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 导航 >

“院子就是我们最大的作品”

“院子就是我们最大的作品”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厨房的瓷砖 瓷砖的背景

2020-03-09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马禅园里的特色音乐厅。

艺术家办庄园试业开放

园主杜马夫妇:

葱郁的南丹山麓,木制的大门背后,有个神秘的庄园———杜马禅院。近日传出杜马禅院试业开放的消息,然而园主杜马夫妇的艺术家身份也引发艺术是否向商业化低头的争论。

对此,低调的杜马夫妇首度开腔回应:艺术和商业化,就像手指和手掌的关系,每个人都需要手掌的支撑,但五指却各有长短,两者并不相悖,“我们的院子就是我们最大的作品。”

在迳口找到心水地点

杜马禅院的创办人杜边疆坦言,创办杜马禅院纯属机缘。

“我们曾在大学里面教书,教的是陶瓷专业。”杜边疆说,他和太太两人后来离开教书岗位后,开设了企业从事陶瓷首饰的研发,但在1999年又有了新想法,“想通过开设庄园呼唤文化的回归。”但他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2003年,在一位学生的邀请下,无意中来到迳口,觉得这就是我们想找的地方。”杜边疆说。

9间客房风格迥异

在瑟瑟的竹林之间,庄园内9间命名为“金、木、水、火、土、琴棋、书画、茶、陶”的雅筑客房别具特色。

记者看到,“土”房间以深沉的土黄色为主,“水”房间则洋溢着淡蓝色的清爽,“火”房间则是热烈的红橙色,9间客房,间间风格不同。

“当初设计完房间,找了5个性格不同的朋友,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安排到相应的房间,他们住完第一天出来,我问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别?他们都说没有,我觉得奇怪,后来查看一下,原来是两个人住错房间了,后来我又重新安排了一下,结果第二天,效果出来了,他们住完以后觉得精神爽利,我想这是因为色彩学影响了感官触觉。”杜边疆说。

希望培养本土陶乐队

杜边疆笑言:“我知道有很多关于杜马禅院的传言,但肯定的是,这里不是我们的私家庄园。”杜边疆说,杜马禅院现在向市民开放。

原本从事陶瓷教学,后来办企业,到现在办庄园,离原本坚持陶瓷艺术的路是否越来越远?杜边疆表示,其实一直没有背离,我们的院子就是最大的作品。院子的用材都是就近取材,都是我们亲自设计的,不走奢华路线。迷宫般的艺术工作室其实使用普通的砖头堆砌而成,而音乐厅的内墙是用了鸡蛋包装隔板当回音壁,用材相当环保。

杜边疆透露,“以后这里会专门从事艺术的研发,里面将包含15个独立工作室,我们设想在里面可以研发陶乐器,希望有朝一日,能培养佛山本土的陶乐队。”

有意前往杜马禅院参观的街坊,需先在杜马禅院的博客预约。自驾车可沿“南丹山风景区”路牌到南丹山北门,前行1公里。

相关阅读

中国就是瓷器 瓷器就是中国


瓷器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此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由于瓷器制作技术在中国的各种发明中工序最为复杂,难度最大,17—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西方仿制中国的其它发明均以成功,却还不能在欧洲手工工场中烧制出可以同中国瓷相媲美的同类产品,因此只能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瓷器也一度笑傲欧洲,独步世界,垄断了欧洲的工艺瓷与日用瓷市场,精美的瓷器在那时的西方是奢侈品,是为了满足西方富人的精神享受才大量进口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17—18世界的欧洲,英文中国“china”成为了瓷器“porcelain”的代名词,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

清代外销瓷是在中国古陶瓷经历了自汉唐以来南青北白,宋代五大名窑为代表的单色釉;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以及至元青花瓷为代表的釉下彩;金、元时期红绿彩为代表的釉上彩;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等釉上与釉下彩绘相结合等陶瓷装饰艺术形式逐步发展,陶瓷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取得巨大成就后,陶瓷工艺技术和陶瓷装饰艺术都达到成熟自如的清代产生的。

清代陶瓷在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在装饰技法上的不断创新,不仅将青花瓷在元代的基础上,制作技艺达到顶峰,还发明了粉彩、古彩以及为适应欧洲市场需求产生的广彩等陶瓷新品种。

清代外销瓷是在中西贸易中,逐步适应国外市场需求和喜好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彩绘瓷。它既保留了中国陶瓷彩绘艺术的传统,如:吉祥图案、花卉、传说故事、戏剧人物等,又吸收了欧美的艺术精华,如西洋宗教传说等,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外销瓷中甚至有描绘中国和欧洲海运码头、商行场景、中西交往等题材,清代外销瓷不仅丰富了陶瓷的装饰题材,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技法中也做足了文章,而且在各种技法之间自由搭配组合,产生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品种和新形式。如青花粉彩、镂空粉彩、贴塑粉彩……清代外销瓷的细分品种在百种以上,超越历代,也超越清代官窑和内销民窑的品种。

