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

陶瓷文化: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

陶瓷文化 古代瓷器器型 通过器型鉴别瓷器

2021-07-03

陶瓷文化。

最近有不少朋友看我写的连载文章之后,迫不及待地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去“实习”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出意外,基本上都是一头雾水。我的建议,学古陶瓷,还是以领略历史文化为主,不要收藏,多走走博物馆,多看看书。潘家园和其他收藏一样,是一个铜臭味极浓、尔诈我虞的场所,走走看看无所谓,出手需慎之又慎。接下来,我将用几集的篇幅,讲讲器型的简单辨识,包括瓶、尊、炉、壶、盘、盆、碗、罐、洗、枕、其他生活器皿和其他专用冥器等,使大家在走走看看的过程中,不至于特别陌生。

第一部分,讲讲瓶类。这也是在现存的古代瓷器中,保有量最多、最常见的。

瓶——盛酒、陈设、祭祀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穿带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多管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转心瓶,等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有专家说是汲水器,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见下图。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仰韶尖底瓶

马家窑尖底瓶

古时尖底或锥形体的瓶、盆、瓮较多,除了上述所说的尖底瓶取水方便外,还有可能用于加热,比如这样的形状可以很方便的插入燃烧后的火灰中,把瓶内的液体加热。这些器具的下半部大都没有纹饰,也是这个原因。在某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甚至成为一种风格,宋以前的高古陶瓷中常见。

传瓶:流行于隋唐时期的一种冥器,造型复杂、夸张,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此类瓶不是生活用器,是适用于祭祀、陪葬的冥器。

天津博物馆藏品: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收藏界为避讳,常把冥器叫做明器。古代陶瓷中,明器所占比例是很大的。

多角瓶(谷仓)、多管瓶: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到唐晚期和宋朝,又演变出了多管瓶、牛角罐等,样式繁多,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磁州窑也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这些都是专用的冥器,冥器多怪异。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cm,口径11.3cm,底径13.5cm

青釉堆塑谷仓罐,西晋,高42cm,腹围72cm,底径15cm

标记为唐的牛角罐(示意图)

上海市博物馆北宋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

类似的器具形制繁多,生产窑口也以越窑为多,这显示当时江南地区很流行鬼神崇拜。你要记住一点,古瓷中,造型复杂怪异、实用性不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专用冥器。

梅瓶: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市场上多见。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开始实际上是一种丧葬用品,为亡人储酒用,后也有当摆设的。传说盗墓贼挖出梅瓶,会小心翼翼将残留的酒带回饮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鱼纹梅瓶

首都博物馆辽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夜追韩信人物故事纹梅瓶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瓶(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元青花云肩牡丹纹带盖梅瓶(高安市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带盖)

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对比如下:

玉壶春瓶: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有时带盖。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中国国家博物馆元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元青花云龙纹纹壶春瓶

元青花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湖南省博物馆)

景德镇窑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元故宫博物院高28.6cm,口径7.8cm,足径9.8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釉里红三果纹玉壶春瓶

后世许多瓶都是在玉壶春瓶的基础上改良形成的,如清代的赏瓶。

葫芦瓶: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嘉靖明嘉靖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番莲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乾隆斗彩桃蝠纹葫芦扁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乾隆粉彩百花图葫芦瓶

扁腹绶带葫芦瓶: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陶瓷花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时期,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宣德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军持:也叫净瓶,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为云游僧人盛水洗手用具。梵语音为“军墀”、“捃雅迦”,“君迟”,“军持”,就是瓶或澡瓶的意思。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

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壶的形状虽然早就出现,但作为局限于壶的概念和功用却出现得比较晚,尤其是手执茶壶,自明代起才大量流行。

明代军持(示意图)

明代军持(示意图)

盘口瓶: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器形精美,流行于唐、宋时期。制作有难度。

洗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此类瓶可能是从油灯发展而来。

贯耳瓶、凤耳瓶:流行于宋代的摆设器,可以插花。器形仿汉代铜器投壶式样。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的叫贯耳瓶,哥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颈部两侧对称贴凸起凤形耳的叫凤耳瓶,是龙泉窑的特有甁型。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仿官窑贯耳六方尊(瓶)

上海市博物馆南宋龙泉窑青釉灵芝耳瓶

琮式瓶: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故宫博物院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高27.6cm,口径9.3cm,足径10.6cm图片:来自何晓昱的文化艺术博客

连座瓶: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连座瓶示意图)

瓜棱瓶:流行于宋,辽时期,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也最美。

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瓜棱瓶

胆瓶:瓶的样式像苦胆。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方瓶:又称棱瓶,有四方瓶、六方瓶、八方瓶,由数块平板型瓷坯粘合而成的瓶体。明中晚期开始流行的瓶式,清时最多。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天球瓶:受西亚文化影响产生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雍正斗彩海水团花纹天球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乾隆粉彩桃纹天球瓶

荸荠扁瓶: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橄榄瓶: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转心瓶:外瓶腹际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上瓶瓶口,内瓶即转动,故称转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创制,多为官窑器。现代仿品多。

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康熙青花夜宴桃李园图棒槌瓶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蒜头瓶: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蒜头瓶

花口瓶、卷口瓶: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或口沿卷曲而得名。唐时已有,宋时流行,明清以后有继续烧造。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均有出品。

其他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康熙天蓝釉刻菊花纹长颈瓶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瓷器常见的器型名称


初涉瓷器收藏,首先应该弄明白市场上的瓷器是什么器型,这样才不会让人感觉你太外行。瓷器收藏家李和祥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瓷器收藏品的器型有上百种,但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高足杯: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玉璧底碗: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璧,故名。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花口瓶: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犹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蒜头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将军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平底或浅圈足,因宝珠顶纽盖形似将军头盔,故名。清初景德镇窑流行,多为青花、五彩器。清末民初仿品甚多。

提梁壶: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穿带壶:小口,短颈,椭圆腹,器物的下部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孔,与肩部两侧的双贯耳两两相对,可以穿带提携,故名。唐代已见有,宋至清代继续烧造,品种有白釉、青釉、红釉等。

花觚: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

渣斗: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刺等渣滓,故名。敞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

古代陶瓷:瓶类


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明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

盘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时期.

