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法库瓷砖 > 导航 >

法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法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法库瓷砖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2021-04-09

法库瓷砖。

作为沈阳市产业集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法库陶瓷产业从2002年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地至今,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利用资源优势,法库“一抓到底”让陶瓷“希望之光”辉耀四方,成为实至名归的“东北瓷都”,引领法库县域经济走向辉煌。

如今,法库陶瓷产业力图实现新飞跃。以改变中国陶瓷发展格局、改变世界陶瓷发展格局的气魄,法库人发扬“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精神,计划大干三年,创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向“中国瓷都”目标迈进。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法库陶瓷产业定将续写新传奇。

10年耕耘法库陶瓷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对法库而言,却是金子般的10年,是依靠陶瓷产业创造发展奇迹的10年。

2002年3月,当时的沈阳市政府主要领导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库要认真查摆自身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要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举全县之力迅速将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陶瓷产业,“此事要一抓到底,这是法库的希望之光”。

地处长白山余脉与医巫闾山余脉交界处的法库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27种,占沈阳市已知矿种的70%以上,占辽宁省的20%以上。矿产地70处,种类以非金属矿产为主,能源矿产为辅;瓷土、膨润土、硅石、硅灰石、方解石、沸石等30多个品种的非金属矿产储量之大、品位之高、种类之全位居世界前列。法库因此享有“全国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的称号。

2002年春天发展陶瓷产业的战略决策,让长期以来埋藏在法库大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成为法库经济腾飞的抓手。

当年6月,第一家陶瓷企业“沈龙瓷业”落户法库经济开发区,4个月后投产。

一个见证发展奇迹的美好时刻从此开始,一个属于法库的陶瓷时代就此盛装启幕!

2010年8月26日,法库被中国工业陶瓷协会授予“东北瓷都”称号。9月12日,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东北亚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称号。10月12日,荣获“中国产业百强县”称号。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不断令世人刮目相看。

如今,法库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陶瓷园区落户企业152家,竣工投产生产线240条,在建生产线162条,产品主要面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部分产品销到北京、天津一带及出口国外,直接安排就业近5万余人。

“点石成金”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离不开法库县委、县政府坚守的信念:“一张蓝图画到底,是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首要保障。只要是老百姓受益的事情、老百姓拥护的事业就要一抓到底,决不改弦易调。”

殚精竭虑,10年耕耘。在陶瓷产业的拉动下,一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正在法库大地迅猛崛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法库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法库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98.58亿元;招商引资完成50.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亿元。

今年以来,截至2012年6月末,园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66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60%。

陶瓷产业,改变了法库的命运,让资源大县意气风发走在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腾飞路上。

冲刺千亿举全省之力迈向中国陶瓷之都

法库陶瓷产业的发展奇迹,来自于法库人一如既往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省、市党委、政府自始至终的全力支持。

从2002年陶瓷产业起步至今,法库县委、县政府从未动摇过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决心,从未停止过发展陶瓷产业集群的脚步,变化的只是从规模要质量、从粗放要集约、从产业要集群向目标迈进的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不变的,更有省、市党委、政府十年如一日对法库陶瓷产业的支持、关注。

去年11月,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法库陶瓷产业要“紧盯国内市场、发展中高档产品、引进外国著名品牌、大力发展卫生洁具和艺术陶瓷,提高附加值”。

今年5月,省领导来法库调研,对法库陶瓷产业寄予厚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

6月,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在沈阳召开,省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知名陶瓷企业家亲切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法库陶瓷产业发展大计,“希望各位企业家紧紧抓住机遇,到法库投资,大家一起努力,早日把法库建设成为中国陶瓷之都”。