紫砂文化: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紫砂壶


宜兴蜀山老街上,紫珏轩主人周珏伟曾制成一个比黄豆还小的紫砂壶,参观者络绎不绝。后来,他再创制出一个比赤豆小,与绿豆相差不多大小的微型紫砂壶,用嘴轻轻吹口气都能吹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壶

你见过重达1吨、高度超过3米的紫砂壶么?这是一个提梁壶,两人多高,壶身上雕刻着茶诗和葡萄藤缠绕的2米的巨窑,然后开始尝试制作巨型紫砂壶。经过多次实践,最终取得了成功。据介绍,这个紫砂壶高3.5米,直径1.83米,重980公斤,可容水2.76吨,由刘根林带领江苏省宜兴市巨壶堂10余名工匠选用1.5吨紫砂泥、耗时7个月制作完成。据了解,这个紫砂壶拥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最大紫砂壶”证书。

了解瓷器带给我们的文化享受


艺术品收藏,要的是感觉,是一种由内心到外延的美。当我们看到一件陶瓷艺术品,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种让人发自内心的赞叹,美得无以复加,于是突然间就有了一种想要拥有它的愿望,这种感觉和青年才俊情窦初开,遇到一位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姑娘一样,飘飘然的甜美。这便是艺术陶瓷的魅力所在,由里向外,如一瓶陈年的女儿红,越品越醇。

与文学“离婚”后的朱大可,转战文化评论,这些年更是染指“文化器物学”。陶瓷,这个在他看来最具象征意义的中国器物,似乎只有更加有文化,有内涵,才是硬道理。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公认与陶瓷有着密切的联系,china其实来源于景德镇古名“昌南”,这个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因为它不仅表明了瓷器的产地,而且是双音节词,跟china的发音更加吻合。可以说,瓷器、景德镇(昌南)和中国这三个词语之间,出现了戏剧性的关联。瓷、茶、丝三位一体,是华夏文明对世界日常生活体系的最大贡献,它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农业时代乃至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活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瓷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正所谓“千度成陶”,伴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日趋益进和我国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中国陶瓷在其造型、手绘、釉下及工艺制作等流程方面也在不断的丰富、成熟、推陈出新,因此,雄浑大气、厚重深沉而又不失轻盈剔透的现代瓷器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加深远的文化意蕴和前卫强烈的现代审美观。瓷器一直是收藏界的热点,当前一方面是古瓷器拍卖不断刷新天价,另一方面是新兴的现代艺术瓷突飞猛进,成为拍场的一大亮点。随着民间资本的大量积累,瓷器收藏尤其是现当代名家名瓷,因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内涵丰富的现代审美,逐渐成为圈内朋友们争夺的对象。现代艺术瓷,因冠以文化元素的名义,才得以愈发壮大,势如破竹。著名文化评论员朱大可曾表示,陶瓷作为“中国制造”要想升级,就必须学会把文化符号注入裸器,令其产生精神价值,中国陶瓷发展到今天,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这其中不仅积淀了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在手工制作技艺和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基础上,碰撞出极高的艺术性、鉴赏性和审美价值,陶瓷艺术品在实用与装饰的相互交融、生活与创作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相互辉映,满足着时下人们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不懈追求。收一件陶瓷,藏一种文化,享受一份美丽,拥有一段历史……专家建议您,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侯里,闲暇处不妨添此雅兴,去各地的陶瓷博物馆看看,更多的了解瓷器带给我们的文化享受,体验其中的精神内涵。

“老厂货”就是现代“官窑瓷”


蓝釉葫芦瓶,上世纪50年代厂货,回流出口货。

红楼梦十二金钗之黛玉挂盘,1988年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监制。

描金花卉盖杯,上世纪80年代厂货。

上世纪80年代的华风瓷厂厂货,8头带茶盘青花茶具(部分)。

戴文辉最近喜欢上“老厂货”。他刚从古玩城用3000多元淘到一个蓝釉花瓶,只算是当时的二级品,但他却认为物有所值。不过,相比起前几年,老厂货中的精品价格也已经不低,而且市场“买少见少”,回流的货源也逐渐被市场消化,一对50厘米高的青花瓶价格也可达10万元。“不要以为老厂货就是便宜货,这些青花瓶40年前就已经值2000~3000元。”景德镇瓷器行家李木容说,“老厂货就是现代的‘官窑瓷’。”

