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鉴别瓷器的方法 > 导航 >

家庭佛像的摆放方法

家庭佛像的摆放方法

鉴别瓷器的方法 民国瓷器佛像鉴别 古代瓷器佛像

2020-12-10

鉴别瓷器的方法。

正信的佛教中从不搞个人崇拜和迷信。佛弟子供奉佛像是为了纪念、恭敬那些因如法修行而成为了大觉悟者、大智慧者的人。有慎终追远、见贤思齐、鞭策自己的意图。若无恭敬心,供俸佛像是没有意义的。佛像本身没有生命,仅是表法,是一种象征,只有我们的恭敬心、慈悲心及智慧心打开后,我们才同它相应。

摆放的佛像是世间“住持三宝”之一,主要是为了教育众生发起皈依“自性三宝”,进而修行解脱生死而用,是一种佛教特有的教育方法------这是佛教造像的主要作用。

佛教中关于“佛菩萨造像”摆放的仪轨,都出自佛经和古代丛林的历史传统。居士家庭中的佛菩萨像摆放,自然要和寺院摆放的一致(现在网络发达,看看各寺院专网图片或佛堂图片,也能知道佛菩萨像的位置)。一般来说,寺院对特定佛菩萨像多设置专门的殿堂,而家庭大多数时候做不到这一点,故应结合居士个人修学法门的实际情况来摆放,不必放得太多(因为初学佛的人对造像的含义不明白,喜欢集中放太多,反而容易使其心乱分神,影响修行。)

有关更详细的摆放知识,请参阅《佛说造像量度经》等经典和《中国佛教丛林规则》、《中国佛教大辞典》。

【一、佛菩萨像摆放的原理是“主伴圆融”】

即一个为主,qita都是伴。如果我们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一切诸佛都是伴。任何一尊佛都可以做主,也可以做伴,主伴圆容。菩萨也是,假如我们学佛以观世音为本尊,诸佛都为伴;地藏菩萨为本尊,观世音就是伴。佛的经典也是如此。在佛门中,无论修那一法门,都是赞叹这个法门第一。说这个法门第一并不是显示qita法门就是第二,千万不可自赞毁他,这就犯了大戒。殊途同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二,家庭佛菩萨像摆放的一般原则】

1,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於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於课诵前後,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於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圣严法师语)

2,佛像背後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摆放依空间的大小以及佛桌到天花板的高度来衡量〈以不顶到天花板为原则〉,供奉佛菩萨圣像宜简单庄严,不论是坐像、立像、卧像皆可,可依各人的喜好相契来选择。切忌纷然杂供,有失庄严。(圣严法师语)

3,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於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先将佛菩萨圣像安於正位,qita神像祖牌置於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後,他们也能成为三宝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圣严法师语)

4,家庭祖宗牌位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

5,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可以—佛代表万佛,以—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如果巳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校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圣严法师语)

6,佛像的安放主要根据所修的法门来定。以庄严、清净为总圆则。方向一般为坐北朝南。

藏教常见的分层安置法是:

(1)、两层:上层中间为佛像,左为大乘经典,右为塔,以此代表佛的身、口、意。下层为各种供品。

(2)、三层;上层同上,中层安置曼扎供或菩萨像或护法,下层同上。

(3)、五层:上层安置佛像为法师与本尊,第二层安置佛部佛像,第三层安置菩萨像,第四层安置护法,第五层各种供品。

(每层藏教佛像安置法略)。至于每层安置哪几尊佛菩萨,根据所修法门及依止法师的教授为要。

汉地佛教中常会出现三尊一组的佛像安置法是:

(1)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中)、观世音菩萨(佛左)、大势至菩萨(佛右)------出处是《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

(2)华严三圣(释迦三圣):释迦本师佛(中)、文殊菩萨(佛右)、普贤菩萨(佛左)-----出处是《华严经》;

(3)三世佛:过去佛以迦叶佛为代表(本师左),本师释迦牟尼为现在佛(中),弥勒佛为未来佛(本师右)。

(4)三方佛(三宝佛):毗卢遮那佛(中)、东方药师佛(毗卢佛右)、西方阿弥陀佛(毗卢佛左)

