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底足断代 > 导航 >

如何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

如何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

古代瓷器底足断代 如何鉴别瓷器底足 古代瓷器底足

2020-11-18

古代瓷器底足断代。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传承了下来,例如我国古代的汉字文化、书法文化、诗词文化、绘画文化以及陶瓷文化等。我们可以在这些文化中找寻历史的记忆,在这些文化中也同样记载我国古代的重要历史印记,在这些的文化有这个文化在我国历史的印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就是我国的陶瓷文化。

在我国陶瓷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时期都有着前朝的陶瓷艺术品被后朝的人们所仿制的情况所出现,所以我们在收藏起陶瓷艺术品时在鉴别和认识在一类的瓷器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在我们现在的的陶瓷市场上会有这些仿制品的的出现,但是仿制品也并不代表是赝品,因为只有好的陶瓷艺术品才会被仿制品的制作者去仿制,也是因为某一件陶瓷品身上有着值得仿制的地方,虽然仿制的陶瓷不是真的但是它所拥有的价值也许回比真的还要大。那么今天小编我就要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几种如何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的方法。

瓷器艺术品的收藏者们在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的方法时有着以下的几种方法,首先收藏家们要判断这个瓷器的底足胎体的材质和其底足的构成形状、其次是要观察其瓷器的胎体底部是否有无釉质和其瓷器底部釉色和釉质的变化情况,最后是要去看其瓷器的的落款要观察其落款的字体、字体的排布以及要看其款式的变化。瓷器爱好收藏者们在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的方法大致是要从上诉的山歌方法所入手。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细说如何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的条件了,首先是要看其瓷器底部是否有修胎刀痕,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修胎所用的刀大多数是以竹刀为主,而现代所用修胎大多数用钢锯条,竹刀子修理后留下刀印成细丝状,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这个不同之处所以在观察时还是十分明显的。

其次是观察其瓷器底部,观察这个的原因是为了观察其露胎之处的胎骨老化情况及其自然磨损情况这是因为仿制品的磨损情况与真品的来说比较平滑,没有真品自然。一般来说古瓷器中的真品露胎骨会比较干燥,但是现在仿制品就是有所不同,它的露胎骨就会显得轻滑、坚腻。

以上这几种方法就是通过底足来给瓷器断代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不是绝对的,我们的收藏时藏品是还是要根据其相对的专业知识,专业人员来进行判断。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瓷器鉴定:底足辨真伪


随着市场经济的步步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古玩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藏家。与此同时,古玩市场上赝品不断,铺天盖地而来。对爱好古玩的藏家来说,辨别瓷器真伪,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话题。而器物的底足是辨别真伪的重中之重。底足,可见其胎,见其釉,见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可辨其烧造工艺,可察其老化程度等。

那么,该如何从底足鉴定真伪呢?

首先要掌握古器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各个朝代的器物工艺,观实物辨真伪,如足的形状、胎的质量等。观察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的情况,一般来说年代越古老,器物的露胎骨显得越干燥,而仿品则会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太绝对,有的年代久远的瓷器露胎也会很细润坚腻,但比起仿品要稍显干燥。还要坚定其垫烧痕迹,如明之前的器物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但是各大名窑也会有不同的垫烧方法。观其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都有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削足之处的火石红,颜色就特别浓显。而仿品的火石红就截然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而成,显得轻浮不定,而有的颜色偏黄。由底足查看各个时期胎釉的结合情况,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状土,或子金土,而仿品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些浆水,都较真品要轻浮很多。

此外,还要看其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代官窑民窑足内也有粘沙,而仿品在这一点上就很少做到。其烧制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的不是很厚,不会造成积釉,模注过于规整,所以很少积沙。

除此之外,还可以观察期露胎痕迹的纹路,或是圆圈之纹,或是鸡心点纹路,明时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等。这只是鉴定真伪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当然也需要对器物的纹饰等进行详细的了解。

