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绿釉瓷器 > 导航 >

古代长沙人避暑神器: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古代长沙人避暑神器: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古代绿釉瓷器 古代青瓷器 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2020-11-03

古代绿釉瓷器。

名称: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时代:唐代

级别:一级

尺寸:通长18厘米、高9厘米、宽10厘米

来源:1986年长沙市公安局西区分局

水上派出所拨交

收藏:长沙博物馆

时令已至夏至,天热了起来,避暑祛热提上日程。如今,电扇、空调各类纳凉之物齐上。在古代,长沙人的消暑器具有什么特色呢?除了扇子、凉屋、冰鉴等纳凉器具,还发明了取凉之器——瓷枕。

纳凉瓷枕始见于隋代,盛行于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醉花阴》描写的“玉枕”指白瓷枕,它是我国古人夏日纳凉的一种寝具,诗歌也反映了瓷枕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

瓷枕始见于隋代,盛行于唐。当时,国家百废俱兴,随着青瓷制作工艺的成熟,青瓷制品日渐走入平常百姓家,瓷枕也成为人们喜爱的夏日乘凉的床上用品。古人认为,瓷枕有着“清凉沁肤,爽身安神”的作用。古代瓷枕的品种复杂多样,南北方各大窑系都有烧制,其中尤以河北磁州窑的产品最负盛名。磁州窑的瓷枕几乎都是绘画装饰的,而这种装饰特色正是受到长沙窑的影响所致。

长沙窑中,瓷枕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在1983年的窑址发掘中,共出土瓷枕48件,它可分为腰形、梯形、方形、几形、伏兽形等类型,此外还有如意形。当时,作为新兴事物的瓷枕造型如此丰富,恐怕不是窑工们的直接创造,有些造型应当是借鉴、模仿或者改良其他质地的枕而来,从中可以管窥唐代用枕的一些习俗。长沙窑瓷枕尺寸短小,有专家提出可能不是实用睡枕,而是脉枕。其实在唐代,枕的尺寸就是偏小的,因为在其他窑址生产的瓷枕尺寸也很小,比如三彩枕、绞胎枕等,直到宋元时期瓷枕的尺寸才不断加大变长。

瓷枕的造型考虑了舒适性,据天津历史博物馆有关人员的研究:“陶瓷枕不管是长方的、八方的、椭圆的还是象形的,其基本形态都是前低后高,中间凹下或者两边翘起。其高度相当于人头部一侧肩宽左右的尺寸,不管是仰卧,还是侧卧都是便于人头的安枕使头与颈椎得到最有效的支撑,以达到休息目的。这完全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

兽座瓷枕以吉祥猛兽为形,寓意逢凶化吉

1986年,正值长沙博物馆建馆之年,长沙市公安局西区分局水上派出所拨交一件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座瓷枕。

该瓷枕为荷叶行枕面,中部微凹,枕面以褐、绿、蓝彩饰满云山纹,云山之间饰两只蜻蜓飞翔;枕座为一卧兽,两眼圆睁,鼻头上翘,嘴角紧闭,双耳竖立稍弯曲,兽背置鞍垫,四周挂饰流苏,四肢匍匐于方行底板,尾巴紧贴臀部。周身以褐、绿相间作点彩条纹,额头、面部饰刻画纹,颈部两侧饰卷毛。底板下有一方孔,径2厘米,与内腔相通。虽然这件瓷枕枕面稍有破损,但遮挡不住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006年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来馆鉴定时,一致认同它为国家一级文物。

器具以吉祥的猛兽为形,寓意“辟邪”及求子之意。《唐书·五行志》载:“韦后姊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白泽是通晓天下鬼神万物状貌,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兽座枕是长沙窑瓷枕中最有特色的,狮枕最为常见,有单狮,也有双狮。

在众多的瓷枕中,虽然造型不同、装饰不同,但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瓷枕上都会开孔,那这个孔是做什么用的呢?这点其实是长沙窑工故意而为的,有孔既可以避免烧造时因密闭的器内空气热胀而爆裂,也可以使枕箱里的热空气从开孔中排出,保持枕面的清凉。

我们今天觉得瓷枕过于坚硬,没办法枕。其实古代人枕硬枕头是有传统的,史书上记载司马光就睡一种“警枕”:截一块圆木头,枕在脑袋下,上面还坠一个铃铛。铃铛一动,司马光就会醒来。他之所以能写出《资治通鉴》,就因为睡了这枕头,珍惜光阴啊!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唐代长沙窑珍品褐绿彩双系罐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它兴 于唐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五代。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器型品种有碗、碟、瓶、罐、瓷枕等生活器皿。它虽在质地、成型、精巧等方面逊于越窑青瓷、邢窑、定窑白瓷,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开创陶瓷史上釉下彩绘的先河,特别是釉下彩绘山水、人物、花鸟及诗文书写,透出一缕大唐民俗文化的清新气息,而深受海内外人们的挚爱。

