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

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瓷砖有哪些 瓷砖种类

2021-02-18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

天青釉

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官史请示烧造御用瓷器的造型和设色,柴世宗答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采”。根据这一颜色创造出来的釉色叫“雨过天青色”,即是天青釉。有关文献中提到汝窑的釉色也叫天青。就藏品来看。天青釉发展到清初巳达顶点。康熙时期的官窑产品,天青釉略带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无开片,民窑的青色较深,釉层较厚。到雍正时,釉色幽淡隽永,更是引入入胜,但到乾隆以后,由于青料质劣,釉色阴沉,被称为“鬼脸蓝”。

豆青釉

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本来东青、豆青都属于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到清代就纯近绿色。明正德年间的豆青,色浅淡而闪黄;康熙时则色深,釉面润泽,釉质剪影。这是各式器皿上的豆青釉,均施于表面,器里及底部仍为白釉。

粉青釉

粉青为石灰碱釉的一种。它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或钛。粉青的作法是生坯挂釉,釉厚1—2.5厘米。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淡雅,有如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首创。宋代官窑和以后的景德镇都有成功的粉青产品。

秘色釉瓷

据《高斋漫录》记载,“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造,为供奉物,臣庶不得用,故曰秘色。”后来的文献都附和此说。实际上,秘色是青釉色调的一种,色泛灰蓝,釉面无光。秘色也并非始于钱氏,唐代已有,盛于五代,衰于南宋,元明时中断。宋时的余姚上林湖烧秘色瓷器,这时的釉色不再是那种青中微微闪黄的不成熟的还原色调,而是一泓清水般的湖绿色。因此国外也有将秘色称为翡色。

缥色釉

缥原为一种淡青色的帛。所谓“缥色”,就是指青瓷的如缥的釉色。瓯瓷的釉色就是缥色。其色淡青,在淡灰绿色中,青的成分较多。但由于火候不一,釉色也不太一致,有深灰绿,青绿,黄绿,甚至还有灰色和带烟焖暗红色。釉质分两种:一为透明玻璃釉,釉质较肥厚,多开片;一为不甚透明玻璃釉,经还原焰烧成。

青釉

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是出现于南方的青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我国历代的青釉都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加了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焰里烧成黄色,经过还原焰才成为青色。另一方面,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对釉的成色有很大关系。如古代的越窑、婺州窑青瓷油料中铁的含量在2--3%,釉色较深,呈豆青色或艾色;唐代瓯窑青瓷釉的氧化铁含量为1.54%,釉作淡青色;德青窑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来配制黑釉,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8%,因此色黑如漆。

象牙白釉

即明代德化窑的纯白釉。因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的含量不特别高,再加上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釉色特别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欧洲人又称这种釉色为鹅绒白、中国白。

青白釉

青白釉釉又叫影青。它是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的独创。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加上烧质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现出一点淡青色,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称青白釉。也有人将它叫作映青、隐青或罩青的。

南宋时,采用覆烧方法,青白釉瓷器产量激增,以景德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南方青白资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入元以后,青白釉略显青色,也不象宋代那样清澈透亮。

甜白釉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色彩来。甜白釉在清代还有烧造。康熙甜白釉有奶粉般的色泽,白而莹润,无纹片,也称奶白。

白釉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铁,器物烧出后必然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来。如果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小于0.75%,烧出来的就会是白釉。古代白瓷的制作,并不是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制,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这样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白度很高的白瓷。白釉出现于北朝。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至今所见的最早的白瓷。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中国瓷器的种类分成哪些?


中国瓷器的种类分成哪些?从收藏角度来说,看瓷器种类,瓷器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即单色釉瓷和彩绘瓷。单色釉瓷又分为素瓷和色釉瓷,二者均俗称为“一道釉”。中国明代以前是素瓷时代,明代以后才有了彩瓷的蓬勃发展。素瓷是指无论釉上和釉下都没有色彩的瓷器,没有绘制的花纹。素瓷是在通风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釉中所含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釉色。包括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四种。

青瓷:也叫绿瓷。釉中含有氧化铁,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发展到宋代时最著名的是龙泉窑。

黑瓷:也叫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著名的有建窑和德清窑。

白瓷:由于含铁量低而形成透明釉。最著名的有定窑和邢窑。白瓷的出现使得在瓷器上作

画成为可能,因此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白瓷:也叫影青、隐青、映青、罩青等。釉色介于青和白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

