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黑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明代各色釉瓷器对比及典型代表器

明代各色釉瓷器对比及典型代表器

黑色釉瓷器鉴别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明代茶叶末釉瓷器鉴别

2020-11-02

黑色釉瓷器鉴别。

明代各色釉瓷器对比及典型代表器

明代在继承元代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官窑瓷器瓷土都是以麻仓土为主俗称“御土”,明洪武时期青花不伦官窑和民窑都是国产料,深沉灰黑色,是因为皇帝圈禁禁海,不予外通商所造成;而从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开放禁海,互通有无,创造了永乐盛世,所以以至于,永乐、宣德时期青花都以进口料“苏青料”为主,混合料为辅,工艺也有交大提高,创造了黄地青花,还有永乐时期的甜白釉,胎体薄而透,釉色白如玉;而成化独创斗彩瓷,创造中外瓷王之称号,而本时期的青花颜料都用于“坡塘青”俗称“平等青”青花履带晕散淡雅;正德的霁蓝釉、弘治的黄釉、在单色釉里面是最为名贵,景泰蓝工艺,创造了一个新的工艺时代;嘉万时期以致到明末青花颜料多用于“回青料”,特色是蓝中泛“紫色”;五彩多是以青花五彩为主,因缺少一门矿物原料,所以只能用青花代替。直到康熙时期才创造了真正的五彩瓷器。明代晚期在白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了德化白瓷,以牙白、牙黄、卵白为主的釉色。主要以雕塑瓷为主。Www.TAocI52.cOM

小编推荐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紫釉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紫釉紫色釉是以锰元素为主要色剂,以铁和钴起调色作用,将之掺和在含有碱量较高的釉中低温烧成。因釉色像成熟的茄子皮一样光润,故又有“茄皮紫釉”之称。《南窑笔记》中即有:“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的记载,锰作为一种色釉,早在元代山西的珐华器制作上得到广泛使用。而真正在瓷胎上使用茄皮紫釉,始创于明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曰:“茄紫一色始于明末,……”但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茄皮紫釉瓷器的出现,至迟应在明早期的宣德年间。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炉高12.2cm,口径15.2cm,外施淡茄皮紫釉,口沿下自右至左凸起“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阳文楷书款,即为一例。笔者在扬州市缺口基建工地,宣德地层中发现了茄皮紫釉盘残片、仿宋钧菱花式花盆残底,由于茄皮紫属低温釉,故出土时包裹盘残片和花盆残底的淤泥染成紫色。该盘的残片器表光素,盘外壁施茄皮紫釉素净光洁,盘内施孔雀蓝釉,开细小片纹。从断面看,胎质细腻,盘壁至底,由薄渐厚,盘心留有旋削后隐起的台阶式弦纹。足圈呈外敛内直壁浅足,足端平切,足底施白釉呈肉红色。而花盘残底虽不能观其全貌,但花盆颈下部至底的规整制作,已足令人感叹了。花盆外施淡茄皮紫釉,内施釉不到底,足端平切,足内施极淡的透明釉,但不均匀。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茄皮紫釉器的烧造情况不明。但有文献记载,正统十二年(1447年)不准民窑烧造黄、紫、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说明至少在正统十二年之前,作为诸品种之一的紫釉,应该是生产的。由于目前对这方面资料了解甚少,因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至成化时期,民窑紫釉只作为素三彩中的一种色彩来使用。如1980年11月,香港所印《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图录》中,有一件绿釉紫花瓷足具。该器运用雕塑手法制成象征莲池鸳鸯立体图像,其绿彩、紫彩浓重艳丽。有“成化元年孟秋吉日景德镇东山程氏静乐轩章靖公十一世孙节淳置为妻何氏足具用”的刻填紫釉铭。1995年秋,笔者率全国古陶瓷鉴定培训班全体学员去景德镇考察古窑址,途径安徽省屯溪市,在市博物馆仓库中,见到同样器型的绿釉紫花莲池鸳鸯瓷足具,遗憾的是,有无铭文已不详。作为民窑产品,在经过宫廷严厉禁止之后,能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实在是罕见。1987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出方座立式鸭薰,将素三彩的造型艺术和色彩运用推向了顶峰。其所施黄、绿、紫、米色等彩釉,色泽浅淡,写实自如,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

弘治时通体一色的茄皮紫釉,其色紫中泛蓝,釉质肥厚光润。所见器型有牺尊和绶带式双耳尊等无款祭祀用器。嘉靖、万历时虽然都有茄皮紫釉品种,但造型不及弘治时规整。釉色在嘉靖时有深浅两色,深者呈黑紫色,常施于大盘、大碗等大型供器之上;浅者,似未熟的茄皮,露淡紫色,多施于较精细的盘碗类器物上。万历时淡茄皮紫釉器,釉层较薄,釉色纯正均净,制作精致,造型有盘、碗等,外壁常暗刻云龙纹,为宫廷所藏。而民窑中,笔者在扬州市老城区泰州路基建工地,采集到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残片。仅其造型而言,应是对宣德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或同式青花、孔雀绿釉、白釉的复制;其直口,圆筒腹,平底,下承三足已非当年的蹄形足,制作较为简略,紧贴炉底边缘。炉外壁施淡茄皮紫釉,厚薄不匀,深浅不一,釉面虽光洁莹润,但釉里却含有许多颗粒状物,是窑灰?抑或釉料碾磨不细所致?炉底面施釉,并有浅刻单圈,无款识,炉近底处有一小块孔雀绿釉斑与淡茄皮紫釉交融。炉内涩胎无釉,炉壁炉底旋削光洁,其胎体呈米黄色。

