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 导航 >

白瓷藏红釉荧光元景古窑千峰染

白瓷藏红釉荧光元景古窑千峰染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古代釉里红瓷器 古代红釉瓷器

2020-12-08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浩瀚篇长的瓷史中,各朝各代对瓷器烧造工艺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却又在此基本上一脉相承,在传承中创新,形成如今灿烂如花的中国瓷器文化历史。

元代瓷器明显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瓷器器物器形上,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并盛行大量烧造的青花瓷,大多数就是提供外销到中东众多伊斯兰国家。在创烧众多新品种时,并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钧窑和龙泉窑,釉色肥厚圆润,器形圆壮,很多地方都有明显吸收汉文化特点。元釉里红是元代汉族传统瓷器烧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元代八方龙纹釉里红拔白梅瓶它为釉下铜红彩绘、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烧成难度大,氛围特殊性强,应该说元釉里红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很少,可见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堪称汉民族陶瓷艺术的瑰宝。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青花”是指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釉里红”是指以含氧化铜的彩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入窑在800℃高温下烧成的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釉里红”是指在瓷胎上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料,分别绘画纹饰的不同部分,再罩上透明釉,后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开光”是指在瓷器上构成圆形、长方形、菱形、扇形等外框,在其内绘画,谓“开光”。其具体做法是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或贴花,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他方法施釉,高温烧成。WwW.taOCI52.COm

“青花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烧瓷中最难烧造的品种,也是最为精美的作品。其烧造的难度主要在于温度与火候的把握:800℃,表现釉里红的成色的氧化铜开始流动和挥发,而烧造青花呈色的氧化钴却仍需要提高400℃,所以要同时保证青花和釉里红的成色,釉料中铜的含量的精准度、温度和时间长短的把握及放置窑位的选择等等,都极为苛刻,故窑工们常说:十能出一者,可谓佳矣。

此件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的惊人之处,就在于古代窑工们把“青花”、“釉里红”和“开光”,三个关键词语所代表的陶瓷烧造的最高难技艺,成功地融合并叠加在她们的身体里,融合出了元青花中最美的“奇葩”!此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双圈足。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罐体采用绘画、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准,罐形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同时,保存完好,极具收藏与投资价值!

“谁都想购买到齐白石、张大千的画,谁都想珍藏一枚乾隆的玉玺,但这些“老精品”只会越来越少,而且其拍卖的天价,更不是一般藏家可以问津和考虑的。”百鸿市场部江总最后指出,在艺术品收藏的领域中,随着古代艺术品可收藏数量的逐渐减少,近现代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了多数收藏家收藏的重点之一。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超越发展,近现代艺术品无论从欣赏价值、制作工艺方面都在超越古代艺术品,并将逐渐成为未来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主力军,而这件精品青花釉里红开光花卉纹罐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tel:18121434528

主编微信:zhang136251

邮箱:[email protected](古董鉴定、评估、代卖)

精选阅读

夺得千峰翠色来


叶宏明“复活”的官窑大盘

与叶宏明老先生和他的青瓷相遇,是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里。

叶老的青瓷作品,翠色夺人,瓷韵悠长。而叶老本人,恰如其瓷,纯粹淡定。

在荣会艺术中心举办的叶宏明与藏友见面会上,负责人宋宁颉告诉笔者,作为中国官窑研究会会长、全国古陶瓷委员会主任,叶老在青瓷领域贡献卓越。他的卓越,并不仅在于他作品的观赏性,而是他成功完成了光复龙泉哥窑、弟窑,宋代官窑的特殊使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龙泉哥窑早在1279年南宋王朝覆亡时,就随之消逝了。而龙泉弟窑,虽然在元明两代仍继续生产,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也每况愈下,最后废止。

业已失传了几百年的工程,制作和原料配方早已无从考证,让龙泉青瓷再现宋代之恢宏气度几乎不可能。而龙泉地区,重峦叠嶂,地形险要,挖土窖、烧制青瓷的难度可见一斑。叶宏明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接受重任的。

从1958年开始,他遍访老窑人,奔波行走在那些废窑址上,经过几百次配方的筛选,无数次的尝试,让龙泉弟窑最先恢复。据叶老现场介绍,龙泉弟窑的最显著特点是没开片、胎白釉青、温润如玉。从使用角度来看,它无铅无毒,含铁量高,非常环保。

而与龙泉弟窑相比,龙泉哥窑的恢复就没那么幸运了。哥窑白胎厚釉,有开片,质地比弟窑更加讲究,烧制难度大。

当时,关于哥窑制作和原料配方也没任何记载,叶宏明只好从古瓷片入手,通过化验揣摩配方进行试烧。他先对宋瓷真品进行研究,将其表面的青釉刮下来,进行化学、光谱分析,了解胎釉内部结构、测定胎的烧成温度等,试验出青釉的大致配方,然后用这个配方点火试烧。1963年4月,失传700多年的龙泉哥窑在他和同伴的努力下“复活”了。

重新烧制成功的龙泉哥窑青瓷古朴典雅,晶莹滋润,釉色、纹片、造型与故宫藏品几乎完全相同。

龙泉弟窑、哥窑相继成功恢复后,给叶宏明很大的鼓舞。他又做了更大胆的尝试,让居于五大名窑之首的南宋官窑重见天日。

一般说来,官窑产品只供皇宫显贵,烧制数量严格控制,存世只有百件左右。官窑的烧制技术和龙泉哥窑一样,也随着南宋的灭亡而失传。

为了恢复官窑,叶宏明研究了大量的古瓷典籍,他运用了许多在光复龙泉哥窑弟窑时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但尝试数次,还是失败了。从失败中摸索到的经验是,官窑所用原料土很考究,不同产地的土,其物理化学性能也不同,所以“土”的选取至关重要。

偶然,他从一部旧瓷书中发现这样一句介绍官窑的话,“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叶宏明反复领悟体会,终于悟出了这其中描述的,就是烧制官窑所需要的“紫金土”。而土在哪里呢?

