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 导航 >

如何鉴定元代龙泉窑青瓷?

如何鉴定元代龙泉窑青瓷?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古代龙泉窑瓷器 瓷器龙泉窑如何鉴别

2021-02-08

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如何鉴定元代龙泉窑青瓷?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属于非常强盛的一个王朝,但这个首次由少数民族贵族统治的统一大帝国,其社会的文化背景相当复杂,执政的蒙古族文化根基较浅,它对陶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色彩和造型上。从色彩的审美习惯来说,蒙古人尚蓝、尚白,随着色尚爱好的转移,青瓷已远不如宋代之盛。但由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瓷器大量出口,元朝龙泉窑在南方仍是产瓷的重要地区,生产规模比宋代扩大数倍。烧瓷的窑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向便于运输的瓮江两岸扩展,甚至原先烧造其他青瓷的地方也发现烧造龙泉青瓷的窑址。

元代龙泉窑青瓷的胎质比较粗糙,胚体成型后大多不加修整,瓷釉也不具备宋瓷器物失透的雾光效果,釉面光亮,釉质的玻璃质感较强。从传世的器物和窑址出图的标本暗示,元代龙泉窑所烧造的碗、杯、盏、洗、盘、瓶、罐、壶等器物,在形制上仍是南宋传统的继承,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深深的打上了蒙古族文化的烙印。与赵宋王朝相比,如果说两宋是“崇文”的,那么元代则是“尚武”的。蒙元统治者为了扩大其统治领域,在长期的战争中表现出一种强悍英武的气概,蒙古民族由于游牧生活的习惯,具有大吃大喝、豪饮的生活习惯。这一切都在元代

的陶瓷制作商得到放映,形成了元代陶瓷造型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元瓷造型与宋瓷有别,胎体厚重、形制硕大,这一时代特点在龙泉窑青瓷中表现非常明显。这时烧造的大型器物有高达一米的大瓶、口径3尺的大盘和口径42厘米的刻花大碗,这些器形高、大的器物,就造型而言虽不是创新的样式,但大瓶烧成后瓶身不偏不倚、大盘的盘心平坦而不变形,标志着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烧造技术更趋于成熟。其端庄规整、安定稳重,蕴含着一股雄浑宽大的气势,它反映蒙古统治者对大型器皿的偏爱。

罐是元龙泉窑青瓷中常见的器物,元罐大多口径大于足径或者口径与足径相等,加之器身缩短,整个造型显得非常敦厚凝重。盘类器物中呈菱花口、底的折沿大盘,龙泉窑中也大量烧制,这种新的样式,盘边口沿上的花瓣形状窄而瓣数较多,菱花口有10瓣、12瓣,甚至多达16瓣的,更有通体凌花式的,为元时特有的样式。与时代风格相吻合,元龙泉窑青瓷大盘,造型扁矮,俯视角度大,造型的显见面主要在口面部分。与传统的盘类器物比较,元盘形制的变化,重在器皿的平面上。菱花口折沿大盘,大多均为较宽半沿,有着凌花边大盘的折沿大2寸多宽。而盘径达两尺以上的大盘,其口面之大更为以往所不见。元龙泉窑青瓷大盘的口面虽广,但底足较小,腹壁轮廓线的弧度较大,因而视觉上给人一种浅的感觉。就元龙泉窑青瓷大盘口面大小、盘边宽窄和立面坡度的变化,充分显示元瓷硕大的时代风貌。

