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高仿民国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瓷都”我见---关于高仿的一篇好文章

“瓷都”我见---关于高仿的一篇好文章

高仿民国瓷器的鉴别 如何鉴别高仿瓷器 怎么鉴别高仿瓷器

2021-04-13

高仿民国瓷器的鉴别。

90年代初期,我多次到景德镇考察,看到国营大型瓷厂相继倒闭,个体经营多达上千家,到处都在生产仿古瓷,甚至连民国瓷,“文革瓷”都在仿制,可世界著名的瓷都,街上居然卖起了潮州瓷,实在令人心寒。我不禁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哀叹。仿古陶瓷,如若是为了继承传统,必定会有所创新,也会推动陶瓷业的发展,但是如果仅为赚钱而仿古,那将是一个莫大的民族悲剧。一个瓷区如果靠仿古陶瓷维持生计,恐怕离黄泉也仅有数步之遥了。

作为一个研究陶瓷史的学者,眼看着景德镇一天天衰败下去,但又无能为力,真是于心不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故而在前几年出版的《古陶瓷鉴识》一书中发出了上述哀叹,希望景德镇人能够猛醒,看到危机,重振辉煌。没想到只过了几年的时间,正值景德镇热火朝天庆祝建镇千年之际,“瓷都”之名被冠以别的瓷区了。我不想评论这个“封都”事件,只想从历史的角度谈谈景德镇能否再振雄风。

景德镇于元代以后确立了烧瓷中心的地位,明清两代因专门烧造皇家用瓷而闻名天下,到清乾隆时期是其最辉煌的时代,其产品行销全球。到清晚期景德镇有过一个较大的衰败期,其原因是受到国外先进技术制瓷业的冲击,如日本、英国等国的瓷器,机械化程度高,做工规整,成本低廉,象洋布冲击中国传统的土布一样,使景德镇受到空前未有的打击。在这种形势下,工匠为谋生存,开始生产大量的仿古瓷,生产最多的是仿光绪、同治官窑的瓷器。这些仿古瓷器,质量参差不齐,精者其质量不亚于官窑,因为有些生产者原来就是官窑工匠。其次生产的是极少量的高仿瓷,几乎都是古玩商来样定烧。高仿瓷需要顶端的技术,能仿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即使在民国时期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制瓷高手。陈重远先生在他所出版的几本关于琉璃厂旧闻的著作中,于此谈得十分详细,读者可参阅。Www.TAOCi52.cOM

除仿古瓷外,珠山八友的作品,应该是民国景德镇瓷器的回光返照,作为艺术瓷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对于整个瓷区而言,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在技术上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景德镇制瓷业。曾经为袁世凯督陶的郭葆昌先生,虽然文化不高,但却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到景德镇选拔画瓷高手,曾以《秋声赋》为题,张榜考试选拔人才。但他回到北京后,却认为景德镇充满了商机,如果集资购置国外的先进设备,以景德镇的原料和熟悉陶瓷工艺的大量技术工人,开个股份公司,不但能振兴景德镇制瓷业,而且肯定会赚钱。傅振伦先生与郭葆昌先生既是同乡又共事多年,傅先生在世时,曾多次与我谈起郭先生的这些奇闻逸事。郭葆昌先生的美好愿望因为缺少资金未能实现。但是仍然有人在景德镇很快开办了现代化的瓷业公司,同时崛起的还有湖南醴陵,河北唐山、邯郸,山东淄博以及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现代化制瓷公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醴陵,起步早,引进日本的先进设备,并且聘请日本和景德镇的师资,开办瓷业学校,湖南醴陵创烧的釉下五彩瓷器曾使中国瓷器再现辉煌。湖南醴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瓷都。到抗日战争的前一年,上述这些瓷区的产量,曾达到历史的顶峰,向现代化的世界工业迈进。

解放后,中国陶瓷工业重新崛起,虽然景德镇以传统的青花,彩瓷,颜色釉仍然独占熬头。但是河北唐山,邯郸,广东,湖南及江苏宜兴等地新品种不断,如唐山的骨灰瓷,宜兴的青瓷,石湾的结晶釉和人物陶雕,邯郸的花釉,淄博的炻器餐具,醴陵的捏雕及釉下彩等等,均已对“瓷都”提出挑战。再加上国外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的高档日用瓷等,更对整个中国的出口瓷形成威胁。

