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 导航 >

瓷器的纹饰图案有什么内涵?

瓷器的纹饰图案有什么内涵?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古代有什么瓷器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2020-09-29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向往都有典籍可鉴。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植物为纹饰

大多以松、竹、梅、兰、牡丹、莲花、桂花、桃、柿、石榴等植物为纹饰图案。

岁寒三友:图案为松、竹、梅或松、竹、梅、兰。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宁折不屈,虚怀大度;梅,不惧风雪严寒,故称“岁寒三友”、“岁寒四友”。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节。

四君子:图案为梅、竹、菊、兰草四种花卉,俗称为“四君子”。

五世同堂: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这种图案以谐音寓意,表示长命百岁,五世同堂,幸福美满的家庭。

玉堂富贵:图案为玉兰花,海棠花和牡丹花。以玉兰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贵)寓意“玉堂富贵”。

榴开百子:图案为笑开嘴的石榴和葡萄。古代人希望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故以石榴、葡萄象征着子女众多,香火兴旺。也有“莲生贵子”等。WWW.taOcI52.com

为官清廉:图案为鸡冠花、莲花纹。鸡冠花(为官),莲花(清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寓意为官清廉。

以动物为纹饰

如羊、马、喜鹊、孔雀、鹤、鸳鸯、麒麟、怪兽、鱼类、大象、蝙蝠、鹭、鹌鹑等。

一路平安:图案为鹭、鹌鹑。以鹭鸟寓“路”,鹌鹑寓“平安”,祝愿旅途平安之意。

年年有余:图案为两条鲢鱼。鲢与年,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富余。还有童子持莲,怀中抱鲢的图案,寓为“连年有余”。

福在眼前:图案为蝙蝠和古钱。古钱是内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寓意“眼前是福”。

福至心灵:图案为蝙蝠、寿桃、灵芝。寿桃形状似心,借灵芝的“灵”字,寓意幸福的到来使人变得聪明伶俐。

五福捧寿:图案为五只蝙蝠一个寿字。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通俗讲,就是一求长命百岁,二求富贵荣华,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积德,五求人老善终。还有五福临门图案。寓意为多福多寿,福寿无边,福寿齐眉,福寿双全,福寿三多。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宋代瓷器为什么鲜有龙纹纹饰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连元代在瓷器上都有行云飘逸的龙的图腾,为什么在宋代瓷器和鲜有龙纹纹饰的瓷器呢?

在北宋定瓷就有龙纹瓷器,因为是印花工艺,所以不是很明显,所以宋代瓷器还是可以找到龙纹图案的瓷器的。印花装饰和刻花装饰是宋代定窑所采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

宋代瓷器上的龙纹以螭龙居多,而且多见于定窑白瓷瓷器中。螭龙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定窑瓷器上常见龙凤纹装饰,说明定窑瓷业生产与北宋宫廷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侧面反应了定窑瓷器是北宋宫廷贡瓷。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宋,高4.7cm,口径23cm,足径10.8cm。

盘敞口,口沿无釉(俗称芒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泪痕。碗内模印螭龙纹。胎体轻薄,胎色洁白。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北宋,高5.5cm,口径15.7cm,底径13.7cm。故宫博物院藏。

洗口微敞,斜直壁,平底。通体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口沿无釉。内底中心刻划团状蟠螭纹,外围回纹。近口沿处内外均刻划回纹。

此种在盘、碗、洗等口沿内外装饰回纹的做法,常见于宋、金时期的定窑瓷器上。这种圆洗是宋代瓷器中的常见造型,除定窑白瓷以外,尚见有官窑粉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圆洗等,时代特征鲜明。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北宋,高5.2cm,口径23.3cm,足径10.2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闪牙黄,口沿无釉。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祥云纹,内底印一矫健行龙。

宋代龙纹的特征

宋龙纹图案整体状态是光头、长眼、弯角、鳃耳、露齿、翘唇、尖刺脊,龙纹显得非常“务实”。早期宋代龙在唐代龙的影响下更趋向于兽,到了宋后期,龙的变化就稍有变化了,一般有角,角不分叉而弯翘,侧身龙的眼像长杏仁样,唇鼻向上翘,颚下不画龙须;正面龙则圆眼,两绺龙须生于眼下而不是鼻唇间的两边,它的鳃耳像如意卷云,有些有背脊,有些没有背脊;有背脊的,脊也是成尖刺状而不成锯齿。这是时代发展审美观的演变所致。

元明青花瓷器纹饰的纹饰特点


目前现存的元青花瓷真品非常稀少,全世界加起来大约只有400余件,国内被专家认可的也只有100多件,所以元青花瓷器的价值非常昂贵,也导致仿品数量非常多。藏家在收藏过程中要想不上当受骗,就必须知道怎样鉴定元青花瓷。

