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紫砂艺壶的真正脊梁人物

紫砂艺壶的真正脊梁人物

古代瓷器壶 艺宝瓷砖 古代瓷器毒酒子母壶

2020-12-01

古代瓷器壶。

宜兴紫砂陶壶,能从最初的实用器皿提升到如今成为工艺美术界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期间数百年,多少代艺人的辛勤耕耘,也浸透了同时代的书画家的参与,他们是紫砂艺壶的真正脊梁人物。

鉴于此,宜兴资深书画家邵家声和紫砂学家毛大步,2006年起就策划把紫砂壶这本身的艺术作品又兼作裁体,把紫砂界壶艺大家的肖像镌刻其上,使其亲密结合、与壶共存,这实在是件前所未有而非常有意思的事。

一件取名为“承前启后——智圆壶:智欲圆行欲方”,锈刻上从明代供春开始,陈鸣远、时大彬一直到到民国范大生这十一位卓越的古大师,并在壶肩上配上诗句:“紫砂陶土塑宗师,修得绝艺留人间。”。另一件取名为“继往开来——丰圆壶:丰功硕德、天地方圆”壶身则锈刻解放后为振兴紫砂艺术,由政府特聘的七位技艺精湛各有所长的艺人为辅导,之中有任淦庭、吴云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及新中国第一个国级大师顾景舟,壶艺女泰斗蒋蓉,在此壶肩上配上诗句:“五色紫泥七辅导,泰斗绝技谱华章。”

精选阅读

紫砂陶艺壶的情趣


宜兴紫砂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花货、光货、筋瓤货),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现代的生活造就了现代的艺术,以及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一些陶艺家和学院师生也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中,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新一代年轻紫砂技艺人员的学习、生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他们想用紫砂泥捏制出传达主观审美和内心感受的壶艺作品,并通过现代意识融入传统,展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壶体造型,人们称之为“紫砂陶艺壶”。这种新门类的“现代陶艺”紫砂壶出现在紫砂艺苑,是一种潮流,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大众审美的需求。我以为它的出现,将让“海纳百川”的紫砂壶增添新的形式和情趣,蕴涵丰富的内容,这也是紫砂的传承和创新。

吴鸣的“与先贤对话”、“庄子·子非鱼”、“竹林寻贤”,葛陶中、吴鸣合作的“期待”,史小明的“皮包壶”,徐曲、鲍骧的“天蓬茶具”,徐良的“曲韵系列”,李玮的“秋风”,徐维明的“鞠躬尽瘁壶”,陈国良的“圆三角壶”,陈建平的“竹鞭壶”,陆文霞的“情结壶”等,这些壶形陶艺作品淡化了壶的功能,强调了作品的形式美,其构思让观赏者无限遐想,表现手法让陶艺家自由挥洒。不仅丰富了紫砂壶的语言,又展示了独特的境界、独有的心语、独创的内涵。我们不妨摆脱一下传统的审美习惯和世俗眼光,用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欣赏紫砂陶艺壶。其实,它们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回味无穷。

紫砂陶艺壶也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一是用紫砂五色土为原料,二是用打泥片、镶接成型的手工制作,既有它的质地美,又有它的装饰美,只不过是在造型中融进了新的理念,巧妙地联系器物的里外空间,将重功能的传统紫砂壶,蜕化出一种具有鲜活生命且能表现个人情感世界的纯粹陶艺,显示出浑沌而清明、抽象又具象的形体。此时,壶的使用特性不再是第一位了。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陶艺的创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宜兴紫砂,也应该百花竞艳。所以紫砂传统是文化形态的延续、发展,在这基础上可以做多种多样的尝试,关键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人风格。人们完全可以用传统题材和手法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紫砂壶的创新设计应该提倡个性和单一性,因为现在紫砂圈内,作品的重复太多了,仿制和抄袭司空见惯,虽然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和供求状态,但是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和文化艺术品位的提升,将会逐步改变。传统紫砂壶也好,现代陶艺壶也好,也许最重要的是创新和文化,壶友、藏家喜欢就好。

紫砂文化:说说紫砂纪念壶的民风民俗


“大灵豹壶”徐秀棠制

“盛世宝鼎壶”鲍志强制

以紫砂壶为代表的陶瓷文化,承载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习俗,同时又体现时代的发展和具有当代意义的创造。在紫砂壶艺领域中有一大类属于纪念意义的壶体造型,业内称之为“纪念壶”。它既融入了鲜明的民风民俗,又不停留于传统的层面,而是不断地将文化修养、社会活动、人生阅历充实到壶艺创作中,形成开放的心境、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感,用紫砂壶传递纪念的主题。

