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大理石瓷砖 > 导航 >

搭建创意平台,重塑陶都荣光

搭建创意平台,重塑陶都荣光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木地板好还是瓷砖好

2021-04-01

【www.taoci52.com - 大理石瓷砖】

——从千年瓷都看长沙铜官窑复兴·创新篇

江西景德镇是千年瓷都,长沙铜官镇是千年陶都,复兴千年陶都的荣光是长沙人的梦想。日前,长沙市与景德镇市签订推动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促进、资源共享、企业合作、文化共建、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人才培养、招商引智等方面加强合作,共谋陶瓷产业发展。近年来,产业发展走在了前列,创造了许多值得长沙铜官窑借鉴的经验。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景德镇市及长沙铜官镇相关人士,从创新、人才等方面为长沙铜官窑的复兴寻求良方。

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因历代设立官窑而闻名世界。陶瓷一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去年,景德镇实现陶瓷产业总产值291.6亿元。近几年,其重点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中打造了高新区陶瓷工业园、陶瓷科技园、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形成了以陶瓷文化和科技创新为基础,以高技术陶瓷为支柱,以高档日用瓷和陈设艺术瓷为主体,以建筑卫生瓷为辅助的陶瓷产业新格局。景德镇在搭建创意平台,兴建产业基地,促进产业升级,走陶瓷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等方面创造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A兴建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升级

景德镇经验

10年前,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诞生了大批以传统陶瓷绘画为代表的大师,满足高端艺术品与礼品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近2万户小作坊,由于产业链完备、分工很细,使陶瓷进入门槛降到极低,大量本地人在一味模仿古瓷,把传统陶瓷产业推到了地摊货边缘。近两年,景德镇政府主导搭建产业孵化平台,着力建设建国瓷厂、陶溪川陶瓷文创园、三宝国际陶艺村、名坊园陶瓷产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把各种新的陶瓷与文创元素集中起来,推动了产业升级。“投资4亿元,在老厂改造基础上打造的陶溪川陶瓷文创园可说是景德镇市推动陶瓷产业发展的大手笔,这里将建成我国首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一站式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体验创意园区,是名副其实的‘CHINA’坊。”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艾春龙说。

铜官思考wWW.tAOcI52.cOM

“景德镇陶溪川的整体开发、规划设计给我们很大启迪:针对原国有陶瓷企业破产后闲置厂房,如何进行改制、重组,如何综合开发,如何吸纳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与企业,打造集艺术创作、交流、展示及商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铜官镇党委书记周志国说,铜官有大量的工业遗存与闲置资产,但缺乏整合;产业规划已经做了布局,但没有有效推动;各个老厂主体依然被铜官传统项目租赁使用,没有来得及调整。从现状看,铜官可以学习陶溪川大规模整体开发、规划、运营理念:先期以一个厂(约100亩)试点先行,命名为“湘台文创园示范园”“铜官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园”,集中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发挥扶持资金和金融产业资金的杠杆作用,聚集3-5个成熟示范企业及一批艺术家工作室,引进培训机构、陶瓷研究所等配套重点产业链项目,建立大学生创客创意集市,把创意、创客、设计、培训、研发、集市、艺术平台、工作平台集合起来,做一个铜官陶瓷及文创产业的孵化器、加速器。

B创意引领,融合发展

景德镇经验

“有创意才有生命,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以创意为引领。”景德镇汉光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游宇说。李游宇是岳阳人,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说,陶瓷工艺必须走融合之路,与现代设计对接,使其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而不是简单重复的模仿品。“现代陶瓷设计必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之前景德镇多生产福、禄、寿三星陶瓷产品,后来以这些为内容的产品没有市场了,怎么办?我想,现代人对生肖感兴趣,于是设计了一批生肖陶瓷,销路非常好。”同样是湖南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学院教授周国桢说。据了解,景德镇过去以大师瓷、高端艺术瓷为骄傲,以艺术品、礼品市场为重点,随着中央作风建设深度开展以及80、90后审美观和消费习惯的改变,陶瓷产品市场产生了重大转变,景德镇近10年,最为活跃和快速成长的则是茶器市场,广大青年学子也是依托茶器、家居陈设陶器为主体开展创新创业。

