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造型 > 导航 >

承前启后洪武瓷:造型单一器物重

承前启后洪武瓷:造型单一器物重

瓷砖造型 古代神奇瓷器物件 瓷砖的造型

2020-10-10

瓷砖造型。

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菱花式大盘

明初洪武(1368~1398年)一朝是元明之际景德镇制瓷发展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虽然研究者对明代官窑设立的具体时间尚有不同认识,但文献记载、传世品及考古发现都表明,洪武时期的景德镇确有窑场受命烧造过一定数量的宫廷官府用瓷,它不仅开明清两代官窑制瓷之先河,也为景德镇成为明代全国的中心窑场奠定了基础。总体看,传世洪武瓷以景德镇所产宫廷官府用瓷为代表,其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即带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的某些特点,器物风格有着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点。

传世洪武瓷造型相对比较单一,器物胎体普遍厚重,器型规格较大。所见造型主要有花瓣式大罐、玉壶春瓶、执壶、盘、碗、军持等,其中大尺寸的盘传世数量较多,盘形可分敞口折沿盘和菱花口折沿莲瓣式盘两式。大盘的工艺特点既有元明时期的共有特征,又有自身的时代特点。以故宫藏元、明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同类菱花口式大盘为例,三者的盘口均为菱花口式折沿,而盘壁和器足的处理各有特点。元代盘是普通的弧壁,壁内外多装饰缠枝花卉纹,而洪武、永乐时期的盘壁则改为花瓣式,每组花瓣上饰一株折枝花卉,其中永乐盘壁花瓣弧度较小,花瓣棱线不明显,而且因盘形小于洪武,盘壁花瓣的个数亦比洪武少。器足处理上,元和永乐盘的器足均是足墙两面斜削的梯形足,但元代足墙坡度较缓,梯形不明显,永乐器盘足则是典型的梯形足,足墙里外斜削的坡度很大,足底面滚圆。而洪武菱花式盘的器足最为特殊,它是与口沿、盘壁形状一致的花瓣式圈足,足墙深且直,足底齐平。此外,三个时期大盘的圈足虽都为泛火石红色的砂底,但元代盘砂底较粗,常见粘沙、窑裂等工艺缺陷,火石红色调浅淡;洪武盘的砂底比元代细,但仍有粗糙感,底面显著特征是多涂刷一层浆汁,常见明显的涂刷痕,火石红的色调比元和永乐器都深;而永乐盘的砂底最为细腻,手感光滑温润,火石红的色调最浅。

洪武瓷的地釉施釉普遍比较匀净,釉色接近元代的青白釉,而后世永乐、宣德官窑瓷器的地釉多白中泛青,但洪武瓷的釉面工艺处理不太稳定,多见缩釉或窑裂等窑伤。

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汝瓷鉴赏重釉色


对汝瓷的鉴赏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了解汝窑的发展史。汝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历经萌芽、发展阶段到鼎盛阶段,直到宋、金战乱而失传。在唐代,当时的汝州境内有著名的鲁山花瓷和黄道窑花瓷。到宋代,汝州境内有供民间生活用的众多临汝窑,产品多为盘、碗之类。

釉色大致分四种:一是豆绿,多印花,少刻花;二是天蓝,色素无花;三是月白,色素无花;四是葱绿,色素无花。豆绿釉是一种半透明釉,适应于胎上刻花和印花装饰,而天蓝、月白、葱绿是乳浊釉,不适应胎上刻印花。临汝窑的配釉技术和当时其它宋窑配釉技术一样,属高硅低铝配法。而汝窑配釉技术在宋代独树一帜,属高铝低硅配制。汝窑之所以能称魁于世,这与其高超的配釉技术不无关系。所以要鉴赏好汝瓷,不但要了解汝瓷发展的各阶段,要了解汝瓷独特的配釉技术,更要了解汝窑的釉色。清凉寺汝窑窑址发掘后,有一种“盖棺定论,千年谜案已解决了”的模糊倾向,认为汝窑正色仅是天青(含淡天青)一色。其实宋人徐兢(jing1)在《奉使高丽图经》中已告诉了我们汝窑还有其它色泽:“汝州新窑器,越州古秘色,大抵相类”。这从现在汝州文庙、张公巷汝窑遗址出土情况可以充分得到证实。笔者经过多年对汝窑釉色的研究,认为汝窑的正色有三种:

1、天青(含淡天青);

2、豌豆青(宋代汝州新窑器);

