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什么是瓷砖 > 导航 >

什么是钧瓷的釉上釉?

什么是钧瓷的釉上釉?

什么是瓷砖 什么是好瓷砖 瓷砖是什么

2020-11-12

什么是瓷砖。

釉上釉是笔者在鉴赏众多古今钧瓷艺术作品,阅读大量的钧瓷、陶瓷专著,深度专访顶级钧瓷艺人,并在撰写《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申报材料》、《中国陶瓷之乡·河南禹州》之后,悟出的一个钧瓷技艺新名词。名词虽新,其技艺却是钧瓷大师们制钧必用且世代相传的。

釉上釉一开始就是一个创意,在青瓷上点滴一些不同元素、不同稀稠的釉,使其成为美妙灵动的斑点,进而使整个器皿增添亮点。这个创意一开始的愿望是多一些色彩,并没有奢想达到窑变的效果。出窑时瓷器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一变化再次启迪陶瓷艺人,可以在陶瓷上通体施釉上釉甚至多层施釉。这一创意,看似不经意,却完成了艺人意想不到的伟大创举,不仅使青瓷种类中增添了青花瓷,而且受点滴釉上釉的启发,创制出全新的钧瓷,开了中国陶瓷史自然窑变的先河。

自然窑变源于釉上釉,给钧瓷技艺洞开了无限空间,开始的同种釉上釉,窑变出的开片、鱼眼、纹路等,是一种单色调的艺术境界,相当于白瓷的刻、压花。后来又生发出更多的创意,比如釉料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施釉方法,特别是钧瓷釉面自然窑变生成的钧画更是神奇无比,很容易让鉴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也让钧瓷艺人在创作中增添无限希冀和期待。

传统钧瓷的色彩达到了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有些窑变不仅巧夺天工,甚至所变色彩是什么名字都难以厘定,更不用说近期烧制的《凤凰涅槃》、《中秋如意尊》、《奥运意象壶》等。

釉上釉有薄有厚,有双层和多层,有单种釉,又有多种釉,加之施釉方法不断创新变化,其钧画生成有表层、中层、底层。因此,钧瓷窑变出经典釉画“寒鸦归林”、“红梅映雪”、“孔雀开屏”、“层林尽染”、“春江花月夜”、“风雪夜归人”、“二泉映月”、“西施浣纱”、“嫦娥奔月”、“蝶双飞”等就不足为奇了。有了釉上釉的创意,钧瓷不仅由工艺上升为艺术,而且拓展出一个意境新天地。“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皆成为可能。钧瓷釉画有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品。

如今,钧瓷艺术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成为稀世珍宝。钧瓷之所以能感动世人,釉上釉生发的窑变功不可没。意境是中国独有的文艺美学理论,钧瓷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理论再一次被艺术所证明,艺术再一次为理论所概括,今天用之评论钧瓷釉画尤为贴切。

钧瓷釉上釉技艺在传统钧瓷烧制中产生过非凡的作用,变化出无数的钧瓷艺术经典作品,为钧瓷的传承、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当代钧瓷艺人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利用古人的创意,启迪更丰富的灵感,创造更多、更美、更厚重的钧瓷艺术极品,使窑变出的色彩意境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小编推荐

什么是钧瓷素烧及素烧的作用


钧瓷烧制工艺非常复杂,素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其中在工序过程中钧瓷素烧与钧瓷釉烧具有重要的地位。成功的烧成过程必须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进行,对于普通的陶瓷来说,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而钧瓷的烧成,经历了由先素烧再釉烧,由常温加热到高温,再由高温冷却到常温的一个过程。也是温度的变化使胎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如脱水、氧化、还原、分解、化合、熔融、再结晶等。在这个过程中,胎体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终达到所需要理想的指标。

钧瓷素烧需要先制成素胎,什么是素胎?就是指的成型的泥胎,有手工拉坯成型的,有模具注浆成型的!

一、什么是钧瓷素烧?指的是钧瓷素胎在900℃~950℃的氧化焰中烧制过程。钧瓷素烧前,需要将成型的湿坯晾干。钧瓷素烧后出窑,然后再上釉,再釉烧,才能烧成成品。由于钧瓷最后的呈色(釉烧过程)对气氛的变化比较敏感,在工艺上很难控制。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窑内气氛、温度的稍微变动,就可能使窑内不同区域的产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才有了“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五十年代以后,在钧瓷复兴恢复生产的实践中,工人和技术人员对钧瓷的烧成作了大量研究与调查,总结出不少新的经验,经过改进不但提高了烧成率和成色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般圆形器型(如花瓶、钵洗等)均可手工拉坯成型,而如下图中的异形件一般都是注浆成型!

二、钧瓷素烧的作用:(钧瓷为什么要素烧?)