遍寻了太多次而不得。他无意中了解到,当年南宋皇帝在杭州南部的万松岭和乌龟山建造了两座官窑,并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工匠烧制瓷器。这万松岭、乌龟山一带很可能就是紫金土的产地。他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毅然带着水壶、铁锹、锄头、干粮在杭州城南寻找紫金土的踪迹。一次偶然的降雨冲刷,紫金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完全对接中现出真身。1978年春天,色似碧波的官窑仿制品灰青釉和月白釉瓷器终于问世。

有人说,眼睛疲劳时,不妨看下龙泉的青瓷,视力会马上恢复,因为那绿色的波长正是眼睛所需要的最舒适的色泽。在这份典雅的愉悦背后,是一位如青瓷一般的老人,贡献了一生时间,在默默完成“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努力,他给世人贡献的不仅是青瓷作品,更是中华文明的长河中高超的瓷器技艺的传承。

南风古窑千余年瓷韵悠悠水下现


龙窑出土的窑具出土的大量窑具及陶瓷碎片目前龙窑出土所见最大的匣钵龙窑出土现场的黄泥坡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一座建成半个多世纪的水库下面,隐藏着一个湮灭千年的秘密。近日,浙江宁波文保工作者在镇海区三圣殿水库,发现了一座龙窑遗址,在遗址中找到大量匣钵和青瓷碎片,专家推断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

水库放水遗址露真容

三圣殿水库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去年年底,因堤坝年久需要维修,水库存水被陆续放光,干涸的水库库底,堆积着星星点点的陶瓷碎片。经文保专家实地勘察,大量窑具瓷器的堆积层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长50米,宽30米,厚度达5米。

这一发现,与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留下的尾巴接上了。当时,文保人员在水库边山坡上发现大批散落匣钵,推测附近可能有龙窑遗址,但是找遍附近山头都没有找到。2013年,当地一名文保员到水库里摸甲鱼时,感觉脚趾夹到东西,他蹲下去摸,结果拿上来一个完整的匣钵。随后,文保员试探着在附近水底踩了一圈,发现水面下一长溜儿都是匣钵状物体。

日前,经过勘探,专家初步确认三圣殿水库的龙窑遗址,存在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距今1000多年。“在遗址上有大量的匣钵出现,说明当时至少已进入五代时期了。因为五代之前,烧制瓷器,基本上是直接将碗等器具放在火上烧,碗很容易破裂,烧出来的次品也很多。后来工匠发明了匣钵保护,出窑的次品就很少了。”宁波市文保所工作人员王力军说。另外,现场发现的瓷器碎片大多是青瓷,这让文物专家把龙窑年代的下限定在北宋时期,因为青瓷烧制的发展鼎盛时期正是宋朝。

千年龙窑出产瓷器精美

在水库南面山路上向北望去,掩映在树丛间的长条形窑址如一条探足蜈蚣,蜿蜒伸入眉尖岙的山上去了。据文保专家介绍,这正是龙窑的明显特征,它别称为蜈蚣窑。王力军说:“龙窑是祖先了不起的发明。它利用了热气顺着地表往上走的特征,不用建造烟囱,只用附近的黄土青松和水源当基本原料。而且龙窑依山而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浙江一带多丘陵、土地少的环境特征。”

在建筑工艺上,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度至20度角。它的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在遗址上,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盏托、碗碟等生活用品和匣钵、垫圈等窑具。这些器物不少做工精致、色泽明快、釉面光洁、外形完好。现场采集到的瓷片还有一些颜色是雨过天青色,淡墨绿带一点儿蓝黑色调。这种颜色曹雪芹曾在名著《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提到过,是软烟罗四样颜色中的一样。专家介绍,这些是当年制作产品的次品,被窑工丢在一边。

曾遭严重破坏无法确定为官窑

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商代。东汉晚期,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明代以前,南方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

在宁波目前已挖掘并保护起来的龙窑中,上林湖越窑遗址是比较著名的一个。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专家考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

三圣殿水库窑址是否也是当年的“官窑”呢?文保专家表示,三圣殿古窑址因历史上破坏严重,从目前勘察情况来看,无法与其他龙窑比较,也不能确定为官窑。在龙窑遗址被正式发现和开展调查研究前,现场已经被多次翻动,文物堆积层无法看出清晰的年代,这应该是非专业人士随意翻动造成的。经判断,窑址第一次被大幅破坏的时间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建造水库,挖黄泥筑大坝,将窑址西北方向的泥土全部取走。窑址及物品虽被多人反复践踏,但由于被厚厚的土层覆盖,未被当时的水库建造者发现。第二次遭到破坏发生在2013年底水库存水放干后,有村民、游人、古玩爱好者等到现场查看翻动。

对于三圣殿水库窑址的历史价值,文保专家表示,在镇海区发现的古窑址中,目前属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仅此一处。在汶溪,还有唐代的青瓷窑址,这说明从唐以来到宋,汶溪一带就是生产青瓷的重要地区之一,也反映了此地具备娴熟生产青瓷的能力,生产工艺比较成熟。

据悉,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现在对三圣殿古窑址实行原址保护。(本报记者张进中本报通讯员蒋继斌)

延伸阅读

龙窑: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为商代窑址。龙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匣钵:

