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什么是瓷砖 > 导航 >

什么是琉璃?

什么是琉璃?

什么是瓷砖 什么是好瓷砖 瓷砖是什么

2020-11-25

什么是瓷砖。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玻璃;一种是陶胎琉璃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釉制品。

琉璃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

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 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的。一般都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釉烧而成。

明初宫廷建筑所用琉璃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制品。

延伸阅读

什么是裂纹釉?


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油这种产品。开片又称冰裂纹, 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百圾碎 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之哥窑,景德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什么是艺术风格?


艺术的风格是指什么?是指自已独创的,独有的,与他人不同的,有自已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例如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各有不同的特色,只要一开唱,听众就知道是什么剧,绝不会搞混。又如歌坛,真正有独特风格的歌星,一开口就知道是谁唱的,那怕是唱同一首歌,如邓丽君,她非常独特的个人演唱风格,至今被人们难以忘怀。陶瓷粉彩山水画艺术正是如此,由于每个画师的用笔用墨,构图设计,绘画方法都不一样,从而构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四点因素:

1、要依据自己的天赋确定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天赋是有区别的,有些因素是先天具有的,例如唱歌要有好嗓子,这是天生的,没有这个条件也成不了歌星,即便有好嗓子,但每个人的嗓音是不同的,没有那种嗓音,也唱不出个性味。粉彩山水装饰也是一样,也要根据自已的天赋,当你有了美术的天赋,进入了钟爱的陶瓷绘画行业,创造自己的个性风格也就不难了,接下来就是运用自己的天赋及领悟能力来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

2、要创造而不是模仿。在从艺过程中,开始通常都有一个模仿过程,喜欢某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就喜欢去模仿他,但是不能老是模仿,模仿得越像,就越没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崇师时是模仿,从艺时是创造。所以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自已的风格,这才是从艺的真正水平。在绘画中,主要去摸索新的用笔用墨方法,新的构思画法,例如,我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中,觉得陶瓷粉彩艺术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细腻处特细腻,画得越细腻越具美感。粗犷处特粗犷,越具个性,犹如中国画。故而触动了我进入了陶瓷粉彩绘画行业,在研究摸索的道路上,从而创作了“小溪幽趣”,“溪山风光”,“山林清音”等系列陶瓷粉彩山水画作品。就“小溪幽趣”的创作思想而言,当我游玩在圣地时,锦秀山川打动了我的创造激情,通过思考,根据山脉的变化规律,运用水墨晕染、线、皴等法,采用大块面的水墨交融画法进行创作,抒发其所想所感。以湖泊溪水来衬托主题,小舟悠悠荡漾,远处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小屋在云雾缭绕的山川中虽幽静,但静中有动。画面采用了细腻的层次,来显现湖光山色及远近质感。创作目的歌颂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江南风光,实际创作目的是;以湖光山色来衬托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3、风格要迎合大众审美观。做任何艺术,如果大多数人不喜欢你创造的风格,只是孤芳自赏,这种创造是失败的,没意义的。“珠山八友”为什么那么成名,因为他们独有的绘画风格,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瓷上文人画风,成为中国灿烂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类艺术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在陶瓷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珠山八友”开创了现代陶瓷绘画的先河,是因为他们创造的风格很符合大众审美观,他们无论是对于文人画派的继承,还是对提高陶瓷艺术的文化品格,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种继承和发展,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上,无疑是一种新的创造,迎合了大众审美观。如果只是搞怪猎奇的乱创,虽然看似有风格,但因不符合大众审美观,也没有生命力,只能昙花一现而已。

4、要研究历史,研究艺术规律,研究社会潮流。艺术的发展历史是根据社会潮流变化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唐代人物画以胖为美,而现代就变了,再去画胖美人人们不会喜欢的,古代文人画以水墨为主,现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画面色彩层次更丰富了。所以多研究历史,掌握历史规律的演变,作品才会有说服力,只凭自己空洞的想象是不行的,它会逾越历史,作品杂淡无味。

陶瓷绘画个性风格的形成,有自然因素的存在,但主要是建立在艺术家长期研究,追求所得到的心得与自我性格特性巧妙融合的基础上的,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技法功底、丰富社会阅历和广博的素材积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成过程。这个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没有捷径可走。所谓“十年媳妇熬成婆”,非此不能达到,个性风格特点不可能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就能形成,俗话说:“不经历风雨,何以能见彩虹”。这个形成过程也是快乐的。虽然形成个性风格特点的过程长一点,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劳,但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艺术上的进步抵消了长期付出所带来的辛劳,带来的是成功的希望和信心。有句话说的透切:“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收获”。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琉璃珠