铜官思考

“铜官产业复兴的选择点,必须充分依托丰富的陶土资源、健康概念,瞄准茶器、餐具、家居陈设等日用生活陶瓷市场,才能孵化出一批引领性企业与项目,要把铜官打造成为湖南健康日用生活陶瓷产业化基地。”铜官陶瓷行业协会会长余立山表示。

非遗传人“泥人刘”刘坤庭在铜官窑技艺的传承创新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为了使自己的雕塑造型更有美感,1981年至1983年,刘坤庭师从周轻鼎教授,专攻城市园林雕塑和动物雕塑,技艺日趋成熟。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泥人刘”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打开市场。创意是铜官窑的生存之本,融合也是铜官窑的生存之道。铜官镇的制陶大师、非遗传人彭望球便提出了一条铜官陶器与黑茶的融合之道。在他的工作室内,最多的是茶陶器具,高矮方扁,形态各异。“湖南有着悠久的茶历史,可惜却没有与之相应的茶文化以及配套的器皿。”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彭望球专门为茶做陶器,并形成了茶陶器产业,给予陶器新的生命。

“铜官窑是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在当下又是一种文化产业符号,将这两种符号都完美呈现出来是现实的需要,我相信,铜官窑在继承传统、融合创新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出一条独具一格的道路,会呈现自己独特的风姿。”望城区政协主席骆志平说。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江西陶瓷现身第九届合肥文博会 重塑昔日荣光


编者按:18日上午,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主会场设置11个主题展,32个分会场,将举办47项文化活动,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国际文化精品展、文化+旅游展、文化+科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互联网+机器人展等展馆纷纷亮相。

“与中国文化交流打开了工艺品销路,边境贸易卖一年不如在这卖上几天。”来自巴基斯坦的ASAD说起和中国兄弟做生意显得很兴奋,去年他第一次参加文博会就把带来的工艺品销售一空,文博会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之最!“丝路”元素亮相文博会

据主办方介绍,历届文博会以巴基斯坦展品居多,与以往相比今年文博会有着重大突破,是国际元素最丰富的一届,特别开设的“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总面积600㎡,聚集着11个国家国际客商,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异域文化。“无论是参展企业数量、展品内容还是展览面积均创新高。规模宏大,种类丰富。”相关负责人说。

走进国际文化精品展区,就像走上昔日的古丝绸之路。大气庄重的异形展位在各色外国手工艺品的装点下,增添了浪漫的气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伊朗、埃及、马里、肯尼亚、赞比亚、乌干达、加纳、塞内加尔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及地域特色文化产品呈现在游客眼前。

ASAD在第八届文博会初次试水,带来的5000余件巴基斯坦铜雕工艺品销售一空。来到中国免不了入乡随俗,在贸易往来上,ASAD总结出做生意的小窍门:“中国兄弟喜欢在购物时享受砍价的乐趣,当初刚接触我实打实的报价,结果以为我不好说话,反而不跟我做生意。”

为了迎合文化差异的区别,ASAD只好把价格报高一点点,然后让游客大肆砍价,这样生意反而更好做,两国文化的碰撞让ASAD感受到中国文化“很有意思”。说起对中国元素的热诚,他特别喜欢产自景德镇的青花瓷,用ASAD的话说“光滑、精美、细腻、剔透,大概都不能形容它的得天独厚。”

跑火!展馆商客络绎不绝

“这个要3000元,出自大师手笔,旁边的可以少点。”在一处展区内,做陶瓷生意的商人老何正在接待安徽商客,话语间一宗上万元的交易瞬间完成,老何已经连续五届参加合肥文博会,如此多的文化同时展现,给予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江西,走到哪都享誉盛名。

“今年有30余个展示区域,作为其中一个小分区,开展仅一小时成交价格达3万元。”老何说,之所以有人青睐,多亏了景德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尤其是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

“我认为这次不少亚非国家参展,国际范十足,陶瓷、外国工艺品等重新呈现,仿佛重塑了昔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老何有感而发。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周红通过瓷盘手绘,引得八方游客驻足,不论男女老少,国际友人,均被神奇的技法吸引,一滴油墨泼在瓷器上,巧夺天工的勾勒,梅花从一瓣到成型,惟妙惟肖的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据悉,江西工艺美术学会已连续九届应邀带队参加合肥文博会,常务理事张金萍介绍,去年整个在展会上的成交额在100万元左右。“随着新型经济形态的转变,电商兴起,今年展区大幅缩小,愿意前来参展的陶瓷商减少了一半。”张金萍说,国际贸易平台的开拓以及我省“一带一路”的有效连结,陶瓷市场正向多元化发展,预计今年的成交额约在50万元左右。