(5)释迦三师徒:本师释迦牟尼佛(中)、阿难(佛左)、大迦叶(佛右),或者舍利弗(佛右)、阿难(佛左)。

(6)东方三圣:药师佛(中)、日光菩萨(佛左)、月光菩萨(佛右)------出处是《药师经》

(7)娑婆三圣:释迦牟尼佛(中)、观世音菩萨(佛左)、地藏菩萨(佛右)

(8)qita摆放法:

释迦佛(中),观世音菩萨(佛左),弥勒菩萨(佛右);

释迦佛(中),观世音菩萨(佛左),地藏菩萨(佛右),弥勒菩萨(佛前);

7,经典、佛塔和佛像共同摆放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像(中),佛右方可安奉“法本”、“经典”;佛左边安奉文殊、观音、普贤、等菩萨,以及舍利塔。佛像供养处宜略高。佛像前可供曼达盘,最外缘供五供、八供品。

8,以现代住宅高楼化,在室内空间有限的情形下,若没有单独的空间可供做为佛堂的使用,可与客厅规划在一起,以较高处的空间或柜子来做佛堂的摆设,简单的佛像辅以香炉或卧香,在搭配鲜花即显庄严肃穆。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明清德化窑白釉佛像鉴识


德化窑在明清时期烧造的白瓷佛像,历来为收藏界所看重。特别是明万历年间瓷塑大师何朝宗所制白瓷佛像,更是享誉世界,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争相收藏。那怕明知是晚清和民国初的仿品,也在所不惜。据说,何氏当年所制佛像也就200件左右,而欧美各国艺术馆、博物馆及私人所收藏形神逼真的瓷雕佛像已逾2000余件。现下市场上出售的德化窑瓷塑佛像不少,不少在佛像背部还盖有“何朝宗”字样的印鉴,但这些,绝大多数是仿品。如何去鉴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明万历年间瓷塑大师何朝宗作品

陶瓷佛像一般均采用模制,传统工艺的制模与现代工艺的制模其方式差别是很大的。1934年以后,出现了注浆一次成型的新工艺。而在明清时代,坯体脱模,一般被分解为头部、身体和底座三个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别切割成前后两个片块。由于是合模制作,一般高度在10厘米以上者,除头、手等部件系合模后插入外,内底应是透空的,有明显的连接痕迹。如发现内里中空而底部封平或封平后又开小孔者,则必定是采用现代注浆工艺成型的仿品。真品用合模制作,模子的连接处,必然留有挤压瓷泥调整的痕迹。明代艺人常用手捺,在内里可见指捺痕迹。清代以后除手捺外又常可见以刀具推挤的痕迹。也有仿品为掩盖注浆之痕,在内里过多涂泥,造成胎体过于厚重。而真品厚薄适中,内空适体。因此,佛像上手后,除注意其模接方式外,凡分量过轻或过重者,均要存疑。

由于古代烧制技术不如现代,特别是明代的作品在烧成后,常在作品的下部或背部留有一些窑裂之痕。因此,凡无窑裂又从头到脚完美无缺者,即可存疑。有些仿品,故意制造假裂痕,则可从裂缝的自然与否和缝内有否流釉等方面去辨别。真裂裂口自然,而且缝内无釉。假裂则反之。

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胎釉。德化窑由于在坯胎的泥土工艺上有精淘细炼并经数十年后再使用的优点,因此,胎质致密,透光度十分良好,俗称“糯米胎”。但,由于是人工淘洗,再精细,在放大镜下也能见有微小颗粒。而现代淘洗使用机器研磨,瓷土呈粉末状,因此,如遇胎质过分精细者,要慎重。明代德化窑白瓷的釉水系独具特色的乳白釉。这种釉色,匀薄纯净,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对光照看,釉中隐现乳白或微透粉红,后者尤其名贵,因此,有“象牙白”、“猪油白”、“中国白”之美称。到了清代至民国初,因原料配比发生变化,釉色在白中微闪青色,但仍然是光润明亮的。现代仿品的釉色常作乳黄或米黄,且滋润度较差,没有玉质感,仔细观察,容易鉴别。