综观上述扬州古城遗址出土的三件器物,有一现象值得提示,即:这几件器物尽管有时代上的早晚差异,但器物胎体均呈肉红色或米黄色。用手轻叩之,既无瓷胎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也无陶器那种沉闷的声音,却有现代高温釉陶的感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从工艺上讲,烧制茄皮紫釉一类的低温色釉器,必须先将素胎在1280℃~1320℃的高温中烧制瓷化,然后在素胎上施以含锰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在850℃~900℃的炉中焙烧烘烤,经过二次烧成后,即可获得釉色光润鲜艳的产品。那么,仅此对于不惜工本,只求精品,满足皇宫贵族的御窑厂来说,没有任何困难。尤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淡茄皮紫弦纹三足炉,应该能说明问题。

而对于民营的窑主作坊来说,却有若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生产,另一方面又要精打细算,减少成本,获得利润。因此,为了获得利润,减少二次烧成的时间,节约燃料,民窑烧制的茄皮紫釉器,采用了烧孔雀绿釉器的办法,在靠近窑后的烟囱部位,放置既不占地方,又节约燃料且适合茄皮紫釉发色,温度在1000~1100℃左右的窑位上,一次性烧成。那么,此理论的依据又从何而来?万历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的孔雀绿釉斑这种温色釉,可以说明问题。如果这一理论能够成立的话,民窑茄皮紫釉器的肉红色、米黄色胎,就可以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

明代瓷器


两宋、辽金时期瓷器的生产名窑辈出,产地遍布全国各地,各个瓷窑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经过元代的过渡,到了明代,景德镇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一跃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它生产的瓷器几乎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虽然仍有一些地区在制作特定类型的陶瓷器,但在质和量上都无法超越景德镇的瓷器制品。因此景德镇瓷器代表了明代陶瓷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明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使景德镇的民窑制瓷业十分兴旺。明代宫廷于洪武初年在景德镇设置了专烧宫廷官府用瓷的御窑厂,御窑厂拥有最好的制瓷艺人,为了满足宫廷官府的需求,烧瓷不计工本,精益求精,并且大力创新。因此明代官窑瓷器的新品种不断涌现,继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绘瓷器创烧成功之后,明代又有斗彩、五彩、素三彩、黄地红彩、白地绿彩等大量的釉上彩绘瓷器创烧成功,中国陶瓷也由此进入了以彩绘瓷器为主的新时代。此外,除了传统的青釉、白釉瓷器之外,在明代,红釉、蓝釉、甜白釉、黄釉、酱釉、绿釉等各种高低温色釉均能成功烧制,它标志着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们已完全掌握了各种金属元素的呈色技艺。明代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发展进步与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明代不同时期上看,每个时期因制瓷所选原料、烧制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的差异,使得各个时期都产生了一些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瓷器品种。如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甜白釉、红釉、青釉、蓝釉、酱釉、仿哥釉、仿汝釉瓷器;成化时期的青花、斗彩器;弘治时期的黄釉瓷器;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瓷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青花、五彩瓷器等。这些各具特色的瓷器名品,历来为后人所尊崇和仿效。

元代卵白釉瓷概况及和元代其他陶瓷对比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时间短暂,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有许多优秀陶瓷品种,元卵白釉瓷、青花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元青花瓷在上世纪前期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中后期已逐渐被世人重视,成为古陶瓷学术界议论的热点。目前已陆续有不少研究成果和介绍材料问世。但是,卵白釉瓷(枢府瓷)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马未都先生说:“近些年来似乎有些失宠”,确是如此。笔者有缘,多次采集到卵白釉瓷标本,并收藏了少量卵白釉器物,对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经长期欣赏、揣摸并学习了一些文献、资料,深感对元卵白釉瓷有进一探讨的必要,也盼望我国古陶瓷学术界像对待元青花瓷一样对它更多的关心,使这一国之瑰宝得到世人应有的认识和评价。不久前李知宴先生在《中国陶瓷研究》上发表了《论枢府釉瓷器》一文,对元卵白釉瓷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拜读后获益匪浅。受李先生的启发,笔者将前几年所写有关粗陋文字,进一步整理,在学刊发表,以求教于李先生和有关方家。

一、卵白釉瓷的正名

元代文献中尚未见到有关卵白釉瓷的称谓,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成书于明嘉靖年,吕震等编撰的《宣得鼎彝谱》卷八赐内府道扬及天下名山宫观法盏炉条有:“仿元朝枢府窑款式。”其后一条又称“仿枢府瓷款式。”可见明代已有枢府窑、枢府瓷的说法。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明确指出:“长期以来把元代的卵白釉瓷统称为枢府器是不恰当的。但为了照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仍认为以称这类卵白釉瓷为枢府瓷比较妥当。”我们认为在当时出土及传世卵白釉瓷器、标本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实事求是地暂时定名是无可非议的。但时至今日,景德镇已正式进行了窑址发掘,许多元卵白釉器物及标本问世,特别是某些新发现的署款卵白釉瓷标本的发现,似乎已绝对难以维系那种历史上以偏概全的称呼了。笔者赞同上博陆明华先生的意见:“对这样的称谓,……值得予以纠正。”这里就本人所接触到的一些新标本及有关瓷器就枢府瓷正名为元卵白釉瓷作如下论正、补充:

1.元代景德镇所出名瓷除枢府瓷外尚有青花、釉里红、红釉、兰釉、孔雀兰釉、彩釉等,它们均以装饰、釉色的特征而定名,正名为卵白釉瓷与它们可以谐调统一。

2.枢府瓷带有一定的官窑瓷或官办瓷意味,实际上大部分卵白釉瓷都是民用瓷。卵白釉瓷能涵盖枢府款瓷,而枢府款瓷决难涵盖全部卵白釉瓷。估计将来还会有卵白釉官窑瓷及卵白釉民用瓷之分。“枢府官窑瓷”已不恰当(它仅是一部分官府用瓷);“枢府民用瓷”更是自相矛盾的笑话。

