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朔州陶瓷走全国游四海 发展陶瓷新材料

朔州陶瓷走全国游四海 发展陶瓷新材料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1-04-14

陶瓷艺术。

9月3日,历时3天的朔州精品陶瓷展落下帷幕。朔州着力创优陶瓷产业发展环境,搭建平台,全力扶持产业提升。目前,全市拥有陶瓷生产企业51家,去年全市生产日用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占山西省总产量的80%,其中高白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朔州陶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日用瓷工业基地。去年该市陶瓷工业产值76.8亿元,陶瓷行业从业人员达3.5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7.9%,成为除煤炭产业之外的第二大产业大军。

朔州陶瓷传承历史,创新发展。目前,整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形成以怀仁金沙滩、应县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两个陶瓷工业园区为主要承载,集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市政府还出台了新兴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全市能源和陶瓷原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建筑陶瓷、工业陶瓷和功能陶瓷生产。建筑陶瓷逐步过渡到生产大尺寸、高品质的高档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市政府还鼓励工业陶瓷和功能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的发展,支持企业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筑陶瓷的工艺技术开发。大力提升陶瓷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利用洁净无污染的天然气作燃料,加快推进烧成控制自动化新型炉型的转化和应用。目前,朔州陶瓷企业注重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提升,到“十一五”末,全市陶瓷企业淘汰了传统煤气烧成工艺,全部采用天然气隧道窑烧制技艺,既缓减了陶瓷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又提高了陶瓷品质。该市陶瓷企业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达2000种以上。陶瓷产品由以前的单一日用瓷,发展到包装瓷、建筑瓷、工艺瓷、琉璃瓷、工业瓷等六大类10多个系列6000多个品种,拥有自主陶瓷品牌33个,其中,国家级著名产品商标5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朔州陶瓷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欧洲、美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手机“瘦身”源于电子陶瓷新材料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科技学院获悉,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迎春教授申报的“AB2O6型化合物晶体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关系研究”课题日前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30万元资助。据了解,该项研究不但能让手机变频,还由于新陶瓷电子材料体积变小,能让手机和众多电子视频设备终端彻底“瘦身”。

张迎春教授说,过去,手机大得像砖头一样,就是由于手机的电子元器件太大,现在手机越来越小,也是由于手机的电子元器件“瘦身”的缘故。但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制造商们希望电子元器件变得越来越小。而“AB2O6型化合物晶体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关系研究”正是为了满足未来电子元器件更精小的要求。张迎春教授描述他的研究说,这种电子元器件由很多层陶瓷叠加在一起,体积小得就像小米粒一样,在通讯领域有广泛的运用。手机只能接收一个频段的信号,是因为不能变频。而新陶瓷电子材料可以实现变频,只要在设定的频段内,都可以接收通讯信号。据张迎春教授介绍,他的课题研究将用3年时间完成。

苏泊尔不粘锅产品将采用陶瓷新材料


国内炊具行业领军企业苏泊尔表示,国内炊具行业有成熟技术解决不粘涂层问题。据了解,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展了新型不粘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掌握多种不粘材料生产技术以及工艺,其中陶瓷材料不粘产品已经问世。

据了解,陶瓷材料是由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构成,是真正的天然无机产品,卫生洁净;材料的颗粒细微程度达纳米级,通过高温工艺烧结在锅体表面。与目前的不粘材料相比,陶瓷工艺的产品在不粘性能上与前者相当,但是与锅体结合程度、防刮耐磨性能、耐高温指标上远远高于前者,最重要的是陶瓷材料属于无机产品,天然健康,而材料成本也大抵相当。苏泊尔的此项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评估美国环保署对特富龙事件的每一步举措,细心体验和关怀消费者的感受,积极应对,不断研发和生产消费者喜爱的健康产品,目前苏泊尔陶瓷材料的不粘产品已经陆续投放市场,相信会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特富龙事件对国内不粘锅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不粘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确是实实在在的,苏泊尔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的变革和技术的突破,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内的企业面对危机事件的成熟思维,这一步的迈出将意味着行业的领导者开始审视自己的责任,坦然面对公众的勇气,洞察消费者的感受。苏泊尔认为,陶瓷不粘产品的投放,将掀开中国不粘锅行业的新篇章。