窑具之一。由于龙窑的烧制火焰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以上,烧制过程中,灰尘、沙砾会粘到瓷器表面,影响质量。因此,工匠发明了匣钵,将陶瓷器和坯体放在耐火的匣钵中焙烧。

垫圈:

一个圆环小瓷圈,一般直径两三厘米。它的上面有四个清晰的间隔点,作用是防止瓷器的圈足与匣钵粘连,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千年古瓷 再放异彩


河南云台山因其秀丽的风景和峡谷奇观而闻名天下。在云台山脚下,距“当阳峪古瓷窑遗址”不足200米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因其生产的绞胎瓷图案奇特,极具艺术感染力,成为有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绞胎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绞胎瓷因其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其可以说是“十样釉色入泥层,百种纹理由胎生,千度火焰冶瓷韵,万种情怀在其中”。

当阳峪绞胎瓷的质量特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当阳峪绞胎瓷的胎釉料成分主要为高岭土和皂白,它们都源于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及周边太行山脉。高岭土和皂土中的主要元素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它们在高岭土中的含量分别为50%和45%~48%,在皂土中的含量分别为65%和11.4%,而且当地泉水和溪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40mg/L和46mg/L,远高于其他地区泉水,加之当地空气较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67%。这些都对当阳峪绞胎瓷质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阳峪绞胎瓷的生产始于唐,盛于北宋,直至明朝还比较发达。其中绞胎技法品种最全,品质最高,具有独特风格。现存于修武县当阳峪村的《德应候百灵翁之庙记碑》,就记录了北宋时期当地200多万平方米的古代瓷窑遗址。2006年,古瓷窑遗址在多次文物考古发掘中,发现窑炉6座,窑洞式作坊5孔,并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有碗、盒、瓶、灯、盘等,并于当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日本大阪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都收藏有当阳峪瓷窑出土的部分古瓷器。“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正是对当阳峪绞胎瓷的准确描述和高度赞誉。这也是当阳峪绞胎艺术瓷不同于其他瓷类的独特之处。

绞胎陶瓷器皿因生产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所以产量极少,属当时的贵族才能享用把玩的器物,能流传到今天的制品,更是凤毛麟角。如今人们对唐三彩器并不陌生,然而对同是产于唐代的绞胎器,却知之甚少。虽然多年来,有很多学者对绞胎器的发明、生产技术、产地等进行了调研,但是由于实物资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该项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该县还组织成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资料编撰小组,当阳峪绞胎瓷也于2010年12月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向酷爱收藏古陶瓷,且对当阳峪绞胎瓷的文化和历史耳熟能详的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战柱,潜心绞胎瓷技艺的研究与复活,经过多年苦心钻研和实验,2002年完成了第一件完整的绞胎瓷,这表明沉寂了1000年的当阳峪绞胎瓷,失传600年之久的当阳峪绞胎技艺,终于在他的手下重获新生。

为了使当阳峪绞胎瓷生产控制、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有据可寻,修武县质监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目前,当阳峪绞胎瓷作为河南4大名瓷,被收编入全国中小学生9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并先后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谈及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对绞胎瓷的意义,柴战柱告诉记者:“我们的当阳峪绞胎瓷贴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标签,不仅身价成倍上涨,而且还被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波兰等国及国内知名人士及馆藏机构视为珍品而收藏或馆藏。”

千年古瓷耀目新


“看我们美术课本上这幅图,柴战柱先生的艺术作品《硕果》和杨峡先生艺术作品《花器》,它们都是绞胎瓷,是我们修武县当阳峪生产的。听说还成为我们河南省名牌,还获得了县长质量奖。”河南省修武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三班的王毓涵指着自己的美术课本,无比自豪。

修武县的当阳峪群山环抱,是宋朝时期黄河以北最大的名瓷产地。据史料记载,当阳峪的瓷业形成于唐,昌盛于宋。当阳峪村村头立有一块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德应侯窑神碑,据说这是河南省唯一一块窑址碑文。当阳峪窑遗址碑文题名为《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首句:“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证。”立碑日期记:“大宋崇宁四年岁次乙酉二月二十五日建。”碑文内容有:“时唯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滋养者万余口。”意思是:当阳峪村北宋时叫当阳村,当地制瓷窑主有100多户,滋养了1万余口人,实属民间名窑。

绞胎瓷是我国唐代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著名古陶瓷学家叶民说:“绞胎瓷因为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它以两种以上颜色的泥土相互糅合形成绞胎而著称,以绞胎釉和刻花剔花而取胜,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然而,“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炉熄火灭,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如今,宋代绞胎瓷仅有60多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博物馆里。

当阳峪绞胎瓷的失传让人扼腕叹息。“绝不能让当阳峪的名字就此消失。”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焦作金谷轩绞胎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柴战柱经过20多年积极探索,潜心研究,2002年,这一失传近千年的瓷种在他的手上重获新生。不仅如此,他在产品创作内容上更加注重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元素,涉及焦作山水、太极拳、十二生肖、山水花鸟、现代陶艺等,并创作出了树叶纹、凉席纹等各种花型30余种,还创作出了绞胎艺术瓷瓷板、绞胎艺术瓷绞釉花及刻剔花等8大类新品种的胶胎瓷,同时也将镂空雕、浮雕、彩绘等创新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手段巧妙地应用在绞胎艺术瓷的创作之中。其创作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多件产品已经被国外的收藏家和知名的收藏机构永久收藏或馆藏。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2013年动工建设了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包括陈列馆项目、宋窑瓷坊项目和当阳峪窑研究中心项目等,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外,该县还将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园区,规划成为集展示、采购和旅游观光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园区内规划有绞胎瓷生产企业厂区、手工作坊展示区等。

