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洛阳陶瓷文化重获新生 三项技艺再放光彩

洛阳陶瓷文化重获新生 三项技艺再放光彩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4-13

陶瓷文化。

洛阳是唐代陶瓷文化中心之一,诞生了著名的唐三彩。随着唐三彩的消亡,洛阳在中国陶瓷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日渐衰落。新世纪以来,洛阳民间艺人创造的仿古唐三彩、现代洛阳三彩、洛阳牡丹瓷三项烧制技艺愈发成熟,洛阳悠久的陶瓷文化再放光彩。

仿古唐三彩唤醒沉睡千年技艺

洛阳陶瓷文化的复兴,从“唤醒”沉睡千年的唐三彩烧制技艺开始。20世纪初,在洛阳北邙一带出土的唐代瓷器因釉彩艳丽而得名唐三彩,并掀起一股收藏热。由于真品难得,且烧制技艺已经失传,洛阳北邙地区一些农民便开始琢磨复仿制技术。

据《孟津县志》记载,1920年前后,孟津南石山村高氏家族陶塑艺人高良田仿制三彩制品,首获成功,其色彩造型可乱真。自此,南石山村成了唐三彩烧制技艺的“复活地”,声名在外。

2008年,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其传承人高水旺介绍,失传的技艺“复活”后,仿制唐三彩因战乱和文革两度中止,改革开放后,其迎来了发展黄金期。鼎盛时期,全国80%以上的唐三彩工艺品都来自南石山村。

高水旺1984年开办了南石山村第一家唐三彩复仿制工厂,1994年,他仿制的一批“北魏陶俑”一度在北京潘家园市场上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等权威博物馆当做“文物”收购,这让他名声大噪。

其后,南石山村的仿古唐三彩受到了各路文物贩子的欢迎。最多的时候,南石山村生产的仿古唐三彩,80%以上被文物贩子买去之后,当作真品出售。不过,产业的快速膨胀,也让原本颇为神秘的“唐三彩”沦为“马路商品”“地摊商品”。

进入新世纪,小作坊、小工厂陆续倒闭,高水旺的九朝文物复制品公司成为南石山村最成功的企业,年销售额已超千万元。在其位于洛阳的销售点唐宝斋内,高水旺亲自制作的高仿唐三彩最高可卖到十几万元。

如今的南石山村有大小唐三彩生产企业72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年生产各类唐三彩工艺品近百万件,形成了新工艺、仿古工艺和壁画三彩三大类,3000余种产品。洛阳市也将投资3000余万元在此建造唐三彩文化创意产业园。沉睡千年的唐三彩工艺将再次成为新时代洛阳的文化标志之一。

三彩釉画让传统走进现代

如果说高水旺的仿古唐三彩让人宛若“梦回唐朝”,那么,洛阳另一位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的三彩作品,则会将你拉回现代。郭爱和将唐三彩传统工艺同当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立于唐三彩之外的另一种陶瓷艺术品--三彩釉画。

据郭爱和介绍,三彩釉画对传统唐三彩的创新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由立体造型向平板转换,可以创作超大尺度的作品,二是“三彩”变“千彩”,开发出大红、湖蓝等几百种稳定的釉色,三是实现对釉色流动的自主控制,四是内容题材更为丰富。

2010年上海世博会河南馆中长25.8米,高3.3米的巨幅三彩釉画是郭爱和的代表作之一。据其介绍,这幅色彩艳丽、气势磅礴的作品由2516个单元构成,将钧瓷、汝瓷、青铜、玉雕等多种材质的工艺元素融于其中,充分体现了三彩釉画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自1986年投身“洛阳三彩”平面艺术的研究和设计以来,郭爱和共创作大型三彩壁画100多幅,壁饰、壁挂几千幅,1990年,他设计的“三彩艺”作品被外交部指定为“国务礼品”,之后他又凭借《梯田》《中国人》《河洛遗珠》《五彩鸟巢》等作品相继斩获国内国际的工艺品大奖,将洛阳陶瓷文化传播到海内外。

郭爱和在洛阳的工作室集研究、制作、展示、销售于一身,聚集了一批历史、文化、陶瓷工艺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专门从事三彩艺术理论研讨和技术创新,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三彩工艺技师。