3、重豆青偏天青。至于其它色泽应具体对待,一种可能是汝窑釉料,烧成不当,一种则根本不是汝窑釉料。

鉴赏汝瓷,首推釉色。宋庭为什么垄断汝窑,就在于汝窑釉色的自然美。当时没有纯净的化学原料,完全是自然矿物调配而成。细品汝窑的三种釉色,其共同特点是含蓄美,就像隔着轻纱看内含,隐情百态,回味无穷。

在唐、宋时期,段店窑鲁山花瓷生产规模宏大。段店窑不但生产花瓷,而且早期汝瓷也渊源于此,规模很小,属汝州的萌芽阶段。直到现在,花瓷瓷片俯首可得,而汝瓷片难得一见。早期汝瓷制作非常精细,瓷胎较薄,呈香灰色,瓷化程度好,敲击声清脆,烧成温度约在12700C——13000C,施釉薄而均匀,釉面开片纹呈柳絮纹,底部支钉痕如芝麻粒大小。观其釉色,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重豆青稍现天青色,釉面油质感非常强,用30倍带光显微镜观其釉层内涵,呈现密密麻麻如针头大的泡粒叠摞悬浮其中,偶尔混有小米粒大的泡粒。目前传世品非常少见,能看到的只有汝州市汝瓷博物馆现存的两件洗。代表产品有洗、深腹凹足支烧盘等。

宝丰清凉寺遗址发现后,经历十余年六次发掘和1998年秋大规模盗掘,遗址面貌基本上大白于世。出土实物比较丰富。从出土实物看,清凉寺汝窑应处于汝瓷的发展阶段。产品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足部外卷,瓷胎呈现香灰色。观其釉面,基本上是天青色和淡天青色,此两种色泽实是一种釉料,只是在烧成过程中因气氛的不同而形成色泽深浅的不同。天青是青中带蓝,蓝中有青,好像雨过天青所出现的蔚蓝色,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这种釉色是复色釉,它随不同光线折射出不同色泽,从早到晚观察,色泽都不相同可以说它的色泽随天色变化而变化。其釉面开片如蝉翼,但也有蟹爪纹和柳絮纹开片。这些片纹刚出窑时开得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进行,只是较慢而已。即使宋代汝瓷片方在现在,还会偶尔听到开片声响。由于汝瓷釉料配方不同于其它瓷釉料配方,属高铝低硅配法,并且有玛瑙入釉,所以汝瓷的釉面呈现玉石感,似玉非玉。用放大镜观察其釉面,有的部位偶然能看到釉中的气泡,寥如晨星。汝瓷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既有支钉支烧,也有垫烧,支钉痕大部分如芝麻粒那么大,这是其它瓷窑所少有的。胎和釉结合部位,迎光观察,微现红色。

1989年3月,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农民挖土时,发现一批窖藏汝瓷,约二十余件,现大部分存于宝丰县文化馆内。这批窖藏汝瓷和清凉寺出土的汝瓷相类似,如色泽、质感、釉层厚薄、开片纹、制作工艺及支钉痕几乎都一样。所不同的是,这类产品烧成温度很低,约在11000C——11700C之间。大部分器物瓷釉已部分腐蚀脱落,胎体稍微用力,就可掰碎。而清凉寺出土器物烧成温度在12500C左右,胎和釉结合得非常牢固,虽经近千年岁月,仍坚实如初。若说蛮子营这批瓷器是生烧,却釉面玻化很好,所以这批窖藏汝瓷是否出自清凉寺,还有待考证。清凉寺汝窑代表作有各种笔洗、盘、荷花熏炉、水仙盆、刻花鹅颈瓶、盘口瓶、细颈瓶、瓷盒等。

在汝州文庙汝窑遗址还出现另一种釉色的汝瓷,其色泽既不同于越窑,也不同于临汝窑和耀州窑,传世品几乎见不到,其色泽如刚成熟的豌豆那样,笔者暂称它为豌豆青色。这种青釉产品色素无花,除釉色不同于清凉寺汝瓷外,胎质、制作工艺、支钉痕大小都和清凉寺汝窑一样,器物有笔洗、弦纹尊等。在汝州城内张公巷汝窑遗址已经一次试掘出土一批汝瓷片,这类瓷片制作非常精细规整,有的釉和胎厚度仅2毫米,胎色白,足矮而小,并且修得很窄,垫饼烧成。有的足窄高反而支烧,支钉痕非常小,釉色呈现豌豆青色,用30倍带光显微镜观其内涵,就像棉絮中布满小珍珠。这类汝瓷传世品极少见,除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荷花碗有可能似这类汝瓷外,上海博物馆的4件青釉标本与此类汝瓷相符。