中华民族历来对佳节、寿喜、婚嫁和重大庆典活动等都有欢庆、志喜、祝贺的优良传统。从诗赋文章到书法绘画可谓根繁叶茂。而宜兴紫砂也同样如此,数百年来用喜庆文化元素创制的紫砂纪念壶就不胜枚举。如民间的“五蝠蟠桃壶”、“子孙满堂壶”、“高寿梅桩茶具”、“福泉壶”、“大吉壶”、“鸳鸯归春壶”、“龙凤吉祥壶”等,都是对福寿吉祥的祈愿。资料显示,清朝皇宫也同样喜欢这类的紫砂壶,例如为乾隆寿庆而定制的“荷莲寿字壶”、“紫砂黑漆描金吉庆有余壶”、清嘉庆的“飞鸿延年壶”、“粉彩百果壶”等。可见喜庆元素在宫廷也深受欢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今年的上海世博会,紫砂技艺人员为此创制了许多款式的“奥运壶”、“世博壶”以示庆贺,以紫砂的特质,铭记这重大喜庆带来的哲思和遐想。

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有好多东西可以纳入紫砂壶的创作范畴。俗话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许多带有企盼吉兆的象征语境和新年贺岁的十二生肖都可以创制紫砂壶的血肉之躯和鲜活灵魂,脉动着纪念意义。

紫砂壶的上乘境界是现实的提升、精神的载体。十二生肖是紫砂壶的不朽题材。作为中华民族的造化的产物和无穷的韵致。从古至今,许多贺岁的生肖纪念壶,都是把生活中的情趣变化为手下的壶艺,流露出生活景象的信息,而成为心灵与生命律动际遇的产物。今年是农历庚寅年,纪念虎年的紫砂壶可谓千姿百态,精彩纷呈,以虎虎生威、福运多多的寓意而特别受到属虎人的追捧。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军的新品“五福临门茶具”,一壶四杯组成,壶、杯用紫泥和段泥制作,圆润浑厚、饱满丰泽,呈现两色,对比和谐,并装饰有如意和祥云纹样。壶体和杯子里都彩绘虎的或坐、或走,无不生动威武,形象逼真,犹如“四野传高啸,苍茫落照中,疾风思劲草,盛世待英雄”。这5只福虎出自“东北虎王”马彩华先生之手,而“五福临门”四字则由著名书法家都本基先生题写。“虎”、“福”谐音,故将紫砂茶具取名“五福临门”,以祈金虎之年,福进祥门。这是用紫砂塑成的雄健与祥和的祝福。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紫砂壶彰显了厚重的民间工艺元素,蕴蓄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是具有东方色彩和文化气息的张扬艺术神韵的高雅艺术品,因此经常被选做馈赠新朋好友的礼品,甚至是国礼。

2007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宜兴范家壶庄受博览会组委会之托,制作了11把紫砂壶,作为国家礼品赠与与会的11个国家领导人,成为一个亮点。这11把国礼紫砂壶,并分别取名为“和平”、“团结”、“平等”、“合作”、“共进”、“和谐”、“和顺”、“繁荣”、“丰硕”、“共享”和“持续”,造型柔顺优雅,设计灵秀精妙,而且蕴含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团结共进、平等合作、和谐发展的主题精神。

“和平壶”以圆润为基调,用段泥制作,呈梨皮色,绿色的橄榄枝贴在壶身,可爱的和平鸽塑在壶盖上,展翅欲飞,神态可掬,寓意着安逸祥和的景象。“共享壶”展示了天地方圆的大千世界中,我们共有同一个地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合作壶”,壶体圆中有方,呈12个面,分别刻有包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内及其东盟10个国家元首的签名,如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缅甸总理梭温、老挝总理波松等。壶上还镌有博览会的标志性互惠共赢的象征。

紫砂文化:长兴紫砂 何时“壶”起来


近日,长兴县人大财经委员会一份关于加强长兴紫砂产业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再次引起了长兴紫砂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带着这份关注,记者日前来到长兴,走进一家家紫砂工作室,了解长兴紫砂的生存现状,记录下长兴紫砂业者为传承和发展紫砂业做出的努力。

与宜兴山水相连、矿脉互通的长兴陶器制作历史悠久,早在65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之时,长兴先民就开始制陶。长兴陶土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与宜兴素有南陶、北窑之誉。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专业化的紫砂厂成立,乡镇个体作坊迅速崛起,从业人员近千人,产品出口占浙江陶瓷的第二位。

然而,企业体制改革后,长兴紫砂厂的原技术骨干纷纷创办个体紫砂工作室,虽然维系了长兴紫砂的存在,但时至今日,仅有13家尚在运营,从业人员只剩50余人。虽然长兴紫砂近年来在全国和各专业评比中屡有获奖,但普遍存在着小、散、乱的现象,行业管理无从下手,紫砂人才后继乏人,矿产资源流失严重。对此,长兴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长兴发展紫砂产业的优势独特,有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茶的紫笋茶,有茶圣陆羽撰写茶经之地顾渚山下的金沙泉,作为发展长兴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长兴紫砂应该有它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壶在保护

