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艺宝瓷砖 > 导航 >

谁该为冀宝斋博物馆的奇葩展品买单

谁该为冀宝斋博物馆的奇葩展品买单

艺宝瓷砖 大雅斋瓷器鉴别 古代的瓷器的名字

2020-11-02

艺宝瓷砖。

关于冀宝斋博物馆,是因为作家马伯庸的博文而走上各个媒体头条的,各种惊世骇俗的表现着实让人震撼,甚至被这位作家形容为“颠覆三观”。

冀宝斋展品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冀宝斋博物馆的,说“冀宝斋”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归属于河北省冀州市二铺村集体所有。主要以收藏元、明、清三朝官窑瓷器为主,藏品数量之丰,种类之多,各器釉色之纯,图案之美,做工之精,俱臻佳妙。多家电台、电视台及各级报刊对这些古代艺术珍品进行过多次专题报道。清华大学瓷器系博士生导师梁任生、内画大师王习三、陶瓷工艺大师鲍志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等许多专家、学者亲临“冀宝斋”鉴赏考查后,在对“冀宝斋”藏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的同时,纷纷题词嘉勉。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孙学海先生对“冀宝斋”送去鉴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认定其中22件为真品并亲自开具了鉴定证书。TaOci52.CoM

许多人对“冀宝斋”的评价是:“听了不信,看了震惊。”此非虚言,不仅专家、学者及一些大收藏身有同感,就连景德镇做仿古瓷的高手们对此也赞不绝口,称其精妙神韵决非仿制所能为之。“冀宝斋”创始人王宗泉先生曾将所藏千余件珍品悬赏:谁能确认出其中一件赝品者,可获奖一万元。时至今日,尚无得主。

甚至曾经在新华网上都出现过这样的文章:

看了冀宝斋收藏的古瓷器,给人的第一感觉除了震惊之外,用任何语言形容都显得苍白。真想不到那些只有在大博物馆和电视画面上及图片中才能看到的瓷器珍品,突然间会一起展现在眼前并且伸手可及,实在是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规整硕大、风格豪放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等,彰显着昔日大元帝国的王者之风;明代的五彩、斗彩和清代的粉彩、珐琅彩等,器型众多,异彩纷呈,令人目不瑕接,眼界大开;一件元代青花釉里红留白葵口大盘,直径达148厘米,器型之巨、釉色之润、图案之美用"无与伦比"称之实不为过。一个大明宣德年间的青花釉里红龙纹大缸高56厘米,上口直径43厘米,底足直径40厘米,绕缸云卷龙腾,大气磅礴,凸显着皇家的威严和至尊;清三代的各种官器更是匠心独运、精美至极。

当初对于冀宝斋的成立,有人这样形容,说“冀宝斋”成功开馆有三个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以中国古瓷器为主展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馆藏丰富,特色突出,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创建了一个宝贵平台;其次,它是冀州城市建设中精心打造的文化亮点,品位高,影响大,丰富了“九州之首”文化品牌的内涵,是彰显冀州古都风韵的窗口;第三,它是社会力量出资兴办的一个大型公益文化设施,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民办文化设施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是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典范,充分体现了崇文重商、敢为人先的“九州之首”人文精神。

敢问,这样的一个形象工程文化工程,出现了当今的闹剧,到底是哪个部门或者哪位仁兄的过错呢?又是谁该为冀宝斋博物馆的这种明晃晃的伪文化买单呢?

扩展阅读

景德镇瓷器精品将亮相南宁博物馆


由江西省博物馆和南宁市博物馆主办的“千年瓷都——江西省博物馆藏景德镇瓷器精品展”将在南宁博物馆一楼开展,将展出江西省博物馆藏的景德镇111件/套瓷器精品,全面展示景德镇一千多年的瓷业发展与成就。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脉络,通过三大部分展示了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的面貌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将展出不少举世仅存的国家珍宝,如青白釉釉里红堆塑四灵塔式盖罐、红釉老年文官俑、青花松竹梅纹长颈瓶、玲珑粉彩西厢故事图盖碗、斗彩云龙纹盖罐、霁红釉玉壶春瓶等,观众可一览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瓷、颜色釉、玲珑瓷、粉彩瓷的真容。

本次展览展出时间为2017年12月14日至2018年3月25日,是南宁市博物馆近期举办的跨年大展。南宁市博物馆围绕展览主题和内容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 “瓷声灵动”景德镇瓷风铃制作、“一抹青妆”元青花瓷手链制作等,并推出创艺教室特色课程《瓷美·如画》,观众们可通过聆听讲解、参与互动课堂、手工制作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展览内容。