在器物与文字之间


暑期整理书籍,在杂乱的书堆中捡出一本精美的图册,想起来,那是年初香港城市大学的鄢秀、郑培凯夫妇送我的新年台历。这台历是台湾外交部门发行,全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瓷器图片精选,印刷十分精美,值得珍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瓷器精品最多的地方,每次去台湾访学,总要抽时间去那里看看。其中的汝窑藏品,美轮美奂,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霎那间就会吸引住你的目光,叫人安静下来,驻足观赏,享受无尽的愉悦。新近出版的刘涛先生的《宋瓷笔记》,有不少文字是考定汝窑的烧制年代和制作地点。但也有一部分文字涉及瓷器的审美。他借用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将瓷器的美,分为“清水芙蓉”和“错采镂金”两大类。宋瓷的美,属于“清水芙蓉”。我赞同刘涛的说法。但更愿意接受的,是作者那种欣赏美的态度。瓷器专家和收藏者,崇古的多,一开口不是“定汝官哥钧”,就是元青花、成化斗彩、珐琅粉彩,很少有论著从审美的角度专门探讨瓷器之美。我手里没什么名瓷重器,仅有的一些实物,都是外出旅行时购得的小玩意儿。但关于瓷器的书和图册,收了不少。像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汪庆正的《中国陶瓷研究》、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朱伯谦的《龙泉窑青瓷》、《揽翠集》、李辉柄的《宋代官窑瓷器》和《青花瓷器鉴定》、谢明良的《陶瓷手记》,其他还有《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冯先铭陶瓷研究与鉴定》等等,这些名家著作让我眼界大开,获益不浅。但唯一感到不满足的,是著者的关注焦点几乎全在考古辨伪、正本清源上。他们注重器物的真伪、年代的考证以及窑址的发掘发现,对一个时代的文人雅趣、审美追求,几乎是不闻不问。偶有提及,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所以,对于像我这样希望能从审美方面展开对瓷器论述的读者来说,看他们的书看久了,难免会觉得有点单调,好像大家翻来覆去讨论的话题就这么几个,趣味太少。

曾问过这方面的专家,能不能推荐一本好看一点、有趣一点的书,但结果总是让我失望。久而久之,我告诉自己,像瓷器这一类收藏器物,名贵一些的,都是价值连城。所以,自古以来,辨伪考证是压倒一切的核心问题。欣赏来欣赏去,如果最后发现自己把玩的瓷器是一个假古董,那一定非常扫兴。但有时,我内心还是会涌动起一种欲望,渴望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探讨瓷器审美趣味的书。当我站在博物馆的瓷器展台前,静静地凝视着灯光照耀下的展品时,多么希望那些精美的瓷器,能够像一位出色的鉴赏家那样,开口说话,告诉我这“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如此精美的奥秘所在。的确,有时候看展品看久了,恍惚之间,脑海里会浮现出古人清玩雅趣的不同情境。有时是维摩丈室,明窗净几,“青瓷瓶插紫薇花”;也有时,秋意萧瑟,两三文友,在小小的庭院中,清茶长谈。“萧疏桂影移茶具”,精美的茶盏,千峰夺翠,令人爱不释手。这种悦目、资玩的瓷器,早已经不是饮茶的实用器物,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品位的象征。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茶盏一节,推崇宣庙的尖足茶盏、世庙的坛盏、白定和“崔公窑”,好像饮茶之雅,没有了这些精美的瓷器相配,就像没了魂似的。普通人的确是很难想象,瓷器带给爱瓷人的快乐是怎样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出版过一本大画册,书名叫《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据研究者统计,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瓷器,一生写了近二百首歌颂陶瓷的诗。对瓷器的欣赏口味,乾隆皇帝受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影响,推崇汝窑、哥窑等古瓷。在北宋的汝窑青瓷盘上,乾隆皇帝降旨御题“宋瓷方是瓷”,言下之意,宋瓷在审美境界上,要高出其他瓷器。但乾隆又害怕自己走上宋徽宗玩物丧志的旧辙,所以,命人在汝窑瓷盘上刻下“玩当丧志戒惟兹”。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身为皇帝的乾隆,偷得片刻安闲,从古瓷的把玩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休息。这样的历史案例,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瓷器强大而持久的迷人魅力。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乾隆皇帝如此痴迷宋瓷的目的,除了“藉由文物的拥有者,宣告天命所归的皇权,以粉饰其领导统御之外”,还“具有再塑文化内涵的意义”。一件小小的瓷器,竟然有如此深邃的文化涵义,这样的器物难怪要被世人当作神器来供奉和追捧了。