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纹饰,最为独特的是“八思巴”文字的装饰。八思巴是元朝创制的蒙古新字,乃元世祖忽必烈所尊奉的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主持下创制的,故名。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忽必烈下诏颁行天下,并下令强制推行。由于这种文字字形复杂、书写起来也很不方便,其杂学杂用,实践中它基本上知识作为一种官方文书的通用文字,在民间没有普遍流行。而以八思巴作为瓷器的装饰内容,在元代不仅见于龙泉系的大窑、绿烧口、领脚、安仁口等窑址,此外在临近的广元系孙竹口、丽水系保定等窑址中出土的碗,盘残片上都能见到。目前虽不知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具体内涵,但作为官方特用的文字,只有元一代,并仅见于龙泉窑和福建的德化窑,足见龙泉窑青瓷在元代制瓷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南宋龙泉窑青瓷追求瓷釉的色质美、至元代则大量运用刻、割花、印花、堆贴和镂雕等技法。这时的贴花有满釉和露胎所创造。龙泉系领脚窑址出土的一件“露胎贴花八宝盘”,揭示了最早的露胎贴花是作为一种装饰手段,在盘、洗等圆形的露胎处,贴金兔、荔枝、仙桃、鸟雀等内容来美化器物。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龙泉窑露胎荔枝盘”,盘内心贴塑一荔枝,荔枝露胎不上釉,它与施青釉葵瓣形光滑的盘体,造成粗细不同、反光程度有别的对比。元龙泉窑青瓷所采用的这种装饰手法,正是利用胎、釉不同的性能,充分体现材料的质地美。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元代龙泉窑青瓷也烧制以铁为呈色剂的褐色彩器。这种装饰本是两晋时制瓷匠师所首创,两晋时青瓷的薄釉和釉色都布偶理想。龙泉窑青瓷的釉质比较肥厚,厚釉在高温下熔融时带动了以铁为呈色剂的彩斑流动,使指不觉呆板,于是产生了华丽的效果,逐使这种装饰构思得以表现。在元代的制瓷手工艺中,龙泉窑是烧制外销的重要瓷窑。曾到过南洋数十国的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谈到外国交易货用瓷器诸条时,多次提起“*周瓷器”或“*周青瓷”。1982年南韩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一万多件瓷器中,龙泉青瓷占一半以上。这些物证和文献表明:龙泉窑青瓷也深受海外各阶层人民所欢迎。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大量外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元代龙泉窑青瓷的收藏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很多人想要投资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那就不妨看看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元代龙泉窑青瓷。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元代龙泉窑青瓷,元代龙泉窑青瓷比宋代规模扩大了四五倍,大大提升了产量,不只是本国老百姓用,更多的是卖到国外去。元代龙泉窑青瓷的胎质相比较之前更加的坚硬厚实,看着有着玻璃一样闪闪发光的光泽,颜色最多的黄绿色和翠绿色。装饰的方法有很多种,贴,划,镂空,点彩等等。图案也有很多种,都是一些很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食物。比如双鱼,飞龙,四如意,八吉祥,杂宝,山水等等。其实这种事物直到现在,我们都能经常在瓷器里还有别的地方看得到,真可谓延续了千年之久。贴花一般有两种,釉和元釉,其中后者顾名思义,是元朝自己开创的。所以元代的龙泉窑青瓷,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创新,扩大规模,让青瓷行业在那个年代发展的如火如荼,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现在说了这些,大家肯定会对龙泉窑青瓷很感兴趣吧,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又有潜力又有颜值的青瓷。龙泉窑青瓷堪称中国青瓷的顶尖代表之一,好的龙泉窑青瓷通体精致,青釉饱满,釉面温润如玉,一看就能让人感受到它的不凡之处。哪怕隔了好多年,依然釉面发亮,不减当年的风采,这也是收藏它的可圈可点之处。其中呢最好的颜色当属冬青色,这个也是最为宝贵的,就像《一锤定音》里的这一件,而且这件更可贵的是它的设计是元代早期的,接近宋代,但是造型呢设计规矩,不是很繁琐,大气好看,通体透亮。

为什么说元代龙泉窑青瓷投资空间大呢,因为它价格低廉,瓷器中的价位远远不如景德镇彩瓷。甚至在之前日本举行的拍卖会上只有几百元的身价。但是明代以前的龙泉窑青瓷属于起步阶段,还未被开发出来,但现在的价格走高的势头也很明显,是不少投资者的眼中肉。但是现在很多投资者瞄上了这个青瓷这个市场,也有很多人想以假乱真浑水摸鱼。拿着残品的瓷器以次充好,说这样反而更能反映当时铸造瓷器的不易,还把价格抬得更高,有些外行的就信以为真。其实不然,其实如果有裂痕,就说明是锻造出来的残次品或者废品,在当年也是会被砸碎了脚边一丢根本就不会拿去市场上卖的。所以千万不要上了不法分子的当了。