地处安徽省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安庆地区,墓葬中时有长沙窑器物出土,品种有壶、罐、碗、玩具等等。这是怀宁县一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长沙窑褐绿彩双系罐。此双系罐高18.5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17.5厘米,直颈,口沿外侈,窄肩,直腹,底部内凹,肩贴双系,双系两面用褐绿彩点绘相似的斜方形状图案纹饰,斜方纹内用绿彩点绘波浪纹。整件器物形体大方,修胎规整,釉层莹润光滑;为衬托出彩料的成色,达到其彩绘美的效果,器物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起到了增强胎体的致密度和增加瓷胎白度的作用;同时纹饰采用点、线表现手法,水墨晕散效果的抽象图纹,给人以丰富的想像空间。是一件难得的唐代长沙窑珍品,2004年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收藏于怀宁县文物管理所。

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荷纹罐(唐)


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荷纹罐(唐)

现藏扬州博物馆。

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最大腹径25厘米、底径19.5厘米。

罐大口、侈唇、高颈、窄肩、深腹呈圆筒形,肩部置对称的扁环形模印纹饰的双系,其中间为阳文“王”字,其两侧为阳文云纹。罐外壁满施均匀黄釉至底,露出米黄色胎,而外底内周(即内芯)向器内凸入处则满施黄色釉。此罐以褐、绿两色的圆点相间排列组合成联珠状云荷纹,云荷纹即是以五朵小如意云为主,组合成一朵大如意云纹,并于其两侧云梢处饰以亭亭玉立的莲花各一枝,又在对称的两组云荷纹之下的间隙,各补上一枝荷叶纹,这样,就使此罐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云荷纹图案。其相间排列的联珠状云荷纹的两种色彩线,在黄釉衬托下,显得更加醒目、突出。此罐特点为:第一是彩釉瑰丽,形体大,纹饰满。第二是构图奇异,别具一格,绘画显示出一种气势美,纹饰采用的联珠纹与波斯萨珊王朝工艺上的珠纹相同,颇有异国风格。第三是色调明快、和谐,意趣横生。第四是制作工艺精湛。在出土的唐长沙窑器皿中极为稀见,一九九四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文物。

鉴赏知识:长沙窑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凤鸟纹三足盆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瓦渣坪窑,是唐朝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创烧于唐,是承继唐朝岳州窑而起的,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考古发现窑址20多处,窑址中有大量瓷片和窑具,可见当时窑业的兴盛。从考古资料显示,长沙窑产品不仅在全国各地都有出土,而且在国外也有大量出土,这表明长沙窑外销瓷数量巨大。

长沙窑是唐朝重要瓷窑之一,它不但式样之多在当时瓷窑中少见,而且在装饰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以釉下彩绘独冠群窑。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方法,用色料在成型的坯胎上进行绘饰后,施以白色透明釉或青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早在三国、西晋时期在青釉上施以铁为呈色剂的褐彩,唐代越窑、长沙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褐彩在青釉上绘纹饰的工艺,但长沙窑青釉褐彩的数量远远超过越窑,而且长沙窑在青釉上用褐彩绘画的瓷器,是采用了先在器物的胎体上用褐彩绘画,然后施青釉高温烧制的釉下彩绘工艺。虽然三国、西晋已发现青釉釉下褐彩器,但属罕见,而且在三国以后此种釉下彩绘工艺忽然消失。因此《中国陶瓷史》:“釉下彩的发明无疑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件大事。长沙窑在这方面作出了有历史意义的尝试,首创了胎上画彩,然后上釉烧成的高温釉下彩的新技术……。”

镇江市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土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凤鸟纹三足瓷盆(图1),高10.8、口径27.3厘米。圆唇,葵口,折沿,弧腹,圜底,三兽足(图2)。口沿绘褐绿彩草叶纹,内底绘褐绿彩荷花凤鸟纹,一只长尾凤鸟站在荷花上(图3)。此鸟先用褐彩勾勒,然后在鸟纹的边线及局部图案处用红绿彩渲染。花鸟纹是长沙窑釉下彩绘中最多的一种题材,花和鸟常常配合在一个画面上,多见于壶流下及盘、盆内底上。有展翅高飞的鸿雁、跳跃于花间的鹊鸟、嬉戏的双燕等,千姿百态,生机勃勃。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执壶鉴赏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历史上最悠久的民窑窑系之一,从初唐开始,到现在已经历经1400年的历史,以生活用瓷为主,比如酒壶和茶壶居多。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凤鸟纹执壶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凤鸟纹执壶高19.1cm;口径9.3cm;底径9.8cm,