历史悠久的石湾陶瓷 形态逼真名扬四海


石湾制陶具有5700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最早制陶的地区之一。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陶瓷基地形成于唐宋,盛兴于明清,改革开放后,石湾陶艺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全盛时代。从传统手工业制陶,到现代化生产,佛山延绵不断的陶瓷历史,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为提升人类的生活品位,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走进了新的时代。

石湾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南面,面积26.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万人。被誉为“南国陶都”的石湾,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河宕贝丘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标志着源远流长、底蕴厚实的陶文化根基。迄今为止,石湾的陶瓷工业特别是现代建筑陶瓷工业,一直作为佛山的主要支柱产业在飞跃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建筑陶瓷产区。石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陶瓷产业链,陶瓷原料、机械装备以及辅料配件等成龙配套,世界主要陶瓷供应商几乎都在这里开设了分支机构,成为全球闻名遐尔的陶瓷产业区和陶瓷文化区。石湾以它的陶瓷实力和声名,先后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全国百佳特色旅游名镇”、“中国陶瓷之都”、“中国陶瓷名镇”、“广东省陶艺文化之乡”、“广东省陶瓷专业镇”等多项殊荣。

石湾陶瓷

石湾陶瓷的辉煌历史

石湾陶瓷

史载的陶瓷商品性生产始于唐,盛于明清。现经对在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印纹陶、瓷器的碳十四测定,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这些印纹陶、瓷器在制作成型技术、烧成温度和印纹变化的多样性几方面都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当地东汉墓出土的水田模型、舞乐俑、牛、猪、狗、屋、仑井等陶瓷塑品,标志着石湾工艺陶瓷的制作在这一时期已臻成熟。

淄博——倾力打造“新材料名都”


新材料产业基础雄厚

据统计,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189.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5.8%;其中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192.4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4.5%,新材料产业占据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并逐步 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 生产基地,重工业生产要素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优势突出

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

淄博市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综合型的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科技部首次基地运行绩效考评中,淄博市在全国43个新材 料基地中排名第6位,在18个综合型基地中名列第3位,已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在先进陶瓷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领 域,无论是生产总量,还是技术水平,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绿色制冷剂、增塑剂、耐火纤维等生产规模位居亚洲首位。名牌产品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淄博市新材料领域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技术中心70个,其中国家级中心5个,省级50个,院士工作站9个,博士后工 作站11个,是全市研发机构、科技人才最集中的领域。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一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高技术陶瓷领域有200余项专利或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70余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电真空陶瓷、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绝缘子等产品达到 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核能等尖端领域。连续举办了八届新材料技术领域国际盛会,成功打造了“中国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新材料品牌 已深入人心,已成为淄博市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覆盖面广

新材料产业基础雄厚

淄博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型耐火材 料、金属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截至2009年底,全市新材料类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0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5%;全市新材 料产业高新技术产品710种(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58项,其中发明专利450项。

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化工新材料居国内领先地位。全市在这一领域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88家,主要生产349种产品,其中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 三位的有131种,82种产品居全国第一位。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有明显优势。淄博市依托传统优势,在陶瓷、玻璃、耐火材料方面形成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的产品和龙头骨干企业,无论是总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在全国知名。以金晶科技、中材金晶、盛达玻璃等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为骨干,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淄博是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金属及其他冶金新材料类产品主要有稀有金属、稀土材料、镁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等。山东铝业公司建 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铝工业最早的试验研究基地,公司年产化学品氧化铝113万吨,是全国化学品氧化铝研发、生产、营销重要基地。同时,复合材料 及纳米材料正在崛起,前景广阔。具有多个国内最大,国际领先。

统筹规划

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

为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淄博加强了规划引导,开创了新 材料产业领舞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先后围绕加快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生产化基地建设,确定组织实施 “7123”工程。结合淄博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国家新材料基地建设的意见》。规划实施“12345”工程,围 绕全市新材料产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这一目标。

目前,淄博市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在 产业基础、品牌影响力、人才技术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对于打造“新材料名都”具备了深厚的发展基础和优越的现实条件。为真正做大做强这一品牌,进一步提升淄博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措施是:

一是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新 材料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加快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专业化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为主要途径的新材料 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建立高效投入机制,增强发展后劲。用好政府科技导向资金,政府科技投入重点向新材料领域倾斜。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 向新材料产业倾斜。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结构升级。把发展新材料产业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新材料的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搞好产业配套,拉长 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围绕打造“新材料名都”品牌形象,着重加 强三个方面的建设力度:一是高标准编制好总体发展规划,完善扶持政策,以重大项目推动淄博“新材料名都”发展。三是加大宣传力 度。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宣传策划方案,集中在国内国外、重要媒体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淄博、了解淄博新材料产业,在更高层次树立淄博“新材料名 都”的品牌形象。二是继续建设开放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这一有效载体,加强与国内外新材料领域著名 企业、权威研发机构、重点院校的战略合作,招商与引智并举,有效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各类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作用,建设新 材料公共技术平台,提高新材料产业集成创新能力。

