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底款的鉴别 > 导航 >

瓷器款识——断代区分重要的底款鉴赏

瓷器款识——断代区分重要的底款鉴赏

瓷器底款的鉴别 捷克瓷器的底款鉴别 瓷器底款鉴别

2020-11-20

瓷器底款的鉴别。

元代“至正年款”款识

陶瓷器上的款识,是指在器物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刻、划、印或书写表明年代、产地、堂名 、人名、用途及吉祥语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在器底或器身有某种图案款识。由于款识的内容、 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陶瓷器的断代、断定窑口和辨别 真伪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鉴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明洪武纪年款

陶瓷器上的款识大致可分为六大类: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图案款及其它特殊类 款。

明永乐纪年款

明宣德纪年款

明成化纪年款

明弘治纪年款

明正德纪年款

明嘉靖纪年款

明隆庆纪年款

明万历纪年款

明天启纪年款

明崇祯纪年款

清雍正纪年款

清乾隆纪年款

清道光纪年款

清咸丰纪年款

清光绪纪年款

清同治纪年款

清宣统纪年款

“供御”与“进盏”款

西夏文款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瓷器底足断代鉴定25条金律


我们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当然可以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鉴定,但是底足的鉴定是鉴定环节中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真伪和断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因之一。

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瓷器底足鉴定25条!每一条都超级实用!

1.火石红

火石红中的锈黑点,看上去有滋润感,自然感,不干燥,在40倍放大器或阳光下能看到有五彩哈蜊光。

2.修胎刀痕

古代修胎刀多用竹刀,现代修胎多用钢锯条,竹刀子修理后留下刀印成细丝状,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2至3毫米距离)。这个不同之处一看很明显。

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

竹刀子修理后留下刀印成细丝状

3.露胎胎骨

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故宫博物院藏

4.粘砂现象

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5.底足做法

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6.足底观察

底足老气自然,无泥浆粉土及其它洗不干净的人为物,无人为作旧而被复烧的痕迹。

7.内折角

关于内折角。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这个夹角里边有积釉,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8.胎骨质地

胎骨(底足)洪武前颗粒较粗,胎大多呈白中泛灰,胎骨有小孔隙,而永乐后胎骨相对比以前的要细白一些,无论胎质怎样,看上去绝不生硬,有自然熟透感,使人感到胎质粗细不干燥,有无氧化物都自然,手感不重又不扎的那种润腻不涩的胎质感。

9.胎骨外观

胎土与古代瓷胎有别。从胎的质感观察,有机械淘泥、练泥和快速陈腐的表现。胎骨(底足)与器物内外露胎处的色泽、老气、用料等要一致,感觉要自然。

五彩灵芝桃树纹盘,明嘉靖,故宫博物院藏

12.刻字

除了餐桌上日用瓷器,古代一般不会对其他瓷器刻字的。但有些古代祠堂用瓷,如无祠堂名号也会加刻的,以防止有人拿回家私用。

五彩云龙盘,明崇祯,故宫博物院藏

13.削足方式

景德镇的瓷器多是在挂釉以后方将器足削去。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后再挂釉。所以细看江西瓷的外足釉与坯的分界,釉是以锋利的切线断然而止的,这一点与日本制品迥然有别。古瓷中明代制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迹,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总是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试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制品很相似的,但从未见有模仿这种削足之癖。有时虽然很难用肉眼判断,然而如果用放大镜一看便可大体了然。当我们鉴别明瓷与清瓷的时候,固然一般都可由它们的器形、釉色以及图样等各方面综合来看,不过有时也会陷于迷惑而莫知所是。此时如能注意一下这种削足之癖,便会成为鉴定上的一个有力线索。

青花怪石牡丹纹菱花式盘,明洪武,景德镇制

14.护胎釉

护胎釉通常添加芝麻色的植物灰,可以保护素胎,便于均匀上釉。乾隆和现代伪作天球瓶的圈足处护胎釉差别很大,乾隆的护胎釉经过高温氧化,闪闪发亮,而赝品根本不见有芝麻色护胎釉。

粉彩婴戏天球瓶,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15.胎土痕迹

老的,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手拉坯形成大小、深浅不一的旋纹会留在器物的内壁。赝品的胎有人工和机制二种:人工拉坯的胎没有竹刀修胎的痕迹(因是用铁刀修胎),机制胎的连手拉坯旋纹都看不见,而且胎土紧密,含粉状,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

斗彩鸳鸯卧莲碗,清乾隆

16.露胎处,胎釉的连续性

旧器无釉露胎的地方,呈干燥状胎釉形成一体的感觉。新器无釉露胎的地方呈“湿”状,胎釉形成二部份的视觉,即使经特别做旧处理过的器物,也无法呈现胎釉连成一体的视觉。

鲜红釉盘,明正德,故宫博物院藏

旧器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上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呈现出一片自然、干燥、统一的色泽。新器的胎湿现刚出炉状,或因化学物的造假,变得太黑,太旧的状况,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

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其底足露胎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

17.石英砂和氧化铝粉做垫料

目前景德镇普遍使用石油液化汽窑烧制瓷器。为了防止器物与碳化硅棚板粘连,要在两者之间撒上石英砂或氧化铝粉。仔细观察器物的足圈,如果上面粘有上述两种材料且十分牢固,必定是现代仿品。不仅是元青花,明清瓷器亦如此。古代根本不用石英砂和氧化铝粉作垫料。