在县政府的引导下,修武县质监局主动开展标准化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2010年12月当阳峪绞胎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之后,该局发动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绞胎瓷》保护专用标志,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该局主动向企业宣传《质量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召集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推动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评“河南名牌产品”。

在当地质监局的推动下,企业质量与品牌意识不断提升,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获得县长质量奖,该公司的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

地理标志让当阳峪绞胎瓷这个失落了千年的古瓷添上新彩,增了辉色。该公司总经理柴战柱自豪地说:“地理标志这个荣誉非常有分量,我要在我们焦作云台山景区门前,竖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就写"山水之魂,千年古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绞胎瓷"。”

巩县窑唐白瓷茶碾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鎏金茶碾巩县窑唐白瓷茶碾

刘一点(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

在唐代,人们饮用茶类主要以饼茶为主,饮茶前需要先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

这件巩县窑唐白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此器长24.2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关于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车轮形,中间厚,边缘薄。碾轮中部有一圆孔,可穿木。可惜轴木已无存。

唐代诗人元稹《茶》诗曰:“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诗中在谈到煎茶时,用白玉雕琢的碾把饼茶碾成末,用红纱茶罗过筛,再入茶铫煎茶,注入茶碗,茶汤泛起黄花“饽沫”,终成清香美茶。

碾是唐、宋及其以前煎饼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这件瓷茶碾,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用的鎏金壶门茶碾相比,无论是做工和造型,还是原料和饰纹,都要略逊一筹;但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民间茶碾—“用橘木制成,其次为梨、桑、柘木制成”相比,又略胜一筹,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碾茶用具。

中华白瓷的鼻祖——邢窑


隋邢窑白釉束腰罐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在灿烂的中华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席位、深深影响着中国和世界陶瓷发展的古窑——邢窑。

所谓邢窑,就是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时期在古代邢州(今天的邢台)地区兴建的陶瓷窑。我在《中国陶瓷文化略谈》(七)和《中国瓷器的先驱——千年越窑》里都说过,中国瓷器诞生于东汉的越窑,主要生产的是青瓷。而邢窑,初期受越窑影响生产青瓷,后来,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在北朝时最先创烧出了白瓷,并在唐朝时烧制出成熟洁净的细白瓷,与越窑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映衬局面。白瓷的诞生,让世人惊叹不已,打开了瓷器胎釉由青色向纯净洁白迈进的大门,为后来各朝代彩瓷烧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了贡献。所以白瓷的出现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的一次重大飞跃。

著名陶瓷艺术家叶喆民教授

2012年12月3日,年近九旬的叶喆民老人说:“邢窑是中国白瓷最有名、最早的窑口。在中国陶瓷史上,青瓷变白瓷是一个飞跃…谈中国白瓷,必须谈邢窑。”(2012年12月31日《河北法制报》第8版)

2012年12月31日《河北法制报》第8版

邢窑概述——

邢州(邢台)地区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从夏商周时期起,邢州地区就是各奴隶制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曾经在此四次建国、五次定都,是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邢州地处太行山东麓要冲,紧邻山西,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邢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雄厚,既出过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五代后周明君郭威和柴荣,也出过名相魏征、宋璟,还出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刘秉忠等杰出人物。

隋代白釉深腹碗邢窑博物馆藏

当南方的越窑生产出成熟、漂亮的青瓷时,北方仍处于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环境中,北方的陶窑业无甚发展。直到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统一了北方,社会才逐渐安定。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又先后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颁布了均田令,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北朝的瓷业才有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以邢窑最为突出。

1957年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白釉鸡首龙柄壶国家博物馆

邢窑早期模仿越窑也是烧制青瓷。在长期的烧造历程中,邢窑工匠不断总结经验,改造烧瓷工艺和制瓷原料。他们先是利用在粗糙胎体上施用化妆土的方法改善了瓷器品质,使原本粗灰的器物表面呈现出素白的外貌。后来,通过选用优质原料和对原料多次淘洗的方法,逐步降低了原料中的铁含量,使瓷器的坯体更加洁白细腻,釉色更加透明光润。到北朝末年隋朝初年,邢窑终于创烧出了白瓷——粗白瓷。

1956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执壶国家博物馆

白瓷和青瓷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制瓷原料中铁(如三氧化二铁)含量不同,铁含量越高,瓷体颜色就越深,铁含量越低,瓷体颜色越白。大多数地方高岭土的铁含量都比较高,如越窑所在地的高岭土,这是青瓷产生青色的主要原因。与青瓷相比,烧造白瓷不仅原料很难得到,烧造工艺也要复杂得多,邢窑窑工必须掌握有效控制原料中铁的含量并在烧造过程中排除铁的呈色干扰等技术难题,所以,邢窑成功烧制出白瓷,这无疑是瓷器发展史上的重大技术突破。

1956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唾壶国家博物馆

隋朝至唐朝初期,邢窑以生产粗白瓷为主,不过在原始白瓷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胎釉原料的选择,重点提高瓷器的洁白度,同时也更加注重瓷器的使用功能和观赏性。这时期器物造型逐渐向灵巧、实用性转变,胎体和釉层逐渐由厚变薄,由器外施半截釉改为通体施釉,流釉、裂釉现象逐渐减少。在装烧技木上做了重大改进,由叠烧改为单烧,器物表面不再有支烧痕,捉高了质量和产量,为精细白瓷的生产积累了丰富经验。

