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荣宝轩瓷器

景德镇荣宝轩瓷器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13

景德镇古代瓷器。

更多精美瓷器请进http://景德镇在历史上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被称为中国“瓷都”,这是因为昌南镇自汉代以来就制作瓷器,在全国享有“假玉器”盛名,宋朝真宗皇帝又将其“景德”年号改昌南镇为景德镇;同是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的产品,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再加上自元、明、清六百年来,皇帝在景德镇设“御窑”,“集全国各地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这精华”,专门制作宫廷用瓷,使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全国制瓷行业中心。江西景德镇荣宝轩瓷行,制瓷品种齐全,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瓷器品种方面有青花,釉里红,粉彩,古彩,斗彩,釉下五彩,乌金釉,珐华彩。其中青花,粉彩和颜色釉瓷更是响誉中外!景德镇荣宝轩瓷行以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精神为脉搏;以广交天下朋友为目标;以诚信服务为宗旨;以瓷器质量为生命;以优惠售价为策略竭力服务广大陶瓷爱好者和陶瓷商家~!联系手机:13507987043电话:8649810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景德镇明清瓷器底足款识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

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

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天启:官款以“大明天启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也有书“天启年制”的。民窑中书纪年款的见有“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启米石隐制”等等。

堂名款、吉语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等等,还常见图案款,如兔子、灵芝、方胜等等。

崇祯:崇祯时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清代

顺治:顺治官款少见,有“大清顺治年制”六字两行楷款,款外有双圈。署“顺治年制”四字的,一般无圈框,均为青花款识。民密器署干支纪年款多见,如“顺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语款减少,见有“继善堂”、“百花斋”、“西畴书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写于珐琅器上。官窑器中也有写干支纪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宫内御用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识种类繁多。按书体分有:楷书、篆书、行书,官款绝大部分是楷书,少有篆书款。按颜色分有:青花、釉里红、金彩、红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黄、蓝等料款。按款外线框分有:双圈、单圈、元圈、双边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两行、三行款,四字两行及四字环形款等。民窑一般无年款,但其它种类款很盛行。

雍正: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时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阁制”楷书款,为雍正未登极之前烧制的,朗吟阁是当时雍正的读书处。堂名款还有“养和堂”、“希范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则见有“江鸣〓制”、“冯宅”、“松年”等;吉语款少见;图案款有一定数量,如灵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多数不加圈框。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瑶华道人”等有名,唐英为督窑官,瑶华道人为乾隆的王子。

嘉庆:官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大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窑款识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体草率。出现图章式的篆书款。

道光:官款与嘉庆时体式大致相同,大多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红彩写款。

咸丰:咸丰朝又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官窑大多署“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书款减少。除青花款外,还有红彩款与刻款。民窑器中十分盛行图章式篆书款,并影响后世。

同治:官款以楷书为主,大多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和“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楷款。以青花、红彩或金彩书写。民窑器大多用红彩图章式篆书款。

光绪:官窑款识楷、篆并用,以楷款为多,署“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两行款,多数不饰圈框。有青花、金彩、红彩及刻款等体式,大体同于前朝。民窑款识较草率。

宣统:官窑款误解有青花、红彩与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多,一般无圈框。民窑款识与前朝类同。

明清景德镇御窑瓷器工艺特色


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据清乾隆二年《浮梁县志•建置•景德镇厂署》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考古资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此为御窑之始创。到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改称景德镇御窑厂。

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在长达近六个世纪的时间里,为“天下窑器之所聚”,荟萃着无数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生产烧制出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瓷器,目前,海内外拍卖价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

凭借皇家授予的特权,御器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极大推动了瓷器工艺的革新。那么明清各个时期景德镇御窑出品的瓷器由有何特色?据景德镇市御窑遗址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祝松星介绍:

明代御窑厂瓷器以青花、斗彩、五彩、白瓷为主要产品。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虽然比不上同期甜白瓷、脱胎器的精致,但由于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没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生动有力。元代官窑风格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题材的运用和布局,是永、宣官窑的特征。

成化、正德青花瓷改用平等青,色调比不上永乐、宣德青花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避蹊径,朝着加彩或细致的表现力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效果。