18.瓷片研究

研究瓷片的好处(优势)之一是能非常真切地观察古瓷的胎。由于是残片,其断面便将器胎的所有信息暴露无余,包括胎的厚度、呈色、气孔状态、颗粒状态、胎质纯度、杂质状况、吸水性能、硬度……等等,这些器胎信息在不同时代、不同窑口都有或明显或细微的差别,这是瓷器鉴定的一个重要视角。

而这些信息却是整器难以完充分披露的。整器基本为釉层包裹,只在器底接触面(外底、足端处)及漏釉缩釉处显露“冰山一角”,且这些有限的“露胎处”披露的往往不是瓷胎的真实信息,而常常是“假象”——往往是陶衣(化妆土)、氧化层(火石红)、酸碱腐蚀层、霉斑污染层、污物堆积层等等,不是真正的胎色。

19.足边修釉

清三代官窑瓷尤其康雍两代的官窑器特别讲究修足圈边上的釉。它是在上釉之后在足圈顶部内外各修一刀使足背两边的釉修整齐。且仅仅留下不到一个毫米的胎露出来。整齐划一十分精细,一般民窑品是做不到的。

粉彩花蝶纹盘,清康熙

对足背两边的釉要用小刀轻轻地修一圈,让胎与釉处凸出一道白色的胎,且形成凸出(无釉部分)的部分才不到一个毫米。这一道精细的工艺,且整整齐齐又十分美观,是鉴别清三代官瓷的一个标准。

20.釉面贼光

新器(赝品):釉薄光滑,呈贼光,无包浆状,即使用“氢氟酸”处理过的器物,其光泽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呈不自然状。

釉薄光滑,呈贼光

21.仿品釉面特征

仿品除底面外,其他表面却没有多少缺釉的小圆坑,透明釉厚薄也正常。

伪品

22.康熙款胎底特征

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清康熙

23.仿品特征总述

底足修胎不规整,棱角粗糙,能感到旋痕生硬的感觉。足底为粗砂底,不光滑。胎釉结合也疏松,釉面稀薄,混浊。

赝品

24.真品青花特征

真品的底足内的青花款,放大镜下肯定能看到气泡。仿品没有。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

25.胎土原料对比

老瓷的胎质是腐熟高龄土制成,加之老瓷年代已久,肉眼观感干、酥、有老化痕迹。新瓷胎制泥工艺与老瓷不同。一是原料配比不同,二是瓷土是球蘑机粉碎而成,故现代瓷胎可表现为手抚有刺手感,有的虽然不刺手,但观感发湿、硬。

斗彩三秋杯,明成化

斗彩三秋杯底部,明成化

以清代糯米胎举例说明,拿一粒大米和一粒糯米比较,大米就是湿硬,糯米就是干酥。但请注意,古来窑口甚多,胎质千差万别,不可以一盖全。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片老瓷,一片新瓷对比,慢慢体会,找出差别,自可神会。关于釉的玉质感也是一样,南方人叫肥厚,北方人叫滋润,表述不同。

瓷器底款是怎样写上去的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瓷器大国,我国古代所制造的瓷器不仅深受我国国人的喜爱,而且在国外更加受外国人的喜爱和追捧。我国所制造的瓷器制作工艺手段之繁琐,瓷器种类之丰富。由我国古代匠人们所制造的瓷器不仅在外观是十分精美,而且还在瓷器的使用价值上也是比较突出。瓷器业的发展在我国有着漫长的时期,直至唐宋时期才迎来了快速繁荣阶段。在这一时期各家瓷器繁荣发展,百家齐放。

瓷器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在瓷器的销售市场中出现了赝品,收藏者在收藏瓷器时一定要注意瓷器的真伪,说起辨别瓷器真伪方法中有一个是利用瓷器底款的文字来识别真伪,写到瓷器底款文字我想大多数的人都还不清楚这类文字是如何写在瓷器底部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瓷器底款的文字是怎样写上去的。

大多数瓷器底款的文字都是以工匠们手工来描绘或者有部分的底款文字是印刷出来的。在底款文字方面大致的分为这两种方法。虽然有着印刷底款文字的出现,但是古人们还是跟多的喜欢手绘的底款文字。其实这也是因为手绘的底款文字更加具有人情味。虽然底款文字仅仅是由六到八个字组成,但是这些字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汇集了书写者的心血。在仅有方寸之地的底部写出苍劲有力或者端庄优美的字体,在这一个个的瓷器瓶底,都散发出特有的魅力。

即使是在同一批所产出的瓷器,这些瓷器底部的字都是同一个人所写,在这个世界上也找不出一模一样的瓷器。有些瓷器底款的文字因为书写者的偶然间失误,造成底款有所瑕疵但有时这样的瓷器更加受人们的喜爱。这也是手工描绘底款的魅力所在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也开始渐渐出现了印刷的瓷器底款,印刷的底款字迹工整、机械性强、不会出错、缺少人情味。但是对于收藏价值来说有些收藏者并不喜欢印刷的瓷器底款。印刷类底款的文字出现一方面是代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让一些瓷器的仿制者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印刷底款的字迹易模仿,赝品较多,所有对于喜好瓷器收藏的收藏者来说一定要擦亮慧眼,谨防被骗。

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

1: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大葫芦瓶,尺寸:高56厘米,估价:RMB 16,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RMB 18,400,000 ,成交时间:2019.06.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款。