与邻居宜兴相比,长兴紫砂在人才、工艺和影响上,确实逊色不少,这种事实和现象今后可能还会延续下去。但长兴紫砂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也有自身的优势。许多长兴紫砂业界人士认为,只要措施得力,保护得法,在同一紫砂文化圈内,长兴紫砂是有可能大放异彩的。

这种优势首先是资源,长兴有丰富的紫砂矿藏,主要分布在小浦、槐坎等多个乡镇,吸引了不少宜兴紫砂业者越界至长兴购买,现在长兴一吨好的紫砂泥在宜兴最高可卖到8万元。如此好的收益当然使得不少长兴人趋之若鹜,然而资源再好、再多毕竟是不可再生的,它总有枯竭的时候。对此,一些长兴紫砂业者呼吁政府有关部门予以规划和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其次是人才,长兴紫砂业者现有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6名,其中年已古稀的蒋淦勤先生还是国家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的获得者,作为浙江紫砂工艺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蒋淦勤先生的声名已为国内紫砂业者、收藏者和爱好者所熟稔。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宜兴一代紫砂大师蒋蓉最小的弟弟蒋淦勤和他的两个哥哥蒋淦方、蒋淦春先后移居长兴,创办长兴紫砂工艺研究所,几十年殚心竭力,培养了长兴大批紫砂人才,带动了长兴紫砂业的勃兴。可以这么说,紫砂世家蒋氏的传承人已在长兴生根、开花、结果。在长兴一座僻静的院落里,记者见到了蒋淦勤的侄子蒋兴宜。作为蒋氏紫砂世家的第四代传承人,蒋兴宜已用自己的名字将长兴和宜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已届天命之年的蒋兴宜自小在姑妈蒋蓉、父亲蒋淦方和两个叔父蒋淦春和蒋淦勤的指点、传授和熏陶下,而今已卓然有成。蒋兴宜于2006年获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有的作品除了在全国和各专业性的评比中获奖外,还在紫砂壶拍卖专场中被藏家拍走。当记者问起是继续留在长兴呢,还是会往宜兴发展?蒋兴宜憨厚地笑了笑,这个想法还是有的,毕竟就目前的现实来说,去宜兴发展可能机会更多。不过,在长兴生活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同道好友,不是说走就好走了。陪记者一同前往的一位长兴紫砂业者认为,只要长兴紫砂业者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政府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和保护,蒋氏紫砂是可以和长兴其他几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董建民、吴伟华、傅一平、钱樟法一起,成为长兴紫砂的金字招牌的。

壶在传承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尽管长兴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然也有不少长兴紫砂业者源于对这一行业与生俱来的守望和追求,自觉和不自觉地担当起了这份责任。记者在调查和了解中发现,现在长兴紫砂业者依然存在着从业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工艺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固然有其历史和客观原因,但是现有紫砂业者安于现状、带徒传艺的积极性不高和自愿进入该行业的年轻人不多也十分明显。

在绿树掩映的半匋居紫砂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刚从杭州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半匋居主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傅一平先生。傅一平在记者面前小心翼翼摊开了一把用宣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紫砂毛坯原壶,其上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傅一平说,这是杭州一位书画名家自己绘制的,想让他镌刻一下,然后再回炉烧制。作为一位紫砂业者,傅一平的书画篆刻造诣也颇为精妙,他是中国书协会员,也是西泠印社社员,同时还担任着湖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这使得他在紫砂壶铭文和题饰镌刻上得天独厚、游刃有余,沪上书画名家程十发先生亲书江南刀客四字题赠于他。但傅一平并非藏技于身,秘而不宣,在傅一平的对座,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在一把紫砂毛坯原壶上对着字画原迹镌刻着,傅一平不时在旁点头微笑,傅一平解释道,这位年轻人是位书法老师,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几年下来,镌刻技艺已较为娴熟。

在金陵陶坊,长兴县紫砂陶艺协会秘书长、工艺美术师陈土良颇多感慨。作为长兴紫砂界的资深人士,陈土良见证了近30年长兴紫砂业的兴起、发展和目前的停滞局面。陈土良1984年至1987年曾担任国营长兴紫砂厂厂长,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选送了一批年轻人前往江西景德镇学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厂里的骨干,并为长兴紫砂厂曾有的辉煌作出了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也成为目前长兴13家个体紫砂工作室的主要业者。陈土良认为,长兴紫砂想要继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才的传承和培养尤其重要,像董建民、吴伟华、蒋兴宜、傅一平、钱樟法这样身怀秘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只要为之搭建多种平台,完全可以再多带几个紫砂工艺人才出来,为长兴紫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大师包括像陈土良这样的10余位工艺美术师目前带徒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是培养一名紫砂工匠,仅仅是工匠至少得两到三年,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很难予以自觉践行。二是紫砂壶制作毕竟是一门传统工艺,要想学有所成,需要耐得住寂寞,现在年轻人自愿学艺的不多也是现实。

