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用什么上釉 > 导航 >

山西古窑址都出产些什么瓷?

山西古窑址都出产些什么瓷?

古代瓷器用什么上釉 古代瓷器窑址承德有吗 山西瓷砖

2021-02-08

古代瓷器用什么上釉。

山西古窑址都出产些什么瓷?

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可谓“三晋故土,物阜民丰”。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使用地区广泛,一直窑火炽烈。唐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古陶瓷别具一格,地方特色鲜明。长治八义窑的红绿彩、平定窑的白釉印花瓷、怀仁窑的油滴釉和剔刻花、榆次窑的兔毫和绞胎、介休窑的细白瓷和油滴窑变釉类、交城窑的花釉等,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调研组调研路线图

2016年7月11日至7月21日,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对山西省古窑址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研工作。

八义窑:瓷上彩虹刚柔相济

金·红绿彩清字盘山西博物院藏

八义窑始烧于北宋年间,所产瓷器品种较多,有纯白瓷器、白瓷红绿彩器、白瓷黑花器、白瓷黑彩器、黑瓷器等,其中红绿彩瓷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是其一大特色。长治县八义窑为红绿彩瓷的重点烧造区域,河南当阳峪窑和河北磁州窑也有少量烧造。

八义窑红绿彩复烧红绿彩彩绘工艺

八义窑的红绿彩瓷,彩绘线条纤细柔弱,但整体器型颇具北方瓷器的粗犷风貌,这种刚柔相济的风格在南北方瓷器格局中独树一帜,是其独有的特点。

平定窑:支钉式烧造古朴自然

平定窑器物平定窑复烧瓷传承人张文亮所藏

在中国陶瓷史上,平定窑以其特殊的材质,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具有重要的地位。唐窑“南青北白”中“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白瓷窑口就包括了平定窑。

金代平定窑白地刻花盖罐

平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其釉色洁白,胎色泛灰,兼烧黑釉,还有少量的绿釉、黄釉、结晶釉、窑变釉等。平定窑白瓷从胎质到纹样装饰都十分接近或类似于定窑,稍不注意便会混淆窑口。和定窑唯一的区别是,平定窑碗、盘内心留有三个支钉痕,底足不施釉。

怀仁窑:黑釉异彩特色鲜明

怀仁窑金兔毫盏怀仁县文管所藏

怀仁窑,烧瓷以黑釉为主,装饰有粗线条划花及剔花两种,有雁北地区特色,纹样多数是十分草率的卷草纹,只用单线画成,不剔空地,有的则是把空地画成席纹,以弦纹装饰瓶多见。

金·辽白釉划花缠枝纹罐怀仁县文管所藏

历史上的怀仁窑是山西主要窑口之一,生产的黑釉特色鲜明,响誉四方。其中油滴、黑釉划花剔花等尤为突出。

榆次窑:世界仅有的层隔瓷发源地

金代·榆次窑白釉黑彩玉壶春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榆次窑位于原属榆次县、现属太原市东郊的孟家井村。在山西众多的古窑址中,榆次窑或许并不是最显赫的,但却是世界仅有的层隔瓷的发源地。调研组提供的碎瓷片资料表明,在榆次窑的历史上,层隔瓷确实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榆次窑烧造产品

榆次烧造瓷器的历史,从历代文献记载中可见一斑。明弘治三年《重修佰灵庙记》记载:“榆次县治之北六十里,有乡曰孟家井,居氓大率约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晋阳志》云“窑五十座”。由此可见,直到明代中期,孟家井一带仍然是窑业兴旺,当地大约有300多户人家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技艺,专心制造陶瓷器并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介休窑:皎洁白皙酣醇凝脂

北宋·介休窑白釉镂空熏炉山西博物院藏

介休窑是山西较大的窑厂之一,位于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又称为洪山窑,是宋代九大名窑之一,所产瓷器皎洁白皙,酣醇凝脂,属定白瓷系列。于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

宋·介休窑黑釉剔花罐故宫博物院藏

介休窑烧制的瓷器多为普通百姓的日用瓷器,大部分供应山西市场。介休窑烧制的这些民用瓷器,除了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还反映出介休窑瓷器朴实自然的装饰风格。