本品为嘉靖御瓷葫芦式瓶当中非常珍罕的一类,其上下腹均丰硕圆润,口部细直,圈足高深外撇,颇见豪迈古拙之气。其口沿与束腰均绘缠枝灵芝纹,上腹上下饰变形莲瓣纹和蕉叶纹,中间主题图案则是五仙行乐图,见有寒山凌波戏水而行,刘海骑金蟾腾飞,拾得携帚而坐,似与执杖佩葫芦仙人对语,后面松下仙人则执笔书卷,神态悠然。下腹主题为群仙贺寿图,场面热闹非凡,共有十三位仙人为寿星祝寿。见寿星端坐石上,泰然自得,观刘海为之戏蟾,众仙献寿,见有捧灵芝托蟠桃者,持宝瓶敲鱼鼓者,吹紫箫鸣玉板者,络绎不绝,气氛喜庆祥和。圈足外侧锦地四开光绘折枝瑞果纹。其青花一色浓妍泛紫,为回青典型之特征,绘画繁缛细致,众仙仪态不一,生动逼真,各见精彩,尤以寒山拾得为佳,拙朴木讷,又不失活泼、诙谐,与嘉万时期画家尤求所作《寒山拾得图》极为相似,由此可见画手技法不凡。底款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字体稚拙古朴。

2:明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尺寸:高35厘米,估价:RMB 13,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RMB 18,285,000 ,成交时间:2017.06.08,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罐直口微侈,鼓腹,至底渐收。口沿处绘饰一周兽面纹,肩及近底处饰变形蕉叶纹及灵芝纹,腹部主体纹样为龙衔灵芝,其造型独特,富于变化性,四爪、独角、细颈、口衔灵芝一株,两膊有火焰,尾部作卷草式,龙身卷曲,威猛矫健,四肢筋肉突起,龙爪刚猛锐利,气势万钩,给人一瞬即发的力量感。与三代同风本件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 ,器型端正,修胎细腻,青花发色浓艳。从工艺特征上看 ,其圈足和底部无釉,留有挥发后的垫烧物之「X」形痕迹 ,效果浅淡而自然,器底还可见火石红。它颈部绘饕餮纹,腹部环绕螭龙一条,口中衔有灵芝卷草。

此件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腹部中间显现出胎体制作过程中留下的横向接痕,腹以下渐收至底,平底无釉,底部呈现糊米底、火石红,并有十字支烧痕。器表以青花为饰,器里白釉泛青,颈部绘折枝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螭龙衔灵芝纹,龙首微上仰、双目圆睁、四爪锋利,腹部上、下分绘莲瓣纹、如意云头纹,肩部留白处自右至左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整体纹饰布局疏朗,以青花填绘,轮廓线留白勾绘,螭龙龙身无鳞纹。宣德青花罐品类多样,产品大、小型号不一,其中高三十五厘米以上的完整器并不多见,大罐一般配器盖,但多有遗失和残缺,腹部多绘缠枝莲纹、龙纹装饰,清宫传世品中有绘缠枝莲纹罐,螭龙纹大罐并未见。

宣德青花瓷器以其造型丰富、胎、釉精细、青花浓艳而著称于世。宣德青花瓷器最大的特点是多选用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苏麻离青进口青料绘制纹饰,苏麻离青中的化学成分含量为高铁低锰,这种青料经入窑烧制后青花呈色浓艳,青料中铁的结晶斑晰出表面,呈黑疵斑点状现于纹饰间,与浓艳的青花蓝色相映成趣,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景德镇陶录》记载,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龙首上方肩部留白处,横款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字体圆润法度,笔法遒劲。整体形制浑厚饱满,青花色泽浓艳,线条流畅自如,构图疏朗自然,留白得当。在浓淡相抹中独显宣青之豪迈气概,艺方面登峰造极的成就。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时代特征极强。

3:清乾隆仿汝釉出戟犠耳尊,尺寸:高26.5厘米,估价:RMB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RMB 17,825,000 ,成交时间:2014.05.31,拍卖公司: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摹古是十八世纪清宫工艺制作追求的主要精神,在雍干二帝的引领下其体现在御瓷方面则是不仅对赵宋诸大名窑的精心仿造以外,还专门汲取上古三代以来,青铜与古陶之经典造型,加以化裁,敷施色釉,予以古老器型新的姿采,其开创之功成就清宫御瓷新篇章。本品即是此番造器精神的精彩诠释,以周汉铜壶为原型化裁而成,古朴端庄,通体所施仿汝釉水,质地厚腴明润,凝泽失透,宝光内蕴。以模印羊首为耳,古雅生动,两耳之间对称出戟,与圈足外墙四道出戟相呼应,腹部模印八道蝉翼纹,古意盎然。所模印纹饰因釉水聚集的厚薄不同而隐现于釉下,尤显温婉尔雅、风韵隽永,若置于案头,可解思古之幽情,发文人之雅趣,为书斋之雅器。本品釉色纯净明亮,仅隐见数道开片,有别于“鱼子纹”类别,圈足露胎为古铜色,而不是常见铁足之黑褐色,这正是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记述的“仿铜骨无纹汝釉,仿宋器猫食盘,人面洗色泽”,本品严格以清宫旧藏最上乘的汝瓷:猫食盘、人面洗为样摹制,追求“无纹”和“铜骨”的效果,是仿汝品种中特殊而珍稀的一类。其底内书青花六字篆书款,为乾隆御窑早期写法,故知此器乃为唐窑之名作,风格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本品存世稀少,南京博物院藏仿汝青灰釉养耳扁尊与本品绝类,釉色开片细碎,正好印证文献记载,两者当年可能为配对之作。此类形制器物在公私收藏机构中还见有茶叶末釉品种,虽同为御窑之器物但仅釉色一项就谬以千里了,其级别自然不能与本品同日而语。