嘉靖、万历年间回青的使用,使青花瓷色彩浓艳而强烈。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各式彩瓷,品种十分丰富。明代开始,瓷器进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在器身书年款和堂名款。

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官窑瓷器生产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的高温铜红釉、缸豆红的烧制技术,独步一时。还有天蓝、洒蓝、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雍正珐琅彩、粉彩非常精致,制瓷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乾隆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

祝松星称,清御窑厂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景德镇优质制瓷原料的使用,督陶官的管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的爱好与提倡,都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清代御窑窑瓷器,采用西洋原料及受外来影响的技术,使瓷器装饰更为丰富多彩。清御窑厂瓷器流行年款、堂名款,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

景德镇捏花瓷器的鉴赏要点


瓷器贴花就是将图案做成画纸贴在陶瓷上烧制而成,而手绘为手工绘制,其贴花瓷器和手绘的瓷器区别如下:

一、用放大镜(一般眼睛也很容易分别)看画面的花纹,如果有类似布匹上的网状纹,则是贴花的。

二、手绘的不存在完全一样的,我们可以拿两个一样的杯子对比下,如果画面完全一致则是贴花。

三、青花的釉下的贴花很难区别,手绘的由于着力不同,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致,贴花的则很难做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粉彩的贴花都是釉上的,很好区分。现在还有介于贴花和手绘的半手绘的,这种是贴线条然后填色或汾水,通过上面的方法亦可区分,难度大些。

贴花瓷目前主要是釉下青花和釉上新彩,也含潮州贴花瓷器。贴花是怎么回事?贴花纸有专门的生产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它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或自己创作图样,在商店里售卖。生产瓷器的个人和厂家都可以直截买来、贴上,送去烧就行了。不需技艺,也不费力气,省工、省料、省时,适合大批量生产。如日用瓷、陈设瓷等等。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在工艺瓷器也大量采用贴花瓷。

贴花瓷的主要特点是:

一、看装饰纹图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之类。

二、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三、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四、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五、青花分水工艺做的瓷器,可以判定不是贴花的。

六、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七、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如瓶子,元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这个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色色调不一样。

八、贴花和手绘同时出现的瓷器,表现在上下装饰图纹用贴花,主要部位用手画。不过这种手绘都是把画面用复写纸拓在坯或瓷上,人工再上色。鱼缸用的比较多。凡瓷器上用了贴花,不论多少,此瓷器就不可能太贵。

九、从瓷体上分析,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高级日用瓷除外。好瓷体不会用贴花。

景德镇仿古瓷揭密


景德镇自五代至今,历代产瓷不断,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史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灿烂与辉煌,为中外古今的陶瓷爱好者所折服、倾倒。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的制瓷来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少大中型的国营瓷厂由产品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技术设备落后,成本高;体制问题不顺,管理不善;人才外流,负债累累……,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一人个厂子不得不相继改组,分割承包,甚至倒闭,其处境十分苦涩。而制瓷的乡镇企业和私人作坊却渐渐地多了起来,并替代了大厂的销路,填补了市场的缺口,他们由于是手工作坊,“船小好调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社会需求什么他们很快就生产什么,当社会上兴起玩古与收藏风时,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手工作坊就兴起了制作仿古瓷,不胫而走地摆到了全国各地文物旧货市场的货架上,摆进了爱好者或收藏者的家中,使不少人为之高兴,为之懊悔……

景德镇现在制作仿古瓷始于80年代,在当时是正常有序规规矩矩的,属景德镇瓷业产生的开发项目,其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景德镇艺术瓷厂(系有1000人以上职工的老厂)生产的260多件仿清代同治皇帝婚礼瓷,为黄地粉彩绘嶂琊海水五爪龙凤纹,料好工细,制作精良,为同治期的官窑器。当时厂方很是重视,曾派技术人员赴故宫描样、绘图、打色稿,回景德镇试烧,攻破道道难关,终于烧制成功。其产品在广交会和外贸出口中,销路很好,供不应求。这不能不说是当时艺术瓷厂制作仿古瓷的成功之举。他们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销售上以新仿品售人,开门见山,没有做旧,没有欺诈,卖者坦然,买者称心,虽然价格不菲,但订货者仍源源不断。当时除艺术瓷厂外,景德镇其他几个瓷厂都生产出不少精良的仿古瓷精品,在国内外陶瓷界都有一定影响,这种生产、销售和影响是其他陶瓷产地所无法替代的。

