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古代瓷器底足 > 导航 >

钧瓷的“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

钧瓷的“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

古代瓷器底足 如何鉴别瓷器底足 瓷器底足乳突的鉴别

2020-11-12

古代瓷器底足。

“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是过去煤烧时钧瓷的一般特征,是钧瓷胎质的外在表现。 “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铁足”,是指钧瓷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呈酱褐色,色深似铁色而得名。 “铁足”的形成,主要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钧瓷胎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质,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烧成,胎体的表面无釉处就会形成一层褐色,而胎体的内部则形成灰色,胎中铁的含量越高,形成的酱褐色和灰色就越深。此外,装烧时所用的垫饼往往用含铁量很高的耐火土制成,高温烧成时,铁质从垫饼扩散到底足处,也会形成铁足。当然,如果胎中的含铁量很少,或者不用还原气氛烧成的话,就不会形成铁足。例如宋钧官窑出土的瓷器中,有的足部胎体无论外观或是断面均呈黄色,就是烧成时气氛氧化的结果。 “铜口”的形成,除与铁足的形成原因相同外,还与钧釉的“脱口”有关。在高温下,产品口部的钧釉由于流动而变薄,同时釉的透明度提高,可透过釉层看到胎体,凡是产品造型的凸棱之处都有这种现象,这就是常说的“脱口”和“出筋”。脱口之处由于釉层较薄,釉中的铜量、铁量较少而不会呈现红色和青蓝色,胎与釉反应的结果,就会呈现出褐黄色,即“铜口”。 “芝麻酱底”是指钧瓷产品底部类似芝麻酱的一种釉的颜色,也叫芝麻酱釉。这种釉起始于宋钧官窑,当时为皇宫生产的陈设类钧瓷,如各式花盆及盆托、鼓钉洗等,系采用环状支钉圈支住产品的底部入窑烧成,如果底部釉涂得与其他部位一样厚的话,烧成后留下的支钉痕就会太大,很不雅观,故上釉时窑工把底部的釉刮去,然后涂上一层很薄的稀釉,这种稀釉一般是青蓝色釉,由于釉层很薄,烧成时与胎表面反应而呈芝麻酱色。个别的也有涂一种酱黑色釉的,这种酱黑色釉的特点是光泽比前面所涂的稀釉要亮。涂芝麻酱釉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产品底部大面积无釉的状况,使其美观。后来芝麻酱底就作为钧瓷的一种特征保留了下来。新中国恢复钧瓷生产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钧瓷产品的底部基本上都上有芝麻酱釉。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钧瓷就不是如此,有好多产品的底部无釉而直接露出泥胎的本色——“铁足”。 需要说明的是,钧瓷的“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也存在着窑变效应,由于温度或气氛的不同,使其颜色有所变化,如“铜口”可呈现茶黄色、深褐色,“铁足”颜色则有深有浅。 传世的宋钧官窑产品当中,个别器型由于口部破损,后人有用金属铜包镶其口的,这种铜口与我们上述的“铜口”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小编推荐

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器型中很多都有由来的典故,今天小编为大家讲的就是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

相传宋徽宗赵佶,通音律好歌舞,喜欢画画儿,字却特别差,他每次歌舞和画画儿以后,总爱临池弄墨,最让他伤脑筋的是字始终没有长进。

有一次,徽宗演乐赏舞,宫里新选进来几个漂亮的舞女,所以身心很投人,自己亲自去鼓。妙龄少女长袖翻飞,玉足轻勾,舞姿美丽极了。徽宗不知不觉饮酒饮醉了,最后被内待扶到寝宫。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纸备砚。内待听到传召,忙备齐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龙飞凤舞一般写起字来,并且笔在纸上运走,有鼓声隐隐作响,节奏感很强。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床又睡。内待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去了。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上有一幅好字。字体飘逸,起笔如长袖飞舞,落笔如玉足轻勾,秀丽极了。于是忙召内待,问字的来历。内待很纳闷,对皇帝说了昨晚发生之事。徽宗忙命内待再备纸砚,可他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折了笔砸了砚。

后来,徽宗有天晚上做了一梦,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又在一面大鼓上一青,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体。这鼓和上次喝醉时所击的鼓不同,这鼓下面用三只如意支撑,鼓面大,没有鼓腰,形状像是拦腰锯开的半截鼓。

钧瓷大师杨文杰传统煤烧钧瓷直口洗

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的喜爱。他为徽宗圆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体来。”徽宗听了大喜,忙命阳翟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

监窑官领旨,让阳翟官窑最拔尖的窑匠赶制。窑工们费尽心血,终于烧制出一件精美的笔洗:下面三只如意足、上下沿儿各有一圈鼓钉,洗里不添水,看着总是水汪汪的。

这钧瓷笔洗送到宫里,徽宗用时,膏笔不用添水,并且每次用都能听到轻轻的鼓声,写出的字自成一体(就是后来的“瘦金体”)。徽宗随即下旨定鼓钉洗为国宝,并御书“钧官窑鼓钉神洗”几个大字。这就是现在鼓钉洗的来历。