4: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纹抱月瓶,尺寸:高45.5厘米,估价:RMB 3,200,000 ~ 3,500,000,成交价: RMB 17,825,000 ,成交时间:2012.10.25,拍卖公司: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拍品翻口,短颈,圆溜肩,扁圆腹。全器分五层,口沿海水纹,颈部芭蕉纹,颈底如意莲纹,周身装饰缠枝莲纹,下托仰覆莲纹。青花发色刻意模仿永宣青花流淌晕散的效果,笔意间尚存永宣豪放浑厚之感,颇得前朝古韵。此瓶为乾隆朝典型青花作品。通体满饰发色纯正、凝重的缠枝莲纹,构图清晰明快,绘画严谨缜密,造型清逸,为乾隆时期精品。《陶雅》有评“乾窑背壶式之瓶,多画串枝莲。及花鸟果品,亦殊可赏也。”白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式抱月瓶为乾隆御瓷经典,其造型实自宣德青花扁壶化裁而来,清宫档案中又称为“宝月瓶”、“马褂瓶”或“放大马褂瓶”,如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下达的烧造清单中,就有“宣窑青花放大马褂瓶一件”。其造型恢宏,为乾隆御瓷中体量最大的一类。

5:明成化御窑斗彩莲池鸳鸯纹墩式碗,尺寸:直径13.5厘米;高7.2厘米,估价:RMB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17,365,000 ,成交时间:2016.05.16,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本拍品所装饰的荷塘鸳鸯题材在宋元之际有专门之名称—满池娇,始见于南宋织物上,入元之后风行于刺绣衣物中,因此颇见于时人题咏。著名的一例是柯九思《宫词》:“观莲太液泛兰桡,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柯氏自注云:“天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张昱《宫中词》:“鸳鸯鸂鶒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著御大明朝。”元青花瓷器上亦多流行满池娇题材之装饰。

满池娇与有明一代御瓷结合始于宣德时期,从一开始就注定命运不凡,因为它们的结合开创了中国陶瓷新品类—斗彩。斗彩,萌于宣德,臻于成化。斗者,凑也,斗彩即色之凑合,既是以红、绿、黄原色为主之彩釉相拼,也是釉下青花勾勒兼装釉上诸色。宣德彩瓷雏本,乃梵文祭器,用于西藏,为有明一代景德镇御窑彩瓷之始,意义非凡。

6:明成化绿彩缠枝灵芝纹香炉,尺寸:高14厘米;口13.8厘米,估价:RMB 15,000,000 ,成交价: RMB 16,800,000 ,成交时间:2010.05.09,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口部微敛,腹部微鼓,底有三足支起。腹部左右饰双耳,腹部以绿彩绘缠枝灵芝纹饰,线条流畅,施彩准确,底以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双圈楷书款。

7:明万历五彩「花果锦鸟」图瓜棱提樑盖壶,尺寸:24.8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6,560,000 ,成交时间:2007.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春季拍卖会。

8:清乾隆天蓝釉六方瓶,尺寸:高48厘米,估价:HKD 12,000,000 ~ 16,000,000,成交价: HKD 16,520,000 ,成交时间:2016.11.28,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匡时香港2016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乾隆仿古瓷,器型端庄稳重,犹如青铜器的静穆,其色天蓝,仿宋汝窑之「雨过天青」。为乾隆尊崇古代器皿,宋瓷美学之最高典范。如此集中高度美学的瓷器,应为唐英在景德镇督陶官任职时烧制,唐英督陶期间,恪职勤勉,锐意革新窑务,仿古、新创各种釉彩达五十七种之多。此瓶为六方形制,凡六方瓶、八方瓶类,体量大者,成形不易。此六方瓶,非琢器拉胚成形,而是预先做好六片,后粘合而成,全过程没有拉胚工具协助,靠手塑造,极其考究工匠的工艺水平,若瓷土揉打不结实,或粘合技术不臻熟,易发生塌陷或窑裂,成品率低,故弥足珍贵。正如王世懋《窥天外乘》记:「盖窑器圆者,旋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皆置之无用。」

9:明成化青花狮子戏球纹大盌,尺寸:20.6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HKD 15,700,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宣德年制》仿款。

成窑之品,独辟蹊径,在景德镇御制瓷器中,鹤立鸡群,世人搜求若渴。若论胎釉,可谓无出其右,成品皆质感卓绝,器身绘饰恬淡柔雅,笔触秀逸,引人入胜。

此盌纹饰及率意画风承宣德风范,亦吻合其成化初年之断代。成化一朝,以宣德青花为模范,故犹以借鉴。本品盌底着仿款,或藉此述其灵感所出,并表对先朝成就之尊崇,更显对宣德瓷之青睐。此盌虽似宣德,然其钴青流畅,且无黑疵,乃典型成化初年青花特征。

民国时期瓷器底款有哪些


大部分人收藏瓷器,都喜欢看底款,为什么呢?因为底款不仅仅是一种识别方式,更是价值的一种展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底款是乾隆和元朝,其市场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收藏瓷器看底款没毛病。那么,民国时期瓷器底款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的瓷器生产变得非常困难,尤其是此时大家没有好的创意,所以大部分都是仿古风。因此,市场中大量涌现一些仿古瓷、仿古款识的瓷器。这些瓷器虽然制作非常精美,但因为是仿品,所以在现代还真不值多少钱。不过,民国时期的文人画瓷器风气渐渐流行,在瓷器上画上文人画、写上提款、画印俨然成为当时的一种风气,给当时的民国瓷器带来新鲜的活力。