进入90年代,景德镇的国营瓷厂由于种种原因举步维艰,个体瓷业蓬勃兴起,不少私营者以家庭为主体,业主一般开始时不太懂制瓷专业,更不懂古瓷鉴赏,他们没有什么制作仿古瓷的标准,但凭低价雇来的成型和彩绘的师傅制作,做成什么样就认可什么样,所以一时间,景德镇瓷器市场到处都有“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嘉靖年制”、“万历年制”、“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甚至“至正某某年制”等款识的各种瓷器,怪诞不已。更有甚者(到后来发展成普遍使用),有的用泥土调胶糊于仿古瓷的器表器里,将它扮装成出土器物;有的用氢氟酸、草酸、高锰酸钾、机油、沥青等调和对瓷器作表面轻度腐蚀,以除去新瓷的光泽,达到懵人或者“促销”的目的。今天景德镇生产的仿古瓷以这类大路货占大多数,粗制滥造,所仿无据,乔装丑扮,令人望而生厌。这类“仿古瓷”由于相对售价不高,还有一批人靠肩扛手提将这类瓷器贩卖到全国各地,摆摊设点,对顾客有的连哄带骗,有的钱赚就脱手。他们经常往返于景德镇,成为推销这类仿古类的“常规军”。所以,这类瓷器虽然制作无度,不伦不类,但销路却一直不衰。

比生产上述大路货仿古瓷业主高出一两个档次的是另类业主,他们有一定的资金和实力,还有一定的制瓷知识和古瓷鉴赏能力,他们会注意到仿古瓷的大致时代特征,其产品比较细路和规整,而且会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制瓷的水准。但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亦会做出不少使购买者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比如仿一支民国粉彩“居仁堂”的人物瓶,他们用高价请高级画师绘主要人物的头像,而衣纹和背景则雇一般价位的画工绘制,烧出来的产品使人幌一看好像高师绘制,如再做旧,在外面就充是“民国”货了。但懂美术的行家细细一看便能分出经纬来了,而对一般未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就难免会上当受骗。

再一类就是有的文物商店,由于货源枯竭,他们会在库房里挑出一些晚清和民国民窑精品的有损瓷器到景德镇瓷厂或作坊去照样定烧定做,并在专业行家的指导下,限额专利生产(一般一件仿制10件或20件),作坊不得自行外销。这类仿古瓷尽量做到从胎、釉、彩料、纹饰、外型等处处到位,不得马虎。在销售时亦说明是新仿,不搞所谓的作旧,不搞假冒欺骗,明买明卖,不高抬价位,这类仿古瓷质量较好,销路也不错,不少收藏者愿意购买。

最为“尖端”的是有的私营或合伙坊和私厂,他们瓷金雄厚,高薪聘用专业人材,秘密专仿明、清官窑瓷器,从陶土、胎釉、成型、彩绘、原料、窑火等都一一进行研究,甚至用景德镇珠山龙珠阁出土的明、清官窑各式破残瓷片实物作对比试验,再行生产,直至满意为止,真正做到“假冒不伪劣”。烧成的产品亦进行严格的挑选,以十选一或几十选一的作法,落选者亦决不示人和入市。选中者再进行人工的、化学的、机械的作旧处理,其手法当然比前所述的作旧法要“先进”、“科学”得多,也保密得多,有的还会在其口部、底部做出“旧的”伤口来,以示该器的岁月沧桑。待所有手脚做完后,始出“闺门”密而售人。由于成本高,其售价刀就可想而知。更为逗人的是将这类打扮好的瓷器由外地人秘密带出,几经辗转就成为某某的藏品,再转入一些拍卖行成为拍品,并屡屡拍出天价。对这种不惜工本由“系统工程”制作的仿古瓷,其鉴别的难度的就非同一般的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应该说景德镇所生产的各类陶瓷,不论是日用瓷,还是陈设瓷、现代瓷还是仿古瓷,从广义上讲都是一种艺术品,一种陶瓷文化,当然也包括陶瓷的传统文化在内,它们在生产无论是大是小,是粗是精都应有它的特性,有它的品味,有它的文化内涵,有它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应该有制作者的匠心、才华及水准,正因为这样景德镇的瓷器(包括仿古瓷)才会人见人爱,流传久远。制造艺术品要是掺杂着不良的商业抄作,不讲商业道德,伪劣假冒,弄虚作假,坑人害人,那将是对艺术的亵渎,这样在人们心目中一直看得很重的景德镇陶瓷便会失去它的份量。几年前一位日本朋友曾对笔者说:“我们对中国景德镇古代陶瓷是跪着读的;对景德镇现在产的瓷器是昂着头瞅的。”话虽苟刻,但……