鉴定元青花可以先从元青花瓷上常见的纹饰入手。元代青花瓷器最主要的特征是纹饰繁密复杂、层次多,特别是体型硕大的瓶、罐类器物上青花纹饰往往有七、八层之多,一般喜欢在这些器物的口沿绘卷草纹,颈部绘蕉叶纹,中间主题纹饰受元曲影响常常绘戏剧人物,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桃园结义”“昭君出塞”“西厢”故事中的人物,也有绘龙纹和花卉纹的,在主题纹饰的上部或下部绘一些海水纹或缠枝花卉,在下腹部通常绘莲瓣纹。元青花瓷上常出现的纹饰有龙纹、凤纹、麒麟、垂云纹、山水芭蕉纹、鱼藻纹、菊花、牡丹、人物等,还有一些纹饰以连续组合的形式表现,如卷草纹、海水纹、回纹、卐字纹、蕉叶纹、缠枝菊、缠枝牡丹、莲瓣纹等。一些典型纹饰的具体特征如下:

(1)凤纹:凤头像鹦鹉头,喙的上部长下部短,眼睛画成圆形,身上绘着细细的鱼鳞片代替羽毛,凤尾长长的有分叉,分成两至五条。元青花凤纹喜欢画凤菊图、凤穿牡丹图等。

(2)龙纹:元代的龙纹龙头较小,多数没有毛发,颈子细细的,龙身长而弯曲绘有鱼鳞纹,龙尾像蛇尾,龙爪大多为三爪或四爪,龙纹常常由云纹烘托着,元代的云纹也很特别,形状像蘑菇拖着长长的尾巴。大型的器物龙纹画得精细,小型器物龙纹画得简单,龙鳞就用斜方格代替。

(3)麒麟:元代麒麟头像鹿头,蹄为牛蹄,尾巴像马尾。

(4)花叶纹:元青花瓷上莲花像麦穗;菊花多为单层花瓣,双层的较少;牡丹花的花朵大叶子也大,叶子呈葫芦形;卷草纹为各个纹饰单位分开画,没有中心连续波谷线;莲瓣纹的轮廓为一粗一细两根线,两线之间不填色,下腹部莲瓣纹之间有空隙,并不相连,莲瓣内加绘卷草纹或杂宝纹(双角、银锭、珊瑚、火珠、火焰、犀角、法螺、双钱、火轮等,也有称海八宝,因无固定排列顺序,可以重复出现,故称杂宝);这些纹饰勾线后都不填满色,留有一些空白。在画山石、人物衣纹时也有这一特征。

(5)海水纹:元青花瓷上海水纹画成鱼鳞状的漩涡,一圈向左一圈向右,浪花既像棕榈叶,又像生姜嫩芽一样排列着,因此也称姜芽海水。

(6)山水芭蕉纹:元青花瓷上的山石纹画出轮廓后,留些空白,不填满色,造型简洁而雄浑有力,以写实为主,常配合人物、松树、芭蕉、花卉等纹饰组成画面。元代芭蕉纹也很有特色,由内外两条线勾出轮廓,外轮廓线如粗锯齿,两条轮廓线之间填满色,中茎用一笔画成,里面填满色,中茎两边画着鱼骨一样的叶脉,叶脉部分不填色。蕉叶纹作为辅助纹饰画在瓶、大罐等大型器物的颈部、肩部等位置和盖上。

明代青花瓷器纹饰沿袭了元代的纹饰图案,但又有自己的时代特征。明代青花瓷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中期为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六朝;晚期为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六朝。每个时期分别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在纹饰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明洪武时期,青花瓷的纹饰尤其是官窑还有一些元代遗风,如龙纹的身子仍是细长的,但龙爪多为五爪;到了永乐、宣德时期,龙纹的身体逐渐变粗,上颚有高高的凸起,爪也是五爪,常常团成圆形,与龙纹相配的如意云纹的云脚变短变粗了,并向一侧弯曲。洪武时期的牡丹花花瓣内填上色后外加单线勾边,叶子瘦身了,但变化多样,不像元代的花大叶也大;芭蕉叶纹用细密如锯齿的轮廓线勾成后用复笔加粗,中茎由两条平行的直线画至叶尖相连,中茎两侧有鱼骨一样细瘦的叶脉;永乐、宣德时期蕉叶纹的中茎由两条粗线画成,在不到叶尖处相连,呈细长的三角形,蕉叶的轮廓由有较宽锯齿纹细线勾成;明代蕉叶纹与元代区别最大的地方是中茎不填色,而元代的填色。洪武时期莲瓣纹边框由双线勾成,莲瓣内画有团花图案,莲瓣纹之间相互连着;永乐、宣德时期的莲瓣纹和洪武时期相似,不同之处是瓣内填色,有的器物用的是单层莲瓣,如青花碗、盘类;宣德后期的莲瓣纹各莲瓣之间多一个小小的花瓣尖,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明中后期。缠枝花在宣德时期变化比较大,叶子如飞鸟状(有“鸟身”和两“鸟翼”)。明早期海水纹的浪花卷曲如佛手状,并在佛手状浪花中包一螺旋状水涡。洪武、永乐时期青花器上人物不多,因进口青花料容易晕散,人物面部五官不清,到了宣德时期既用进口料又用呈色稳定的国产料,因而青花器上有了仕女的纹饰,并与山石、亭台构成画面,还有十六个童子的婴戏图(称“十六子”),这些题材明中后期一直沿用,成了传统题材。宣德时期青花瓷器上还出现了梵文、藏文,这种纹饰为宣德首创。