郭爱和认为,三彩艺术是洛阳本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也有自己的地位,洛阳不应当停留在三彩艺术已有的创新与发展上,还应加大投入,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其中,让三彩艺术成为洛阳最具分量、也最有潜力的文化产业。

“开不败的牡丹花”创造新派瓷种

今年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上,一种远看几欲乱真的“牡丹瓷”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相比于历史悠久的唐三彩,“牡丹瓷”是洛阳陶瓷家族的新成员,自2009年底由洛阳工艺美术大师李学武研制成功推向市场后,就广受欢迎,被誉为“开不败的牡丹花”。

牡丹瓷是中国古老的陶瓷文化与洛阳悠久的牡丹文化有机融合的新派美术瓷种。为研制牡丹瓷,李学武历经5年,遍访全国名窑,写下了30多万字的工艺资料笔记,终于在2009年12月成功烧制出第一批牡丹瓷产品。

据李学武介绍,牡丹瓷的立体牡丹花汲取了雕塑造型、镂空刻花、装饰印坯、颜料釉色等工艺,采用白度高、可塑性强的豫西山区特有的高岭土为原材料,以中国陶瓷传统技艺烧制而成,花大色艳,富丽堂皇,花瓣按“二乔”“黑牡丹”“姚黄”“魏紫”“洛阳红”“蓝牡丹”等不同品种,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造型。

牡丹瓷均为纯手工制品。记者在制作现场看到,面团一样的牡丹瓷原料,经过制作人员揉、捏、切、刮、粘、雕等一套精细工艺后,变成一朵朵造型别致的“牡丹”,再经过烧制和上釉之后,花色自然、花叶薄如纸张、叶脉清晰可见的牡丹瓷就新鲜出炉了。

目前,牡丹瓷工艺品已有花盘、壁挂、盆景、屏风等五大系列100余个品种,荣获多项工艺大奖,年销售收入已超过千万元。李学武说,下一步他将把传统唐三彩中著名的“胖妞”形象同牡丹瓷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具洛阳特色的陶瓷工艺品。

明年4月,由高水旺、郭爱和、李学武分别开办的“唐三彩工艺博物馆”“三彩艺术博物馆”和“牡丹瓷博物馆”将一同开馆迎客。协助洛阳市文物局进行这三家民营博物馆筹建工作的洛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这将更好地促进洛阳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大师要交清三项税费


大师不仅要交个人所得税,还要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税费。日前,景德镇市地税局为规范陶瓷艺术品市场地方税收征管秩序,正式启动陶瓷艺术品市场地方税收专项检查。

据介绍,此次检查的对象是:取得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市级大师、“陶瓷美术家”、“陶瓷世家”、近代著名陶瓷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或取得陶瓷工艺美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讲师,省、市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陶瓷美术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职称人员(含取得外省、市同级别荣誉称号或职称人员)在该市从事陶瓷艺术品创作、生产、销售并取得收入的个人和以其本人名义或与他人合作生产制作的各类陶瓷或陶瓷艺术作品以及在该市范围内从事陶瓷艺术作品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含挂靠、承租、承包经营者)。主要对被检查对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进行检查。

记者了解到,此次检查已于今年6月份开始,将于11月份结束,共分组织部署和宣传发动阶段、自查申报阶段、重点检查阶段、总结整改和建章立制阶段四个阶段进行。此次检查的年度为2010年~2011年两个年度税款缴纳情况,有涉及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追溯或延伸至以前或以后年度。

让残碎古陶瓷重获新生


蒋道银先生退休多年仍很忙。他是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博物馆古瓷修复高级工艺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从业40年,他修复了600余件国宝级的古陶瓷,是国内文物修复的领军人物。

面对一堆古陶瓷碎片,要将其复原就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陶瓷修复第一人

首都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展厅,有一只被视作“镇馆之宝”的元青花凤首扁壶被安放在显著位置,这只扁壶以昂起的凤首为流,以卷起的凤尾为柄,凤身绘于壶体上部,双翅垂至两侧,构思别具匠心。然而,这件文物出土时,只是48块碎瓷片,大的也就巴掌大小,小的只有黄豆那么大。