类冰类玉。

色釉瓷是指带有颜色的一道釉瓷器,是在密闭状态下烧制而成的,由于氧化铁、氧化铜等

含量不同以及烧制温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色。

色釉瓷包括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绿釉、紫釉等等。彩绘瓷就不是以釉色取胜了,而是以器型、

绘画和彩来取胜的瓷器。彩绘瓷的发展由青花开始,即在釉上或者釉下开始出现纹饰,随着发展,分别出现了青花、两彩、三彩、五彩、斗彩、粉彩、古铜彩、金彩等等。其中青花一般为釉下彩,三彩和五彩一般为釉上彩,而斗彩则是釉下青花而釉上五彩。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

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

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明代精致白釉的烧制成功,以铜为呈色剂的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使明代的瓷器丰富多彩。

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

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如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鲜红莹亮,色若朝霞,灿如霁日宣德霁红;釉下、釉上,互相掩映,柔和精巧的成化斗彩;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永乐薄胎甜白;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嘉靖、万历彩;还有黄、绿、紫相间成趣的素三彩,色如翡翠的孔雀绿、深沉幽净的霁青,娇艳柔美的浅黄,呈色稳定的矾红等等,都创始于明代,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尽态极妍。

粉彩:瓷器釉上彩装饰手法的一种,又名“软彩”。是在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产生的新品种,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珐琅彩: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陶瓷有多种的分类方法,一般人们习惯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①按用途来分,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陈列)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电器陶瓷,电子陶瓷,化工陶瓷,纺织陶瓷,透千(燃气输机)陶瓷等等。

②按是否施釉来分,可分为有釉陶瓷和无釉陶瓷两类。

⑧人们为了生产、研究和学习上的方便,有时不按化学组成,而根据陶瓷的性能,把它们分为高强度陶瓷,铁电陶瓷、耐酸陶瓷,高温陶瓷、压电陶瓷,高韧性陶瓷,电解质陶瓷、光学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磁性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④可简单分为硬质瓷,软质瓷、特种瓷三大类。

我国所产的瓷器以硬质瓷为主。硬质瓷器,坯体组成熔剂量少,烧成温度高,在1360℃以上色白质坚,呈半透明状,有好的强度,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是电气的不良传导体,如电瓷、高级餐具瓷,化学用瓷,普通日用瓷等均属此类,也可叫长石釉瓷。

软质瓷器与硬质瓷不同点是坯体内含的熔剂较多,烧成温度稍低,在1300℃以下,因此它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介电强度均低,一般工业瓷中不用软质瓷,其特点是半透明度高,多制美术瓷,卫生用瓷,瓷砖及各种装饰瓷等,通常如骨灰瓷、熔块瓷属于此类。

特种瓷种类很多,多以各种氧化物为主体,如高铝质瓷,它是以氧化铝为主,镁质瓷,以氧化镁为主;滑石质瓷,以滑石为主;铍质瓷,以氧化铍或绿柱石为主;锆质瓷,以氧化锆为主;钛质瓷,以氧化钛为主。

上述特种瓷的特点多是,由不含粘土或含极少量的粘土的制品,成型多用干压、高压方法,在国防工业,重工业中多用此类瓷,如火箭,导弹上的挡板,飞机、汽车上用的火花塞,收音机,内用的半导体,快速切削用的瓷刀等等。

从装饰手法来说分三类:1、胎装饰多为印花、划花、刻花、堆贴、绞胎等2、釉装饰单色釉(青瓷、白瓷、黄瓷、蓝瓷、绿瓷等单一色泽釉色的瓷器)、结晶釉(兔毫、油滴、铁锈斑、茶叶末釉等含结晶物质的釉面装饰)、花色釉(窑变釉等)、纹片釉(就是釉面有裂纹的那种啦~像哥窑)3、彩装饰釉下彩(青花啊,釉里红,釉下三彩等)、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等)、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斗彩)

清朝青花瓷分成哪些种类?