底足看真假


陶瓷鉴定,不外看器型、辨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背景等途径,但对初学者来说,单器型就够复杂了。老师越讲,听起来越糊涂,回家翻书越多,脑子越空白,心中着急却不知从何着手。

突破口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不妨从底足着手。

小小的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发现真品。

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时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见于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见于道光时钧红,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在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一般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宋代黑釉瓷器的瓷器底足圈足特点


黑釉瓷器是高温釉瓷的一种,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张起来的品种,以氧化铁作呈色剂,其釉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最早出土的黑釉瓷是安徽省亳县“建宁三年”(170年)纪年墓中出土的黑釉瓷,证实了黑釉瓷的烧造时间应在东汉中晚期。此时的黑釉瓷胎质较粗,器型简单,器物施釉一般不及底,釉层厚薄不均,常见流釉现象。到东晋时烧造技术更加成熟,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瓷为代表,胎多呈砖红色、紫色或浅褐色,釉厚如凝脂,色黑如漆。

宋代,是黑瓷烧造的顶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质洁白细密,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品种如兔毫纹,油滴釉,曜变斑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奇;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鲁山的花瓷,都颇具特色。其中,博主见到过的一件黑定,漆黑发亮,比之康熙乌金釉有过之而不及,没有见过黑定珍品的,非常容易把它当做一件新的瓷器。建窑的兔毫纹,油滴,曜变斑等,博主都收藏有标本。吉州窑剪纸贴花详见:瓷器学习笔记之七 --吉州窑:桑叶能通禅。

本文不讨论器型,只讨论瓷器的底足。黑釉瓷的底足,从宋代黑油瓷器底足收藏的标本看有如下几种:

1.平底微凸圈足,此类圈足胎土较白,底足无釉,足墙外撇,外壁施釉到底,此类瓷器的品级应该都是比较

高。还有一种灰黑胎,胎质较差,施釉不到底,这种瓷器品级较低。

2.小圆圈足,挖足都不深,胎质灰色,施釉不到底,此类瓷器的品级不高。

3.外撇圈足,圈足较大,内底有涩圈,从底足的形制看,此类瓷器年代较晚,有些应该到元明。

形形色色瓷器底足鉴别


陶瓷鉴定,不外乎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一个器型就够复杂了,如《中国陶瓷》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极多;而胎又涉及众多窑口,即使同一窑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尽相同。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故然要学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准突破口。这样,才有感觉,才能由浅入深捉到一些真品,真品捉到了(哪怕捉到一只),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兴趣,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那么其突破口是什么呢?本文从陶瓷器底足着手讲述一些鉴定方面的常识。

小小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捉到真品。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才没了“乳突”,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浅,一般从“棕眼”里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明之中期以前的器物,其挖脚就特别明显,如宋之瓶的挖脚,明之洪武碗之脚就特别突出,尤其是民窑,仿佛挖得像个小碗(因挖脚挖得浅),而仿品则挖得做作不自然,甚至不是挖脚,而是模注。

由底足察看各个时期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尤其是明以前,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状土、或子金土呈现,而仿品则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点浆水,要不没有。

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上述各项古瓷底足的特点,都是判别古瓷还是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随着新仿者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制刀痕,火石红等,但如仔细辨别还是能有所区分。如新仿火石红有的铁红染料涂上去的的,认真鉴别便可知真伪。

古瓷鉴别包罗万象,学问深奥,但若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抓住突破口,还是能举一反三、逐步掌握、乐在其中的。

景德镇明清瓷器底足款识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

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

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天启:官款以“大明天启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也有书“天启年制”的。民窑中书纪年款的见有“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启米石隐制”等等。

堂名款、吉语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等等,还常见图案款,如兔子、灵芝、方胜等等。

