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大全 > 导航 >

大饱眼福:辽代瓷器大全

大饱眼福:辽代瓷器大全

瓷砖大全 古代瓷器童子大全 古代瓷器大全

2020-10-15

瓷砖大全。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古人曾言“胡人无百年国运”,为何清朝延续了近三百年?

具体内容如下:

古人曾言:胡人无百年国运。无论五胡乱华还是南北朝,亦或是五代十国北宋南宋,甚至是横扫欧亚的元朝,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确都不长久。但为何偏偏清朝延续了275年之多?

论汉化:前有北魏孝文帝惊天动地的开创,后有萧太后破釜沉舟的整改。 论勇武:至少不及横扫欧亚的蒙元。 可它偏偏是坚持时间最长的王国。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提问者的历史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这位提问者还是有一个历史知识的疏漏:

在清朝之前,早已经有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国超过了二百年——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在咱们过去的历史讲述中,往往是站在北宋的视角,大辽经常是作为大宋的对手出现。在民间,由于评书《杨家将》的深入人心,大辽更是作为坏人出现的。

然而,历史哪有这么是非分明。。。。。。

先看一下这三张古代地图——

大宋版图

大辽版图

幽云十六州版图

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公元916年,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立国,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

大辽是一个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王朝,草原上的契丹人,本来都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如果不是历史上的机缘巧合与天上掉馅饼,估计契丹王朝也超不过百年。

第一个机会是后晋的皇帝石敬瑭奉献的。这位中学历史课本上臭名昭著的所谓儿皇帝石敬瑭,为了寻找支持者,便想拉拢北方王朝大辽。

先简单说一下当时的背景:中国大地上正处于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阶段,北方尤其混乱。石敬瑭向当时的大辽皇帝耶律德光许诺:一旦大辽帮助自己登基,便可以割让幽云十六州,每年向大辽进贡,并认耶律德光为父。

于是,大辽一直占据着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汉人心头永远的痛。

第二个机会是:公元1004年,辽宋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北宋向大辽每年提供巨额岁币。

幽云十六州只占大辽总疆域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人口却占到大辽总人口的60%还多,常住人口主要就是长城以南的农耕汉人。这些汉人为大辽提供了至关重要、稳定的中央财政收入。

再加上后来的北宋岁币收入,于是,大辽终于走出了草原民族政权发展的死结: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

再然后,大辽进行了一项制度创新,放弃了简单的全面汉化追求,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

南院用儒家的方式来治理汉人,治理的地方主要就是在幽云十六州;北院则以草原的方式来治理契丹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二元帝国这种形式给制度化了。正因为如此,大辽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200多年的、由游牧者建立的帝国。

再说一句: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均采用了大辽的二元制帝国治理方式,也为后来康熙能够将统治的地域版图拓展到长城以北,最终为今天中国的庞大疆域,奠定了重要的古代制度基础。

重新认识那一段历史,太有必要了。

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据《辽史》记载可分为两类:一是“耕稼以食,城郭以居”的汉人及原属于渤海国的一部分人;另一类是“渔猎以食,车马为家”的契丹人和其他许多游牧民族。

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辽代文化的双重性,辽代陶瓷也相应地出现了两种造型:

一类是具有中原特点的传统器型,如碗、杯、盘、注壶、托盏等;

另一类则是契丹形式的草原器型,如鸡冠壶、凤首壶、海棠长盘等。辽代瓷器以白瓷和彩色釉陶(即“辽三彩”)为主,处于唐、宋瓷器的过渡阶段。

鸡冠壶,是辽代陶瓷中最具草原特色的代表器物。

辽 褐釉鸡冠壶

1956年北京市复兴门外出土

辽代契丹族为便于携带水、奶等液体,多以皮革缝制皮囊,悬挂在马鞍上。鸡冠壶的造型便来源于这种游牧民族所使用的皮囊容器,最初称为“皮囊壶”。因早期鸡冠壶在壶的上部饰有鸡冠状孔鼻,故名“鸡冠壶”。