一、堂名款

即以瓷器拥有者的名字或者是绘制者的堂名、庐名、室名、轩名等来作为款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就曾收藏过这样的瓷器,包括居仁堂、静远堂、乐古堂、古月轩、梅花馆等,非常丰富。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居仁堂,是袁世凯的堂名,其次是静远堂,是徐世昌的堂名。其他的则有些是仿清代,有的是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人名款

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名来作为款识的,这种也是民国时期瓷器的主要款识,非常常见。在《景德镇陶瓷史稿》中曾记载过这样的文字“民国十七年景德镇彩瓷业有一千四百五十二户”,也就是说,民国时期从事彩瓷业的人很多,其中不乏精美者,比如珠山八友瓷器、景德镇红店艺人瓷器等,这些瓷器都有很高的价值。

三、厂名款

以作坊、厂商字号来作为款识,也是民国时期瓷器的常用款识。1910年之后,景德镇出现很多新型的窑业形式,取代了清代的御窑厂,为当时的瓷器发展带来生机,同时也留下很多创新美作。

四、纪年款

按照干支纪年的方式来作为款识,在民国时期也很常见。

五、仿古款

民国时期,景德镇仿古瓷器甚多,甚至当时的仿古技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当时的仿古风气有多么盛行。从博物馆中收藏的仿古瓷器可以看出,当时的仿古技艺多么高超,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民国时期的瓷器虽然仅有38年的时间,但却出现不少精美的瓷器,尤其是带有款识的民国瓷器,不仅色彩鲜艳、时代感超强,同时还对现代人考察研究当时的瓷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参考价值。

民国时期瓷器精品赏析

1:民国王步青花渊明採菊图观音瓶,尺寸:高2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 11,270,000 ,成交时间:2014.12.02,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款:王步钤印:愿闻吾过之斋说明: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江西丰城县人。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以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等方法都创作过瓷器,尤精于青花。享有“青花大王”之称。其作品画意浑厚、清新、简洁、淳雅,运笔自如、流畅,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品。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霜上东篱,绝色葭花枝。岁咏南山篇,幽怀不自持。”陶渊明赏菊、爱菊乃古贤先哲雅事,以至成为古今绘画乐此不疲的传统题材之一。此图系利用景德镇御器厂建制的古瓷之一。—凤尾尊绘以青花。其长颈、削肩、鼓腹、底足外撇,略似凤尾而得名。画师“因器施画”,写陶渊明头戴竹笠,手提竹篮,采菊归来,休息柳荫之下。古柳似卧龙盘虬,从尊腹延伸至颈口,布景奇倔而意趣象外。青花料色浓中有淡,实中隐虚,衣褶和树身用浓料的线条,显得粗矿、泼辣,兼以飞白、留白法,逐见沈雄而又爆烈,必如此材能与画中人的性格相称。眼、眉、鼻、额以及发、须,则用点或遒劲的细线条勾勒,使主人翁那“睥睨天地之间‘的神气跃然瓷上。寥寥数笔,便十分成功地做到了形神兼备,足以窥见一代青花大师精湛的造型功力和深邃的艺术修养。

2:民国粉彩菊花纹双耳尊,尺寸:高26厘米,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5,290,000 ,成交时间:2012.12.16,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长湖”、“愿闻吾过之斋”。

胎质细腻透薄,白釉滋润洁净。肩部附象鼻耳,外壁绘粉彩菊花图,菊花吐妍,争相盛开。颜色鲜艳,笔触细腻。

3:王琦民国粉彩三叟图瓶,尺寸:高26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9.07.13,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钤印:西昌王琦、匋斋、匋匋斋款识:三叟年冬有百余岁人,问何以得此寿,且能 锄力耕田一日室内妻粗丑一日量约节所处一日夜收不伏首。龙泉己已初冬仿黄慎重之法,西昌匋迷道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

4:民国粉彩开框人物瓶,尺寸:20×12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3,500,000,成交价: RMB 3,740,000 ,成交时间:2007.12.21,拍卖公司: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矾红“乾隆御制”四字楷书款。

撇口,模仿乾隆时期九江瓷的布局方法,周身绘菊花瓣,加以填色,笔触之细致有过之而无不及。瓶身开框,绘仕女和花卉。工夫之深令人叹为观止。注:施德之为拉脱维亚人,行伍出身,约日俄战争时期随军驻防东北,后退役来沪,开设古玩行。从德国进口珐琅彩料,重金礼聘原清宫造办处工匠胡氏,仿制乾隆朝官窑精品约作于1908-1913年之间。施德之以德意志进口珐琅料,其中有部分为施氏通过清宫造办处责成匠工(胡氏)搜罗珐琅料,有数十种颜色,由于所用珐琅料之精少、名贵,故重金礼聘胡氏(据传名胡颜标)亲赴景德镇调制料色,其作业每一色料一次调成决无色差(从实物细部处可仔细观之)。

5:民国粉彩轧道开光携琴访友吉庆有余尊,尺寸:高32厘米,估价:RMB 2,800,000 ~ 3,200,000,成交价: RMB 2,875,000 ,成交时间:2012.12.16,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撇口,束颈,圆腹,高圈足外撇。双耳开光,一者绘以山水楼阁,一则绘以泛舟江边,精细独到。色彩和谐,看起来随笔挥洒,实则刻意经营。器形规整,仿古铜器造型。何许人(1882—1940),陶瓷美术大师,原名处,字“德达”,乳名“花子”,后改为“华滋”,安徽省南陵县人。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句,更名为何许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他在陶瓷上创作的许多山水作品和雪景山水大都是结构紧凑,构图大方,用笔流畅。但何许人的山水画有董源、巨然的影子,有浙派山水吴伟、戴进的流脉;从何许人的山水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画家追求一种平淡天真,萧散闲逸的艺术境界 。可惜,天不假年,何许人终难大家,而只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杂家。