该壶喇叭口,直颈,溜肩,弓形柄,多棱短流,瓜棱形腹,平底。施青釉不及底,流下用褐绿彩绘一站立于花草旁的凤鸟。凤鸟昂首挺胸,羽翼收敛,凤尾高立,似在驻足倾听,又似在认真觅食。长沙窑的画工画风多变,画出的凤鸟亦姿态多样,有动有静。还有在器物上画出凤鸟后,在旁标注“飞凤”。而此壶画的凤鸟较为简单。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居百鸟之首,寓意祥瑞。雄为凤,雌为凰。《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西晋郭璞注曰:“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从石器时代开始,凤凰纹饰(包含各种变体凤纹)便出现在各类器物上,彩陶、玉器、砖瓦、青铜器等,而作为绘画素材的大量应用,应始于唐代。长沙窑瓷器乃其中集大成者。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纹执壶

长沙窑青釉红绿彩花鸟纹执壶高17.7cm,口径9.8cm,底径10.9cm,壶喇叭口,长直颈,曲柄,多棱短流,四瓣瓜棱形深腹,平底。通体施青釉不及底,留下红绿彩绘一飞鸟飞冲入花丛状。画工抓住了鸟的画师们善于抓住这些动物们瞬间的生动之姿态,寥寥数笔,刻划形体特征、动作习性,对动物们各部分的描绘都非常准确,画出了传神之态。长沙窑壶上的这些绘画作品取材于生活,集合写实性与写意性,生动而具体,反映出唐代花鸟绘画技术的成熟。

此壶画面中的鸟及花草的轮廓表现为红彩。长沙窑的铜红彩并不多见,因为铜红彩对气氛、温度、铜含量等因素极为敏感。铜的着色剂在釉料中在氧化(即含氧多的火窑)气氛中燃烧,会烧成氧化铜的绿彩;若铜在还原(即氧气供应不充分)气氛中燃烧,则会成为带红色的氧化亚铜或铜离子,呈现为红彩。长沙窑的窑工尚未完全掌握这项技术,出现红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长沙窑的红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瓷器上的铜红彩。

唐长沙窑青釉寒食元无火瓷壶赏析


长沙窑青釉寒食元无火瓷壶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首名为《石渚》的诗词出自晚唐诗人李群玉之手,诗名“石渚”是为今长沙窑所处之石渚湖一带,而整篇诗文则描绘了长沙窑兴盛时期的概况,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明确记载长沙窑的诗词。根据历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报道可知,长沙窑的产品遍布国内多个城市,并出口至西亚、南亚、东亚等地,而其窑址所在地的长沙更是出土了大量的长沙窑遗物,这其中以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最多,共计4800余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国内收藏最多者。这些瓷器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古人的生活面貌,也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中一些瓷器更是将诗词装饰与传统节日相融合,本文所介绍的唐长沙窑青釉“寒食元无火”瓷壶(见图)便是见证两者相融合的佳器。

题诗瓷瓶高23.6厘米,腹径16.2厘米,底径12.5厘米。敞口,颈部长且粗,圆肩,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颈肩处有一半环形系,系的正对面有一多棱柱短流,流下方则以褐彩书写有诗歌一首,诗文内容为“寒食元无火,轻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瓷瓶胎质为灰色,通体施青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此瓶198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古城村。

瓷壶字迹清楚,诗文内容语出自然,立意精洁。通篇对仗,虽为“宽对”形式,但亦可称之为工整。第三、四句本应为“新柳”对“古坟”,“上”对“前”,最终将“柳”与“上”的次序调换,“上”之词性亦随之改变,使“鸟啼新上柳”为写时间之早而非原来的季令之早,尽管打破了对仗,但通观全篇,不得不承认这一变动确有别出心裁之妙。通过对诗文瓷瓶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长沙窑之所以能够在唐代晚期扬名世界,成为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并驾齐驱的原因在于其釉下多彩的创烧和广泛使用。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时期的商业性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所辖的望城区石渚湖的彩陶源村一带,今人名为长沙窑,唐时称为石渚窑。长沙窑是安史之乱后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南北制瓷工艺融合的产物,其焙烧技术多继承岳州窑的工艺,而产品的种类及其釉彩、装饰工艺则与中原特别是河南瓷业有着较深的渊源。唐朝空前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为长沙窑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而日渐风靡的饮酒饮茶之风更为长沙窑的兴起提供了群众基础,加上当地有着优越的水路条件以及丰富的制瓷瓷土和充足的燃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长沙窑才得以迅速发展。