清朝青花瓷分成哪些种类?瓷器就是中国的代表,清朝时期的青花瓷发展,达到了我国瓷器文化的一个顶峰,清朝的青花瓷多种多样,工艺也十分成熟,本文介绍的就是清朝时期的青花瓷种类。

青花瓷是我国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知名的瓷器。青花瓷的烧成率比较高,颜色的稳定性也较好,所以作为收藏、摆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瓶类。清朝康熙年间的青花瓷造型非常丰富,既有仿古的,也有创新的,瓶类是青花瓷中最为多样的造型。一般来说瓶类主要是用于陈设、观赏的,在早期,瓶子的造型是瓶高颈粗,而到了晚期就变成了瓶矮颈短。

梅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瓶类造型,造型基本上是唇口小,颈短,有平肩以及溜肩两种造型。

2、罐类。康熙年间既有延续顺治时期的将军罐,也有创新的鼓式盖罐、狮钮盖罐、粥罐等等,这些大多是民窑的产品。

3、尊类。摇铃尊是康熙官窑瓷器的一种创新的样式,摇铃尊的底是平的,而内部是凹进去的,比较常见的品种有青花以及釉里红。凤尾尊也是在康熙年间比较流行的一种尊类的样式,它的线条十分优美、流畅,大多数出现在康熙中、晚期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没有款识的。

4、花觚类。花觚类的大器很多,大多是在康熙早、中期所生产的,一般是民窑的产品,器形十分高大。

5、壶类。鼻烟壶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但是它的样式非常的单一化,唇口很小,在外面绘有缠枝莲花、折枝菊花以及寒江独钓图。

6、杯类。铃铛杯是康熙年间特别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杯类之一。

7、盒类。盒类包括圆盒、四节圆盒、小印泥盒、串铃盒、棋子盒等等。

8、盘类。盘类在康熙早、中晚期都有烧制,主要是作为生活用器。盘类可以分为高足盘、花口盘、方盘、折沿盘、撇口盘、菊瓣盘等等。

哪些窑口的瓷器是单色釉?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

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因为少了彩绘,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

单色釉瓷器最近在各大拍卖行疯狂成交,那么问题来了,单色釉都由哪些窑口出产呢?

主产单色釉的窑口有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越窑等。

单色釉的瓷器大多是宋代瓷器,宋瓷现如今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非常好,所以各大拍行只要有宋代单色釉瓷器出现就会成为众藏家争夺对象。

瓷器收藏:单色釉主要有哪些釉色


瓷器收藏:单色釉主要有哪些釉色?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那么,单色釉主要有哪些釉色呢?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清代单色釉瓷器


清代单色釉瓷器继承了明代单色釉瓷器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仅从瓷器制作工艺层面来看,无疑是中国单色釉陶瓷制作史上的高峰。单色釉即色彩单一的釉,有时也被称为一道釉或纯色釉。瓷胚表面施以釉浆后送入窑内烧制,因釉中特定的化学组分而烧制出不同的颜色效果,也有些在烧制时会发生窑变,达到另类的色彩效果,此类呈现单一釉色的瓷器均属于单色釉瓷器。

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瓷器由于施加釉料中的成分不同,最终烧制出的颜色会有很大差异,如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铁元素,这种釉烧制后一般变为青色,被称为青釉瓷器。有些釉里面含有特定比例的铜元素,这种釉烧制后一般呈现出红色,被称为红釉瓷器。釉大致可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但无论是高温釉还是低温釉,它们所呈现的色彩都是取决于釉中所含的金属矿物质,如铁、铜、钴、锰、金、锑、锡等着色剂。而釉中其他的成分,如石英、石灰、长石、硼砂、土、植物灰、溶剂等不同配料中所含的氧化矽、三氧化二铝以及坯土的成分,决定釉的亮度、透明度、浓度、耐高温度、膨胀收缩度等特性。理想的釉色除了制作和配方外,还取决于火的烧制过程,在烧制瓷器器物中,常常一个配方成分相同的釉,因为受到烧制温度、氧化气氛、燃料、气候以及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器物表面产生不同的颜色。下面选择几件精美清代单色釉瓷器以供大家欣赏。

清康熙郎窑红蒜头瓶(见图1),高41.5厘米,径长18.5厘米,形似蒜头但颈部细长,亦被称作虎爪瓶。该瓶的釉色鲜红浓艳,又不失莹透,具有明显的玻璃质感,光彩极为夺目。由于郎窑红釉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导致瓶身上方的颜色较为浅淡,而越往瓶身下部,越是色沉釉厚,红色也就越为浓重,如初凝的牛血一般,可谓“牛血红”。尽管釉垂流现象明显,但整体釉面十分匀称,色泽变化十分均匀,依然属于单色釉,不仅如此,垂釉恰好终止在底足周围,如刀削般整齐。瓶口由于垂釉而显露出粉白淡青的胎骨,与鲜红的器身相互依衬,具有郎窑红的独特风格,俗称“灯草口”。清早时期的红瓷釉分为好几种,如郎窑红、霁红、豇豆红等,以其中最为出名的郎窑红为例,该釉由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烧制而成,其名字便取自这位督陶官的姓氏。郎窑红釉的釉色极为鲜红,犹如红宝石一般,所以又被人唤作“红宝石”。