今天的爱瓷人要想觅得官窑古瓷,几乎不可能。所以,只能到博物馆去饱眼福,欣赏欣赏。我也是如此而已。但除此之外,我还愿意去昔日的古窑址和今天的瓷器生产地看看。像浙江的龙泉、福建的德化、河北的曲阳、江西的景德镇,都曾一一游历。除了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古窑址,也去陶瓷工厂实地考察,甚至自己动手拉坯、上釉,体会一把制陶的过程。在河北曲阳,有幸受到定瓷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先生的接待,听他讲解定瓷的制作工艺。在福建德化,参观过苏清河大师的工作室,购买了红釉弦纹长颈瓶和孩儿白梅花杯。在浙江龙泉的青瓷研究所,自己动手,拉坯上釉,收获了第一件自己制作的青瓷作品。有过这些亲身体验,再回到书房,拜读陶瓷研究著作,觉得当代中国陶瓷工艺也应该纳入到阅读视野之中。于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中的一些当代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文集,进入我的视野。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朝兴卷》,不仅收有徐朝兴大师的口述史,还有研究人员撰写的徐朝兴对当代青瓷工艺贡献的研究文章。了解这些,对于以崇古为主的陶瓷收藏意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修正。不过新瓷制作工艺在艺术上的收效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翻阅陶瓷研究的书籍,迄今为止,都会谈及传统文人趣味对陶瓷风格演变的影响。但在今天,一个爱瓷人如果到全国各地烧制陶瓷的窑口看看,难免会感到疑惑,传统文人趣味对当下的陶瓷艺术的影响,到底还有没有?在我交往的一些著名文人朋友中,喜欢精美瓷器的,不在少数,但关注此道的并不多。至于要像旧时的文人那样,读书写作之余,逛逛旧书店,买几件名人字画、瓷器的,那是凤毛麟角了。

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概念的产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因为明代洪武青花瓷存世量太少,见过真品的人更少,所以,洪武青花器的鉴定不为人们所熟悉。在收藏、鉴定活动中,洪武青花器有哪些特征必须掌握呢?

一、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器形。就现有资料看,洪武朝青花瓷器形伟岸,甚至要超过元青花。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王朝的宏伟气魄在器物制作上的反映。洪武瓷器壁比较厚实,总体给人一种雄壮拙实的感觉。

二、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青花呈色。在青花呈色上,洪武青花不及元青花和后来的永宣瓷鲜亮,多闪灰或几近黑色,有一种粉类涂料被水冲刷过的感觉,料浓处有褐色结晶斑点和自然的下凹。小件器物呈色比较清丽淡雅。有人认为洪武青花器用国产钴料描绘,但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测定,其青料成分与元青花并无二致。当然,民窑生产的大量日常小件器物的青料不属此列。

三、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修坯工艺。在修坯工艺上,洪武青花瓷与元青花有明显区别,改元代器物足墙斜削为平切,器底有平整的细白砂底,也有涂一层褐红色护胎汁的,有些还有明显的旋痕和淡淡的橘红色,但手抚感觉均平滑。有不少器物底部开始施釉,改变了元代多不施釉的习惯。盘类器物有的内底平坦,有的稍下陷,周边则微微突起一圈。

四、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绘画题材。洪武青花所选用的装饰图案与前后相邻朝代相比显得单调,多为四季花卉,扁菊纹使用至多,也使用一些兽纹,如龙凤纹等。龙爪多为五爪,与元代的三爪、四爪不同。另外,庭院湖石、石栏芭蕉、岁寒三友、鸳鸯池塘、灵芝纹等亦常见。

五、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釉面。洪武青花釉较元青花厚。由于釉的配方或浓度的原因,器物表面常出现较明显的缩釉斑和棕眼。常见釉面有两种,一种比较润亮,另一种是承自元代,闪鸭蛋青色,有失透感,颇似卵白釉,釉面不够亮。

六、明代洪武青花瓷鉴定方法

明代洪武青花瓷题款。洪武青花官窑器至今未见年款,故依赖年款断代是不可靠的。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洪武青花梅瓶,肩部篆书“春寿”二字,几近孤例。民窑青花器亦未见年款。

明洪武朝青花瓷的工艺特征


明代的青花瓷,官窑产品精益求精,晚期民窑以产品量大为特点。除了元代的窑场继续烧造以外,明代又兴起了许多新的窑场,著名的民窑窑场有: 瑶里、胡田、观音阁、十八渡、董家坞等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明代瓷业生产中独占鳌头。这里主要考察有确切地层和纪年墓出土的器物及有纪年款的器物。