明正统时期,是青花瓷装饰风格由宣德时期的豪壮大气风格向成化时期的纤弱秀丽风格转变过渡时期,但纹饰仍有宣德遗风,人物仍然不多见,最常用的是缠枝莲,其次是缠枝牡丹。独特的纹饰有犀牛望月图,四周空白用道家杂宝作辅助纹饰;还有螺纹、桃形的变体莲瓣纹和正圆形的松针球,后期为椭圆形。到了成化时期,青花瓷纹饰风格变得非常清丽典雅,因这时用的是国产平等青料,发色淡雅,很少有明初青花瓷上的黑褐色斑点;成化时期还首创“斗彩”工艺,用淡雅的青花画出轮廓后再填彩色,有黄、红、绿、赭、紫等颜色,除了姹紫色深而无光、手感毛糙,别的颜色都很鲜艳;这时期绘画采用单线平涂的方法,纹饰不分阴阳面,画花卉时“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只画一件单衣,因而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童子的头为正圆形,上有一束头发向前翘起,这些都是成化时期的特点。弘治时期纹饰风格和成化差不多,但没有成化的精细。明正德是一个上承成化下启嘉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纹饰早期有成化的特点,如仕女画得纤细文弱,晚期出现了嘉靖时期的风格,如道教题材的八宝、八仙等图案;另外青花瓷器上有了波斯文作纹饰,也是正德时期的一大特色。值得注意的是,明朝初年民间禁止使用龙纹,明中期民窑开始出现了龙纹,但以三爪、四爪为限,五爪龙仍然被禁用。

明晚期带有道教色彩的纹饰是嘉靖青花瓷的一大特色,如云鹤“寿”字、八仙祝寿、灵芝八宝、八卦图等,三羊开泰题材首次出现;龙纹出现了正面龙的纹饰,龙身又开始变细长了,龙头上颚伸出,鼻尖画成如意状,像猪嘴,俗称“猪嘴龙”,到隆庆、万历时也一直这么画;青花的花卉叶子较小,叶脉密,像西瓜籽;牡丹、芍药、菊花的叶子像鹅掌;灵芝“菌伞”上画网格;这时期童子的后脑勺开始向后凸出,愈到晚明愈突出,与身体不成比例。隆庆时期的纹饰和嘉靖时的相似,但笔法更潇洒,画的人物身材修长,姿态飘逸。万历时期青花器的纹饰又变得繁密起来,器物上见缝插针,不留空白,内外都有纹饰,并喜欢纹饰混搭,如龙纹与人物、梅花与鱼藻、梵文与仕女等纹饰相互组合;这时期青花特有的补白纹饰有竹枝、折扇、折枝槐等;万历晚期纹饰变得粗糙,填色经常超出轮廓线,龙纹也画得草率,龙鳞用斜方格代替,显得呆滞无力。天启时期青花瓷器改变了元代至明早期规整写实的风格,纹饰多写意,人物都画得较小,这时特有的纹饰有莲花上托“寿”字,在莲花左右上方各伸出一变体莲叶;山石呈圭形或外形用内凹圆弧连成,又称花瓣边;三脚如意云纹,在云头左右上方和下方各有云脚向外伸出;八字状树,分桠呈八字形,右枝有时画一小鸟、梦幻图景等,这时期道教题材明显减少了。崇祯时期青花纹饰题材广泛,构图生动自然,如山水纹多用国画构图,青花瓷器上所绘刀马人物(或称战将纹)也很生动,这时期特有的纹饰有《赤壁赋》全文并苏东坡游赤壁图、鹅掌形(三角形)叶牡丹花、云脚内侧加点的卐字云、扁圆形较大的折枝果、满填藤蔓的缠枝葡萄、枯木寒鸦、双角灵芝等。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


三国东吴末期青釉褐彩盘口壶,1983年南京市雨花台长岗村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的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就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

佛祖

佛祖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画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

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青瓷,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作而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主题需要贴饰于瓷器上。佛像常常被施于谷仓罐、盘口壶、三足洗等类器物上。谷仓罐一般贴饰于罐体上腹部及肩部;盘口壶一般被贴饰在肩部,佛像端坐在双兽驮起的莲花座上,背有轮光,充满神秘色彩;三足洗一般被贴饰在器物外腹部,佛像结跏趺坐,神态庄重。

西晋时期,由于佛教的传播,瓷器上的佛像纹装饰更加普及流行。以浙江早期越窑青瓷为代表,佛像纹被广泛运用于壶、罐、洗、钵、谷仓罐等类器物上。佛像一般有背光,身着肩衣,衣纹可辨,作跏趺坐,下有莲花台。以谷仓罐为典型器物,器身上贴塑佛像人物。这一时期的制作,也是先模制而后再贴塑。此外,佛像纹还多被施于唾壶的肩部、酒樽的腹部及香薰中香笼的足部。