景德镇的产瓷业对此不知做何感想?

明永乐朝景德镇瓷器的特征


明永乐朝典型器有景德镇珠山御窑厂永乐地层出土的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龙纹款青花云龙纹刻海水宫碗等一批器物是明永乐朝青花瓷的典型器物。

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造型曲线圆巧,圈足足墙内外斜坡,足墙根部宽于洪武时期的器物,足端平切。器型有玉壶春瓶、大勺和高足把盏,高足把盏有口径8 厘米和口径15 厘米两种规格,杯靶有粗短、细高、中凸一棱下外撇三式,碗有口径13 厘米和20 厘来两种。纹样多为适合纹样,于口沿、近圈足处、圈足有装饰带,改变了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辅助纹饰多层装饰带的布局。品种有青花红彩、青花五彩。釉色白中稍泛青,釉汁肥润,均为满釉。此朝历22 年,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青花瓷上均无帝王年号款,一件青花云龙纹碗的圈足内绘一条青花云龙,此为图案款,表明此碗的等级是御用品,传世品中见花样款,均开宣德朝以后圈足落款之先河。工艺上,高足杯的高足均为中空。瓶、罐类修胎工整,接胎痕不明显。勺的边缘露胎,系覆烧。

青料:明永乐朝青花瓷所用的青料有两类,一类发色浓艳,有“铁锈疤痕”。此类经测试为高铁低锰型进口料,即“苏泥麻青”之类; 另一类,发色稍淡而雅致,其上“铁锈疤痕”比较少,此类青料未经测试。明永乐朝青花瓷分出土品与传世品两大类。出土品于景德镇市明御窑厂旧址永乐地层出土,以明永乐十七年(1419) 前后为线,分为前后两期。

明永乐朝高级定制景德镇瓷器前期:明永乐三年以及以后的几年间。纹饰有折枝、缠枝、团花的牡丹纹、莲花纹,梅花纹。器型有大盖罐、菱花口折沿或圆口折沿大盘,均为细砂底。此类大型器均于明永乐初年为郑和下西洋而烧造的赏赍品或工部外销瓷。后期:明永乐十七年前后。典型器中五龙纹玉壶春瓶即为此期。瓶身绘五爪云龙五条,一大四小,下腹绘海涛,圈足饰朵云一周。此期器物的主要纹饰有龙纹、云凤纹、海水鱼纹、海水海兽纹、海水仙山云龙纹、宝相花纹、什锦花卉纹、莲花纹、莲瓣式轮花纹、折枝菊花纹、梵字等,边饰有莲瓣纹、朵云纹、卷草纹、连续回纹、缠枝菊纹等。画笔有实笔与勾勒渲染两种。

纹饰布局有疏朗、繁密两大类,总体特征是清楚利落,一气呵成。纹样的细线条多为实笔,粗线条与纹饰为勾勒渲染,十分规矩,不出边线。主要纹饰多见各种折枝瑞果,如荔枝、石榴、香椽、桃子等,还有缠枝莲、牡丹、苜蓿、莲瓣、莲池、云龙、藏文等纹样;边饰有莲瓣、梅朵、卷草、蕉叶、朵花等。胎质细腻洁白,小件器物胎体极薄,有分量很轻的浆胎碗--用瓷土上层的浆水沉淀后做成的碗,其釉汁肥润、匀净,白中泛青,多为极润的细砂底,亦有釉底。造型有梅瓶、玉壶春瓶、直口方流壶、扁瓶、僧帽壶、漏斗、花浇双耳扁瓶、绶带葫芦瓶、梅瓶、无档尊、莲子碗、折沿洗、折沿碗、菱口折沿及圆口大盘、压手杯等。