豇豆红暗刻夔龙太白尊(见图2),高8.8厘米,底径12厘米,口径3.3厘米。豇豆红釉太白尊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广腹,浅圈足。器內器底施白釉,浆白硬朗,底部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为文房珍品。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为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

清乾隆天蓝釉暗花花觚(见图3),高21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6厘米。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桶形腰,胫部外撇,凸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及底足暗刻回形纹。外底施白釉。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内外施天蓝釉,釉色淡雅,釉面洁净光润,足边无釉。“天蓝釉”制作是在铁青的釉料中掺钴土矿经高温烧成,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淡雅悦目,呈色匀净。有的器身还有精细的暗刻花纹饰。

湖北省博物馆藏乾隆时期茄紫皮釉爵(见图4),通柱高10.9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4.9厘米。茄皮紫釉,低温釉之一,颜色似茄皮,故名。瓷爵敞口深腹,杯口左右两侧中心处立两柱,下承三个高撇足。釉质紫中泛蓝,莹润光滑。器形仿青铜器式样,主要用于祭祀或陈设。“茄紫皮”釉瓷器的出现时间较早,在明万历年间已经可见,其釉色为浓郁的黑色。而清代早期烧制的“茄紫皮”釉则有所不同,这一时期所烧制的瓷器釉色如同鲜嫩的茄皮一般,釉面澄亮灼烁。这种独特的釉色得益于其釉料中掺杂的锰元素,正是由于锰的存在,才能使器物表面呈现如此美丽的紫色,该颜色釉的产生,应该说是中国陶瓷制作工艺上一次成功的发明。茄皮紫釉釉色工艺比较苛刻,若是普通的氧化锰,只能烧制出褐色,而茄皮紫釉的釉料中额外加入了一些碱分,因此能够呈现出奇异的紫色,并且所用碱分的比例要求十分高,太少或太多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特别是碱分过多会降低釉对潮湿的抵抗能力,导致釉极易剥落。

湖北省博物馆藏康熙款黄釉大碗(见图5),通高16.4厘米,口径37.7厘米,底径16.2厘米,此碗大气磅礴,釉色艳丽纯正,胎土细腻白净坚实,拉胚精细。早清时期的黄秞瓷沿袭了明代工艺,并仿制宣德和弘治时期的风格,融合了暗刻、划、印、雕等高超的装饰工艺,具有鲜明的创新和突破性,成功甩掉了以往“素面朝天”的形象标签,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由于其色彩所具有的特殊含义而被皇室所垄断。

湖北省博物馆藏哥釉葵瓣碗(见图6),高5.6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4.5厘米,碗呈葵瓣花形。深弧腹,圈足。内、外及足内均施仿哥釉,釉层较厚,釉面开片大小相错。

清康熙苹果青釉瓶(见图7),高21.2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8.9厘米。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青釉是我国传统的色釉,系以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类冰似玉,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釉瓷器进一步发展,在釉色控制技术方面更加娴熟,烧造出大量粉青、冬青、翠青釉等名贵青釉瓷器。

湖北省博物馆藏道光冬青釉盘(见图8),高34.4厘米,口径16.9厘米,底径11厘米。盘釉冬青色,釉层均匀,色泽温润。“冬青”色泽深浅适宜,青中泛绿,釉面均细润坚致,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就仿古方面而言,清代单色釉瓷器可谓成效卓然。有资料记载,当时官、民窑都热衷于仿制,主仿宋代的五大名窑,其中御窑仿品中不乏佳品。清代的仿古单色釉瓷器,采用二次以上施釉工艺,将各种不同色釉施于一器的“窑变釉”。先将胚体经高温素烧,再施釉在低温炉火中烧成“炉钧釉”。清《南窑笔记》云“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还有仿龙泉窑“豆青”“冬青”与“粉青”的青釉。呈色剂为氧化铁,因铁含量各异固最终呈现的青色也不尽相同。

单色釉瓷器既有独特的釉色美外,又有独特的器物器型美。为了适应各种需求,清代单色釉瓷器不仅有碗、盘、盂、碟、茶壶、渣斗等生活用瓷器,还有各种造型的瓶、尊、罐、花盆、盆托、香炉等陈设瓷器以及笔架,笔筒、笔洗、印泥盒等文房用具等。清代单色釉瓷器,是清代瓷器制作工艺的华丽侧影,目前馆藏和传世的清代单色釉瓷器,正是对该时期瓷器制作工艺最完美的诠释,也是我们赏析清代单色釉瓷器的最好历史载体。