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长颈瓶国家博物馆

唐朝初期和中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茉、科技发达,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为陶瓷的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此时的邢窑在继承前人制瓷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革新和创造,陶瓷制造技木有了质的飞跃,终于成功烧制出了细白瓷和薄胎透光白瓷。唐代邢窑的精细白瓷,具有胎质密实、胎色洁白如玉、釉面光滑温润,釉色粉白且微泛青色的特质,呈现出赏心说目、耐人寻味的美感,品质优良。在器物器型设计上,注重实用功能和观赏性相结合。在加工工艺上精益求精,加工细腻、旋削严谨、施釉均匀、装烧更为考究。在器物坯料的选择上更为精细,染色杂质更少,且釉料钙含量显著减少,而碱性氧化物明显增加。在烧制工艺上也在不断改进,提高了瓷窑温度,采用式样更多的装烧匣钵等。此时邢州瓷器已经名声远扬,如《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738年)记载:“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境…邢州瓷器。”还有《新唐书?志第二十九?地理三》记载:"邢州钜鹿郡,上。本襄国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刀、文石。…"

晚唐五代白釉四出抽筋碗

晚唐至五代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优质原料枯竭等原因,邢窑的制瓷技术逐渐衰退,烧制的产品多是粗白瓷。瓷器胎质粗糙,颜色灰白,釉面暗淡呈黄色,多有流釉裂釉现象;产品器型种类也大大减少,制作工艺粗劣,完全失去了盛唐时期典雅、端庄的风采。

北宋邢窑黑釉弦纹梅瓶内外壁通体施黑釉釉色光润胎质坚硬邢窑博物馆

宋代是我国陶瓷快速发展时期,地处邢窑以南的磁州窑和以北的定窑蓬勃兴起,其瓷器的品种更多,瓷品的质量也优于当时的邢窑,邢窑已开始衰落。宋金时期,在邢窑故地虽有一定规模的陶瓷烧造,但制瓷技术反而多受定窑和磁州窑的影响,烧造出印花白瓷、黑釉器和三彩器等非邢窑特征瓷品,瓷品风格与唐代邢窑已相去甚远,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小,到元、明时期,邢窑的窑址已消失殆尽,无处寻踪,一代名窑从此消声匿迹。

北宋白釉褐彩碗釉下施化妆土

邢窑窑址的发现——

邢窑自元、明完全败落消失了500多年。长期以来,中国陶瓷界只知道历史上有邢窑存在,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窑址。从上世纪起,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寻找。

据唐代中期监察御史、翰林学士李肇所编撰的《唐国史补》(卷下)记载:“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邱白瓮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国史补》又称《国史补》,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的重要写实轶事小说,所记载的事多为后世引用。

邢窑发掘现场照片

《国史补》清楚写着“内丘白瓷”,说明唐代邢窑窑址应该在邢台的内丘县,以此为线索,从1952年起到1972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对邢台地区所辖的沙河、邢台、内丘三县进行过七次考察,虽发现一些窑址,但始终没有唐代窑址的踪影。

文革后,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重启寻找窑址的工作,并将查找范围从内丘扩大到外围县市。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终于在内丘北边的邻县——临城县境内的祁村、岗头村、西双井村发现了唐代的窑址群。人们在庆祝成功找到邢窑窑址的同时,也开始怀疑《国史补》的记载有误,因为事实证明“邢窑不在内丘而在临城”。为此,1992年出版的《中华文明史》还明确指出,唐代白瓷“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

较早在临城县找到的部分邢窑遗址

对这个考古结论,内丘人当然不服。1982年至1994年底,内丘县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陆续在内丘县境内勘查出邢窑遗址20多处,并通过国家相关机构和专家的认定。这20多处窑址中,大多数是盛唐之前如北朝、隋朝、唐朝初期中期的窑址,这些窑址属于邢窑在黄金时期的窑群,可以断定就是邢窑的中心窑区。他们终于以更多的确凿证据证明,《国史补》关于“邢窑在内丘”的记载是正确的。

内丘县发现的邢窑窑址

窑址之争当然只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还是邢窑研究专家程在廉先生的观点比较中肯和全面:根据文献记载和窑址出土遗存实际,认定邢窑中心在内丘是正确的,但临城、隆尧一带,根据其地质结构、制瓷资源分布、出土遗存工艺等分析,都属于邢窑范围。

邢窑窑址分布图

至此,邢窑的范围基本查清,这是一个分布广阔的窑群,跨州连郡,包括内丘、临城、邢台的窑址都是邢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窑址主要位于河北省内丘、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带,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的泜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约60公里长、约30公里宽的狭长地带内。

内丘县城中心发现窑址,引起轰动

目前已经发掘的邢窑窑址有近30处,包括:临城的西双井、祁村、岗头、澄底、射兽、南程村、解村、山下、陈刘庄、代家庄;内丘与临城交界的磁窑沟,内丘县的南岭、北大丰、中丰洞、西丘、北双流、内邱县城西关北、内邱县城西关西、内邱县城步行商业街、张家庄、北光、白家庄、冯唐;邢台市区的顺德路;邢台县的西坚固…等。

耿宝昌等专家当年查看位于西关村村北蜂窝煤厂的西关北窑址,这里就是如今邢窑博物馆的位置

在邢窑窑址漫长的寻找过程中,我国很多著名的陶瓷专家如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耿宝昌等,都深入现场,对考古工作进行指导,并参与对邢窑的甄选、认定等过程。

邢窑的技术成就——

邢窑作为我国制瓷史上重要的古窑场,她创造了多项技术成就,对后来的定窑、磁州窑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推动我国陶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盈”字款白釉罐里外满釉釉色洁白似雪釉面莹润光亮邢窑博物馆