想看更多关于钧瓷故事:钧窑鼓钉三足洗的传说,请关注钧瓷历史栏目。

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钧瓷的窑变


钧瓷作为中国瓷器家族的一员,有着瓷器的共性,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其不可预测的窑变,使得钧瓷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钧瓷的窑变是以釉制胜,更以“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的神奇窑变艺术而流芳千古,被称为“火艺之冠”、“火的艺术”。钧釉最为人称道的颜色是: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有时多种颜色集于一身,“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于是在民间流传“红为最,紫为贵,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

窑变是钧瓷的精华。经釉体流动而形成的图画,或似花草飘香,或似鸟兽灵动,或似人物形象,或泛舟远航,或深山小溪,或月夜风景,或寒鸦归林;更有的如彩虹闪现,烟花怒放,飘逸虚幻,颇具神韵;还有的如晨日出海、夕阳家归等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都给人心灵的愉悦。所以每一件钧瓷都是一首无字的诗,一支无声的歌,一副无墨的画,需要用心去理解其中的寓意内涵,去感悟窑变艺术的博大精深。种种钧瓷的窑变纯属自然景象,非人主观所能够控制,所以就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

陶瓷中“铜”的呈色及“红釉”


如果用碳多的火焰即还原焰煅烧含有氧化铜(CuO)的釉,这时原来结合于铜的氧之一部分或全部,就与火焰中的碳结合在一起,因而釉中的铜自然变成了氧分比例少的氧化亚铜,或不含氧的纯铜。所谓“氧化亚铜”,是由88.8%的铜与11.2%的氧所构成,呈十分美丽的红色。但若研作细粉,就呈橙色,只有将其溶于釉中时方出红色。例如埃及第18王朝(纪元前1540~1350)时代的深红色玻璃,就是用这种氧化亚铜着色的。在我国乃至日本的红釉中,几乎看不见氧化亚铜的迹象,而是含有纯铜呈一种悬浮状态。所谓“悬浮状态”,是一种非常细致的粒子,铜的微粒直径大约为千分之九毫米左右,近似胶体,颜色与普通金属状态时不同。例如普通的金原是金黄色,但在呈胶体状态时因其粒子之大小而呈赤或紫色。铜的胶体在极细小时呈黄色,稍大就呈红色,更大些时又呈青色。

为了使釉现出红色,所用的铜量需要极少。最好的釉色一般是在含铜0.3~0.5%时出现的。如果超过这个分量,釉色就混浊如火漆一般。假使放入10%左右的铜,就有变成黑色。浓厚的铜在一部分青瓷中,有变作纯黑而成为所谓“褐斑青瓷”的。但这种青瓷与正常的褐斑青瓷的黑点有所不同,是在黑色与青瓷色的交界处有已被还原的少量的铜形成红圈,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别。如果使用多量的铜,也可以烧出“天目釉”般的黑色釉。

用铜烧成的红釉有钧窑系统的红紫釉、明代的霁红以及清代的郎窑红等。用铜在釉下绘制图样而以还原焰烧在的,叫做“釉里红”。

关于釉中所加的铜的状态,著名的陶瓷科学研究者J.W.米勒(Mellor)氏曾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现以他所发表的材料为主,简要说明如下:

(1)牛血红郎窑中的代表作品——“牛血红”在西洋叫做Sang de boeuf,这种釉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鲜艳夺目,真好象人造的红宝石一般瑰丽。由于釉的垂流痕迹恰似滴血,因而又有“鸡血红”或“猪肝红”等别称。若将这种釉的瓷片磨薄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普通都分作五层:第一层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下面紧接着的就是很狭的黄色层(有时也不见)。第三层是比较厚的红色层,这就是在釉中呈现红色的主体。第四层是更狭的青色层,最后是无色或稍带灰色的第五层,再下面便是坯体了。

谈到究竟为什么会生成这样许多层,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下面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用强烈的还原焰去烧含有氧化铜的釉时,氧化铜就被还原而变作整个失去氧气的纯铜。假使釉中混有氧化铁或氧化锡而被还原时,铁就成为氧化亚铁,锡就成为氧化亚锡。并且釉中如果混有这些物质,对于铜的还原很有帮助,能够使其完全还原。这种完全还原的铜在乍溶于釉中时毫无颜色,即如上面所说的第五层一般。但是火焰并不能由始至终地持续其还原性,当釉已完全熔融而铜的还原也已经完全进行时,即或开始使窑冷却,也会有新鲜空气进入窑内。这时窑中薪炭的燃烧情况已超过相当的数量,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需要氧气,因此新进来的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是全部取之燃烧之用。其中一部分和热熔的釉接触,而侵袭在釉面的已经还原的铜,使其再度氧化成为氧化铜,这就是釉的第一层即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的表面层。至于为什么有氧化铜而几乎没有绿色,这是因为铜量太少不能呈色的绿故。