这件文物出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件罕见的元青花精品。考古人员作了简单修复,粘结成型后,残缺处用石膏补缺,但补缺材料厚薄不均,用粉质颜色粗略接笔的正面纹饰已变色发黄,修补处部分已经脱胶,壶柄断裂。2003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蒋道银接到任务,重新修复这只扁壶。经过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做色、上光、做旧等多个步骤,历经数月,这只扁壶重现神韵,甚至连薄厚不一的钴料斑、重叠处的铁锈斑、晕散均一一再现,看不出任何人工加工痕迹。

蒋道银修复的文物上千件。从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南宋官窑,从辽白釉碗到明青花双系扁壶瓷配瓷,从唐彩绘陶仕女俑到徐秀堂紫砂艺雕螃蟹。14年前,他首次采用瓷片修补瓷器,至今无人超越,被称为中国古陶瓷修复领域第一人。

偶然改行坚持40年

蒋道银走上陶瓷修复之路实属偶然。上世纪60年代,蒋道银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设计专业毕业,留校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当时正值文革时期,每天的表演就是八个样板戏,1973年的一天,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部到学校来招人,闲来无事的蒋道银就跟着去了,那年,他27岁。

到了博物馆,蒋道银很快就爱上了那里清静的工作环境和挑战极大的陶瓷修复工作。文物修复有三个修复原则: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可逆修复。

今年,正好是蒋道银从事修复工作的第40个年头。年近古稀的他却没有放下手中的修复工具,他家中有一个房间就是他的简易工作室,桌上摆满数十个化学试剂瓶,地上有三四件刚刚完成或者正待修补的古陶瓷器件。妻子裴菊芳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有时候要把几块碎瓷摆放成型后粘合,蒋道银两只手不够用,妻子就会来帮忙,除此以外,她还负责做好全部的后勤保障工作。

女儿蒋蔚受到爸爸影响辞去了外企的工作,自己经营着一家古玩商店。

出书办班培养后人

自己的技艺登峰造极并不能让蒋道银满足,他更关注的是这项技艺能不能传承下去。改革开放后,许多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转行,仍在一线工作的屈指可数。行业缺乏年轻力量,显得青黄不接。

为了培养新生力量,最近蒋道银做了两件事,一是出书,二是授课。

今年上半年,蒋道银编著的《古陶瓷修复技艺》正式出版,填补了古陶瓷修复书籍的空白。

蒋道银还开办了不少古陶瓷修复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收藏界培养了数百名修复人才。去年9月,他受聘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为古陶瓷修复专业教授。

淄博陶瓷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日前,记者从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获悉,由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山东硅苑科技、博大陶瓷起草申报的《镁质强化瓷器》、《高石英瓷器》、《抗菌骨质瓷器》三项国家标准8月1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此次三项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1年12月30日颁布,便准编号为GB/T28114-2011、GB/T28115-2011、GB/T28116-2011,这三项国家标准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淄博陶瓷质量标准走在全国前列,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淄博陶瓷已形成了完备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

淄博市陶瓷骨干企业普遍采用该标准后,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牌效应逐渐凸显,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行业产值达到213亿元,比2008年净增产值127亿元,利润增长3.6倍。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销售收入105亿元,同比提高14%;实现利润10亿元,同比提高17%。实现利税15亿元,同比提高15%。

近年来,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先后制定了《高石英质瓷器》、《合成骨质瓷器》、《镁质强化瓷器》、《雕塑陶瓷》、《炻器》五项山东省陶瓷地方标准,《陶瓷隧道窑节能技术改造导则》、《陶瓷隧道窑余热利用技术导则》、《日用陶瓷工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规范》、《陶瓷企业节能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

淄博陶瓷三项国标通过审查 争得话语权


8月4日至8月5日,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暨国家标准审定会在淄博召开,专题审定了由淄博陶瓷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的《镁质强化瓷器》、《高石英质瓷器》和《抗菌骨质瓷器》等三项国家标准,据悉,日用陶瓷国家标准审查会一个地区一次审查三项国家标准,在该市尚属首次。

《镁质强化瓷器》、《高石英质瓷器》和《抗菌骨质瓷器》三个国家标准,由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硅苑科技、博纳科技等组织制定,淄博陶瓷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研制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光滑朗润,在具备高档瓷器的透明度、热稳定性之外,耐热度高,强度好,抗菌骨质瓷还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生产技术先进。