随着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的佛像纹还与道教题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人骑兽等同施一器,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湖南湘阴窑青瓷上也有佛像纹装饰,见有青釉酱彩贴塑佛像盆,腹部印带状小方格纹,其上施以酱色点彩并贴塑佛像。

北宋时期,佛像纹再度兴起,以定窑白瓷为代表,见有在炉口外贴塑佛像的装饰。以双耳炉为典型器物,口沿外堆塑十六尊佛像,惟妙惟肖。从圈足内外的墨书题记可知,这是由善心寺比丘尼等专门定制的,后施入塔基地宫。具有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北宋定窑白釉贴像双耳炉,1969年7月26日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静志寺塔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

禅僧

瓷器上禅僧形象源于佛教绘画与文献,具有鲜明的宗教背景。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上有的绘制禅僧人物纹,以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的这件“僧稠降二虎”人物枕为代表——北齐高僧僧稠持杖分开两只斗虎的画面,惊魂动魄,生动传神,展现了高僧的功力,也体现出磁州窑高超的绘画水平。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僧稠降二虎故事纹长方形枕,磁县制锨厂出土,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

明代万历五彩及天启青花瓷器上均见有达摩的形象。以达摩人物纹盘为典型代表,画面表现达摩“一苇渡江”的故事。盘沿绘双龙纹与双凤纹,盘内底以釉下青花及釉上红、绿、黄等色绘达摩像。达摩立于一支芦苇之上漂行在水面上,周围衬托着群山与彩云,气氛祥和,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五彩达摩人物纹盘,现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

明末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见有布袋和尚的形象,以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花布袋和尚尊为典型代表,尊外壁绘一乐呵呵的布袋和尚,周围环绕着一群淘气的小顽童,他们有的拉布袋和尚的念珠,有的爬趴在布袋和尚的肩上挠耳朵,有的将布袋和尚的衣服打成结试图拉动他,十分生动有趣。

清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纹也是以禅僧形象较为多见,除了表现佛教内涵外,也融入了民间世俗成分的色彩,充满了吉祥寓意。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见有和尚念经的形象,以经文盖钵为典型器物。盖面绘一身披袈裟的老和尚,只见他双手捧书,正在聚精会神地诵读佛经,形象生动,面容慈祥,给人以亲切之感。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经文盖钵,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地位仅次于菩萨。唐代玄奘法师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中记载:佛陀涅槃时,曾令16个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宋代时,又增加了两位至尊罗汉,堪称十八罗汉,一直流传至今。

罗汉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而又引导众生修行,是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的圣者。至于五百罗汉的说法,通常是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或指佛陀涅槃后编辑、整理佛教经典的五百弟子。罗汉的形象,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象,身着僧衣,生活简朴,内心清净,神态安详。

明代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罗汉纹,以嘉靖时期景德镇窑青花十八罗汉图为代表。万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罗汉人物纹较为多见。天启时期青花瓷器上除了十八罗汉人物纹,还见有托塔罗汉人物纹等。明代末期,尤以崇祯时期青花瓷器上十八罗汉人物纹绘制精美,以三足炉为典型器物。

清代,瓷器上的罗汉形象更为常见,且融入了民间信仰和世俗化的成分,吉祥意味渐浓。

乾隆时期景德镇窑青花瓷上的盖钵上见有罗汉的形象,盖面画僧人读经图。钵外壁绘一持扇罗汉,两侧满饰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经尾处落“乾隆丁巳年冬月敬献”款。乾隆丁巳年乃乾隆二年即公元1737年,堪称为乾隆初年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经文盖钵,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嘉庆以后至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窑粉彩瓷器上更是十分流行十八罗汉纹,以十八尊者盘、碗为典型代表,通体内外以粉彩绘山石松柏、楼阁祥云,十八罗汉云游其间。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传神。色彩丰富,构图错落有致。底书帝王年号款,表明为官窑制品,折射出了宫廷生活背景。

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十八尊者盘,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清代官窑瓷器上的三果纹图案


三果纹是清代瓷器上常见的吉祥纹饰之一,以三种瑞果作为装饰题材,并赋予美好的寓意,形成丰富多彩的吉祥纹饰。三果纹一般为桃、石榴、荔枝或桃、石榴、苹果等,寓意长寿、多子、平安。这类三果纹常见于碗、盘外腹及内底。