壶在创新

任何一门传统工艺要想获得保护、传承和发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关注时代,紧随时代,创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紫砂亦然。当然,这创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把握和传承之上,否则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在刚刚落成不久并对外开放的长兴紫砂馆,倘佯在馆内的五个展区,听着长兴百汇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蒋文春、丁惠玲两位主任的介绍,记者见证到了长兴紫砂工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馆内陈列的琳琅满目和形式各异的紫砂作品,记者更是深切感受到了长兴紫砂业者深厚的传承和创新能力。这其中,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钱樟法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现年45岁的钱樟法的传统紫砂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学院派的设计构成理念,将儒雅气韵与太湖石漏皱透空的特质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紫砂壶在记者看来,更像现代陶艺作品,更具观赏效果,而不仅仅只是壶之一途。

在常人看来,同行难免相轻,可记者碰到的长兴几位紫砂业者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钱樟法将传统紫砂工艺和现代陶艺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浙江是文化之邦,人杰地灵,有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国内一流的艺术学府,有西泠印社这样国内一流的学术团体,只要长兴社会各界和政府打开思路,是有条件让长兴紫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还有浙江每年有这么多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只要长兴有吸引他们施展才华的条件,相信长兴紫砂业是可以壶起来的。

紫砂陶器自明朝创制以来,其造型千姿百态,层出不穷。紫砂陶的器形归类,据我国第一部紫砂专著《阳羡茗壶系》的记载,就可以区别出三大类别:壶与茶具,紫砂雕像和文房雅玩。

几百年过去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紫砂工艺的不断提高,紫砂陶的器形更加丰富多彩,其品种大致可作以下归类:

一类是壶与茶具。这是紫砂陶的主要传统品类,它是紫砂陶的起源形式,也是紫砂陶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相当程度上,可是说紫砂壶就代表着紫砂陶。茶具内容包括:杯、碟、咖啡具、水平壶等。

二类是雕塑。主要指人物雕塑,也包括物象雕塑,如动物、瓜果、菜蔬陈设玩器。

三类是实用器皿。它指茶与茶具意外的其他实用物品,诸如:盆、瓶、烟具、餐具等。

四类是文房雅玩。如砚台、笔筒、笔架、镇纸、印章、印盒、假山石景、仿青铜器等。

五类是壁挂壁饰。紫砂陶的壁挂壁饰是与陶刻装饰紧密相连的一类品种,有浮雕装饰、陶联、陶简,陈设效果较强。

紫砂壶新壶如何养壶


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不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像失去生命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在嗜茶者中早已形成共识。但随着紫砂泥的日益稀少,想要选购一把称心如意、高档次、高品位的紫砂壶时,我们才蓦然发现,昂贵的价格已经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种,即便是数年前花千八百元就可以买到的普通紫砂壶,现如今的价位也水涨船高,飙升至万元,更不用提名家烧制或年代久远的紫砂壶了。据《宝藏》统计,目前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2002年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该件作品以147.7万港币成交。因此如何鉴赏、保养紫砂壶,已经上升到了收藏投资的高度。紫砂壶的投资收藏也已成为文人雅士对茶文化的另一种理解,不管深谙茶中之道者如何滔滔不绝的讲述对茶道的理解,若无一把上好的紫砂壶,配以绝好的茶叶,这一切都缺乏了底蕴与信服度。爱茶者与赏茶之士可在把玩之间,细品那幽幽茶香,感受那份静谧惬意,这就显得刚买一把新壶的不可小视了。壶贵了,壶身价涨了,都要求壶要专门去养了,时下养壶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真在履行的一项义务,因为养好了,回报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就为大家阐述一下,养壶的一些要领,使大家的壶都所养,有所成。

养壶要领:

(1)新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

(2)使用新壶,应先用茶汤煮一番,一则除去土味,也可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如势煮壶,到水将滚未滚时,在将茶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在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后,使可使用。

(3)旧壶重泡。每次泡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

(4)注意“壶里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里阴干,日久累积茶山,如维护不当,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更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

(5)把茶渣摆存在壶里来养壶的方式决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里易有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可吸附热香茶味,残渣剩味实也无益于壶。

(6)壶应经常擦拭,并用手不断抚摸,不仅手感舒服,且能焕发出紫砂陶之本身的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

(7)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之处阴干。久而久之,自会与这把壶发生感情。

紫砂文化:紫砂壶的起源与供春壶


一是传统的明代起源说,另一则是新兴的宋代起源说。

明代起源说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传统的有关紫砂壶方面的记载,如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清中期吴骞的《阳羡名陶录》等书籍。这些书籍都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明代正德年间,宜兴人吴仕为准备考进士而住在金沙寺内,其家僮供春跟金沙寺的僧人学做壶获得成功,后来成为宜兴紫砂壶的鼻祖。吴仕是在明正德九年(1514)考中进士的,因此供春学做壶的时间大致也应该是在此期间。另外持明代起源说观点的人还经常引用考古资料,这些资料来自全国各地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的紫砂壶材料以及对传世古代紫砂壶真品的研究材料。这些紫砂壶均没有超过明代中期年限者。