景德镇有着千年的制瓷传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背着沉重的传统包袱不思进取,肯定会被压的喘不上气来。事到今日,景德镇人仍然认为自己的艺术瓷的地位不可动摇。实际上,当代陶瓷工艺发展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氧化焰,还原焰,还发明了乐烧、盐烧、堆烧、烟熏烧、炕烧等新工艺。而景德镇的所谓艺术瓷,多是以瓷器为载体表现中国画的感觉,而没有强调陶瓷本身的材料语言。我曾经与一位在国内外都名声显赫的景德镇学者聊天时,戏称对方“大师”,没想到对方一本正经的告之曰:“在景德镇你这是骂人的话,因为真正在艺术瓷上有独创精神的,几乎都没有大师头衔。”我细数了一下景德镇的大师,他的话不无道理。如在瓷雕上至今被国际上公认能够掌握陶瓷语言而融于雕塑的周国桢先生,仅是教授头衔。再如黄秀乾先生,学院的第一界毕业生,晚年从事艺术陶瓷的创作。他的作品独树一帜,能够淋漓尽致的把握陶瓷语言,融青花、浮雕、镂雕、油画、书法于一体,有些作品堪称绝做,甚至象文物一样,有不可再生性。凡是看过黄先生作品的人,无不为其精湛的工艺和深远的意境所感动。但是黄先生没有大师头衔。

现代景德镇个体窑厂已多达三、五千家,基本都在生产艺术瓷,仿古瓷器是其主要产品,多数粗制滥造,少数有高仿品种,能做得以假乱真者,不超过五个人。但其质量、数量、品种,均超过民国时代,元青花,明初青花及釉里红,清三代官窑青花及粉彩是其最拿手的品种。此外,韩国瓷,日本瓷也有精品问世。仿古瓷生产已经在景德镇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就连作旧也成为一个谋生的专业,满街涂写的“专业作旧”广告,就象大城市中牛皮癣一样的小广告,显现出时代特有的信息。我为景德镇人追求商机的能力感到震惊,没向国家要一分钱,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鳞次栉比的个体窑炉遍布于景德镇的各个角落,颇有复古重建古代景德镇之势。过去只在文献中记载的瓷区民俗,现在就活生生的摆在面前,如窑主出租窑位,按烧成好坏的呈色定价。再如多人同租一个窑,为防止产品混淆,不得不在匣钵上刻上自己的姓氏等等。在景德镇仿古群体中,有三个奇怪的现象,一是技术相互保密,即使亲兄弟也不例外。二是凡是高仿制作者,均不张扬,从不谈论拍卖之事。反之,凡是到处宣传某某拍卖品是他的杰作的人,充其量只是个中档仿古瓷的生产者。三是黑社会不会介入仿古瓷的买卖中,但是如果有人坏了别人“杀猪”(景德镇方言:用仿古瓷冒充真品骗人。)的“好事”,黑社会才有可能介入。这三种现象表明,仿古瓷的目的十分明确,一切都是为了金钱。高仿瓷的生产者,研究瓷器鉴定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精神,远比一般人了解的要深远的多,甚至会令一些专家望尘莫及。除了研究制造工艺,辨伪方法,甚至连如何突破科技检测的手段,都研究得一清二楚,而且对热释光和单纯的胎釉成分分析已经找到准确的破译诀窍,使这些价值百万的精密仪器型同废铁。而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为博物馆把关,收购了不少高仿赝品,还洋洋得意以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事例发生在国家型的博物馆中,已经不止一次。专家和领导者难道不该反思吗?到现在的景德镇深层考察一下吧,现在是学生该给老师上课的时候了。

历史上景德镇是个非常开放的城市,甚至连城墙都未修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西方来样定货,西洋画法亦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传统的彩绘工艺。但是沉重的传统包袱已使景德镇部分人成为妄自尊大的夜郎国人。如“7501”瓷器曾让不少景德镇人自豪,我曾经实地调查10余次,终于放弃了著书的计划,原因是发现那不过是一个炒做得非常成功的近似神话的收藏故事,那套瓷器,一直到送到北京时,其质量尤其是热稳定性指标仍然是没有过关的日用瓷。可悲的是现在居然有依靠仿制“7501”瓷器为生的人。

景德镇的仿古瓷越仿越精,“真做假时假亦真,假做真时真亦假。”照此下去,总有衰亡的一天。但是我认为现在也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历史上发生的事,都应该有其合理的成分。三、五千家个体作坊的存在,有其生存的空间和道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相信景德镇的领导者一定会建立起现代化的陶瓷产业,以此为龙头,走出景德镇,走出传统,走出误区,中国太大,世界更大。技术优秀的大量工人,是景德镇的最宝贵财富。我爱古代的景德镇,我爱瓷都,我更爱未来充满活力,走向世界的景德镇。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高仿瓷的空间有多大


高仿瓷的投资空间有多大

收藏品爱好者都知道高仿瓷器,有很多收藏者还会选择性收藏这类瓷器。它虽然只是古董瓷器的仿制品,但是,由于其制作成本高昂且数量有限,所以价格相对也比较高。但对于高仿瓷器的价值和升值前景,收藏者与专家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高仿瓷器的投资空间。

微信平台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小编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100件锦堂富贵瓶

古玩收藏历来讲究“求古”“求真”,但高仿瓷器让只可耳闻不可眼见的古董瓷器成为收藏品爱好者的私人珍藏,伴随着古玩走俏收藏品市场的同时,高仿瓷器精品也逐渐成为收藏热点。高仿瓷器价格不菲,却依然销售火爆,这让人们禁不住要质疑其保值性。