6:1921年作民国汪晓棠粉彩高士图螭龙耳尊(一对),尺寸:高16.3厘米×2,估价:RMB 1,8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2,702,500 ,成交时间:2013.12.03,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几株柳袅东风,蘸水低临碧一泓。钓得鱼儿将滔换,持竿独坐绿阴中。茫茫寥廓白云横,昂首天高望眼明。童子但知飞鱼乐,临渊不解羡鱼情。辛酉伏日万春山樵书。底款:洪宪年制。

7:民国徐仲南款粉彩仕女纹蒜头瓶,尺寸:15.3厘米,估价:RMB 800,000 ,成交价: RMB 2,688,000 ,成交时间:2011.11.12,拍卖公司:天津文物,拍卖专场:2011年秋季竞买专场。

钤印款识:“栖碧山房”四字二行楷书款。

蒜头口,细长颈,溜肩,长弧腹,圈足,形如柳叶瓶。除腹部主题纹饰外,边饰均以蓝彩绘就。口沿饰回纹、如意云头纹和璎珞纹,肩部饰蕉叶纹、回纹、花卉纹和如意纹,胫部饰变形莲瓣纹。瓶身分别绘一仕女,不设背景,极类潘匋宇之习惯画法。仕女一人侧靠在椅子上,一人斜倚在熏笼前,若有所思,仿佛怀着无限心事,生动传神。背面分别墨彩书有诗句,一为“深闺几许关心事,独为痴痴儿女情。徐仲南画”,钤白文“徐”和朱文“仲南”,一为“只恐夜深花睡去,斜倚熏笼坐到明。徐仲南画”,钤白文“徐”和朱文“陔”。此对瓶器型小巧秀美,纹饰线条纤细,白釉润泽,施彩浅薄,瓶中仕女给人一种弱不禁风之感,作者所施画法与纹饰主题极相契合。背面诗句中“深闺”一句不可考,“只恐”一句前半出自北宋苏轼《海棠》,后半出自唐代白居易《后宫词》,由此可见作者传统文化根基相当深厚。

8:1940年作汪野亭-粉彩开光《深林古寺枫林晓露》图灯笼尊,尺寸:高50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2,242,500 ,成交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题款:庚辰春月,仿耕烟大意,奉汝坤团长大雅德政,野亭汪平书画。仿乌目山中人画意,于珠山平山草堂,汪野亭敬绘钤印“平山”、“汪”、“野亭”。款识:“潘氏珍藏”四字双行篆书款。

怎么借助元代纪年款对瓷器进行断代?


主要见于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定窑瓷器上。既有彩书、墨书款,又有刻划款。常落款于外底、颈、肩、腹部等处,位置不固定。

如广东遂溪窑出土碗模外壁刻有“大德六年”款。元紫金釉贴花牡丹纹三足炉外底刻有“大德七年制”款。元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盘上落有“大德八年”款。元定窑刻划花鱼纹盘外底刻“至元八年制公用”款,前五字直书,后二字横书。元代白釉瓶上落有“大元国至元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记耳”款。陕西铜川立地坡古窑址出土的残瓷片上刻有“至元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款。山西琉璃龙莲花香炉上刻有“至大元年午汾阳琉璃寺诏伍塘城造”款。湖南衡东麻园窑址出土擂棒残器上刻有“延佑四年”款。元代磁州窑白瓷枕的外底有墨书“至治二年前五月十五造磁齐居(君)仁”款。元龙泉窑青花瓷大花瓶上刻有“泰定四年丁卯岁仲伙吉日谨题”款。1979年江西丰城县征集的出土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仓上有青花料楷书“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款;同时征集的出土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塔式盖罐颈部有一周青花楷书款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收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颈部有青花料楷书“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款。元磁州窑白釉褐花罐外壁釉下有褐彩书写的“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款。另外,元代瓷器上还有一种不书年号的干支纪年款,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钧窑双耳兽足炉上落有“乙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款。

清代寄托款瓷器鉴定重点在款识


在瓷器制作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瓷器。这些瓷器虽然是当朝烧造的,但是在款识上却并不写本朝的年号款,而是署上前朝前代的款识。这种瓷器,就是寄托款瓷器中的一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仿古瓷,也称后仿款。寄托款瓷器,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前朝曾达到工艺水平的一种崇敬和缅怀,在后仿款之外,还有一种叫“古瓷新款”,即后人在未署名的前朝古瓷器上题款,书写随意,不拘字体。

清代制瓷业的复古仿古之风尤为盛行,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寄托款瓷器。在当时,寄托款瓷器应当属于官窑行为范畴,因此少见民窑有烧寄托款瓷器的,到清末才勉强可见。清代官窑寄托款瓷器以后仿款为主,康雍乾三代最多见,道光以后则常见寄托清三代的器物。

那么吗,在收藏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分辨它是清代哪一朝的寄托款瓷器呢?笔者认为,重点还是在款识。这个 问题,也应当分为以乾隆为界的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清早朝,期寄托款对象主要是明代宣德、成化及嘉靖三朝。

①康熙朝寄托款:康熙朝本朝瓷器一般无款识,因为康熙皇帝认为带款的瓷器打碎了,寓意不吉祥。但是在寄托款上,康熙一朝要松泛一些,大量书写。以宣德寄托款为例,康熙时期多用楷书,有的方正敦厚,有的偏瘦长,有的在德字中的“心”上加一横。款识内容基本都是“大明XX年制”,外框不论方形或圆形,均为双圈。但是寄托明万历时比较例外,款名外不加圈栏也没有花式。