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新说法。其代表人物是宜兴已故当代著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及其一批同事和弟子们,此外还有宜兴一些从事新闻、文化工作的同志们。由于他们的宣传力度很大,在国内和境外也有很多赞同者。他们引用的文献资料,是在宋代的诗词中发现了被称为紫泥、紫瓯的茶具,认为这应该就是紫砂器。另外他们引用的考古材料是宜兴羊角山古窑址的材料,只此一条。根据顾景舟的记述:那是1976年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时,在移山整基中发现的: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当人们发现它具有考古价值而加以重视时,其墩阜已被发掘去大半,尚有小部分埋在地基之下。窑址旁边的废品堆,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古窑址并未经过考古人员的正式科学发掘,只是顾老等人在基建中发现的一条被破坏的古代紫砂壶窑址,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调查简报。顾老他们是当代的制壶大师,但不是考古学家,不具备陶瓷窑址考古的专业知识,因此所记述的材料并不是科学的考古发掘材料。特别是那所谓的废品堆地层材料,只是他们自己划出来的,非常不靠谱,是不能当考古证据引用的。

在判断宜兴紫砂壶到底是起源于明代还是起源于宋代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紫砂壶的基本概念,即:什么是紫砂壶?我以为至少应该有两点:1、宜兴紫砂壶是用宜兴特产的紫砂泥制成;2、它必须是专门用来冲泡茶叶的饮茶用具。根据这两条标准,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两个起源说谁更合理。

首先分析紫砂壶明代起源说。此说所列举的文献资料,都是历史上公认的专门记述紫砂壶的典籍,其中所记载的很多制壶名人,至今都有出土的或传世的紫砂壶作品可以印证。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紫砂壶,是在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出土的一把紫砂提梁壶(在宋元时期,国人饮茶所用的是制成饼状的茶。其饮法是碾碎后放在碗盏内冲入开水调饮。入明代以后才出现条索状、片状或颗粒状的茶叶,又被称为散茶。饼茶是无法装入小紫砂壶中冲泡饮用的,而只有当散茶出现后,茶叶才有可能直接装入紫砂壶中冲泡。综上所述,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是合理和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持此论者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多为宋代诗词中含紫泥、紫瓯等茶具名称的诗句,他们认为那就是宋代已出现紫砂壶的证明。实际上这些诗句都是歌咏宋代茶风的。如前所述,宋人饮茶,是将茶饼碾碎成粉后放入碗中冲泡的。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斗茶的活动,就是斗冲入开水后碗中泛起的白色茶沫和沾染碗壁的水痕。为此,斗茶的茶碗一般用黑釉产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闽北建阳所产的兔毫盏,又称建盏。建盏因胎釉中含铁量高,以还原焰烧成后呈酱褐色或紫黑色,故被诗人描写为紫泥、紫瓯。瓯者,小碗也,并不是壶。建盏形如敛口钵,器壁越往下越厚,茶汤散热慢,利于白色茶沫久久不散,加上釉面常有玉毫条达的兔毫纹,成为宋代斗茶中最受人欢迎的茶具。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又是宰相的蔡襄是福建人,其将家乡的这种茶具推荐给朝廷,而使得建盏成为供御之物,这样更使其天下闻名。总之,宋代诗词中所歌咏的紫泥、紫瓯等茶具是以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瓷碗,与紫砂壶没有关系。同时,全国各地考古工作者发掘过成千上万座宋代墓葬,从未出土过一把用宜兴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反倒是出土过大量建盏类黑釉茶碗。至于顾景舟及弟子们津津乐道的羊角山古窑址有宋代紫砂壶遗物的考古材料,前文已有所述,那是完全经不起科学推敲的。实际上我看过这些标本材料,都是典型的晚明遗物。羊角山古代紫砂壶窑址的上限只在明代后期而已。