江苏省镇江博物馆就藏有不少这种纹饰的清代官窑瓷器。今介绍两件如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象征着长寿;“荔枝”与“立子”谐音,所以人们用荔枝来预祝生子,有祝早生贵子之意,同时荔枝亦可取其谐音“利”、“立”,都为吉祥之意;石榴绽开,露出果中百籽。因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具有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吉祥寓意,更多为世人所喜。如图1所示的这只嘉庆款白地粉彩三果纹碗。其高6.5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9.1厘米。圆唇,直腹略鼓,浅圈足。足内有“大清嘉庆年制”三行篆书款,外腹绘三果纹。三果均衡排列,枝叶分叉疏密有致,上结果子,果子被浓淡不一的红彩渲染得嫣然可爱,树叶绿彩渲染得清秀而粉润,树枝上垂挂着湿润鲜美的桃子、荔枝以及破皮而出的石榴籽配以绿、红色彩,显得浓翠欲滴。石榴利用色彩的变化突出质感,红中有黄并泛浅绿,恰是真的石榴一样,绽开的石榴露出红黄相间的石榴籽,极为晶莹,娇翠欲滴。以石榴作为瓷器上的装饰纹样,从考古中得知宋代瓷器中有石榴造型瓷粉盒和石榴纹饰,如镇江宋墓出土1件景德镇窑青白釉石榴型粉盒,江西宋墓出土1件耀州窑青釉盘,盘内刻划二童子嬉戏石榴枝的纹饰图案,其多子多孙的意思已较明显了。明清时期,石榴纹题材大量出现在瓷器上,以石榴绽开,露出果中百籽的图案屡见不鲜。

碗外腹所绘三果纹,是将三种果实均衡排列,分别为瓜瓞、石榴、桃子。瓜为草本、蔓生植物。瓜初生时甚小,而后乃盛大。瓞即小瓜,因蝶与瓞同音,并且此藤蔓绵长、果实累累、瓜籽较多,寓意家族兴旺、子孙繁衍、代代相继、连绵不断。

建窑瓷器有什么特征


建窑黑瓷和德化白瓷为福建两大名瓷,宋代时期人们时兴斗茶,黑瓷因此流行,德化白瓷则被誉为外国人誉为“中国白”而享誉至今。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建窑瓷器的特征有哪些。

胎质 建窑黑瓷胎体含铁量较高,因此胎体厚重,拿在手里有压手感,胎色呈现黑灰色、紫灰色,被人们称为“铁胎”,胎质粗糙且坚硬。

器形 建窑瓷器有碗、盘、碟、罐、壶、灯、炉、钵、盒、梅瓶、冥器等,器足底部有“供御”、“进盏”标识字样的为宫廷御用瓷器。造型也是丰富多样,器件口 型就有大敛口、小敛口、敞口等,器足多为圈足,圈足又小又浅,修胎草率,刀法自然,底足不施釉,颜色暗淡且无光,底足有“供御”、“进盏”标识字样的为 宫廷御用瓷器。

釉面 建窑黑瓷除了器足通身内外壁施釉,釉面呈现黑色,且光泽度较好。釉面有明显的垂釉和窑变现象,按照不同垂釉和窑变现象,建窑瓷器被分为兔毫斑、鹧鸪 斑、玳瑁斑、虎皮斑、油滴斑等,其中兔毫斑是因为瓷器表面存在很多条状结晶纹,细的犹如兔毛一样,为建窑瓷器中的精品。

中国瓷器上的经典植物纹饰


中国瓷器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它的烧造工艺,更重要的是瓷器上精美的纹饰,今天主要介绍中国瓷器上的经典的植物纹饰,这些纹饰不但精美,而且瓷器纹饰还有美好的寓意。 

宝相花

我国传统瓷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又称“宝仙花”、“宝花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故名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的器物上亦多以之为装饰题材。

蕉叶纹

词条概要: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缠枝

词条概要: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凤穿牡丹

词条概要: 凤穿牡丹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传统纹饰。凤凰为鸟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凤穿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高37.5cm,口径15.5cm,足径15.4cm。

罐直口,溜肩,圆腹,圈足,有盖,盖圆顶,宝珠形钮,盖与罐子母口相合。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罐口绘朵花4组,两两相对,腹部主题图案满绘凤穿牡丹花纹。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

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此罐之造型与绘画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如意纹

云形纹饰之一。如意是古人使用的器物,其形为长柄微曲,接灵芝或云朵形头。宋代以后一些工艺品上的云朵图案往往绘成如意头的形状,称如意云。  

团花

词条概要: 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凡呈圆形的图案谓团花,常见的有团龙、团鹤、团螭、团花蝶等。  

双犄牡丹

词条概要: 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清早期瓷器上绘制的牡丹内心花瓣分向两边,呈双犄状,俗称为“双犄牡丹”。始于顺治时期,盛行于康熙朝,乾隆朝已经不见双犄牡丹的画法,后成为瓷器断代的一个标志。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缠枝莲

词条概要: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卷草

词条概要: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蕃莲

词条概要: 具有西域风格的莲花图案。

璎珞纹

词条概要: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璎珞原是用丝线将珠石编串成多缕的颈部装饰物。《晋书·林邑国传》载:“其王服天冠,被璎珞。 ”将璎珞形像用于塑像或其它器物作装饰纹样称璎珞纹。其始见于元代宗教人物的瓷塑上,明清两代在青花、五彩、珐华器上大量出现。

鱼藻纹

词条概要: 在陶瓷发展史上,鱼纹出现较早,新石器时期陶器上已有发现,以后历代沿袭。“鱼”、“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含义。鱼藻纹成为各个时期瓷器装饰的传统题材,在明清两代尤为常见。