净瓶 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他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梵语音为"捃雅迦","君迟","军持",中译为瓶或澡瓶.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玉壶春瓶 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梅瓶 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可知其为酒具;但辽墓壁画中所见用来插花,可见又系陈设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

贯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径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弦纹瓶 又称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凸弦纹作装饰而得名.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

多管瓶 又称牛角罐.冥器。流行于宋的一种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此外温州,磁州窑,均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蒜头瓶 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宋代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圆腹,圈足.明,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瓜棱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宋,辽时期。特征是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时期,唐代已有烧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丁道刚作瓶大好"铭花口瓶,瓶口似莲花瓣形,细颈,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与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烧制花口瓶,基本形式为花口,细颈,圆腹,撇足。北方窑场宋、金两代花口瓶的区别在于足部变化,宋代撇足较矮,金代撇足高度几乎与瓶颈相等。

皈依瓶 俗称魂瓶,冥器。常见于江南地区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瓶体修长,颈部堆塑日、月、云、龙、虎、龟、蛇、鸟、鸡、犬、鹿、马、人物等,盖钮为立鸟状。也有依据瓶体上堆塑的主要纹饰称其为龙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与宋代相比,瓶体高,堆塑纹饰繁缛。从皈依瓶出土情况看,多为成双使用,少数瓶的颈部有东仓"、"西库"铭文,瓶内装有炭化的谷物,说明皈依瓶用途是给亡人陪葬的谷仓。也有人认为,它是亡魂的归依之所,故称之为皈依瓶。

盘口长颈瓶 辽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浅盘口,细长颈,溜肩,敛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划有"官"字款。同样这种器身,肩、腹饰贯耳者,称为"盘口穿带耳背壶";肩侧有注流者,称为"盘口长颈注壶"。装饰方法有素面黑陶压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绿釉等釉色或刻花。

鸡腿瓶 又称鸡腿坛,辽、金时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粗壮者又称"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大多由肩至底饰有凸凹弦纹,少数肩部刻有汉字楷书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区辽、金墓葬中常有出土,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坛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凤首瓶 辽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亚金银器影响而创制的独特形制。凤首张目,曲喙衔珠,首顶荷叶状花口为冠,细长颈多饰弦纹,丰肩,敛腹修长,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图案。

连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扁腹绶带葫芦瓶 一种瓶式。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御窑器,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创制的磨器形。形状为唇式口微侈,直颈两侧贴塑兽耳,方形腹的每个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变为八棱锤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窑厂仿品造型与宣德器相比,瓶体较大,且书有雍正官窑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较矮,兽耳小。明末清初时无款仿品有的可达乱真程度。

壁瓶 专为悬于壁上或挂于轿中设计的瓶式,又称"挂瓶"或"轿瓶",始见于明代宣德朝。瓶体均为整体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系绳悬挂。初挂于鸟笼之中。万历时大兴,有莲花、葫芦、瓜棱、胆式等多种形制,清代乾隆官窑多有生产,造型规整,工艺精巧,品种丰富,并多附衘题诗句。

活环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双耳上套有可活动的环而得名。装饰活环是明嘉靖以来流行的一种造型。嘉靖时期活环造型为唇沿外撇,束颈,长腹下垂,足部较高且外撇,平底,颈部贴塑双兽耳,并套有可活动的圆环。此类瓶式清康熙及民国时期均有烧制。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侈口,短颈,溜肩,长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见于明代万历朝,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被赋予"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从而成为民窑中最为流行的器物。

胆式瓶 一种瓶式。长颈,溜肩,垂腹,形若悬垂的动物胆囊。造型近似锥把瓶,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较为短粗。始见于明万历朝,留行于清代。

六方瓶 又称为六棱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体作六棱柱形而得名。

橄榄瓶 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荸荠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锥把瓶 形如锥把的一种瓶式。小口,长颈上细下粗,溜肩,鼓腹,浅圈足。创于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颇为流行。

油锤瓶 一种瓶式。小口,细长颈,鼓腹,平底,形似旧时油坊匏制之油锤,故名。器形与锥把瓶或胆式瓶相近,其不同之处为颈部比二者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呈圆形。仅流行于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旧时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为清康熙民所烧。棒锤瓶又分圆、方、软。圆棒槌又称硬棒槌,造型 为盘口,直颈较短,圆折肩,筒形长腹,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达70厘米,小的不足10厘米。方棒槌瓶又称方瓶,器形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方形长腹,腹部略为上宽下窄,方形宽足,凹底施釉。软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烧制的一种器形,是与硬棒槌相对而言,造型不及后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绪及民国时期对方棒槌仿造较多。然仿品胎体比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

纸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纸槌而得名。多见于清康熙。造型为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制品较为多见。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为撇口,长颈,溜肩,敛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周菊花瓣为饰。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

柳叶瓶 一种瓶式,为清代康熙官窑独特器形之一。侈口,细颈,敛腹修长,卧足。器形曲折多姿,隽秀典雅,若悬垂的柳叶,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观音瓶 又称"观音尊",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康熙一朝景德镇窑烧制的瓶式很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凡口小腹大的均称为瓶。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

灯笼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称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赏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多以青花缠枝莲为饰,取其"清廉"谐音,专用于皇帝赏赐臣下,意在令其"为政清廉"。同治以后又增添粉彩与单色釉描金等品种,并改称"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器腹中段镂雕成如意头形,套钩回纹或倒、正T形。瓶体上下于纹饰间相互钩套、连为一体,可以活动却不能分开,寓意"天地交泰",为清代乾隆早期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和催总老格刻意制作专供乾隆皇帝玩赏的佳器。

转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朝乾隆时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内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状,上有装饰绘画,瓶底有内凹的轴碗。一般外瓶镂空,形状似灯笼,内、外瓶套合后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轴嵌入轴碗,手持瓶口转动,内瓶可随之旋转。瓶体上的图案如走马灯般可通过外瓶镂空处看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清乾隆时期的制品。

双联瓶 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中,有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的。

【陶瓷文化】器型


进入封建社会后,人们不再把鼎当作礼器,而把它变为焚香用的炉。瓷炉始于东吴,宋以前均见无足香熏和托炉,宋代开始流行三足炉。

鬲式炉鬲本为古代陶制炊器,圆口,三空心足。宋代龙泉窑开始烧制,明永乐鬲式炉多作虎耳,器体较扁,足呈垂乳状。博山炉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熏炉熏炉又名香熏,功用与博山炉相同,都是作熏香之用。瓷熏炉始于东吴,六朝比较流行,多有托盘;炉身大,镂孔,式样大方;唐以后摒弃了六朝带托盘的造型,而把炉底改为三足或五足,也有作花瓣喇叭座的。小巧玲珑,式样很多都是为了适应当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生活习俗的需要。曲足炉宋代的炉式之一。炉身折口,短颈,无耳,鼓腹,平底。足小而矮,外伸如s形。筒式炉宋代始烧,炉身作筒状,上下部各饰暗弦纹数道,小足呈三角形。明成化时,炉身发展为鼓形,并饰以鼓钉纹。鼎式炉初见于宋,多仿商周铜鼎样式:立耳,直腹,柱足。元代青花鼎炉,造型新颖,纹饰华美,比例适度。至明嘉靖时,炉耳有小孔,腹部饰以火馅纹。

古代瓷器器型术语大全


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 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谷仓——一种陪葬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 制,多为青釉。

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 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鸡缸杯——一种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 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爵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鸡心碗——碗的一种式样。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 瓷器为多。

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 ,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 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

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 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斗笠碗——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折腰碗——碗的一种式样。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

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 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蟠龙瓶——瓶的一种式样。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 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