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关于“明月珠”还有一则感人的传说。相传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救下一条受伤的大蛇,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送给随侯,后人称之为“明月珠”或“随侯珠”。《淮南子》中更把随侯之珠与和氏璧相提并论,上载:“譬如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贵,失之者贫”。随侯珠虽然美名天下,但是人们一直不清楚其具体指的是什么物品。直至1976年随侯墓出土人们才明白,所谓随侯珠就是精致而华美的战国琉璃珠。

1949年以来的考古资料显示,战国琉璃珠出土地主要集中于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都属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故土。湖南长沙经考古发掘的楚墓有数千座,其中部分墓葬中就出土了琉璃珠,这些精美的文物分别收藏在省市博物馆和考古所,其中长沙市博物馆就收藏有五件套琉璃珠,分有眼式和无眼式两种。有眼式的琉璃珠共三件,均呈扁圆形体,表面分布有白色圆圈,圆内或有蓝色圆球凸出,或以蓝色圆圈纹围绕。具体情况如下:

四眼琉璃珠,残径1.2厘米,厚1厘米。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一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四处白色圆圈,圆内有蓝色圆球凸出,整个形成蜻蜒眼状的纹饰。

九眼琉璃珠,直径1.6厘米,厚1.2厘米。1981年长沙市解放路一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九处白色圆圈,圆内以三周蓝色圆圈纹围绕,中间均有破损痕迹,表明原来应有圆形物存在,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三十眼琉璃珠,高2厘米,径1.2厘米,孔径0.7厘米。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三十处白色圆圈,圆内有蓝色圆球凸出,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无眼式的共两件套,每一套数量不尽相同,每一粒都只是简单的小珠子。具体情况如下:

蓝色琉璃珠,共148粒,直径0.6厘米。来源与三十眼琉璃珠一样,出土于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珠子表面含不同程度的白色杂质。

蓝色琉璃珠,约4808粒,最大的直径0.2厘米,最小的直径0.1厘米。1981年长沙市火车站邮电局十九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厚薄不均,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珠子呈蔚蓝色,晶莹透明。

琉璃珠是目前所见我国古代琉璃器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器型,从西周开始就已存在了,至战国时期则大为流行。目前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中其随葬琉璃器几乎均有琉璃珠。它的发展是与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琉璃质地更加洁净分不开的。

根据对古代文献的大量研究,专家们认为最早关于琉璃的记载是《穆天子传》中铸石的记事。人们认为,《穆天子传》中的铸石可能就是一种琉璃。文献中的记载虽然将我国琉璃史往前推进了许多,可是“琉璃”一词又是从何而得呢?说到这,就不得不讲一个浪漫而又凄美的故事。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496年),范蠡为越王勾践督造王者之剑,历经三年烧制才得以铸成。王剑出世之日,范蠡在铸剑模内发现了一种绿色神奇粉状物体,与水晶熔合后晶莹剔透却有金属之音。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之气暗藏其间,既有王者之剑的霸气,又有水一般的柔和之感,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这种物品随铸好的王者之剑一起进献给越王,并将此物称为“剑道”。越王感念范蠡铸剑的功劳,收下了王者之剑,却将“剑道”原物赐还,还以他的名字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当时,范蠡刚刚遇到了西施,为她的美貌倾倒,惊为天人,他认为金银玉翠等天下俗物俱无法与西施相配,所以遍访能工巧匠,将以自己命名的“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最早的琉璃配饰。不料就在这一天,战事又起,勾践闻知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意图讨伐越国以报父仇,所以决定先发制人。范蠡苦谏未果,越国终于遭到了大败,几近亡国。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范蠡,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除了在文献中有“琉璃”的记载外,在部分文献中也有“流离”的记载,那么琉璃、流离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两者有没有区别呢?