款识,内莲池纹外缠枝苜蓿纹碗的圈足内有雪花形款。此碗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山东曲阜孔府有藏。此类碗的纹样,有的是青花,有的为青花描金彩,款为金彩。压手杯内心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此外不见有款器物。工艺方面,瓷器的瓷土淘炼得比较细,拉坯工艺高,琢器横接口不明显。明永乐官窑青花具有“胎体轻、釉汁白、色浓艳、花纹疏”的特征。

景德镇:收藏的故事


2008年秋拍整体成交率比前一阶段显著下降,颓势尽显,但瓷杂专场却是市场最坚挺的。瓷杂市场的宫廷艺术一直被藏家推崇,甚至有人认为,不管市场如何不好,古董中的宫廷艺术专场也可逆势而上。

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太多的陶瓷收藏故事。

火爆的现当代陶瓷

“现在最火爆的就是那些艺术大师的作品,无可置疑,景德镇的艺术瓷市场国内外实力最强。”商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古窑芳气澜轩掌柜伍模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在景德镇的现当代陶瓷市场中,高仿瓷曾长期独占鳌头。这个门类因为有不惜工本、耗时绵长、成功率极低等因素,以及产品几可乱真使得其很特殊。

研究多年的罗学正教授曾将景德镇二十多年来生产的仿古瓷分为高仿瓷、中档仿古瓷和低档仿古瓷三大类。

本报记者同当地多位仿古瓷作坊主人交流得知,高仿瓷走的是精品路线,一般以真古瓷(或瓷片标本)为仿制对象,对于胎体的质地、造型的精确度以及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等,都极为到位。

经过恰到好处的做旧处理后,仿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但能仿到如此程度的数量并不多,每个品种两三件,主要销往海外,国内的拍卖图录中也时有出现。

除了仿古瓷外,景德镇的现当代艺术大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居市场主导地位。据悉,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这些名家名作已经行情看涨,如李菊生单件作品可以拍到190万元,这差不多可以购买一件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了。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组成单位——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刘少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现在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主要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以珐琅瓷为代表的现代日用瓷生产;以御窑厂为代表的高级仿古瓷生产;以陶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陶瓷艺术瓷生产;以珠山八友后人为代表的民间陶瓷生产;以三龙陶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建筑陶瓷生产;以及其他和配套上下游生产。

景德镇的798——雕塑瓷厂

原雕塑瓷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在传统的陶瓷创作,景德镇的实力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据悉,这股非常强劲的陶瓷创新势力是以陶瓷学院的年轻师生为主体,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艺术家,甚至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

据刘远长介绍,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聚集在雕塑瓷厂,开设工作室和展示间,也有一些画廊、咖啡店、酒吧穿插其中,虽然数量不及798(指北京798艺术区,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那么多,但是基本结构、功能、形式已经和798差不多。

然而,今天的景德镇瓷器不论是仿古还是创新品种,都很难达到昔日“官窑”水平,当年“7501”(毛主席专用瓷)项目负责人杨火印对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说,过去工匠、大师设计的图样比现在要精致很多。很多传统工艺正慢慢消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而今天很多艺人是“身兼多职”,仅从精细活就难与古人比肩。

“古月轩”瓷器的辨伪


“古月轩”泛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珐琅彩瓷器,其得名说法颇多,或曰清宫中有胡姓画珐琅彩画师,拆其姓氏得名;或谓清宫中有画料器名家姓胡,乾隆御制瓷仿之;亦或说乾隆朝宫有古月轩,历朝御瓷皆藏于此等等。自清以来各种说法广泛流传文人阶层与文物古玩业,但由于事出有因与否无从查考,因而只能姑亡听之。本文要叙述的是瓷器爱好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鉴定这种“古月轩”瓷器的真假。