②雍正朝寄托款:雍正朝寄托明代款识,字体特别规矩,也很敦重,但是缺乏原款的活泼和浑厚。款识内容有的仅为“大明XX”四字款,六字款则多采用竖排三行构图方式,两者以外加双圈的居多。乾隆年间寄托款变动不是特别大,但是出现了直接署“大清乾隆仿古”款识的寄托瓷器。

③清乾隆以后,尤其是道光和光绪两朝,仿古瓷的主要寄托对象由明代变为清三代,寄托明代的瓷器数量减少。但是寄托款中无框或单框的情形较多,很多书写都不规整。清末寄托清三代瓷器的款识,官窑瓷通常是“大清XX年制”青花篆书六字双行款,也有“XX年制”四字双行款,彩瓷也常用红釉料书写。

在收藏上,一般本朝瓷器的价值要高于寄托款瓷器,但是也有个别寄托款作得非常好,甚至足够以假乱真的,价值也很高。相对来说,清末寄托清三代瓷器中不乏民窑器物,如果是工艺粗糙者,则一般价值不大。

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


怎么鉴定大清康熙年制底款瓷器?珐琅彩瓷在所有瓷器品种中,历来都是瓷器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珍品。珐琅彩这种原本立足于西方的装饰艺术丰富了中国彩瓷艺术的表现形式,珐琅彩瓷器的形制和纹样构图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工艺的极高要求与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也成为这种只在紫禁城烧造的皇家御用瓷存世量少、市场流通性低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正是因为珐琅彩的珍贵才形成了它巨大的升值空间。近些年珐琅彩瓷屡屡拍出的亿元天价,也让它成为了中国瓷器市场价格的翘楚。

皇家御用珍罕稀有

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极品,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珐琅又名景泰蓝,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其色调以蓝色为主,故称为景泰蓝。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惟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造办处烧制,是皇室御赏器,当时都由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珐琅器是13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在明代就有大量的掐丝珐琅产品出现。而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器物,则是由欧洲传教士或商人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海上带入中国的。康熙皇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的铜胎画珐琅器物非常喜爱。他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由于康熙时期铜料紧缺,康熙要求研制以瓷胎代替铜胎的画珐琅器。这项革新于康熙三十五年初试成功。雍正七年,另一项革新得以完成,那就是雍正时期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珐琅彩料,并起用了顶尖的宫廷画师和文人官吏绘图题诗。这使得雍正一朝的珐琅瓷器无论在瓷胎的制造和色彩的调和以及构图的艺术上都达到顶峰。乾隆时期,珐琅颜料的研制更加细致多样,纹饰图样和器物形制更加丰富,制作工艺更加精巧别致。乾隆以后,则没有了严格意义的珐琅彩瓷器的宫廷制作。大体上讲,康、雍、乾三代的珐琅彩瓷器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非常明晰地反映了珐琅彩瓷器在中国的兴起、发展到式微的过程。

细致秀雅瓷中极品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为素胎,所以必须用黄、胭脂红等作地子,然后再绘制纹样。其画法也是从铜胎画珐琅移植而来。雍正时期则解决了高度白色釉上着色绘画的问题,并有了更细腻多样的国产珐琅颜料,造型雅致,构图清丽,极具艺术感。乾隆则是将珐琅彩颜色发展到十几种,并明显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影响,器物造型多种多样,纹饰构图繁复华美,绘制工艺极尽巧妙。康雍乾三朝珐琅瓷器的共同点就是工艺极其精致,颜色沉着鲜亮,造型规整疏朗。

珐琅彩瓷器在短短的百余年内经历了创造但不完美的康熙时期,完美但数量极少的雍正时期,尚未发挥便失宠的乾隆时期三个阶段。感慨着历史是由当权者个人情绪操纵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珐琅彩瓷器的珍贵,特别是鼎盛的雍正时期所呈现的美轮美奂。

瓷中极品瓷润工细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亮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绘画也成为珐琅彩瓷的精华所在,画工并非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它独特的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画的画稿。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

珐琅异彩洋为中用

珐琅彩瓷最突出的特点,是绘画时是什么颜色,烧出来仍是什么颜色。施彩虽较薄,但看起来却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绘画层次鲜明,色彩瑰丽,精美异常。它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勾勒填色、没骨敷彩,并利用画面中的空白,配以书法隽秀的题诗;诗的引首、句后还加以朱砂印章,成为集瓷、画、诗、书、印于一身的高雅艺术品。珐琅彩瓷的用料,在康熙时期以进口珐琅料为主,雍正六年以后,随着宫中自炼珐琅料成功后,珐琅彩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成为紫禁城内皇帝、后妃们赏玩的御用瓷,在清宫内独领风骚近百年,乾隆皇帝由此赐御旨庶民弗得一窥。

珐琅彩瓷由于烧制成本昂贵,仅以康、雍、乾三朝为限。珐琅彩瓷器胎白釉润,色调明快,其精湛程度远非其他瓷器所能比。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

珐琅彩瓷鉴别有方

清代珐琅彩瓷因珍稀而名贵,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各种层次的赝品也铺天盖地而来。到底应该如何鉴别珐琅彩瓷呢?专家建议鉴别珐琅彩瓷要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

二、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堪称“白璧无瑕”。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藕荷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可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六、绘画与纹饰:多为工笔画,画工精致。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有花无鸟;雍正的珐琅彩彩料更为丰富;乾隆时期出现了粉彩瓷和珐琅彩瓷之间的作品。