明洪武朝:至今确定为洪武地层出土的器物共有三处发现。第一处是1964 年,南京明故宫出土的一批残片;第二处是1984 年夏季,北京四中出土的一批残片,第三处是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一批残片;它们虽然都不完整,但是可以作为典型器来对照完整的传世品。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馆藏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与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为完整的典型器。明洪武朝的青花明显少于釉里红,完整器更少,但从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此期青花与釉里红的纹饰和器型均相同。

此朝主要使用淘洗纯度不一的国产料,但也不排除有少数使用元代剩余进口料的情况。这一时期青料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为清新明快的淡蓝色,色调稳定,不晕散,纹饰浓重处亦能表现出青花的层次;第二类青花发色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常有明显的深色小点无规则地散布在其中,似繁星密布;第三类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灰白色。由于这种色料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锰杂质,所以纹饰中呈现出较大斑块状的黑青色,有的亦深入胎骨,呈凹凸不平状。品种主要是白地青花。

布局沿用元代多层装饰带和适合纹样两种。常见题材及特点如下:主体纹饰有各种花卉和龙纹。花卉纹有缠枝牡丹、扁菊、山茶、莲花、牡丹、菊花、月季花等什锦花卉组成的缠枝花卉纹。多用于盘、碗的内外腹壁。插在山石上的什锦折枝花卉、芭蕉园景、松竹梅,多用在较大琢器的外壁和大盘的底心。龙纹:龙的身体细长,典型的明清官窑龙纹,龙纹基本保持了元代风格,但改变了元代龙纹的矫健凶猛感,多为轮形五爪,亦有三爪、四爪的,爪与爪之间分得较开,猪形嘴,作张口伸舌状。辅助陶瓷纹饰有各式如莲瓣、卷草、回纹、意云、蕉叶、缠枝灵芝、海鸥戏水等。品字形云是明洪武瓷器的典型纹样,在多个品种上都有描绘。

胎釉:胎体洁白,瓷质缜密,但是与永乐官窑相比则显得粗厚疏松,胎体中有针眼状或细小的裂隙。瓷泥可塑性好,器物绝少塌底、夹扁的弊病。釉面肥润,白中泛青,圆器类口沿均有积釉现象,形成一圈明显的自然厚唇状。有些器物釉层较厚,可见细小釉泡攒聚密集,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尤其是浅淡的青花纹饰,在这种肥润的釉面下,更显幽青雅致。

造型明洪武朝青花瓷器的造型主要有碗、盘、菱花口盏托、执壶、玉壶春瓶、石榴形瓜棱大罐等。碗口径在20 厘米左右与40 厘米左右的两种墩式碗最常见,分直口圆唇和撇口两式,深弧腹,圈足平切,釉底。盘约20 厘米和45 厘米两种口径的盘子最常见。分菱花口与圆口两式。菱花口盘的造型为宽折沿,浅弧腹呈瓜瓣式凸棱,圈足平切。南京玉带河明故宫出土的青花三朵云纹盘残片无口沿,但结合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同样纹饰的完整霁红、霁蓝釉盘看,为浅腹,大圈足,圈足根内外呈斜坡状,内斜更甚,足端平切,砂底见大片窑红。

菱花口盏托口径约20 厘米左右。宽折沿菱花口,方唇,浅弧壁,呈花瓣式凸棱,内心凸起一圈棱,用以置放杯盏,浅圈足,底无釉,见火石红。洪武时期盏托的方唇外侧多有二方连续回纹。执壶:高度为30 厘米和20 厘米的最常见。造型为小直口,长束颈,溜肩圆腹,腹部有弯曲长流,流口部与执壶颈部连有如意云形扁宽系带。颈部与腹部相连有弯曲板状凸棱执柄。柄上端有小圆孔系,壶盖为宝塔形宝珠钮,内插式。

玉壶春瓶,有大小两种,大者高30 厘米。撇口,长束颈,溜肩圆腹,圈足,底釉。石榴形瓜棱大罐 这种大罐是洪武时期的典型造型,有大小不同的规格,高度大者约60 厘米以上,一般为50 厘米左右。撇口,短颈丰肩,长腹下收,十二道瓜棱腹,束胫,圈足,砂底,有火石红。梅瓶:小口圆唇,短颈,略呈上大下小状,丰肩,下腹收束,胫部外撇,环形足,平切,外侧斜削一刀,砂底,中心凸起,局部见火石红。款识、工艺:款识仅仅见于梅瓶肩部用篆书书写“春寿”两字。工艺方面,琢器内壁见明显接痕,器物底部均见明显的火石红色,俗称“朱砂”底。