辽代中期鸡冠壶演变成双孔,形似马镫,因此又被称为“马镫壶”。根据鸡冠壶的基本类型,可以将其归纳为两大类:孔鼻式和提梁式。

辽 白釉鸡冠壶

辽 酱釉猴纽盖鸡冠壶 北京顺义辽墓出土

辽 白釉鸡冠壶

辽 绿釉鸡冠壶

辽 三彩釉鸡冠壶

辽白瓷,与定窑白瓷非常像,不是专业人员,几乎不能区分。

辽白瓷的胎质亦分粗、细两种。粗者胎体较厚、胎质较粗、胎色较深,以灰白色和黄白色较为常见;细者胎体厚薄适中,胎质坚密细腻,釉质光洁莹润,釉色多白中闪青或白中闪黄,此类器物在窑址中极难见到。

辽 白釉刻双凤纹盒

辽 缸瓦窑白釉刻莲瓣纹瓶

辽 白釉瓜棱罐

辽 龙泉务窑白釉刻菊莲纹葫芦式执壶 北京丰台辽墓出土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凤首瓶,辽代的一种瓷器。多作伸颈、敛翼、直立的凤形。花式杯口,凤首张目曲嘴,长颈、宽肩、底足外展。

有的花式杯口作凤冠形,有的长颈作竹节状,但也有饰弦纹两道的。凤首有的作曲嘴张口,有和作曲嘴衔珠。器多黄、绿釉,白釉则极少见。

辽 绿釉凤首壶 1950年辽宁义县清河门萧慎微祖墓群2号墓出土

辽 黄釉凤首瓶

辽 黄釉凤首壶

辽 黄釉长颈瓶

海棠长盘是辽代契丹族最典型的器物之一,因器型似海棠花,故名,盘面较为扁长,折沿,浅腹,平底,多以三彩印花为装饰,此种瓷制品造型源于木制餐具。 

辽 三彩釉印花游鱼海棠式长盘 1959年内蒙古宁城辽墓出土

三彩器,亦称“辽三彩”。

辽代陶、瓷器制作基本承袭唐代陶瓷工艺,和北宋中原地区的陶瓷制作工艺属同一系统,低温釉陶以单色居多,此外有黑瓷及绿釉器等。

辽 三彩釉印牡丹纹盘

辽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瓶 北京密云冶仙塔基出土

摄于故宫陶瓷馆、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taoci52.com编辑推荐

辽代官窑瓷器有哪些


辽代是中国后三国时期的一个北方政权,文化受到宋代的影响,瓷器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辽代瓷器由于地处北方,是游牧民族器型单一,都是便携性瓷器,而且粗糙。辽代瓷器接受中原文化以后,辽代瓷器造型变化了,瓷器工艺制作细腻了,而且也跟宋代瓷器一样了有官窑瓷器的出现。

辽代官窑瓷器有龙泉务窑和缸瓦窑,以烧白瓷为主,缸瓦窑还烧制三彩器,其精美程度可比唐三彩。辽三彩是继唐三彩后的又一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从有确切年代的墓葬出土器物中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间(951--969)以前就已有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推定这时已经有了三彩器,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

辽后期瓷业有很大的发展,在上京林东镇专设的上京窑是辽晚期官窑,烧制白、黑釉瓷器为主,契丹人喜好白色。也烧少量绿釉器,有官字款。民窑更是兴盛起来,有上京林东镇南山窑,也烧三彩器;东京辽阳冮官屯窑,以白釉粗瓷为主;还有西京大同的青磁窑,专烧黑釉瓷,大多鸡腿瓶瓷器出于此。

辽晚期林东镇上京窑的白瓷烧制已非常成熟、精美,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王公贵族人家日常使用的瓷器器皿已很讲究了。

辽代瓷器受到宋代瓷器的影响有哪些


辽代与北宋、金与南宋同西夏形成了“后三国”时期,都受到宋代中原文化影响,辽代瓷器同样也是受到宋代瓷器的影响。

契丹人本以游牧为生,日常生活使用的大都是金属、皮革、木质器等,看国博藏“辽代银鎏金鸡冠壶”。契丹人进入中原后,看到唐代的精美青、白瓷器,甚是喜欢,但不知道怎样制作。唐五代时期,北方的定州、磁州窑的制瓷业正在发展,尤以定窑烧造白瓷且地处最北,近于辽国。《辽史》中记载,辽太宗天显三年(928)三月,后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以定州降辽,唐兵征讨,王都向辽求援。五月,辽兵南下,占据了定州八个月。另,辽世宗天禄二年(948),定州节度使耶律忠“尽驱人民入蕃”,后弃定州而去。