鉴别是否大师之作,不能仅据印鉴而定。德化明清瓷雕大师的印鉴有一定的制式,要熟悉不同大师印鉴的制式。而且,真正大师的印鉴常常反而显得模糊不清,若遇特别制式的印鉴且十分清晰者,须小心对待。在制法、胎釉均验证过之后,要特别考察作品的造型和神韵。明代大师的创作,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如生,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几乎挑不出一处毛病;清代大师的陶瓷雕塑人物,上身稍显瘦削修长,脸相上以长圆见多,五官神韵也较明代稍逊。衣褶绶带的做法与明代也有不同,明代是贴身的,到了清代,则改为悬空飘动,如行云流水,应该说是一种发展创新之举。仿品则最易在这些方面露出马脚。除了胎釉和工艺制作外,造型和神韵是令仿制者造假时最为感到头痛之处。因此,凡遇附件插装生硬、造型欠佳、仪态呆滞、韵味索然之品,八成系仿品无疑。

一套三尊佛像 填补国家空白


藏宝7000件的珠海民间收藏大腕郭汉东,为响应政府保护文物的号召,专程从京城邀请顶级陶器文物专家李辉柄来珠海,帮其就陶瓷类藏品进行初步鉴定和归类。其中的一套明漳州窑烧制的三尊佛像,让李连连惊叹,称“如此大、完整的漳州窑佛像,此前还未曾见到过,可填补国家空白。”

让李辉柄惊叹的这套三尊佛像,初步确认为明代漳州窑烧制的佛像,高达1米,神采奕奕,安静、慈祥,造型精美,做工一流。“这是特定时期制作的特定作品,它的稀缺性、精美度决定了其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当记者问到,若要为这套佛像评定文保等级,当为哪一级时,“应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李答道。

佛像的收藏者郭汉东可谓是珠海乃至全国少见的民间收藏奇才。南方都市报曾于2008年7月3日对其事迹进行过报道。身家并不富有的他,靠着早年做生意赚到的钱“以商养藏”收藏了7000余件藏品,其中,3000余件已被评定为各级“文保”,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就达40余件。

李辉柄并不是第一个惊讶于郭汉东事迹的文物专家。早在1997年,他与同为国内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史树青先生(已故)相识,并为对方所赞赏。在史的鼓励下,郭汉东随后暂停了手上的收藏活,开始将精力放在他的汉东博物馆的筹建上,“(史老)鼓励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02年,在当时珠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汉东博物馆在仙峰山脚下的一块空地上动工了,翌年完成封顶。但是,这座当时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国内最大私人博物馆,后来因为资金原因,装修工程一搁再搁,如今还是一栋空空的框架矗立在仙峰山脚下。

2008年7月,南都记者采访郭汉东时,他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博物馆能尽快装修完毕,从而早日将藏品公之于众。”昨天再次见到郭时,他还是这个期望。

“中国的陶瓷史上,烧制日常用品的瓷窑很多,但烧制佛像的不多,漳州窑就是其中烧制佛像较为有名的瓷窑。但传世下来的藏品不多,成套完整的就更罕见了。”

“(我)跑遍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全国其他省市著名博物馆,这么大、这么完整(一套三件)的(明漳州窑佛像)我以前还没见过。”

———李辉柄,1933年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50年代始跟随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研习陶瓷,是我国目前顶级陶瓷专家

弥勒佛怎么摆放 弥勒佛的寓意及传说故事


福禄双收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释尊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世尊,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佛怎么摆放

弥勒佛要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最好是佛堂里。这样恭敬。不能放在卧室、过道、厨房、阳台等不敬、不净之处。大肚佛在摆放的高度上,要超过人的头顶,不可摆放得太低,一般以高过人的身高为宜。大肚佛可摆放在大堂或客厅公共空间,促进住宅紫气东来,财源广进,可保全歼富贵、平安,使人心情愉快、忘掉忧愁之事。

商场里摆放“弥勒佛”即弥勒菩萨的布袋形象,并非不可。这里既有民俗观念,也有佛教中“慈济天下”的意思。佛门中,弥勒菩萨表慈心,祝愿、希望、有缘光顾你店的顾客皆能“笑口常开”、永具安乐,至少满意而归。