七、款识:康熙时期落款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形一种,乾隆有蓝料也有褐色料款。

明、清五彩瓷器的断代勿忘鉴赏


我发现有些藏友爱犯一个通病,就是断代与鉴赏脱节。断代是指辨认历代藏品的造型特征,鉴赏是指识别历代藏品的工艺制造特点。有些藏友一见藏品的造型酷似真品,心头一热就急于下结论,往往忽视了造假者高超的技艺给人们造成的假象。其实断代与鉴赏是由表及里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共同构成验证古董真伪的总体。

如今在小拍或地摊有不少明清五彩赝品充斥市场,你光凭断代辨认藏品器型,恐怕要“大意失荆州”了。赝品器型往往很像明、清品,只要你认真鉴赏工艺特征马上就会发现赝品漏洞百出。一次小拍预展,我看图录上标有明代五彩与清代康熙五彩的拍品,就请工作人员取来鉴赏,拿起来忙又放下喽。您问为什么?因为明代五彩拍品没有大明彩的艳丽特征;康熙五彩拍品釉彩没有闪幻变化的蛤蜊光,釉粉外的白地上没有彩虹似的光晕。赝品造型再像也没用,因为赝品的胎质、釉彩及制造工艺特征都不对。玩家一看就明白,有些拍卖公司更门清,这叫拍品有卖相,就等藏友上当。

五彩又称硬彩,系相对于粉彩的“软彩”而言。采用勾勒填彩的方法,彩色无浓淡阴阳之分。明、清五彩瓷器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更是藏友们追寻的目标。图中的这只五彩笔架?.2厘米、高6.8厘米,是我在地摊淘来的藏品。

应当如何断代并对藏品综合鉴赏呢?以五彩笔架为例做个简要说明,按五彩笔架器型特征我断其为清末民窑器物。因为我对五彩笔架综合鉴赏得出了五点结论:

1.胎质鉴赏:胎呈粗米白色,胎质较粗松,器物手感适中。赝品胎质细密一般都手感重。

2.底足鉴赏:底足为平砂底,可见自然磨痕。底足中间处有一气孔,气孔的作用是便于烧造。

3.釉面鉴赏:釉面白中闪微青,有乔麦地零星小黑点,这是清代民窑器物釉面上的普遍特征。

4.釉彩鉴赏:阳光下侧视绿色已均有蛤蜊光,光绪时期器物上的绿彩恐怕还达不到这种程度,凭经验,我认为图中这件五彩笔架应是同治时期的民窑器物。

5.综合鉴赏:五彩笔架有苍老感,有些地方有轻度磨彩。

藏友不妨记住:胎是器的骨,釉是古董衣,纹饰显露出古董的历史特征。

瓷器的款识


瓷器的款识,始于宋代,宋瓷有“内府”二字和“正和年制”。钧窑器底内有一二三四......数目字。元瓷款识,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民窑有款者甚少。

明代瓷器款识种类很多,官窑款“某某年造”字样,亦有“某某年制”的。清代普遍用“制”字,用“造”字的极为罕见。

题款位置,以在底足内居中者为最普遍。高足者有题在足内层之边际,也有题在足外层边际的,都是横书款,又有题在口沿或腰腹部位的,亦属横款。

清代资器款识种类更为复杂,现将清代各朝瓷器款识汇录如下:

康熙瓷器款识

单圈、双圈。元圈栏、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凹雕、凸雕。地挂白釉宇挂黑釉。地与字均挂一色釉,白地写兰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楷书、篆书,半行书、宋堑体、欧玉体。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方栏内不可辩认的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者)秋叶、梅花、团花,园鹤,团蜗,花形物形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者)

雍正朝瓷器款识

形式较之康熙为少,但较之康熙也有些变化,有: 六字双圈、四字无边栏、四字方边 六字、凹雕四字、凹雕六字、单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均挂一色釉,白地写红字、白地写兰字。楷书、篆书、宋集体、图书款、方栏内不可识的字,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以上为有字者)雍正时之无字者除双圈、秋叶、团龙、团鹤、团蜻外。

其余款识,大抵与康熙时款识不甚相远。康熙、雍正又多不书写本朝代款,而书写明代款,康熙时书写“宣德”者居多,雍正书写“成化”者居多,宣、成两朝为明代瓷器最盛时期。

乾隆时瓷器之款识

六字双圈、六字单圈、六字无边栏、四字无边栏、四字方边、双线正方形。凹雕 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兰宇、白地红字、绿地红字、绿地黑字。楷书、篆书、欧王款 宋案体、宋体书、图书款、砂底不挂釉凹雕,满清文、回回文、喇嘛文、西洋文(以上有字者)印花、团花、完全无字(以上为无字者)凡六字分三行每行二字或六字分两行,每行三字。四字分两行,省去“大清”二字。这三种款识,历朝皆有。六字分两行者,大都是官窑。字以端楷庄整重者为贵。

嘉道以后,一般都沿袭前朝款式,有减无增,渐有趋于一致之势。篆书之款,自乾隆至同治均居其大部分。篆书有两种:一种无边栏,字或红或兰不等;一种有双边, 红字居多,即所谓图书款。图书款以道光末年、咸丰、同治之间最为盛行。

康雍两朝是楷书盛行时期,篆书很少,乾隆篆、楷皆有,而篆多于楷。嘉庆至同治为篆书盛行时期,而楷书很少。光绪、宣统两朝除仿古外,则又楷多于篆。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器款识——断代区分重要的底款鉴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器款识——断代区分重要的底款鉴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底款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