该市陶瓷行业立足打造“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据悉,三项国家标准通过审查后,将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向全国发布实施,这将在全国进一步确立淄博陶瓷产区的重要地位,使淄博在全国陶瓷行业争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有利于进一步引领全市陶瓷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城市形象。

陶瓷文化:洛阳唐三彩的工艺价值鉴赏及鉴定


一、洛阳唐三彩的制作工艺

洛阳唐三彩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矿藏洛阳周围便有出产。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唐三彩常见的成型方法有三种,即雕塑、模制和轮制。制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两种以上方法。工匠们首先要进行细致的构思设计,再用专门雕塑工具用陶泥进行雕塑创作,经反复修改后,最后成型。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复杂的造型如天王俑、镇墓兽、形态各异的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较多。对于不规则部位还需要有套模,因此这类造型模具往往多达十几件。模具分单模、合模两种。单模适用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堆塑等小附件。合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粘合而成,适用于各种人物、动物和一些生活器皿。工匠们首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压,其厚度根据制作物体的大小灵活掌握,然后用泥浆粘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时,取出粘接组装成型,并用专用刀具将粘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用毛笔或毛刷蘸水修饰。技术好的工匠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轮制,适宜于制作器体呈圆形的器皿,如日用器皿中的杯、盘、碗、碟、豆、瓶、炉、壶、罐等,但也有一些扁圆体、椭圆体、不规则体等器物采用合模制法。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素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体变形和开裂。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过1000℃~1100℃左右的温度将胎体烧坚,取出后施釉,再入窑经过800℃~900℃温度釉烧,胎体上的釉料开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有的排列整齐,有的自然随意,经过高温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画面,虚虚实实,斑斑驳驳,如晚霞,如梦境,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术风格。

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变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经过对出土三彩的釉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和金属呈色剂。唐代工匠们经过百千次的试验,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并配制出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铅粉,以氧化铅为助溶剂,适量加入铜、铁、钴、锰、锑、铬等成分,经过800℃~900℃的温度,便还原成了各种色彩。例如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现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色或黑色。工匠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以及产生特殊的色彩,经过对各种金属矿料比例的调配,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了褐红、橙黄、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间相互流淌交融,创造了唐三彩艺术辉煌华丽的时代风格。

二、洛阳唐三彩的鉴定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唐三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唐三彩来源的逐渐枯竭和市场价值的攀升,于是出现了许多赝品。至于唐三彩赝品何时开始出现,一般认为是民国时期。笔者所在单位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是洛阳博物馆文物复制工厂,因此有机会对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以及唐三彩的鉴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经征集到一些民国仿制的唐三彩,除了胎体与唐代三彩略有区别外,从造型到釉色很难与唐代三彩区分开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唐三彩仿制品的制作主要集中在市区北面邙山上的孟津县朝阳到南石山村一带,这里生产的三彩以工艺品为主,还制作一些仿制品,但做过旧后真正达到以假乱真程度的并不多。之所以造成鉴定困难,主要原因是人们接触唐三彩真品的机会太少。德化陶瓷总站专家通过长期实践,认为唐三彩的鉴定主要从造型、釉色、胎体、工艺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造型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与当时社会风俗、生活环境、审美意识、制作材料、工艺水平分不开,因此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均能表现出生动逼真的神态,生活气息浓郁。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艺娴熟,人物、动物比例协调,形象生动。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势变化有致,各种动物或静、或动,神完气足,形态自然传神。仿制品的制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图片,三是在原型上创新,四是臆造。制作者虽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的与原物相似,但由于雕塑者功底欠缺,再加上制作者与唐代工匠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只能形似而达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变化。如制作的俑类往往比例上不协调,面部呆滞,线条生硬,有的线条过于规整。唐代三彩圆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而仿制品往往缺少这道工序。

(二)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等的侵蚀,光亮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薄薄的一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仿制品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近年来,制作者也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翅“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