建设中国陶瓷之都,法库具备各种条件:这里有充足的原材料,完全可以百分之百本地化;这里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陶瓷企业,聚集度非常高,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地区;这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已经搭建了包括金融、人才培训、研发、展销在内的12个平台;这里依托陶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为陶瓷产业发展配套的中等城市;这里交通便捷,商务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这里土地充足,基本能够满足陶瓷产业建设用地需求;这里市场前景广阔,不仅有东北市场,还可以辐射包括蒙古、俄罗斯等国在内的东北亚国际市场。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法库陶瓷产业发展,专门设立了1亿元技改资金,用于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法库县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支持下,法库陶瓷产业将进一步实施“国际化、品牌化、瓷文化”发展战略,围绕产业调整和进档升级、产业配套服务平台建设、集约使用资源等主要工作全面推进陶瓷城“二次创业”。到2015年,力争园区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1000户、争创省级以上名优陶瓷品牌100个、有10户以上企业上市、从业人员1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把法库建设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汇建筑陶瓷、创意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陶瓷之都。

只争朝夕不到一个月引资35亿元

有了新目标,就立即付诸行动。“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人,明确发展思路后,正举全县之力,以改变中国陶瓷发展格局、改变世界陶瓷发展格局的气魄,迎接陶瓷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

着力引进新的陶瓷企业,成为法库人努力的重点之一。在他们看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必须在继续巩固提升建筑陶瓷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卫生洁具、艺术瓷、日用瓷、特种瓷和新型建材企业。

于是,法库成立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带队的招商小组,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招商小分队,分赴国内外陶瓷产区,展开新一轮招商攻势,进行地毯式排查,着力招引名牌企业、龙头企业。利用以商招商、陶瓷商会招商、聘请一批区域招商代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延伸招商触角,不断拓展招商层面,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陶瓷品牌。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法库县的“四千”招商精神,很快见到了实效。

5月10日以来,法库经济开发区共派出5个招商组,接待来访客商750人次,洽谈项目65个,达成意向项目11个,签订合同项目5个,引资总额35.5亿元。

赴福建、走山东、下广东、奔江西,与法库县签约的5个项目永德科技陶瓷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工业精细陶瓷项目、世拓(沈阳)建筑系统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文化石项目、沈阳新宝丽洁具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的卫生洁具项目、沈阳市中瑞陶瓷建材市场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市场项目等,个个含金量十足。

11个意向型项目,其中投资超亿元的就有7个。如淄博海特曼集团与开发区初步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新上4条高档内墙砖生产线,总投资3.5亿元,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5亿元。大连中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高端陶瓷市场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中国全友卫浴有限公司拟投资5亿元建设卫生洁具及配套生产项目。

据介绍,下一步法库将加大产业配套企业招引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根植性,提高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对附加值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对能产生集聚效应的核心企业,要“筑巢引凤”,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精诚所至一次座谈会签约22个项目

6月13日,对法库陶瓷来说,是个好日子。当天,在沈阳召开的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家座谈会,广东亚洲陶瓷控股、佛山全友卫浴、广东科捷制釉、佛山金牌陶瓷、江西威福尔能源科技、大连中星制冷等11家企业负责人踊跃发言,为法库陶瓷冲刺千亿产业集群建言献策。与会的79家知名陶瓷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法库,此次座谈会共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142亿元。

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诚意,让投资者心动,进而积极行动,携起手来,汇聚到法库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洪流之中。

对这些知名企业来说,投资法库,前程远大。

未来三年,将是法库发生巨变的三年。城际铁路开通后,沈阳至法库只需30分钟;通用飞机可实现开放点之间的通航;东北地区最大的陶瓷市场、国家级的检测和研发中心、充足的气源、充沛的双回路电力、日供10万吨的工业用水以及3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环境。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潜能,法库都展示出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法库县委、县政府承诺:法库是诚信的法库,将尽心竭力地为来此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提供“主动、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创造“舒心、安心、放心”的发展环境。

法库县委、县政府真诚地希望,企业家朋友们聚焦法库的陶瓷产业发展,抢抓法库大开发、大开放的机遇,到法库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赢发展。