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圹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窑青花小碗。明末多见,工艺粗率,绘画豪放潇洒,多绘山水、花鸟、梅竹、蔬 果等。

出戟尊——尊的一种式样。仿古铜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颈、腹、胫的四周各饰一戟,故名。宋钧 窑的出戟尊是名贵的珍品。

无挡尊——尊的一种式样。系从波斯传入的器形,口、底似壁,上下直通,呈筒状,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烧制,清代康熙、雍正仿烧,多为青花。

鱼篓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短颈,圆腹,圜底,造型似鱼篓,故名。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鱼篓 尊,清代雍正所仿竹编鱼篓尊,有各种单色釉,造型逼真。

石榴尊——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张开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 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

太白尊——尊的一种式样。文房用具。小口微撇,短颈,削肩广腹,平底。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烧,以豇豆红 釉最著名,晚清仿制质差。

马蹄尊——尊的一种式样。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仅见釉里红小件器件。

罗卜尊——尊的一种式样。亦称“莱菔尊”。小口外撇,颈细长,丰肩,肩下渐收,底内凹,器形似罗卜,故 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多见烧造,以豇豆红居多,也有天蓝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 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牛头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器形似 牛头,故名。据记载,明末景德镇窑已经烧制。清代乾隆时流行,品种以青花为多。

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观音尊——尊的一种式样。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 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梅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 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 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 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NV、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天球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 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象腿瓶——瓶的一种式样。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MV、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 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NV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 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蒜头瓶——瓶的一种式样。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 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清代康熙 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 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藏草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直颈,颈中间凸出,鼓腹,腹一侧有流,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清 代雍正景德镇窑创制,系宫廷用器,乾隆以后不见。

转心瓶——瓶的一种式样。外瓶腹际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上瓶瓶口,内瓶即转动,故称 转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创制,多为官窑器。

天字罐——罐的一种式样。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

日月罐——罐的一种式样。直口,短颈,削肩,鼓腹,浅圈足,肩部凸雕对称半圆形装饰,象征日月,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祭红釉、东青釉多见,至道光年间仍有烧造。

贲巴壶——壶的一种式样。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背壶——壶的一种式样。鸡心钮盖,小口,短颈,壶体圆形,腹部一侧隆起,中心部位凸脐,一侧扁平,肩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穿带背起,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晾德镇窑已有烧制,品种有青花、白釉。清代有仿制。

梨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钮盖,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明初始见,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的梨壶是典型作品,品种有青白釉、白釉、青釉等。

鼓钉洗——洗的一种式样。系仿古铜器形制,洗身凸起鼓钉装饰,故名。宋代钧窑、龙泉窑均有烧制。

军持——一种佛家用水瓶。原是印度语“Knudika”的译音,又译作“君持”、“君雅迦”等,意思是“水瓶”NV,为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颈,扁圆腹,肩一侧有一个上细下粗的流,壶口与注口均有盖,便于保持卫生。军持始于唐,盛行于宋元,福建沿海地区瓷窑大量烧造,明清时景德镇窑亦有烧造,品种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历代产品大多外销。

花浇——一种浇花用具。明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花浇大口,粗颈,圆腹,一侧有曲柄。清代雍正时造型有所变化,口部作窄流,细颈,浅圈足。品种见有青花。

花觚——一种陈设瓷器。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

桃式洗——洗的一种式样。浅体,形如半个桃子,故名。宋代龙泉窑、官窑均有制作,明清时景德镇窑、宜兴窑亦有制作。

双鱼洗——洗的一种式样。板沿口,浅腹,圈足,洗心有凸出的双鱼装饰,故名。宋、元龙泉窑盛烧青釉双鱼洗。

虎子——一种盛器。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圆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东汉时出现,六朝时墓葬中常风见,均为青釉

辟邪——一种文房用具。辟邪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翅翼,能驱邪。青釉辟邪造型似狮而有翅翼,背部立有小圆管,可注水。两晋墓葬中出土青釉辟邪较多。

渣斗——一种日常用具。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剌等渣滓,故名。敞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

象生瓷——以动植物形象为造型的捏塑瓷,故名,明清之际,江苏宜兴窑制作有象生紫砂器。清代乾隆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石榴、花生、桂圆、螃蟹、海螺等象生瓷,形态逼真,艺术价值很高。提梁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MV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穿带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椭圆腹,器物的下部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孔,与肩部两侧的双贯耳两两MV相对,可以穿带提携,故名。唐代已见有,宋至清代继续烧造,品种有白釉、青釉、红釉等。

凤头壶——壶的一种式样。因壶口部似凤首,故名。凤头形壶盖,束颈,腹部微硕,下承以喇叭形高足,一侧MV有流,另一侧一般附以直立的龙形柄。唐代创制,品种有三彩、白釉及青釉,它既吸收了波斯金银器凤头壶的NV特色,又揉和了中国的传统风格,极为别致。

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MV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盘口壶——壶的一种式样。盘口,有颈,四系或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盘口壶的演MV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僧帽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形纽盖,鸭嘴形流,短颈,鼓腹,圈足,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NV受外来影响的器型,始于元代,明清景德镇窑继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十分著名,有白釉、红釉等品种MV。

贲巴壶——壶的一种式样。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MV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鸡头壶——壶的一种式样。以壶嘴作成鸡首状,故名,始见于西晋,延续至唐代初期,各代器型略有变化。浙NV江地区盛烧,品种为青釉和黑釉。

皮囊壶——壶的一种式样。辽代的壶式,系摹仿契丹族皮囊容器而烧制,故名。扁体,直身,下部丰硕,短流NV,壶两侧随形起线,颇似缝合的皮革痕迹,两侧有圆孔,可系绳提拿。产地在辽宁及内蒙,品种以白釉、绿釉MV居多。

器型类瓷器基本知识集成


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谷仓——一种陪葬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

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鸡缸杯——一种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爵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二。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

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斗笠碗——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折腰碗——碗的一种式样。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

鸡心碗——碗的一种式样。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瓷器为多。

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圹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窑青花小碗。明末多见,工艺粗率,绘画豪放潇洒,多绘山水、花鸟、梅竹、蔬果等。

蟠龙瓶——瓶的一种式样。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

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梅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天球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象腿瓶——瓶的一种式样。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蒜头瓶——瓶的一种式样。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藏草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直颈,颈中间凸出,鼓腹,腹一侧有流,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创制,系宫廷用器,乾隆以后不见。

转心瓶——瓶的一种式样。外瓶腹际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上瓶瓶口,内瓶即转动,故称转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创制,多为官窑器。

出戟尊——尊的一种式样。仿古铜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颈、腹、胫的四周各饰一戟,故名。宋钧窑的出戟尊是名贵的珍品。

无挡尊——尊的一种式样。系从波斯传入的器形,口、底似壁,上下直通,呈筒状,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烧制,清代康熙、雍正仿烧,多为青花。