(三)胎体洛阳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胎质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颗粒,并有其他矿物杂质。从胎体坚实度来看,有的因烧成温度高,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小一些,胎体较疏松,釉层容易剥落。仿制品的制作,一种是采用加工现代三彩工艺品的胎体材料,即纯净的高岭土,没有经过特殊配料加工,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比较坚硬,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手感较重,与唐代三彩区别较大。另一种选用的材料也是高岭土,采用与古代相近的工艺对胎料进行加工,制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质,经过精心配制,烧成后无论从硬度、胎色还是疏密度都与唐代三彩接近,区别开来有一定难度。

(四)工艺唐三彩的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后翻模,再按坯,最后粘接组装。同时采用轮制和捏制的方法,无论是在俑类和器物类都留下了这些工艺痕迹。人物、动物多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从出土实物来看,这些痕迹非常明显,仔细观察这些三彩身体内部的胎面上,许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圆体三彩器物如扁壶等,侧面基本都有对接及刀削痕。再如钵、罐、瓶、水注、盘、碗等采用轮制法,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细小弦纹清晰可见。仿制品有的采用注浆工艺,器物胎体上看不到捏塑和轮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艺,其制作方法与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较轻。圆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浆或模制成型后放在转盘上,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轮制的痕迹,但弦纹看上去线条不自然。有的采用与唐代相类似的模制按坯工艺制作,但组合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皿都显得笨拙,比例不协调,线条生硬。还有的过于精雕细做,画蛇添足,让人感觉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韵。通常情况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没有衣物遮住的皮肤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一般采用彩绘。头发、眉毛、眼睛、胡须、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颊用朱红。人物的五官、须眉描绘的细致入微。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色已经变淡变薄,且渗入胎体。仿制品的彩绘颜色鲜艳清晰,看上去比较浮,勾画的线条不干净利落,人物表情显得呆滞,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

当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遇上洛阳牡丹


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历史悠久、享誉世界。洛阳市的牡丹瓷工艺虽然诞生不久,但发展迅速,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当牡丹瓷这颗瓷界“新星”遇上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将会碰撞出怎样的惊喜?

洛阳、景德镇制瓷技艺相结合

近日,一群来自俄罗斯的游客来到位于龙门大道牡丹宫的洛阳牡丹瓷博物馆参观,一款制作精美的牡丹瓷花瓶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拿起相机拍照,并询问如何购买。

记者看到,这款牡丹瓷花瓶胎质很薄,上面画有老寿星等吉祥图案,外壁上竞相“开放”着朵朵立体的瓷质牡丹,花瓣及叶子的纹路清晰可见,颜色深浅不一,看上去十分逼真。

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学武介绍,这款牡丹瓷花瓶是新研制成功的,将景德镇手工拉坯技艺与洛阳牡丹瓷制作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牡丹瓷工艺品。

这款牡丹瓷花瓶瓶身由景德镇手工制造技艺目前唯一的传承人何国平制作,牡丹花用洛阳制作工艺制成,之后再将其巧妙地“嫁接”到瓶上,制作技艺独特。

攻克技术难关,成为全国首创

李学武说,目前,大多景德镇花瓶的外表装饰为平面画,而我市的牡丹瓷工艺凸显了牡丹花的立体美感。此外,瓶寓意平安,牡丹寓意富贵,将立体的牡丹瓷与精湛的景德镇制瓷技艺相结合,不仅寓意平安富贵,而且能显现立体与平面的融合之美。

2011年7月,在清华大学参加培训的李学武遇到景德镇人何国平。其间,李学武表达了将牡丹瓷与景德镇制瓷工艺相结合的想法。听到该想法后,何国平表示愿意尝试一下,并于2011年8月首次来到洛阳。

在牡丹瓷制作厂房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拉坯的何国平。他将一块长约20厘米的圆柱状瓷土安放在转盘上,将双手沾湿后开始拉坯,先从瓷土中心开始,实心的圆柱状瓷土渐渐变成空心的水杯状,再依次显现出瓶身、瓶颈、瓶口……

何国平说,他拉坯近40年,将洛阳牡丹瓷工艺与景德镇拉坯工艺相结合,属全国首创。最初制作时遇到不少困难,由于洛阳本地高岭土土质不同于景德镇,用本地高岭土制作的瓷土硬度大,无法采用景德镇工艺进行拉坯。此外,质地轻薄是景德镇瓷瓶特色,恰恰与瓶身上立体牡丹花的重量形成矛盾。最终,经过调整瓷土成分及瓷瓶外观设计等,这些困难被一一克服。