法库县委、县政府的真诚,感动了投资者。法库发展陶瓷产业独具的优势,更让知名企业心向往之。具体而言,法库境内现已探明陶瓷黏土和高岭土储量达3亿吨以上,适合做各种陶瓷,且开发成本较低;在全国陶瓷产区,唯有法库陶瓷企业集中在一个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有国家级陶瓷研发中心和陶瓷技术检测中心,能为陶瓷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煤炭、天然气、煤制气、煤层气、电力等能源丰富;交通便利,生产运输成本低;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商业用地储备充足,土地成本较低;园区有建筑陶瓷、电瓷、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卫生洁具等门类相对齐全的陶瓷生产体系,一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更让人心动的是,法库发展陶瓷产业具有投资环境的优势。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建成东北亚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将会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实行封闭式管理。发展陶瓷产业除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外,还享有法库县制定的特殊优惠政策。

为发展陶瓷产业,法库搭建了12个平台,即一流医院、一流幼儿园、一流职业技术学校、陶瓷学院、公共研发中心、会展中心、配套住宅、星级酒店、物流中心、融资平台、陶瓷博物馆、休闲游览中心。

据介绍,今后,法库县将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创新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封闭管理,充分放权、授权,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全程高效服务;继续深化包保体系,将服务企业人员队伍建设成一支信息快捷、办事高效的前置系统,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一个运转灵活、高速的指挥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管理经验,创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投融资、考核等体制机制,为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提供保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辽宁法库 倾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


一场名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招商推介会12日下午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举行,而目前辽宁省正在举全省之力,将法库打造成为产业规模过千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陶瓷产业之都。

依托资源优势和能源优势,自2002年第一家陶瓷产业落户至今,法库的陶瓷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有国内外100多家知名陶瓷企业相继落户,陶瓷产品发展到12大类27个品种,已由单一的建筑陶瓷发展到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和卫生洁具等,陶瓷产品覆盖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并远销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

截至2011年末,落户企业152家,累计建设各类生产线402条,实现产值318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打造名优品牌7个。先后获得“新沈阳十大城市名片”、“陶瓷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基地”、“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东北瓷都”、“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等称号。

在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向中国陶瓷之都迈进。

今年1—5月份,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实现产值150亿元,

法库规划的目标是,预计到2015年,陶瓷产业集群年产各类建筑陶瓷制品9亿平方米,卫生洁具4000万标件;实现产值1000亿元。

把醴陵陶瓷产业纳入千亿产业集群


在中国瓷城醴陵,陶瓷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境地。原先专门利用釉下五彩这门独门绝技,生产陶瓷锅碗瓢盆,现在邮票、医用骨头、手机背壳、碰撞实验用的汽车外壳,都可以用陶瓷做。醴陵陶瓷人常说,需要钢铁或塑料作为材料的物品,正在逐步被陶瓷替代,陶瓷已经进入材料学范围。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蒋永清、李忆湘、李文金、钟宏、彭澎等提交多份建议,建议将醴陵陶瓷产业纳入省级层面的千亿产业集群,同时开办陶瓷职业学院。

省人大代表建议,筹建醴陵陶瓷职业学院。提交议案的省人大代表认为,陶瓷产业已经属于制造业范围,醴陵陶瓷仍未像湘绣、湘酒等产业进入省级层面。

代表们提出,将醴陵陶瓷产业纳入省级层面的千亿产业集群予以长期支持,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引导扶持资金,支持醴陵陶瓷产业项目发展,将陶瓷产业纳入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在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承接产业转移资金等政策性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醴陵陶瓷向千亿产业集群布局


近日,在醴陵某企业的一处瓷器展厅里,一把由陶瓷制成的小刀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这种陶瓷小刀在瓷器粉中加入一种叫氧化锆的元素,相对传统陶瓷,它具有韧性强、不易碎的优势,相对铁质刀,不易锈、切面包不掉渣,因而广受欧美国家消费者欢迎。