龙泉窑青瓷怎么鉴定真假


龙泉窑青瓷作为“瓷器之花”、“瓷海明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瓷质精致,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流畅,色泽纯正而斑斓,但也正因为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出现了很多仿造的龙泉窑青瓷,那么,如何分辨龙泉窑青瓷的真假呢?只需看以下三点,就能搞定。

首先,龙泉窑青瓷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和相应的烧制工艺。不同时代龙泉窑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是不同的。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仍保留了仿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遗风,釉是浅青色,薄而光亮。南宋中期以后,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著称于世。明初龙泉窑尚有元代遗风,中期以后逐渐转衰。产品胎粗釉薄,釉色呈色不稳定,光泽性强。龙泉窑青瓷因受国内外人士欢迎,所以出现很多仿品。仿制品的玻璃质感太强,釉色则显冷硬,质感远差于真品,缺乏神韵。

其次,龙泉窑青瓷的线条明快流畅,而伪品的纹样,往往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装饰花纹较简练,常见纹样有鱼纹、金枝、蕉叶、荷花等。南宋龙泉青瓷种类丰富,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到了元代,龙泉窑青瓷,风格与南宋相差很远,装饰手法多种多样,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常见的纹饰有云龙、飞凰、双鱼、八卦、八仙、牡丹、荷叶。仿制的龙泉窑青瓷的纹饰相比较真品龙泉窑青瓷而言,艺术感略差一些,没有真品的生动自然。

最后,在龙泉窑青瓷的每个发展时期,其装烧技术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分为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尤其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青瓷的“铁足”、“朱砂足”往往都是不规则的。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很少见到十分完整的,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疵。因此仿制者通常采用沾粘窑渣的手法来骗人。

总之,龙泉窑青瓷与仿造龙泉窑青瓷的鉴别方法主要应该从釉色鉴定,纹饰,装烧方法等多方面仔细观察,能够更为准确地鉴别瓷器的真假,不要被仿制品所迷惑。鉴别瓷器真假,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除了亲身实践外,还要多看相关书籍,多去大拍卖行参观展览,多请教专家和内行,以免上当受骗。

龙泉窑青瓷


宋,元盛极一时的浙江龙泉窑至明代虽逐渐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龙泉窑系的青瓷造型,大体上和元代一致,其风格和宋代的纤巧秀丽不同,而代之以硕大厚重。产品多大型瓶,盘,日用的小件器物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种柔和、含蓄的艺术效果。这时的青瓷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

从传世产品看,明代龙泉窑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满釉,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粗品胎质淘洗不精,质地较粗。制作也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以底部为甚。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圈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纹,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人像旁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别书 "孔子泣颜回","韩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针对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龙泉青瓷还形成有别宋瓷的装饰特色不以釉色取胜,而以印花、堆贴,刻划花为主。明龙泉青瓷的装饰范围也大大增加。明龙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划,堆贴装饰,使作品另具一种工艺美。但总的来说,明代的龙泉窑系,大多产品成型草率,器形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停止了生产。

龙泉窑剔花双耳瓶 明 高39厘米

如何鉴定明代龙泉窑瓷器


明代龙泉窑瓷器的市场价值非常高,升值潜力也很多,因而现代收藏关注者众多,而市场中出现的仿品也是不计其数,让不少收藏者头疼。那么,如何来鉴定明代龙泉窑瓷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支几招,教大家如何去鉴定明代龙泉窑瓷器。

一、器型

据小编从专业藏家那里了解到,市场中出现的仿烧作品,往往选择的都是各个朝代的典型产品,比如北宋时期的执壶、五管瓶,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明代龙泉窑瓷器等,这些都是历史上非常珍贵的存在,市场价值非常高,有的甚至拍出了千万、上亿的价格。因而,不少造假者不惜重金投入,希望能仿造出以假乱真的明代龙泉窑瓷器。但是实际上,因为是仿照,没有实物对照,所以,仿烧出来的所谓明代龙泉窑瓷器,不仅线条呆板毫无神韵,同时细节处理十分生硬,器型比例失调,形制也是不够规范。