3.从新出土和已知的传世卵白釉器物来看已远远超出“枢府”款,除已问世的“太禧”、“昌江”、“东府”等外,江西省文物考古所1999年在景德镇湖田发掘卵白釉瓷窑址时,出土了带“玉”字署款的卵白釉高足杯残器。在扬州发现了“宪台公用”青花款卵白釉碗底。笔者1989年出差安徽宣城时也曾采集到“玉”字款双龙卵白釉高足杯,残留碗的大部及柄的全部。不久后(1990年)张浦生、李广宁两位先生来寒舍时曾亲自目睹过此标本,当时他们对其造型及釉质颇为赞赏,但因过目瓷片较多,笔者未及详加介绍署款,故那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次年又在宣城采集到署有“宪台公×”久完整的字款碗底,后来见王晓莲女士文章,才知另一字为“用”字,则款意自明。元宪台即御史台,为元中央政权三大机构之一。问题是其他用器物何以会在扬州、宣城出现。元代除中央机构设御史台外,在江南、陕西诸道还设有行御史台。京都御史台称内台,行御史台称外台,其官品秩与内台相同。扬州曾为江南行御史台驻地;宣城为江南道宁国路驻地,设有行御史台隶属的肃政廉访司,宣城之器当为廉访司公用器物。该标本采自宣城梅文鼎纪念馆工地,该处恰为历代官衙所在。除上述标本外笔者还采集到署釉里红“李”卵白釉碗底瓷片一枚,其书法为“松雪体”,工艺为元无疑。

4.从新的发掘报导看,卵白釉器并非一处窑址专烧,据景德镇镇古陶瓷研究部门提供的资料:刘家坞、南河北岸、市区落马桥、珠山附近均有卵白釉瓷发现。

有的地方器物有枢府款,而大部分没有枢府款,有枢府款的窑址也未必可以称为枢府窑。刘家坞烧枢府款瓷,但它大量的还是烧影青瓷及青花瓷,甚至黑釉粗瓷,如果把刘家坞窑址称为枢府窑也是不恰当的。既然尚没有一处专烧枢府瓷的窑口,因此也就不存在枢府窑,刘家坞有枢府款的卵白釉瓷只是湖田窑在元代兼烧的器物,按道理仍属湖田窑。所以我们不必专称枢府窑或枢府釉而应并入卵白釉瓷一类,称它为“卵白釉瓷”。如果将来能够确认卵白釉瓷中有地道的供宫廷使用的官窑瓷,可以称那一部分为卵白釉官窑烧,但枢府尚不能称官窑瓷。

5.历史上的命名,今人未必要与之强行一致。如宣德红釉器,明清时曾称宝石红、祭红、积红等多种名称现在已统称之为宣德红釉。随着时间的推进,面世文物的增多和人们视野的扩大,以新的认识为依据,实事求是地予以适当命名,才是比较科学的。

二、元卵白釉瓷的胎、釉特征

人们常说:“元卵白釉瓷(枢府瓷)胎体厚重,釉呈失透”,事实不尽然。笔者观察了大量元卵白釉瓷器及其标本,恰恰认为这样地卵白釉瓷胎釉的评价是不公正、不准确的。

(一)元卵白釉瓷的胎质

元卵白釉瓷的胎体较宋影青瓷确普遍厚一些,但与元影青瓷则较接近,与其它一些窑口的瓷器,如与唐、五代越窑、宋五大名窑的哥窑、钧窑以及宋元龙泉窑瓷等相比其胎并不算厚重。不少的卵白釉瓷器,如高足杯,其杯壁都比较细薄,笔者采集的高足杯壁上部薄得透亮。即使是凤纹、芦雁纹一类大碗和一部分折腰碗的上部也较精细,薄厚适当。只是有些民用粗瓷胎较厚,但它不是存世卵白釉器的主流。1980年江西高安出土的窖藏元瓷中的九件卵白釉印花五爪龙高足杯也是“胎骨极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前常见的枢府款或无款的类似盘盏可能多为军事部门人员使用,较其他铭文及类型的器物略厚实,过去见到的此种器物较多,曾将其视为整个卵白釉瓷器的代表胎质,实际上也有一部份较精细的。不论那种都较越器、龙泉、哥窑器、钧窑器薄得多。所以笔者意见,评价卵白釉瓷胎质对不宜用厚重的字眼,可否用“胎质坚白,较为致密,”最多指出其胎一般较宋影青瓷厚,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望是卵白釉瓷胎质较一般元代瓷器的胎质细纯,几乎没有多少杂质,故鉴定元瓷常依据的胎中有类似“芝麻点”的杂质和裂隙,对卵白釉瓷基本上不适用。这可能是卵白釉瓷特别讲究追求“白”的效果而注意胎质的缘故。