瞄准特种陶瓷这一新兴的产业金矿,醴陵陶瓷工业园正加紧布局特种陶瓷企业。像这样精美的瓷器,从出厂到货物摆上柜台,价格最高能涨120倍。以陶瓷光纤导管为例,过去依靠从美国进口,要8到10美元一个,而醴陵产每个只要5毛钱,目前这种陶瓷光纤导管每个季度的销售额都在四千万元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变,将进一步打造醴陵品牌,加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醴陵市副市长廖宏力告诉记者,作为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和中国“红官窑”所在地,醴陵制作、生产陶瓷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醴陵市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醴陵陶瓷将成为湖南又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目前,醴陵陶瓷产业已发展为日用瓷、工业瓷、电瓷等5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为应对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等形势,醴陵每年投入1亿元研发基金,投资建设湖南醴陵陶瓷产业园,构建醴陵陶瓷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法库陶瓷获评“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


4月20日,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荣获省政府授予的“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称号。

自2002年第一家陶瓷企业落户法库以来,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品不断升级。新中源、博士盖和哈哈尼创意陶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投产,苏泊尔卫生洁具、日本伊奈新型建材、富睿玻璃、科达燃气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纷纷落地。至2010年末,园区累计开工建设各类陶瓷生产线350条,其中竣工投产220条,实现产值230亿元,直接安排就业近4万人。园区先后获得“新沈阳十大城市名片”之一、“陶瓷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基地”、“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东北瓷都”和“东北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等称号。

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品牌的逐步升级和完备的产业链条、配套公共平台的建设以及超前的环保理念,使法库成为东北地区陶瓷产品的销售中心,填补了辽宁和东北地区陶瓷业的空白,确立了法库县陶瓷产业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领军地位。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集群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年实现税收超过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

为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条,该县成立了东北瓷都商会和陶瓷协会;建设了集展览、销售于一体的大东北陶瓷城和会展中心;成立了园区孵化器和博士后工作站,企业为学校提供试验设备和岗位,学校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改造窑炉。为了保持陶瓷企业长久的生命力,4月17日,法库县正式启动了沈阳首个县级城市创办的高等院校法库县陶瓷学院项目,并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清华大学、学院达成合作关系,跟日本的濑户市达成友好合作关系。同时,集陶瓷产品研发、孵化、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陶瓷科技园建成投入使用。

沈阳法库潜心打造“中国陶瓷谷”


过去几年,法库一度喊出“打造东北瓷都”的口号。如今,随着法库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个生产体系完善,市场覆盖全球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正在法库日益形成。法库不再满足“东北瓷都”,将目标放眼全国。

法库县,从原来的“东北瓷都”华丽升级为“中国陶瓷谷”。在8月8日举行的2013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表示,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法库将成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

法库潜心打造“中国陶瓷谷”

法库地处沈阳北部一小时经济圈内,是全国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土基地县,已探明的瓷土、高岭土、硅灰石等30余种非金属矿种,占全市的70%以上、全省的20%以上。

法库从2001年12月31日开始建设中国陶瓷谷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法库陶瓷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

到2012年,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已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陶瓷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亿元,陶瓷产业税收5.5亿元,直接安排就业近7万人。今年上半年,实现陶瓷工业生产总值3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亿元。

目前,法库已累计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186家,形成了以建筑陶瓷为主,涵盖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电瓷、卫生洁具等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市场覆盖中国东北及俄罗斯、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产销率一直是100%,成为全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

法库也因此先后被授予“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国陶瓷谷”等称号,法库陶瓷谷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中国陶瓷谷大市场销售收入突破百亿

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法库陶瓷产业园区拥有国家级陶瓷科技研发中心、陶瓷检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和200万平方米中国陶瓷谷大市场。

其中,中国陶瓷谷大市场下辖七个分市场,共入驻商户715家,汇集了全国几百家的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的名优产品。2012年,市场销售收入已突破100亿元。

如今的法库陶瓷业界流传着一句话——法库陶瓷“买全国,卖全国”。

法库浩松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显宗告诉记者,这句话反映出法库已经成为全国陶瓷产品的集散地之一,在这里能买到各类知名品牌产品;同时,诸多企业落户法库,使得“法库制造”这张陶瓷业界的金字招牌叫响全国,销售网络覆盖大江南北。

