矿石和独特的土质,又有含自然之精华的特有的颖河水配料,再加上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这样矿藏丰富的土质,由寒风的冰冻,春暖的软化,夏日的暴晒,秋雨的浸润,就形成了禹州境内独特的烧制钧窑瓷器的独特资源。自成五色瓷土,十色釉药,所烧制的钧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绚丽多彩,相映生辉,极富诗情画意。其次是它的“窑变无双,钧瓷无对”。谁拥有任意一件钧瓷,谁就拥有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其三是钧瓷那似琴如玲的开片声,拌似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其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其四是它的烧制“十窑九不”。钧瓷的神、奇、妙、绝,古往今来,吸引着不胜枚举的中外名流学者、各界要人纷至沓来,观光玩赏。新西兰友人称它是“无论放置在哪里,顿时万物都增辉”,“窑工绝技,摄我诗魂”。书画家韩美林(微博)誉之为“中华之魂”。如今这旧时皇宫御用的钧瓷,已成为豪门巨贾和鉴赏收藏家门争相收购和馈赠贵宾的高档礼品。199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迎接香港回归,特地制作了一个高1997毫米象征着“吉祥瑞应,太平有象”之意的钧瓷大花瓶,现在收藏在香港回归厅。禹州神后钧瓷一条街与钧官窑遗址博物馆已列入国家陶艺旅游专线。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历代钧瓷的珍品奇品,还可以自己亲手制作陶艺纪念品,任何人的作品都绝对是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

宋代五大名窑杂谈


中国瓷器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神州大地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瓷窑。不少瓷窑因为烧制瓷器的工艺水平出色而被世人熟知。明代典籍《宣德鼎彝谱》中明确地记载着:“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从这段文字中,后人们可以得知宋朝一共有六个名窑,但是其中的柴窑由于瓷器失传,一般并不被人们所提及,因此人们所熟知的也只有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定窑。而紫禁城中就收藏着宋代五大名窑珍品,这些瓷器原本都是供宋代皇室享用的御用珍品。

汝窑瓷器的由来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日,宋徽宗赵佶从梦中醒来,对梦里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颜色仍有留恋,于是命令汝州的工匠们为他烧制这种如梦如幻的淡青色瓷器。宋朝的五大名瓷中,汝瓷的存世量是最少的,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不到一百件。北京故宫博物馆就收藏了二十件汝窑瓷器,还有一部分汝窑瓷器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其余的都流落到了世界多地。

哥窑瓷器的釉面布满了开片,人们将这种开片称之为“金丝铁线”,其主要由深黑色大开片和褐黄色小开片彼此交织而成。

官窑瓷器中最受瞩目的釉色种类有月白色和粉青色,用来烧制官窑瓷器陶土的土质比较细腻,官窑瓷器的胎釉非常薄。开片为冰裂纹的官窑瓷器的价值最高,为梅花片的官窑瓷器次之,为细碎纹的官窑瓷器价值最低,而官窑瓷器釉面上的釉斑以鳝血最佳。这种瓷器的造型端庄雅致,别有一番韵味,符合宋代皇室风范。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里面唯一一个烧制白瓷的窑口,烧制瓷器的胎土细腻白净。定窑非常注重刻画印花装饰工艺,定窑瓷器的印花工艺水平在宋代一直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定窑烧制的瓷器品种繁多,有尊、碗、盘、神像......

钧窑的烧造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宋之前中国陶瓷的釉色比较单一,一件瓷器上只有纯粹的青色、釉色......但是到了宋朝,中国制瓷工艺水平大大提升,人们正我了更加成熟的烧造技术,创制出多釉色的陶瓷品种,人们称之为窑变。

宋代五大名窑是中国瓷器制造史上的第一个历史高峰,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财富。这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瓷器文化,仍然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秉持匠心传承下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代五大官窑之一——钧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代五大官窑之一——钧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