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瓷和后世仿制的珐琅彩瓷,有着不少共同点和区别,如何区分其真假呢?笔者认为,传统的鉴定方法依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胎体。作为清宫头等名品,负责制作素瓷的景德镇御器厂有责任把最精良的半成品运往北京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加工。据目前所见,康、雍、乾三朝无论哪一朝的珐琅彩瓷,胎体质量均十分高,胎骨细密平整,露胎的底足均十分细洁,尤以雍正器最为细滑。康熙器胎体比后两朝器稍厚,总之,真品胎体厚薄适度,与其它品种(如彩瓷)无多大区别,重量也适中,不轻不重。后仿器胎体一般也力求平整均匀,那些按严格要求仿制的作品甚至连重量也相同(但烧造后可能出现误差),许多仿品制胎不讲究,不是胎体过厚过重就是过薄过轻,尤以后者为多。有的可看出釉下的胎面不够光滑均匀,从足底看绝大多数胎质较疏松。在鉴定中,我们可以寻找光绪、民国的精细瓷器作对照,仿品常与之有共同点。

二看釉色。康熙器和雍、乾器的色地器,通常以红、蓝、绿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装饰,这种色地器器表低温,色釉的施绘通常十分均匀,一气呵成。后仿的色地器常色调浓淡不一,有的涂抹痕明显,有的色泽晦暗;真品白地器和色地器未施低温釉的部会,均为细润洁白的白釉,釉色十分滋润,光泽平和,不刺眼。仿品多釉层稀薄,色虽白但显得苍白的,光泽多有刺目感。但应警惕那些色釉或白釉色泽晦暗或旧气十足的作品。一般说,作伪者不会对这种名品进行成色上的仿旧,因为珐琅彩瓷均保持着一定的鲜艳色泽,除非是在旧瓷上加绘珐琅彩(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以明瓷画彩器)。

三看造型。按目前所见,清三代珐琅彩多为盘、碗、盉、碟和瓶类造型,几无其它形制。这些造型作品均已见于各种图录,可按图索骥。如发现造型不符者应引起注意,但造型相同者未必就是真品,清瓷的造型变化往往十分细微,有时无法从图录中判明,如上海博物馆所藏乾隆珐琅彩鹌鹑图瓶早已被大量复制过。造型虽相同,但所绘者是粉彩,不谙鉴赏者往往以此为真品,理由是造型相同。因而我们不能把造型作为主要依据。当然,不少晚清、民国伪作不按照原作予以仿制,仅在款识上反映出来,其造型同真品大相径庭,一见便知是清末民初的仿品。

四看彩绘。康雍乾珐琅彩料通常经皇家严格把关,康熙器全用进口彩料,加入所谓“多尔门油”作绘画润滑剂,雍正时,国产珐琅彩料试制成功,不少用国产料绘制的作品质量也很高。从传世康雍乾珐琅彩作品看,彩绘工细,色泽艳丽,光亮透明,晶莹润泽,有一种玻璃质感,富有层次。后仿者着彩通常稍晦暗,色彩层次感差,光泽度、透明度均不及真品,有的彩绘过于浅淡,有的过分浓厚,手摸有过分的凸起感。有的则厚薄不均。而且,光绪、民国所仿作品,用彩多有不同,除少数接近清三代真品珐琅彩外,许多仿品用粉彩料,大致有三种:1、类似康、雍、乾粉彩的彩料。2、清末民初的“重工粉彩”,彩料浓厚如堆脂。3、浅绛粉彩(近代兴起的粉彩)。这三种粉彩效果不同,均不属典型的仿珐琅彩,但常被人当做珐琅彩,遇到这样的作品,应与清末民初粉彩多对照。

五看画风。康熙珐琅彩多图案化,以花卉为主。雍正时开始走向绘画化,山水、人物、花鸟均有。同时,皇家延聘宫廷如意馆画师创作画稿,指定画珐琅高手绘彩。许多雍、乾彩器诗书画三绝并存,艺术格调极高,因而从画风上可见其精神,后仿者往往不能得其神髓,笔调生硬,线条松散,纹样呆板,毫无生气。