“陶博会”将吸引10万人汇聚法库

正是依托法库日益壮大的陶瓷产业集群,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每年都吸引国内外陶瓷业界人士参加,已成为全国陶瓷行业发展方向的窗口及平台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2013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将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辽宁法库陶瓷协会、东北瓷都商会、国内外陶瓷主产区(商)协会、中国瓷谷各陶瓷企业承办,于9月5日——7日在法库举行,会期三天。

据悉,本届展会以“城镇化与中国陶瓷谷”为主题,以“陶博会”为载体,展会设置六大展区,参展范围分为艺术陶瓷、日用陶瓷产品展销及建筑陶瓷产品展销两部分,预计参展、参观人数将达到10万余人次。

据法库县县长陈佳标介绍,2013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在原有展出门类的基础上,专门在陶瓷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开辟了专门的艺术瓷展区,主要展出宜兴、德化、景德镇等全国陶瓷知名主产区的艺术瓷展品。届时,这些精彩纷呈的艺术瓷展品将为世人奉上一场视觉盛宴。

“过去这些传统陶瓷重镇咱们请都请不来,如今纷纷主动联系法库、落户法库,足见法库陶瓷产业在全国的突出地位,以及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的知名度和巨大魅力。”陈佳标说。

法库陶瓷业目标千亿产业集群

冯守权表示,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将力争落户生产及配套企业突破1000户,争创各级名优品牌10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法库届时将努力建成汇集建筑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建材等产业于一体,集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会展交流、物流集散等功能于一区的国家级循环化经济示范园区,东北亚现代建材产业基地。

“在陶瓷产业的强力拉动下,法库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综合指标居于全省第一集团,成为正在崛起的沈阳北部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现代田园城市。”冯守权说。

景德镇:发挥陶瓷特色 打造产业集群


走进昌南新区陶瓷产业孵化加速基地一期项目现场,在阵阵机器轰鸣声中,只见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为了将被疫情耽误的施工进度抢回来,建设方景德镇城投集团与承建方中国二十冶浙江公司周密安排、科学应对,于2月21日就组织了200多名工人进场施工。

建设陶瓷产业加速基地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干项目年”、推动产业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端到高端、从分散到集中”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必将助力我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陶瓷特色产业集群。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只有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特色产业集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

产业兴,城市旺。无论是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还是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都必须有陶瓷产业的支撑。“曾几何时,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集聚不够、品牌效应不突出、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步伐,一个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陶瓷产业也不例外。”……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产业集聚,是陶瓷业内人士的心声。

专家介绍,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直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产业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端到高端、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格局,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围绕千亿级陶瓷产业集群,大力实施陶瓷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优化陶瓷产业发展布局。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壮大陶瓷产业集群

坐落于昌南新区东北角腹地的名坊园,不仅可以领略生态环境、欣赏传承技艺,还可以感受陶瓷文化、购买高端精品瓷。名坊园建成以来,邓希平的“颜色釉”、镇尚的“以大取胜”、九段烧的“速烧技艺”、厚森的“仿古瓷”……众多陶瓷名人、名坊、名企纷纷入驻。该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有53家陶瓷企业入驻。

“以前,景德镇的一些名人、名坊散落在市区的樊家井、老鸦滩等地,这些地方条件差,甚至连小汽车都开不进去,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形象。”景德镇市镇尚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江中告诉记者,名坊园为景德镇的陶艺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集生产、生态、生活、生根于一体,将名人、名坊集中起来,更好地传承陶瓷文化,提升了景德镇的形象。

名坊园是我市打造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一个有力见证。近年来,我市以创新为引领,不断调整陶瓷产业结构,在陶瓷产业集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大陶瓷产业格局规模初具。

——整合优势资源,壮大陶瓷产业。我市不断优化顶层设计,着力抢占陶瓷产业链的制高点,推进了总投资45亿元的邑山陶瓷工业综合体、红叶陶瓷新厂、陶瓷设计研发中心等20个项目的建设,陶瓷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搭建创意创新平台,不断释放产业发展活力。2017年,洛客设计谷项目正式落户我市。自落户以来,洛客平台已为景德镇本土的富玉陶瓷、熊建军窑和美国常青集团、贝汉美等众多企业进行了创意设计。目前,我市与有关方面正在全力打造洛客设计谷,积极构建全球陶瓷创意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品牌投资孵化中心、营销发布中心、交易中心。洛客设计谷的打造,将从设计端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引领世界陶瓷设计新风尚。