这时候火焰的氧气已将消失,但有一些残余的氧气还要向下深入,若遇到铜、铁或锡便要加以侵袭。由于将铁或锡氧化而成为氧化物,已失去将还原过的铜再变作氧化铜的力量,只能将铜碎得十分细小,因而铜变成黄色的胶体给釉增加了黄色,这就是第二层。此外,氧气仍趁其余势将下面的铜加以粉碎,恰好成为看来像是红色的粒子,并且还以其一点残余力量继续将下面的铜略加粉碎,恰成为现出青色的那般大小,这就是第四层。到此为止,新进入的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已告终。例如氧化亚铁由于接受了新袭来的氧气,自身氧化而成三氧化二铁,作成铜的胶体的红层,并且起着保护的作用。锡也与此并无两样。以上是对红色釉的制法所作的化学上的解释。

这种解释法和今日所想像的不同之点,在于这种工艺所用的火焰或窑中的空气,其中氧气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照一般人原来所想的,红色釉只是靠还原焰生成的,但是据米勒氏的研究,窑中的空气即火焰最初虽是强烈的还原焰,而到后来却稍微变成氧化焰,这样方能最后完成。关于这种解释有着各式各样的细节,如果过于详细反而容易混乱。因此在这里只能略述梗概。附带提说两三件有趣的事实。

假使将已经还原的铜釉骤加冷却,就会失去发生上述许多现象的时间,因而铜被分散不再变作红色的胶体,釉也几乎没有颜色,或稍带浅黄色。但若将这种骤然冷却的釉再放进窑内徐徐加热,这时再度熔融的釉中的铜被粉碎,使釉变成红色。如果将釉的表面磨去,只留下紧贴着坯体的无色层(即第五层)而加热使其溶融,残留下来的釉仍会变成红色。若是釉具有充分的厚度,仍然可以很明显地变成和以前同样的五层。因为火焰中的氧气照样同以前一般,是对釉中已还原的铜起着作用的。

郎窑的盆或花瓶的口边,普通都没有红色而呈白色,并且在花瓶的头部等挂釉较薄的地主,往往多有颜色很浅而略带白色的(即文物界所谓“脱口”)这是因为釉已经流得很薄,其中铜的一部分由于高热而变作气体从釉中外逸。后来在最后完成时进入的空气里的氧气,将釉中仅存的铜全部氧化,所以第一层十分发达,只是因为铜分少而颜色较浅,几乎很难用眼睛感觉到。

(2)桃花片与豇豆红

这是与郎窑牛血红的深红色相反,而呈一种幽倩的浅红色,恰似朝霞里的桃花一般幽雅的色釉,普通叫它作“桃花片”,或“海棠红”、“豇豆红”等等。在西洋名之为“peach- bloom”,可以说是为数极多的红釉中最为珍贵的一种。就连在陶瓷工艺技术上号称空前的康熙名工,也认为制作桃花片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施挂这种色釉的器物为数不多,形状也比较小,只限于笔洗、小瓶等一类的作品。如果仔细观察桃花片,就会发现它并不只限于一种颜色,而是在紫色朦胧的浅桃色中有深桃色的斑点密集着,或者一部分呈深桃色,逐渐晕散为浅桃色的部分。并且因品物之不同而在桃色以外一部分微带绿色或黄色。这种釉调历来都把它当作郎窑的一种,而且是极其微妙的窑变之物。但若仔细加以研究,其作法是与郎窑红截然不同的。在显微镜下面看来,在某些部分虽也像牛血红釉那样具有五种色层,然而并不似郎窑那般层次分明。仔细观察其浅绿色部分,以表面的第一层与最后的第四层比较发达,而第三层比较缺乏或仅仅残留着一些痕迹。在深桃色的斑点密集所在,其第三层非常发达,散布着红色的斑点。若观察其深绿色的斑点部分,固然可以看了是由氧化铜着色而成,但其中也有的是含着金属铜的。

缺乏桃色而呈浅绿或浅黄绿的部分,是因为铜接近釉的表面,或者非常淡薄地散在釉内,于是最后完成时进来的少许空气中氧气将铜大部分加以氧化,所以无色或稍带绿色的第一层便直接与第四层(即由比较大的胶体粒子组成的青色)相连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釉中含有铁分,就变成三氧化二铁而使釉色稍带一些黄色。另外在某些部分由于铜的分布状况很适当,铜很少在釉的表面而大多散在中间,因此即使完成上所用的氧气是在这时候进来,也失掉了氧化的力量,只能将已被还原的铜粉碎,变成能够呈红色的那样大小。至于深绿色部分,是由于分散的铜胶体多数密集在表面并且凝固,当完成时被进来的氧气所氧化,变作氧化铜而熔于釉内,所以将釉染成了绿色。假使这里的氧气不充分,就会使一部分已经凝固的铜得不到氧化,而以金属铜的因有状态残留在富有绿色的氧化铜釉内。换句话说,桃花片虽然也是和郎窑红基于同样原理而产生的,但在这里的铜分并非一致地散布在釉内,而是在各层各部分或浓或淡地错综分布着。像这样使铜分复杂地分布,是需要非常繁琐的工序的。