弥勒佛的寓意

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他在笑什么为什么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

弥勒佛的传说故事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那时期,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

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小觅汉见了,便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不想,这话刚好叫财主听到了。等小觅汉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误做营生。”

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说话间,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小觅汉祷告的事。见过玉帝,二话没说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间阴阳错乱,风雨成灾,人们无法生存,应该赶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

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不假”“不假。”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这时候。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

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于是,人们便遵照他的意愿,逢集上会办年货,实打实地忙开了。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

同时,要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齐,相互祝贺,尽情吃喝玩乐。同时,还要走亲访友,上坟祭祖……这样一来,人间真的太平无事了。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吵声。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人们称她为脏神,专管茅房,粪土),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不想,这几声炮传到天宫,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听到炮响,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到人间察看。

财神是天上主管金银财宝的神。他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了。玉皇大帝又派仓官下凡、仓官是专管仓库的神。他看到家家户户堆满了馒头供香,也不愿回天了。玉帝又派了几位神仙下凡,仍然没有回音。说着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几位神仙都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当他看到人们穿得新崭崭的;吃着大米白面加肉菜,啥活也不干,心里十分生气,便召来弥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间诸事,谁叫你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

弥勒佛笑嘻嘻地说:“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们的吃穿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一句话,说得玉帝闭口无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所以,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打那以后,弥勒佛再不能回南天门了。直到今天,在一些寺院里,还留着他的塑像。人们说,这事不能全怪弥勒佛,他毕竟是想给人们办好事。所以,人们照常为他上香。

室无瓷不雅,人无瓷不贵——浅谈瓷器摆放


“黄金有价,艺术无价”,随着社会审美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现代家居装饰中越来越追求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没有艺术品的装潢,住宅家具越高档越显平庸。艺术品不仅可渲染家居生活的情趣,又可反映主人的文化品位。因此在装潢中真正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是艺术品。而在众多的艺术品中,瓷器历来要显得名贵得多。

艺术陶瓷贵在创意。经济富裕的家庭,可以购买小彩盘、小花瓶、小异彩壶,以及陈设与实用兼而有之的文具、茶具等。这类陶瓷的设计,要求达到形象美、情趣好、有内涵三个要求。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

艺术陶瓷在家居中的具体布置,要根据室内的空间大小与风格而定。作为点缀品,艺术陶瓷宜精勿滥。好的陶瓷作品可以设置于专门的陈设柜架上,例如将客厅中的装饰架做成半通透隔离架,既是一种空间划分方式又是很好的陶艺陈设架。架上陶艺品较多时应将其按大小、颜色和风格归成小类,矮小的置于前边,以保证整批作品的最佳视域。另外,地柜、茶几、餐桌、梳妆台上均可摆一两件陶艺品。

值得一提的是,陶艺本身是作品,不宜用太多艳丽的花插在其上,以致喧宾夺主。如果要插花,在陶艺器皿上插一枝、两枝花也就行了,这样既浪漫又高雅。

台上的陶艺品既要考虑视觉效果,又要为自己的日常生活留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小的挂盘或陶瓷版画一般成排横置或斜置于客厅、卧室的墙上,可以形成较好的装饰效果。大件作品则一般设置于墙角或玄关处,客厅、卧室甚至门外两侧都可摆放,此时一般成行或对称,距离也需要宽松些。这样,既可防止碰破,又不会妨碍室内交通路线。有人喜欢在这些陶罐中插些干树枝、竹枝、麦秆之类,别有一番自然风味。

瓷器要注重摆放,正确的摆放能显示它的高贵,能给周边环境带来和谐。花瓶在全国室内装饰的历史上占有重大地位,因为“瓶”与“平”谐音,有平安,富贵,和谐的寓意。大堂或者卧室的东南方向摆放花瓶可以带来更多的财运。室内摆放大件用品最好呈八卦形,因为座椅是彼此相邻,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合谐。