辽国烧造瓷器,应该与上述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关系。辽瓷的窑口,如北京门头沟龙泉务窑,始烧于辽太宗时期;内蒙古赤峰的缸瓦窑,始烧于辽太宗到世宗时期;还有稍晚的林东白音戈勒窑,始烧于辽景宗到圣宗时期,时间吻合。

辽代与北宋、金与南宋同西夏后三国之间是国际关系,他们的文化受宋朝的影响更多,特别是瓷器。先说辽,它是生活在东北地区和蒙古草原的契丹人创立的,他们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族,在中原的北方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辽国。

残唐五代时期,辽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和战争。辽天显十一年(936),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不顾部将刘知远的反对,派桑维翰以拜辽帝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太宗耶律德光出兵灭后唐。辽太宗大喜,亲率五万骑兵,南下打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帝,史称后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登基后,不愿再自称儿国臣服,辽太宗大怒,再次率辽军南下,灭后晋。947年,辽太宗在东京汴梁(开封)的皇宫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竟然做起中原皇帝来。一直到辽景宗时,仍支持北汉割据,与北宋交战。辽代早期的瓷器相对于宋代瓷器工艺落后,制品粗重,另外辽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器形保持民族文化特征,无论什么日用器物,用瓷器也要做出皮革、金属或木制的样子来,如皮囊壶,您看皮囊的形状是不是很像用兽皮缝制起来的模样。还有穿带壶、穿带瓶、鸡腿瓶等。

辽代陶瓷的釉色特征


辽代陶瓷的釉质精良,莹润如脂,色泽鲜艳,平滑光亮,给独特多姿的造型穿上色彩斑斓的外衣,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辽代陶瓷釉色基本上是以白釉、黄釉、绿釉以及“黄白绿”综合运用的“三彩釉”为基本格调,兼有黑釉、紫釉、茶叶末色釉、蓝釉、红釉、酱釉、混釉等彩釉,也有各种描金器的存在。其中的白釉多施于地子,作为黄、绿釉的衬托;黄釉多施于各种花卉;绿釉多施于各种花叶。当然,其他的用釉方法仍有很多。辽代陶瓷器物,也有通身施黄绿两种彩釉的,这样的彩釉器称为辽二彩器物。在一器物上施一种釉色的叫辽一彩,通常也称其单色釉。

三彩釉的釉色绚丽,白黄绿釉相间,鲜艳耀眼,非常漂亮。辽三彩琢器的棱角挂釉较薄,在凹陷之处挂釉较厚,但盘碗等圆器则反之。施三彩釉的釉面基本规整,各釉色衔接清晰,无衔接痕,有明显的芝麻开片。

辽代瓷器除“白黄绿”三大釉色之外,还有其他各种釉色。黑釉,亦称乌金釉,色泽油黑明亮,釉质坚硬;棕色釉,和宋紫定釉相近,其器十分名贵;茶色釉、红色釉、蓝色釉,也各具特色;个别器物也有描金装饰的。混釉填别名搅釉,是同时把几种釉混在一起,施于器物上多种釉色的综合反映,有窑变的釉色效果。

家中古董,手中珍玩,想知道年代吗?想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价格吗?想急于出手,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吗?