崇祯:崇祯时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清代

顺治:顺治官款少见,有“大清顺治年制”六字两行楷款,款外有双圈。署“顺治年制”四字的,一般无圈框,均为青花款识。民密器署干支纪年款多见,如“顺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语款减少,见有“继善堂”、“百花斋”、“西畴书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写于珐琅器上。官窑器中也有写干支纪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宫内御用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识种类繁多。按书体分有:楷书、篆书、行书,官款绝大部分是楷书,少有篆书款。按颜色分有:青花、釉里红、金彩、红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黄、蓝等料款。按款外线框分有:双圈、单圈、元圈、双边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两行、三行款,四字两行及四字环形款等。民窑一般无年款,但其它种类款很盛行。

雍正: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时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阁制”楷书款,为雍正未登极之前烧制的,朗吟阁是当时雍正的读书处。堂名款还有“养和堂”、“希范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则见有“江鸣〓制”、“冯宅”、“松年”等;吉语款少见;图案款有一定数量,如灵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多数不加圈框。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瑶华道人”等有名,唐英为督窑官,瑶华道人为乾隆的王子。

嘉庆:官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大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窑款识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体草率。出现图章式的篆书款。

道光:官款与嘉庆时体式大致相同,大多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红彩写款。

咸丰:咸丰朝又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官窑大多署“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书款减少。除青花款外,还有红彩款与刻款。民窑器中十分盛行图章式篆书款,并影响后世。

同治:官款以楷书为主,大多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和“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楷款。以青花、红彩或金彩书写。民窑器大多用红彩图章式篆书款。

光绪:官窑款识楷、篆并用,以楷款为多,署“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两行款,多数不饰圈框。有青花、金彩、红彩及刻款等体式,大体同于前朝。民窑款识较草率。

宣统:官窑款误解有青花、红彩与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多,一般无圈框。民窑款识与前朝类同。

形形色色的瓷器底足鉴别


陶瓷鉴定,不外乎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一个器型就够复杂了,如《中国陶瓷》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极多;而胎又涉及众多窑口,即使同一窑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尽相同。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故然要学看器型、辩胎釉、论纹饰,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准突破口。这样,才有感觉,才能由浅入深捉到一些真品,真品捉到了(哪怕捉到一只),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兴趣,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那么其突破口是什么呢?本文从陶瓷器底足着手讲述一些鉴定方面的常识。

小小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捉到真品。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才没了“乳突”,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浅,一般从“棕眼”里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明之中期以前的器物,其挖脚就特别明显,如宋之瓶的挖脚,明之洪武碗之脚就特别突出,尤其是民窑,仿佛挖得像个小碗(因挖脚挖得浅),而仿品则挖得做作不自然,甚至不是挖脚,而是模注。

由底足察看各个时期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尤其是明以前,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状土、或子金土呈现,而仿品则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点浆水,要不没有。

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上述各项古瓷底足的特点,都是判别古瓷还是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随着新仿者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制刀痕,火石红等,但如仔细辨别还是能有所区分。如新仿火石红有的铁红染料涂上去的的,认真鉴别便可知真伪。

古瓷鉴别包罗万象,学问深奥,但若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抓住突破口,还是能举一反三、逐步掌握、乐在其中的。

行家看瓷器底足看的是什么?


古玩市场,水深得很。玩古玩,一般有三个途径。

高大上的去拍卖行举个牌。特别高大上的,可以买张机票去纽约去伦敦,参加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基本上一拍成名,哪怕自己入门不久。原因无他,这是一个特别缺少掏得起真金白银的买家的时代。

有点积蓄收藏经年的,走第二条道,古玩商店。古玩商店一般也是由收藏爱好者转型而来的,起早贪黑,去乡下收货,或者去外地鬼市淘换。拿回自己在古玩市场里的店,把东西卖给懂行的老客。一般收藏十年以上的行家,基本不再去古玩地摊上捡漏了,因为好一点点的都早已被古玩开店的收刮一空,剩下的都是新假破的垃圾。

第三条道就是古玩初入门者的途径了。俗称地摊捡漏每周星期六早起,6-7点赶到城市里的古玩地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基本上10点以后,买的卖的就少了,10点摆摊的开始收拾东西走人。以前更早,需要打手电筒,天还没亮就开始,所以又称为鬼市。