铜一般在烧到800℃以上的温度时,就有着容易挥发的性质。我国的陶瓷工人非常善于利用这种特征,先将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底下挂的是专门挑选的比较难熔的釉,并且使其含有铜分。表面上所挂的是比较易熔的釉,在其中混入少许像锡或铁一类的帮助铜起还原作用的物质(2%以下)。然后加热至1200℃左右,这时下面的铜便行挥发而浸透至上层,并且被还原。其次又受到氧化的侵袭,因氧气的强弱、铜的浓淡以及锡、铁的多少而被氧化,或被粉碎成各种不同的大小,分散在釉中而现出那样复杂微妙的绿色或桃色。这便是应用了所谓铜分挥发的难以想象的现象。先进行复杂的铜分分布,并用还原焰煅烧,跟着就放进一些富于氧气的空气。这种空气只有放进一点点,而且要巧妙地调节氧气量,才能够使非常容易变化的铜色保持美丽的红色。同时还不能使釉过熔而流下,因此加热的适当也是要控制得十分有把握才行。就钧窑和郎窑来说,釉的熔流反而增加了妙趣,然而桃花片却绝对不能流釉。像这样一层尚且难以完成的工艺,必须重叠至两三层方能成功为桃花片,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因而历来都将桃花片推作铜红釉中的第一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类似如此复杂的工艺,毫不借重于有理论的科学力量,仅凭长期实践的结果而能有这般了不起的成就,实在不得不令人对我国古代陶瓷工人由衷感到敬佩。

在桃花片的烧成上固然需要少量的氧化焰,但是如果氧气超过所需的限度,铜分的大部分就被氧化,而使桃花片的浅桃色部分以及深桃色部分大半变成绿色。其结果变成了桃色与绿色相混,现在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或者成为在浅绿色的地上杂有深绿斑点的美丽色釉,即上面所提到过的“苹果绿”。清人洪北江有咏苹果绿的诗句说:“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像这样富有诗意的釉调真是难能可贵。假使不用还原焰而始终用氧化焰来煅烧,铜的胶体便不会生成,从而也不会有胶体的分散和凝固,当然更不会使一部分釉聚有铜分造成的深色斑点。因此只能变作通体一样的浅绿釉,而难得成功美丽的苹果绿,这也就是苹果绿之所以不容易制作的原因。

(3)钧红钧窑的种类很多,釉色是以具有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主。在上面杂有红色乃至紫色,或深、或浅、或呈斑状、或呈放射状,其变化真可说是复杂微妙得难以形容。我国古诗中曾有称赞它为“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而在西洋学者中间也有所谓“即使是对于陶瓷器毫无兴趣的美术爱好者,看见它也会忽然变成了陶瓷爱好者”一类的称道。构友钧窑基调的青色,主要是由还原的铁和多少混在釉中的磷酸所生的乳浊现象组合而生,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详加说明。其红色也和“牛血釉”一节里所说的同样,是由于还原的铜呈胶体状态进入釉中所致。紫色是由红色与青色两者所组成的。红是铜呈胶体状态的红。青是在乳浊现象的青中加铜的胶体,而稍带一些还原铁的青色。此外,在紫色釉的表面还有带暗绿色斑点的,这是因为冷却时进入的空气将铜氧化,所以生成和郎窑红的第一层相仿佛的釉调。而且还有类似由这种胶体的铜色与还原的铁色,以及蛋白石一样神秘的青色等复杂组成的溶合两种釉的产物,使复杂微妙、新鲜夺目的釉色层出不穷,而这些都是必然的结果。

钧窑里面时常有和色地不同的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这些叫做“蚯蚓走泥纹”给钧窑平添了一种美感。其生成方法与黑釉油滴的生成方法大体相似,是在坯体挂釉干燥的过程中釉发生裂隙,然后就这样去烧成。裂隙虽然被釉流塞,但因为裂隙中早已流进了比较其他部分粘力弱的成分,所以唯独此处釉的成分多少发生些变化。若是乘其尚未与其他部分的釉充分混合的时候使窑冷却,就会单独使此处变成和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

钧窑中还有一种是在具有蛋白石光泽的美丽的淡青色地上现出鲜艳的紫红斑。这种紫红斑的生成,一般多有故意加入铜分而使然的,不过也有偶然出现的。因为这种红色只要极少量的铜就够了,所以说即使在釉内没有故意加铜,例如在窑的天井或窑壁乃至邻近的器物上附有铜分,而其中极少量飞散在这种瓷器上时,也会生成紫红斑。