唐邢窑白釉罐

邢窑开创了烧造白瓷的先河,一改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南青北白”态势并迅速超过青瓷而广为世人接受,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国后来白瓷的兴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内丘西关北窑址发现的隋代精细白瓷,制作精美,胎质坚实,细洁如玉,断面有玻璃光泽,完全符合现代细瓷的标准。有一部分量产的隋代邢窑出品的精细白瓷叫“透影白瓷”,胎厚不足1.5毫米,其透影性能非常好,说明隋代窑工已经掌握透影白瓷的配方和工艺,而这种制瓷工艺直到700年之后才被后人突破。

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辟雍砚国家博物馆

邢窑的薄胎透影白瓷

邢窑首创白瓷坯体装饰技艺,主要表现形式如在坯体上使用戳印、模印、切削、按压、贴塑、捏塑、划花、刻花、印花等技法,后期还出现了乳丁、点彩、铁锈花、剔花等装饰方法,其中的印花工艺是所有装饰方法中处于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邢窑的坯体装饰技艺对我国历史上各个窑场的陶瓷装饰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唐邢窑白釉凤首盖贴花皮囊壶1996年河北故城县出土河北省博物馆

唐邢窑白釉刻花扁壶、执壶邢窑博物馆

隋模印纹扁壶于1985年即在内丘县礼堂北侧中兴市场窑址出土邢窑博物馆

唐、五代邢窑白瓷邢窑博物馆

隋宝相纹印花扁壶陶模2003年内丘县城关窑址出土

隋鹦鹉纹杯陶模1988年7月内丘县西关窑址出土

邢窑在隋朝之前就广泛使用匣钵,是我国最早使用匣钵的窑场之一。匣钵是烧制高质量瓷器的重要工具,而邢窑的匣钵独具一格,如桶状匣钵、盒式薄壁匣钵、漏斗匣钵等,有的可以自由组合、重复使用,装烧方式也多种多样。邢窑匣钵的使用使得瓷品质量得到了提升,还能进一步扩大了窑的容量,并能有效地防止坯体变形,大大降低了烧制成本。

邢窑各种垫圈、支架、支钉、匣钵等窑具

唐玉璧底碗和带有玉璧碗的匣钵(示意图)

邢窑对馒头窑炉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是邢窑烧出精品瓷器的前提。特别是唐代邢窑的窑炉汲取了两汉以来在窑室后墙上设置两个烟囱的做法,炉内火焰保持流通,使窑室内温度均匀。根据细白瓷烧成温度测试,这种还原焰窑的窑温可达到1380℃。

五代邢窑临城县祁村1号窑炉

金邢窑临城县山下1号窑炉

邢窑较早大量使用印刻款识。在邢窑窑址和西安、北京、杭州、赤峰、长治、易县等等地方,先后出土了带有款识的邢窑瓷器。这些款识有“盈”、“大盈”、“官”、“翰林”、“药”、“工”、“张”、“李升”、“李”、“□弘”、“□楚□”、“解”、“退”等瓷器或残片。这引起了现代人很大的好奇。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把带有“盈”、“大盈”、“翰林”、“官”等款的瓷器与唐玄宗的“大盈库”联系起来,认为邢窑在盛唐时期是官窑。这个说法是比较牵强的。邢窑是有很大的成就不假,这是相对于瓷器行业本身纵向比较而言的,邢窑还没有达到让朝廷纳为官窑的程度。事实上,此时的瓷器还没有完美到让皇族青睐的地步,皇亲国戚依然青睐金银器、玉器、玻璃器(琉璃器)等。更何况,字体这么随意、内容这么宽泛的款识,怎么能出资朝廷官窑之手呢?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大盈库方面定向定购过一些瓷器,用作给下臣等人的赏赐。而其他一些款识,可能是一部分工匠的名字或姓氏。

唐代邢窑白釉“官”字款三瓣莲花碟1985年三月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火烧壁出土

邢窑的款识

邢窑也烧制唐三彩,但和河南巩县、密县、登封和陕西铜川等窑以生产各种用以陪葬的三彩明器为主不同,邢窑的三彩器有钵、镇、罐、盘、碗等,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釉色有单色和复色之分,呈黄、绿、蓝、红、棕、褐等色,其釉色较均匀,玻璃质感强,有开片纹。值得一提的是在内丘发现的“金星釉”(又名砂金釉)陶片,其釉中分布有极小的金星晶体,在阳光照射下,金星闪烁,熠熠生辉。

唐邢窑三彩三足炉、钵、盘邢窑博物馆

宋代邢窑黄绿釉陶塔式罐器座一侧露胎未施釉墨书“大宋国赵州临城县龙门乡…昇武生白…人为父…一所至和(或顺)”邢窑博物馆

邢窑技术的影响和扩散,推动了相邻窑口乃至全国陶瓷业的繁荣和发展。先说定窑,唐代邢窑如日中天之时,定窑才刚刚起步,到北宋时邢窑衰败定窑兴起,定窑后来追上。无论从出土器物造型、胎釉风格、装饰技法,还是从窑址窑炉结构、制瓷原料等方面分析,宋代定窑与唐代邢窑均有相似之处,因此,定窑深受邢窑影响的结论是毋庸置疑的,原因是窑工流动使得使得烧制技术相互传承和改进。后来文献记载说定窑因“有芒”而不受权贵青睐,又产生了汝、钧、哥等其他名窑,影响深远。再说磁州窑,由于与邢、定二窑毗邻,虽然晚于邢窑和定窑但发展迅速。因磁州窑体系庞大,老大哥邢窑的制瓷技术因此也迅速被掌握、扩散和创新。当然影响也是相互的,比如磁州窑受邢窑化妆土白瓷的启发而有所创新,在增加白度的作用之外进一步加工,以其白地绘黑花、白地剔划花等姻熟技巧独树一帜,并且反过来影响宋金时期邢、定二窑的装饰方法。

