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盆 > 导航 >

家传明代陶瓷盆作猪槽

家传明代陶瓷盆作猪槽

古代瓷器盆 瓷砖拉槽 陶瓷艺术

2021-04-01

古代瓷器盆。

秦大爷家传的明代陶瓷盆

“村民都不相信这是明代的陶瓷盆。”近日,武隆鸭江镇秦大爷称,这件家传明代时期的陶瓷盆,被用作猪槽近10年了。如今,秦大爷准备将其传给儿子。陶瓷盆到底属哪个时期出产,秦大爷欲请相关部门鉴定。

“到底是不是明代的,我也说不清楚。”家住武隆鸭江镇七旬秦大爷说,在他记忆中,陶瓷盆是外婆遗留下来的,当时因为家境贫穷,起初都把它都用来淘菜、洗脸等用。据秦先生回忆,小时候,外婆告诉他,陶瓷盆由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

秦大爷说,他并不知道该陶瓷盆具体有多少年代,而且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东西是宝贝。平时,秦先生的家人都会把它搁置在旮旯堆里,以前,只有在母猪下猪崽的时候才会把它找出来,把它用来给幼猪崽喂猪食。

陶瓷盆外形与普通的瓦罐瓷盆基本一致,与家用的面盆一般大小,外形比较粗糙,通体颜色呈褐色。灯光下,可以看见纹路和黑色斑点,颜色较为黯淡,盆底呈烟熏时的深黑色。整个盆体较为厚重,盆体表面较为光滑、细腻,里面有棘手和粗糙感。

“如果是宝贝就传给儿子。”秦大爷称,希望相关部门能弄清楚陶瓷盆的出产时期。三峡博物馆文物专家表示,没有见到陶瓷盆实物,仅从图片不能判断出该物品价值。市民可直接拿到三峡博物馆鉴定。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明代陶瓷鉴赏误区


古人对陶瓷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而很多流传很广的,是用形象化以及文学比喻,但对古人的形象比喻,反倒成了今人的想像曲解,下面的感悟是笔者从实践中得出,一己之见,旨在抛砖引玉。

首先,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不少鉴赏书籍和专家都说,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二是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 是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所没有的。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是“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笔者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和虾红色,心里很纳闷,难道是书上写错了,专家说错了?后来,笔者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的光有三种:一是灯,不是我们现在的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堂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盒,点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吴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如果光在阳光下看,在日光灯下而不点蜡烛看,不烧柴火看,不迎光透视,则瓷器器胎肯定看不出肉红色。

其次,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宣德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有这么几种描述:一是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202页“甜白釉”中这样解释:“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一种脱胎白瓷的釉色,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称之为甜白”。二是永乐甜白釉,釉质洁白,温润如玉,肥厚如脂,微含肉红色,简称“奶白”或“甜白”,也有写作“填白”的。三是永乐釉很纯净,无流釉现象,有细小而清晰的橘皮棕眼,玻璃层光泽和明亮的浮光很少,给人以甜润的感觉,故称为“甜白釉”。宣德甜白釉的色泽与永乐甜白釉略有差异,白中含极淡青色,有少数缩釉细点。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宣(指明宣德)朝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或试茶色,盏中第一。”

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从专家权威说是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锦白糖和白砂糖产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白彩陶盆鉴赏


留白彩陶盆

这只彩陶盆(见图),名叫“留白”,直径约20厘米,宽边,折口,腹上圆而下敛。腹内一半彩绘,一半空白。该器是5年前从甘肃临洮一施工现场发现的,现藏于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留白”腹内是水漩涡纹图案。水漩涡纹在盆腹部的下方,一个水漩涡,慢慢旋转,向左右上方扩散发展,变成两个水漩涡。两个水漩涡,继续扩散,形成了三个水漩涡。但画面上只有三排水漩涡纹,其余部分为半边空白,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水漩涡纹是马家窑时期的典型特征。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为水崇拜,多水漩涡纹;半山类型为土地崇拜,多锯齿纹;马厂类型为蛙崇拜!老子曾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理,5000年前的马家窑人就懂了。这或许就是留白的价值之所在。