像这样故意使铜蒸发并使胶体的铜着于器物表面而现出红色的方法,无论是在我国或日本的古代都很少发现其遗迹,然而在古代波斯的釉内却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方法。现代作品中用时也会看到用盛着氯化铜液的器物,放在挂白釉的器物旁边用还原焰煅烧,使铜蒸发而着以红色的。但是作成的东西和历来的红色釉相比,显得非常浅薄而缺乏深厚的趣味。如果放在显微镜下来观察,就可以发现这种红色并没有像在牛血釉中所见到的五层,表面上只有薄薄的一层用铜着成的红色,再下面就是不含铜的无色釉,而且是直接罩在坯体上的。(4)火焰红在清代的铜红釉中,有一种夹杂着闪青闪红色的紫色的瑰丽釉色,那种在纯红的颜色上如青紫色烟一样挂着的,看起来好象是燃烧得极旺盛的火焰,在我国普遍都把它叫作“火焰青”、“火焰红”或“火里红”,也有的一概名之为“窑变”的,在西洋大家都称之为 “Flambe”。这是由于郎窑的窑变而产生的。其红色和上面所讲的同样,是铜的胶体颜色,闪青的紫色是由铜的胶体青色与乳浊现象的青色以及红色组成的。但这种乳浊现象却和钧红之由于磷酸造成的不同,而是因为釉中生有小的针状结晶所致。假如在釉中有小的结晶发生,就好象在空中的尘埃与水蒸气的作用一致,将釉所遇到的光分散而发生乳浊现象,反射出一种特别的青白色来。这种小的结晶在釉中加入锡等物质时最易出现,但在釉中含铝较少而硅酸多的时候往往也会产生。清代的窑变大约就属于后者的。所谓“窑变”,有人说是因为还原焰和氧化焰的不同作用,是由还原的铜红与氧化的氧化铜的青色两者组成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无稽之谈。如果将窑变的碎瓷片用显微镜去观察,便可以一目了解。其青色部分呈也有只靠氧化铜生成的,然而特别多的却不是氧化铜,而是极明显地有着许多小的针状结晶,这些都起着呈现青色的主要作用。

现在综合前面所讲的要点如下:

(一)铜的颜色极不稳定,因烧窑的火焰性质不同而现出绿色或青色,以及各种色调的红色乃至闪紫色。

(二)绿色和青色是在用氧化焰在烧含有铜分的釉时现出的颜色,这些都是由釉中所熔的氧化铜变来的。

(三)青色比较绿色的呈色困难。如釉中碱金属过多,虽然可以成为青色,但碱金属多的釉其缺点是抵抗湿气的力量较弱。

(四)红色是由于未化合的铜变作红色胶体散布釉中而成。

(五)现出红色只要少量的铜就够了。当铜的掺和量在0.5%以下时所出的颜色最好。

(六)烧成火焰是用还原焰,最后只需要一点点氧化焰。

(七)最后引进来的还原焰,是在作成红色胶体上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使红褪色而倾向绿色。

(八)釉内若加入锡或铁的氧化物,将有助于铜的还原和红色胶体的生成。

(九)牛血红釉中的某些部分,其红色的铜胶体层几乎是在同样地扩展着。

(十)桃花片的柔和颜色,是因为铜胶体错综复杂地散布在釉中而造成的。

(十一)为制成桃花片,要用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下面的釉应使其含有铜分,然后加热挥发而将铜复杂地分布在釉的每一层内。

(十二)在烧成桃花片的时候,如果氧化焰超过其完成上所需的限度,桃花片将会转变成苹果绿。

(十三)钧窑的红色是由铜胶体生成的,紫色是这种红与青的混合产物;青色是以磷酸所生的乳浊现象的青色为主,另外再加以铜的青色胶体而成。

(十四)郎窑窑变的颜色,与钧窑紫色的呈色方法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这种场合下所生的乳浊现象,并非因为磷酸引起的,而是由于釉中铅分不足,以致在釉内发生小的结晶所造成的。

(十五)如果在窑的天井、窑壁或邻近的器物中含有铜分,往往会因其铜分的挥发而使原来不含铜分的釉表面生出红色斑。

以上主要是根据J W 米勒的研究结果所作的解释。此外小森忍在这方面也作过多次实验,他曾就桃花片、美人霁、娃娃脸一类的所谓“红色釉系”的上下层釉加以分析,并且指出下层釉较比上层釉熔融度要高,其成分大体为:

上层釉中需要加入一些有效的还原剂如锡盐,铁盐或灰类等,其成分大体为:

这种釉色的变化,当还原作用适合时呈红色,过度就会使色调发暗。在用中性焰或氧化焰烧成时呈紫、青、绿色。如未能完全熔融,便呈灰鼠色乃至暗紫色。若熔融过度便褪色成为橙黄色和白色。至于有所谓“绿苔”即发生绿色或黑绿色的斑纹时,并不是因为结晶作用,而是由于釉泡的现象。红釉中的鲜红色无疑是最上乘的,一般名之为“美人霁”,“桃花片”、“宝石红”、“娃娃脸”等。色调稍暗的称为“豇豆红”、“乳鼠皮”等。其余红紫、绿、青等色也各有所谓“葡萄蓝”、“苹果绿”等美丽的名称。小森分析明代红色釉的成分不外下面数种:SiO2 73.90 Al2O3 6.00 Fe2O3 2.10 CaO 7.30 K2O 3.00 Na2O 3.10 CuO 4.60 关于郎窑红的制作方法,有的文献曾认为是应用了“西红宝石的粉末”,事实上可能是指的南欧所出的红色玻璃。虽然这种釉的成分十分复杂,一时还不能断然肯定,但是从来在一般高火度釉的成分内,大多可以看到有硼酸质或铅质的痕迹。而西城和西藏地方一向盛产硼砂,当时作成一种玻璃而应用,或自南欧输入了红色玻璃而应用到釉料中去,这些可能性都不能说不存在。因此根据这种技术观点来推论,有人主张即或将郎窑的名称看作是介绍西洋美术有功的郎世宁,似乎也不无道理(实际上“郎窑”是因康熙时期的督窑官郎廷极而得名的)。