金代邢窑白釉葵花纹罐下腹至足处饰弦纹三条假圈足内施黑釉外施白釉黑花邢窑博物馆

邢窑的文化艺术成就——

相比于技术成就,邢窑更辉煌之处在于她的文化艺术成就。陶瓷制品除了作为当时的生话用品外,也是一种真实反映出时代精神符号的文化艺术品。无论是釉色、造型,还是釉面装饰都充分汲取了当时的艺术特征和人们的审美情趣,都在邢窑出品的瓷器中留下印记。

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带盖唾壶国家博物馆

白瓷在隋唐创烧和流行,说明当时人们崇尚白色。如果说越窑青瓷的釉色,代表着青翠、内敛的自然之美,那么邢窑白瓷的釉色,就代表着傲雪凝霜般莹润、肃穆、圣洁之美。我讲隋唐人崇尚白瓷是有依据的,唐朝较早期的著名诗人李颀的《赠张旭》:“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李颀(690-751)和草书之圣张旭交谊深厚,这首诗把张旭那嗜酒狂癫的外表之下,藏着一个高雅悠然、向往自然的心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看张旭的草书,就像欣赏一幅行云流水的自然山水画。可见,白瓷碗剩米饭,是唐代当时向往的生活景象。白居易也在《过李生》中用“白瓯青竹箸,俭洁无膻腥”来形容生活的淡雅。

唐白釉“中”字款碗胎洁白,质地坚硬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水绿邢窑博物馆

1957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环柄杯国家博物馆

在唐朝,人们喜欢白瓷,可能更甚于喜欢青瓷。对这个判断,估计有人不认同,因为有茶圣陆羽的《茶经》里有赞越窑贬邢窑的句子为证。我判断的理由恰恰也是这些句子。《茶经?四之器》原文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看见了吧,“邢处越上”是一种社会呼声,陆羽说“别人认为邢窑比越窑好,我不这么认为”,他是从茶色的角度,认为用青瓷泡茶,茶色呈“白红”是好的,而用白瓷泡茶茶色发红,所以不宜使用,至于类银类玉啥的,那都是现找的理由。这说明陆羽是试图纠正很多人喜欢用邢窑白瓷喝茶的习惯。就陆羽本人都认为茶色都是越白越好,充分说明当时社会尚白比尚青更主流。唐朝宰相、著名诗人元稹在《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有吟诵邢窑瓷器的诗句:“七月调神麹,三春酿绿醽。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晚唐诗人齐己在《逢乡友》中写有诗句“竹影斜青藓,茶香在白瓯。”还有,晚唐仕宦显达、工部尚书、著名诗人薛能在《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中有:"凉风盈夏扇,蜀茗半邢瓯"的名句。元稹(779年-831年)、薛能(817-880年)官都比较大但生活的年代比陆羽(733-804年)晚,陆羽去世薛能还没有出生呢,齐己(863-937年)生活的年代更晚,这说明在陆羽的《茶经》写成的几十年后,唐朝人依然喜欢用邢窑茶碗喝茶。可见地位不高的杠头子陆羽讲的话也只能代表他自己,并没有在唐朝产生什么影响。

1956年河南陕县唐墓出土白釉龙柄执壶国家博物馆

1957年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白釉双连龙柄传瓶国家博物馆

邢窑瓷器的造型威武雄健,饱满硕大,雍容洗练,线性对比张弛有度,集优雅的造型、精细的材质、独特的装饰于一身,呈现出奔放张扬、儒雅悠长、气韵非凡之美。晚唐诗人、文学家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中赞美邢窑瓷器:“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皮日休是湖北天门人,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皮日休在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任起义军的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作为南方人的皮日休能够如此赞美北方的邢窑,可见当时邢窑的美誉度有多高。

1954年西安隋大业六年郭家滩姬威墓出土白釉束腰盖罐国家博物馆

邢窑雕塑制品雕工精美、神态逼真,都是邢窑工匠们用手工塑造出来的,充分展现了邢窑制瓷工匠的创造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宝库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存在世的邢窑雕塑制品有:白瓷人物、白瓷龙、白瓷双马、白瓷狮子、白瓷象、白瓷卧免、白瓷骑马俑、白瓷人形烛台、白瓷狮形枕、黑釉龟枕、褐釉狮子、三彩鸳鸯烛台、三彩胡人抚琴莲花熏台等;有一些实用器物也是经工匠手工塑造的,亦可归于雕塑制品范畸内。例如:白瓷皮囊壶、凤首龙柄壶、白瓷双龙烛台、白瓷莲座烛台、八角兽纹钵台、白瓷美人鱼壶、白瓷人物壶、八棱兽首杯、双鱼瓶、鸭形水注以及青釉凤鸟、褐釉人物灯、三彩龙首高足壶等。

唐代邢窑白瓷狮1936年被维克多亚阿尔博特博物馆收藏

唐邢窑白釉带座立象河北临城中羊村唐墓出土邢窑博物馆

唐邢窑白釉骑马甬、白釉褐彩蹲狮邢窑博物馆

由于邢窑、越窑瓷器的胎质密实,敲击声音清脆悦耳,唐朝官员还拿他们来演奏乐曲。据唐《乐府杂录·击瓯》记载:“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县丞,充太常寺调音律官,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筯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咸通中有吴缤,洞晓音律,亦为鼓吹署丞,充调音律官,善于击瓯。击瓯,盖出于击缶。”这个记载既说明邢窑、越窑瓷器的品质好,还能作为乐器演奏乐器,丰富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唐代邢窑白釉三足杯1986年河北内丘金店镇东张麻村出土