实事趣闻

摆放瓷器防止打架

为了预防韩国国会议员因政见不合大打出手,韩国国会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想出“高招”,在会议室中央摆上两个高价瓷器,并警告议员打碎要赔。

报道称,今年5月,韩国国会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的会议室多了两个大瓷瓶。这两个瓷瓶出自韩国陶艺协会会长尹泰云之手,价格不菲,摆在前面的红褐色瓷瓶的市价为3000万韩元(约合18万元人民币),后面白瓷瓶的市价为2000万韩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

这一妙想的实施居然非常奏效。

鉴宝 瓷器:粉彩青花竞艳 佛像:可爱庄严妩媚


清代骑瑞兽菩萨

天气渐暖,春意渐浓,一场零星的春雨过后,桃花已谢,百花将开。上周六,大河鉴宝在河南省龙祥宾馆如期举行,藏友们踏着春风携宝如约而至,粉彩花盆、青花盖罐、浅绛彩瓷壶、小神童铜佛像、玉带扣、鎏金菩萨……养眼的宝贝真是层出不穷。

瓷器:粉彩青花竞艳

帽筒、赏瓶、盖罐、食盒、花盆……当天的陶瓷一项又是大丰收,不仅器型丰富,而且品相完好,尤以青花、粉彩居多,画工细腻的宝贝一件件亮相,真是养眼。

一位来自焦作的藏友带来大大小小五六个纸箱,从车上来来回回搬了好几趟才搬完。一件件摆出来看,嗬,瓶瓶罐罐十几件,还有不少大家伙呢!

首先是一对大个儿的青花盖罐,体形厚重而饱满,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老师说,这对盖罐为清晚期器物,品相完好,体形大,但属民窑,而且量大,因此价值较普通,估价一对在5000元以下。

另一只方方正正的粉彩花鸟食盒别有一派婉约风格,为清末民初的器物,乔老师给出的市场估价为两三千元。还有一对青花赏瓶,画工细致,绘制的是莲花和鹭鸶,粉青翠绿很是喜人,乔老师说,这在当时通常是送给结婚新人的礼物,寓意永结百年的美好祝福。

最大气的还在后头呢!这尊器物高有五六十厘米,鼓腹小口,四系,满工纹饰,绘制的是草叶纹,腹部还绘制了一条鱼,简单写意的线条,很有些稚拙的古气。乔老师说,这是明代磁州窑系的器物,应该是盛酒的器具。原来是酒缸啊,够爽气!如此完整的大器,挺难得,乔老师给出的估价是两万元左右。

十几件器物一一过眼,一一点评并给出参考价位,这位藏友听得频频点头,说道:“我这东西给很多人看过,也点评过,不过总觉得不放心,今天特地开车来郑州一趟,叫咱大河鉴宝的专家看看,给个定论,图个踏实,很满意!”

当天出现的青花、粉彩器特别多,其中一件灵芝纹的粉彩盘尤为漂亮。这件盘体形中等,盘中遍绘灵芝纹,矾红为主,间以黄蓝绿彩,疏密有致,颜色非常漂亮。可惜有一道冲,大大影响了价值,乔老师给出的估价是三四千元。

瓷壶:陋室铭写雅意

茶市的兴旺拉动了茶具的走热,如今流行紫砂壶、盖碗,而当天见到的几把瓷壶,形好,画工佳,让我们领略了一番古时茶客的雅致。

其中两件宝贝是平顶山张先生带来的两把瓷壶。一把壶为清末民初时期的器物,壶身绘制人物画,浅绛彩,盖上有“八大山人”字样,壶形饱满,尤其“画好,特干净”。另一把壶更惹眼,出自清同治年间,有“大清同治年制”的底款,桃形纽,壶身散布八宝图案,以矾红绘制,每个图案由两个字组成,仔细端详,原来这些字连起来正是古文名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想当年,壶主一边捧壶品茗,一边朗声高吟陋室铭,是怎样的一番写意情怀啊!

