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通过器型鉴别瓷器 > 导航 >

中国瓷器最常见的器型之琢器

中国瓷器最常见的器型之琢器

通过器型鉴别瓷器 古代瓷器器型 古代瓷器的器形

2020-11-12

通过器型鉴别瓷器。

琢器,瓷器在造型上的一种分类。

明代,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诗人郑廷椿在《陶阳竹枝词》中说: “鸡缸花草九秋描,侍古时将圆琢烧.” 其原注并曰: “圆琢,总名”它们之间,各有自己的产品范围,互不侵扰,就连作坊市局,制瓷工艺,生产术语、行规习俗等亦各不相同。

琢器琢器与圆器的区别仅在于成型,它是指不能完全依靠陶轮一次性拉坯成型的器物。这种器物一般都带有柄、把、嘴和棱角,如瓶、缸、罐、壶等。其中的方形器、棱角器均需用刀裁好泥块,然后用原泥调糊粘合而成。

琢器出自“玉不琢不成器”,是旧时制瓷业两大系列之一,旧时生产圆器所不能制造的大件器物和异型器物。产品具有日用瓷,也有陈设瓷,它的产品不仅与圆器有别,就连坯房布局、工种称谓、生产工艺、行规习俗等也与圆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有淀粉、大件、官盖、描坛、淡描、滑石、调削等七个行业。

琢器琢器也有粗瓷和细瓷之分,细瓷指器形精致,做工繁琐的精品瓷,一般供应给朝廷及富商,因此它的工艺水平要求很高。例如青花茶花纹双耳扁壶,粉彩桃蝠橄榄瓶,甚至小到鼻烟壶。

而老百姓日常所用的瓷器,则归为粗瓷,工艺水平要求不高,具有实用性即可。比如做工粗糙的喜字坛,喝茶的壶,汤勺。它们也都属于琢器。tAoCI52.Com

精选阅读

古代钧瓷标准器型研究分析


钧瓷弥足珍贵:

钧瓷由陶器演变而来,是对陶器的继承和延续,根据近代考古发现和对现存古代钧瓷标准器型研究,古代钧瓷的器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日用生活器皿,另一类为陈设类器皿,有专家认为,以碗、盘、碟、炉、鼎等民间日常用器为主的俗称民钧,以花盆、洗、尊、瓶等为主的造型,俗称官钧,因官钧瓷器要求较高,造型大雅,窑变美妙,被认为钧瓷中的珍品,流传于世的官钧瓷器十分稀少,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等处,世界范围内公私收藏的官钧瓷器加起来也就是仅有百余件而已,所以钧瓷弥足珍贵。

唐代钧瓷: 

钧瓷不同器型的名称,往往依器型外观而定,所以,历代的钧瓷生产都十分重视器型的塑造,并因此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考古学家和鉴赏家也往往把器型作为钧瓷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来讲,唐代钧瓷的器型多为实用类器皿,如碗、盆、盘、罐、坛、注子、瓶、炉等器具,除此之外,也有极少数装饰品,如腰鼓形的拍鼓,这表明唐钧的器型已从实用向装饰、审美方面发展,唐代瓷器的造型大多丰润、浑厚、庄重、素穆,故以庄重古朴著称。

宋钧(宋代钧瓷):

到了宋代,因宋徽宗酷爱钧瓷,钧瓷得到朝廷的重视,始设官窑烧造,宋代钧瓷线条流畅、质朴端庄、趣味高雅、自然天成,相比唐朝的钧瓷造型,宋钧更具文化气息,式样也更加丰富,传世的除生活器皿类器型外,还有花盆、盆托、鼓钉洗、出戟尊、奁、瓶等陈设类器型,仅花盆,其式样就有海棠式、葵花式、莲花式、渣斗式、仰钟式、正方式等多种。

元代钧瓷:

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金、元时钧瓷得以复烧,此时,各地争相仿制钧瓷,曾经风靡一时,这一时期的钧瓷器型主要为日常生活用瓷,陈设瓷较少,突出的器型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元代钧瓷的造型多为瓶、碗、盘、钵、炉、罐、鼎、枕等,注重于应用瓷器,鲜见盆、奁、洗、尊等陈设品,其造型虽类似宋钧,但由于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文化背景,所以普遍显得硕大、粗犷,并形成了粗犷、豪放、狂野、繁复的个性。

明代钧瓷:

有的专家认为,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但也有专家对此不予苟同,甚至以现存钧瓷中明、清钧瓷较多为例予以反驳,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上卷》中提到钧窑时,称“此窑唯种蒲盆底佳甚”,说明从明代开始,钧窑已经被文人士大夫看重,钧瓷成为庭院、书房中的贵重陈设器被普遍使用。专家对现存的钧瓷进行研究后发现,明代钧瓷的造型模仿宋钧,除花盆外,还有琮式瓶、玉壶春瓶、高脚盘、荷叶盖罐、荷叶大盘、鼓钉洗等。