八宝缠枝莲纹

词条概要: 佛家吉祥物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称为八宝,以八宝为主体图案,间以缠枝蔓延的莲花为辅,称为八宝缠枝莲纹,是一种传统的吉祥纹饰。

回纹

词条概要: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双勾

物象外沿以墨线两笔勾勒出轮廓的中国画技法。

菱形开光

词条概要: 我国瓷器普遍采用的装饰手法之一。宋代以后较为流行。一般是在锦地上有规则地空出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白地,用线条勾出轮廓,称为开光。开光内绘各种纹饰。在一件器物上有二、三、五、六、八数目不等的开光,开光形状有长方形、方形、菱花形、扇形、桃叶形等。其艺术效果是使开光内的纹饰更加鲜明突出。宋金时期河北磁州窑、陕西耀州窑、江西吉州窑都采用开光这一装饰方法,有的不采用锦地,直接在器物上刻划开光,用以突出器物的主题纹饰,增强装饰效果。

袱系纹是清雍正、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上非常流行的装饰题材,常见于珐琅器、玻璃器、瓷器等等。根据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比较喜爱的各类器皿都会要求造办处专门配做锦袱包裹,或用楠木匣盛装,并将器物的名称、年号刻在匣盖上,以示珍藏。袱系纹的流行应该与此有关。 

中国瓷器上除了经典植物纹饰,还有动物纹饰、人物纹饰、婴戏图、八宝图、还有山水人物、渔樵耕读、耕织图、十六子、百子图、博古、八仙、八宝、三星人、云龙、穿花龙、九龙、九龙闹海、海水龙、云鹤、团鹤、云凤、凤穿花、云蝠、团蝶、牡丹、凤牡丹、丹凤朝阳、水仙、兰草、兰石、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秋葵、菊花、月季、海棠、四季花、玉兰花、团花、团菊、折枝、牡丹、缠枝莲、山石芭蕉、山石 .牡丹、秋叶怪石、山石竹鹊、花卉蝴蝶、喜鹊梅花、海马瑞兽、雄鹰独立、鹰石、三鱼、荷花翠鸟、花鸟、锦维牡丹、松鹿、松鹤、松鹰、松下老人、二老赏月、人鹿、仕女、牧牛图、三羊开泰、五子登科、米带观砚、山高水长、万寿无疆、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双燕、五谷丰登、年景、松寿梅、重阳菊花、七夕图、狮球、海兽、天鹅、天马、花蝶、葫芦、竹石、菊石、松石、折枝花、折校果、灵芝、葡萄、蟠躏螭、朵花、梧桐、缠枝花、团莲、把莲、勾莲、冰梅、草虫、鱼藻、蝈蝈、蛐蟀、佛手、白菜、西湖十景、庐山十景、羊城八景、太白读书、仕女歌舞、印谱、秦砖汉瓦、金石文字、皎洁明月、银河在天、七珍八宝、寿星、钟尴、罗汉、二老图、五伦图、太平有象、蝴蝶探花、喜字、八仙庆寿、眼麟、福禄寿、蜂蝶、梅雀、杏林春燕、水浮莲、西蕃莲、苟药、芙蓉、富贵白头、松下三老、合和二仙、刘海金瞻、竹兰梅菊、子孙葫芦、竹林七贤、四灵、十鹿、百鹿、三秋、九秋、八桃、九桃、西厢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文王访贤、水浒、空城计、隋唐演义、陈平卖肉、木兰从军、加官进爵、赤壁赋、饮中八仙、大乔二乔、四妃十六子、婴戏百子图等。

古代瓷器织锦纹饰赏鉴


陶瓷和织锦都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品种。瓷器上出现织锦纹饰,应该是滥觞于金元时期的磁州窑和吉州窑。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也开始使用锦纹装饰。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中锦纹的使用发展迅速,纹饰品种不断增加。由于“瓷都”景德镇的“风向标”的作用,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中锦纹的运用也影响到了其他的众多窑口。清代瓷器对锦纹的运用可谓发展到了极致。瓷器中出现的锦纹式样,以几何图形为基调的为主。古代陶瓷器中锦纹的出现,是陶瓷彩绘技法和织锦工艺技术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的结果。

陶瓷和织锦都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品种。织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我国首创的瓷器也有接近二千年的历史。当这两种古老的手工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相遇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织锦纹饰被运用到瓷器装饰之中,为瓷器纹饰增添了一抹绚丽的彩霞。