金·介休窑黑釉托盏介休窑博物馆藏

介休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瓷和褐彩瓷等,多为盘、罐、盆、盖碗等日用器皿。其白瓷胎釉白净、薄细如纸、造型秀气,敲击清脆如磬,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可与定窑媲美,在古陶瓷群芳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为世人广泛实用和珍爱。

交城窑:烧造时间最早的窑变釉瓷

交城窑老物件展厅展品taOci52.cOm

交城窑始烧于唐,以白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还发现有黑釉斑点拍鼓残片较多。宋代有发展,仍以白瓷为主,也有当时北方各瓷窑所习见的动物小雕塑,还烧制白釉釉下储彩彩绘装饰,特征与介休窑大体相同,储彩有呈桔红色者,其他地区极少见,珍珠地划花装饰品种有枕、洗等器,但产量较少。

交城窑老物件展厅展品

花釉瓷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烧造时间最早的窑变釉瓷。交城窑花釉瓷以黑釉为底,装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在黑釉瓷器装饰方法不多的唐代,开创了造瓷艺术的新境界。交城窑在历史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湖田古窑址


湖田古窑址

坐落在我国宋代著名窑场、雄居青白瓷生产魁首地位的湖田窑遗址上的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湖田窑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启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9月25日正式揭牌。此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建的湖田窑陈列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整修,调整补充藏品,完善景点布局后,改为现在馆名对外开放的。在湖田窑遗址约40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至1644年)制瓷历史的丰富遗存,它清晰地反映了700多年间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变革和集我国制瓷历史之大成的全过程,是全国乃至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艺术爱好收藏者和中外游客的朝圣之地。

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生产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次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标本,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场景。在民窑博物馆目前确定的12处26万平方米的保护区范围内,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它的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使湖田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扬海内外。

铜官古窑址(长沙窑)


长沙铜官窑又称铜官窑、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境内,为唐五代时期民窑,现仅存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釉下彩瓷器,证明了这里是釉下彩装饰工艺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遗址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长沙望城区铜官镇和丁字镇一带,沿湘江东岸分布,分铜官镇和石渚湖两大窑区。历史上长沙窑并未见于任何史书的记载,但据研究,它应从岳州窑发展而来,始于唐初,兴盛于中晚唐,而衰落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它是一处民间的瓷窑,早期以烧制盆、碗、罐、壶等生活器具为主,后来也兼烧镇纸、砚台等文房用品和动物造型的玩具。其制品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不少出口,远销至日本、朝鲜、暹罗、南洋甚至西亚、非洲等地。

长沙窑早已废弃达千年之久,目前仅存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已发掘了19处瓷窑,最大的达万余平方米。不少遗址内瓷器碎片堆积如山(自古瓦渣坪的地名由此而来),最厚的达4米之多。其中较典型的是陈家坪窑,它是一座龙窑,依山而建,窑床为斜坡式,长34米,宽4米,坡度约20度。其火膛、火门和风道、烟道等均为砖砌,窑底部有多层烧结面,窑内还残存一些窑具。

长沙窑附近曾有着丰富的瓷土,部分采矿洞坑留存至今。现在古窑周边的制陶业依旧比较发达,部分小型作坊还在使用传统的工艺进行生产。

长沙窑的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后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窑址包括铜官镇和石渚湖两个赛区,北端依山临江,南端沿江面湖,相距5公里。铜官镇窑区沿江千米,有残存窑场多处,出土以碗最多。石渚湖窑区面积 100多万平方米,现存20多万平方米。窑址区有采掘陶土的洞坑,其中最大一处长85米,深6.5米,宽35米。有废弃窑包,现存13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取得唐元和三年(808)纪年铭文和不少釉下彩绘画、题字诗文的瓷器.1978年50多天的调查发掘中。获得遗物 2223件,按器形分44类,款式规格在百种以上。釉下彩绘和釉下彩饰占很大比例,有413件。实用器物、窑具、工具以轮制为主。瓷器胎多灰白,胎表大多涂有白色衬釉,瓷化程度高.纹饰有人物、山水、花草、云气、鸟兽等,美观大方。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唐代商业都会扬州和对外贸易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以及江淮流域的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已有不少出土,在朝鲜、伊朗、日本、印尼、埃及也都有发现。

收藏古钧瓷需要了解些什么?