二、胎釉

明代龙泉窑瓷器的釉色和胎体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它会因为烧制工艺、成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再者,明代龙泉窑瓷器的颜色为豆青和深绿釉色,胎壁比较厚重,底部很粗糙,这些比较容易仿制,因而在鉴定的时候需要小心辨别。不过,明代龙泉窑瓷器的釉面去光处理却是现代工艺达不到的,尤其是采用的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工业技术打磨等,更是让所谓的明代龙泉窑瓷器看起来没有灵气。这一点,通过高倍显微镜就能看出来。

三、纹饰

市场中仿制的明代龙泉窑瓷器,纹饰雕刻都非常刻板,不如真品流畅、自然。同时贴花工艺也没有那么自然,看起来像是假的一样。在鉴定的时候,可以着重看一看。

四、装烧方法

不同时期的龙泉窑烧制技术是不同的,明代龙泉窑瓷器底部有火石红,这是其特点,虽然现代仿品也有这个特点,但细心看还是能看出不一样的。

除了这四点之外,还要注意,从明代中晚期开始,窑口的数量大大减少,品质也下降不少,到了后期,龙泉窑瓷器已经衰落到无人知的地步。到明成化弘治之后,明代龙泉窑瓷器的胎体更加厚重,釉层却越来越薄,质量明显下降。

明代龙泉窑瓷器是我国瓷器史上非常重要的瓷器品种,它的存在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也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不过,在收藏之前,首先要学会的还是鉴定其真假,这样才能不会与真品失之交臂。

龙泉窑青瓷器如何辨伪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其莹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称绝一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此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商家纷纷对龙泉窑的产品进行仿烧。

在国内,景德镇仿烧龙泉窑产品延续的时间最长,从元代开始到清代,凭借着雄厚的烧瓷技艺,仿烧器物品种丰富。其最大的特点不是对龙泉窑产品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注重釉色的基础上,对器物的品种和造型加以创新。

清末民初之时,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几可乱真。

1956年,龙泉瓷厂恢复生产。浙江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解放后烧制仿龙泉窑的产品,主要是根据南宋龙泉窑器物形制,如:双鱼洗、鬲式炉、牡丹纹大瓶等器物,但仿制得不刻意。

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龙泉大型瓷厂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兴起,为获取高额利润,各种文物作假应运而生。龙泉窑青瓷的作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器型

仿烧往往选每个时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如北宋的执壶、五管瓶,南宋的莲瓣碗、凤耳瓶、鬲式炉、元代的牡丹纹大瓶、刻花大盘、各式香炉等器物。仿品很少是对照真品的实物进行仿烧,因此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

2.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粗疏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

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明代龙泉窑豆青和深绿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作伪器物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器物釉表面进行去光处理,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一些工业技术上的打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经过作旧处理的器表损伤,在高倍显微镜下表现出的不同显像,作了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对古陶瓷辨伪的科学水平。

3.纹饰

龙泉窑产品的伪品的刻划纹样,不如真品线条的婉转流畅。贴花工艺的纹饰,不像真品的生动自然。露胎是元代龙泉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元代龙泉窑特有的葱绿釉色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伪品对这类产品的仿烧,提供了识别点。

4.装烧方法

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不外乎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元代垫圈痕迹、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显露出“火石红”。龙泉窑早期的产品,十分完整的少见,多少留有些残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伪者往往采用“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或沾粘窑渣的手法来蒙人。

元代龙泉窑大盘赏析


中国作为龙泉青瓷的故乡,相比之下,现收藏于国内国家博物馆的龙泉青瓷不论在器物品种上,还是制作精美程度上都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宋元明龙泉青瓷的面貌,不得不令人深感遗憾。其实,除了国家馆藏的龙泉青瓷外,流散在民间的龙泉青瓷亦不少,其中也不乏精品佳作,笔者在多年的收藏中也陆续发现和收藏了十多件龙泉青瓷,也从城建工地收藏到一批出土的且精美的宋、元、明龙泉青瓷片。为促进龙泉青瓷的研究,今介绍二件笔者收藏的元代龙泉青釉大盘与喜爱龙泉青瓷的朋友们共赏。