1985年前的厂货最值得收藏

“厂货”在景德镇特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十大瓷厂和后来陆续建立的四大瓷厂生产的瓷器,时间截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十大瓷厂是著名的建国、人民、光明、艺术、宇宙、东风、红星、红旗等,四大瓷厂则包括了华丰、曙光等国营和私营厂。

这些瓷厂的设置沿袭了明清官窑的传统,各有分工。譬如建国瓷厂是在古代官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高温釉和低温颜色釉、仿古瓷为主;艺术瓷厂以釉上粉彩为主;光明瓷厂生产青花和玲珑比较多;宇宙、红星瓷厂主要生产高档日用瓷,而红旗则“主攻”高温釉釉下彩。

这种官窑的分工方法有其优势。“一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出色,集中力量进行创作和生产,才容易出精品。”李木容认为,能出精品的原因还在于当时的老艺人思想单纯,没有任何商业市场的意识,能够专心致志创作;其次,当时即使是生产日用瓷也是倾多方之力,不惜成本,质量自然高。更重要的是,当时对于瓷器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100件(件是瓷器的专有计算单位)的瓷器,我们非常严谨,要精确到毫米计算。”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后,瓷器的海外需求量增大,生产要求开始不如之前。“以前别说四级品,三级品也不要,后来三、四级也都用上了。”李木容因此认为,真正好的厂货集中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连普通货、日用瓷的质量都很高,因为那正是老艺人年富力强的时期,“1985年前的东西还算过得去,收藏就要找这个时间前的厂货。后来老艺人、老工人都去生产高档东西了,年轻人跟着老人学艺,东西就稍微嫩了点。”

厂货日用瓷也有收藏价值

在景德镇瓷厂最辉煌的几十年间,出现了不少后来赫赫有名的陶瓷大师。不过当时仍然沿袭明清的做法,作品不署作者名,这也是王锡良大师一直强调的“瓷器不是一个人之力而成,而是多个能工巧匠共同完成的。”李木容认为,正因为这样的观念,上世纪70年代时也只有个别研究所的研究员在作品上署名,瓷厂的产品极少有此做法,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种作品上署名的做法才逐渐增多。

这种历史形成的习惯也为现在收藏厂货的人带来难题。“无名无姓,只能看画风,收藏什么才有价值?”这是大多数收藏者的疑惑。李木容承认,现代瓷器中,署名非常关键,决定了作品的市场价格高低,但是对于无证可循的厂货来说,只能从作品的年代和风格来判断。近年一直收藏厂货的吴先生告诉记者:“我一般先看画风,然后再细致去对比有署名的真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没有对证的作品价格远不能跟署名的作品相比。

“只要东西好,就有价值。”李木容说,这是收藏者在考虑市场之外必须坚持的重点。因此,厂货中日用瓷也有收藏价值。“以前明清的官窑也是以日用瓷为多,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艺术瓷陈列瓷才多起来。这些官窑日用瓷,不也能在市场中出高价?”事实上,当时只是“大路货”的厂货,价格也要几元或十几元,现在市场价格也并不便宜,高于现在生产的日用瓷。

回流厂货也已经买少见少

尽管很少人炒作厂货,但是市场上可以寻找到的厂货也买少见少。据了解,近两年,早年出口海外的厂货逐渐回流,很快被市场消化。目前在景德镇可找到的存货并不多,完整器物价格很高,甚至比外地市场更贵。有景德镇收藏者告诉记者,他自己还经常跑到深圳和广东找货:“当然新仿也很多,收藏都要靠眼力。”他认为,如果不熟悉厂货,不熟悉那段历史的收藏者还是不要随意入市,否则可能吃亏。

不过,相对于现代名家瓷器来说,厂货的价格还是很低。李木容说,近现代瓷器并非都好,只是1945年后的东西品质较高。不过,近年近现代瓷器整体价格因为“珠山八友”受关注而出现上涨,而现代名家瓷价格更是不停翻番。近日有市场观点认为,行情大涨的所谓近现代名家瓷资金参与炒作现象明显,宣传、包装手法越来越高明、多样,值得警惕。有行家认为,忽略近现代瓷器的时间概念而过分强调近现代名家的作用,会因为突出名家而使真伪鉴别的关键性问题变得模糊。这也意味着,市场很可能转而关注其他尚未崛起的板块。

“厂货的价格终有一天会涨上去的,毕竟这些老厂都已经不存在了。”戴文辉说,只要收藏的是好东西,总有一天会变成珍品,“厂货出现的那个时期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未来市场价格将体现其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