搭建陶瓷博览会平台 实现陶瓷产业发展


近日,副省长洪礼和在省人民政府五楼第二会议室出席了2009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专题汇报协调会。他在仔细听取专题汇报后作了讲话,并就进一步做好2009瓷博会筹备工作提出要求:通过搭建陶瓷博览会这一平台,更好实现产业发展,尤其要把招商引资和扩大效益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紧紧抓住不放;以瓷博会为平台,打造景德镇乃至江西省开放型经济的品牌,提升景德镇乃至江西省的对外开放形象。

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世忠主持汇报会。省委宣传部、省商务厅、省贸促侨办、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省广电局等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放参加了专题汇报会并讲话。副市长、2009瓷博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黄康明代表市政府汇报了瓷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情况,瓷博会执委会办公室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洪礼和在听取汇报后,对瓷博会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洪礼和要求,目前,瓷博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今年又适逢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部门要全力以赴,周密部署,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做好瓷博会期间的会场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客商邀请力度,要利用剩下不多的时间,做好重点客商的邀请和落实。景德镇市作为东道主,要尽快制定周密的接待方案,精心布置好会场,营造浓厚氛围,给参会客商留下美好的印象。

与此同时,各新闻媒体也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找亮点、抓特色,加大宣传力度,以此为契机,宣传景德镇、宣传江西。

李放在讲话中对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各部门多年来给予瓷博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感谢。他说,景德镇将充分利用瓷博会这个平台,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同时,景德镇作为江西省乃至中国的一张对外名片,恳请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各有关部门给予瓷博会更大支持。

汇报会上,与会省直各有关部门明确表态,将尽全力予以支持。

景德镇市搭建陶瓷科技创新平台


近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景德镇市2009年度在陶瓷科技产业领域的研究《钛矿型铁电铁磁材料的研究》、《环保型纳米陶瓷粉体产业化与推广应用》分别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及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陶瓷自主创新方面又取得了突破。

众所周知,陶瓷科技产业是该市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提升陶瓷自主创新能力属该市当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促进景德镇传统陶瓷的升级换代,将传统陶瓷推陈出新,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该市还着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朝着高效率、高附加值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员工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真正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上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使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介绍,该市目前在为陶瓷科技产业领域搭建宽阔的平台。首先,是与部、省共建陶瓷科技城,其中包含了“氧化锆陶瓷插芯精密注射成型用颗粒”、“新型透明陶瓷发光管的制备与中式”等科研项目。其次,2010年4月,景德镇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标志着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建设十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提升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能力。2009年,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新增实施各级各类项目31项,取得科技成果7项,申请专利16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14项、2项,授权专利6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4项、2项,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8项。

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专利信息资料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收录了中国陶瓷专利125万多条以及美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六国两组织的陶瓷专利255万条;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为1200多家陶瓷出口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服务,检测项目7168项。另外,争取江西省陶瓷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早日进入国家级产学研战略联盟、争取将该市首家省级高新区推进为国家级高新区,为陶瓷科技产业提供一个更高的创新平台,共同推进科技产业工程。

紧紧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设陶瓷科技产业工程。该市切实做到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科技创新新跨越,有效推进景德镇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建立、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构筑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从而更好地推动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31家企业入园12个品牌落户 景瓷搭建发展新平台


作为景德镇市吸纳国内外陶瓷企业及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一个新基地,启动两年的工业园,经过市场化运作,已初现“聚集”效应,入园陶瓷企业已达31家,国内外陶瓷知名品牌中已有12个在此“落户”。陶瓷工业园正成为再度起跳的一个新平台。

工业园特别注重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园内有完整的绿地系统。仅公共绿地就包括“一场、一带、两园、四绿地”:即园区中心广场,昌江沿岸的滨江绿化带,中华瓷园和居住公园以及分别位于四个工业小区内的绿地。