唐邢窑白釉带托塔形瓷盖罐1984年在射兽村征集邢窑博物馆

唐邢窑白釉葫芦形短流执壶2003年河北邢台邢钢东生活区出土邢窑博物馆

邢窑的衰败——

邢窑自晚唐、五代开始衰败,到宋金时期,规模大大缩小,目前仅发现一处宋金时期窑址,产品制作重新回到从前,胎壁厚、颜色差,回归到靠化妆土来装饰的地步,并已在仿制定窑、磁州窑,风格与唐代邢窑已无渊源关系,实际上此时邢窑已经衰败殆尽。所以,社会上在谈论宋代五大名窑时,往往只包括“官”、“汝”、“钧”、“哥”、“定”,既不提邢窑,也不提越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代名窑——邢窑的衰败呢?概括专家的分析,有战乱破坏、原料枯竭、技术渐趋落后等等几方面原因。

唐邢窑白釉瓷茶炉胎体细白坚硬邢窑博物馆

邢州地区历来是华北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唐朝晚期至五代时期期,由于藩镇割据,政局混乱,争战频繁,仅邢州一带60多年之中就发生战祸二十八起。《资治通鉴》对此有所记载,如:“唐值宗中和三年(883年)九月。邢、洛、磁州之人半为俘馘,野无稼穑。”、“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八月。兵屯邢州。”…“乾宁元年(894年)三月。邢州城中食尽,克用兵势浸弱”、“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正月。朱全忠兵败邢州,僵尸蔽野,斩首二万级。李嗣源追至邢州”、“后晋齐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契丹复大举入寇邢、洛、磁州,杀掠殆尽”…“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闰七月。契丹麻答,贪猾残忍,民间有珍货、美妇女,必夺取之。麻答遣其将杨安等纵兵大掠邢、洛之境。”、“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契丹主将数万骑入寇,攻内丘,死伤甚众,五日后人城屠之。”等28次!《资治通鉴》记载的这28次有关的战祸,使得这个地区野无稼穑、生灵涂炭,大批劳力被迫服役,或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内丘。无疑这些战祸影响了邢窑生产,成为邢窑衰落最重要的社会原因。

唐邢窑“盈”字款海棠碗河北省内丘县西永安唐墓出土内丘文物所藏

矿产资源条件是陶瓷手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内丘和临城一带的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地层严重断裂分割,瓷上矿层层位不定,被多组方向不同的断层切割成不大的小条和小块。即使瓷土的质量很好,但产状零乱,数量有限,有的呈鸡窝状,有的开采条件困难,加上开采不善,可采矿量和质量均无保证,为细白瓷长期生产造成原料供应上的困难。当质量好的瓷土找不到或采不出来的时候,就只好利用当地质量较差的瓷土,如用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岩来代替。在制坯后,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上釉,制出比较粗陋的“假白瓷”,以供民间低层次需要。因此,邢窑的衰败与瓷土的采掘和供应减少是密切相关的,这可能是唐代邢窑细白瓷生产一段时间名声大振之后,又很快消声匿迹的一个原因。

唐邢窑白釉钵、盂、罐邢窑博物馆

邢窑白瓷的脱颖而出,达到“邢处越上’的社会呼声,是很了不起的技术成就,在包括工艺制作、烧成技术以及造型与纹饰一度处于十分领先的地位。邢窑在唐朝几百年一直未断烧造,只是烧制地点和品种历代有所不同。叶喆民先生认为,邢窑固步自封,只有别人学习他,他很少学习其它名窑技法,没能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改进。长期以来,邢窑仅靠“光素无纹”的单调式样,是很容易给世人造成审美疲劳的。尤其到晚唐五代时期,越窑“秘色”瓷已独占鳌头,形成了所谓“陶成先得贡吾君”独领风骚的局面。李知宴先生认为,与整个唐朝社会艺术与工艺发展趋势相比,邢瓷只追求质感美和质量的提高,而新品种却增加不多,不注重追求色彩和装怖花纹,这也是邢窑走向衰落的一个原因。

唐邢窑黄釉三脚炉、钵、乳钉罐、盘邢窑博物馆

还有一个关于柴窑的传说与邢窑衰落有关。五代的后周在郭威与柴荣两个帝王明君的统治下,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几乎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后周世宗柴荣皇帝(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就是邢台隆尧县人,出生地就在邢窑所在地带,他年轻时靠往外贩卖瓷器等生意赡养义父郭威。此时邢窑仍处于旺盛时期。相传柴荣在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即公元955年,为了征战需要,集中邢窑优秀工匠去另建了官窑,烧制更高级瓷品支持军用(或军队自用或筹集军费),后人把柴世宗建立的官窑称作柴窑,因建柴窑带走所有导致邢窑的衰败。可惜,柴荣在位只有5年时间,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在他病逝的第二年即公元960年,他的拜把兄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朝。当然,因柴窑导致邢窑衰败只是传说,缺乏可靠证据,连柴窑到底在哪里都是一个谜。我甚至对关于柴荣对柴窑批阅的名言“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的真实性也是越来越怀疑,柴荣从小就对白瓷很熟悉并打了不少交道(贩卖白瓷),怎么会对天青色感兴趣呢?

隋邢窑青釉弦纹碗、高足盘邢窑博物馆

唐代白釉绿彩执壶邢窑博物馆

唐黑釉双系罐、双系壶邢窑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