历史上的织锦工艺

织锦,即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锦”字是“金”字和 “帛”字的组合,汉末刘熙在《释名·采帛》中言“: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这是说,锦是豪华贵重的丝帛,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得起。四川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和南京的云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锦。四大名锦本产生自民间,发展至顶峰时期也大量生产贡品,同时也对其他的民间织锦品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丝织提花技术起源久远。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有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 织锦,供宫廷享用。自汉武帝后,中国织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今伊朗)、大秦(古罗马帝国)等国。此时的织锦中心在北方中原地区。三国时四川的蜀锦成为主流。唐代贞观年间,益州(今四川)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主管宫廷的织造物,他组织并设计了许多织锦新样式,主要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因其被封为 “陵阳公 ”,因此他设计的蜀锦图案又被,一直流行了几百年。陵阳公样是唐代织锦纹样中最具特色的图案组织。而此时的蜀锦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成为唐代织锦的代表,堪称天下绝品。此后蜀锦还出现了 “锦上添花 ”工艺,即以几何图形或细小花方为地,其上再织出大朵花卉,色彩绚丽而又层次分明。这种工艺后来也被乾隆官窑瓷器广泛借鉴。北宋宫廷在汴京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宋代最具代表的是苏州的宋锦,以经线和纬线同时显花为特色,因体薄而主要用于装裱和锦盒。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大量生产织金锦(一种加金的丝织物)的时代,宫廷设立织 染局、织染提举司,机构庞大,集中了大批优秀工匠。《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在当时的南京、镇江、苏州等城市,都有大量的织金锦生产。织金锦通常花纹密、露地少,因而质地厚、手感硬,一般只适宜作为帽子、衣领、袖口、襟缘的镶边,以及装裱、锦盒、佛经封面等使用。元至明清时期,壮锦和云锦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名品。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一种以纬线起花的织锦品种,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明代。纹饰以几何图形为主,有连续几何图形和复合几何图形等等,色彩斑斓。在明代万历时起已部分生产贡品,专供皇家的服饰使用。南京云锦出现于东晋时期,成熟于元代,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从元代开始直至清代,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形成了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设有 “江宁织造署 ”。明清两代织锦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南京、苏州。除了官府的织锦局外,民间作坊也蓬勃兴起,形成江南织锦生产的繁荣时期。南京云锦更被公认为 “东方瑰宝 ”、“中华一绝”。

瓷器遇上织锦——金元时期

瓷器上出现织锦纹饰,应该是滥觞于金元时期的磁州窑和吉州窑。磁州窑使用得还不多,多以一圈带状的锦纹作为边饰。如“白釉刻花碗 ”,边饰的第一、三层为云雷纹,第二层为三线金钱纹;“白釉褐彩人物故事图长方枕 ”,第一层边饰即为水波锦纹。吉州窑的褐彩彩绘瓷相对而言使用较多,而且开始出现大面积使用的现象。如“釉下黑花荷塘鸳鸯纹胆式瓶 ”,在开光外的 “地”即大面积描绘了万字锦纹;“釉下褐彩兰花纹方鼎式小炉 ”,在开光外的 “地”通体绘褐彩菱格碎花式锦纹。有的器物甚至是通体绘锦纹作为主体纹饰。吉州窑是最早大面积使用锦纹装饰的窑口之一,可以说在锦纹应用于装饰瓷器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

在磁州窑和吉州窑彩绘瓷器的影响下,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也开始使用锦纹装饰,但此时仅见于带状的边饰,施于罐或瓶等器物的口沿,及肩、腹、胫部,作为上下层纹饰的分隔。纹饰主要有卷草纹、云雷纹、菱格碎花纹(四方纹)等。

迅速发展的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中锦纹的使用发展迅速,纹饰品种不断增加。

明代早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中对锦纹的运用还较少。空白期时锦纹开始以开光边饰的形式出现,但数量也不多,多绘于瓶、罐等器物的肩部。明代中期的弘治、正德时期开始逐步增多,但数量仍不太多。明代晚期,尤其是万历时期,瓷器上的织锦纹饰开始大量出现,开光边饰或带状边饰的形式都有,纹饰较流行的有万字锦、龟背锦等,或绘于器物的肩部,或绘于器物的口沿。

由于 “瓷都 ”景德镇的 “风向标 ”作用,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中锦纹的运用也影响到了其他的众多窑口。如福建漳州窑的外销青花瓷,也有以锦纹作边饰的。

清代瓷器对锦纹的运用可谓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乾隆官窑粉彩的 “锦上添花 ”形式。其形式有两种,一是以工笔描绘的技法,二是以“轧道”——浅阴刻的技法,在瓷胎满画或刻各种锦纹作 “地”,施颜色釉一次烧成后,再施以彩绘再次烘烧而成,使整件器物富丽堂皇。锦纹纹饰有卷草纹、四方纹、八角纹、人字纹等。这种技法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此外,清代广东的广彩瓷器也大量使用锦纹作为边饰。尤其常见于乾隆时期的作品,有的还使用复合锦纹,即两种或以上的锦纹装饰于一件器物上。

明代瓷器龙纹纹饰的渐变过程


明代瓷器龙纹纹饰是明朝官窑瓷器重要的纹饰,因为在中国封建王朝龙图腾是帝王的象征,明朝皇帝也不例外,帝王更替登基都会有龙纹饰瓷器烧造,而且明代永乐、成化瓷器上的龙纹纹饰都是在细微演变的,每个朝代的龙纹都有自己朝代的特点。

明朝于洪武时期在景德镇置御器厂,用最好的瓷器原料烧造宫廷用瓷,洪武时期的釉里红,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成化时期的斗彩,弘治时期的黄釉,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至精至美,明代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永乐时期迁都北京,或御用、或祭祀、或赏赐、或用于朝贡贸易。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明故宫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矣;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图2、明 永乐 青花云龙纹洗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咀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咀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了。