长沙窑的烧造年代主要是唐代,因此其产品也带有明显的大唐风范,造型多圆润饱满、体态丰盈,圆形是其主要造型元素,并运用大量大角度的弧线。长沙窑的陶瓷产品非常富于变化,常以细节取胜,同样是壶,其口、腹、流、系就有不同的变化,同一造型元素也能以不同的方式应用,给人无限玩味之感,即使是同一尺寸同一造型,其装饰也堪说是“千变万化”。

长沙窑陶瓷产品的烧造以中晚唐时期为鼎盛,五代后逐渐没落,其产品造型也随着时代的风尚变化而变化。唐朝至宋朝的整体造物特征变化就是由丰满大度向精致秀气方向发展。因此,长沙窑“器物造型前期丰满端庄,线条柔和圆润,后期除保持前期那种气势和规范外,形态趋求秀丽,以壶、罐为例,前期腹体圆浑、短颈、多棱短流、单曲柄,显现出丰腴稳实。后期多为瓜棱腹、喇叭口,细长颈,圆管长流,双曲柄,表现出一种线条艺术的韵味和意境。”

长沙窑除了其产品非常富于变化,且造型表现出一种线条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外,其釉彩和装饰题材也是值得后世称赞的。我国瓷器发展到唐代,有人概括为“南青北白”,即南方以制造青瓷著称,北方以生产白瓷盛名。“南青北白”说,大致反映了中唐以前我国瓷器釉彩工艺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态势。然而,这一相对稳定的格局到了长沙窑时期却被彻底颠覆了。长沙窑在秉“青”承“白”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明了褐、绿、蓝、红、黑等多种釉色的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形成了长沙窑彩瓷艺术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多色釉的出现,首先突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促进了我国南北制瓷技艺的交流融合,为釉色的不断丰富找到了新路;其次,对瓷器的观赏性及其审美价值是一次提升,也为釉下彩的出现在呈色上创造了条件;最后,长沙窑多色釉瓷和唐三彩一样,是颇具魅力的大唐文化多彩的反映。

以釉彩绘画则是长沙窑彩瓷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征。长沙窑虽然并非是彩瓷的始祖,但是彩瓷工艺的成熟、普及,当功推长沙窑。长沙窑是第一个以生产彩瓷为主的瓷窑,彩瓷所占比例几乎达到一半,更重要的是长沙窑不仅是一窑多彩,甚至有一器多彩现象,彩有褐彩、绿彩、蓝彩、红彩、黄彩等,这些彩往往两种相间使用,施于器物的面积也很大,往往占据器表的大部分,且它既有北方的釉上彩,也有南方传统的釉下彩。除了这些多姿多彩的釉彩外,长沙窑还将绘画题材和釉彩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这可以从国内外不断出土的长沙窑瓷上得到验证。根据统计,长沙窑瓷上的绘画题材包括人物、花鸟、山川、动物、建筑塔庐以及随意画等。长沙窑瓷上的绘画是在文人或准文人的参与下完成的,或者得到了他们的指点,这些绘画既吸取了宗教画、文人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同时又更多地表现出民间绘画的特色,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长沙窑也是第一个将诗歌通过书法装饰饰于瓷的瓷窑,根据统计,长沙窑留下的诗歌近百首,其中许多未见于《全唐诗》,此外还有一些教人如何处事做人的警句。这些诗是对生活艺术的提炼,是观照唐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极其广泛,有酒诗离别诗等。

长沙窑瓷铭诗,是中国瓷器上最早出现的诗文,也是唐“诗到元和变新体”的见证,还是唐代文学史家公认的唐德宗贞元至穆宗长庆(785-824年)期间,“唐文学的第二个繁荣阶段”所发展的产物。“寒食元无火”这首诗及其它瓷铭诗在长沙窑的大量涌现,是这一特定文学环境与土壤造就而成的。长沙窑瓷器上的题铭诗是根植于民间沃土,并以民间喜好与愉悦为基点的,它形成一种连接民间情感的链条,去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在瓷器装饰上开辟了一条人文关怀的渠道。

这件唐长沙窑“寒食元无火”诗词壶,器形与长沙窑其余的题诗壶一样,以褐彩书写“寒食元无火,青松自有烟。鸟啼新上柳,人拜古坟前。”诗文将重点放在了寒食节之上,可以说既出于缅怀先贤的传统,又表现民间情兴所在,同时将目光盯住民间节假日,一石三投,用以扩大瓷铭诗的民间影响,并将寒食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传播到各地。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关于它的起源,据研究,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在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长沙窑瓷铭诗具有时代的特色,民间的特性,商业的用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加上书写布局有章法,追求笔墨韵律和个人风格,形成为一种有意境、有趣味、雅俗共赏的瓷器装饰艺术,开启了一个瓷铭诗书的新纪元。