鱼篓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短颈,圆腹,圜底,造型似鱼篓,故名。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鱼篓尊,清代雍正所仿竹编鱼篓尊,有各种单色釉,造型逼真。

石榴尊——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张开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

太白尊——尊的一种式样。文房用具。小口微撇,短颈,削肩广腹,平底。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烧,以豇豆红釉最著名,晚清仿制质差。

马蹄尊——尊的一种式样。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仅见釉里红小件器件。

罗卜尊——尊的一种式样。亦称“莱菔尊”。小口外撇,颈细长,丰肩,肩下渐收,底内凹,器形似罗卜,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多见烧造,以豇豆红居多,也有天蓝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牛头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器形似牛头,故名。据记载,明末景德镇窑已经烧制。清代乾隆时流行,品种以青花为多。

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观音尊——尊的一种式样。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天字罐——罐的一种式样。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

日月罐——罐的一种式样。直口,短颈,削肩,鼓腹,浅圈足,肩部凸雕对称半圆形装饰,象征日月,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祭红釉、东青釉多见,至道光年间仍有烧造。

贲巴壶——壶的一种式样。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背壶——壶的一种式样。鸡心钮盖,小口,短颈,壶体圆形,腹部一侧隆起,中心部位凸脐,一侧扁平,肩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穿带背起,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晾德镇窑已有烧制,品种有青花、白釉。清代有仿制。

梨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钮盖,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明初始见,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的梨壶是典型作品,品种有青白釉、白釉、青釉等。

鼓钉洗——洗的一种式样。系仿古铜器形制,洗身凸起鼓钉装饰,故名。宋代钧窑、龙泉窑均有烧制。

桃式洗——洗的一种式样。浅体,形如半个桃子,故名。宋代龙泉窑、官窑均有制作,明清时景德镇窑、宜兴窑亦有制作。

双鱼洗——洗的一种式样。板沿口,浅腹,圈足,洗心有凸出的双鱼装饰,故名。宋、元龙泉窑盛烧青釉双鱼洗。

虎子——一种盛器。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圆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东汉时出现,六朝时墓葬中常风见,均为青釉。

辟邪——一种文房用具。辟邪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翅翼,能驱邪。青釉辟邪造型似狮而有翅翼,背部立有小圆管,可注水。两晋墓葬中出土青釉辟邪较多。

军持——一种佛家用水瓶。原是印度语“Knudika”的译音,又译作“君持”、“君雅迦”等,意思是“水瓶”,为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颈,扁圆腹,肩一侧有一个上细下粗的流,壶口与注口均有盖,便于保持卫生。军持始于唐,盛行于宋元,福建沿海地区瓷窑大量烧造,明清时景德镇窑亦有烧造,品种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历代产品大多外销。

花浇——一种浇花用具。明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花浇大口,粗颈,圆腹,一侧有曲柄。清代雍正时造型有所变化,口部作窄流,细颈,浅圈足。品种见有青花。

花觚——一种陈设瓷器。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

渣斗——一种日常用具。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剌等渣滓,故名。敞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

象生瓷——以动植物形象为造型的捏塑瓷,故名,明清之际,江苏宜兴窑制作有象生紫砂器。清代乾隆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石榴、花生、桂圆、螃蟹、海螺等象生瓷,形态逼真,艺术价值很高。提梁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MV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穿带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椭圆腹,器物的下部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孔,与肩部两侧的双贯耳两两相对,可以穿带提携,故名。唐代已见有,宋至清代继续烧造,品种有白釉、青釉、红釉等。

僧帽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形纽盖,鸭嘴形流,短颈,鼓腹,圈足,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来影响的器型,始于元代,明清景德镇窑继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十分著名,有白釉、红釉等品种。

贲巴壶——壶的一种式样。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鸡头壶——壶的一种式样。以壶嘴作成鸡首状,故名,始见于西晋,延续至唐代初期,各代器型略有变化。浙江地区盛烧,品种为青釉和黑釉。

鸡冠壶——壶的一种式样。辽代的壶式,因壶的顶部很像鸡冠,故名。扁体,下腹部肥硕,上部有管式短流。产地在辽宁省的阿鲁科沁旗、赤峰及辽阳等地,品种以黄釉、白釉及绿釉居多,具有浓郁的契丹民族风格。

皮囊壶——壶的一种式样。辽代的壶式,系摹仿契丹族皮囊容器而烧制,故名。扁体,直身,下部丰硕,短流,壶两侧随形起线,颇似缝合的皮革痕迹,两侧有圆孔,可系绳提拿。产地在辽宁及内蒙,品种以白釉、绿釉MV居多。

凤头壶——壶的一种式样。因壶口部似凤首,故名。凤头形壶盖,束颈,腹部微硕,下承以喇叭形高足,一侧有流,另一侧一般附以直立的龙形柄。唐代创制,品种有三彩、白釉及青釉,它既吸收了波斯金银器凤头壶的特色,又揉和了中国的传统风格,极为别致。

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盘口壶——壶的一种式样。盘口,有颈,四系或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瓷器器型之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汉族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

玉壶春瓶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的一种典型器物。

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玉壶春瓶的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元代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

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瓶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

一、 “玉壶春瓶”之名因酒而来

关于“玉壶春瓶”名字的来源,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但前者仅是四个字,完整的诗名是什么,什么人作的,题目是什么,都不得而知。进一步说,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也很难说清楚。“玉壶买春”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唐代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玉壶春瓶”,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均难考实;也有某种可能是后人用“玉壶买春”(或“玉壶先春”)来附会现在的玉壶春瓶,也未可知。

“玉壶”二字出现要早于宋。或实指玉制的壶,或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或以玉壶比喻高洁,或比喻月亮,意义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有实际意义的玉壶用途也有所不同,或是一种陈设品,或装水用作报时的滴漏,或盛酒用作酒瓶,或作为照明的灯具。那么,“玉壶”与“春”联在一起为什么就指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瓶类呢?玉壶春三字连在一起使用至迟在元代就出现了。《水浒传》第三十七回(有的版本为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讲:“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见,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同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唐人名酒多带春字”。又李肇《国史补》(卷下)上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武林市肆记》上也记载有海岳春、蓬莱春、锦波春、浮玉春、秦淮春、丰和春、谷溪春等酒的名字。明代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萧》诗云:“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如上醉”,此处,“金陵春”也是酒名。直至现在,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娘春等。这样,我们可以有如下推侧:“玉壶春”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在当时(宋代)是“江州(或邻近地区)有名的上色好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么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可能会是某种固定的造型),(可能会是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因酒而叫做“玉壶春瓶”。因缺乏直接的材料暂时还无法证明。