收藏古钧瓷需要了解些什么?​

古钧瓷“遇冷”为哪般

古钧窑瓷极其珍贵,宋徽宗赵佶曾赞其为“神钧宝瓷,绝妙精品”,民间亦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说法。但在现今如火如荼的艺术市场中,相对于某些古窑瓷器的“大热”,古钧窑瓷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冷遇”。这种反差的出现,既有整体艺术市场投资潮流的影响,也有钧瓷自身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古钧瓷所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是不可忽略的,综合梳理当下市场现状的成因就显得尤为必要。

国内藏家“不识货”

黄濬、李吉奎《花随人圣庵摭忆》“钧窑”条中曾载:“至于近代所宝贵之花盆连渣斗、鼓钉洗等,青紫相间,芝麻酱底,并缀号码者,皆为粗物,故瓷质亦特厚。光绪初叶,乐亭刘氏极豪奢,饲猫犬饭盆,悉用钧窑,取其质厚不易损,海王村商人有以贱值得之者,彼时内府钧窑花盆内,亦不过种三文一棵之六月菊,绝无宝贵意。曾不二十年,以欧人最重此瓷,腾涨至万金以上,识者云更二十年,钧窑恐将绝迹国中矣。”可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数国人不识古钧瓷的精、粗,大量的古钧瓷以低廉的价格流入欧美市场。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赛克勒美术馆所藏钧瓷,大部分购于20世纪早期。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收藏市场兴盛后,人们才发现这类老窑瓷大部分早已在欧美市场流通,然而国内却少见。

早在1931年,一件敞口、弧腹渐收、圈足直径14.9cm、施釉至底的内外红斑钧瓷碗,就已出现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后几经辗转,最后成为英国商人里埃斯科先生的藏品。80余年后,这件古钧瓷才在国内现身,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英国里埃斯科珍藏重要中国瓷器”专场拍卖会中最终以46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随后,国内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国际等拍卖巨头才陆续跟上,在香港陆续推出了玫瑰紫釉菱口水仙盆、月白釉出戟尊和天蓝釉紫红斑鸡心罐等古钧瓷的拍卖,并把关注范围扩展到了宋元钧窑瓷器。

【宋】钧窑玫瑰紫釉尊式花盆

2007年,在中国嘉德春拍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上拍的古钧瓷、仿古钧瓷类拍品仅三件,只成交一件,仅占该专场总成交额的0.27%。直到2009年,内地拍卖市场才开始关注到钧瓷,在河南本土公司主办的一场“中国钧瓷首届专场拍卖会”上,古代和当代的钧瓷一起被推上了拍卖场,由此也引起了国内藏家对钧瓷的审美机制、估价体系和营销模式的关注。据统计,2008年至2015年,古钧瓷市场走势虽稳中有升,共上拍1661件,成交609件,成交额达3.02亿元,但成交率仅为36.7%。而早在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就拍出了约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由此可见,在陶瓷类艺术品投资圈内部,投资者多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青花、彩瓷、明清官窑等品类,这是造成古钧瓷艺术市场“冷”状态的一大环境原因。

精品稀少行家不多

除去外部大环境原因,古钧瓷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成为制约其市场发展的瓶颈。

首先,古钧瓷精品难觅。钧瓷在宋代为御用珍品,严禁民间使用,原本产量就较少,流传下来的官窑钧瓷后又经战乱流离,存世量更加稀少。在一级市场中,能见到的古钧窑瓷器可谓凤毛麟角,外加古钧瓷的实用器较多,完整保留下来的就更加地少之又少。许多古玩城店主都表示,宋代钧窑的残器都可以卖到几万元人民币,完整器的价格就不言而喻了。目前市面上的古钧瓷类瓷器主要是地位相对较低的清仿钧窑变釉和炉钧釉,由此,便会形成价格不高、成交量少的“冷”局面。