元青花瓷器的底足无釉浅圈足刮削不干净

不管哪一种方式,瓷器上手是必要的过程。初入门的和玩几十年的行家差别就在于行家懂货,知道看什么,怎么看。而初学者一头雾水,能看个新老就不错了。初学者的特征是,拿着个东西到处找人看。十个人有7个说真,那这就是真的,有7个人说不对,那就是假的。东西对不对,和人有关,和东西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行家经常拿起瓷器,上下打量。一定会翻过了,看看底足。所谓举足轻重,在瓷器收藏里意思是瓷器底足包含了很多信息。那么这些行家看底足到底是看什么呢?(笔者不是小编,亲身收藏30多年,陶瓷学界的论文看了个遍,过手瓷器数以万计,过眼瓷器数以车计,经验都是花钱买来的。真想玩收藏,可以关注本人头条号,全是干货)接着往下看。

第一,看底款。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双圈款

从明初永乐时期,开始有了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以后历朝历代都把年号写在瓷器上。以四字款,六字款居多。比较特殊的是明代的洪熙,只有不到一年,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国家内外交患,战乱不止,泰昌(一个月)。洪武,建文,属于明代初期,目前没有发现科学发掘出土和传世的书款器。清代早期,顺治,康熙前期,书写年号也没有成为定制。瓷器如果看上面,判断是明末的,看底款则是明初。那么这件瓷器肯定是仿的。新仿还是老仿的差异而已。

第二,看胎骨。

南宋官窑的紫金土胎,胎骨薄而坚硬,最薄的只有1毫米,俗称铁胎

瓷器宋元之前,多为灰胎,官窑哥窑为紫胎,铁胎。龙泉弟窑有灰白胎,定窑为白胎,景德镇饶州窑也是白胎。元以后,全国各地窑火渐渐熄灭,到明代还剩下一个龙泉窑,其余地区的瓷窑都被景德镇取代了。元明时期景德镇瓷器的胎基本上都是白胎。元瓷是麻仓土,明代是高岭土,康熙是糯米胎,如果这个哥窑胎骨是紫色的,但用力摩擦露出白色,那么他一定是后仿的。

第三,看装烧方式。

北宋早期越窑的泥点支烧方式,带款罕见

瓷器收藏,宋元是一家,明清是一家。唐以前是一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宋代以前的瓷器,我们俗称玩老窑高古的,基本上都是原始瓷,半陶半瓷。唐代最著名的青瓷南青北白,市面上基本上见不到。博物馆藏品也不多,玩唐代的以玩唐三彩居多,而唐三彩属于铅釉陶器。其余的就是六朝青瓷了,这些青瓷都不能算真正的瓷器。

宋元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宋瓷有五大名窑,元瓷有枢府瓷,元青花,釉里红。一般收藏爱好者,喜欢把元瓷归到明清一类,其实不然。看元瓷,以宋瓷的眼光来看就对了。虽然彩绘是明清技法,但元瓷属于彩绘的初创阶段,很多特征和宋瓷类似,不同于明清瓷器。

这样,就把明清瓷器和宋元瓷器区分开了。宋元瓷器是支钉支烧,垫饼垫烧都有,明清之后基本上都是圈足足端无釉,垫烧的。装烧方式就能区分。如果一件高古瓷,采用的支烧方式特征和明清类似,不同于同时代,那么这件瓷器就有问题。

第四,看底足施釉

南宋龙泉鼓钉双兽耳三足洗垫饼垫烧

以龙泉窑为例说明。北宋的龙泉内底无釉,圈足较高。是用垫饼垫在圈足内,所以足内无釉,圈足不受力,所以较高,且直。南宋的龙泉,足内满釉,足端无釉。圈足较低。是用垫饼垫在足端,足端支撑整个瓷器重量,所以足端无釉,足较低浅。元代的龙泉,工艺倒退了,所以一般是用垫圈,刮釉垫烧。大盘底部有个玉环型的无釉圈,用环形的垫饼垫烧的。明代早期还是。如果这件龙泉看釉面器型判断为明,却是南宋的垫烧方式,真伪就值得商榷了。