关注这里竭诚为您提供:

☆免费鉴定

☆古玩展览

☆藏品销售

☆拍卖服务

我们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鉴定销售团队,真诚的与您合作,开启财富之门。

财富热线/微信ID:13636666043(陈总)订阅号:chen13636666043

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件请注明联系方式)

中国—清代乾隆瓷器大全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花石锦鸡图瓶

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缠枝花卉纹尊

清乾隆珐琅彩红料山水人物双耳葫芦瓶

清乾隆粉彩蕃莲纹大碗

清乾隆粉彩缠枝花卉纹大碗

清乾隆粉彩果蝠纹葫芦瓶

清乾隆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

清乾隆各色釉彩大瓶

清乾隆豆青釉双耳葱头瓶

清乾隆御制黄釉青花跃龙捧寿纹六方瓶

清乾隆炉均釉唇口瓶

清乾隆窑变釉卷口六棱瓶

清乾隆郎窑红胆瓶

清乾隆蓝釉描金大罐

清乾隆蓝釉描金龙花口瓶

清乾隆仿木纹凤把多穆壶

清乾隆仿木纹碗

清乾隆仿古红釉题字大盘

清乾隆仿古铜金釉三足炉

清乾隆仿古铜金釉三提梁瓶

清乾隆仿官釉唇口瓶

清乾隆仿瓜果

清乾隆人物盘

清乾隆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

清乾隆粉彩众仙捧寿纹双耳瓶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清乾隆粉彩蕃莲纹花觚

清乾隆珐琅彩百花纹花觚

清乾隆粉彩百寿纹表

清乾隆斗彩鸡缸杯

清乾隆高士笔筒

清乾隆三秋笔筒

清乾隆三果大盘

清乾隆粉彩花果大碗

清乾隆粉彩八吉祥盖碗

清乾隆粉彩竹石花鸟灯笼瓶

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六方瓶

辽代陶瓷胎体胎质的性质与质量


按辽代陶瓷胎质的性质、质量做一个概括性的分类,可把辽代陶瓷胎质具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高温胎质,包括辽白细瓷胎、粗胎和缸胎三种;第二类是半瓷陶胎,包括白砂胎、粉砂胎和香灰胎三种;第三类是低温陶胎,包括红陶胎、黑陶胎、灰陶胎、白陶胎和粉陶胎五种。

辽代的高温胎质耐高温,瓷化度较高,坚固性能较好是其共同特点。但辽白细瓷胎和粗瓷胎缸胎在质量上相差甚远,所制瓷器的质量差别很大。辽白瓷器胎有多种彩釉器物,但以白釉器居多,黑、紫等彩釉器较为少见。制瓷原料精良,颗粒小,密度大,十分细腻,调制成瓷浆粘结性能好,含各种砂质较少,色泽也较为纯正,有的瓷器胎质呈青白色,有的呈牙白色,有的近于纯白色。辽白细瓷胎质是辽瓷中最精良的胎质,所造器物以盘碗等圆器甚多,也有一定数量的瓶壶等琢器。

白粗瓷胎与缸胎的制瓷原料较为粗糙,颗粒较大,沙粒明显,含有大量金属元素,胎质色泽混杂,一般多泛青、灰、黄、黑、乳等色。有些胎质泛大量黑斑、红斑和锈迹。料白粗瓷胎质器物较大,分工沉重。特别是缸胎器物,做工较为粗糙,实用性强,一般只做大缸、大罐等大型民用器物。由于胎质较粗,在敲打这类器物时声音发闷,余音较短。

半瓷陶胎包含白砂胎、粉砂胎、香灰胎等许多胎质,这种胎质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温胎质低温釉。半瓷陶的碗、盘、花瓶等器物,敲打时声音洪亮,有杂音,余音较短,敲打大件琢器则有坚实感。辽代用这种胎质制作了大量黄、绿彩釉器和三彩器。

低温陶胎所含种类较多,其中有黑陶胎、红陶胎、白陶胎、粉陶胎、灰陶胎多种。通俗一些,黑陶胎也叫“瓦盆胎”,红陶胎也叫“红砖胎”,灰陶胎也叫“青砖胎”。辽代陶胎含各种金属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少,胎质色泽基本一致。红陶胎色泽多为紫红色和土红色;黑陶胎色泽多为正黑色、浅黑色和黑灰色;白陶胎色泽多为正灰色、深灰色、浅灰色与灰白色;粉陶胎的色泽多为粉中透白的浅粉色和粉中闪红的粉红色。