启动两年来,按照“利用收购储备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变现资金,依靠商住配套项目的适度开发筹措资金,据此对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实行有计划、滚动式开发”的思路,目前,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陶瓷工业园内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捷报”频传。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园区项目部就接待参观、考察的国内外客商近千人。台商独资企业台达陶瓷原料股份公司现已入驻工业园,作为亚洲最大的陶瓷原料生产企业之一,该企业的落户投产标志着原料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艺术、景光、陶机等一批本地国有企业,也在改制后纷纷落户陶瓷工业园。现在,入驻陶瓷工业园的企业已达31家,其中外资企业8家,民营企业13家,国外知名企业一家。现有入园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

瓷交会为淄博建陶工业园的生产企业搭建交易平台


首届中国(淄川)瓷砖卫浴商品交易会,得到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朱勇毅等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本次瓷砖卫浴商品交易会定位准确,立足实际,是一次务实、实效的盛会。

广东、福建等9个省市的陶瓷协会负责人,四川夹江、广东佛山等12家建陶市场负责人光临洽谈,给全国第二大建陶基地——淄博建陶工业园173家生产企业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拥有国际一流建陶生产线,又有着‘地产品’的极大优势。现在就看我们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壮大自己,加快品牌的培育和成长。”山东耿瓷集团董事长王兴农说。目前耿瓷集团拥有4个直属公司,年产能力达1500万平方米。今年1月又投资6000万元新上了两条现代化生产线,8月份即可投产,届时将增加生产能力800万平方米。“这种机遇不抓住,后悔都来不及。”王兴农说。淄博统一陶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主动出击,巡回于交易会场间,请前来参会的客商到公司内进行考察,相继与河北、河南等地的客商签订了总代理协议。

“‘瓷交会’的举办,目的之一就是为淄博建陶工业园的生产企业搭建起一个更大的交易平台。同时,通过这种交易会,进一步开阔企业家的视野,使他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学到更多东西。更关键的是让他们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的永久竞争力。现在看来,这一目的已经有了初步效果。”双杨镇党委书记宗学兆说。

集合效应,汇成了一股信息流,在淄川建材城的财富链条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据淄川建材城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交易会结束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新的品牌商到这里咨询、洽谈,寻求发展商机。“新品牌的不断加盟,提升了建材城的高度,提高了建材城的竞争力。特别是著名品牌的加入,形成了建材城持久的魅力。”管委会主任宋磊介绍。更为重要的是,看到外地品牌所形成的高附加值,让淄川众多企业家开始注重自己产品的形象“包装”。淄川建陶工业园虽已拥有“皇冠”、“东鹏”、“亚西亚”等4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耿瓷”等9个全国免检产品,“中川”、“耿瓷”、“狮王”、“常鑫”等14个省级著名商标和省级名牌,但他们仍不满足,日前,耿瓷集团等企业又申报了一批省级和全国品牌。“不是我们的实力没达到,而是我们的观念和意识还明显滞后。”一位建陶企业负责人说。

景德镇将瓷博会打造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2009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许爱民在欢迎辞中表示,陶瓷文化积淀深厚的景德镇,将通过扬优成势打造陶瓷艺术的全国、全球性创意经济城市。而从2009瓷博会举办前后的种种迹象我们不难发现,千年瓷都景德镇着力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已开始浮出水面。

2010年的瓷博会将如何更好地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瓷博会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市瓷局副局长刘子力介绍说,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不断去打造,储备资源和能量,我们会在历届瓷博会的基础上不断得去深化、挖掘、做实,开辟一条正确道路。2010年瓷博会将联姻外来陶瓷文化、设立陶瓷文化创意展馆等等,将它精心打造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平台。

最大的对外交流 对内沟通的信息平台 

刘子力说,瓷博会是文化创意产业一个最大的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这个平台囊括了国际国内、兄弟产值区、兄弟窑口不同文化、科技、思维,他们所有的信息都汇聚在瓷博会这个大平台里。当时搭建这个平台的初衷是扩大贸易,做大产业,同时,也是为加强沟通,做深做实文化,也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定位是在产业,不光是文化。它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做大产业,以文化来强壮产业,使这个产业很有底蕴,能够非常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壮大。这才是文化产业。所以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是信息交流平台。