长沙窑瓷将传统节日作为其装饰内容的一种,是一种极富有商业化的行为,因为在唐代,无论是从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亦或是平民百姓,都对节日非常看重,每到传统佳节全民就会狂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长沙窑作为一座身处内地的民窑,为了能够在“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必须制造出迎合大众口味的商品,而传统节日便被窑工们用来作为装饰题材,这也恰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长沙窑评说


《中国文物报》2004年接连发表了张天琚先生有关“长沙窑源于邛窑”的两篇大作。以下简称“张文”。对张先生的观点,笔者有不同看法,特写此文试作评说。

在讨论问题前,有必要把本文引用的主要参考书,涉及到的有关名称和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如下说明:

1、主要参考书是“邛窑”的代表作——耿宝昌主编的《邛窑古陶瓷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和长沙窑课题组编写的《长沙窑》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

2、单独介绍“长沙窑”时称“长沙窑彩瓷”见拙作《长沙窑彩瓷》,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2年出版。谈“长沙窑”渊源时,把“长沙窑”放在“岳州窑青瓷”中介绍见拙作《岳州窑青瓷》,台北度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8年出版。

3、“岳州窑”主要包括该窑的代表性瓷窑——湘阴青竹寺窑东汉、三国、湘阴窑晋至隋唐、湘阴铁角嘴窑唐、长沙窑唐、五代、湘阴白枚窑宋元、以上概称“岳州窑”。

4、为什么把“邛窑”和“长沙窑”称为“姐妹窑”呢﹖这是根据“姐妹窑”开始出现釉下三彩的装饰特点确定的,因为“邛窑”的釉下三彩始烧于隋,所以称“姐”;“长沙窑”瓷釉下多彩瓷始烧于唐,时代略晚。所以称“妹”。隋、唐的历史年代毗连在一起,有如姐妹。如果从“姐妹窑”始烧青瓷的汉、晋算起,汉至隋代相差5~6个世纪,那就是“母女”关系了。所以笔者把“岳州窑”视为“姐妹窑”的阿妈或阿姨。

5、从古窑址的横向关系去看“姐妹窑”。只能把“两窑”的具体时间局限在先后出现高温釉下三彩具有时代特色的隋唐时期。也就是说,其相对年代——指隋唐时期的“邛窑”和唐、五代时期的“长沙窑”,以及唐代的“岳州窑”即湘阴铁角嘴窑。

一、评《“长沙窑”源于邛窑说》

张文首先承认“由于装饰风格、工艺流程,特别是产品形态的相同和相似,有的专家把邛窑和长沙窑比作‘姐妹窑’,这是有道理的。”

张文接着又说:“但是,邛窑始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兴盛于初唐,至唐末五代长盛不衰,结束于南宋晚期,共历了9个世纪。而长沙窑则兴起于‘安史之乱’之际,盛于晚唐,而衰于五代。也就是说‘姐’窑比‘妹’窑至少早诞生三四百年,而且‘姐’窑的年龄比‘妹’窑的年龄长达六七百岁。”

此说差矣。据《长沙窑》记载:

“长沙窑”演变的历史渊源关系,有如下列一览表所示:

湘阴铁角嘴窑头山窑

第一期 湘阴青竹寺窑 湘阴樟树白枚窑下层 (东汉—三国)

长沙石渚石门矶窑

第二期 湘阴城关镇窑(晋—隋唐)

湘阴铁角嘴岳州窑

第三期 (唐一五代)

长沙石渚长沙窑

衡山窑

第四期 湘阴白枚窑 长沙铜官窑头冲窑 (宋一元)

汨罗营田窑

湘阴乌龙嘴窑

张文说:“邛窑始烧于东晋……共经历9个世纪。”根据以上“长沙窑”演变的一览表所示,长沙窑始烧于东汉,共经历13个世纪有余。两窑相比,长沙窑的年龄比邛窑大4个世纪的春秋岁月。

张文引用1982年,即20年前已显得陈旧、过时的《中国陶瓷史》大做文章,并提出颠倒历史的“长沙窑源于邛窑”的立论是不符合历史客观事实的。

张文称邛窑在隋代才“破天荒”地创烧出高温褐、绿、黑彩绘瓷。可是,岳州窑却早在东汉创烧了青釉褐彩瓷周世荣《江南地区青竹寺窑、湘阴窑的青釉褐斑装饰》、《中国陶瓷研究会1994年年会论文集》(图1-2),晋代已出现釉下蓝彩盘口壶周世荣:《岳州窑青瓷》图55 台北度假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图3)。