清末钧瓷:

清朝时,钧瓷曾经得到较大发展,品质也有很大提升,清末钧瓷的器型既有生活器皿类,也有陈设类;造型既有仿制,也有一些创新,但从存世的官钧瓷看,花盆居多,清宫旧藏的20余件官钧瓷中,花盆占了大半,且式样众多,有海棠式、葵花式、菱花式、长方形、圆形、六方形等,可见在清代宫廷之中,钧窑花盆也是颇得皇帝喜爱的陈设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8件官钧瓷,花盆及盆托19件、洗6件、尊3件。

现代钧瓷:

现代钧瓷随着钧瓷标准器型研究的深入,烧造工艺的改进,钧瓷成品率大大提升,器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吸引了大批艺术大师和工艺大师投身钧瓷创作,推出了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以卢广东、卢广兴为代表的卢氏家族,还有刘福安、晋佩章大师等,大胆地推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和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造型有韩美林大师创作的“春夏秋冬”、“鱼”、“十二生肖”等系列,荣昌钧瓷坊的“易之华夏系列”以及孔家钧窑等钧瓷名窑创作的国礼系列等,尤其是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中国钧瓷文化节(视频),促进了艺术交流,推动了钧瓷的创新和发展,优秀的钧瓷作品不断涌现,钧瓷的艺术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德清窑战国原始青瓷的器型和装饰风格


德清窑 战国原始青瓷残碗

战国时期的德清窑,无论窑场范围、数量,还是青瓷的质量都达到了鼎盛时期,窑址有冯家山、南山、亭子桥、下阳山、鸡笼山、塔地里、前埠、窑坞里等30余处。战国青瓷无论是瓷土加工技术、成型技术、装饰技术、配釉技术、窑炉与装烧技术都为浙江青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德清窑址以生产原始青瓷为主,这与绍兴等地的窑址兼烧印纹陶的情况有所区别。那么德清窑战国原始青瓷大概有多少窑址?生产规模如何?主要产品有哪些?器型和装饰风格又有何特点?装烧工艺如何?浙江德清博物馆研究员朱建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解析:

器型丰富

德清战国原始青瓷产品除有碗、盘、盅、钵、洗、盂、罐等日用器外,还有豆、鼎、尊、瓿、匜、钟、錞于、悬铃、悬鼓座等仿青铜礼乐器最引人注目。碗的造型改变了战国早期直腹盅式碗的形态,取弧腹造型为主,有深腹、浅腹大小不同的数种。盅作为饮酒器产量很大,直腹平底、最大腹径在下部。豆小巧别致,上部为浅盘,下承喇叭形圈足。瓿是新出现的容器,且产量很大,直口平唇,丰肩弧腹,平底,肩部堆贴铺首或铺首衔环。罐类造型与其相似,不同之处是在肩部堆贴小圆穿。它们的肩至上腹部有的装饰水波纹、弦纹、瓦楞纹、还点戳正反两个C形纹组成的S形纹,施青或青黄色釉。

器物成型

如小件的碗、盘之类以一次拉胚成型,器形规整、胎体厚薄均匀、外底可见线割痕迹。瓿、罐为这一时期很流行的容器,一改西周春秋时期筒形罐大口、直腹的形态,以小口、丰肩既增大容量,又便于加盖封存。但是制作时难以一次拉胚成型,就采用上下分制后衔接的新工艺。轮制技术娴熟,如瓿、罐的小直口规矩匀称,碗、盘等内底至腹多见旋坯痕。铺首或铺首衔环均为模制后胎接,C形纹组成的S纹为点戳而成,弦纹在陶车转动时用锐器一点而就。而此时极流行水波纹,则巧妙地在陶车快速转动时用篦状器斜贴着器表作上下移动,既快速又使线条匀称柔和。

器物装饰

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手法多变,一般来说纹饰多与同时期青铜器相仿。如刻划弦纹、水波纹,或弦纹间夹水波纹。在碗的口沿下,罐类的肩部,杯、洗的上部为常见。罐、瓿的肩部多见压印瓦楞纹、云纹、C形纹、刻剔锥齿纹等。瓿的肩部堆贴铺首或兽衔环,铺兽的兽面作牛头形,是用模具模制后在施釉前进行胎接而成。铺兽有两种形式,一种较扁平,在牛鼻的位置突起一环形穿,有的作桥形,其中衔环。另有少量发现的钟、錞于的标本,钟的纹饰为模印,突起的线条将其分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线条上饰斜纹,长方格内有回纹,枚是堆贴胎接,有的容易脱落。錞于用正反C形纹作S纹,是用锐器戳印而就。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装饰采用刻划、模印、堆贴等手法,使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姿。由于装烧的需要,器物均为局部施釉,凡是适合于套装叠烧的碗、盘、缽等,内外底不施釉,瓿、罐等较大的容器,釉不及底,无釉露胎处因受二次氧化呈朱红色。釉层厚而不均,釉色有青黄、青绿、酱褐色多种,有的胎釉烧结较差,剥釉现象较为常见。