瓷博会做为景德镇对外交流,对内沟通的一个平台,刘子力说,瓷博会有很多对外交流的资源,我们要肩负借他山之石来壮大自己机会的责任,把景德镇文化、企业通过瓷博会介绍出去,以展会为载体的经济实体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个渠道把景德镇创意产业推出去,引进来。把别人的好东西借鉴过来,更大范围的搭好平台,做好交流,做好文化使者和产业使者。

参展实体最多的盛会 最具前沿性和国际化

瓷博会是一个全世界、国内国际的各种陶瓷文化汇聚景德镇,代表不同陶瓷文化风格的参展实体最多的盛会,其内容独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国内的5大名窑,十大窑口都有到景德镇来参展,带来不同的窑系文化,不同的陶瓷文明。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具特色,非常有文化实力。刘子力说,这些洋洋大观逐步变成瓷博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其核心就是来源于不同窑系的陶瓷文化,风格各异的实体实物把他们的传统和观念带到景德镇,充实了瓷博会的内容。

每年瓷博会都着重打造文化内涵,试图借文化内涵把瓷博会产业做大,从哪些方面体现呢?刘子力说,首先我们把景德镇艺术陶瓷做为瓷博会最具吸引眼球的一块磁铁来打造,把艺术品作为展会的核心,吸引全世界,吸引全国的陶瓷从业人员到这里来寻找灵感,感受文明,也是景德镇文化内涵,借此来壮大景德镇自己的实力,打造瓷博会产业的实力。第二,着重打造当代国际陶瓷艺术的核心展,请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陶艺家来景德镇布展,使瓷博会更具前沿性,更具国际化,使它的魅力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国际化内容。第三,每年都邀请十大名窑的传承代表来景德镇布展,把当今中国十大名窑发展的新东西,跟景德镇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交融嫁接。锲而不舍的每年一届一届接力棒的打造,使瓷博会具有前沿性,国际化,同时把它努力变成瓷博会的核心竞争力,使瓷博会更具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使博览会能够把贸易在这个平台上做得更大,客户邀请的更多,更广范围的市场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这是瓷博会想做的目标,实际上我们也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联姻外来陶瓷文化 设立陶瓷文化创意展馆

当记者问到下一步瓷博会有什么具体安排时,刘子力说,首先主要的工作肯定还是循着瓷博会的“搭好平台,扩大贸易,打响品牌,做大产业”的主要脉络去做实,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深化。今年瓷博会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到每个产值区、窑口去跟他们当地传承机构和文博系统沟通,让他们不但来景德镇参展,还要在景德镇扎根,使当今的中国传统名窑又能够重新汇集景德镇形成新的陶瓷文明。想办法把原来短期参展的名窑长期留在景德镇,跟艺术联姻,加深陶瓷的文化内涵,提高陶瓷产品的附加值,为陶瓷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刘子力还说,景德镇本身就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八方良工之精华”的魅力之地,通过瓷博会的平台,把外面的文化不单单是引进来,而且还要留下来;不单单是留下来,还要跟本土文化“牵线搭桥”,促成一桩桩美满“姻缘”,“生儿育女”。

最后,刘子力说,今年国际陶瓷博览会,我们会设立一个陶瓷文化创意展馆,把陶院学生、乐天陶社的创意集市精髓搬到展馆中来,把景德镇民间一绝的作品挖掘出来,把中国其他产值区、民窑绝技,独具特色的陶瓷作品引进进来,将这些最具创意的陶瓷文化作品在瓷博会上进行展示,通过创意这把钥匙,推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门。

北流古瓷 尘埃掩不住的历史荣光


北流古瓷 尘埃掩不住的历史荣光

破碎的碗砾与陶片遍布河岸与山边,拨开浓密的草丛,隐约可见一个个黑咕隆咚的洞口。那些古瓷窑遗址,是否在静静述说往昔的荣耀与遥远年代的秘密?