1、素烧后的坯体吸水与硬度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等操作,可减少工人工作时对胎体的破损。

2、经过素烧,胎体内的有机物质被氧化挥发,水分蒸发,到釉烧时可避免这些物质的挥发而导致釉面出现棕眼、釉泡等缺陷,碳素被氧化形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避免了碳素的沉积,可使钧瓷釉色光亮、鲜艳。

3、素烧后,胎体强度增加增大了吸水力,同时也提高了吸釉能力,使釉层达到理想的厚度,并能保证施釉的工艺质量要求。因为钧瓷釉层较厚,在1.5―2毫米之间,不经过素烧的胎体,吸水力低经不住釉的吸附,泥坯表面湿透后容易产生气泡等缺陷,上釉烧成后,还容易出现脱釉、缺釉等问题。

4、素烧就是为了增大釉烧的成品率,素烧后可对素胎再进行一次筛选,因有些缺陷在素烧后才显得比较明显,如隐裂纹、棕眼等,去除不合格的素胎,能进一步提高釉烧钧瓷成本的质量。

什么是生料釉、熔块釉、盐釉、土釉、长石釉、石灰釉、铅釉?


1、什么是生料釉?

釉用的全部原料都不经过预选熔制,直接加水调制而成浆。

2、什么是熔块釉?

釉料制浆前,先将部分原料熔制成玻璃状物质并用水淬成小块(熔块),再与其余原料混合球磨成釉浆。

3、什么是盐釉?

此釉不须事先制备,而是在产品煅烧至高温时,向窑内投入食盐,盐的挥发物使坯体表面形成薄层玻璃物质。

4、什么是土釉?

此釉是天然有色粘土经淘洗后直接作为釉料使用。

5、什么是长石釉?

此釉主要由石英、长石、石灰、和粘土配成,它的特点是硬度大,光泽较强,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

6、什么是石灰釉?

此釉主要由氧化钙作熔剂,且氧化钙的分子数应占半数以上,石灰釉弹性好,光泽强,也可以烧成无光釉和乳浊釉,其缺点是烧成范围较狭,制品易烟薰。

7、什么是铅釉?

此釉部分引用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常和硼的氧化物一起使用,强烈地降低釉的熔融温度,铅及铅硼釉的最大优点是光泽度强,弹性好,能适用于多种坯体,并能加强色釉的呈色,但考虑到铅毒的危害,目前应尽量少用。

什么是琉璃?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玻璃;一种是陶胎琉璃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釉制品。

琉璃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

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 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的。一般都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釉烧而成。

明初宫廷建筑所用琉璃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制品。

陶瓷上釉有哪些方法


陶瓷是我们日常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器物,造型不仅多变美观,使用时也是非常的方便。陶瓷的制作工艺分为练泥、拉坯、印坯等十几道工序,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陶瓷常用的上釉的方法。

1.浸釉法

这种上釉的方法,就是可以把釉药很均匀的敷于坯体表面,即使再复杂的形体也不例外。同时具备了省时和容易操作的好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为了使坯体能整个的浸入釉浆中,需要较多量的釉浆,因此并不适用与大型坯体。

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的时间,该是多久才合宜呢?通常是等整个坯体浸入釉浆时,约停2-3秒,即可取出,若是嫌釉药上的太薄。可以等到釉药干后,再来一次,但是千万不要在釉浆中浸泡过久以致釉上得太厚,形成烧成品时的釉层缺陷。这一种方法是陶瓷上釉方法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一种方法。

2.淋釉法

如果坯体较大,在采用浸釉法上釉时,势必会遇到容器体积不够大,或是操作程序上的困难。而上釉者又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不太费事的方法,得到釉层均匀的效果;此时,便可以采用淋釉法来上釉了。

同时,淋釉法更能制造出具有流动感的特殊效果,是一种广被先民所采用的上釉法,尤以唐代三彩器为其中翘楚,现代的许多陶艺家也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在陶坯上淋下数种不同的色釉,或是利用泼洒的手法,或是不同厚度的釉层变化,来制造出独特的趣味。

3.刷釉法

这种上釉法,最适合于小面积的涂布,或是用釉色来作画时采用,但也同样的可用于制造特殊效果。可是在选择刷釉的工具时,最好选择能吸附较多釉浆的羊毫毛笔。当我们在采用这种施釉法时,要注意到是否会因为工具的运用不当,而在器表上产生刷纹,或是因担心釉面不匀、太薄而多刷数次后,造成釉面过厚,导致在未烧之前,釉就开裂脱落了。

4.喷釉法

这种方法将要施釉的陶坯,置于转盘之上,施釉者在边规律性的转动转盘时,边以喷雾器将釉浆直接喷射於陶坯上的方法,即是喷釉法。

喷雾器的种类甚多,从清代陶匠所使用的口吹或手堆式,直到现代陶艺者所使用烫衣时喷水器作为代替品者,均可视为喷雾器,但在一般工厂,多是直接使用喷枪。

以上几种就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上釉方式了,每种上釉方式适合的器型都是不同的,大家在上釉时可以根据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