此外尚有所谓“积红”,过去多把它看作是郎窑的一种,然而近来在景德镇地方,从制作方法上常与郎窑加以区分。

普通在烧制铜盐的红色釉时,本来是应该用还原焰烧成的,但因坯体成分不同而往往发生氧化作用,从而使色调受到妨碍。这是由于坯体所含的粘土成分,挥发其机械水及化合水而使铜盐氧化的缘故。换言之,当坯体硬化至某种程度时,釉便失去还原作用。所以在一度硬化的坯体上,如果施以此种釉,就会因其还原作用完全而使釉的变色减少。乾隆以后的红色釉,多采取这个方法在一度烧至瓷化的坯体上施釉,于是才有所谓积红的出现。

这种积红系的红色调,其产生固然比较稳定,但是缺乏霁红和郎窑红那样的胎与釉溶合而出的深厚滋润之感,同时没有苹果绿或绿苔的出现,而且釉光不足(对于郎窑的宝光而言,似乎可以称这种釉为浮光)。釉色近乎牛血红的色调,缺少光泽的较多,而釉的垂流也少。至于这种釉的成分很类似炉均的红紫釉。广东石湾窑中还有一种所谓“广东郎窑”。这种仿郎窑的作品具有过度的红色釉,溶融度也较其他的低,在红色釉中属于最普通的一种。特点是坯体为灰黄色的所谓“炻器”胎,所以很容易与其他红色釉作品区别。总之,我国的铜红釉起源于宋代,至元、明、清各朝都有新的方法出现。据目前所见,不仅有出土的大量实物,而且有文献可考。例如早在著名的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窑神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元),碑文内就曾有所谓“当阳铜药真奇器”、“铜色如朱白如玉”的明确记载。可以说依靠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逐步提高、多次改进,终能将最难制作的铜的鲜红釉调,用简单的方法获得成功。难怪后来中外陶瓷界要大为惊异,并且不断在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了。

例如,1848年是L。A。萨尔维达(Salvetat)在对我国明代的霁红釉作过一番化学分析后指出:氧化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而在调合成分时,较比所要的铜还需要多量的铜盐。后来如法国Th。狄斯克(Deck)、德国贝安祖利(Buenzuli)都曾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

1879年在法国的塞握尔(Sevres)制瓷厂有Ch,雅夫(Yauth)G 。杜太利(Dutailly)二人继承萨尔维达的研究,并且发表了他们的见解说:“铜红釉是因氧化锡的存在和强度的还原焰而出现的。氧化铜被还原成金属铜,溶解在釉内依靠缓冷而呈色”。对于这种说法,德国的塞格尔(Seger)博士反驳说:“釉的红色并非只靠强度的还原焰烧成,而是以使还原焰与氧化焰相互发生为主要条件。对于呈色来讲,其影响最大的却是在于烧成时气氛的适当组成”。他并且指出:“氧化铜在0.1~0.15%时呈暗红色,0.5~1.0%时呈鲜红色”;又说:“因为将暂时还原的金属铜变成了氧化亚铜,所以添加2%以下的氧化锡或氧化铁,这样可使红色的呈现比较容易。”又说:“若将釉组成钡釉,可以便于获得纯红色”。另外,在日本许多陶瓷学者的研究里,也明显地证实了钡釉的效果。

1889年,罗兹(Lauth)发表见解,认为红色釉之呈色是由于金属铜的存在。塞格尔曾证明红色釉的呈色是因为Cu2O所致。现将这种釉料录之如表13。表13 原 料浓红红色釉淡红红色釉带蓝色红彩红色釉白色瓷釉75.00 75.0 70 高 岭--- 5.0 5 Cu2O 0.1 0.5~1.0 1 SnO2 1.00 2.0 2 Fe2O3 0.50 --- 1 钡釉0.5Na2O 2.5SiO2 0.5BaO 0.5B2O3 23.35 22.0 21 表中三种配合除白色瓷釉外,最好都用还原焰烧成熔块,Cu2O含量少,则透明性强而且色浓;含量多,则透明性弱而色淡。瓷釉之加入,可使熔块生成温度降低。一般Cu2O含量在0.5%时,便生成不透明的红釉,在0.1~0.15%时生成酷似金红色的透明红釉。其烧成方法比较组成尤为重要。如果还原过强则成金属铜,所以需要时时烧以氧化焰。SnO2及Fe2O3还原后极容易氧化,可以促进Cu2O的生成。塞格尔是用薪柴作燃料,采用以下的烧成法,即烧火初期使用氧化焰,自暗赤热至SK010时用强还原焰。自SK010~05每15分钟约烧氧化焰1~2分钟,其次用氧化焰烧之,至SK4以后用氧化焰或还原焰烧化。