——在推动陶瓷跨界融合上,我市还围绕“陶瓷+生活+艺术”,开创了“陶瓷文化+体验+旅游+个性化订制”的“陶瓷生活4.0”发展模式,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陶瓷茶具产品及设计大赛、花器大赛、大千集艺术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了陶瓷产业与茶产业、花器产业和服饰产业的交流融合,成功推动陶瓷产业发展。

抢抓国家政策红利,逐鹿全球陶瓷市场

2018年12月28日上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厂顺利点火投产,这艘陶瓷产业“新航母”正式鸣笛出海,走上劈波斩浪的新征途。新组建的景陶集团整合了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陶瓷进出口有限公司、国瓷馆陶瓷有限公司、金品陶陶瓷有限公司和国家用瓷办公室、协会等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是集陶瓷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骨干龙头企业。组建陶瓷龙头企业,彰显着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陶瓷特色产业集群,逐鹿全球陶瓷市场的雄心。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时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视察景德镇时提出,要创出千年瓷都新风光,打造国际瓷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总理的殷切期待,为景德镇的发展擘画了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景德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千年沧海桑田梦,一朝繁花似锦城。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从国家层面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支持,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千年瓷都景德镇必将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沈阳法库被授“中国瓷谷” 推动产业集群更快发展


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沈阳法库,5日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正式授牌为“中国瓷谷”。

据了解,沈阳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已引进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86家,建成区20平方公里,直接安排就业7万人,去年创产值450亿元,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法库不断提升陶瓷品质,已研发先进陶瓷项目20个,申报发明专利15项,注册了70多个法库自主品牌,形成了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中国陶瓷谷大市场”目前已汇集全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知名品牌近百个,入驻商户达715家,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市场覆盖吉林、黑龙江、蒙东等地区,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成为中国黄河以北最大陶瓷产地,“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基本形成。

法库陶瓷产业正在向品牌化、国际化迈进。此次摘获“中国瓷谷”称号将进一步推动法库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步伐。预计到2015年,“中国瓷谷”将建成千亿产业规模。

沈阳市副市级干部、中共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告诉记者,“中国瓷谷”标识,是在辽代鸡冠壶形状基础上演变而成,形似凤凰、形似火焰,寓意瓷土在科技之火中凤凰涅槃,升华为沈阳法库陶瓷。

标识的颜色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红、黄两色既是火焰的颜色,更是中华文化的颜色,象征着热情、高贵、辉煌。

标识的整体形状为圆形,图中“中国瓷谷——沈阳法库”与两条中华龙融为一体,寓意沈阳法库陶瓷乘龙腾飞,走向世界。

安徽萧县大力发展陶瓷产业 欲打造陶瓷之都


2010年8月2日,萧县县委、县政府在合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萧县陶瓷产业发展十年规划》。该县规划用10年时间,到2020年,建成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瓷砖9亿平方米,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左右,带动相关产业产值700亿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每年为萧县增加财政收入不低于10亿元,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新型陶瓷产业基地。

据了解,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瓷石,在萧县储量十分丰富,达40多亿吨,可以满足2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连续生产100年以上,而且大部分为地上矿山,采掘十分方便,开采成本很低。之前,由于该县没有加工企业,大量的资源被廉价卖到山东、江苏等地,效益低下,为充分发挥陶瓷资源优势,变出售原料为销售产品,提高效益,萧县开始致力于发展陶瓷产业。

去年该县着手建设萧县陶瓷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正冠陶瓷、龙津陶瓷等国内大型企业入驻,总投资近50亿元,已建成投产、在建和签订协议建设的陶瓷生产线达60条。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法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争创中国陶瓷之都》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法库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争创中国陶瓷之都》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法库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