由此可见,明洪武朝青花瓷中牡丹花、扁菊花、云朵等纹饰均留有白边。缠枝牡丹、扁菊纹的叶子缺刻大,蕉叶为双茎,中间留空白; 花蕊为细方格的扁菊纹。回纹一正一反两方连续。底足平切、有窑红。

周国光:哥釉兽首瓷炉属文房器物


华夏收藏网讯哥窑古陶瓷,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收藏界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资深古陶瓷鉴藏家周国光先生介绍,由于官窑的珍稀性致使后朝不断有仿制品。然而,即便是历朝历代仿制的哥窑古陶瓷的市场收藏价值也是十分高菲。

根据周国光先生解释,明代和清代最喜欢仿制官窑瓷器的小件器物。而这些小物件,几乎都是当时文人雅士们所青睐的文房用品。在周国光先生的珍藏室内,有着一件清代时期的哥釉小瓷炉。据藏友们的交流,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清代年间的作品。由于它小巧玲珑加之其造型十分精美,故而见到它的藏家们都尤为甚爱。周先生表示,该瓷炉不仅造型精致而且釉面也十分柔润。“这是一件十分开门的物件,在当时应该是文人雅士陈设在案台上的供奉之物。”资深古董鉴藏家认为,这是一件典型的文房用品。而根据周先生从这件器物的造型、釉面及胎质等方面推测,这是一件清代年间的作品。它的可爱之处,还在于瓷炉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兽首点缀着。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资深古瓷研究人周国光先生在为藏友们解释哥窑瓷的特征。关于宋代的哥窑胎质则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华夏收藏新闻部文字记者:梁敏生、摄影记者:刘晓玫)

钧瓷一具千重厦,浅谈钧瓷之贵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文房用具,是用来洗毛笔的器皿,一般器型端庄典雅、精美绝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钧瓷笔洗

笔洗有很多种,如瓷的、玉、玛瑙的、象牙的、犀角的等,都属于名贵的材质,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传世钧瓷笔洗的故事。

老收藏家陈重远的《古玩谈旧闻》中,有一个“翠镯换钧窑笔洗”的故事。

说的是民国时期,北平一位老翰林娶了位年轻的姨太太,这位姨太太私自将老翰林珍藏的宋代钧窑笔洗拿去换了一只她心仪的翠镯。

当老翰林得知小老婆用笔洗换了翠镯后,不由得火冒三丈,浑身颤抖,高声喊道:“你太混啦!那宋钧窑笔洗是光绪爷赏的,是我的传家宝。别说一只翠镯,百副翠镯也换不到!‘钧窑一具千重厦’,你哪里知道?!太混!太混了!”小老婆也不示弱,跳着脚儿还口:“光绪爷赏你宝,你怎么去洪宪皇帝哪儿去磕头、称臣效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话像刀一样,戳在老翰林的心窝子上。

“卖漏”让翰林一病不起,不久就命归西天。而换得这件笔洗的珠宝店主人,又与其他古玩商合伙,卖了1.4万元,买主又将它卖给美国古董商,得到了2.5万块银元,这些钱在1930年能购得京东平原上千亩好土地!

由此可见,钧瓷的价值有多大,“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世人都晓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是自古以来对钧瓷的无上荣耀。

再者,家里面有瓶瓶罐罐啥的,说不定是传世之宝呢,一定要看好了,可不能被无知的其他人拿去给处理了,不然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了。

自古陶瓷重青瓷


唐朝和宋代以来青瓷以越窑青瓷、龙泉青瓷和耀州窑青瓷为代表,清代人对青瓷作过一个总结,说自古“陶重青品”,最深的青色叫豆青,中间的颜色叫冬青,最浅的颜色叫粉青。这种划分之间没有严格界限,需要每个人从内心去体味。体味青瓷颜色的历史演变和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工艺进步。

自古代以来陶瓷就重青颜色的瓷器,因为它深沉、优雅、含蓄,陶瓷进程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演进。宋代的耀州窑、龙泉窑颜色非常悦目,但在唐代越窑青瓷还不能烧造那样的瓷器,而越窑青瓷已经领先于世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会觉得有无尽的美。

唐代越窑是非常著名的一个窑口。就是古人描述的秘色瓷。越窑青瓷唐诗描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文学的表达一定比实物的表达更加有想象空间,“千峰翠色”就是这种颜色。