1930年,F.乌尔兹(Wurts)根据试验指出红色釉的呈色是由于铜的胶体溶液。其最适当之烧成法为:自赤热初期至烧成温度,始终均宜用强还原焰。但如煤烟过多时,可间断地使用氧化焰数分钟。SnO2的作用为还原为还原触煤,且使红色浓厚,加入少量的Fe2O3可使之成为闪蓝紫色的色调。B2O3也能使之销带紫色。高硅酸釉则生成美丽的淡红色。

还有一种铜红釉,其作法只是将釉的表面还原而现出红色,在釉料熔融后使用油类、瓦斯或锯屑以使其发生还原焰,然后再加入马弗炉(烤窑、隔焰窑)内烧成而现出鲜红色。这个方法曾经塞格你(Seger)和佐尔奈(Zolngy)研究和发表,后来在英国的皇家多尔顿(Royal Dalton)工厂大肆生产。

此外,法国的弗郎切特发表其研究结果,认为“在碱金属铅釉内含有多于铜分的氧化锡时,其呈色作用较好。必须用还原焰以后再用氧化焰去处理,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哈达尔认为:“在釉的组成分中,使其含有碳化硅而用氧化焰烧成,也可以获得铜红釉。”

总而言之,红色釉系的铜红釉不能只靠釉料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取决于烧成阶段。因为在烧成时用还原焰将釉中游离的金属铜变作胶体状态或亚铜盐,使其扩散于釉内而得出红色。尤其这种还原的程度必须恰到好处才行,否则将会功亏一篑,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

钧瓷的起源


钧瓷的起源

禹州钧瓷起源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相当成熟的彩陶制作工艺。唐代中期,当时釉中是以铁为着色剂,高温烧出黑底蓝斑彩釉、蓝底黑斑彩釉或纯白色釉的瓷器。这种蓝斑彩釉乳浊度高,呈月白或天蓝色,有一定的流动性,活泼多变,已具备钧瓷窑变艺术的特征。器物以壶、罐和拍鼓为多,其标本目前有禹州境内宋钧官窑遗址和神后下白峪窑等地均有发现。境内的苌庄窑、神垕窑以及钧台窑生产的各种色釉瓷器,天真烂漫、富有情趣。其中有一种黑釉带乳白色或白色中呈现蓝白流纹、斑块的花瓷,世人称为“唐钧”,因在夏启开国大典的钧台之地烧造,而得名钧瓷。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和宋室南迁,烧通身紫红釉色的钧瓷窑场也不复存在。金元时期钧瓷产品以天青、天蓝色为主,其精良者可见有带紫红斑的。元朝的钧瓷生产量很大,但制作比较粗糙。到明代钧瓷生产量很小,或已停烧,也有说是为了避明神宗朱翊钧的名讳而禁止钧瓷生产的。金元时期钧瓷窑址遍布禹州市大部分乡镇,明代窑址尚待发掘考证。

钧瓷在唐时有“花瓷”之称,宋、金、元时期被称做什么瓷,叫什么名,我们不得而知。追根求源,最早提到其名的,当来自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吕震等人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中有“内府所藏钧、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内府指明代宫廷;所藏的名窑器皿,是指经历代皇宫辗转迁徙有幸得以保存下来的宫廷用瓷。该书中第一次提到“钧”字,从这时起,始有钧窑之名。由此可知,“钧窑”是由明人命名的,明以后都沿用此名。钧窑所产之瓷也就理所当然地称为钧瓷了。从此,钧瓷享誉天下。

那么,明人为何称之为“钧”呢?自明以来,说法有二。一说因产于钧州而得名。如明代屠隆《考槃余事》、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文霞亨《长物志》均称钧窑为“钧州窑”。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文章中沿用“钧瓷产于钧州而得名”。二说因钧台而得名。如郭葆昌《瓷器概论》中说:“钧窑建于宋初,在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瓷,至今尚存。

浅谈钧瓷的窑变艺术


钧瓷在五大陶瓷中,它是以窑变而著称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的窑变也不以制作者名声大小而优劣,是自然窑变的结果。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渐加强,因此,对钧瓷的喜爱也越来越强烈。收藏钧瓷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也使钧瓷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随之人们的错误认识也逐渐产生,并且已经形成了势头。本文主要阐述了煜华钧窑烧制的钧瓷《石榴瓶》的作品,借此谈谈有关钧瓷窑变的粗浅认识。

2 《石榴瓶》作品的来源

《石榴瓶》在钧瓷作品中不属于创新作品,是传统作品,它最初来源于我们常见的水果、石榴等。在我国民间,石榴含义丰富。榴开百籽,“籽”和“子”谐音,象征多子和丰产;中秋佳节赠送石榴,也成为迎接吉祥的象征。石榴的“榴”原作“留”,故被赋予“留”之意,“折柳送别”与“赠榴传谊”成为我国的一种民俗。