第五,看底足处理方式

元青花玉壶春瓶内底施釉

对于元瓷而言,底足处理方式极为关键。元瓷一般无釉砂底,但元玉壶春瓶一般都是满釉的,元瓷底部一般有漩涡纹,中心有乳状小凸起,底部有旋削痕迹。总的来说,各个窑口底足处理方式绝不一样,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窑口特征,熟悉和了解这一窑口后,对不属于本窑口的底足处理方式就能辨别出来。

第六,看火石红。

元代大罐的器底火石红

火石红是瓷器底部年代久远之后的标志,一般而言百年以上的景德镇瓷器才会产生火石红。火石红一度被群众认为是鉴定古瓷新老的大武器,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火石红早已被攻破,以火石红判断瓷器新老,已经不成立了。但新老火石红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老火石红是从胎骨里出来的,可能整个底部都没有火石红,但圈足一线看得出火石红,此器一般都是真的。因为目前尚无法仿制出那种从胎骨里冒出来的火石红。

第七,看附着物。

元釉里红转心杯的器底火石红和付着物

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目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

第八,看积釉。

器底积釉的图不好找,看这张元青花釉里红的积釉

元明瓷器釉水肥厚,早期瓷器看上去一般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青色。而新烧瓷器,瓷釉配方和古代不一样。古瓷积釉,一般都在圈足附近,因为器物是直立烧制的,高温时釉水流动下垂,在圈足附近就形成了比较厚的釉,新瓷器不会这样。对于特殊窑口,不如郎窑,还有“脱口垂足郎不流”的鉴定秘诀,看底足如果垂流过足,一般这件郎红就是后仿的。

第九,看底足切削方式。

元海水龙纹大梅瓶的底足切削方式

宣德大盘,底足一般呈梯形,用一只手抓不住底足。康熙以后的瓷器,底足一般修成泥鳅背状,很光滑圆润。如果这件瓷器写着大明宣德年制,但底足方式和宣德不符合,那么此物非宣德就一目了然了。

看到这里,你对瓷器底足了解清楚了吗?看瓷器底足还可以看哪些?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探讨!

从古代瓷器底足鉴别瓷器年代和真伪


古代瓷器鉴别方法很多,从釉色、颜色、画风、瓷器工艺以及款识和底足都是瓷器断代的方法,所以瓷器鉴别包罗万象,学问深奥,还要了解当时历史情况、文化背景等。今天介绍一下怎么从瓷器底足鉴别年代和真伪。

瓷器鉴小小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捉到真品。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明之中期以前的器物,其挖脚就特别明显,如宋之瓶的挖脚,明之洪武碗之脚就特别突出,尤其是民窑,仿佛挖得像个小碗(因挖脚挖得浅),而仿品则挖得做作不自然,甚至不是挖脚,而是模注。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乳突”,一直到崇祯才没了“乳突”,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征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大而浅,一般从“棕眼”里看不到胎体。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之民窑削足之处火石红就特别浓显,仿品之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尽显轻浮不定,有的还偏黄.明后期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湖米底”,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敲底”,道光时钧红,由于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由底足察看各个时期其胎釉的结合情况,尤其是明以前,一般都有护胎土,或化状土、或子金土呈现,而仿品则要不涂点朱砂红,要不涂点浆水,要不没有。

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鉴定其垫烧痕迹,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官哥有“跌足”,明之以前之物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是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而已。

上述各项古瓷器底足的特点,都是判别古瓷还是新仿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随着新仿者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仿瓷器也能仿制刀痕,火石红等,但如仔细辨别还是能有所区分。如新仿火石红有的铁红染料涂上去的的,认真鉴别便可知真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