(二)卵白釉瓷的釉质。

元卵白釉瓷的釉质并不尽是失透状的,据笔者观察,除一部分印花小盘盏(含有枢府款者)及某些大碗呈半失透状外,大量的印花大盘、折腰碗、高足杯等都比较莹润,有的甚至接近汝瓷、宋官窑瓷的莹润度,估计都是为了追求“玉”的效果,失透者(木光)达不到此效果。傅振伦先生对故宫所藏太禧盘的赞誉是:“胎质细腻,洁白坚实,釉色莹润,如羊胎美玉。”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实事求是的。它代表了所有精细的,甚至存世大部分元卵白釉瓷的客观情况。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却总是把“失透”概括为卵白釉质的描述,这是非常片面的。有时还把卵白釉瓷所固有的莹润特征说成是过度性的,特殊性的,或介于卵白与影青瓷间模棱两可的。似乎只有失透状者才是标准器,这不成了“取粗弃精”,把事物的主要本质颠倒了么。1999年江西考古所在湖田窑址发掘出的一批“玉”字款卵白釉高足杯介绍说:“无论在装饰题材与制作工艺上都比内有枢府款字者要讲究、精致。”上述在宣城所采集的元卵白釉印花双龙纹“玉”款式高足杯也是釉质莹润、制作精良。笔者采集的云凤纹卵白釉无款碗残片;在湖田窑区公路边沟拾到的枢府款类中号盘底;在合肥三考口工地采集的高足杯残柄釉质均细致 莹亮。在《中国陶瓷全集》元中所介绍的38例卵白釉器物,其中对28件作了釉质评价。莹润、柔润、亮润者达17件之多。实际上有的评为失透者可能受习惯影响,从图像看仍较莹润。笔者采集了数十片卵白釉瓷片,失透者尚不足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上博所藏任氏墓出土的元卵白釉龙纹高足杯则釉失透较重,已无莹润可言。那是一个特例,可能是长期处于潮湿的墓内,光泽已退,但其造型、纹饰仍保持了精品的原貌。

三、官窑卵白釉瓷问题

官窑概念看去似较清楚,如明清官窑(实指宫廷用瓷),但又不甚明了。人们常把明以前器物上有“官”字或有官府款者都视之为官窑,这样容易造成标准的混乱。笔者意见,官窑瓷应该有一个统一概念,官窑的范畴定得不宜太宽,笔者曾收集到景德镇产“官用供器”款元釉里红瓷片一枚,但瓷质粗糙,据说可能是最低级的烧陶“官”,供窑神所用之器,难道这种器物也能称“官窑器”吗?所以还是像明清瓷的标准那样,朝廷专用窑场生产的御用瓷才能称为“官窑瓷”。

如按上述标准,目前在元卵白釉瓷中尚难确定那里是卵白釉瓷官窑窑场,那些是卵白釉官窑瓷器。元卵白釉“太禧”款盘为元内廷太禧宗禋院祭器,应是官窑器,但尚不知景德镇何处窑口所烧。其他署款均为元政府机构或个人定烧之物,尚难称为真正意义的官窑器(包括枢府款器),“五爪龙”纹饰者有可能是宫廷用具,但从高安窖藏、青浦任氏墓、杭州储运公司窖藏来看,不排除消退时有时尚未有“臣民不得用双角五爪龙”纹饰的规定,或对皇帝的禁令贯彻不力,因而有可能仍属民用瓷。据观察“五爪龙”器较同类大小的器物未必精细,说明使用者身份无多大区别。就笔者所见器物,如任氏墓高足杯,笔者收藏之高足杯残器,前者五爪龙,后者四爪龙,从釉色、胎体厚薄看,似乎后者还优于前者。但是上述“太禧”款盘和《元史》祭器篇有“中统以来,杂金宋祭器而用之,至始初,始造新器于浙江行省,其旧器悉置几阁”的记载(浮梁州隶属江浙行省),可知元廷在景德镇设官窑烧祭器是可能的。笔者曾采集到卵白釉瓷大碗残底一枚,其工艺之规整在同类瓷中历来罕见。外壁下为划花仰莲纹,内壁为印花龙纹(龙爪不全,但能看出为五爪型),令人惊奇的是其内底有流畅的划花大风带如意纹。此纹饰在教材中列为洪武瓷特征,该器的整体纹饰与上博展示的永乐甜白釉大碗纹饰如出一辙。笔者尚收藏有相同的永乐碗底残片标本,相同纹饰的永乐釉里红碗底残片标本,只是元器另有自己的特征,如碗底厚实,外底面有旋纹,底足外端整齐地斜削一周,足根有火石红斑及少量砂粒。其底足厚达1厘米之多,底径达9厘米,恰为笔者所藏元卵白釉飞凤纹大碗底的两倍。其碗壁与凤纹碗相似,估计口径达35厘米以上。且釉色润亮匀净,胎白坚密。如此之大的碗具(像飞碗一样呈浅平斜坡状)及其造型特点当为祭器无疑。因永乐官窑甜白,釉里红器在纹饰上、风格上都与其一脉相承,该大碗应与明早期官窑同一窑场或同类窑场,为官窑卵白釉瓷的可能性很大。上述飞凤纹大碗制作亦十分精良,当为同一窑场之产品。笔者由此揣测景德镇一定有元官窑窑场,而且与明官窑窑址相近或一处,明官窑就是在元官窑窑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景德镇的古窑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元官窑窑址的面纱终将被揭开。