因此,笔者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

二、宋代以前是玉壶春瓶形成的准备阶段

一般都把玉壶春瓶的创烧年代定于宋代,但实际是玉壶春瓶定型于宋代。大约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玉壶春瓶的名称,在此之前它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因此,这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形状是逐步发展、演变而定型的,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到这一点。江西、福建、湖北地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类似的瓷瓶的造型,而这些瓶又与汉、晋时期某些瓷壶的形状很相似,其间或许有某种联系。此种瓶类的造型经隋、唐不断发展、演变而逐步定型。隋代类似的瓶类颈、腹、足都与玉壶春瓶接近,只是口仍为南北朝以来的盘口,但已颇有后世玉壶春瓶的模样了。

三、宋辽金时期是玉壶春瓶的定型阶段

玉壶春瓶在宋代定型并大量出现,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均有烧制。与宋基本同时的辽金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陶瓷烧造学习汉地风范,玉壶春瓶也有烧制。宋、辽、金时期玉壶春瓶的釉彩品种包括了白釉、青釉、黑釉、白地黑花、三彩等不同种类,装饰以素面为主,并有暗花、彩绘等手法。器型大致可分为五种:第一种是口微撇,颈细长,杏圆腹,颈与腹转折明显,颈与腹的比例约为1:1,圈足外撇,这一式造型特色较为鲜明,在数量上也较其它型式为少,是玉壶春瓶的初期型式之一;第二种是颈部与腹部衔接弧度缓和,颈较粗,胙较圆浑;第三种颈较瘦,与腹部衔接处起伏明显,腹呈椭圆形,第四种口外撇加大,颈很细,腹鼓圆,圈足较高,从上到下起伏明显;第五种已经与后世的玉壶春瓶极为接近了。这一时期的玉壶春瓶绝大部分是用作酒器,另有少量用作陈设器。

四 元代是玉壶春瓶大发展的阶段

元代的玉壶春烧造数量大,以青花、釉里红、影青、青釉(龙泉窑)等釉彩品种最为丰富,品种最多,可以分为两大类八种类型,一类为轮廓线生硬挺直的,一类为轮廓线柔和顺畅的。第一种口撇出较大,下收急促,颈细而稍短,腹较圆,最大腹径处靠底足,转折明显,口径与足径相仿,圈足微内敛。第二种口撇出大,下收急促,颈细而稍短,腹较圆,最大腹径靠上,转折明显,圈足内敛。第三种口撇出大,颈较粗,下收圆缓,腹部浑圆而稍有棱角,圈足微外撇。第四种口撇出大,下收急促,颈部有明显转折,向下斜出至腹部,最大腹径明显,圈足较高,微外撇。第五种口部较小,细颈,大腹,圈足外撇,上下对比鲜明,颈、腹处转折明显。第六种口小微撇,细颈,腹部瘦长,圈足内敛,整体曲线缓和,瘦而不硬,比例匀称。第七种口大微撇,颈与腹比例适中,圈足微外撇。第八种口大微撇,粗颈,细长腹,圈足微外撇;整体曲线柔和,比例适中。

此外,还有一种八棱形玉壶春瓶,这种形式较为少见,为元代所特有,国内和国外都有流传。在造型上与同时期产品无异,只是制作工艺不同而已。

元代的玉壶春瓶造型丰富,对后世玉壶春瓶的制作影响很大,以后明、清各期的玉壶春造型几乎都能在元代造型中找到原型。这一时期的玉壶春瓶在用途上是一个过渡时期,即从宋代的实用酒器逐渐向明清时期的陈设转变,这一点,仅从它本身的器身装饰上就可体察一二。早期器身的装饰较为朴素,或白釉,或白地黑花,或影青釉,基本为光素无纹,偶有图案或文字。器物本身制作也较粗糙,不甚讲究,线条未见优美,接胎痕迹明显,显然不是专为人用来欣赏品评的,更多的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元代的玉壶春瓶装饰逐渐增多,釉色品种丰富起来,青花、釉里红等新的釉彩品种使这一器物在装饰上更加多姿多彩。器身装饰繁复、细腻,层次分明,体现出元代器物装饰的整体特点,而且图案更具有欣赏意味。主题纹饰或为行龙,或为莲池水禽,或为寓意吉祥的文字,即让人们陈设,赏鉴的内容丰富了起来,显然这些内容与原本作为酒器的用途实无多少直接联系。

五 明代是玉壶春瓶调整完善的阶段

明代的玉壶春瓶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中期以成化为代表,晚期以嘉靖为代表。

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处于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之中,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转折明显,远不及元代玉壶春瓶造型的优美与舒朗,给人以憨笨的感觉。永乐、宣德时期的玉壶春瓶处于从粗放向细腻转变的阶段。明代中期的玉壶春瓶整体造型秀丽圆润,大小适中,可以成化时期的两种类型作为代表。明晚期玉壶春瓶制作越来越少,一般都为撇口,细短颈,长腹下丰、圈足微内敛,外廓曲线尚算圆润。

明代玉壶春瓶早期多见白釉光素器、白釉暗花器以及青花器,中期、晚期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在图案纹饰上,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内容。龙的题材是宫廷御用的品种,一般人是无法享用的,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是一种具有鲜明等级性的装饰内容,因而以此种图案为饰的玉壶春瓶制作规整,绘画精细,装饰繁复,极尽豪华。梅、兰、莲等题材颇能引起文人士大夫们的共鸣,而花鸟、树木能适合一般殷实人家的口味与追求。

六 清代是玉壶春瓶由盛而衰的阶段

玉壶春瓶发展至清代,造型上并未有多大的变化,工艺上较前代更为成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壶春瓶在造型上区别并不显著。乾隆时期中国制瓷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玉壶春瓶也大量烧造,但造型种类却并不多,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大撇口,粗短颈,垂腹,圈足;第二种与第一种较接近,仅腹部不同,为圆鼓腹;第三种是小撇口,短颈,腹部浑圆,圈足外撇。乾隆以后玉壶春瓶的烧造逐渐减少,多数为仿前代的作品,特别在纹饰上表现尤为明显;造型变化不大,较前代显得笨拙,往往比例失调,特别在晚期呈现出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看上去很不舒服。工艺水平下降了,远不及以前造型的精美秀丽。

作为一件陈设品,玉壶春瓶在清代的赏鉴意义进一步浓郁,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器物的釉彩品种不断增多,远较明代丰富。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祭红、斗彩、珐琅彩、粉彩、各色釉地五彩等等。从纹饰内容看,除继续沿用明代的图案外,人物故事、吉祥文字也多了起来,特别是以竹石芭蕉为主题纹饰的青花玉壶春瓶十分流行,从乾隆时期到清末都有烧造,成为一个具有时代风格的系列品种。

七 玉壶春瓶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器型

明清两代及至以后的玉壶春瓶,完全是以陈设品的面目出现的,使人们陈设、鉴赏的功用成为了其制造的主要目的。从皇室至官僚士夫以至殷实人家都把玉壶春瓶作为了一种陈设品,这不仅因为其造型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其装饰工艺受人青睐。