朱德三是较早发现古窑秘密的人。1952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小学教师朱德三在北流河上游岭垌田间劳作,突然“嘡”的一声轻微脆响,挖到一只小瓦缸类的东西。再挖,似见模糊的字迹。祖辈都是陶瓷工匠的朱德三敏感地提醒自己,这东西是宝物!他小心翼翼地将它拣起来——那是一只瓷器印花碗模,草抹水洗后,竟露出“绍兴二年壬戌岁梁二郎号记”清晰圆润的字样。他一阵狂喜,赶回家翻书查阅,得知“绍兴”是宋代的年号,“绍兴二年”是公元1132年。那么,这碗模已是近千年的古董了。然而,在对文物并不崇尚的年代,发现碗模的朱老师惟有用木箱子珍存宝藏。

宋代碗模

上世纪60年代末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一个略显疲惫的青年从北流河下游的藤县溯江而上,直抵上游的北流平政岭垌村。这青年是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韦仁义。他被岭垌漫山遍野的碗砾与陶片吸引,黄昏时邂逅一位老人,闲聊间,老人说:年前去世的朱老师家有一只古碗模,说是宝物,可谁相信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韦仁义找到朱老师的后人,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被验证了——岭垌,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村庄,竟是宋代南方一个重要陶瓷生产基地。不久,自治区博物馆几位考古专家在地、县两级文物管理人员的陪同下,对岭垌古瓷窑进行考察,发现了有“宣和三年”、“绍兴十年”、“乾道六年”、“淳熙四年”等年款的瓷器印花模,还有碗、盆、杯、碟等数百件瓷器。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中午。岭垌村民林宝在一座古瓷窑旁发现一只有“开禧丁卯腊月陵水何绍先掘工”字样的瓷器印模。1995年6月,一个夏风吹拂的傍晚,岭垌小学学生窦东元在岭垌圩头河岸拾到一只有“南宋嘉定元年李五郎制”字样的精美雕花纹碗模。据说与其相同类型的碗模全国也仅出土数只,这引起了陶瓷考古界的重视。不久,区内外数十名考古界的权威专家在岭垌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考古挖掘,挖出了数千件宋至民国各个时期生产的陶瓷器和数件弥足珍贵的陶瓷模具。中科院文物院的李德金教授认为,岭垌古窑挖掘出大量影青瓷器,生产时间大多在南宋中后期,为广西之最,全国罕见。《广西出土的陶瓷器》一书这样介绍:北流河流域宋代生产的影青瓷与景德镇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于蓝之誉,可以说北流河流域的瓷窑群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陪都。

曾经富甲一方

古时的北流河流域,是中原通往交趾(今越南)的必经之地,秦汉起便接纳了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先进文化,并因陶瓷业的崛起,成为富庶之区。陶瓷业的繁荣,带动了航运和贸易业的鼎盛,北流河沿岸便成为桂东南陶瓷的生命线。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河水丰盈。沿岸的州县,靠它打破偏处一隅的局面;靠它上溯粤西高州、化州等名邑之境,源源不断运来制瓷原料、燃料。盛产的陶瓷,又源源不断运抵梧州、广州,并“施及外洋”。北流河两岸五百里,呈现一派“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时时遮江来”的繁盛景象,舟楫穿梭,千帆竞放,陶瓷业自南宋兴盛一直延伸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

宋代北流河流域制瓷业的盛况,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从考古发现的陶瓷残片可知,当时容县城关窑可烧制体积硕大的瓷腰鼓,瓷化程度非常高。

据韦仁义考证,北宋末至南宋初,北流河流域迅速成为南方重要产瓷区,瓷窑烧制的产品,远远超过了当地的需要。《宋史》卷九十记载:广南西路“户四十八万八千六百五十五,口一百三十四万一千五百七十二”,年产瓷器数量约400万件,最多的年份达800万件,按照当地人口实际购买力,无法容纳这么多的瓷器,因而带来商业价值的瓷器大量向外销售。当时销售的路线有四条:一是经鬼门关入南流江达合浦渡北部湾到交趾、东南亚等地。二是下浔州,逆西江而上入桂西腹地往云贵。三是肩挑牛驮至广东高州、化州到梅录及电白出海。四是沿江顺流而下抵广州远及海外。这是北流河流域瓷器最大的销售线路,充分发挥了舟楫之便,获利甚丰。