陶器中最多者为素陶,其次为彩陶。就价值而言,彩陶高,满工彩绘的彩陶则更高,而绘一半、留一半的留白彩陶盆却一反常态,令人惊疑。难道是半成品?不像,画工精细,笔力娴熟、老到。一气呵成。怎会是半成品?留白本是后人用在易经、书法、绘画、文章中的技巧,没有想到,先民们不仅掌握,还用得如此娴熟、大胆。

据介绍,当初发现者见到这只彩陶盆时,以为是一件当时还未完工的次品。而藏家搞收藏多讲究品相,器型完整、画工精美等等这些才是首选,又怎么会将一个只画了一半的彩陶盆看在眼中!留白无疑是一种智慧。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即为此意。世间懂得留白的人多,识得留白的人少,会用者更是寥寥。在笔者看来,留白还是距离——有了距离,则产生令人遐想的美。

明代陶瓷的鉴定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窑场数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民窑不仅产量超过官窑,而且烧成了许多高质量的可以与官窑相媲美的瓷器。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

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

对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烂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贵的品种,便越会有人去仿制。在鉴别中,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无须多究,便可一眼识破那些低劣的赝品;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那些貌似真品的伪作,经细心体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离之处,找出其细微差别;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体会各时代的不同风格和神态,对那些维肖的仿品,便能独具慧眼,看出其虽维肖但不维妙之处,从而窥出破绽。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二、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便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对于明代各种不同的釉面观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观察时更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对各时代釉面的典型表现,要牢记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黄釉釉面所闪现的血丝状小红点。另外釉面的新旧光泽也可说明真伪。对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这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见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与釉薄处闪白和闪黄,釉厚处闪浅淡青色。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玻璃质强,明代蓝釉釉面表现的灰黑色调,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现象等等。所以,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识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作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发展时期的明代陶瓷艺术的欣赏及鉴定,不仅是文博工作者的必修课,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收藏受好者和享受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必将成为提升全民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

如何鉴定明代陶瓷?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窑场数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民窑不仅产量超过官窑,而且烧成了许多高质量的可以与官

窑相媲美的瓷器。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

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

对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烂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贵的品种,便越会有人去仿制。在鉴别中,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无须多究,便可一眼识破那些低劣的赝品;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那些貌似真品的伪作,经细心体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离之处,找出其细微差别;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体会各时代的不同风格和神态,对那些维肖的仿品,便能独具慧眼,看出其虽维肖但不维妙之处,从而窥出破绽。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二、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便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对于明代各种不同的釉面观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观察时更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对各时代釉面的典型表现,要牢记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黄釉釉面所闪现的血丝状小红点。另外釉面的新旧光泽也可说明真伪。对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这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见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与釉薄处闪白和闪黄,釉厚处闪浅淡青色。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玻璃质强,明代蓝釉釉面表现的灰黑色调,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现象等等。所以,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识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作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发展时期的明代陶瓷艺术的欣赏及鉴定,不仅是文博工作者的必修课,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收藏受好者和享受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必将成为提升全民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

古代瓷器盆奁的作用


盆奁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很多人肯定都见过,就是现在公司单位养花的花盆下面放了一个塑料盘子,防止水漏一地就用的是盆奁。古人比较雅致,因为花盆底部有洞,所以古人把花盆下的相托叫盆奁。

【紫地粉彩折枝花鸟纹圆盆、奁】

紫地粉彩折枝花鸟纹圆盆、奁,清光绪,通高12.5cm,口径16.5,足径10.5cm。

盆圆口,微撇,深腹,圈足。奁圆盆形。盆和奁的内口沿均为青花卷草纹,外壁均为紫色地上绘花鸟纹,用粉、黄、绿、黑设色,色彩绚丽。器腹壁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四足盆、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四足盆、奁,清光绪,高10cm,口长8.8cm、宽10.8cm,足距8cm、10.2cm。

盆方口,斜壁,四面体,奁长方形,下承4足。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通体施藕荷色釉,其上绘粉彩花鸟纹。用粉、绿、褐、白、红设色。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盆高11.8cm,口径17.2cm,足径11.2cm;奁高3.7cm,口径17.1cm,足径13.2cm。

盆板沿,直壁,圈足。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体以黄地墨彩为饰,口沿处墨彩描金绘元宝蝙蝠10组,间饰“寿”字纹。腹部绘芭蕉、牡丹及松树,布局规整。