张文说:“湘阴窑怎么能成为邛窑的阿妈或阿姨呢”。

以上有事实为证,所以笔者才得出:“由此可见,湘阴窑即岳州窑也许是姐妹窑的阿妈或阿姨”的结论。

二、再评《长沙窑源于邛窑再说》

张天琚《长沙窑源于邛窑再说——兼谈“神州代有名窑出,各领风骚独自妍”并答罗平章先生》一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8日。

张文中再次否定长沙窑源于岳州窑,是缺乏依据的。据《长沙窑》介绍,唐代的岳州窑湘阴铁角嘴窑与长沙窑出土的青瓷,其造型和烧造工艺,胎与釉,烧成温度均十分相似,如:“长沙窑产品采用高温一次烧成,胎壁呈灰白,或浅褐色,一般火候未超过1200度,瓷化程度不高而类似炻器stoneware,有生烧现象。产品以轮制为主,其中青瓷碗的胎质、釉色和造型十分相似。”

岳州窑青瓷可分为五式: I式,圆口,尖唇微收,腹壁圆收,玉璧底,施半釉。II式,圆形、尖唇,大敞口,腹壁斜收,玉璧底。Ⅲ式,圆口,尖唇外收,腹壁圆收,玉璧底,少量为玉环底。Ⅳ式,圆口,凸唇外卷,腹壁圆收较厚,玉璧底,多施半釉。V式,葵花口大碗,状如钵,尖唇,外卷沿;瓜棱式弧型器腹,玉璧形圈足,圈足与器壁连接处有切入胎内的刀痕。

1983年长沙窑区长垅坡出土了瓷碗31件,全部是青瓷,未见釉下彩碗,除3件窄沿圈足葵花口碗外,其余全部是玉璧底圆口碗,其形制与岳州窑产品极为相似。其中有岳州窑I式碗5件,Ⅱ式碗18件,Ⅳ式碗2件,V式碗1件。蓝岸嘴T2出土碗共144件,除17件为釉下彩外,其余127件全部为青瓷碗。其中有岳州窑I式碗33件,Ⅳ式碗3件,共91件。

以上长沙窑产品中的青瓷碗,不仅造型与岳州窑产品极为相似,而且釉的化学成分也十分相似。

以上表明长沙窑产品中,碗类以青瓷为主,且造型、化学成分与岳州窑产品相似。从而可以证明张文说:“长沙窑与岳州截然不同”的论断,没有事实依据。

张文说:“长沙窑与邛窑相差无几”的推论,缺乏事实依据。 下面试将“姐妹窑”出土的“碗”作为例子,借以论证“姐妹窑”之间的差别。

根据《邛窑古陶瓷研究》中的《邛窑古陶瓷简论——考古发掘简报》介绍:碗,共出土各式碗5464件。A型浅腹碗共分十六式,其中I式、Ⅱ式、Ⅳ式、V式、Ⅶ式、Ⅷ式、X式、XI式、XⅡ式、XIV式、XV式、XVI式等十二式中为饼足。B型深腹碗可分为九式。其中,Ⅱ式、Ⅲ式、Ⅳ式、V式、Ⅵ式、Ⅶ式、Ⅷ式、IX式等八式为饼足以下从略。

唐代长沙窑和唐代岳州窑出土的碗,100%是圈足。而从未发现1件饼足器。从而可以证明长沙窑包括唐代岳州窑生产的碗与邛窑生产的碗的装烧工艺显然有别。

其次,再把“碗”中是否有支钉痕加以比较,借以论证“姐妹窑”之间装烧工艺中的差别。据《邛窑古陶瓷研究》介绍:邛窑A型碗中的I式碗、Ⅱ式碗、V式碗、Ⅶ式碗、Ⅷ式碗、IX式碗、XⅡ式碗、XIII式碗、XIV式碗、XV式碗及B型碗中的I式碗、II式碗、Ⅲ式碗、Ⅳ式碗、V式碗、Ⅵ式碗、Ⅶ式碗、Ⅷ式碗、 IX式碗等等,全部出现支钉痕。

可是长沙窑包括唐代岳州窑等出土的碗100%的产品不见支钉痕。所以张文说:“长沙窑与岳州窑不同,而与邛窑相差无几。”之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张文说:“须知就窑具和器形而言,长沙窑有的,邛窑全有;而邛窑有的,长沙窑未必有。”

此说,后面一句说对了,“邛窑”与“长沙窑”虽属姐妹窑,但两窑差别很大,所以,“邛窑有的,长沙窑未必有”说对了。

但“就窑具和器形而言,长沙窑有的,邛窑全有”则不符合事实。

例如,长沙窑窑具中的“火照”非常特别。一般常见的“火照”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瓷片。而长沙窑的火照是用多种器形制作的。其中有碗形火照,盒形火照和钵形火照。笔者翻遍了《邛窑古陶瓷研究》,却找不到“火照”的踪影。