实际上,流离和琉璃都是玻璃的古代称谓。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

琉璃制品在我国曾有很多名称,比如“琉璃,药玉、罐子玉、烧料、料器”等等。琉璃的色彩多为乳白色、浅绿、深绿、蓝色等,呈半透明状。

关于中国古时琉璃的来源,曾经被普遍认为是来源于国外。其实,根据多年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中国琉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在河南洛阳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管、琉璃珠等。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琉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因而用途狭小,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琉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成分琉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琉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琉璃。成分的不同,表明中国与西方的琉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琉璃系统。而这一事实也表明,中国古代的琉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

在考古发掘实践中,琉璃器常见的器形有珠、环、钟、碗、印章、剑首、璧等,其中战国时期以璧和珠为主,璧多饰以细小的谷纹,而珠多见蜻蜓眼式的,当然也有光滑无眼的,本文所列举的五件琉璃珠便是如此,这其中以蜻蜓眼式的最有魅力。

“蜻蜓眼”珠是特指战国时期用火烧制并用镶嵌工艺制作的铅钡玻璃装饰珠,因其珠子上叠加的圆圈很像是蜻蜓的复眼而得名。当时人们赋予了它“代表神人的眼睛,可用以抵御邪恶”的更深层次含义。材质以铅钡玻璃为主,珠面上常有多组有蓝色圆点和白色圆圈组成的“鱼目纹”,有的则在圆圈内外形成多彩的套色,胎底透光,看上去极像蓝色海水。

经过对1949年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统计后得知,我国最早的“蜻蜓眼”珠是出现在春秋晚期,如新疆的轮台群巴克墓地出土的春秋晚期的蜻蜓眼,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出土的春秋末期琉璃蜻蜓眼以及山西境内的晋国大墓中出土的春秋晚期蜻蜓眼珠,这些琉璃珠的成分经过检测不属于中国本土固有的,而与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近似,说明了这些琉璃珠均为外来货。

“蜻蜓眼”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古籍对此做了详尽记载,《汉书·西域传》载:(剡宾)“出珠玑、珊瑚、虎魄、流离”;《魏略》载:“大秦国出赤白黑黄绿红紫等十种流离”;《魏书·大月氏传》载:“其国人商贩,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玉留璃。”国内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蜻蜓眼琉璃珠与西亚、北非地区琉璃珠从成分到形制的相似,也见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学者们认为早期蜻蜓眼琉璃珠传人到我国的途径共有南北两条。南来蜻蜓眼式玻璃珠首先通过商业贸易传到印度等南亚地区,再通过民间往来辗转地经我国的云南等地进入楚地。而北来之路则通过赵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互动而实现。进入战国早期,作为楚文化腹地的湖南、湖北两省,出现了数量令人咋舌的蜻蜓眼珠。随着蜻蜓眼在楚国的盛行,到了战国中期,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河南、陕西、四川等秦国属地境内也出现了蜻蜓眼珠。在楚国强盛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下,全国形成了一个以湖北湖南两省为中心的蜻蜓眼辐射圈,被辐射的范围包括秦国、鲁国、齐国、魏国等。

蜻蜓眼式琉璃珠最初在西亚出现,多用作护身符以避邪攘灾,多只眼睛可以助人防卫。蜻蜓眼式琉璃珠辗转而至楚地,以其如蓝天白云般亮丽色彩,别致的造型,马上征服了好奇喜新的楚人。宗教上的意义又暗合楚重巫的文化心理。蜻蜓眼式琉璃珠就这样向楚文化迈进了第一步。而几乎同时传人山西的蜻蜓眼式琉璃珠最终如昙花一现,迅即消失,无法根植其文化之中,两者之间不同的文化秉性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是蜻蜓眼琉璃珠,还是无眼式琉璃珠都是琉璃制品的精粹,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换瑰丽,是古人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汇。在某种意义上说,琉璃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象征。明澈的琉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

什么是陶瓷的晶界?


陶瓷,一般是通过将粉末原料形成、烧成而获得的。经过这些工艺所制得的陶瓷,是由许多微晶聚集的多晶体构成,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晶界。晶界不仅在陶瓷烧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得到的烧结体之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以往,在利用多晶体时,往往认为这些晶界带来不良影响,但近年来由于对属于陶瓷特征的这些晶界从积极方面加以利用的方法的开发和实用化,从而产生了由“用陶瓷也是可能实现的”,到“只有用陶瓷才能实现“这样的变化。

陶瓷的微观结构如图1(a)所示,是由微晶、晶界、晶界析出物、晶界气孔、晶粒内析出物、晶粒内气孔等构成的。构成陶瓷主成分的微晶尺寸,一般由1微米至几十微米,结晶轴方是任意的。微晶直径与原料颗粒直径、杂质、烧成条件有关。陶瓷晶界有位错、空孔等晶格缺陷和晶格畸变存在。因而杂质易容集中,形成图1(b)、(c)、(d)所示的晶界偏析层、层状析出物等。下面分项简述之。