另有一件霁兰描金碗,出自嘉庆时期,浓郁的霁兰彩上,寥寥几笔描金,兰花逸致尽现,旁边还有“兰花之香”几笔草书,也有些文人气。

佛像:可爱庄严妩媚

佛像见过不少,不过当天出现的一尊“小”佛像,却很是少见。这尊佛像超级可爱,不是宝相庄严的佛祖,也不是慈祥温婉的菩萨,却是一个嬉笑可爱的孩童——小神童。小神童仅穿一件肚兜,赤脚站立在莲花座上,左手指天,右手指地,通体刷金,面相却是典型的佛相,面容饱满,双耳奇大,眉心一颗痣。青铜器与钱币鉴定专家于倩老师说,小神童也是佛像的一种,寺院、民间都有供奉,小神童的动作叫做“指天画地”,表示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甚是有趣。这尊小神童像为民国时期的宝贝,于倩老师给出的市场价位为1万到1.5万元。

当天见到的另一尊佛像造型也很少见,这尊菩萨并不像通常所见的盘坐于莲花宝座上,而是骑在一头瑞兽背上。瑞兽造型奇特,似鹿非鹿,似马非马,还生有长须,须尾上生出一朵莲花、一个莲蓬,铸工非常精细。菩萨手持宝珠,面相庄严,丰肩细腰,璎珞披挂。于倩老师细看后说,这尊佛像为清代铸造,铜鎏金,菩萨是黄铜,瑞兽为青铜材质,做工精美,保存完好,给出的市场参考价为10万元。

与小神童的嬉笑可爱、骑兽菩萨的宝相庄严不同,有一尊清中期的黄铜鎏金佛像,却别具一番女性的曼妙风姿。莲花高座之上,头戴高冠,颈、腰、耳朵、手腕、脚腕、手臂,都有装饰,两侧饰以花卉,佛像姿态妩媚,真可以用妖娆来形容。这尊佛像工艺精美细腻,于倩老师给出的市场参考价位是5万元。

青铜镜以商代为盛,绵延后世,一直有铸造。当天见到一个宋金时期的青铜镜,品相完好,老包浆,背面盘旋虬曲着一条威龙,四爪伸张,龙须飘拂,祥云之中还铸有个“曹”字,旁边另有一处落款,字迹繁密难辨。于倩老师说,“曹”应为铸匠的姓氏,落款也应是铸造作坊的款,自宋代以后,开始有了这种铸匠落款的传统。

带扣:鎏金錾花镶玉

玉器是民间收藏最为丰富的,一是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的寓意,二是方便收藏和佩戴,君子好玉,有些家底的人家总要置办几样。咱们鉴宝每期也总会见到一些家传玉器。

一位藏友带来的就是几件家传玉器。其中一件是清代老货,是一枚铜鎏金镶玉腰带扣。铜嵌件背面有卡扣,和今天常用的腰带扣别无二致,铜体上还錾刻有繁密的牡丹花,于斑斑锈迹中仍依稀显现。内中紧密镶嵌一块玉料,表面打磨光滑,雕刻有图案——一个肥胖孩童,肩扛一朵荷花,一柄荷叶,喜笑颜开。玉器鉴定专家张保龙说,这件玉料为和田青玉,玉质一般,荷花童子是玉器的传统题材,从宋代就开始流行。张保龙老师给出的估价是5000元。

另有两件藏品,一件是和田青玉山料,雕的是牧童骑牛,玉有天然糖色,被巧妙利用,糖色部分雕为牛,与牧童形成反差。另一件题材是马上封侯,和田山料青白玉,玉质较干,缺少油分。两件东西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不过也可把玩。

仿画:字太好成漏洞

字画自古仿作兴盛,令收藏者爱恨交加,难表心情。其实,仿得好的作品自有其价值,许多名家、大家也是从仿作开始的,张大千就是仿作高手,其仿作甚至令被仿者本人也难辨真假。老仿、高仿,在收藏市场上都自有其地位和价值。

鉴宝现场也历来是仿作不断,当天,一位藏友带来的几件绘画作品,虽然都是仿作,却是高手所为,件件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让字画鉴定专家刘照渊好好参详了一番。

先是一幅山水长卷,仿的是当代名家龙瑞。这幅长卷很是下了一番工夫。刘老师说,龙瑞的画风比较泼辣,而这幅画是传统画风,再则,长卷的落款、题字都写得好,“龙瑞写不了这么好的字”。