耀州窑的碗感觉上偏绿。绿釉跟青釉在本质上有区别,生活中的青色是远离绿色的,绿色是一种客观的表达,而青色是一种主观的表达。

耀州窑的产地在今天的陕西省,在离西安不太远的耀县。耀州窑的青瓷偏绿,它的颜色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非常深沉。它的纹饰刻得非常清晰,跟北方人的性格特点非常吻合。即使没有看过耀州窑怎么生产,只要看过西北人怎么做刀削面就可以了。它都是片下来的,所有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史籍上记载叫“刀刀见泥”,片下来的程度非常大。

龙泉窑的青色,在古文献中称之为梅子青。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高,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生成的一种石灰碱釉,以铁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光泽亦较强。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 实际上梅子青也不是青色,跟青色还是有差距的,它更接近于绿色。唐代最著名的青瓷是越窑,越窑的颜色跟龙泉窑是有差异的。越窑的颜色带一点儿艾色,从视觉感觉上是绿中闪灰,不太容易讨好市场。宋代的青瓷窑口,北边主要是耀州窑,南方是龙泉窑。宋代以后,青瓷就逐渐衰落了。

明洪武青花


洪武(1368年~139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建国后不久,他在景德镇珠山设立的御窑厂,成为明代景德镇最早的官窑,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是从南京和江西等地区出土的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来看,洪武朝的青花花瓷制作都带有元代遗风。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盘、折腰碗为多,大都沿袭元未旧制;青花色泽偏灰,胎体厚重;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了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扁菊花纹使用较多,葫芦叶的绘画却不如元代规矩。

——典型器——

洪武青花瓷器的传世品不多,目前尚未发现真正带有洪武官款的器物,意见比较—致的是—些考古出土物:南京博物院曾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发现的青花云残盘和其他青花残片,虽然是残瓷,但从其制作的精细上判断,应为洪武官窑器。

——价值评估——

近年来在海内外的拍卖会上,洪武瓷器屡创佳绩,吸引了不少行家的眼光。由于洪武年间的瓷器传世极少,又多采用“釉里红”手法,青花瓷很少见,因此洪武青花瓷器的市场升值的空间很大。对于细路官窑来说,一件青花大盘的价值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小盘小碗的价格也都在几十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民窑写意简笔画瓷器价格仅几百元,与细路官窑瓷的价格相差甚远。现代市场上洪武朝的青花瓷仿品多为青花缠枝莲纹罐、大盘等,收藏时要小心查看。

——器型——

在造型上多少继承了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格,一般为大件器物,有罐、大盘、棱口盘、碗、玉壶春瓶、执壶、盏托等。尤其是民窑器,如撇口盘、碗类,中部以下胎体逐渐厚重,有的与元瓷一样,或者折腰,或者器心留有叠烧的垫饼痕迹。官窑器则有所创新,着意于摆脱元瓷厚重的风格,为秀美飘逸的永乐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青花缠枝菊纹菱口盏托

明洪武 直径19.4厘米

估 价:RMB 200 000~250 000

浅弧壁和宽板沿被模压成相等的八棱形,内外壁和板沿上的纹饰依次为16瓣仰莲纹、16组成双回纹、缠枝纹和8组折枝莲纹,每层纹饰均按模压的尺寸均匀排列;盏托中央绘折枝牡丹,外围凸脊以承杯,再外是缠枝菊纹;白釉黏稠,气泡密集,器底无釉,火石红显著。

青花缠枝花卉纹菱口盏托

明洪武 直径19.6厘米

估 价:RMB 350 000~400 000

成交价:RMB 385 000

内壁为缠枝莲与牡丹纹,青花双圈内为缠枝牡丹,盘心为一折枝莲花枝纹。莲辫细长而尖,勾线填色,一边留有空白;牡丹花瓣层次饱满边缘为多曲弧线,叶片开叉较多。

——胎釉——

洪武青花瓷的胎体比较厚重,但比元代同类产品薄,呈现白色或者灰白色。因为瓷土淘洗的粗细不同,胎质也有粗有细。官窑器因为工艺精细,一般瓷化程度较高,因而胎体致密细白。民窑器则大多数胎体略含杂质,呈浅灰白色。釉层肥厚光润,呈青白色,也有的民窑器因为胎体稍粗而呈青灰或灰白色。玉壶春瓶、执壶和大碗的底足多刷白釉浆,薄处泛黄,厚处呈乳白色或青色。其他器物多是砂底,刷上洪武特有的赭红色浆,可见刷浆痕迹。青花色泽偏于暗灰,不如元青花那么浓翠,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战争环境中断了进口青料的来源,而采用含铁量低、含锰量高的国产青料造成的。