盛极而衰的伤痛

元兵的金戈铁骑踏平了苟延残喘的南宋朝廷,也碾碎了岭南最后的陶瓷命脉。元初,泉州一跃而起取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商港,而广州对外贸易的衰落,也给以其为口岸、以生产外销瓷器为主的北流河流域各瓷窑致命的打击,纷纷停产。特别是产量较大的中和窑和岭垌窑,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北流河流域制瓷业迅速衰落。元朝统治者还把手工业控于“官办”之下,全国所有产瓷区中,仅在景德镇设一个“浮梁瓷局”,并将各地技术较好的工匠集中起来从事奴隶式的劳动,且税负繁重,这就迫使南宋时期遍布全国各地一片兴旺景象的民间瓷窑濒临破产,北流河流域的影青瓷也逐渐衰落,少量产品相当粗糙,到了明初便销声匿迹了。

明末,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北流河流域制瓷业缓慢复苏。至清代中叶又迎来一个高峰期,并生产出轻巧俊秀、幽雅精致、线条柔和圆润的青花瓷,有些产品造型、装饰技巧和风格几乎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如今,那些宋瓷依旧默默躺在展厅里,悄无声息。而在我们的目光中,涛声依旧的北流河仍会掠过舟楫穿梭的帆影,一页页泛黄的史书承载着往昔光荣的履历。

“千年陶都”的传承与创新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铜官窑,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享有“千年陶都”的美誉,也是中国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变迁。

记者日前来到铜官窑遗址和铜官古街,探寻长沙铜官窑复兴路上的传承与创新。

长沙铜官窑是指唐代出现在长沙石渚、铜官一带的陶瓷作坊,兴于8世纪中后叶,至五代而渐衰,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唐代时期的铜官陶瓷产品通过水运,从湘江入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口岸,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南亚及北非,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长沙铜官窑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是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

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多彩,瓷器上呈现一种或多种色彩,突破了当时“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瓷器装饰格局,堪称“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尤其是首创釉下诗文题记,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沙铜官窑的另一创举更加引人瞩目,那就是在瓷器上融入了阿拉伯等域外文化。比如,人物釉下彩绘中有“外国女郎”“异国情侣”;模印贴花中有骑士、胡人和舞者;有“葡萄纹”“棕榈树”“铁树”“椰枣”等植物;还有“摩羯”星座和特殊装饰的狮子等。

长沙铜官窑的流传面之广,外销量之大,在中国陶瓷史和“海上陶瓷之路”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1998年,德国一家打捞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的爪哇海域发现的一艘名为“黑石号”的唐代沉船。这艘阿拉伯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6.7万多件,其中5.6万多件被证实产自长沙铜官窑,占沉船全部瓷器的90%以上。

如何再现长沙铜官窑唐朝时期的繁华,激活千年古窑沉睡的魅力?近年来,长沙望城区以陶瓷文化产业复兴为契机,依托铜官窑原有陶瓷文化资源和“一带一路”机遇,建起了集研发、创作、生产、交易、展示、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陶瓷文化产业链。

在政府的规划和帮扶下,陶瓷艺术家工作室、大学生创客群体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他们在学习和传承传统制瓷工艺的同时,在产品形态和市场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跨界创作、参与体验,创造了一批批符合当代审美观和生活需求的产品,再用文创+互联网的思维营销出去。

其中,铜官柴烧的创建人、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是一位佼佼者,作为铜官本地陶瓷艺人的传人,在政府的引导下,他选择了与父辈不一样的创业道路,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独特的销售模式。

“通过在网上古玩城‘押窑’的方式,消费者能参与到工艺制作的过程中,而且能体验到一定的神秘感和参与感。”刘嘉豪说,在消费者定下款式后,他们将通过直播制作过程来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由于参与费用并不高,消费者若是获得烧制精美的作品就赚到了,如果是品相一般的也不会亏。”刘嘉豪还引入众筹模式,曾在2天之内,以每套7000元的价格卖出20套瓷器艺术品,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对手艺人的尊重,铜官以前出去打工的手艺人大都回来了。特别是这两年政府做创客基地,鼓励全国各地学艺术的学陶瓷的艺术生到铜官来创业,这两年,像我这样的工作室每年都增加上百家。”刘嘉豪感慨地说。

目前,铜官窑陶瓷的文创、旅游等相关门店已有100多家,并以每年成倍增长的态势飞速发展。长沙铜官窑瓷器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始呈现出不一样的时代光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搭建创意平台,重塑陶都荣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搭建创意平台,重塑陶都荣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理石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