器物装烧

由于德清战国时期的古窑址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窑炉结构无法了解,仅在窑址堆积中见到很多黑色的烧结物和红烧土。根据烧结在一起的标本,可知碗、盘、缽之类都是套装叠烧的,叠烧的间隔物已不再使用春秋时期常见的垫珠作间隔物,而是用一种白色粉末作器物的间隔,几乎所有器物的内、外底和窑具的托面均有此类物质。以往被认为到东汉时期才被广泛使用的窑床垫底窑具此时已大量使用,这种窑具呈筒形,上部为圆形托面,筒身有镂空,有的有刻画符号或记号,说明制瓷工匠已经认知窑场底部窑温相对较低,需要用这种筒形窑床垫底抬高其窑位了,以增加烧成的成品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窑炉技术的改良与进步。

总之,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制作工艺从表象来看,主要表现在器型丰富一改前期仅碗、盘、盖之类的单调局面,这一方面说明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生活器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拉胚成型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器物装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改变了前期以素面为主的状况,显现出多姿多彩的陶瓷工艺艺术。胎的烧结程度、釉面的质量和胎釉的结合比较前期有不尽人意之处,反映出当时原料、窑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器物的装烧、套装叠烧间隔材料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以窥视窑炉技术的改革。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豆


豆是一种盛食器,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常以偶数出现,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

豆浅腹,口沿较宽。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修坯精细,形体线条刚劲有力。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 音归)、盉(hé音禾)、爵为主,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以素面磨光为多。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器物有觯(zhì 音智)、壶、尊、卣(yǒu 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 音轨)等食器。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 tiè 音涛帖)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豆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食物的器皿。在青铜器里,青铜豆还是一种礼器。

唐三彩灯:器型较罕见 华彩映盛世


“唐三彩能诠释那个时代的富庶与繁盛,珍藏在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灯,通体施绿、棕、白三色釉,华彩绚丽,技法超群,工艺考究,不仅是唐三彩中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还是大唐盛世的真实写照。”

唐三彩

有人说,唐三彩更能诠释那个时代的富庶与繁盛。珍藏在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灯,通体施绿、棕、白三色釉,华彩绚丽,技法超群,工艺考究,不仅是唐三彩中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还是大唐盛世的真实写照。

器型罕见釉彩斑斓

在洛阳博物馆宽敞的展厅内,陈列的三彩俑精品不胜枚举,其中的三彩莲花灯,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唐代流传下来的唐三彩器物比较多,但三彩灯较罕见。”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说,目前国内发现的三彩灯,其顶部多是烛台,是用来放蜡烛的,而这盏唐三彩灯顶部有一个盏,倒入油,加上灯芯,就可以使用了。它是国内目前发现少有的顶部为灯盏的唐三彩灯。

唐三彩莲花灯

莲花灯器型端正,釉色斑斓,由灯盏、灯柱和灯座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是灯盏,它由盏碗、莲花瓣盏托和托盘组成,内外均匀施有棕、绿、白三种釉色,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造型十分优美。托盘下面是竹节状的灯柄,中部饰仰覆两朵荷花,两侧点缀多周连续小圆圈纹,被放置在一个倒扣的碗状底座上,底座上还有宝相花和力士的纹饰。

多元文化盛唐华彩

在唐代以前,陶瓷器多为单色釉。唐代时期,多彩的釉色和纹饰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运用,这是经济发达、文化融合、中外交流的折射。

莲花灯用色鲜艳逼着

该灯盏上的莲花造型、灯座上的宝相花和力士纹饰,均源自佛教。莲花,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宝相花被视为佛像庄严之相,有“宝”“仙”之意,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加入其他花卉的形状结合而成;力士,是佛教中守护者的形象。这些造型、纹饰,都是流行于盛唐的装饰纹样。

高西省介绍,这件唐三彩灯虽然“个头”不大,通高44.5厘米,座径仅22.6厘米,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盛唐时期开放、自信、包容的风貌。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蟠龙瓶


南宋龙泉窑蟠龙瓶 温州博物馆藏

初为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后来,蟠龙装饰也常见于各式瓶型中,也将这种瓶型称为“蟠龙瓶”。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玉壶春瓶


金榆次窑玉壶春瓶 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 天津博物馆

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