青花鱼纹碗

明洪武 直径14.3厘米

撇口,胎质偏黄。青花发色偏黑灰,釉面有细小开片。鱼纹一笔点划而成,鱼作跳跃状,形象逼真,动感很强。此碗是洪武民窑的典型器。

——图案纹饰——

洪武青花的纹饰多简练流畅,豪放生动,以各种折枝、缠枝花卉纹为主,菊纹比较多见,多绘成扁椭圆形,非常具有时代特征;折枝或者缠枝莲纹大都呈螺丝状,而元代的缠枝莲纹多为葫芦状;同时元代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至洪武时则明显缩小,昔日的硕叶纹饰不复再现。图案的布局渐趋疏朗,开始改变元代装饰多层次、满花纹的风格。云龙纹的龙纹形象不如元代凶猛,出现五爪龙,但仍以四爪、三爪多见;云纹呈品字形排列。民窑青花绘画简练豪放,创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笔点划”。绘画题材广泛,如蕉叶、松、竹、梅、兰、水藻、卷云、八宝、人物、动物等。官窑器的画凤多精细清秀,民窑器的则更加自然写实。

青花缠枝牡丹纹碗

明洪武 高9.8厘米,直径20.5厘米

洪武官窑青花传世品不多,多为日常用具。此碗造型浑圆饱满,气势雄伟。胎质灰白,釉层肥厚,圈足较大。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布局疏朗,画法工整有余而变化不多;做为辅助纹饰的回纹,不同于元代的同向组合,而是正反两个一组,装饰在碗口沿和底足。

青花缠枝莲大罐

明洪武 高48.3厘米

估 价:RMB 1 800 000~2 200 000

成交价:RMB 1 650 000

造型浑厚,气势磅礴。胎质白中微泛灰,釉面莹润,圈足微外敝。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花瓣繁密有致,豪放生动,构图饱满。

——胎足结构——

洪武朝瓷器底是中心有乳状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遗风。这种处理方法,是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标志。这是也有各种形式、种类繁多的圈足,常见的有圆涡形厚底足、高足、内壁斜削外倾斜式圈足等。此外,民窑青花碗,底面无釉,圈足深高,有的挖足过肩,残留刮削痕及同心圆跳刀痕。和元代器物相同,洪武朝的瓷器一般为砂底,露胎处均可见星点状或大片的火石红。后仿胎足的火石红斑,是人为点染而成,收藏时如仔细观察,不难看出破绽。

鉴别要点

器型:虽然比较敦厚,但已经逐渐摆脱了元瓷厚重粗笨的风格,露出了端庄舒展的风格,现代仿品则显得僵硬呆板。另外,现代仿品的器型不过小就是过大,和真品相差很大。

胎体:官窑器物胎体坚致细白,民窑胎体断面呈泥土黄,大多数都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现代仿品胎色偏白,因用机械工艺淘炼胎土,瓷化程度比真品更高,胎土比真品更坚密。

釉面:釉面多为青白色,有的出现细碎无色的开片纹,釉质较厚,玻璃化程度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施釉的圈足底面,有釉底与器身不一致现象。现代仿品或比真品颜色深、釉面呈灰白色,或比真品颜色浅、釉面偏白。

纹饰:官窑纹饰精细秀丽,层次丰富,主要有折枝牡丹、扁菊等;民窑纹饰简洁豪放,多描摹自然写实。现代仿品纹饰呆板,画工远不及真品自然生动。

青花开光折枝菊花纹碗

明洪武 高16厘米,直径41厘米

碗内壁口沿饰卷草纹一周,内壁绘有缠枝菊纹,碗心一周为回纹,四个云肩形开光及折枝莲纹,开光内绘折枝菊花,中央绘五莲瓣纹饰。花叶勾线填色不留白,叶片细长而尖,开裂较多。花朵勾线留白,层次感极强。青花折枝莲纹盘

明洪武 高8.5厘米,直径45.7厘米

盘内口沿饰有缠枝菊纹,内壁绘缠枝牡丹、石榴、菊、山茶花等花卉纹。盘心为折枝莲纹,外有四个如意云头形开光,其内饰有折枝菊纹,开光外绘缠枝忍冬纹,纹饰虽层次繁多,但花形各异,反显精致。

民窑常见草书款 洪武瓷至今未发现带年款的官窑器,仅在民窑器心发现草书“福”、“寿”等字。

人物纹盘残片

以衣的重墨突出脸部的白净是洪武朝民窑青花瓷中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人物纹盘残片

手舞足蹈的姿态,欢喜无限的神情,传递了极浓的喜洋洋的味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