六看款识。康、雍、乾彩瓷的落款,对人们判断是否珐琅彩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一件器物虽分究竟是为粉彩还是珐琅彩,但如果底有料款,就基本清楚了。同样,要判断一件作品真假,落款也显得举足轻重。康熙器底部,基本上都是红或蓝两种外粗内细双方栏四字宋体款“康熙御制”(紫砂器多黄彩款),后仿款字体竭力摹仿真品,但真品字体略扁,结构工整,点划顿撇捺笔路分明,仿款字体略瘦,撇捺做作,欠功力。雍正器款比前复杂,绝大多数为双方栏蓝料内粗外细四字宋体款“雍正年制”,也有双方栏(粗细相等)款。另有一种无方栏四字款,均为蓝料款,还有一种青花双圈六字款(这类款器更要注意后加彩)。后仿者有相同格式款识作品,有的书红款,也有书“雍正御制”者。以第一种蓝料款为最多,有的外方栏线浓淡不均,“雍正年制”四字大小不一,看似工整,但软弱无力,按原款照描的痕迹明显。乾隆款依然以蓝彩双方栏外粗内细四字宋体款为主。但除了与上述几种雍正款相似者外,还有篆款,偶亦见黄款。有些仿款基本能达到真切效果,但有的则违反常规。值得警惕的是,凡是书雍正、乾隆款的红款器多为仿品。蓝彩四字款的仿制特征与雍正款相似,有的更差,上述两种雍乾蓝料字体,与民国仿“洪宪年制”四字款相比有相似之处,有时可以此参考。还应注意的是,凡落“古月轩”款的制品均为清末民初赝品。凡器身题写“郎世宁制”款识底书雍正乾隆官款者,也均应为民国仿制。因为至今未见一件书“古月轩”或“郎世宁制”的瓷器作品为真品。

《古月轩》瓷器的辨伪


“古月轩”泛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珐琅彩瓷器,其得名说法颇多,或曰清宫中有胡姓画珐琅彩画师,拆其姓氏得名;或谓清宫中有画料器名家姓胡,乾隆御制瓷仿之;亦或说乾隆朝宫有古月轩,历朝御瓷皆藏于此等等。自清以来各种说法广泛流传文人阶层与文物古玩业,但由于事出有因与否无从查考,因而只能姑亡听之。本文要叙述的是瓷器爱好者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鉴定这种“古月轩”瓷器的真假。

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瓷和后世仿制的珐琅彩瓷,有着不少共同点和区别,如何区分其真假呢?笔者认为,传统的鉴定方法依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胎体。作为清宫头等名品,负责制作素瓷的景德镇御器厂有责任把最精良的半成品运往北京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加工。据目前所见,康、雍、乾三朝无论哪一朝的珐琅彩瓷,胎体质量均十分高,胎骨细密平整,露胎的底足均十分细洁,尤以雍正器最为细滑。康熙器胎体比后两朝器稍厚,总之,真品胎体厚薄适度,与其它品种(如彩瓷)无多大区别,重量也适中,不轻不重。后仿器胎体一般也力求平整均匀,那些按严格要求仿制的作品甚至连重量也相同(但烧造后可能出现误差),许多仿品制胎不讲究,不是胎体过厚过重就是过薄过轻,尤以后者为多。有的可看出釉下的胎面不够光滑均匀,从足底看绝大多数胎质较疏松。在鉴定中,我们可以寻找光绪、民国的精细瓷器作对照,仿品常与之有共同点。

二看釉色。康熙器和雍、乾器的色地器,通常以红、蓝、绿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装饰,这种色地器器表低温,色釉的施绘通常十分均匀,一气呵成。后仿的色地器常色调浓淡不一,有的涂抹痕明显,有的色泽晦暗;真品白地器和色地器未施低温釉的部会,均为细润洁白的白釉,釉色十分滋润,光泽平和,不刺眼。仿品多釉层稀薄,色虽白但显得苍白的,光泽多有刺目感。但应警惕那些色釉或白釉色泽晦暗或旧气十足的作品。一般说,作伪者不会对这种名品进行成色上的仿旧,因为珐琅彩瓷均保持着一定的鲜艳色泽,除非是在旧瓷上加绘珐琅彩(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有以明瓷画彩器)。