谈到“器形”——唐代长沙窑出土了多种类型的背水壶,其中有釉下彩阿拉伯文背水壶、宝塔纹背水壶、绿釉背水壶、褐釉鱼形背水壶等等。这种背水壶的系钮便于引绳悬挂,对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部落来说,迁徙时携带它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这种产品主要是一种特制的外销瓷。可是翻遍了《邛窑古陶瓷研究》一书,同样找不到背水壶踪影。

证明张文所说的“长沙有的,邛窑全有”的推论毫无根据。

张文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任何古瓷窑也不例外。对所谓古代瓷窑都采取‘独自妍’的态度,必然割断某一瓷窑与其他瓷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的客观联系。那么,要‘弄清其发展轨迹’,只能是空话”。又说:“在人类发展史上,全世界所有的陶瓷窑上都客观上存在着‘优劣’、‘高低’之分。在时间上都有一个产生先后和存在的长短区别。”言下之意,长沙窑与邛窑之间,应当在时间、空间和产品“优劣”等方面比比“高低”。

先谈“时间”与“空间”比高低——前面虽然已经谈到,现在重复再说一遍,张文曾说:“邛窑始烧于东晋,共经历9个世纪。”而长沙窑渊源于岳州窑,始烧于东汉,共经历13个世纪而有余。

两窑相比,年龄相差太大。

再谈比“优劣”和“高低”。由于邛窑的釉下多彩瓷始烧于隋,长沙窑的铜红釉彩瓷也始烧于唐。所以两窑相比时把时代空间,暂定在隋唐时期。

比色彩——

张文说:“邛窑早在隋代就破天荒地新创了高温釉下褐、绿、黑三彩绘瓷”。《长沙窑》则说:“至盛唐末期,大致‘安史之乱’以后,逐渐烧制青釉褐彩,发展到烧制青色釉下褐绿或红彩,以及白釉绿彩和褐绿或红彩。在我国陶瓷史上逐步由青瓷发展为彩瓷,特别是铜红釉的出现是陶瓷彩釉工艺中一项新的突破。”

张福康先生说:“邛崃窑部分彩瓷的装饰技术和长沙窑十分相似……但长沙窑的铜红彩则没有在邛崃窑出现过”见张福康《中国古陶瓷科学》96页。

邛窑和长沙窑釉彩中所含元素基本上只有铁、铜两种。但把“姐妹窑”加上“彩瓷”、“桂冠”呈色剂的则是——铜。

其中铜绿包括铜蓝为“姐妹窑”所共有,唯独“铜红釉”是长沙窑所独创。长沙窑铜红釉的出现和使用,改变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南青北白两分天下的格局。并逐渐形成以青、白、彩瓷三大窑系为主体的新局面。长沙窑产品不仅有釉下红釉绘画装饰,而且还生产了通体玫瑰红,茄皮紫等执手壶(图5-6)。

由于邛窑只有铜绿彩,而不见铜红彩制品,所以从色彩鲜艳与否的角度相比,则显得黯然失色。

比装饰——

长沙窑釉下彩瓷精品赏析


图1唐代长沙窑釉下褐绿彩鸾鸟纹壶图2釉下黑彩诗文壶

■江苏苏州马桂生

笔者藏有一件唐代长沙窑釉下褐绿彩鸾鸟纹壶(图1),高20.3、口径9.7、底径4厘米。圆粗颈,口部出沿略外翻,多棱短流,双弯曲柄,平底。整器开细纹片,胎骨灰白色,釉面浅青色。用绿、褐彩在壶的腹中央绘一只正展翅飞翔的鸾鸟,先用绿彩以粗线画出轮廓,再以褐彩以细线描绘鸟的羽毛和眼睛,用草叶作陪衬。此壶的口部和足底部稍有损伤,但不失整器形象,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釉下黑彩诗文壶(图2),高25.8、口径10.3、底径11.4厘米,圆粗颈,口沿略外翻。瓜棱鼓腹,平底,多棱短流。双弯曲柄,胎骨灰白色,浅青釉光质感稍强。满器开细片,器型比一般稍大。在流下腹部附诗一首“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若在家,日日计良金。”诗文具有相当高的书法欣赏价值及史学价值。

釉下三彩仕女立像(图3),高24.5厘米,胎质灰白色,人物造型比例协调,仕女高盘发髻,面颊丰腴,微带笑容,上穿披肩上衣,双手交握于腹前,下穿长裙,充分显露了仕女的高贵气质。整器釉面以蓝、绿、褐釉下彩装饰,有剥釉现象,但依然能看到釉彩的美丽色质。此尊仕女像的釉采用的蓝彩是很少见的,颇显珍贵!