另有一幅仿清代宫廷画家杨晋的牧牛图,画面上柳枝依依,芳草菲菲,一派春色扑面而来。另有两幅均为扇面,一件是仿吴友如的人物画,一件是仿宋院派画家华喦的工笔花鸟。扇面上一株虬枝,休憩着几只胖胖的麻雀,有的在理毛,有的翅羽乍起,有的引颈呼唤上方的同伴,有的把小脑袋埋在翅膀下小憩,胸脯上的绒毛都质感十足,仿佛可以感受到雀鸟温热的气息。整个画面非常生动,趣味十足。刘老师一打开这幅扇面就连声赞好:“有相当的功力!”

刘老师说,其实对于专业的画家来说,仿名家的画很容易,很多人学画就是从临帖开始的。但许多人能画,却不能写,字不好。这几幅作品的字都很好,而且显然是一个人的笔迹,好是好,可成了大漏洞啦。

佛像成明清铜器收藏新热点 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降龙罗汉铜像

难得一见的“清乾隆十八罗汉铜造像”近日现身广州,吸引了国内众多收藏界人士、艺术界人士的关注。据了解,随着圆明园铜质兽首身价暴涨,近年来具有极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明清铜器亦开始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业内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因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而独具投资升值潜力,“体型大,做工精美者为投资、收藏首选”。

市场

罕见十八罗汉铜造像现身广州

据了解,“清乾隆十八罗汉铜造像展”8月20日~31日在广州太和堂画廊举行,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湖南省收藏协会会长熊传薪闻讯特意两度从湖南而来品鉴该组罗汉像。日前,熊传薪在广州激动地向记者表示:“该组罗汉像保存完整,造工精湛,均由优质精铜铸造而成,每件造像形态各异,生动传神,衣服纹饰清晰,而且每尊造像的背部均有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确为清代造像无疑。非常罕见,实为难得!”

“由于汉传金铜佛的造像与藏传金铜佛有很大的区别,有些造型很多人不一定看得懂,这使得汉传金铜佛难以辩认。”明清铜器收藏爱好者、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何俊华告诉记者,此组展品为清代汉传佛像:“汉传佛教造像可以分为诸佛、观音、菩萨、罗汉、护法等,要收藏汉传金铜佛具有一定难度,要对各个时期的金铜佛特征有所掌握。”

据了解,展览期间,有房地产商出价近2000万元求购该组罗汉造像,但该组罗汉造像所有者廖四光却不为所动。“此组罗汉像是祖传之宝,曾一度失传,得政府归还祖辈物业得以重见天日。”廖四光介绍,他是广东清远人,其外公为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上世纪50年代为了躲避土改运动,全家逃亡香港。“改革开放后,我和家人重回清远,并从政府手中接过了当年的祖辈物业。庆幸的是,当年藏匿于祖屋夹墙中的十八尊清代罗汉像均保存完好。”廖四光表示,举办此次展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他们引以为豪的家传之宝。

“此组清中期罗汉铜像,非一般的民间造像,乃皇家贵族之物。”资深文物专家、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告诉记者,从该组铜像的造型,体量,以及工艺水平综合分析,应为清中期皇家大寺院或地方大寺院的罗汉造像,非常精美,非常难得。“第一,用来铸造佛像的铜材料非常好,为上等精铜;第二,常见十八罗汉造像的体型都比较小,且材质多为石雕、木雕、泥塑或者陶瓷,而此组铜罗汉造像则体量大(每尊高为80cm),造型生动传神,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再次就是保存完好,甚为难得。”雷从云表示。

分析

明清铜佛像存量小升值潜力大

雷从云向记者介绍明清铜器的历史地位:“明清时期的精铜器,不同于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相传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炼制而成(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尤以宣德炉远近闻名,在我国的制铜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现时,在拍卖市场上,之所以难以见到天价成交的铜像艺术品,关键就是没有大的器型出现。”何俊华介绍,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的,直到2004年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