单色釉豆青釉各式瓶

有一部分人选择收藏高仿瓷器是单存的收藏爱好,并没有考虑其升值前景,为了满足收藏古瓷的愿望会选择高仿品。还有大部分人认为,仿制品虽然是高仿,但毕竟是假的,投资高仿瓷器没有很大的升值前景。

珐琅彩开光花鸟仿木纹瓶

但是,现在我们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高仿瓷器的升值前景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先来看下收藏者收藏一件瓷器的初衷:一是单存的收藏爱好,即使升值也不会考虑出售;二是为了投资;三是二者皆有,是爱好,但会在适当的时间转手。市场的产生是源于需求,而当需求量增大,资源却是固定的时候,升值空间就会增大。

仿明宣德青花牡丹纹食盒

中国文物学会相关人士介绍说,高仿品的定价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原品的价格,如果原品不是孤品就是稀件,那仿品价格也会居高;其次,看制作的难易程度、花形繁简,工艺复杂、精致,代表了某一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再次,权威、限量发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仿品的收藏空间。当人们真正区分了高档复制品和赝品,并能够认识到其文化和艺术的延续价值后,相信用不了几年,高等复制品,尤其是故宫、国家博物馆等国家机构高仿品的价格就会一路攀升。

粉彩手绘碧桃花鸟瓶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看好,高仿品投资也日趋火爆。但在赝品充斥的今天,收藏者们要想买到好而值钱的东西,还是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粉彩松鹤延年珊瑚红描金瓶,此件松鹤延年粉彩瓶画工极其精细,鹤与松的神与态都在作者的笔下展现的淋漓精致,珊瑚红是价格比较昂贵的一种颜色,它展现的是一种低调的奢华,所以自古以来受文人雅士及皇宫贵族的推崇,今人对他的喜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喜欢书法绘画的朋友都知道“小中见大”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在瓷器这个载体上体现,他不同于一般的纸质绘画,下笔成品,瓷器则需要更细的笔触,需要掌握料性与瓷胎的磨合,所以我们看这件仿官窑器,小巧精美,构图,多种工艺结合于一身,实属难得。

粉青釉荷叶纹金文神龟图香插

霁红梅瓶

重工粉彩花鸟四方笔筒,四面开光花鸟各有传神精妙之处,此笔筒体积极小,越小的画面越不好打开手笔。笔筒旁边的八宝缠枝花卉边角绘制的极其细致,所耗工时极长,是件小中见大的精品力作。

微信平台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小编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元青花高仿大师


高仿大师彭某专仿元青花,数十年钻研元代青花瓷的特点,以现代工艺做出元青花的火石红、铁锈斑、气泡、开片等,几可乱真。其作品多供展出和国礼赠送。近年国际市场元青花身价大增,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得2.3亿,彭某心动手痒,想以自己的仿品冒充出土文物,又恐丢了面子和地位。

偶翻报纸得知北江赵某向媒体报料:祖传一批窖藏元青花,彭某细看图片发觉皆为自己作品,顿觉财运来也。立即向报社传去信息,说是对北江赵某的藏品很感兴趣,让赵某带几件过来看看。有知名专家邀约,赵某受宠若惊,随即挑了几件“精品”,过江去见彭大师。彭某一见大呼:“稀世珍宝!稀世珍宝!”又故做激动地来到赵某家看完全部藏品,鉴定全为真品元青花。

骗子赵某没想到骗局刚开始就有“贵人相助”,彭大师的一句话就使这批高仿元青花增值一千倍!赵某立即向大师奉上10万元,算作“鉴定费”。并主动向大师表示,售出后每件按10%给大师提成,彭大师连连摆手:算了算了。你要真给就给个5%意思意思吧!赵某对彭大师感激涕零,在各种场合盛赞彭大师“德艺双馨”。彭大师又在以后赵某举办的“鉴赏会”、“展览会”上频频亮相,为骗子出手假文物鼓与呼。

三言堂主人曰:专家与骗子的关系应该是“猫”与“老鼠”的关系。以前老鼠怕猫,现在某些猫与鼠同流合污,乃至有的猫竟变成了鼠!这一切都是钱闹的。当你今后再听说某家有大量古物面世,你先看看老鼠背后有没有“猫”,这“猫”是在抓“老鼠”还是被“老鼠”利用?如果是后者,那古物绝对是假货!