四、元卵白釉瓷与元青花瓷、红釉瓷、彩瓷

元卵白釉瓷由于色白而匀,器外多无纹饰,犹如白纸一张,故适宜“作画”,为青花、色釉、五彩提供了“用武”之地,促进了我国青花瓷、色釉瓷的发展和五彩瓷的出现。

内蒙窖藏出土的“青花龙纹高足杯”,鲜艳的青花色调和勇猛的行龙,令人惊叹,而更令笔者注意的是内壁的卵白釉印花龙纹。笔者见到的是橱内的展品,无法仔细观察。恰巧不久收集到了完全相同质量和造型的瓷片标本,经不断观察,把玩,确为高质量的卵白釉无疑。前述“宪台台×”青花瓷片,其内底亦为卵白釉印花纹饰。英·哈里加纳所著《东方青花瓷器》(叶文程等译)一书在第一章《青花瓷的起源》中认为:“高足杯也是属于最早的一类青花瓷器”。并列举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所收藏的模印纹中刻有“玉”字的青花高足杯,那恰是笔者所收藏的前述“玉”款卵白釉高足杯之发展物。笔者尚收集到元红釉高足杯瓷片标本,其外壁通体红釉(色调已较成熟),内壁为卵白釉印花龙纹。耿宝昌先生曾在《中国文物报》介绍他到的卵白釉五彩戗金龙纹玉壶春瓶,为“梦寐以求”的元五色花、戗金器,但因特殊原因,却“失之交臂”。笔者有幸在友人处见到有类似纹饰和制作工艺的五色戗金龙纹瓷片一方,其龙纹及云朵纹均立粉打底,龙身鳞纹戗金并绕以桔红绶带。云朵为白粉上填以殷红、正蓝、翠绿色,留出云朵的白色轮廓,呈层层叠叠,相互勾连之生动形态。龙纹及云朵均具有元代纹饰特征,唯底釉较一般卵白釉亮纯。其色调像一泓平静的春水,又像明净淡青的晴空。画面不大,约8厘米见方,但美不胜收,如为完整器物(可能为中型彩罐),将是何等的富丽堂皇。更可喜的是不久前上博斥巨瓷从香港购回了六件器物,据介绍也是在卵白釉上施以类似“立粉”工艺,实乃卵白釉瓷族中的奇珍!我赞成耿老的高见:“它的被发现将景德镇烧成五彩瓷的历史提前了约半个世纪之多,并首开珐琅彩之先河。”

综上所述,可见元卵白釉瓷所作之贡献之大矣!值得在中国陶瓷史上大书特书,值得古陶瓷学术界认真加以研究。但这不是说元卵白釉瓷是元青花、红釉瓷、彩瓷的惟一底釉之源,其他白釉瓷可能在某方面或早或迟也做出过贡献。如早期的一部分民用元青花,民用红绿彩瓷就不是以卵白釉为底制作的,成熟期至正型元青花器那微青色,细润的底釉与鲜艳的进口蓝料相结合把元青花瓷堆向了顶峰。

铜红釉瓷器与钴蓝釉瓷器介绍


铜红釉瓷器与钴蓝釉瓷器烧制成功,也是元代景德镇的两个创新品种。为明、清颜色釉瓷器的发展奠定了技术与物质基础。

铜红釉是将氧化铜掺入釉料之中,作为釉施于器物表面,在大窑内烧制而成。而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为原料,用笔绘画于瓷胎上,其上施釉,放入窑内烧制而成的,因此,它是一种釉下彩,两者是不同的,铜红釉瓷器与釉里红一样不易烧成,发色往往为紫红色、褐紫色,鲜红色者很少见。另一种铜红釉加印花装饰的品种就更为罕见。传世的只有一种盘,盘里印云龙纹装饰,制作精湛,器底一般无釉,俗称砂底。

钴蓝釉瓷器与铜红釉瓷器在制作工艺上完全相同,只是它们的着色原料不同。钴蓝釉是将氧化钴料掺入釉中,施于器物的表面,放入大窑内烧造而成。钴蓝釉瓷器烧成较为容易,流传于世的较铜红釉瓷器为多。除了一种印花云龙纹器外,还有一种蓝釉上再描金花的做法,俗称蓝釉描金,如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窑藏出土者就是一例。其制作非常精致,在传世瓷器中极为罕见。

蓝釉白花瓷器也是这时期的重要创造。有蓝地白龙梅瓶,有蓝地白龙纹盘,其特点是蓝白色彩对比强烈,白龙细部用划花描绘使其具有立体之感。它与青花瓷器的白地蓝花的做法正相反,别具一格,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中国陶瓷文化略谈(附四)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


常见行话——古瓷器典型特征

既然对瓷器感兴趣,就一定会注意欣赏、研究各朝各代著名的窑口和陶瓷器物。经过几千年的承袭和发展,中国陶瓷文化除了精湛的工艺、雅致的美学、精美的器物之外,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瓷器特征的约定俗成的话语。这些话语已经成为古瓷器行业的常用口头语,即行话的一部分。了解这些行话,对你接触古瓷器行业、欣赏品鉴陶瓷,是很有必要的。我这里收集了一些瓷器行业行家常用口语和简单解释,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并不爱好瓷器收藏和鉴定,本文不一定全面、到位甚至可能还有谬误,敬请谅解。文中的图片都是示意图,大多从网上收集,向图主致谢!

紫口铁足——南宋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特征之一,相传这是宋代哥窑的特征,但从考古发现与传世器物看,南宋龙泉窑的黑胎瓷(龙泉瓦窑窑、大窑等一些产品)、南宋郊坛下官窑和传世哥窑器以及明清两朝景德镇仿哥器都有这一特征。此名最早见于明曹昭《格古要论》,明清两代野史杂记中谈宋官窑者多据此加以引伸。

形成原因:由于其瓷胎含铁量较高而呈黑灰色,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时因器口釉下流,釉层簿胎色微露而呈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呈现铁褐色,故称谓“紫口铁足”。黑灰色胎和青釉配合,加上紫口铁足,既能衬托青釉的柔美,又使厚釉产品呈现挺拔秀丽的质感,给人以稳重、朴雅的形象。

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宋哥窑瓷器釉饰特征之一,以釉面开片,其纹如冰裂为其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用颜色较深的着色剂(有说草木灰,有说墨汁的?)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深。以后在黑纹片之内又续开细小裂纹,日久呈褐黄色,两种纹片一黄一黑,就形成了金丝铁线。“金丝铁线”的说法出自《南窑笔记》。

堆脂——明代人对宋代瓷器釉质描绘用语。最早见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签》,有"汝窑馀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记载。后人对釉质肥润的瓷器多用"堆脂"来形容。

泪痕——宋定窑瓷器釉面的特征之一。因外部釉厚下垂,象落泪厚留下的痕迹,故名。最早见于曹昭《格古要论》,文中有"外有泪痕者是真"句,以此作为鉴别真假定窑的标准。《清秘藏》、《博物要览》等多引用之。