明宣德官窑瓷器款识大全


中国古代瓷器有年号款识是从明代开始的,因为是形成初期,所以款识不统一,而且不规范比较复杂,从文字排列看有直行和横书两种。总之,宣德年号款的款式种类之多,为明代历代款式之最。此种现象正说明宣德是“年款”起初阶段,尚没有固定的规范格式形成,所以才会给后人留下一个“宣德款遍器身”的说法。清朱琰《陶说》记:“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宣德瓷器款识写法

宣德青花款识有楷书和篆书两种,以楷书居多,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笔划粗细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颇有颜体书法之韵味。笔法遒劲有力,书写工整、结构端庄、字体清晰,浑厚而古朴。

宣德年号款的青花框或圈,其青花粗细浓淡约显不一。单圈、双圈均有首尾笔锋搭界,青花笔触有色重线叠痕迹。圈中六字双行若以中心线上下左右分割,大明德年四字相比宣制两字挤在上半部,字迹下留圈内空白比上半部多,显得上紧凑下舒展。

宣德官窑楷书年款中,有一种风格尤其突出,其笔法工整、清秀、刚劲,自然大方,以前人们多认为这是仿晋唐小楷的笔法,近年有人提出宣德官窑年款的蓝本,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台阁体”结构以方正为主,笔道粗细一致,各部停匀,属于楷体,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书写一笔不苟,法度谨严,点画巧妙,转折分明,提按清楚,运笔便捷利落而沉实;线条轻重,粗细有变化,其收笔、落笔、撇捺、转折勾挑处,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牵丝搭笔,显得十分自然。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临摹当时官方常用“台阁体”书写宣德款绝非一人。因此造成宣德官窑瓷器上年款字体的写法不一。

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为例,常见“大”字的撇画,下分割第一笔横划,有右边长的,也有左边长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这一横还有长短之分的。但,由横划左侧三分之一处分割为常见,并且上方出头适中,过长者为清代仿笔特征。

“明”字的日部常低与月部,日与月的最下一横笔,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基准线,而月部却绝无长勾现象。

“宣”字第一笔向右点,往往与第三笔横勾连接。第三笔横勾左高右低,带动整体横划有倚斜之势。

篆书“德”字心上有一横,而楷书“德”字心上无一横。“德”字双人旁与左边有支离不合之貌,“德”字“心”中三点在一个基本平直面上,最后一点无拖拉。

“年”字虽然有五种不同的写法,但第四笔用向右平斜点代替短竖,少有右短竖为常见特征。本朝款不见第四笔左斜是宣德款的重要特征。第五笔左高右低,倚斜之势能收得住,笔不下塌。最后一笔直画下端常见顿笔收尾色浓,极少见尖锐之锋。

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制”字下“衣”一点或有或无,有“衣”款将点和第三笔的撇一笔连成。“衣”字提笔和撇笔书写无连接,“衣”字提笔与捺笔分笔书写常不在一个对应线上。

器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造型别致,纹饰线条流畅,工整细腻。

宣德款识口诀

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楷书款“大”字多撇短,捺长。“德”字“心”上无一横,这是沿用汉碑中的古体写法。“德”左右两部分靠得很紧,看似不太协调。“制”字中“衣”的横边不超过“刀”,“衣”字第四划的勾与第五划的撇不相连。篆书款书写极少,双圈往往有深浅,六字有的大小不一,字体清晰、圆润,起落笔处呈尖状,“德”字“心”上有一横,“宣”字左边一点多不过横,右边一勾下垂,“制”字下部的“衣”字一横较短。

辽代陶瓷收藏 这些特点你不能不了解


辽,也称契丹王朝,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契丹族建立的统治政权。建国之前,契丹部落百姓过的是游牧生活,生活来源以畜牧、渔猎生产为主,而自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王朝始,辽朝百姓逐步大幅转向以农业、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定居式生活,各种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制瓷业则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说,辽代制瓷业的生产及兴盛跟辽和北宋之间订立“澶渊之盟”有极大关系,这个盟约使得辽朝能坐享岁贡,不仅为其瓷器生产提供了参照器物,更提供了丰厚的生产资本。