高仿瓷器收藏购买


高仿瓷亮出身份也能升值,仿古瓷是正道,但赝品是可耻的。

作为中国的瓷都,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受到了历代瓷器收藏家的喜爱和追捧。而近年来,景德镇也成了高仿品的发源地,许多瓷窑加入了“仿古”大军。

黄云鹏早在1993年就开始仿古瓷,并被称为“中华仿古瓷第一人”。他认为仿古瓷是个历史现象,早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官窑就开始仿造宋代的瓷品。仿古瓷器的存在,对于制瓷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再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陶瓷收藏品爱好者也不失为增加了一种收藏乐趣。但是对于市面上盛行将仿古瓷当作古玩来卖的现象,黄云鹏表示深恶痛绝:“仿古瓷是正道,但是赝品却是对买家的欺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他表示自己都要在所做的高仿瓷器上做上标识,以免误导买家。

积累收藏知识,选择可传世作品

如今用瓷玩瓷藏瓷的人越来越多,如何选购瓷器是一门学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精通瓷器的发烧友自然以古董为最爱,动辄上百万甚至千万的传世之宝历来是拍卖会上的亮点。而对于那些了解制瓷技艺,热衷历史典故的藏家来说,“亮明身份”的高精仿品,同样颇具收藏价值。

不过,黄云鹏认为,仿古瓷市场中,高精仿品数量不多,一些初涉收藏的爱好者要多积累相关收藏知识,最好选择收藏大师作品中可以传世的佳作,因为这样的作品具备升值的空间。购买其他瓷器,则要注意仔细分辨其工艺如何,比如要区分贴花瓷与手绘瓷,前者是将陶瓷颜料绘于纸上,然后将其贴在坯或白瓷上烧制而成,犹如机械复制,技术含量与成本都较低;而后者则为人工一笔一画勾勒,具有艺术价值。

什么样的高仿品值得收藏?


目前古玩市场上销售的古玩基本上赝品,就是真的文物也分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如大路货虽然是真品但在历代都不值钱。而且真文物中好东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可能让每位收藏者都能买到,所以应提倡收藏文物复仿制精品。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这类物品大部分是粗制滥造的仿制品,有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造型,主要出自没有文物知识又一心想发财的人之手,这些东西败坏了文物复仿制市场的发展,从投资角度看也没有升值的可能。

从历史角度说,历代文物都是由复制延续下来的。比如:《兰亭序》历代都没见过真迹,能看到的只有褚遂良、怀素等人的摹本,还有历史上的各代文物均是以复制形式发展和传播,如今这些也都成为了文物,并冠以唐仿、宋仿、明仿、清仿、就连民国仿的现在也一样值钱,所以说现在应当重振文物复仿制精品市场。

然而复制品不应是现在地摊上随处可见的粗制滥造的所谓假古董,而应当是现在所说的高仿,其制作技法要能完全达到古人的水平,但假的不能说成是真的,要在上面标明是复制品,是谁造的,这是信誉问题。

那真正的精仿复制品的标准是什么呢?应当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严格按照文物原件复制或仿制其质地、制作工艺、表面效果。为与原件相区别,非展览用复制品都应当在尺寸上有变化。

2、复仿制品应忠于原作,不能随意改变或添加创新而做成不伦不类的东西。

3、复仿制品应在某—部分标明复制品及生产厂家、某年、某人制造。

4、每件复仿制品应当有一证书,证明此物是仿某年代某件文物,原件什么质地、复制品什么质地,什么工艺生产的,并且说明什么单位生产,最好标名什么人制作。

5、要定量生产,每件复制品要由有关专家亲自鉴定并签名。

精仿的复制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过不了多少年估计也会成文物。

辨别高仿唐三彩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随着唐三彩仿品的出现,辨别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见诸报端,这些文章繁荣了文化园地的同时,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并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难辨的三彩器。经过作旧之后便在城乡不断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中诏。究其原因,一方面它们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内在的精神风格等方面,都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它们又具备了常见论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举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见高仿三彩确实仿到了相当的水平,没有火眼金睛则难辨真假。

唐三彩烧成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试想,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备了。可以说,相同点已经达到了99%以上,余下还不到1%的较为特殊的特征,目前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无力为之。

胎的区别

胎釉造型、色彩风格等基本常识,是所有论述唐三彩辨伪文章都重点涉及的问题。但从目前见到的高仿三彩来看,这几个方面是没有根本差别的,就连胎釉的各种化学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什么“光龄”、“釉的老化程度”等等,仿造高手照样信手拈来。所以,在高仿三彩器面前,再谈什么基本的胎釉特征、造型风格、“光龄釉龄”已毫无意义。故本文把重点放在说明目前高仿者还无法仿出或无法仿得逼真的几个特殊点上面。

1.苍老的千年陈旧感。真品出土前或置于潮湿的墓室,或埋于泥土中,受千年地气、水分、泥土的侵蚀,有的出土后长期置于室内,受空气和冷暖变化的影响,其胎表已毫无新意,陈旧自然。真品的旧感极其自然,富有层次并深入肌里,用硬物轻划,可见旧感渗入胎里,如有可能可在不显眼处轻轻敲击一两处胎表就可发现旧感是由胎表向里渗透的。高仿三彩的胎,经作旧处理虽有陈旧感,但绝无真品胎经岁月侵蚀而显露出来累累沧桑的自然感,旧仅在胎表不入肌里,新的感觉依稀可辨,不会出现旧感渗入胎里的现象。轻击胎表就见“旧”仅是胎表的一层,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旧感与胎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2.遇空气即变颜色的胎土新断面。真品三彩由于时间久远,部分胎土新断面遇空气后,胎土颜色会由白渐变到黑,这一过程一般约100天左右,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净后的胎表也会出现这一现象。笔者曾多次敲开几个真品罐的盖子进行观察,其结果都一致。高仿三彩胎的新断面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会有什么明显变化。这一现象还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关于真假唐三彩胎的微妙之处,程进奎老师在《唐三彩辨伪新知》(见《中国收藏》总第13期)一文中还有这样的陈述:“把真品露胎部分放进水中,取出后会出现中度粉红状,仿品的露胎处放进水中则呈现土白色”,笔者曾多次试之,结果亦然。不过,这种中度粉红状是和仿品胎那种死灰白相比较而言,微微呈现的粉红色,而且似乎单就河南胎而言更为合适,陕西古胎和现胎有一种胎色微呈粉红,入水则更明显。如洛阳等地复制的仿品胎色是略呈粉红色的,放入水中呈现较醒目的粉红色。