(1)晶界偏析层 一般,将在晶界由偏析的杂质离子所形成的层称为晶界偏析层。晶界偏析层厚度由20埃至1微米。在晶界,因为形成远远超过一般固溶界限的固溶,所以,可以发现与结晶内部晶相明显不同的物质。

(2)层状析出物 在含有杂质特别多而超过固溶界限时,杂质作为另外的结晶相在晶界析出。这种析出物有层状和粒状之分。层状析出物通常由液相烧结所造成。晶界析出物的熔点比陶瓷的烧结温度低时,产生液相烧结。在液相的浸润性良好时,完全浸透微晶晶界,各个微晶被液相包围,形成层状偏析层。ZnO非线性电阻是熟知的实例。

(3)粒状析出物 杂质的量超过结晶固溶量,其熔点比烧结温度高时,杂质呈粒状在晶界析出。MgO作为添加剂可用于透明氧化铝陶瓷,但如添加量较多,则会在晶界析出MgAl2O4,从而降低透光性。

晶界独具的物理、化学现象是:(1)晶界扩散;(2)控制晶界引起的生成反应;(3)晶界电势;(4)晶界高电阻层;(5)由晶界形成结合,等。图2所示是晶界的物理化学现象及其应用实例。

什么是钧瓷的釉上釉?


釉上釉是笔者在鉴赏众多古今钧瓷艺术作品,阅读大量的钧瓷、陶瓷专著,深度专访顶级钧瓷艺人,并在撰写《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申报材料》、《中国陶瓷之乡·河南禹州》之后,悟出的一个钧瓷技艺新名词。名词虽新,其技艺却是钧瓷大师们制钧必用且世代相传的。

釉上釉一开始就是一个创意,在青瓷上点滴一些不同元素、不同稀稠的釉,使其成为美妙灵动的斑点,进而使整个器皿增添亮点。这个创意一开始的愿望是多一些色彩,并没有奢想达到窑变的效果。出窑时瓷器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一变化再次启迪陶瓷艺人,可以在陶瓷上通体施釉上釉甚至多层施釉。这一创意,看似不经意,却完成了艺人意想不到的伟大创举,不仅使青瓷种类中增添了青花瓷,而且受点滴釉上釉的启发,创制出全新的钧瓷,开了中国陶瓷史自然窑变的先河。

自然窑变源于釉上釉,给钧瓷技艺洞开了无限空间,开始的同种釉上釉,窑变出的开片、鱼眼、纹路等,是一种单色调的艺术境界,相当于白瓷的刻、压花。后来又生发出更多的创意,比如釉料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施釉方法,特别是钧瓷釉面自然窑变生成的钧画更是神奇无比,很容易让鉴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也让钧瓷艺人在创作中增添无限希冀和期待。

传统钧瓷的色彩达到了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有些窑变不仅巧夺天工,甚至所变色彩是什么名字都难以厘定,更不用说近期烧制的《凤凰涅槃》、《中秋如意尊》、《奥运意象壶》等。

釉上釉有薄有厚,有双层和多层,有单种釉,又有多种釉,加之施釉方法不断创新变化,其钧画生成有表层、中层、底层。因此,钧瓷窑变出经典釉画“寒鸦归林”、“红梅映雪”、“孔雀开屏”、“层林尽染”、“春江花月夜”、“风雪夜归人”、“二泉映月”、“西施浣纱”、“嫦娥奔月”、“蝶双飞”等就不足为奇了。有了釉上釉的创意,钧瓷不仅由工艺上升为艺术,而且拓展出一个意境新天地。“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皆成为可能。钧瓷釉画有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品。

如今,钧瓷艺术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成为稀世珍宝。钧瓷之所以能感动世人,釉上釉生发的窑变功不可没。意境是中国独有的文艺美学理论,钧瓷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理论再一次被艺术所证明,艺术再一次为理论所概括,今天用之评论钧瓷釉画尤为贴切。

钧瓷釉上釉技艺在传统钧瓷烧制中产生过非凡的作用,变化出无数的钧瓷艺术经典作品,为钧瓷的传承、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当代钧瓷艺人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利用古人的创意,启迪更丰富的灵感,创造更多、更美、更厚重的钧瓷艺术极品,使窑变出的色彩意境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什么是陶瓷花纸?陶瓷花纸分几种?