【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其次,东西少、行家少。古钧窑瓷器流通率很低,行家买到宋代钧窑瓷之后一般都是自己收藏起来,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再次出手的可能性非常小。此外,在一级市场中,买卖双方比的更多的是知识和眼力,眼力不够的人因拿捏不准,即使看到古钧瓷也未必敢轻易下手,从一名陶瓷爱好者成长到专业行家是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的,这也是制约古钧瓷交易量的一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流通量较多、成交价较高的古钧瓷多为清代雍、乾时期仿钧瓷。清代雍、乾时期的仿钧瓷仿的多是宋代钧瓷的釉色,器型、工艺等则具雍、乾官窑瓷器的风格。据统计,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有6件雍、乾仿钧瓷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炉钧釉瓷器高价品数量最多,约40件雍、乾两朝的炉钧釉瓷拍卖成交价超百万元,16件价超300万元,5件价超千万元。一件清雍正炉钧釉如意耳尊曾先后于1999年与2006年上拍香港苏富比,又于2011年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以1495万元被买家收入囊中。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张宗宪旧藏的清乾隆炉钧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就拍出1972万港币。清代后仿钧瓷的高流通率是古钧瓷艺术市场的“冷”态势一个重要内部原因。

艺术市场内部的投资潮流以及艺术品的自身因素,共同造成了古钧瓷在当今艺术市场上的“冷”态势。随着艺术市场整体投资格局的变化和相关专家关于古钧瓷的研究和投资指导不断加强,笔者相信这种“冷”态势将会有所改变。然而,由于古钧瓷精品历史烧造数量不多这一难以改变的原因,和其易于作伪的特性,使得古钧瓷、仿钧类艺术品与青花和各类彩瓷相比,还将在艺术市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宋】钧窑八方弦纹瓶

大家谈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馆长):钧瓷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东西。我买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用钧瓷残片镶成的挂屏。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河南禹县钧窑的窑址被发现,大量外国人都涌去,包括德国人、日本人,都去抢这个残片。钧瓷的残片可以打磨后,镶在腰带上,显示自身特别有钱。现在是把腰带镀上金,镶上翡翠,那时镶一块钧瓷就可以了。

李移舟(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总经理):宋代钧瓷属于高古瓷类,近年来从边缘化的项目逐步走到艺术市场的台前,海外各拍卖公司都推了收藏家高古瓷专场,包括我们香港保利,已成为一个长设的拍卖项目。而汝窑洗、定窑大碗和官窑八方瓶的接连破亿使宋瓷精品成为器物市场的明星。内地买家参与度明显提升。国内市场限于政策原因只能做少量有传承无出土痕迹的海内外旧藏。宋钧窑瓷器精品很受欢迎,受国内外客人追捧。

仇国仕(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部主管):学者对陈设类钧窑瓷器标本的年代界定,的确影响了苏富比对这类瓷器的断代。以前被认为是宋代的钧瓷,现在多数定为明早期。但是,年代的界定并未影响到这类瓷器的价格,行情没有因此而波动。原因是宋代钧瓷精品数量稀少,品质较高、传承有序者珍罕。明早期是中国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不乏艺术精品,艺术性和价格都不会低于宋代制品。

业内人士:民钧瓷器相对陈设器数量较多,价格低一些。胎粗釉差品较多,精品价格在百万元以上。民窑制作工艺自然是比官窑瓷器要差一点,但是在古代钧窑烧造难度很大,能烧出合格的钧窑瓷器已经实属不易了,所以好东西永远有价格的,官窑民窑之分不是钧窑价格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要看东西。

业内人士:宋代钧窑精品太少了,就算有一般也不会摆到店里的,只要有了好东西,消息就会散出去,行家就会来找你。所以说宋代钧窑是不愁卖的,只要考虑价钱就可以了。但宋代钧窑瓷器的存世量实在是太少了,这是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

【宋】钧窑玫瑰紫红釉鼓钉洗

古钧窑瓷器的鉴定与鉴赏

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至唐代时其制作工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一例外。古钧瓷则不同,一改汉至唐以来“南青北白”的单色釉发展脉络,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窑变效果,使中国瓷器开始进入五彩斑斓的时代。源于唐代的钧瓷艺术,于宋代迎来第一个瓷器烧造的艺术高峰,成为宋代五大名瓷(哥、官、汝、钧、定)之一。