3.部分真品三彩露胎处会生出极细小的如针尖大的暗红、浅褐、黑等色的土锈。或密或疏,或多或少地出现于露胎处的表面,有的出现在口沿,有的出现在踏板上,有的出现在器物内。土锈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生成的,千百年时光的孕育使得胎体内的某些元素分子由胎内溢于胎表,成为胎表的一个组成部分。高仿三彩的胎表绝不会出现土绣,仿造的土锈极不自然,仿品出窑之后再往露胎处“种”上的土锈和自然生长出来的真土锈颜色差别很大,生长出来的和强加上去的,一个自然,一个僵硬不自然。

土锈看似简单,却极难仿造,故大多数高仿三彩为了尽量减少人为的破绽,干脆就不做土锈。说到土锈,不少人把土锈理解成胎土表面用水可冲洗掉的脏土层。其实所谓锈,是物质化学变化的产物,如铁锈、铜锈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锈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

釉光的区别

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时光亮刺目,光泽灿烂,百年之后光泽渐退,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精光内蕴,宝光四溢。唐三彩的釉光根据目前所见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总是柔和温润的,除了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

大多数唐三彩釉面由于时代久远都会出现只哈利光,它是千年风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无法让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时光。哈利光不管在什么颜色的釉面上都呈现出五颜六色,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光线下其颜色也都如此。真品三彩器物通体的宝光,恍惚不定,如梦幻漂浮在绚丽多彩的釉面上,所有的高仿者对这梦幻之光都会感到无奈。

高仿三彩釉面的光泽虽也柔和温润,但柔和之中露出灿烂,温润之中隐含贼光,其通体一致的釉光毫无内涵,绝不会出现哈利光。唐三彩的釉虽属低温釉,但仍经800度左右的温度烧成,釉面仍有相当硬度,没有百年以上的时间,釉质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哈利光是釉质老化后釉面分子发生质变,经光折射之后产生的特异之光。高仿三彩釉表在光的照射下,虽偶尔也可以见到淡红、浅绿等色,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仿品中的颜色是固定在釉里的,而真正的哈利光是漂浮于釉表的,并且是五颜色六色的,而仿品的颜色通常是一两种。真品的哈利光用一般的照相机可拍摄到,而仿品的光则拍摄不到。所以,有无哈利光是鉴别真假唐三彩的一个过硬的标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哈利光,所以不排除没有哈利光的三彩器也属真品。

上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曾有大量的三彩仿制品,它们到现在也已近百年,釉面火光已褪,柔和温润,不排除个别器物会有微弱的哈利光,但绝不会有真品三彩那种从釉里面涌溢而出的宝光。只要你认真观察民国早期的低温釉就会发现,此时期绝大部分的低温釉是没有哈利光的,上观至乾隆时期的低温釉,迎光侧视仔细观察才会隐约发现哈利光。所以,有无明显的哈利光仍可作为区别民国三彩的硬件之一。

釉面的区别

岁月无情,唐三彩釉面经受千年时光的洗礼会留下一些不容易发现却很特别的痕迹。它们分别是:

1.泥土的腐蚀痕迹。目前还未见唐三彩传世品的报道,几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面一般均见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见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经药水处理土埋之后釉表会出现酸咬的小孔,但很有规律,僵硬不自然,腐蚀程度较一致,没有腐蚀的过渡现象。实际上高仿者目前在釉表的处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药水处理,釉表的光泽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识破;不用药水处理釉面又太光洁新颖,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经检测马脚又露。在观察腐蚀细孔时要注意把它与釉面在窑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棕眼区别开来,棕眼仅出现在釉表,深度约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蚀细孔则深入釉里,有的腐蚀至胎表。

2.过渡自然的腐蚀斑块。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还有一种特殊的腐蚀形式也是高仿唐三彩目前无法仿造的。那就是光润的釉表极薄的一层釉水被腐蚀了,留下粗糙的釉面,形成大小不一的腐蚀斑块。它们出现在釉面上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唐三彩出土后腐蚀不再发展,过程停在了釉面上,给了我们辨别的依据。