玉壶春是中国古代瓶类中特有的一种器型,自成体系。以上讨论仅限于瓷器一类,此外尚有玉器、金银器,也有铜胎珐琅器等等不同的质地。玉壶春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被其他器物所借鉴使用,如许多瓶类、壶类都用玉壶春瓶的造型作为主体,加上其他附饰(如耳、铺首、柄、流、盖等)而冠以新的名称,象明清时期的许多执壶就是这样,只是比玉壶春瓶多了流、柄与盖,因而也被称作玉壶春执壶。这些从玉壶春瓶派生出来的新器物,虽然名称各异,但仍属于玉壶春瓶范围内的系列类型。

瓷器器型


◆◇◆炉类◆◇◆

进入封建社会后,人们不再把鼎当作礼器,而把它变为焚香用的炉。瓷炉始于东吴,宋以前均见无足香熏和托炉,宋代开始流行三足炉。

鬲式炉

鬲本为古代陶制炊器,圆口,三空心足。宋代龙泉窑开始烧制,明永乐鬲式炉多作虎耳,器体较扁,足呈垂乳状。

博山炉

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熏炉

熏炉又名香熏,功用与博山炉相同,都是作熏香之用。瓷熏炉始于东吴,六朝比较流行,多有托盘;炉身大,镂孔,式样大方;唐以后摒弃了六朝带托盘的造型,而把炉底改为三足或五足,也有作花瓣喇叭座的。小巧玲珑,式样很多都是为了适应当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生活习俗的需要。

曲足炉

宋代的炉式之一。炉身折口,短颈,无耳,鼓腹,平底。足小而矮,外伸如s形。

筒式炉

宋代始烧,炉身作筒状,上下部各饰暗弦纹数道,小足呈三角形。明成化时,炉身发展为鼓形,并饰以鼓钉纹。

鼎式炉

初见于宋,多仿商周铜鼎样式:立耳,直腹,柱足。元代青花鼎炉,造型新颖,纹饰华美,比例适度。至明嘉靖时,炉耳有小孔,腹部饰以火馅纹。

◆◇◆尊类◆◇◆

尊在商周时作酒器;北宋后期为宫廷陈设用瓷。元以后,瓶壶品种繁多,更适于灌酒、筛酒,尊便完全失去了实用器皿的作用。

出戟尊

仿古铜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颈、腹、胫的四周各饰一戟,故名。宋钧窑的出戟尊,是名贵的珍品。

太白尊

文房用具。小口微撇,短颈,削肩广腹,平底。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烧,以豇豆红最著名,晚清仿制质量差。

观音尊

尊的一种式样。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罗卜尊

小口外撇,颈细长,丰肩,肩下渐收,底内凹,器形似罗卜,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多见烧造,以豇豆红居多,也有天蓝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苹果尊

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袖、窑变釉等。

牛头尊

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器形似牛头,故名。据记载,明末景德镇窑已经烧制。清代乾隆时流行,品种以青花为多。

无档尊

系从波斯传入的器形,口、底似璧,上下直通,呈筒状,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烧制,清代康熙、雍正仿烧,多为青花。

鱼篓尊

大口,短颈,圈腹,造型似鱼篓,故名。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鱼篓尊,清代雍正所仿竹编鱼篓尊,有各种单色釉,造型逼真。

石榴尊

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张开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铀、窑变釉、茶叶末釉等。

马蹄尊

广口,圆唇微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仅见釉里红小件器物。

◆◇◆壶类◆◇◆

古代盛水器皿。自汉代以来,瓷壶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唐以前的壶无把,只在肩部安系或在肩部饰双耳。从唐代开始,带把壶流行。

唾壶

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盘口壶

盘口,有颈,四系成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长,腰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鸡头壶

以壶嘴作成鸡首状,故名。始见于西晋,延续至唐代初期,各代器型略有变化。浙江地区盛烧,品种为青釉和黑釉。

执壶

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习惯上称作执壶;根据唐人记载,它的正式名称应作注子。长沙铜官窑出土的注子上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当是酒注。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酒注上题“酒温”二字,,说明饮前需预先在热水中加温。

鸡心壶

明代器型。正德、嘉靖的白釉鸡心扁壶,釉质肥厚,器腹凸如鸡心,圈足较高。万历鸡心虎则为矮圈足。

提梁壶

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僧帽壶

宝珠形纽盖,鸭嘴形流,短颈,鼓腹,圈足,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来影响器型,始于元代、明清景德镇窑继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十分著名,有白釉、红釉等品种。

贲巴壶

磨盘口,细颈,弯曲的长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梨壶

宝珠纽盖,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明初始见,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的梨壶是典型作品,品种有青白釉、白釉、青釉等;

军持

一种佛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颈,扁圆腹,肩一侧有一个上细下粗的流,壶口与注口均有盖,便于保持卫生。军持始于唐,盛于宋元,福建沿海地区瓷窑大量烧造,明清时景德镇也有烧造,品种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历代产品大多外销。

◆◇◆罐类◆◇◆

古代容器。早在一万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用陶土制成罐类器皿。瓷罐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的原始瓷中;从商代至今,瓷罐一直是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

四系罐

早期青瓷中最常见的一种实用器。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有四耳,耳由两根泥条捏成或削成桥形。汉至唐大量生产。

小口折肩罐

南方商代遗址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它的特征为:小口,肩广而溜折,凹底。通体施一层薄而匀润的青黄釉,釉下拍印方格纹。

鼓腹小罐

西周时南方流行的罐式。口较大,鼓腹,平底。肩和腹壁无分界,颈敛,与口、腹相接成锐角。器体小,器身多饰情曲折纹。

天字罐

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

将军罐

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平底或浅圈足,因宝珠顶纽盖形似将军头盔,故名。清初景德镇窑流行,多为青花、五彩器。清末民初仿品甚多。盘口壶 盘口,有颈,四系成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长,腰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荷叶盖罐

多见于元代龙泉器,盖作荷叶形。器腹多压印竖条状纹。其盖沿的荷叶边曲线起伏平缓,钮较低;明宣德时,盖沿起伏较大,盖钮隆起。

◆◇◆ 瓶类◆◇ ◆

梅瓶

所谓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得名,做盛酒的用具。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

玉壶春瓶

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人们多把这种瓶的创烧时代定在北宋。它的特征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自它问世后就惹人喜爱,是自宋以后瓷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器物。

蒜头瓶

仿汉铜瓶式样,元代始烧,明代常见。明万历蒜头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兰釉酱釉等品种。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型,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瓶腹贴戟。

宝月瓶

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棒槌瓶

一般为民窑产品,以形似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康熙时青花、五彩和洒蓝描金器都有这种造型。

多管瓶

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纽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而短。

琮式瓶

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胆式瓶

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瓶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扇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象腿瓶

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五彩。

天球瓶

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青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橄榄瓶

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凤尾瓶

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风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

油锤瓶

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柳叶瓶

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葫芦瓶

因瓶体似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洗口瓶

以瓶口似浅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窑都有这种瓶式,以龙泉窑制品为多。大体可分三式: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为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通体以数道弦纹装饰。耀州窑的洗口瓶,颈部较短,鼓腹似球状。一般说南方作品修长,北方作品圆浑。以明万历五彩镂空洗口瓶为精。