古钧窑瓷器的特征

古钧瓷在器物造型上十分丰富,其器物造型上主要分为以碗为代表的日用器和以花盆、瓶、罐等为主的陈设观赏器。古钧窑瓷器的器物造型有钧瓷碗、盘、洗、碟、盆、觚、奁、钵、瓶、炉、罐、尊等。从数量上看这些器物造型具有不均衡性。如古钧瓷碗的数量可能占到整个钧瓷总量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而古钧瓷罐的数量与之相比显得就比较少;尊和洗的数量更少一些,总之古钧窑瓷器各器物在造型上差异较大。

宋元瓷器是一个“惜釉”的时代,而古钧窑瓷器却一反常态,以厚釉为显著特征。古钧窑瓷的胎质稠密而非通透,且不精细,胎色泛灰,深色者几乎呈褐色,但胎骨坚硬。釉色为多次施釉,釉层肥厚、平静腻润,并时有流淌现象,且釉面常有扭曲的蚯蚓走泥纹。

古钧窑瓷器胎质细腻、致密、坚硬,在胎体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胎色种类繁多,胎色上以青、灰、褐胎等为主,常见的有灰白胎、橙色胎、黑胎、褐胎、灰胎、青灰胎、香灰胎、红胎、砖红胎、铁青胎等。从发掘出土钧瓷胎体的横截面上看,钧窑瓷器胎色多数为纯色,渐变色很少见。从窑口看,古钧瓷在胎色上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如曾为北宋宫廷烧造瓷器的河南禹县钧台窑和八卦洞窑所出土瓷器的胎色基本以香灰和青灰胎为主,器胎色种类逐渐增多,有见串色、偏色等现象,这一点也是鉴定古钧窑瓷器与其他窑口瓷器的一个重点。

【宋】钧窑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

古钧窑造假历程

古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逐渐衰败。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钧瓷烧造自此一蹶不振,几乎濒临绝境,尤其是古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

直到清光绪五年(1880),禹州镇钧瓷世家中的芦天恩、芦天福、芦天增兄弟三人受古董商高价收买宋钧的诱引,经过不懈努力,烧制出了色彩单调的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宋钧“雨过天晴”器,此后又在“天晴”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抹红、飞红等新工艺,虽然这种彩斑红暗,与“宋钧”相比较为呆板,但毕竟大大前进了一步。1907年,芦氏第二代艺人芦光东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钧瓷工匠,其作品“折沿盘”“乳钉罐”曾被误认为“宋钧”而被大英博物馆珍藏。芦氏家族烧制的钧瓷精品与宋钧相比,几能乱真,因此有“芦钧”之称,在当时古董商中间还流传有“谨防芦瓷,小心上当”之说。

芦氏仿宋钧是近代最早、也是较为成功的仿伪之作,对恢复钧瓷的生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精品之作虽已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但还是有较为明显的破绽,如仿宋钧釉绝无“蚯蚓走泥纹”,窑变红斑发暗,且内外各半,自成片段,不及宋钧自然。这与当时人们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古钧瓷窑变釉的呈色机理和烧制过程中釉面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还不能充分认识有很大关系。

古钧窑瓷器仿制品的大量出现应该是近几年来的事,这是受到收藏之风日甚、古董市场日趋活跃以及作伪者趋时牟利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古钧窑瓷器普遍不存在花纹装饰,故其作伪者主要是伪造真品的釉色和造型。

如何辨别古钧窑瓷器的真伪

首先,看其制作工艺。古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古钧瓷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现代仿钧瓷器有些是批量生产,它先用某种材料作成模具,然后用“注浆法”灌注成型。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瓷器胎壁厚薄均匀,分量较轻,更有粗制滥造者,由于修坯不精细,在器物的两侧可以触摸到模具的接缝痕,这是作伪者最拙劣的一种作法;聪明一些的则在器物的内部,如瓶类的瓶体内,人们不易察觉的部位,人为地粘些其他物质(如水泥)以达到古钧瓷厚重的感觉。或者在“注浆法”成型的器物内壁故意做出轮指痕,但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与真正“手拉坯”均匀的指痕不同,仿造出的轮指痕不仅粗糙,而且每一圈与每一圈的轮指痕分布极不均匀。