器高5.2厘米,口径36.6厘米,足径18.5厘米。盘为八角形,敞口,浅腹,折腰,坦底,圈足。器内里腹壁用线条分成八瓣,并以粗犷流畅的线条构成颇为写意的纹饰,内底微凹形成圆形,在底内刻莲花鱼纹,一条肥大的鲤鱼跃居中心,形态生动。外壁折腰,光素无纹。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釉色青翠,光泽莹润,外底一圈无釉,有垫烧痕和火石红,中间有一圆形釉斑。胎体厚重,制作精良。

八角形大盘是元代龙泉窑的独特造型,仔细品赏,这种八角形实则是代表莲瓣,它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棱有角,别具韵味。在翠绿的釉下莲花盛开,鱼儿戏游,赋予一种绿水莲香鱼儿肥的诗情画意。造型与纹饰形成完美的和谐,传递出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此盘釉层肥厚,为多次施釉,故釉色青翠欲滴,有玉质之感,它继承了南宋龙泉梅子青多次施釉的工艺传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此美丽的梅子青釉在元龙泉中亦不多见。其外底露胎垫烧,中间有凸起的釉斑,则为元代烧制工艺的鲜明特征,综观此器当为元代龙泉窑鼎盛时期的一件精美之作。

器高5厘米,口径34.7厘米,足径18厘米。折沿菱花口,弧腹,圈足。盘沿刻蝌蚪纹,内腹壁刻花茎纹,后再刻折枝莲花纹,由12组折枝莲花纹依次排列在内腹壁上,内底微凸,刻一圈双弦纹,在弦纹内刻折枝莲花纹。外壁光素无纹。通体施青釉,釉色翠绿,釉光莹润。外底有一圈露胎垫烧痕,中部有一圆形釉斑。胎体厚重,制作规整。

此盘造型优美,与现藏广西博物馆的龙泉青釉菱花口大盘造型相同(参见《广西博物馆古陶瓷精粹》),两件都在盘的内腹壁刻出花茎纹,再刻出装饰花纹,广西博物馆的花纹为折枝瑞果纹,此盘为折枝莲花纹。由于内腹壁用宽刀深刻出条状形,施釉之后,深凹的地方釉色较深,相邻的地方凸起釉色较浅,显露“白筋”,形成强烈的色差对比,使线条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形成一种散射状,又有弧形的变化,使整个盘面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格外美丽。此盘刻画的莲花纹线条流畅圆润,构图生动。釉略比八角盘薄,故釉色相比较浅,为粉青色,但仍给人带来春天的浓情,不失为一件元代龙泉窑的精美佳作,实为难得。

上述两件元代龙泉青釉盘,器型硕大,口径都在34厘米以上,它们别具一格的造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龙泉窑大盘独特的时代风貌,在釉色和装饰上也让人们看到了元代在宋代的基础上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在一些古陶瓷专著中,在评价龙泉窑青瓷时,认为南宋的梅子青釉在元代已无法烧制,似乎因为政权的更迭使南宋龙泉窑梅子青失传了,这种观点看来是不客观的,在这三件元代龙泉窑青釉盘中,那件八角盘便是一件典型的梅子青釉,它与南宋梅子青相比毫不逊色,也许更为成熟,它说明元代龙泉窑在南宋的基础上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在釉色上还继承和发展了南宋龙泉窑以釉色著称于世的优良传统。

元代龙泉窑纹饰之变


每一类瓷器,都有自己的标签,好记好认。比如,提起元青花,就会联想到大罐子;说到北宋汝窑,脑补画面一定是小盘子。

今天要说的是,龙泉窑。它的标签器型是什么呢?请看——

南宋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台北故宫馆藏

很多关于龙泉窑的书,封面上很多都印着这件瓶子。

再看看局部细节:

龙泉窑在今天的浙江省,主烧青瓷,北宋时开始流行,与北方的汝窑等名窑,南北呼应,相得益彰。这个时候的龙泉窑,与北方五大名窑的追求一致:纯净、素雅;内敛、含蓄。南宋时,依然如此。