瓜棱瓶

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南北瓷窑都有烧制,以景德镇窑制品居多。其特点是整个器体由凸凹的弧线组成瓜棱形撇口、直颈,长圆瓜棱腹,圈足作花瓣式外撇,造型秀丽灵巧。明代瓜棱瓶为小菱口,长颈、扁腹,菱角足。清雍正朝则以蒜头瓶为基础做成瓜棱形。

双耳瓶

隋代创制,宋代南北瓷窑大量烧造。瓶的颈部两侧附贴双耳,由于耳的形式多样,因此有贯耳瓶、环耳瓶、兽耳瓶、凤耳瓶、鱼耳瓶、戟耳瓶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明代双耳瓶,撇口、溜肩、扁腹,肩有对称戟耳或双活环。清代双耳瓶多为扇形,有耳孔安在腹部。

卷口瓶

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的瓶式之—。侈口卷沿,细长颈微撇,口颈呈开放的喇叭花状。圆腹,腹下内收,喇叭形足。

花口瓶

宋瓷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景德镇、磁州、耀州等窑都有此瓶式,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各窑的制品不同点在于腹与足部的变化:景德镇的特点为腹部长圆,圈足,磁州窑和耀州窑则为圆腹喇叭形足。花口瓶中的海棠瓶,上下都是三瓣海棠式;荷包瓶做荷包形,是宋定窑产品。明清的花口瓶,多仿宋制。

连座瓶

宋代始见,多影青器。口沿平折,高束颈,故腹,喇叭足连接瓶座。颈腹间塑两铺首,铺首下旋制凸弦纹一周。腹上部印制飞风,下部印制双层莲瓣。明嘉靖的连座瓶,上身为灯笼小瓶,下部多为方座。

直颈六棱瓶

晚唐的一种典型瓷器。六棱形直颈很长,颈肩交接处呈级梯状,圆鼓腹也带六棱,平底,实足。

撇口大瓶

明宣德朝制品,撇口,长颈,溜肩,长腹,足部外撇。腹部绘有青花海水,颈部绘莲瓣,腹部绘松竹梅,腹以下至底沿绘莲瓣和缠枝宝相花纹。

◆◇◆杯类◆◇◆

瓷杯始见于东周原始青瓷器中,尔后历代均大量烧制。

鸡缸杯

一种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压手杯

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爵杯

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

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满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商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碗类◆◇◆

瓷碗是古代瓷业生产的大宗产品,汉代始见,魏晋流行,唐以后大量生产。

高足碗

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鸡心碗

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瓷器为多。

斗笠碗

广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折腰碗

撇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

卧足碗

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孔明碗

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其他◆◇◆

豆,古代盛粮食的器皿。瓷豆最早见于商代。

花觚

一种陈设瓷器。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紫砂、白釉花觚。

砚,古代的文房用具。青瓷砚始于三国,盛行于晋唐。一般砚面平坦无釉,以利研磨。早期多乳足,砚面高出水槽。

瓷盒在唐代已出现,主要用途为盛装药品,香料和妇女化妆用品。南宋时各地瓷窑几乎无不烧造,这与当时海外贸易发展、香料的大量输入有关。香料的使用遍及朝

折沿盘

元代开始流行。折沿,圈足,砂底。多为景德镇青花器。吉州窑出土有黑釉彩绘折沿大盘,龙泉窑也有生产。

古代喜瓷枕,谓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晴,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它始创于隋,流行于唐、宋、元各代,而且品种多样,形式纷繁。早在唐代就有出色的绞胎花枕和豹头、白泽、伏熊等兽头枕。景德镇的宋影青各式瓷枕光洁无暇,被宋代词人称为“玉枕”。

花浇

一种浇花用具。明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烧制的花浇大口,粗颈,圆腹,一侧有曲柄。清代雍正时造型有所变化,口部作窄流,细颈,浅圈足。品种有青花。

渣斗

一种日常用具。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刺等渣滓,故名。撇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

谷仓

一种陪葬器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

模型瓷俑

各种古瓷模型和各类瓷俑,都是古人专为死者在“阴间”享用而烧制的明器(即冥器)。

它包括死者生前的住室,出行工具,炊事用具,加工农作物的用具,关养禽兽的栏舍,堆放谷物的场所,以及男仆女婢、侍从武士和五禽六兽等等。用明器殉葬之风,宋代以前特别盛行。

跪拜俑 六朝至宋代均见,身作跪拜式,头高昂,双目微合。

瓷塑

我国的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陶塑品。瓷雕塑品,首见于晋代青瓷谷仓上堆塑的人物禽兽,但它是作为明器埋葬于地下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便出现了供观赏的瓷玩。宋代江南地区吉州窑及宋元明时期德化窑瓷塑,造型优美,胎质细腻,施釉均匀,典雅可爱。

瓷塑制作多见于摆设人像,仙佛和动物玩具,入官吏、仕女、武士、仙翁、菩萨、以及牛、羊、马、犬、猫、鹅、鸽等。

羊 六朝开始烧制,多作跪地式,角盘曲,身上刻划肌纹和羽翼状纹饰。隋代见有青瓷公羊和母羊,公羊昂头前视,双角卷曲前伸。母羊回头望羊羔。

虎子

东汉开始出现,为六朝墓中常见的青瓷随葬品之一。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俗称便壶;一说为水器。从东汉圆像砖资料证实,应属清洁用洒水器。东汉虎子,口部饰张牙露齿的虎首,常成90度角折向左侧;背有扁平式提梁,下有四足,腹部划出一条条虎纹,威武凶猛。

吴赤乌(238—249年)前后的青瓷虎子,虎身仍是圆筒体,口部基本上不见虎头装饰,只是提梁作奔虎状,腹下有四肢。以后逐渐盛行口部缩贴虎头为装饰,并以四十五度上昂,腰部收小,两侧划刻飞翼;腿部鼓出,四足蹲伏。西晋时又出现一种圆球腹、平底,没有虎形装饰的虎子,但数量较少。东晋、南朝时圆形虎子盛行,虎形虎子少见。南朝墓中有的虎子器形 很小,系明器,不是实用器皿。

海棠式盆

北宋钧窑产品。侈口,折沿,圈足,自口沿至腹部呈规律性的海棠式曲线,造型优美。明代亦有此盆式。

烛台

我国很早就用烛照明,烛台制作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楚辞》),说明“明烛”的使用,已见于《楚辞》。而实际上在战国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青瓷烛台便已出现,而且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三国时有羊形烛台,两晋则盛行狮形烛台。

南朝烛台的造型渐趋复杂,其形制特殊的底座呈倒立的莲蓬状,外刻覆莲花饰,上置横条隔板板上置四个大小相同的竹节状杯,可同时插入数烛根。隋唐的烛台,底座刻花精美。明正德流行八方烛台,烛台上置蜡烛形插柱;嘉靖烛台用宽把豆托底;万历时烛台采用镂空与雕塑的工艺手法,制作精美。