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外体以黄地墨彩暗刻花卉为饰,口沿处为折枝花卉,腹部绘牡丹纹4组。

粉彩名家瓷作的收藏


粉彩瓷画艺术家,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名家少,好的作品更少。是藏瓷者渴求的对象。

当代粉彩陶瓷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已故陶瓷艺术家的;二是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三是著名陶瓷艺术大师和老艺人的作品;四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其中已故粉彩名家,由于年代久远,现世作品少,收藏价值高而显得弥足珍贵。

现代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院校教授的粉彩艺术作品,以其高超的陶瓷创作技艺,社会影响,加之自身的知名度,而显得其作品颇具收藏价值。

著名陶瓷美术家和老艺人的作品,以其绘画功底深厚,技艺精湛,和丰富的社会经验。让作品凸显深厚的民族意蕴,价值不菲。

当今粉彩瓷画艺术的大师作品收藏,可以说是异军突起,也可以说是顺应历史潮流。其中不乏高手云集,也极具收藏价值。

有眼力的收藏家,大多会选择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若干年后极其可能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再加之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和旺盛的精力,实在是没有理由不选择他们的作品。

在成名前数千元的作品,在他们成为国家级的美术大师之后,他们的价格相应的会成倍的翻番,可见收藏空间还是非常之大的。

清雍正粉彩渔家乐束腰笔筒

憨态可掬的隋代青瓷猪


猪,古称“彘”“豕”,是六畜之一,中国古人驯养猪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历史上各个时期,以猪为造型或纹饰的器物都较为多见,体现了猪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今年是己亥猪年,现来介绍一件与猪相关的文物——隋代青瓷猪。

这件隋代青瓷猪(见图):通高6、长12、宽5厘米,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瓷猪通体施青釉,四肢弯曲卧伏于地。猪鼻前拱,抿嘴獠牙,双目有神,以黑褐色彩点睛,双耳微耷。瓷猪背部脊梁塑鬃毛竖起,腹部两侧各刻划几道弧线纹,似是为了表现肋骨与肌肉的立体感。獠牙与背脊鬃毛还保留了明显的野猪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青瓷猪是安徽文博界老前辈、青铜器修复大师金润生于1959年捐献的,已整六十年一甲子,那年也正好是己亥猪年,同时捐献的还有西晋时期的青瓷狗舍等文物,向前辈们大公无私的品格致敬!

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开始把猎获到的野猪圈栏驯养。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有很多家猪的骨骼,并出土有一件陶猪和一件猪纹陶钵,这表明我国家猪饲养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考古界看来,家猪的驯养与否,是判断一个部族是否进入农耕文明、开始定居生活的重要标志。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马、牛、羊、鸡、犬、豕”等家畜的记载,它们一方面作为肉食和皮毛,另一方面也被用作祭祀时的牺牲。商代人还很重视对优质猪种的选择,相传有位名叫韦豕的人,擅长选育猪种。先秦文献中也有“六畜相法”的有关记载,《史记·日者列传》载:“留长孺以相彘立名。”这些都说明当时人已懂得猪的外形与体质存在着一定关系,通过选优汰劣,使猪种得以不断改良。

汉代养猪业已相当繁荣与普遍,各地都出土有大量的汉代陶明器猪圈模型,从它们的形制可知,当时的猪圈一般是与厕所连在一起的,《汉书》中也记载“厕中豕群出”,可以印证。这样做,可以让猪吃人的粪便,再以猪粪肥田,类似于现代人所提倡的循环经济。同时,人们也开始总结以农副产品饲养家猪的经验。《神农本草经》中认为:用梓叶、桐花饲猪可“肥大三倍”;《氾胜之书》中记载:瓠瓤喂猪可致肥;《齐民要术》记载说:“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则肥也。”

汉魏晋至隋唐时期,类似于本文介绍的青瓷猪等动物造型的陶塑、瓷塑颇多,亦有陶瓷猪圈、陶瓷狗舍、陶瓷鸡笼等,均是作为随葬之明器。动物造型的陶瓷明器的大量出现,既反映了古人葬俗中事死如生的观念,也充分说明当时社会物产资源丰富,家禽、家畜普遍饲养,农耕文明蒸蒸日上。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的彩色陶瓷,距今有5,6000年历史了,我们在小学历史课本就认识这件古董文物了。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是陪葬品。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