先说由浅到深:腐蚀出现时,开始是釉面上出现隐约可见的微孔。微孔刚出现时可以是几个也可以是几十个、上百上千个,刚出现时太渺小还不足以改变其釉面的光泽和颜色,乍看上去釉面正常,不用放大镜观察也可看清;随着微孔的增多增大,其釉面的颜色慢慢变成浅褐色;随着腐蚀的日趋严重,腐蚀面积逐渐增大,就出现了粗糙的斑块,用手摸之有刺手感,用指甲轻轻一划可划出痕迹。

再说由深到浅:腐蚀较严重的釉面向未腐蚀的釉面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由深至浅的渐进侵蚀过程。首先是最严重之处釉表釉光全无,只见粗糙的面目全非的釉,用手指可抹出痕迹,再接着是稍微严重的地方釉表极薄的一层尚存,但却有极细的孔隙且釉光暗淡,有的釉光几乎不存在了,用指甲可掐进去,再过渡下去,受轻微腐蚀的釉表乍看上去釉面尚好,釉光也还自然,但仔细观察釉面就隐约可见腐蚀细孔,用小刀轻划可划出痕迹。这种由浅至深又从深至浅的交替腐蚀过程,在釉表的表现是以毫米为单位的,但在时间上要形成这一过程却是要以百年为单位的。整个器物易仿,细微之处难仿。所以,吃透了真品唐三彩的釉面,再回过头来看仿品的釉面,其浅薄之处也就一清二楚了。

3.返铅现象——百年时间浓缩而成的精灵。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的返铅现象,即人们常说的“银斑”,是唐三彩后天生成的典型物质。返铅现象的出现除了需要一定的环境,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是时间留在唐三彩器物上的特殊的印记。从笔者珍藏的几件有返铅现象的唐三彩来看,返铅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体有一层薄薄的银光,如秋月之色浮于物面,如薄霜依稀可见。

(2)一件器物釉面的局部有银白色的返铅现象,而大部分釉面则没有。值得一提的是返铅现象出现于任何颜色的釉面,蓝色的釉面的返铅现象往往更为突出,颜色更加自然。并不像有的文章所说的蓝釉不会出现返铅现象,要知道唐三彩的釉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中铅的成分达25%左右。既然釉有那么高的铅含量,只要条件合适,什么颜色的釉面铅分子还不是照样跑出来,蓝釉亦釉,没有例外。

(3)以细小的银白色斑点出现在釉面上。“银斑”是真品唐三彩器返铅现象的重要表现方式,其表现形式仍为不同时间先后出现的动态过程。首先是酝酿阶段,表现形式为釉面出现隐约可见的浅黑色斑点,有的略呈爆裂状,再发展是在浅黑色的斑点中间出现针尖大的白点,再往下发展便是白点逐渐长大成为白色的斑点。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发展,釉面上的银白色斑点也就越来越多,大小不一呈色自然。“银斑”从酝酿到发展成为银片,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唐三彩器出土后,离开了出现“银斑”的环境,动态的生长过程便凝固在唐三彩器物上,给我们观察它提供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几百年的光阴便凝固在我们眼前。

真品“银斑”,由分子构成,薄如纸张的1%。高仿唐三彩的“银斑”,有的是在窑中烧成与生俱来的,似故意加铅使之和釉一起熔化,“银斑”深入釉里,和真品“银斑”浮于釉表刚好相反;有的“银斑”是仿品出窑后“种”上去的,厚重笨拙,毫无自然感,与自然的铅金属的光泽差别甚远。尽管“种”上去的“银斑”仿造者也用一定的温度使之熔于釉表,可人为痕迹很浓,糊弄门外汉尚可,在行家面前绝难过关。用第一种方法造“银斑”,又无法用药水处理埋于地下,因为这样“银斑”就发黑无光了;用第二种方法造“银斑”不仅造不出极薄的真“银斑”,还留下迹痕。就算挖空心思用尽手段仿出稍微像样的“银斑”,可真品“银斑”那种先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生长过程,仿者又没辙了。所以说,“银斑”是目前高仿者还无法解开的死结。关于“银斑”的形成,程庸老师在《晋唐宋元瓷器真赝对比鉴定》一书的前言中是这样评说的:“前些年,唐三彩鱼子纹开片难以仿出,现在这个问题也已解决。眼下就剩下最后一个重要特征难以仿造,那就是‘开银片’。‘开银片’的形成,是因为铅的原因,它是化学元素中较活跃的一种,时间长了会自然跑出来,就形成了‘开银片’现象。”可见,“银斑”是时间的沉淀物。