广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明石湾窑鳌鱼


石湾窑鳌鱼,是明万历年间佛山霍韬祠堂的脊饰两端的装饰物,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是广州博物馆(微博)的镇馆宝物之一。

文物分头、身两部分,接口处为子母口下巴着地,尾巴上翘,头部似狮子,张口露齿,突眼弯角,身体浑圆,遍体鱼鳞,通体施黄、绿、紫三色,色彩斑斓,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产地为佛山石湾窑,是明清岭南地区著名的陶瓷窑口,产品自清中叶以来畅销国内外,甚至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国的庙宇建筑,多采用石湾窑的瓦脊作建筑装饰。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说“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这件明石湾窑鳌鱼色彩漂亮,可与石湾窑生产的三彩器互相印证,可考证是石湾窑早期的器物,对研究石湾窑明代生产情况,乃至岭南建筑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鳌鱼,中国古代神话认为是龙的九子之一,可趋祥辟邪。相传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女娲担心天会坍下来,赶紧抓住了一条大鳌鱼,砍下它的四条腿,墩在地的四角上,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着,这就是鳌鱼顶天负地的传说。我国一些地区还有“鳌鱼转侧”的传说,说是大地是由一条大鳌鱼顶着,时间一长,鳌鱼想翻身了,一动就会引起大地颤抖,于是发生了地震。历史的发展中,我国还发展出鳌鱼负山、龙伯钓鳌、独占鳌头等神话传说和成语故事,现在的番禺沙湾民间还有以鳌鱼为道具的舞蹈鳌鱼舞,体现踊跃向上的精神。足见鳌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

《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近日出版


旅顺博物馆专题文物图录《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近日出版。该书从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众多陶瓷器中遴选了169件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顺序选录。所选陶瓷器涵盖国内诸多窑址的产品,部分窑属自成体系,如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磁州窑黑白瓷、景德镇窑彩瓷以及出产于吉州窑与建窑的黑釉瓷等。

书中收录的瓷器以越窑瓷器时代最早,其中东晋“青釉褐彩文字罐”釉面光亮,口沿饰四组褐色斑点,肩部以褐彩楷书“作此著枺者自用之也矣”字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书中收录的青花瓷器艺术特色鲜明,时代特征明显。唐代“鲁山窑花斑釉双系罐”内外均施釉不到底,釉呈月白色,釉面随意点绘蓝彩花斑釉装饰,自然流淌,据考证这种蓝彩应属于唐青花,实属国内少见。青花瓷在唐代巩县窑烧制成功以后,经过宋元,在明代大放异彩,书中收录的“永乐青花锦纹蒜头口双耳扁壶”、“永乐青花插枝莲大盘”及“宣德青花缠枝纹菱花口大盘”均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土矿,青花呈现出宝石蓝般美丽的色泽,并出现深入胎骨的黑锈斑点,其受人喜爱的程度可从后世不断追仿中得到证明。

本书还首次展示了馆藏四件明代漳州窑外销瓷,釉薄、呈色稳定,色彩极其绚丽。此外,图录中的陶瓷器还包括相当比重的景德镇官窑彩瓷,如馆藏康雍乾三代的青花、斗彩、素三彩等颜色釉瓷。

《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收录的陶瓷器所涵工艺类别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程,将对文博界同仁及陶瓷收藏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中国内地首家汉代陶瓷民间博物馆在穗“迎客”


中新社广州11月8日电中国内地首个汉代陶瓷民间博物馆--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8日在广州“迎客”。该博物馆馆长、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蒲重良表示,将“悬赏打假”,如有人在馆内发现一件假文物,经证实后即奖5万元人民币。

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该博物馆由街道提供场地、民间收藏家自主建设管理。走进博物馆大门,一个特大的汉代原始青瓷大瓮映入眼帘,蒲重良说,一件灰陶女舞俑“嫦娥舞月”与另一件青釉三足印刻花双耳鼎堪称“镇馆之宝”,均是国家一级文物。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展出的藏品丰富,主要展示汉代的无釉陶、釉陶、汉两彩陶等。展出藏品均为权威专家鉴定的文物,其中2件为国家一级文物,15件为国家二级文物,大部分为三级文物。

近年来,民间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藏品质量参差不齐,民众对民间博物馆藏品真实性表示担忧。蒲重良表示,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所有展品都是经专家鉴定过的真品,广大行家可前来“踢馆”,并有重金奖励。

当日,广东首个八旗文化博物馆也在越秀区开馆,重现八旗官兵驻防广州的历史。据介绍,目前,越秀区共有18个主题博物馆、行业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投入使用,均免费对公众开放,这些藏身在社区内的微型博物馆,以一种“亲民”的面孔走进民众生活,备受追捧。