到了元代,风云突变,南方的另一处窑址景德镇,慢慢做大,渐渐一统江山。随着元青花的诞生,青瓷的地位越发尴尬。

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元代国风开放,四海通达,其瓷艺品味,早已不同于宋朝的简素之风,渐趋丰富华饰。为了生存,景德镇之外的各处窑场,不得不纷纷改造生产线,寻求差异化品牌战略。

龙泉窑的升级改造,简单说就是:纹饰由光素向浮雕效果迈进。具体工艺上,采用雕刻、模印、堆塑,偶有涩胎浮雕黑科技,整体美学风格由内向变得热闹起来,生动盎然。

元 龙泉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 估价:700万-90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秋拍.jpg.jpg 元 龙泉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 估价:700万-90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

同为龙泉窑制造,宋、元不同时期的风格真是迥异,后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用浮夸来形容也是可以的——

元朝时,浮夸的龙泉窑很受市场欢迎,改革成功。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件浮雕效果的龙泉窑罐子,却不幸流拍......

拍卖市场的天价成交与流拍,其实都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不必过于较真,也未必就预示着某种趋势。

传承到今天的元代龙泉窑器物,多数是这一类的小浮雕,轻描淡写,率性可爱,所以圈粉无数——

元 龙泉窑青釉贴牡丹纹小盖盒 成交价:12.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元 龙泉窑青釉贴双鱼纹盘 成交价:13.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以下是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元代龙泉窑贴花瓷器,开眼——

龙泉窑青瓷贵在何处


龙泉窑制瓷之美名,自宋以来,天下为之倾心,并且一直以来就以出产青瓷著称,其所出青瓷色泽明丽、釉面澄净,在拍卖中屡创佳绩。那从瓷器发展源流与瓷器的价值变动角度来说,龙泉窑青瓷是凭借何种特点牢牢占据着制瓷业的一席之位的?又是凭借什么实力能够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中国制作瓷器的历史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都是非常悠久的,且品类众多。而龙泉窑青瓷则正式开始于五代,兴盛于南宋,其特点多样。因其颜色呈青色,所以极具典雅、古朴、端庄、青淳的特色,因此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瓷器。其中的梅子青、粉青釉则达到了龙泉窑青瓷釉色制瓷技艺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龙泉窑青瓷还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造型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而闻名世界,这些都令龙泉窑青瓷极高的收藏价值。

同时,龙泉窑青瓷还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所以相对于御用的瓷器,龙泉窑青瓷在烧造中更多地体现了世界性的审美偏好,比如器型稳重端丽、釉面重光泽,与其余瓷器相比更多一些东方独有的含蓄之美。而龙泉窑青瓷能够传承到现在且没有断绝,这也与它庞大的瓷窑体系紧密相关。中国自瓷器产生开始,就存在了大量的专门用来烧制瓷器的瓷窑,而龙泉青窑也是中国制瓷史上年代最长、分布最广、质量最高、规模最大的青窑名瓷。历史感与含蓄之美交融,难怪龙泉窑青瓷在世界拍卖会上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了。

龙泉窑青瓷还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哥窑”,一为“弟窑”。其中龙泉“哥窑”烧制的青瓷因以紫足铁口,釉裂成纹、釉层饱满为独有特色,而素有“金丝铁线”之美称。被世人视为瓷中珍品,龙泉“哥窑”还是宋代五大瓷窑之一,可见其在瓷器史上的尊崇地位。而龙泉弟窑虽然不在五大名窑之列,但也未逊色于其他瓷器,龙泉弟窑胎白釉厚,光泽柔和,釉层丰厚,宛如美玉,瓷体棱线处因有白痕微露而被称为出筋,足底呈红色为朱砂底,端丽秀逸;弟窑青瓷釉色之美,宛如美玉,至今世上尚无匹敌。

总之,不管是哥窑还是弟窑,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及风采,屹立于世界瓷器之林。不仅如此,龙泉窑青瓷自产生起就享受着各种各样的赞誉,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它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龙泉窑青瓷之所以贵,正是在于龙泉窑青瓷的这些特点以及品质,技艺圆熟、历史悠久、品质极佳,是制瓷史上一朵摇曳生姿的奇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如何鉴定元代龙泉窑青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如何鉴定元代龙泉窑青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龙泉窑瓷器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