蚯蚓走泥纹、蚯蚓釉——北宋后期禹县均窑所烧宫廷瓷器釉面特征之一。因素烧过的坯体在施釉后晾坯乾燥不当,釉层产生裂痕,高温烧制过程中釉料使发生流淌而填平裂痕,这就行成了如蚯蚓在湿泥土上爬过(蠕动)的痕迹。禹县古瓷窑遗址虽已发现近百处,然蚯蚓走泥纹只在均台遗址大量发现。

蟹爪纹——瓷器釉面的纹片如蟹爪,故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汝窑和官窑条都记载“......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

鱼子纹——在单色釉瓷器表上出现非常细碎的开片,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细眼,极具观赏价值,因其状如鱼子,故名。由于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存世量极稀少,属开片釉中之极其名贵的釉种。宋代名窑均有烧制,清代有仿中精品。现代仿品多。

铁锈花——瓷器装饰彩品种之一。即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石作颜料,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经高温烧制而成,特点是釉层里呈现灿烂的铁锈红(褐)色花纹,故名。铁锈花为北方磁州窑系宋、元、金时期的特有品种,宋代山西黑瓷即见有此种装饰,清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也有铁锈花的生产,其釉料中除铁外,还有适量的锰,釉面呈赤褐色。清寂园叟《陶雅》有载曰:“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

开片——瓷器釉层有裂纹称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裂纹仅限于釉层,而不及胎。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开片又称冰裂纹,釉面裂纹形同冰裂,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按大小分有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鱼子纹等。宋代以后景德镇窑历代都有仿烧哥窑瓷器。

芒口——对瓷器口部无釉者的称谓。北宋苏轼《志林》曾有"真玉须定州磁芒所不能伤者乃是"的说法;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的记载;则此芒字似有锋芒的含义。证以《吴越备史所载:吴越贡宋定瓷有镶金银口者,不镶金银口的仍占多数,使用时锋利的口缘会划破口唇,因此不堪使用,只能专用汝窑瓷器。

花口五出——亦称"五出口"。指瓷器的口部为五花瓣者。系仿照花卉形式製作。唐人诗中咏赞花卉,有"花口五出"句,此名盖来源于此。碗口为四瓣或六瓣时,则称"四出口"或"六出口",六瓣以上的则统称"葵瓣口"或"莲花口"。

洗口——器物口部的一种样式,因其形如洗,故名。同样,凡口缘内收的,称"敛口",外撇的,呈"撇口"或"敞口";口缘向上的称"直口";凡盘碗一类器皿,口向外折的,称"折沿"或"板沿"。

圈底——指陶器底部为圆形而向外凸出者。我国早期陶器底部多属这类形式,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普遍出现,红陶盆、钵、罐等器皿较多。圈底沿袭时间较长,到战国时期仍有。

圈足——陶瓷器足部的一种形式。指器物底部承以一个圆形圈以托起器身者。唐代瓶、壶、盘、碗等器已有圈足,但不普遍;宋以后盛行,各类器皿几全有圈足,很少例外。圈足形态有高低深浅之分,足壁有薄厚之别。其成型方法有镶接和旋削两种。由于各个时期的圈足挖足工艺略有区别,致使圈足的深浅、薄厚、足壁倾斜程度也有不同,成为鉴定器物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玉壁底——也叫玉璧型圈足,指唐代碗类中一种底形有如玉壁者。这种碗形多为浅式,碗身作四十五度斜出,圆形平底中心挖去一小片同心圆,形似玉璧,故名。底心内凹处有施釉与不施釉之分,施釉者只有圆环形地面露胎。唐代越窑、邢窑、长沙窑等南北各地瓷窑多烧制,是唐代中晚期比较盛行的一种碗式。有的在外口凸起一周边饰,北方白瓷窑比较多见。

双底足——也称"双圈足"。清康熙前期景德镇流行的器物底足特有样式。多见于青花活五彩大盘,小盘也有双底足者,底部有书"康熙辛亥中和堂制"或"球琳珍玩"款识者,辛亥为康熙十年(1671),也有甲子、乙丑年者,则是康熙十一、十二年的产物。

白釉涩胎——明弘治年间瓷窑常用的一种烧瓷工艺,既挂釉时将先设计好的纹饰预留出来,不挂釉,烧成后以自然的胎色形成纹饰,另有一番装饰特色。创烧在明代之前。

涩圈——瓷坯叠烧前,为分别叠烧,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橘皮釉、浪荡釉、波浪釉——瓷器釉面凸凹不平如橘皮或波浪荡漾一般。波浪釉或称橘皮釉,一般釉厚才能形成,当火焰900度时釉开始熔化,由于没有及时投入新柴,釉面温度有所下降,使表面凝固,当新的柴禾投入,火焰再次升温,就会形成了波浪釉。明宣德时瓷器上就有这种橘皮釉,清雍正开始,也常能看到这种波浪釉,一直到道光末期、咸丰早期。波浪釉形状很难说有什么规律,雍正的瓷器上有的局部有波浪釉,有的整个器身皆波浪起伏,侧光下有的呈不规则的长短皱纹。嘉庆时波浪釉最常见,道光底部也会常见。鉴赏时需侧光看,可以看到釉面有类似橘子皮、波浪的效果,虽然不算是优点,但也不算是缺点,只是这类瓷器的一个鉴定要点。有人比较喜爱,有人觉得是瓷器烧造水平下降的结果,认为釉的表面呈现疙疙瘩瘩高低起伏不美观,而且随底釉不洁白,严重时候正面看也很明显,北京俗话叫它“鼻涕釉”。