据了解,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器型独特、纹饰精美,国内收藏界多数人把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奉为瑰宝,而对明清时期的铜器却不甚重视。然而,西方学者却十分看重明清铜器,他们更把这段历史叫做“中国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除了名扬天下的宣德炉之外,明清时期铸造佛像的技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当今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

受访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投资升值潜力大。

链接

如何辨别真伪古佛像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佛教造像的制作者,受当时生产工艺的限制,每件佛教造像的表情、服饰、装饰都经过细致的雕塑技法处理。而现代的仿制品,无论怎样,它都要或多或少地吸收一些现代的生产工艺,因而仿制品在手工艺的处理上远不如古代佛教造像,如木雕佛像上齿轮带动凿产生的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又如铜铸佛像上有机制打磨的加工痕迹等。

[鉴宝] 华丽三彩现唐风 斑驳佛像秀青铜


内容摘要:这两件唐三彩器物中烛台稍有修补,而三彩钵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可算是陶瓷收藏中的重器了。这件小叶紫檀素面笔筒,材质珍贵,又属文房之宝,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当天还见到一尊药师佛,青铜材质,明代晚期器物。

明代晚期药师佛

唐代三彩烛台

秋高气爽,正是中原好时节。上期在河南省龙祥宾馆如期举行的大河鉴宝活动中,华丽三彩现唐风,斑驳佛像秀青铜。初秋的好天气格外清爽,隔着大大的玻璃窗,秋阳毫不吝惜地挥洒,让穿越千年历史的古旧宝贝都蒙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光泽,好生喜人。

大唐三彩钵

唐三彩是陶瓷大系中的一个华彩乐章,器型丰富,色彩斑斓。在9月18日的大河鉴宝活动中,来自汝州的一位收藏者带来的两件唐代三彩器物非常不错。一件是三彩烛台,这件三彩烛台高28厘米,分上下两个托盘,细白胎,三彩分色艳丽,造型华贵庄重。另一件为一个三彩大钵,高11厘米,直径20厘米,三彩着色鲜艳,施半釉,细白胎。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老师点评道,这两件器物从三彩的分色与修胎上来看,唐代早期的风格极为明显,应为唐代贵族或寺庙僧侣所用之物。这两件唐三彩器物中烛台稍有修补,而三彩钵保存完好,实属不易,可算是陶瓷收藏中的重器了。

瓷器做旧的方法


瓷器做旧最原始的方法是先用牛皮将表面的光亮擦去,这道工序持续少则几星期,多则两个月。然后,将瓷器放入茶叶加碱的水中,煮5-6个小时,使其去掉表面的“贼光”。最后,将瓷器擦上皮鞋油,然后埋入土中,瓷表面会把泥土“吃”进瓷器,这样古旧的感觉就做出来了。

但这种办法对每天忙碌的人来说,显然有点不切实际,这里就介绍一种时间花得少,但一样简简单单就能达到效果的办法。

材料:细砂皮、瓷笔筒、颜料、黑皮鞋油、牙刷、一盆清水。

注意细则:瓷笔筒最好选釉表面色彩不要太亮、太浓的那一种,否则旧的感觉很难做出来;颜料要用丙烯画颜料,调出来脏兮兮的,不容易擦掉。

步骤:1、用水湿过的细砂皮沿顺时针将笔筒釉表面的“贼光”磨掉。釉是经过火炼的“硬骨头”,要磨掉它表面的光亮可不容易,所以这可是个细致活,如果顺利的话,也要半小时才能完成。打磨时用力务必均匀,而且底部、边沿等细小的部分也不能忽略,否则不但容易露出破绽,而且将其浸在颜料里也会有不均匀的色彩出现。2、选择黑色、酞菁蓝和熟褐三种色彩的丙烯画颜料,调出石青色(具有清代特征的色彩)。3、用毛笔将调好的颜料涂在打磨好的笔筒表面。当然,最好是将笔筒在石青色的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经打磨的笔筒会把颜料的色彩“吃”进瓷器,使笔筒出现清代的特征色。4、用毛巾将笔筒擦干或用电吹风吹干,然后将牙刷涂上黑鞋油,刷在笔筒表面,再用干布擦一遍,古董那种旧旧的感觉就会显露出来,而且不容易擦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