因此,紫砂壶宋代起源说是不能成立的。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文献记载其鼻祖为供春。关于供春其人,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记载和说法。有称其为龚春的,也有记载其姓龚,名龚供春的。甚至其性别也有不同记载,一般认为其是吴仕的家童,也有称其为吴氏的青衣即婢女。但供春在吴仕于正德九年考进士之前,陪他在金沙寺温习功课,在侍候主人的余暇时间里,其向金沙寺的老僧学习用紫砂泥制壶并取得成功的记载则是一致的。我认为在男女授受不亲的明代,一个婢女单独接触僧人学壶艺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供春的身份只能是男性的家童,并且是一个对世事充满好奇又聪明好学的青少年。他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的刻苦努力,另一方面也应与其主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关系。关于供春所制的壶是什么样子?这是历来爱好宜兴紫砂壶的人们都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迄今为止,在古墓葬和古遗址中并没有供春壶出土。在传世品中,有两把供春壶大名鼎鼎:其一是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树瘿壶,另一把是收藏在香港茶具馆的六瓣圆囊壶。这两把壶基本上都是所在馆的镇馆之宝,馆藏级别非常高。但我们仔细研究它们后,却会感到有些问题。收藏在国博的供春款树瘿壶(是见到有刻款的、造型好的就买下来。因此这把六瓣圆囊壶就被他收集起来而流传至今。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供春其人和供春壶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历史上的许多紫砂壶典籍乃至明代文人笔记中都有记载,这些记载者是严肃的、内行的。只是我们要找供春壶必须换思路,那就是不能因为供春壶名气大就专找做工美、技术水平高的带供春款壶,那恰恰会落入作伪者的圈套。相反的是,供春对紫砂壶的最大贡献是开创者,其作品应具有很大的原始性,可能是手工捏制后用简单的工具修整,胎土较粗糙,与缸瓮同烧,壶身上还有可能会溅有釉泪,并且极有可能不带款识。因此,即使有真的供春壶逃过历史的劫难而流传至今,我们也非常难以辨别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更多地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期望他们注意明代中后期墓葬,特别是正德、嘉靖年间的墓葬材料,万一有一天能出土真正的供春壶,就会将我们的紫砂壶研究和鉴定工作推向新的层面。

长兴紫砂 何时能成壶


长兴紫砂馆建成于2011年5月,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展馆分为五个区:序区、长兴陶土文化发展历史展区、长兴紫砂工艺的形成过程展区、长兴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区、紫砂工艺展区等。图为长兴紫砂馆序区。

长兴紫砂馆紫砂工艺展区。

蒋兴宜紫砂作品

近日,长兴县人大财经委员会一份关于加强长兴紫砂产业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再次引起了长兴紫砂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带着这份关注,记者日前来到长兴,走进一家家紫砂工作室,了解长兴紫砂的生存现状,记录下长兴紫砂业者为传承和发展紫砂业做出的努力。

与宜兴山水相连、矿脉互通的长兴陶器制作历史悠久,早在65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之时,长兴先民就开始制陶。长兴陶土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与宜兴素有“南陶”、“北窑”之誉。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专业化的紫砂厂成立,乡镇个体作坊迅速崛起,从业人员近千人,产品出口占浙江陶瓷的第二位。

然而,企业体制改革后,长兴紫砂厂的原技术骨干纷纷创办个体紫砂工作室,虽然维系了长兴紫砂的存在,但时至今日,仅有13家尚在运营,从业人员只剩50余人。虽然长兴紫砂近年来在全国和各专业评比中屡有获奖,但普遍存在着“小、散、乱”的现象,行业管理无从下手,紫砂人才后继乏人,矿产资源流失严重。对此,长兴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长兴发展紫砂产业的优势独特,有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茶的紫笋茶,有茶圣陆羽撰写茶经之地顾渚山下的金沙泉,作为发展长兴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长兴紫砂应该有它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壶”在保护

与邻居宜兴相比,长兴紫砂在人才、工艺和影响上,确实逊色不少,这种事实和现象今后可能还会延续下去。但长兴紫砂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也有自身的优势。许多长兴紫砂业界人士认为,只要措施得力,保护得法,在同一紫砂文化圈内,长兴紫砂是有可能大放异彩的。

这种优势首先是资源,长兴有丰富的紫砂矿藏,主要分布在小浦、槐坎等多个乡镇,吸引了不少宜兴紫砂业者越界至长兴购买,现在长兴一吨好的紫砂泥在宜兴最高可卖到8万元。如此好的收益当然使得不少长兴人趋之若鹜,然而资源再好、再多毕竟是不可再生的,它总有枯竭的时候。对此,一些长兴紫砂业者呼吁政府有关部门予以规划和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其次是人才,长兴紫砂业者现有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6名,其中年已古稀的蒋淦勤先生还是国家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的获得者,作为浙江紫砂工艺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蒋淦勤先生的声名已为国内紫砂业者、收藏者和爱好者所熟稔。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宜兴一代紫砂大师蒋蓉最小的弟弟蒋淦勤和他的两个哥哥蒋淦方、蒋淦春先后移居长兴,创办长兴紫砂工艺研究所,几十年殚心竭力,培养了长兴大批紫砂人才,带动了长兴紫砂业的勃兴。可以这么说,紫砂世家蒋氏的传承人已在长兴生根、开花、结果。在长兴一座僻静的院落里,记者见到了蒋淦勤的侄子蒋兴宜。作为蒋氏紫砂世家的第四代传承人,蒋兴宜已用自己的名字将长兴和宜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已届天命之年的蒋兴宜自小在姑妈蒋蓉、父亲蒋淦方和两个叔父蒋淦春和蒋淦勤的指点、传授和熏陶下,而今已卓然有成。蒋兴宜于2006年获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有的作品除了在全国和各专业性的评比中获奖外,还在紫砂壶拍卖专场中被藏家拍走。当记者问起是继续留在长兴呢,还是会往宜兴发展?蒋兴宜憨厚地笑了笑,“这个想法还是有的,毕竟就目前的现实来说,去宜兴发展可能机会更多。”不过,在长兴生活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同道好友,不是说走就好走了。陪记者一同前往的一位长兴紫砂业者认为,只要长兴紫砂业者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政府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和保护,蒋氏紫砂是可以和长兴其他几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董建民、吴伟华、傅一平、钱樟法一起,成为长兴紫砂的“金字招牌”的。