应注重培养本地技术人才

这种牡丹瓷新品制作采用纯手工工艺,需要经过上百道工序,至少烧制6次,耗时近2个月,因此售价不菲,最便宜的近3万元,档次较高的在10万元以上。

虽售价不菲,但牡丹瓷花瓶一直供不应求,一般情况下,制作好的花瓶还未在市场上露面,便被预订一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公司不断接到北京、香港等地的订购电话,全力赶制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景德镇拉坯师傅在我市的工资水平为每天2000元,且每个月仅来工作15天,但报酬如此优厚的行业中却少有本地人才的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我市牡丹产品开发企业发展较快,但从事牡丹产品制作的技术型人才缺口却一直很大。不少企业高薪聘请“外来和尚”,成本增大的同时却仍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应在引进外地优秀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本地技术型人才,形成企业自己的人才队伍。

陶瓷文化:洛阳唐三彩的制作的制作过程和鉴别方法


洛阳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及真伪鉴别方法:一、洛阳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洛阳唐三彩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矿藏洛阳周围便有出产。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唐三彩常见的成型方法有三种,即雕塑、模制和轮制。制作一件器物往往使用两种以上方法。工匠们首先要进行细致的构思设计,再用专门雕塑工具用陶泥进行雕塑创作,经反复修改后,最后成型。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复杂的造型如天王俑、镇墓兽、形态各异的马、建筑模型等往往需要翻制的模具较多。对于不规则部位还需要有套模,因此这类造型模具往往多达十几件。模具分单模、合模两种。单模适用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堆塑等小附件。合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粘合而成,适用于各种人物、动物和一些生活器皿。工匠们首先将经过揉搓和陈腐过的软硬适中的陶泥放入模子用手按压,其厚度根据制作物体的大小灵活掌握,然后用泥浆粘接合模,等到模具里的陶泥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时,取出粘接组装成型,并用专用刀具将粘合部位修平,用手指抿抹,用毛笔或毛刷蘸水修饰。技术好的工匠能够使胎体均匀,薄厚适中,黏合过的部位天衣无缝,宛若一体。轮制,适宜于制作器体呈圆形的器皿,如日用器皿中的杯、盘、碗、碟、豆、瓶、炉、壶、罐等,但也有一些扁圆体、椭圆体、不规则体等器物采用合模制法。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素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体变形和开裂。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过1000℃~1100℃左右的温度将胎体烧坚,取出后施釉,再入窑经过800℃~900℃温度釉烧,胎体上的釉料开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有的排列整齐,有的自然随意,经过高温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奇幻的画面,虚虚实实,斑斑驳驳,如晚霞,如梦境,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美术风格。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变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经过对出土三彩的釉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和金属呈色剂。唐代工匠们经过百千次的试验,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并配制出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铅粉,以氧化铅为助溶剂,适量加入铜、铁、钴、锰、锑、铬等成分,经过800℃~900℃的温度,便还原成了各种色彩。例如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现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色或黑色。工匠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以及产生特殊的色彩,经过对各种金属矿料比例的调配,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了褐红、橙黄、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间相互流淌交融,创造了唐三彩艺术辉煌华丽的时代风格。

二、洛阳唐三彩的鉴定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唐三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唐三彩来源的逐渐枯竭和市场价值的攀升,于是出现了许多赝品。至于唐三彩赝品何时开始出现,一般认为是民国时期。笔者所在单位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是洛阳博物馆文物复制工厂,因此有机会对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以及唐三彩的鉴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曾经征集到一些民国仿制的唐三彩,除了胎体与唐代三彩略有区别外,从造型到釉色很难与唐代三彩区分开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唐三彩仿制品的制作主要集中在市区北面邙山上的孟津县朝阳到南石山村一带,这里生产的三彩以工艺品为主,还制作一些仿制品,但做过旧后真正达到以假乱真程度的并不多。之所以造成鉴定困难,主要原因是人们接触唐三彩真品的机会太少。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认为唐三彩的鉴定主要从造型、釉色、胎体、工艺这四个方面入手。(一)造型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与当时社会风俗、生活环境、审美意识、制作材料、工艺水平分不开,因此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均能表现出生动逼真的神态,生活气息浓郁。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艺娴熟,人物、动物比例协调,形象生动。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势变化有致,各种动物或静、或动,神完气足,形态自然传神。仿制品的制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图片,三是在原型上创新,四是臆造。制作者虽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的与原物相似,但由于雕塑者功底欠缺,再加上制作者与唐代工匠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只能形似而达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变化。如制作的俑类往往比例上不协调,面部呆滞,线条生硬,有的线条过于规整。唐代三彩圆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而仿制品往往缺少这道工序。