苍蝇翅——原为绿翡翠的特征,瓷器指清代郎窑绿釉的片纹内间断有一片一片的银色闪光,很像苍蝇翅。

垂釉——瓷釉流垂到足边,像浓液下垂的形状,一般在宋代小黑盏、清代郎窑红有此现象。

奶釉——白釉的色泽像牛奶一般丰润,特指宋定窑瓷器。

泥鳅背——足底部是圆形,如泥鳅的背一样,故名。主要雍正朝前后多见。

珍珠釉——高温色釉中的特殊品种,具有淡雅素净、颗粒凸起的特殊效果。

裹足釉——瓷釉包足,足部不露胎,一般为支钉烧法。

灯草口、灯草边、露骨——所谓灯草口,是指单色釉瓷器在烧制时,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造成口沿处釉层变薄而露出白胎,在口沿呈现一圈旋状白线或白边。以清雍正时郎窑最为突出。灯草口有的形成露骨

螺旋底——指瓷器底部形成的螺旋纹,在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器上表现最为突出。

刀切底——足部是方棱,如刀切一样。

后刻花——素器后刻花纹或刻花后施釉,再入窑烧制的器物。晚清多见。

淡描——用较淡雅的青料构勒线条,近乎中国绘画中的白描,常用的笔法是用双笔描绘的花纹,双描轮廓,降低青色料的堆积面积,以达到淡雅的目的,一般多见于青花器。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不同青料来实现浓淡配合,比如明宣德时期有一种青花海水龙纹盘,即以国产青料淡描海水波涛,用进口青料浓绘出水蛟龙,更突出了龙的矫健凶猛,可谓浓淡适宜、相得益彰。明代中晚期以后多有以淡描青花绘画线条纹饰。

脱胎、蛋壳、薄胎——都是薄胎瓷器的称谓和行话,形容瓷胎极薄,如蛋壳一般。薄胎瓷创烧于明朝永乐时期的景德镇,是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成化时已有较高成就,万历时有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品。

开光、开光瓷——是指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像长方型、菱形、圆形一类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在边框外饰以单色釉或满地锦纹,称为“开光”,这类瓷器成为开光瓷。其中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瓷器开光始见于宋代吉州窑,清代康熙五彩瓷多见。

反瓷、生瓷——指没有上釉的瓷器,是一种以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素胎生烧的瓷器。反瓷始于明代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窑,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盛行,以烧造文房用具多见。制作反瓷的胎土淘炼精,胎质细密,有滑腻感,烧成的反瓷如骨似玉,很受时人欢迎。现代仿品多。

款识——指明清两代景德镇窑烧制的瓷器底部所书的朝代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和"大清乾隆年制"一般称六字款;写"永乐年制"和"雍正年制"的则称四字款。官窑的朝代款有篆书和楷书两种,称楷书款和隶属款,在款周一般都画双圆圈或双方圈。民窑瓷器的朝代款,其字体则以行书为较多。

干支款——指瓷器上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干支纪年款。我国使用干支纪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以干支年号作为瓷器的底款,始见于明代弘治时期,在清早期和清晚至民国期间较为流行,清早期的干支款以康熙朝数量多见。晚清和民国的干支款识运用普遍,多见于彩瓷画的题跋。传世品有明嘉靖辛酉(1561),清顺治戊子(1648)等纪年款瓷器。

家堂款——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自家堂号。始于明嘉靖(1522-1566)时,以青花瓷器盘碗较多,所见有东书堂、滋树堂、博物堂、玄荫堂等堂号。清康熙(1662-1722)时比较盛行,青花、五彩等都有,如中和堂、慎德堂、世锦堂、兆庆堂、谦牧堂、世恩堂、拙存堂、常丰轩等,家堂款瓷器沿袭到清末。

私家款——指私人定烧瓷器所书写的名字或别名。清代前期比较流行,如康熙(1662-1722)时的若深珍藏、奇石宝鼎之珍、永庆之珍,雍正(1723-1735)时的安吉居珍玩、坦素清玩,乾隆时的旧畹山房、古香书屋、文甫雅玩等。

王府款——指明代王府定瓷器时底部书写的款识。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子孙相袭为王者多,因之传世与出土青花瓷器中,书写王府款者不少,如德府造用、长府造用、赵府造用、晋府造用、万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潘府佳器、郝府佳器、秦府典膳所等。这些王府定烧瓷器的时间多在万曆(1573-1619)时期。有写甲戌春孟赵府造用者则是崇祯七年(1634)定烧的清代有道光丁未定府行有恒堂製造款者,多为粉彩瓷器。宜兴紫砂中亦有咸丰年定府行有恒堂定烧的茶壶,传世品较少。

篆书款——指明清两代瓷器款识用篆书体者。明永乐(1403-1424)时青花压手杯和白釉、红釉盘碗的款识都用四字篆书体,宣德(1426-1435)以后多为楷书款;清雍正(1723-1735)时颜色釉瓷器从篆书款为多,多印四字篆款,青花多书六字款。

楷书款——指明清两代景德镇瓷器款识用楷书体者。明清两代官窑瓷器以楷书款为主,篆书款只占很少部分。由于分工很细,款识都由专人书写,因此书写的字体大体相似。

堆料款——指清代康熙至乾隆(1662-1795)时珐琅彩瓷器的款识。因字铭用珐琅彩书写后都凸起,以形成堆垛,故名。堆料款有蓝彩和胭脂彩两种,是珐琅彩瓷器款识的主要款式;有青花者,仅用于紫地珐琅彩碗,不属堆料款范围。

吉语款——指瓷器底部所书写的吉祥语。始于明代,多见于民窑青花盘碗或罐的底部,流行于嘉靖到明末。常见的有富贵佳器、长春佳器、玉堂佳器、永享佳器、天福佳器、天禄佳器、富贵长春、德化长春、永保长春、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有些吉语清初仍沿用。