其次,看其釉色和釉质。宋代钧窑瓷器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匀净莹润,乳光内含,虽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由于中原地区地下水含量较少,土壤中的含碱量适中,所以无论是墓葬,还是窑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大块土锈粘结的现象。现代仿钧瓷不管是仿宋钧的造型,还是仿金、元时期的钧瓷的特征,其釉色多为天蓝釉,很少有天青、月白釉。作伪者为了使仿钧瓷达到与出土的古钧瓷相近的釉质,会刻意伪造土锈或作去浮光的处理,但其效果适得其反,给人的感觉是釉色发乌,不自然,其釉色会让人看后极不舒服。

古钧瓷釉面上的块状窑变斑为紫红色,仿品的窑变斑不是偏浅就是过深,其胎色也稍浅。由于古代胎泥淘练的工序繁复,所以胎质细腻致密,而现代钧瓷的胎泥淘练较为简单,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产生孔隙。

古钧瓷真伪的辨别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彻底掌握的学问,它需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学习、观察和揣摩,更需要经常了解现代钧瓷的发展状况及仿钧生产工艺变化的新动向。

元代山西霍窑白瓷


霍窑瓷一般指元代山西霍县陈村一带烧制的仿宋定窑白瓷器,在北方省份收藏市场上经常可以遇到,每每被当作宋金定瓷出售。霍窑又有霍县窑、彭窑之称,明洪武时曹昭《格古要论》记有:“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比青口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买骨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价收之,尤为可矣。”

清谷应泰《博物要览》载:“元时,彭均宝仿定窑烧于霍州者,名曰彭窑,又曰霍窑。”清宋琰《陶说》中说:“山西窑,在太原府榆次县,平定州。平阳府霍州。霍州所出者曰霍器。”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述:“霍器有三:一为宋霍州本来窑;一为元彭均宝仿造窑,其一则唐昌南镇霍仲初窑也。彭为上,仲品次之,霍州本来者又次之。”“元时彭均宝于霍州烧造。土脉细白,埴腻体薄,尚素。仿古定器,制折腰样甚整齐,当时以彭窑称焉。其佳者与定相埒,因亦呼新定器。”

霍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产品以白瓷为主。其鉴定要领为:

(1)胎体白而细腻,釉色洁白,但胎体薄而脆,甚至可以用手掰断;

(2)产品有仿定釉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

(3)装饰大多光素无纹,有的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

(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元代产品挖足较浅。

(5)装饰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宋定瓷碗盘足部满釉,而口部为无釉芒口的装饰法绝然不同,此为元霍窑白瓷在外观上最大的鉴定特征;

(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少有。

(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

(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屈斗宫古窑址


要了解中国的陶瓷,除了要了解景德镇的官窑,还要看看德化的民窑。德化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代表性窑口,目前已发现古窑址239处,贯穿西周、唐、宋、元、明、清几个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屈斗宫古窑址是德化宋元时期古窑的代表。

屈斗宫古窑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发现了,但受客观条件限制,直到1976年才真正开始挖掘。1976年,由省、地、县、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发掘,经考证属宋元时代古瓷窑址。1981年10月,被编入《中国名胜辞典》。1988年1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列为“十一五”规划64处重点大遗址的保护项目。

屈斗宫古窑址位于德化县城关,1976年发掘,属宋元古窑址。东西宽300米,南北长约150米,有17间窑址,出土800多件窑具和670件较为完整的器物。其产品以纯净莹润的乳白色为特征,其造型和烧制方法具有宋元时代瓷器的特点。古窑址的发现为判定东南亚出土的中国德化瓷器的窑口和断代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佐证,为研究海上“陶瓷之路”,陶器外销和宋元时期中外贸易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

屈斗宫古窑址,位于有“中国瓷都”之称的福建省德化县城东隅的宝美村。1988年1月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宋元古瓷窑址共 17间窑室的窑床,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完整或残缺的陶瓷器物。屈斗宫古窑址发掘的瓷器造型和烧制方法具有明显的宋元朝代瓷器的特征,它对研究宋元时期的中国民窑体系、瓷业生产规模、窑炉结构、烧制工艺、瓷器外销等都有重要价值,同时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和宋元时期中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越窑窑址