灯盏

古代除用烛照明外,还使用植物油作燃料来照明,这就是人们常见的油灯。东汉开始用瓷油灯,油灯由承盘及盏两部分组成。两晋以来,常见的青瓷灯多是下设承盘,盘中立一支柱。

上座灯盏。也有的设有承盘,灯盏置于柱形座上。另一种就是盘下附三足,以代柱座。六朝时的灯盏, 盏壁加深,以多容燃料。唐代灯盏多呈筒状,灯柱多圆管形,宋代有一种造型特殊的灯盏,明代灯盏别具一格,在盆式座上立—带盖小壶以代盏,灯芯由壶嘴插入壶中,具有美观、实用、省油、卫生等优点。

陶瓷知识:中国梅瓶器型之变


总体来看,宋辽时期的梅瓶总体数量和器型样式要比滥觞期的隋唐时期丰富得多,由于政治分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宋与辽是单独发展的,中原地区是梅瓶演变最活跃的地区,南方主要受中原地区影响,初步显示出一些特点。

北宋早期景德镇窑青白瓷缠枝牡丹纹小盘口梅瓶,高39厘米,江苏南京丁家山北宋景祐五年龙南宋、金时期,南北风格有别,各自进入一个兴盛期。金代的梅瓶样式极为丰富,除了以出节小口为标志的第八类样式群以外,其他九个样式群都有涉及,共55种样式。最盛行以梯形小环口为标志的第四种样式群,以折沿凸环小口、小撇口、盘口、横展平沿环口为标志的第一、二、三、五类样式群也是主流。整体来看,偏丰满的高体,轮廓饱满圆曲,分为两种主要体态:一种是下腹斜直下收,挺拔沉静;一种是胫部呈束腰状,接外撇的喇叭形隐圈足,丰腴妩媚。

南宋梅瓶涉及七类样式群,20多种样式,着重于以盘口、梯形小环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三、四、六、七类样式群,样式选择继承北宋南方梅瓶的流行样式。体态多倾向于丰体,追求端庄丰满,尺寸也相对比较整齐矮小,以20~35厘米最为常见,与北方梅瓶丰瘦高矮差异极大的状况构成鲜明对照。

南宋初期越窑青瓷刻划花牡丹纹梅瓶,高20.2厘米,浙江慈溪匡堰镇寺龙口越窑遗址第六期地层出土

南宋官窑青瓷梅瓶,高33.5厘米,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遗址出土,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南宋吉州窑釉下褐彩画花缠枝纹梅瓶,高32.7厘米,江西九江市省财经会计学校基建工地出土

南宋末期吉州窑白釉黑褐彩画花梅竹蝴蝶纹梅瓶,高25.5厘米,湖北鄂州市汀祖镇丁家坳村马家塆南宋咸淳十年吕文显墓出土

南宋偏安一隅,文化重心南移,南宋官窑继承了中原汝窑的传统,出现两种分野现象:官民分野和雅俗分野。南方墓葬随葬梅瓶的现象比北宋时期南方的同类现象要兴盛得多,其原因与偏安朝廷带来的中原影响有必然关系。第四阶段:元代,在世界文化交流大格局中,梅瓶出现统一性特点,分化则存在于器型和品质的差距。元代北方最流行的是以小撇口、梯形小环口为标志的第二、四类样式群,南方流行以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六、七类样式群,形成南北二元格局,共52种样式。北方梅瓶在北方各大名窑陆续衰弱的背景下,其样式着重对金代的继承,缺少创新,最突出的形式变化又给人一种奇怪和不适感,意味着北方梅瓶在元代开始走下坡路。而南方梅瓶在三大名窑持续兴盛的基础上,沿着南宋时确立的基本方向,灵活融入元代特有的新内涵,样式不断调整创新又不失度,在适中、沉稳、文雅等传统格调中,兼容气势磅礴,气度宏伟的新风尚,迈上新台阶。尤其是元代晚期景德镇的青花梅瓶体现了时代高度。

元黑釉划葡萄酒瓶文梅瓶,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前旗元代集宁路故城遗址KM13出土

金末元初磁州窑类型白釉黑彩画花梅瓶,江西瑞昌县码头村南宋宝祐五年冯士履墓

元早期白釉黑彩书至元十九年铭文梅瓶,高18.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龙泉窑青瓷密棱纹梅瓶,高20.2厘米,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底元代沉船出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元前期山西窑场白釉褐彩弦纹折枝花梅瓶,高31.4厘米,底部有延祐元年墨书纪年文字,山西汾阳市杏花村酒厂出土第五阶段:明代,以小撇口、盘口、折沿窄唇口、直口为标志的第二、三、六、七类样式群成为主流,共43种样式,比元代少了9种,梅瓶样式繁衍进一步放缓;南北方梅瓶所处地位发生逆转,南方梅瓶样式占绝对多数,景德镇成为核心产区;功能结构进入质变后期,明显转向了礼仪性和审美性。明早期在景德镇设立御窑,采用小撇口的梅瓶样式;明代中晚期与陶瓷史上官民竞市的局面相一致。洪武、永乐、宣德时期烧造了高水平的梅瓶。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极为相似,极为流行一个样式:规范化的小撇口、束颈,颈肩过渡柔和,圆宽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胫部内曲,足部直立或微撇,极浅的平底隐圈足。配宝珠纽、管状舌的钟式盖。实例均为品质一流的青花和白釉器,优美、端庄、典雅、适度。

明万历景德镇民窑青花双龙戏珠纹高腰带盖梅瓶,通高约37.5厘米,广西桂林尧山明万历十八年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夫妇合葬墓出土

明宣德款景德镇御窑青花龙纹梅瓶,高55.3厘米,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雅坚斯博物馆藏

明中期景德镇窑珐华釉青地浅彩莲塘纹梅瓶,高36.8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初期北方窑场白釉黑彩画花缠枝菊纹梅瓶,高36.5厘米,江苏南京市戚家山明洪武二十二年南安侯俞通源墓出土

明晚期景德镇民窑青花松鹤鹿清代梅瓶全部出自南方窑口,共出现过22种梅瓶样式,以撇口、束颈为特征的第二类样式群就占了12种,表现出特征趋同的时代特点。御制官样主导了清代梅瓶的审美趣味,小撇口、束颈、宽肩、鼓腹、下腹斜收、胫部内曲或呈束腰状、胫足部直立或足部外撇,成为清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梅瓶样式。清代梅瓶作为纯粹的陈设器,单一的审美功能使器型走向完全艺术化的形态,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致化。

清前中期石湾窑仿钧蓝白色翠毛釉梅瓶,高23.5厘米,英国格拉斯哥的伯勒尔藏

清石湾窑粉蓝釉梅瓶,高23.6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文化: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文化: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