越秀区委宣传部长陈晓丹透露,近期该区将出台扶持民办博物馆(艺术馆)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激发和保护民间力量参与博物馆(艺术馆)建设的热情。

陶瓷文化:探访河北临城邢窑博物馆及邢窑遗址


观众参观邢窑博物馆

去河北临城,参观了中国邢窑博物馆和射兽村南邢窑遗址。这一回,算是访到邢窑的源头。

邢窑、定窑、磁州窑——作为河北人,对自己家乡的“三大名窑”不可不知。即使没有看过博物馆的历史陈列,中学历史教课书《中国古代史》“唐朝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一节中——“邢州白瓷像银像雪,越州青瓷像玉像冰”的记述,也会留给人以极为直观的初步印象。

但是,仅仅像银像雪,就是邢窑瓷吗?当然不是。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不但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于方响。同时,也因其产量较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所以,请一定记住: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当我终于走进邢窑博物馆的那一刻,真有目不暇接之感:这里不但展示了邢窑白瓷,更有瓷器的老祖宗“釉陶”以及比白瓷老得多的“酱釉瓷”、“青釉瓷”等,分明就是一部瓷器发展史啊!随着脚步渐渐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瓷器也越来越精美,及至展台上白瓷成为主流时,无论是隋代透影白瓷器盖或是唐代白釉带托塔形盖罐,那一件件邢窑白瓷所焕发出的摄人心魄的魅力,无不引得人长时间驻足观看……

最后一个出了展厅,望着序幕厅那面镶满瓷片的土墙,竟有恋恋不舍之感!作为展览提纲挈领的一笔,这面土墙的设计堪称高妙——它的存在,分明时刻都在提醒人们:你已经访到邢瓷的源头了!

毕竟是在邢瓷的故乡,就在当天下午,我们就真正深入了邢窑遗址——位于射兽村南的一处邢窑遗址。

与想象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废弃的窑炉,也没有成堆城垛的瓷器,一眼望去,所见皆是正待生机萌动的瓜棚豆架,分明一派宁静安详的农家景象……幸有临城县文保所王信忠副所长与我们一路同行,他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临城县邢窑遗址的分布,说我们目前所在的射兽村南,是一处金元时期的邢窑遗址……若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115年在会宁称帝那年算起,这处遗址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我们脚下这条并不宽敞的土路上,瓷片、陶片遍地都是,随便捡起一块拿在手里细细打量,似乎看不出与当代陶瓷有什么不同之处……正如历史长河中不是每一天都需要大书特书一样,任何一个品牌的造就都离不开取精去粗大浪淘沙的过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属于历史的东西即使粗陋,你也无法否认它的价值!正如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都无法绕开它的开头,那就是:“从前……”

任一处邢窑遗址,不都是邢窑弥足珍贵的“从前”吗?

《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近日出版


旅顺博物馆专题文物图录《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近日出版。该书从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众多陶瓷器中遴选了169件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顺序选录。所选陶瓷器涵盖国内诸多窑址的产品,部分窑属自成体系,如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磁州窑黑白瓷、景德镇窑彩瓷以及出产于吉州窑与建窑的黑釉瓷等。

书中收录的瓷器以越窑瓷器时代最早,其中东晋“青釉褐彩文字罐”釉面光亮,口沿饰四组褐色斑点,肩部以褐彩楷书“作此著枺者自用之也矣”字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书中收录的青花瓷器艺术特色鲜明,时代特征明显。唐代“鲁山窑花斑釉双系罐”内外均施釉不到底,釉呈月白色,釉面随意点绘蓝彩花斑釉装饰,自然流淌,据考证这种蓝彩应属于唐青花,实属国内少见。青花瓷在唐代巩县窑烧制成功以后,经过宋元,在明代大放异彩,书中收录的“永乐青花锦纹蒜头口双耳扁壶”、“永乐青花插枝莲大盘”及“宣德青花缠枝纹菱花口大盘”均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土矿,青花呈现出宝石蓝般美丽的色泽,并出现深入胎骨的黑锈斑点,其受人喜爱的程度可从后世不断追仿中得到证明。

本书还首次展示了馆藏四件明代漳州窑外销瓷,釉薄、呈色稳定,色彩极其绚丽。此外,图录中的陶瓷器还包括相当比重的景德镇官窑彩瓷,如馆藏康雍乾三代的青花、斗彩、素三彩等颜色釉瓷。

《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选粹·陶瓷卷》收录的陶瓷器所涵工艺类别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程,将对文博界同仁及陶瓷收藏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