釉里的区别

目前高仿唐三彩的釉里开片虽也浅淡细密,状若鱼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开片亦似乎有一种微微上翘的感觉,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的开片仍没有真品的紧凑细密。真品唐三彩的开片密密麻麻,极为细小,细碎爆裂,而且不同的釉色开片也有差异:黄色釉开片最为细小;深黄色釉开片最为细密,更像民间所说的“芝麻釉”、“翘皮纹”;褐色釉类似烧焦状的釉面开片则多呈爆裂状,与胎体分离似乎更明显;绿色釉开片则没有黄色釉开片细;白色釉开片与红色釉开片大致相同;蓝色釉和墨绿釉则多数开冰裂纹,走纹虽也细密,但纹片很少有上翘现象;真品唐三彩器的开片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面的开片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地方开片均匀极细碎,而釉薄之处开片细而不碎纹路稍长。总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真品唐三彩与高仿唐三彩釉里的不同,那就是高仿品开片细小,真品开片极为细小,差别就在一个“极”字,其中奥妙不是比较着看很难说明谁细、谁更细。

时光历经百年可以渗透釉面,把一些褐、黑等色的杂质带入釉里,凝结在釉下胎表,部分真品的釉下会出现这一情况。釉的开片虽不是很细,但纹路是非常紧密的,绝无向两边分开的现象,可杂质竟穿透纹路渗入釉里慢慢积累形成黑褐色的沉积物,沉积在釉下的杂质越多,釉下的胎表就越黑,反之就越淡,在透明的釉下清晰可见。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只要有足够长久的时间就可。高仿品釉下胎表之所以没有这一现象,就是因为它没有百年以上的时间,短时间的“速成”是毫无结果的,即使有杂质侵入,也不会透入肌理。

以上列举了真品唐三彩的几点特殊之处,它们很难同时出现在同一件器物上,同时这些特征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也是看不清的,一般读者由于难有真品唐三彩上手揣摸,这些特征更难一见。所以,当你遇到唐三彩器物时,这些经验如能对你有一点点启发,好就是我们的快乐。

《排行》藏品难得一见


李菊生的作品

近日,以景德镇瓷器为主的《排行》艺术收藏作品已经在广州白云机场戴斯酒店开始了首次展览,这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据悉,这次艺术展汇集了我国当今顶尖工艺美术大师及教授的作品,如田鹤仙、王锡良、张松茂、李菊生、李进、戴荣华、王思怀、陆如、唐白强、熊钢如、何炳钦、舒慧娟、饶华军、胡忠胜等一大批老、中、青杰出的艺术家共500多件陶瓷精品。

其中还有一批1978年原景德镇艺术瓷厂生产的艺术粉彩瓷板。其中尤其是田鹤仙、王锡良、李菊生、李进、钟莲生、方复等大师和教授的难得一见的作品。

另外,在本次展会上还将同时展出我国顶级紫砂大师,如谢曼伦、储立之、刘建平、朱建伟、高建芳、徐元明、李芹仙、华健、尹祥明、范伟群、束凤英、鲍立安、吴扣华、刘文等的优秀作品400余件,也是广东收藏爱好者难得一见的世间珍品。(记者孟庆利,通讯员李凡)

高仿瓷器的那些人那些事


高仿品

搞字画鉴定,自己写写画画对实际鉴定有帮助。这个办法稍加变通也适合搞瓷器鉴定,有条件的可以亲手做,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到现场看人家做。景德镇是中国瓷都,去那里现场观摩一件瓷器从和泥、拉胚、装饰绘画、上釉到最后装窑烧成,对于鉴定瓷器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多次去景德镇观摩瓷器制作,触动很大。鉴定瓷器一定要上手掂一下分量,以前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在景德镇亲眼看到瓷器烧造,才彻底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正常来说,一件瓷器,在制胚后的尺寸跟烧成后的尺寸是有出入的,都会产生收缩,如果想做一个一尺高的瓷器,胚胎的高度就要一尺多高。过去仿造瓷器最大的难点就是尺寸上的把握,多大的瓶用多少分量的泥,这都是有数的,只有行内的高手才能掌握其中的关窍。

所以鉴定瓷器,上手一掂感觉太轻或者太重,这就一定有问题,超过了真品在分量上的感觉,马上就可以判断这是赝品,是造假者对原料的用量没有把握准。而在具体操作上,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赝品不是拉胚制成的,是用模子压制的,这样造出来的瓷器的胎子很结实,同时重量也会变大;另一种情况是赝品的胚是用模范注浆做成的,把原料和成泥浆倒进去,这样做出来的瓷器就很轻。因此,一件瓷器如果器型、尺寸都对,但是上手后感觉太重或者太轻,就一定是后仿的。

我经常去的地方是古窑场,经理叫张国强,人很热情,不仅带我在场里随便参观,还介绍我认识了景德镇上一些造假高人。其中一个专门仿造乾隆官窑瓷器,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她写“大清乾隆年制”官窑款是一绝,靠写这六个字,发了大财。她只仿造乾隆官窑瓷器,都是小件,香港、台湾很多做古玩生意的人都来包她的货,做多少要多少。她的窑厂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手下只有几个人。第一次去的时候,她拿出一个研墨时用的水盂,做得非常精致,图案画的很漂亮,上面的“大清乾隆年制”官窑款让人难辨真假。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水盂她卖200块,不还价,就这样还供不应求。抱着把玩的心态,我买了10个,5个青花5个彩绘的,回到济南后谁看谁说好。