辽瓷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兴盛起来,它继承了唐朝制瓷的传统技术,吸收了五代及北宋中原地区的新工艺,在这个基础上又结合自身特色发展、创新,最终独成一家,以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著称于世。

辽瓷造型既有契丹形式也有中原形式。属于中原器型的瓷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具,例如杯碗钵盘盆瓶罐等,大多数是白釉瓷器,其瓷胎精白坚致,釉水莹润似玉,色泽白中闪黄,外壁多刻莲瓣纹。白釉瓷外也有少量黑釉、绿釉瓷器以及黄、绿釉三彩陶瓷器。三彩器是辽代陶瓷中最华丽的一部分,出现在辽代中期以后,受唐宋三彩影响较大。辽代三彩器以黄、绿、赭三色巧妙搭配,虽然不如唐三彩华丽细腻,也不如宋三彩明净典雅,但是它色彩热烈、工丽精致,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气息,亦为瑰宝。

属于契丹形式的陶瓷制品主要是鸡冠壶、鸡腿瓶、摩羯鱼壶、凤首壶、穿带壶、海棠式盘等。时代越晚契丹形式的瓷器就越少。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也是该朝独有造型,原型是契丹族游牧生活时用来盛水的皮囊壶。鸡腿瓶,则是因其细长像鸡腿而得名,属于盛酒器皿,一般放在马背上的兜子里,为了防滑,瓶身还特意制作出一棱一棱的纹理。摩羯鱼壶的造型最为奇特,反映的是鱼化龙的瞬间——龙首鱼身的状态,在当时被认为有护法、驱凶辟邪的作用。

辽代陶瓷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画出了非常绚烂的一笔,它兼具写实、表意,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品佳作,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倾心追捧。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大全


中国古代瓷器纹饰多种多样,中国古代瓷器纹饰无论是植物还是人物以及动物,中国古代人都赋予美好的寓意,把吉祥赋予在瓷器纹饰里,对人生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中国古代瓷器纹饰大全有哪些呢?

螭纹

龙纹

海水龙纹

云龙纹

龙凤纹

云凤纹

龙穿花纹

夔凤穿花纹

鹤纹

鸟纹

花鸟纹

飞蝠纹

饕餮纹

兔纹

异兽纹

飞凤麒麟纹

虎头纹

海马纹

八卦纹

博古纹

锦纹

联珠纹

三阳开泰纹

江山万代纹

璎珞纹

八吉祥纹

凤穿牡丹纹

福禄寿纹

福禄寿纹简介:

瓷器的装饰纹样,是一种吉祥图案。画面绘蝙蝠、鹿和松鹤蟠桃,因蝠与福、鹿与禄谐音, 分别代表富贵和高官厚禄;而蟠桃松鹤又均有长寿之意,因此得名。 清代瓷器上较为常见。

喜鹊登梅纹

八宝纹

八宝纹简介: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 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 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 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罗汉图

观音图

莲池鸳鸯图

满池娇

几何纹

回纹

水波纹

水波纹简介:

水波纹即“水纹”,又称“波浪纹”、“波状纹”等,形似水流动的形态,一种传统的陶瓷器装饰纹样。 专门表现海水波涛的,习惯上称作“海水纹”或“海涛纹”。着意表现水的漩涡的, 习惯上称作“漩纹”或“漩涡纹”。水纹的表现技法主要有刻划、彩绘、拍印、模印等。 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陶器就已出现刻划水波纹。

弦纹

云雷纹

凸弦纹

正反三角纹

线条纹

菱形纹

网纹

圆点纹

竖条纹

摺线纹

人物纹

婴戏图

百花纹

宝相花纹

扁菊花纹

缠枝纹

缠枝莲纹

蕉叶纹

卷枝纹

莲瓣纹

牡丹纹

忍冬纹

岁寒三友纹

折枝纹

花卉纹

花果纹

萱草纹

菊瓣纹

叶纹

冰梅纹

山水纹

兽面纹

鱼藻纹

麻布纹

狩猎纹

灵芝纹

朵云纹

蚯蚓走泥纹

羽毛纹

鸳莲纹

麦穗纹

团花

珍珠地纹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