三看造型。按目前所见,清三代珐琅彩多为盘、碗、盉、碟和瓶类造型,几无其它形制。这些造型作品均已见于各种图录,可按图索骥。如发现造型不符者应引起注意,但造型相同者未必就是真品,清瓷的造型变化往往十分细微,有时无法从图录中判明,如上海博物馆所藏乾隆珐琅彩鹌鹑图瓶早已被大量复制过。造型虽相同,但所绘者是粉彩,不谙鉴赏者往往以此为真品,理由是造型相同。因而我们不能把造型作为主要依据。当然,不少晚清、民国伪作不按照原作予以仿制,仅在款识上反映出来,其造型同真品大相径庭,一见便知是清末民初的仿品。

四看彩绘。康雍乾珐琅彩料通常经皇家严格把关,康熙器全用进口彩料,加入所谓“多尔门油”作绘画润滑剂,雍正时,国产珐琅彩料试制成功,不少用国产料绘制的作品质量也很高。从传世康雍乾珐琅彩作品看,彩绘工细,色泽艳丽,光亮透明,晶莹润泽,有一种玻璃质感,富有层次。后仿者着彩通常稍晦暗,色彩层次感差,光泽度、透明度均不及真品,有的彩绘过于浅淡,有的过分浓厚,手摸有过分的凸起感。有的则厚薄不均。而且,光绪、民国所仿作品,用彩多有不同,除少数接近清三代真品珐琅彩外,许多仿品用粉彩料,大致有三种:1、类似康、雍、乾粉彩的彩料。2、清末民初的“重工粉彩”,彩料浓厚如堆脂。3、浅绛粉彩(近代兴起的粉彩)。这三种粉彩效果不同,均不属典型的仿珐琅彩,但常被人当做珐琅彩,遇到这样的作品,应与清末民初粉彩多对照。

五看画风。康熙珐琅彩多图案化,以花卉为主。雍正时开始走向绘画化,山水、人物、花鸟均有。同时,皇家延聘宫廷如意馆画师创作画稿,指定画珐琅高手绘彩。许多雍、乾彩器诗书画三绝并存,艺术格调极高,因而从画风上可见其精神,后仿者往往不能得其神髓,笔调生硬,线条松散,纹样呆板,毫无生气。

六看款识。康、雍、乾彩瓷的落款,对人们判断是否珐琅彩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一件器物虽分究竟是为粉彩还是珐琅彩,但如果底有料款,就基本清楚了。同样,要判断一件作品真假,落款也显得举足轻重。康熙器底部,基本上都是红或蓝两种外粗内细双方栏四字宋体款“康熙御制”(紫砂器多黄彩款),后仿款字体竭力摹仿真品,但真品字体略扁,结构工整,点划顿撇捺笔路分明,仿款字体略瘦,撇捺做作,欠功力。雍正器款比前复杂,绝大多数为双方栏蓝料内粗外细四字宋体款“雍正年制”,也有双方栏(粗细相等)款。另有一种无方栏四字款,均为蓝料款,还有一种青花双圈六字款(这类款器更要注意后加彩)。后仿者有相同格式款识作品,有的书红款,也有书“雍正御制”者。以第一种蓝料款为最多,有的外方栏线浓淡不均,“雍正年制”四字大小不一,看似工整,但软弱无力,按原款照描的痕迹明显。乾隆款依然以蓝彩双方栏外粗内细四字宋体款为主。但除了与上述几种雍正款相似者外,还有篆款,偶亦见黄款。有些仿款基本能达到真切效果,但有的则违反常规。值得警惕的是,凡是书雍正、乾隆款的红款器多为仿品。蓝彩四字款的仿制特征与雍正款相似,有的更差,上述两种雍乾蓝料字体,与民国仿“洪宪年制”四字款相比有相似之处,有时可以此参考。还应注意的是,凡落“古月轩”款的制品均为清末民初赝品。凡器身题写“郎世宁制”款识底书雍正乾隆官款者,也均应为民国仿制。因为至今未见一件书“古月轩”或“郎世宁制”的瓷器作品为真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