长沙窑瓷器


长沙窑是晚唐时期著名瓷器窑口,属于南方瓷器,代表陶瓷是青釉、绿釉、黄釉。在晚唐时期和宋代是重要的出口瓷器,因为长沙窑窑口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石渚湖一带,故又俗称铜官窑,古代也称为石渚窑。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安史之乱”以后,至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衰败于五代。

长沙窑胎釉特征明显体现在初唐时产品胎质较粗糙,欠坚硬,呈暗红色,有微微灰黄灰青色,釉层显薄,釉色青中发黄,有姜黄色倾向。唐中后期,胎色基本为深灰色或浅灰色,胎质较前坚硬精细,胎和釉粘结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瓷化程度已相当高。长沙窑的胎体,一般是粗厚的,和同时代的邢窑胎骨相比,相差很明显。釉色主要是青色釉,除此还有白釉和褐色釉等。青色釉中又分为青黄色和青绿色两种。釉质精细莹润。

长沙窑瓷器釉下彩绘以氧化铜、氧化铁做呈色剂,绿色是氧化铜,红色、褐色是氧化铁。氧化铁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红色。

长沙窑釉下彩绘有两种。一是用彩色直接在坯胎上作画,然后加盖一层青釉在上,入窑高温煅烧而成;

二是先在坯胎上刻划出花纹,在其上施彩色,然后罩上青釉,最后入窑烧成。彩绘的色彩,常见有褐色、绿色、粉蓝色、褐绿色或白色等。

长沙窑在唐代创烧出的釉下多彩,打破了仅有釉下单彩的局面。虽然早在三国末年至西晋时期的越窑、湘阴窑就已生产有的青釉褐彩瓷器,且大部分是釉下点彩,但彩的份量比较轻,到北齐时虽有了白釉绿彩瓷器,但还是单色彩绘,且是涂抹装饰,并没有组成任何图案,长沙窑在唐代中晚期烧出了釉下褐、禄、红三色彩绘,并用彩绘组成各种图案或诗文来装饰器物。其中尤以褐绿彩最为普遍,

青釉褐禄彩莲花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胎呈浅黄色,壶流下的腹部用褐绿彩绘以莲花纹,两片荷叶衬托着一支盛开中的莲花。纹饰以绿彩绘枝杆、勾勒莲花轮廓,用褐彩绘花叶经脉纹络。褐绿彩绘呈色纯正鲜艳,虽寥寥数笔,但神态如生。

长沙窑的最大成就是彩釉上的突破,它在唐代创烧出了多种色釉和釉下多彩,从釉色上说有白釉、青釉、褐釉、黄釉、黑釉、红釉、绿釉等多种,一个瓷窑能同期生产八种以上的颜色釉实数绝无仅有,这不能说它不是创造了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仅如此,长沙窑的工匠们还把各种色釉混在一起,通过窑变烧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尤以白禄两色窑变釉为多见,这类白釉绿彩器釉层比较厚,在焙烧时彩釉流动,相互渗透,形成自然的流动感。这种窑变釉它能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特殊的美感享受。

长沙窑窑址于1956年调查发现,1978年曾经进行过试掘,1983、1999年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考古研究所、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出土比较完整的瓷器近万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12个省、国外有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13个国家出土有长沙窑瓷器。特别是“黑石号”沉船上五万余件长沙窑的惊世发现,说明该窑既烧制当地人们普遍使用的日常用瓷、又是唐代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口之一。

长沙窑属于青釉瓷器体系,其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划花、镂刻、堆塑、印花、贴花、绘花等。绘花最富创造性,在釉上和釉下绘出各种花纹。这种釉上彩绘不是在烧好的有白釉的瓷胎上绘彩,而是将釉施在坯胎上,待釉阴干之后,直接在上面作彩画,入窑煅烧,一次性完成。这种釉上彩绘一般是绘彩云、彩山、彩带、彩斑、彩树叶等纹饰,这种彩绘,由于彩、釉交融在一起,所以显得自然、生动、流畅,有水墨画淋漓尽致的生气。

长沙窑造型品种丰富,有盘、碟、碗、杯、洗、盆、瓶、罐、壶、枕、盒、文房用具、人物、动物、玩具等等,类别很多,式样繁杂。彩绘的纹饰常见有几何纹,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圆形等。还有云带纹、山峰纹之类,这种纹饰多用点彩而成,有的还绘成各种飞鸟、游龙、走兽、鱼纹、花卉、人物等。这些绘画,用笔简练,自然洒脱,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