济南古玩圈子里有个号称“瓷器大王”的人,号称什么都懂,其实也就是对瓷器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天来文物店让我拿好东西给他看。被他纠缠不过,我就把那10个水盂拿出来了。他一看就两眼发亮,问我多少钱能卖,我就想考验一下他的眼力,说你看着给吧,少了不卖。他说一万二买一个怎么样?当时我心里就笑了,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说一万二有点少,至少要一万五。他就说,得得得,都是熟人,就一万二吧。因为这个人不是真心搞收藏,基本都是买进卖出,所以最后我就一万二卖给他一个。连“瓷器大王”的眼睛都能瞒过,由此可见,这个小姑娘的造假水平真是很高了。

博物馆有一个专门做大件瓷器的人,叫黄云鹏,对明代青花瓷研究很深。他在博物馆后面建了一个小窑场,专做宣德青花瓷盘。刚改革开放那会,国外很多拍卖会上拍出的宣德青花瓷盘都是他做的,我去他的窑场看过。

经张国强介绍,我又认识了艺术瓷厂研究所的所长老潘。老潘的瓷器活属于家传,从他爷爷那一辈起就一直搞瓷器,他爷爷在解放前就是研究所的所长。那次我去找他,想看看他怎么做,他拿了一个玉壶春瓶给我看,我一眼就看出这个器型在某个拍卖会上出现过。他笑了,说这些东西是一批,都是他做的。有人下了单子,让他做了60个,涵盖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个朝代,都是一个器型。因为看着实在是好,我想买他一个,他拒绝了,说这些都是给人家定做的,合同上规定了只能做多少个。

他屋里还摆了一个仿乾隆的青花罐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卖到四千一个。至于下家能卖多少钱,他也不得而知。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在一次拍卖会上看到了老潘做的仿乾隆青花罐,拍价居然达到了二十万。老潘告诉我,这种仿乾隆青花罐由买家提供样子,他负责高仿,一共做了20个。听他这么一说,我也动了心思,何不借此也让他仿造一些,有利于以后的研究?后来再去的时候我就从文物店里带了几个器型让他仿造,最后做出的赝品让我很惊叹,因为跟真品几乎一模一样。如果再做旧了,一般人是很难鉴别的。老潘“十项全能”,什么瓷器都能仿,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对各种瓷器的收胀系数都掌握得很准确。

老潘告诉我,如果想做旧,还要另外加钱。我是为了研究,又不想卖假货坑人,当然就不需要他做旧了。不过我倒是很想弄明白他是怎么将新瓷器做旧的,老潘笑着晃了晃脑袋,说这是行内的绝密,死活不告诉我。后来通过别的途径,我还是了解到一些做旧的办法,大致就是用稻壳灰拌上酱油、醋等,和成泥巴糊在新瓷器上面,糊上一定时间后再取下来。这个手法就比以前的做旧手法高明多了,最早做旧是用细砂纸把新瓷器上的贼光打磨掉,那个仔细看就能发现打磨过的痕迹。

在做旧上还有更高明的,那时上海博物馆就有这样一个高人。因为他的本职工作是瓷器修复,顺带着也就悟出了一些做旧的诀窍。他的方法更复杂,在一口大锅里放上骨头和各种草药,加水煮开后把瓷器放进去煮,一煮好几天。这样一处理,新瓷的贼光没有了,还有油润的感觉,经过这样做旧的瓷器更难鉴定。我后来才知道,很多拍卖会上都曾拍过经他做旧的瓷器。

由于造假手法的高明,瓷器越来越难鉴定,做这一行如果经历不足眼力不够,是很容易被打眼的。有些搞收藏的人以为拍卖会拍出的就一定是真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好多拍卖会上拍出的藏品不少都是新做的。(口述崔明泉撰稿本报记者李剑波)

鉴别难度大的高仿瓷的辨别方法


和新瓷做旧相比,高仿瓷的鉴别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骗性更强,鉴别难度也更大,部分造假者更是用上高科技。

或者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或者旧件新器、复火,浙江大学文物保护鉴定研究中心周少华说,部分瓷器艺人在仿制古瓷上可谓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鉴别时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别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在业内亦称为补货。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遗址搜罗大量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这种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鉴定专家采用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可能是真品。藏友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包括颜色、线条、高低是否一致。

复火: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鉴别时用硬物刮过补口时的声音会发生变化。

目前有一些专业人员的研究成果也被造假者利用,甚至变成了他们的造假秘方,而这样烧制的古瓷很难被鉴别。有瓷器研究所对每个时期的瓷片成分做了详细分析,测 明瓷器烧成温度,这样的成果给仿造者提供了胎釉成分和烧造温度、气氛等方面万金难求的秘方。据记者了解,有些地方造假者破解了测定文物年代的一种科技手段 ——热释光法,即1秒钟的X光照射,在热释光测试法下约相当于器物1000年的演变;而日前中陶鉴定中心推出的一项新鉴定方法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兴趣。该方 法一旦被破,专家们要破解造假者的赝品将会更困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