“暂得楼”单色釉瓷器


▲清雍正 炉钧釉蒜头瓶

“皇朝盛世——宫廷御瓷萃珍专场”气象堂皇,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御瓷精品而成,首推曾多次出版、展览并广受业界推崇的“暂得楼”单色釉瓷器精品七件。

“暂得楼”专题为香港瓷器收藏大家胡惠春先生旧藏,其私人珍藏清代单色釉官窑瓷器享誉海内外,素有“精、雅、美”之誉。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代表了景德镇瓷业的最高水准,而这段时期的官窑单色釉瓷器,又是清瓷中最精彩的部分,官窑中,往往烧制一两百件才能得到一件单色釉成品,名贵非凡。胡惠春先生旧藏单色釉瓷器精华,曾于2005年至2008年间相继在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首都博物馆做巡回展览,轰动陶瓷界,是举世公认的古代陶瓷精品收藏。

其中“清雍正炉钧釉蒜头瓶”其尺寸、造型及釉色均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炉钧釉蒜头瓶近似,为传世至今的雍正朝低温釉名品。口作蒜头形,弧形长颈,溜肩,垂腹,高圈足外撇,通体光素无纹,只肩部及足端各饰一周凸棱,显得古朴而秀美。足端无釉处涂酱色料一周,足底刻“雍正年制”阳文篆书款。整器通体施炉钧釉,釉层肥厚,釉面滋润匀净,松石绿及浅紫红在垂流中变化万千,交融呈一体。釉中诸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妙不可言。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青金蓝釉蒜头瓶,其造型、尺寸均与本品相同。

另一件“清乾隆青釉夔纹瓶”造型挺拔秀雅,通体施以肥厚的青釉,“如冰类玉”的釉汁质感温润清雅,又有减地法雕刻而成的纹样饰于其身,颈部为蕉叶纹和朵花纹交错分布,肩部饰以与颈部相同的朵花纹形成纹饰带,肩部有一周如意云头纹,下团状夔纹均匀分布于腹部一周,胫部饰朵花纹及如意云头纹各一周款。瓶身各类纹样在浓郁的釉层下若隐若现,清新而含蓄,配以雅致的体态,实在赏心悦目。纵观国内外公私著录,不见有与本品造型、纹饰皆相似者,故该瓶当为海内外孤品,其珍罕程度自不言而喻。

高温颜色釉的种类有哪些


高温颜色釉是由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装饰在胚胎上,经过高温1380度,自然形成的有色陶瓷,每件陶瓷都是孤品,绝品,正因为它的独一无二,所以它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那么高温颜色釉的种类有哪些呢?

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的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青釉、红釉、花釉、黑釉、蓝釉、黄釉、绿釉等颜色釉系统。在此以青釉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青釉系统,主要有影青、粉青、豆青、龙泉、天青、玉青、蛋青、茶叶青、梅子青、翠青等。其中以影青、豆青、天青装饰的日用瓷盛销不衰。在景德镇众多生产瓷器的厂家中,“宝瓷林”算得上生产高温颜色釉的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其出品的豆青、天青、祭红、霁蓝等高温颜色釉产品釉色厚实、釉面光洁莹润,器型婉约而大方。

二是结晶釉系统。它是在窑变花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晶成分,使釉面在形成玻璃的过程中再形成过饱的溶度,由液相过渡到固相——从液相中析出结晶。

三是三阳开泰。由郎红、乌金两种色釉组成,但两种釉料所要求的烧成温度并不相同。

此外,还有紫金釉(又名酱色釉)、无光釉、裂纹釉、彩虹釉、珍珠釉、变色釉(添加稀土原料的色釉)等等

什么叫颜色釉?有哪些著名种类?


如果在釉料中加入某种氧化金属,或着色剂,烧成后釉面就会呈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或呈数种不同颜色的釉叫做颜色釉。

我国的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

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

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焰红等;

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鳝鱼黄、粉黄等;

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

黑色的如:乌金、铁锈花、变天目,无光黑等。

其它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纺釉、唐三彩、龙泉釉、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三阳开泰"、霁蓝釉等。

还有种类繁多的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象牙黄,鱼子黄,天蓝,深蓝,鱼子蓝,宝石蓝;深茄,淡茄,炉均,古铜,黑地浇紫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单色釉分成哪些种类?》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