铜口——瓷器口缘或足部有包镶金属的,包金的称"金口",包银的称"银口",包铜的称"铜口"。包金属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显示尊贵或豪富,在瓷器上包镶金银,五代末至宋初吴越钱氏进贡或陪葬瓷器中较多,宋定窑及青白瓷也有类似出土物。另一种是为了弥补口部无釉或伤残而包镶铜口,也多见于定窑及青白瓷。

单色釉:市场看好瓷器“小清新”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雅致单色釉种类繁多

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但当时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现在宋元和明清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其中汝、官、哥窑瓷器以青色釉为主,器型多仿古代青铜器造型,如尊、炉、鼎、洗、钵等。定窑瓷器以白色釉为主,且多是白色釉刻花纹。

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就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天蓝釉、豆青釉、苹果绿等单色釉瓷器。其中的郎窑红为当时的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烧制,并是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基础上所创,被视为单色釉瓷器中的顶级品。雍正年间,江西景德镇单色釉瓷器烧制形成一个高峰,品种有天蓝釉、豆青釉、胭脂红、宝石红、天青釉等。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

单色釉瓷器渐成藏界热点

在国际收藏市场中,单色釉符合西方现代美学中的极简主义、色块理论等对造型和色彩的纯粹追求,备受海外藏家喜爱。据了解,单色釉瓷器的收藏在晚清民国就已经成为潮流,来自欧美、日本等地的藏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已完成从青花、彩瓷到单色釉的完整的审美体系过渡。从单色釉的拍卖市场数据可以发现,早期单色釉拍卖较集中在我国香港地区,且成规模的拍卖较少,

2000年,随着明清官窑瓷器整体市场上扬,单色釉瓷器也逐渐受到重视。这一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瓷杂专场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前牛津大学教授霍氏珍藏的70件重要明清单色釉瓷器,总成交2562.74万港元,对其后单色釉瓷器的收藏和拍卖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珍藏”专场中,清乾隆炉钧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以1972万港元成交,再次带动单色釉瓷器市场价格上扬。2007年,北京保利、北京翰海都有单色釉专场推出,单色釉瓷器也成为瓷器拍场大项。

2015年,香港邦瀚斯、保利香港、北京翰海等多家拍卖行推出单色釉专题拍卖,香港苏富比的一件“清雍正粉青釉浮雕缠枝莲如意耳扁壶”以2048万港元成交,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清雍正仿官釉贯耳弦纹大方壶”以1150万元成交。

面对单色釉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业内专家表示,由于明清单色釉器主要集中于官窑,且用途多为礼器、祭器,生产数量较小,传世量相对其他瓷器来说就显得更少,这是单色釉器价格走高的前提。而近年来宋元瓷器在二级市场的高价成交,也助推了单色釉瓷器的价格上扬。专家建议,收藏者可多关注晚清单色釉瓷器,如雍正单色釉瓷既继承了宋代瓷器的大气,又发挥了清代的烧制技术特点,创新了多种新釉色,如柠檬黄、淡绿等,看上去简洁大方、清新雅致。而入门级藏家可以考虑一些略有破损的单色釉瓷,价格通常较低,若能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

陶瓷文化:古玩瓷器鉴定秘籍,真品与赝品对比鉴别


黑釉剔花也称剔地留花,是金元时期晋北地区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等最突出的装饰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是先施黑釉,再在釉上勾勒纹饰轮廓线,然后将纹饰之外的釉层剔掉,露出或深或浅的胎体本色,再以尖状工具勾划纹饰的细部。与磁州窑的白地剔花产品相比,晋北地区的黑釉剔花瓷普遍不施化妆土,纹饰风格更为粗犷。产品造型常见碗、盘、小口瓶、玉壶春瓶、大罐、带系罐等,体形高大的器物一般有两层或三层装饰带,纹饰题材有各式花卉、花鸟、人物、鱼纹、兔纹等。临汾窑是山西南部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临汾市尧都区龙祠村附近,明清文献记载该窑生产黑釉瓷。20世纪70年代,故宫专家在山西调查窑址时发现该窑,证实文献记载属实,从采集的窑址标本看,临汾窑除烧造黑釉瓷外,还生产酱釉、白地黑花和白地划花等品种,瓷业生产时间主要是元代,并延续到明代。该窑生产的黑釉瓷精者漆黑光亮,一般产品外壁施半截釉,釉色呈黑褐、酱褐等色,有的还饰有褐色彩斑,产品造型以直口出棱式碗和直壁式碗最为典型。多年来,考古发现的金元时期烧造钧窑类型瓷器的窑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而金华铁店窑则是南方地区罕见的生产仿钧乳浊釉瓷的窑场,其窑址位于今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早期制瓷以青瓷为主,元代大量烧造仿钧瓷特点的乳浊釉瓷器。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打捞出水的我国元代外销贸易瓷中曾发现过155件钧窑类型瓷器,经研究比对就是铁店窑产品。元代铁店窑乳浊釉瓷造型有碗、盘、高足杯、鼓钉三足洗、花盆、鬲式炉、壶等,施釉采用二次上釉法,釉面自然流淌,无红斑装饰,釉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等色,精致器物釉面蓝白两色错杂交融,有蓝中泛紫的荧光,似燃烧的火焰,鉴赏者对其有“火焰青釉”的美称。吉州窑是宋元时期南方地区的名窑之一,受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的影响,元代吉州窑也生产一种白地釉下褐彩瓷器,与磁州窑白地黑花器在白色化妆土上彩绘花纹再罩釉烧成的制作工艺不同,吉州窑产品则是在米黄色胎体上直接彩绘纹饰再上薄釉烧成,色调较深的胎色与深褐或褐红色纹饰形成的对比虽没有磁州窑产品那样鲜明强烈,但也颇有特色。常见造型有长颈瓶、盆、枕、炉等,所绘纹饰以海水纹、蔓草纹等最具时代特征。(黄卫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