陶瓷花纸也叫做陶瓷粘花纸,是指在陶瓷(或瓷坯)表面贴上印刷好的陶瓷专用花纸,可以分为釉下、釉中和釉上。有一次烧成和两次烧成,釉下和釉中是永不变色的,釉上也能经十几年不变。也有的工艺品陶瓷(如家饰等)用的是不用经过烧烤的油墨花纸。

按纸张(底纸)性质分为三类:

1)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纸

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花纸(上海四喜化工)也叫“酒精花纸”,它是用缩丁醛和酒精作原料,制成薄膜作底纸,在底纸表面印刷图案,现在此工艺仍有很大市场,因成本低,只有水移贴花纸的1/3价钱,工艺和效果又基本能满足装饰要求,将PVB用乙醇溶成12~14%溶液,再将其制成薄膜,印花后用它代替陶瓷(或搪瓷)花纸,即省工序,又提高了产品质量,烧出的陶瓷(或搪瓷)花纹色泽鲜艳,质地光洁。早期贴花纸印刷是在厚纸基上手工裱一层薄纸作承印物自七十年代以後改进在厚纸基上用机械涂布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作承印物机械涂布薄膜不仅节约纸张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它的缺点在三方面:一是缩丁醛薄膜的衬纸厚,且使用后边口不整齐,印刷时很难套准图案;另一方面,由于薄膜的性质造成它不能印刷贵金属制剂;再一方面它的延展性有限,不能移贴于不规则平面上。但是由于大膜花纸具备价格低廉这一最有竞争力的优势,所以还将继续作为中国陶瓷的装饰材料。

2)釉下花纸

釉下花纸是由最原始的石印(铅印)花纸延伸发展出来的。它是用简陋的容易吸水、质地柔软的纸张作底纸,在表面网印水剂带釉的反印图案,然后反贴于陶瓷的胚胎釉面。此工艺特点是便于烧成(一次烧成),节省成本,且光亮,耐磨性好,符合国际卫生标准,它在餐具瓷上装饰也占着一定的席位。不过它的缺点在于图案粗,贴花难,包装困难。

3)水移贴花纸

水移贴花纸(俗称小膜花纸)是目前国内陶瓷装饰中较流行的。水移贴花纸的印刷形式可以为平印、网印和钢版转印,这三者中最常用的是网印。

水移贴花纸最基本的材料是小膜底纸,它是一种吸水性特别强,表面涂满了水溶性胶膜的纸张,印刷好的花纸泡在水里,纸张吸收了水分后,溶解表面的水溶胶,就能使油剂的图案由纸表面滑动分离,分离了的图案还带有少许的水溶胶,就可以把它贴在瓷件上,顾名思义,称为水移贴花。

水移贴花纸的底纸要有良好的吸水性,但也带来了矛盾,即印刷过程中,如果底纸吸收太多的水分,它会变重变软,纸张就不好整理和操作,而且纸张势必胀大,造成印刷过程中套色不准确,这种不准确的特点使膨胀不成规律,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遇到干燥天气,纸张又会收缩、变小,也会造成套色不准。此种情况发生时,纸张可能会出现四个角翘起的现象,不好整理,也不便于印刷。所以选用底纸时,要强调其稳定性。其次,印刷车间的环境要保持恒温、恒湿,温度控制在22℃,湿度55%左右。纸张的另一个重点是水溶胶表面化的性能,要求平滑,不易硬化、收缩、龟裂。鉴定纸张质量的好坏,是否适合你的生产,要用模拟生产的方式试验。

花纸出现四角或某一边翘起的现象,多数因为水溶胶面硬化、收缩所致。印好的花纸脱水移贴若有困难,是因为印好的图案在烘干时,纸张表面的水溶胶面龟裂,上封面胶液后,封面胶由于龟裂而粘着纸质,这种现象可以用X10的放大镜观察到。有这种现象的底纸不适合烘干,只能用少色印刷,且只能自然晾干,不能进烘箱。

水移贴花纸还适用于多种特殊工艺:如可印刷贵金属制剂以及浮雕效果的图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烧温要求印刷:釉上、釉中、釉下花纸。印刷色层的厚度也可随意增厚或减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