“壶”在传承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尽管长兴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当然也有不少长兴紫砂业者源于对这一行业与生俱来的守望和追求,自觉和不自觉地担当起了这份责任。记者在调查和了解中发现,现在长兴紫砂业者依然存在着从业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工艺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固然有其历史和客观原因,但是现有紫砂业者安于现状、带徒传艺的积极性不高和自愿进入该行业的年轻人不多也十分明显。

在绿树掩映的半匋居紫砂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刚从杭州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半匋居主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傅一平先生。傅一平在记者面前小心翼翼摊开了一把用宣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紫砂毛坯原壶,其上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傅一平说,这是杭州一位书画名家自己绘制的,想让他镌刻一下,然后再回炉烧制。作为一位紫砂业者,傅一平的书画篆刻造诣也颇为精妙,他是中国书协会员,也是西泠印社社员,同时还担任着湖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这使得他在紫砂壶铭文和题饰镌刻上得天独厚、游刃有余,沪上书画名家程十发先生亲书“江南刀客”四字题赠于他。但傅一平并非藏技于身,秘而不宣,在傅一平的对座,一位30来岁的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在一把紫砂毛坯原壶上对着字画原迹镌刻着,傅一平不时在旁点头微笑,傅一平解释道,这位年轻人是位书法老师,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几年下来,镌刻技艺已较为娴熟。

在金陵陶坊,长兴县紫砂陶艺协会秘书长、工艺美术师陈土良颇多感慨。作为长兴紫砂界的资深人士,陈土良见证了近30年长兴紫砂业的兴起、发展和目前的停滞局面。陈土良1984年至1987年曾担任国营长兴紫砂厂厂长,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选送了一批年轻人前往江西景德镇学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厂里的骨干,并为长兴紫砂厂曾有的辉煌作出了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也成为目前长兴13家个体紫砂工作室的主要业者。陈土良认为,长兴紫砂想要继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才的传承和培养尤其重要,像董建民、吴伟华、蒋兴宜、傅一平、钱樟法这样身怀秘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只要为之搭建多种平台,完全可以再多带几个紫砂工艺人才出来,为长兴紫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大师包括像陈土良这样的10余位工艺美术师目前带徒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是培养一名紫砂工匠,仅仅是工匠至少得两到三年,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很难予以自觉践行。二是紫砂壶制作毕竟是一门传统工艺,要想学有所成,需要耐得住寂寞,现在年轻人自愿学艺的不多也是现实。

“壶”在创新

任何一门传统工艺要想获得保护、传承和发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关注时代,紧随时代,创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紫砂亦然。当然,这创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把握和传承之上,否则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在刚刚落成不久并对外开放的长兴紫砂馆,倘佯在馆内的五个展区,听着长兴百汇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蒋文春、丁惠玲两位主任的介绍,记者见证到了长兴紫砂工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馆内陈列的琳琅满目和形式各异的紫砂作品,记者更是深切感受到了长兴紫砂业者深厚的传承和创新能力。这其中,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钱樟法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现年45岁的钱樟法的传统紫砂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学院派”的设计构成理念,将儒雅气韵与太湖石“漏皱透空”的特质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紫砂壶在记者看来,更像现代陶艺作品,更具观赏效果,而不仅仅只是“壶”之一途。

在常人看来,同行难免相轻,可记者碰到的长兴几位紫砂业者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钱樟法将传统紫砂工艺和现代陶艺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浙江是文化之邦,人杰地灵,有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国内一流的艺术学府,有西泠印社这样国内一流的学术团体,只要长兴社会各界和政府打开思路,是有条件让长兴紫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还有浙江每年有这么多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只要长兴有吸引他们施展才华的条件,相信长兴紫砂业是可以“壶”起来的。

紫砂壶的造型—竹节壶简介


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宜兴紫砂竹节形茗壶,为清乾隆年间吴骞《阳羡名陶录》中《阳羡茗壶赋》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至于形状如何,已很难考证。真正紫砂竹形茗壶的出现,应比史料记载的早。

现存传器中,见到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壶为香港罗桂祥茶具博物馆中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壶底刻款:万历癸丑陈仲美作(万历癸丑即1613年)。

近四百年来的紫砂壶竹节形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以下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器型种类。