【概述】

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辆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

【总体特点】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唐朝文学家陆羽,在所著《茶经》中评价全国各地生产的茶碗,将越窑产品排在首位。许多文人还在作品中称颂越窑瓷器,如陆龟蒙的《秘色越器》,施肩吾的《蜀茗词》,顾况的《茶赋》。表现出越窑青瓷的秀雅。

【历史沿革】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越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我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乐平唐代南窑古瓷窑址:瓷业遗存见证历史


提起景德镇最早的瓷业遗存,人们总忘不了晚唐五代生产青瓷的湖田窑、黄泥头窑和兰田窑。但经考古研究表明,荣获“全国2013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乐平唐代南窑古瓷窑址历史最为久远。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它的出现将景德镇制瓷史向前推进了200年。

南窑遗址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的一个小山丘上,窑址东面丘陵连绵,山上柴薪丰富,小山坡上可以看到一处处隆起的脊状堆积物,这其中便有古代窑业废弃的瓷片。该遗址早在1964年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1983年乐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该处遗址始终“藏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11年10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窑遗址再次进行了重点调查。2013年,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3月至11月,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出2座龙窑遗迹、10个灰坑、1条灰沟和1条道路遗迹。其中一条龙窑遗迹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

“1号龙窑遗址长78.8米,出土了数十吨瓷片及一批宝贵的标本。窑室内多处部位保留排列整齐的原始状态的装烧坯件支座,对于了解当时龙窑的装窑量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南窑的生产流程、窑炉砌造技术、探索南窑的烧造工艺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史提供了依据。尤为独特的是,叠压在1号龙窑下面的另外一条龙窑,在窑床中段使用了方形减火坑的技术手法,这是以往龙窑遗迹中所不见的。”乐平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南窑所烧瓷器釉色种类较多,有青釉瓷、酱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绘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为主。值得关注的是青釉、酱黑釉腰鼓和器型硕大的大碗器,彰显了唐代赣鄱与西域地区文化交流频繁的史实。窑具有支座、匣钵、匣钵盖、间隔具、火照、利头、印模等。产品的烧造采用龙窑进行,器物的装烧多数采用瓷泥衬块间隔明火叠烧、衬块间隔明火套烧,少量高档产品诸如内、外壁满釉的青釉玉璧底碗、盘采用匣钵单件或者匣钵多件叠烧。这些对研究唐代青瓷窑场的窑位区分和器物装烧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方地区烧瓷窑炉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不仅如此,南窑遗址的遗存丰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运输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码头、陈腐池以及烧造产品的窑炉等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作坊遗迹,这些遗迹保存较好,连成一片,布局井然有序,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制瓷工艺流程等方面能够再现和复原南窑唐代制瓷的真实面貌,这在以往景德镇古代瓷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中是不多见的,在南方地区也是罕见的,为研究唐代南窑的制瓷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乐平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南窑遗址不仅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而且对探讨景德镇早期的陶瓷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窑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证史补史的作用。

秘色窑址 秘色瓷


即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的浙江余桃上林湖越窑。秘色之名始见于晚唐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诗》,唐人对此未加注释;南宋赵德麟《侯鲭录》释为:“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简介

所谓"秘色",据宋人解释是: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所以叫"秘色瓷"。如赵麟在《候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但有人认为,"秘色"并非神秘之"秘",也不是统治阶级所专有的意思,而是当时人们对青瓷那种色样之统称,就像晋代称青瓷为缥瓷一样。而日本的古陶瓷研究者认为:秘色即翡色,秘与翡乃一音之转。

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瓷碗、瓷盘、瓷碟,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得知,原来它们就是“秘色瓷”!这些秘色瓷色泽绿黄,晶莹润泽,尤其是其中两个银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径23.7厘米,碗口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内土黄色釉,外黑色漆皮,贴金双鸟和银白团花五朵,非常精美。这才让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风采。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专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

这些秘色瓷器的发现在我国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鉴定秘色瓷的时代和特点提供了标准器。

历史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山西古窑址都出产些什么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山西古窑址都出产些什么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用什么上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