每一个钧瓷作品都有一定来历,人们根据石榴的这些特点创作出钧瓷作品《石榴瓶》。在中国的五大陶瓷,钧瓷、汝瓷、定瓷、官瓷、哥瓷中,钧瓷与其他陶瓷有着本质的区别。汝瓷和哥瓷造型奇特,没有窑变效果,它们的釉色也较单一。青花瓷追求的是画工,尽管其色彩丰富,但毕竟是人为控制,显得相对生硬。

3 《石榴瓶》的窑变艺术

钧瓷则不同,是靠窑变和釉色取胜的。除了釉色外,窑变是十分重要的。一件钧瓷作品如果釉色不好,又没有窑变效果,将失去了她的本色。煜华钧窑烧出的《石榴瓶》系列,如图1~图4所示,可见钧瓷窑变之一斑。

由图1~图4可知,前三个作品都以葡萄紫和茄皮紫为底色,窑变出片片绿色,如初春的小草,春意盎然;那紫,那绿,窑变出多种层次,深深浅浅,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钧瓷窑变的神奇效果。我们说钧瓷的窑变是自然窑变的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钧瓷能像青花瓷那样把自己理想的图案画上去,那就不成为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才是钧瓷的本质。

4 钧瓷的窑变特色

《观音瓶》也是一件传统的钧瓷作品,属于神瓷系列,千百年来人们不知道烧制过多少,凡是开始制作钧瓷的人都要烧制它。这主要是因为它工艺简单、容易烧制成功。但真正的珍品,精品并不多,都是以釉色取胜,以红釉最多,红色在我国民间具有喜庆,祥和的气氛,容易激发人们的热情。

一件钧瓷精品,一件钧瓷珍品是不以一个人名声的大小,地位的高低而成功的。有的人名不见经传,他有可能烧制出钧瓷珍品;有的人名声较高,即使是国家级的大师,也不一定能烧制出一件钧瓷珍品;有的人烧制一辈子钧瓷,不一定烧出一件珍品;有的人初出茅庐,就能烧出钧瓷珍品。由此可以看出,钧瓷是自然窑变的结果。

5 钧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随着钧瓷名声的提高,也出现了以奇特造型取胜的现象。有的在人物、神像、十二生肖上下功夫;有的在耳饰上下功夫。一件钧瓷作品要配上许多装饰品来点缀,笔者认为这是对钧瓷的错误认识,它会导致钧瓷向一个不良的方向发展,偏离钧瓷发展的正确道路。

奇特的造型不仅钧瓷能做到,其他陶瓷也能做到。如:青花瓷、汝瓷、哥瓷等。而窑变的效果,却只有在钧瓷上才能做到。以钧瓷作品《钧桃》为例,它是一件传统的钧瓷作品,没有任何耳饰,造型也不奇特。桃子在我国民间通常用来祝寿,吉祥之意。在钧瓷发展的历史上不知道多少人烧制过钧桃,出现过多少窑变已经无从查证。后来又有人烧制出《钧桃》,这个钧桃是红色的,顶端装饰了一个老寿星的头像,下面飘着一捧胡须,更加增添它的吉庆气氛。任何一种陶瓷都要保持它的专一性和唯一性,只有保持了这些特性,它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保持着永远不败的地位,它的真正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它才能珍贵。

6 结语

综上所述,钧瓷是以窑变来取胜的,以窑变占据市场,以窑变来确定其在陶瓷业中的地位。她的窑变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丰富多彩和奥妙无穷的。

钧瓷釉色的发展


钧瓷文化之钧瓷釉色的发展创新:1979年,禹县钧瓷一厂、二厂、国营钧瓷厂就把钧瓷等艺术釉的创新研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钧瓷新工艺釉与传统钧釉相比,有两个不同之处 ,一是在釉中加入还原剂,不用原气氛即可烧成窑变红色:二是不用传统的倒焰馒头窑而改用隔焰推板烧成。钧瓷釉色的发展1985年,丁建中与晋佩章共同研制出仿宋天青、天蓝釉系列作品,天蓝釉是铁呈色,与历史上宋钧天青、天蓝釉成份非常接近,是一种二液分相乳光釉。随后,又接连研制出油滴天目釉,它是在黑色的釉面上布满油滴状的银色或褐红色斑点,极富艺术韵味。该釉是钧窑地区的一个黑釉品种,早在宋代就有烧制,在禹州钧台窑和神垕窑都有发现有这种釉的标本。油滴天目釉研制成功后,就称该釉为”滴珠天目釉“,并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钧瓷釉色的发展到2011年末,钧釉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先后研制出紫翠霞红、姹紫嫣红、唐钧宋韵(唐钧花釉带蚯蚓走泥纹)、金黄奇纹、紫釉绿纹、红釉黑纹、红雪花斑、绿雪花斑等近百种釉色。由此可见钧瓷釉色的创新在不断的变化而取得更多的成就。

钧瓷釉色

钧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