第一,自然形。此类茗壶形态是模仿自然界中的真实竹节。

第二,自然形与几何形结合。此类造型多在几何形壶体中出现,局部加入竹节形态或贴上竹叶等进行装饰。

第三,自然竹节形态变异。将竹节形态变化重新加工组合。

第四,用竹片组合成壶体。此时的竹片形态已不完全写实,而是经过概念性的加工处理,再组合而成。

第五,以自然竹节的原形进行创作。

现代紫砂竹节壶

鉴赏:此壶以上好的紫砂泥料制成。壶呈圆形,壶把、纽、流均作为竹节状,壶身以鸟虫篆刻“延年益寿”。壶面温润,器型古朴稳重敦实。为紫砂制品中的精妙之作。

紫砂壶精品“西施壶”的历史


“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

日本明治时期的研究中国紫砂的学者奥玄宝,在明治甲戌年(相当于清同治13年)所著的《茗壶图录》中的“式样”篇章里,就有关于西施壶的记载:“式有数样,曰小圆、曰菱花••••••,美人肩、西施乳••••••”。

民国年间,由紫砂藏家兼紫砂史学家李景康、张虹合著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紫砂史专著《阳羡砂壶图考》里,在记载徐友泉时写道:“又,友泉尝为吴梅鼎父延揽于家,穷年累月、竭智殚思,制有云罍、螭觯、汉瓶、僧帽、苦节君、扇面方、芦席方、诰宝、圆珠、美人肩、西施乳、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芝 兰、竹节、橄榄六方、冬瓜丽、分蕉、蝉翼、柄云、索耳、番象鼻、鲨鱼皮、天鸡篆珥诸式。”徐友泉,名士衡,友泉是他的字,明万历(1570年-1619 年)人,生卒年不详。从供春(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年-1566年,生卒年不详)做出第一把有史可考的树樱壶到徐友泉的年代,中间只不过隔了 50-70年左右,经历了赵梁、董翰、袁锡、时朋(时大彬之父)“四名家”以及时大彬这两代人。徐友泉是时大彬的弟子,这样算来,他应当是紫砂壶史上自供春之后的第四代人物了。小编翻遍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紫砂文化典籍,尚未发现徐友泉之前有谁做过西施壶的记载。徐友泉是有史记载做过西施壶的第一人。

李、张二人关于徐友泉做西施壶的说法,其实源自明末时人吴梅鼎的那篇激情飞扬、文采横溢的《阳羡名壶赋》。吴梅鼎出自官宦世家,在紫砂壶历史上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其曾祖吴仕,字克学、一字颐山,号拳石,江苏宜兴人,明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号称紫砂壶鼻祖的供春,就是吴颐山少年读书时的家童。吴颐山少年时曾到宜兴金山寺闭门读书,家童供春在服侍少主的同时,偷学金山寺僧制作紫砂壶的技艺,不经意当中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中国紫砂壶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祖师。吴梅鼎的父亲,更是把徐友泉请到自己的家中为其研制紫砂壶。由此可见,吴梅鼎一家祖孙几代与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由于这种长远的家学之源以及深厚的紫砂学识造诣,那篇空前绝后的《阳羡名壶赋》才让他写的是那么的情真意切、多姿多彩!尤其对于徐友泉更是浓墨重彩,大加赞许,甚至用“技而进乎道”来肯定友泉的功力。文中说:“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接着,吴梅鼎谈到其父与友泉的关系,“缅稽先子,与彼同时”,并提到他父亲请徐友泉来家做壶,“爰开尊而设馆,令效技以呈奇”,而徐友泉在他家做壶是相当认真的,“每穷年而累月,期竭智以殚思”,正是由于徐友泉的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加上他的紫砂功力,做出了许多作品,吴梅鼎写道:“尔其为制也,象云罍兮作鼎,陈螭觯兮扬杯。仿汉室之瓶,则丹砂沁采,刻桑门之帽,则莲叶檠台。卣号提梁,腻于雕漆,君名苦节,盖已霞堆。裁扇面之形,觚棱峭厉,卷席方之角,宛转潆洄。 诰宝临函,恍紫庭之宝现,圆珠在掌,知合浦之珠回。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格高西子;腰洵约素昭青镜之菱花,肩果削成采金塘之莲蒂。菊入手而 凝芳,荷无心而出水。芝兰之秀,秀色可餐,竹节之清,清贞莫比。锐榄核兮幽芳,实瓜瓠兮浑丽。或盈尺兮丰隆,或径寸而平砥,或分蕉而蝉翼,或柄云而索耳, 或番象与鲨皮,或天鸡与篆珥。”此中提到的一大堆名词,都是形形色色的紫砂壶款名,其中“美人”、“西子”指的就是美人肩、西施乳。吴梅鼎的父亲与徐友泉这么相熟,梅鼎本人年幼时必定和徐友泉过从甚密,说不定徐大师在做壶时顺手丢一块泥巴让小梅鼎玩玩,那也是人之常情、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吴梅鼎记述徐友泉摹形象体、殚精毕异而作美人肩、西施乳,专家认为当可采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