图3、明宣德青花云龙纹碗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咀龙,多在花间、莲池中、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除了闭咀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闭咀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身上的鳞片,早期绘工精细,后期简单粗糙。

这时期,还出现一种螭龙,也叫草尾龙。身似兽体,脚有似兽足或鸟足两种,张口伸舌,上颚长于下颚,上颚高高上翘且前卷,略似象鼻。龙尾多开又,似春草纹,口衔折枝莲花一枝。这种龙纹以后较为少见,仅见清康熙时有仿制品。

明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龙9条。碗内底青花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器纹饰生动,腹部淡描海水,浓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称,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图4、明 成化 青花海兽纹碗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明成化,高11.8cm,口径6.6cm,足径8.8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饰。腹部绘四只海兽及海水江崖、朵云纹。肩与近底分别绘下覆、上仰蕉叶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此罐胎体轻薄,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装饰以红彩和青花为主色,黄彩和绿彩为辅,明丽悦目。画面海水汹涌,浪花飞溅,海兽形体由象头、狮身组成,腾空而起,凶猛异常,体现出明代成化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工匠高超的绘画技法。

此罐因外底书“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斗彩瓷中的名品。这种成化斗彩天字罐一直珍藏于宫中,清雍正、乾隆时宫廷档案中称之为“成窑五彩罐”或“成窑天字罐”。除海水异兽纹,有的天字罐以海马纹、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做主题纹饰。

图5、明 弘治 青花瓷器荷塘游龙纹碗

青花瓷器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

碗撇口,口下渐收,圈足。里口绘青花海水纹一周,碗心绘莲池游龙纹。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款。

莲池纹在元代陶瓷器物上已经出现,明初永乐、宣德时将莲池纹与龙纹相结合,弘治时承继,并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题材之一。此碗釉白质润,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青花呈色蓝中微带灰色,是弘治青花中具代表性的器物。

图6、明 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盘

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龙纹,多为游龙,已失去前朝张牙舞爪、凶猛威武、叱咤风云的雄姿,而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其时龙纹的周围,往往衬托着缠枝莲花、折枝莲、海涛纹、凤凰纹、朵云纹等。朵云纹和前期明显不同,有一头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别,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块,变得尾中有节,不像元代时仅一条细长曲尾或头大尾特别细长。

图5、明 弘治 青花绿彩云纹龙碗

图6、明 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盘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高7.4cm,口径17.4cm,足径9.3cm。

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

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较少见,此碗造型秀美,为当时首创。所绘龙纹下辅以海浪纹饰,愈显生动。

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龙纹,多为游龙,已失去前朝张牙舞爪、凶猛威武、叱咤风云的雄姿,而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其时龙纹的周围,往往衬托着缠枝莲花、折枝莲、海涛纹、凤凰纹、朵云纹等。朵云纹和前期明显不同,有一头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别,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块,变得尾中有节,不像元代时仅一条细长曲尾或头大尾特别细长。

图7、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

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明弘治,高8.2cm,口径18.7cm 足径7.6cm。清宫旧藏。

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内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水绿彩云龙纹装饰。其做法是:先在已成型胎体上刻划海水纹饰,施透明釉后,在暗刻花纹以外的空白处画出龙的轮廓,将龙身上的釉层剔掉,并在露出的胎上刻划龙嘴、发、鳞等细部,入窑经高温焙烧后,再在露胎处填绿彩,然后入彩炉经低温焙烧而成。内底、口沿及足墙均画绿彩弦线。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白釉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均有烧造。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图8、明 隆庆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

图9、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明万历,高7.3cm,口径15cm,足径5.5cm。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施淡茄皮紫色釉。腹部暗刻二云龙赶珠纹。圈足墙外暗刻回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茄皮紫釉以呈色黑紫的深茄皮紫釉较多,淡茄皮紫釉较少见。此碗即属于后者,且釉色纯正,刻花生动,弥足珍贵。

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早期,它是一种以氧化锰为呈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的铁、钴等其他金属元素则起调色作用。其釉色有深、浅之别,深者如熟透的黑紫色茄皮,常施于尊、罐、大盘、大碗等器上;浅者则似未熟的茄皮呈淡紫色,多施于小件盘、碗之上。明朝晚期的几个皇帝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瓷器龙纹纹饰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咀龙。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这时陶瓷上的龙纹的特征是:龙的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鬃毛成蓬(过去是疏发),毛有向上冲或向后斜上冲之势。上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咀,所以人称“猪咀龙”。鼻翼的两侧长出对称的长须,向上冲或向前冲。两眼并列,圆睁视前,眉毛绘成锯齿状或是并列对称成束,像匕首状前冲。张口龙往往伸舌,舌短直成匕前状,有的舌端微上弯。龙爪五趾,像前朝绘成“风车”状,往往是形似而无力。

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我们从崇祯五彩龙纹盘中可以看出,崇祯时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这就是古董的魅力,通过古董、古玩瓷器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态和经济情况,不仅仅是欣赏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