(二)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等的侵蚀,光亮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薄薄的一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仿制品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近年来,制作者也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翅“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三)胎体洛阳出土的唐三彩,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胎质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像是石英的微小颗粒,并有其他矿物杂质。从胎体坚实度来看,有的因烧成温度高,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小一些,胎体较疏松,釉层容易剥落。仿制品的制作,一种是采用加工现代三彩工艺品的胎体材料,即纯净的高岭土,没有经过特殊配料加工,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比较坚硬,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手感较重,与唐代三彩区别较大。另一种选用的材料也是高岭土,采用与古代相近的工艺对胎料进行加工,制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质,经过精心配制,烧成后无论从硬度、胎色还是疏密度都与唐代三彩接近,区别开来有一定难度。(四)工艺唐三彩的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后翻模,再按坯,最后粘接组装。同时采用轮制和捏制的方法,无论是在俑类和器物类都留下了这些工艺痕迹。人物、动物多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从出土实物来看,这些痕迹非常明显,仔细观察这些三彩身体内部的胎面上,许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圆体三彩器物如扁壶等,侧面基本都有对接及刀削痕。再如钵、罐、瓶、水注、盘、碗等采用轮制法,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细小弦纹清晰可见。仿制品有的采用注浆工艺,器物胎体上看不到捏塑和轮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艺,其制作方法与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较轻。圆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浆或模制成型后放在转盘上,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轮制的痕迹,但弦纹看上去线条不自然。有的采用与唐代相类似的模制按坯工艺制作,但组合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皿都显得笨拙,比例不协调,线条生硬。还有的过于精雕细做,画蛇添足,让人感觉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韵。通常情况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没有衣物遮住的皮肤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一般采用彩绘。头发、眉毛、眼睛、胡须、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颊用朱红。人物的五官、须眉描绘的细致入微。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色已经变淡变薄,且渗入胎体。仿制品的彩绘颜色鲜艳清晰,看上去比较浮,勾画的线条不干净利落,人物表情显得呆滞,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字串9

突出文化技艺交流 共推世界陶瓷发展


9月16日晚,景德镇市政府在开门子二楼宴会厅举行招待晚宴,欢迎刚刚参加完第四十三届国际陶艺学会大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陶艺家莅临该市参观与交流。副市长黄康明出席并讲话,市陶瓷协会会长余仰贤以及瓷博会执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黄康明在讲话中说,一千多年前,以其精湛的工艺,古朴与华丽相得益彰的艺术表现,让世界认识了中国,领略了华夏文明的浩瀚与精深。在这个漫长的制瓷历史发展过程中,景德镇这片陶瓷圣地为人类制瓷文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创作精英,他们和在座的各位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共同推动着世界陶瓷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黄康明在讲话中介绍,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陶瓷盛会—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10月18日就要在我市隆重开幕,期间,作为主要活动之一的国际陶艺作品联展将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中青年陶艺家将奉献出极具创意个性的作品参展。这将是一次世界陶艺创新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国际心灵情感的交融,所有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将编印成书,向全世界发行。

最后,黄康明向各位陶艺家发出邀请,欢迎各位陶艺家届时携带最新创作的作品莅临瓷都景德镇参展和交流。

据了解,在景德镇期间,各位陶艺家在亲身感受和领略了精湛的制瓷技艺和陶瓷文化特色后,对该市深厚的瓷都文化底蕴惊叹不已,与此同时,各位陶艺家在得知景德镇国际陶瓷博鉴会期间将举办国际陶艺展后,纷纷表示届时将一定参加。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洛阳陶瓷文化重获新生 三项技艺再放光彩》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洛阳陶瓷文化重获新生 三项技艺再放光彩》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