阅读延伸: 淄博:硅苑科技接获国家用瓷整体大单

“全球定位”——淄博陶瓷

陶瓷新材料成为环保设备核心配件

朔州打造陶瓷基地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首届山西文博会朔州展区门口,一座由16000余件骨瓷制品拼接而成的“应县木塔”引人称奇,这座瓷器“木塔”高3.3米,按照1:20的比例搭建起来。近年来,朔州市陶瓷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有生活用瓷、艺术瓷器等,年产近12亿件,除供应国内客户,还远销国外,瓷业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之一。

提起陶瓷产业,朔州市委书记王安庞信心满满地说到“目前,朔州日用陶瓷的产量占到了全国的4.8%,占到全省的76%,所以我们要打造全国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而现在,我们朔州的陶瓷文化正在多元化发展,除了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指导以外,还要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除了陶瓷产业,王安庞还讲到了朔州的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像应县的释迦塔(木塔),朔城区的崇福寺,都是具有一定历史特色的宝贵文化遗迹,所以朔州文化底蕴深厚,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同时我们还要弘扬右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朔州不仅在文化产业上会有新发展,也会进一步助推朔州的转型跨越发展”。

河北邯郸陶瓷新材料领域连获五成果


从邯郸市科技局获悉,近日,河北勇龙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5项新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技术鉴定,其中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科院院士郑元善等业内著名专家对其进行了鉴定。

这些成果分别是:“高性能微米级陶瓷聚空心球的制备新工艺与应用”、“微米级陶瓷聚空心球(煤矸石系)中试生产线”、“激光三维加工陶瓷坯体新工艺与装备”、“远红外陶瓷微珠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氧化锆陶瓷球珠油性、中性和水性笔”等项目。

据介绍,“高性能微米级陶瓷聚空心球的制备新工艺与应用”项目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制造微米级聚空心球,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吸音、缓释、阻燃、隔热等特性,广泛用于防火保温板行业、建材行业、石油固井等行业技术的提升和沙漠治理,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微米级陶瓷聚空心球(煤矸石系)中试生产线”利用煤矸石固体废弃物为原料,采用颗粒稳定泡沫技术批量制备煤矸石泡沫浆料,生产微米级开孔/闭孔煤矸石聚空心球,建成了中试生产线,提供了一种煤矸石高端利用的新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丁蜀镇全力建设全国陶瓷产业发展高地


讯:目前,该镇高技术陶瓷年产出规模约5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稳健发展。

该镇强化科技服务,有针对性地“牵线搭桥”,有效推进陶瓷产业的政产学研活动。

去年,陶瓷产业园区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85亿元,支撑陶瓷产业提速转型。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上,工业陶瓷产品展览汇集了丁蜀镇38家企业拥有的100多种极具科技含量的产品,极大地吸引了与会人员的眼球,成为本次陶文化节上的一大看点。近年来,丁蜀镇牢固确立“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夯实基础、培育特色,把丁蜀打造成为全国工业陶、功能陶、技术陶的产业高地”的目标,创新理念、多措并举,不断把科技成果“嫁接”到陶瓷产业提速转型中。目前,该镇高技术陶瓷年产出规模约5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稳健发展。

丁蜀镇是陶都陶瓷业的发祥地,拥有上千家陶瓷企业,12大门类、8000多个品种,陶瓷产业既是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致富百姓的一个重要产业。在转型发展中,面对陶瓷企业在科技、人才、装备、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困惑,该镇从陶瓷产业长远发展出发,强化科技服务,扎实做好陶瓷企业发展情况梳理等基础性工作,有针对性地“牵线搭桥”,有效推进政产学研活动。从2010年起,该镇每年都要开展2至3次陶瓷骨干企业赴科研院所考察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拓展视野、解疑释惑、加快转型。同时,承办了5次大型产学研对接及产业论坛活动,其中于去年承办的“中国硅酸盐协会特种陶瓷分会理事会议”、“中国宜兴陶瓷产业论坛”大型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共吸引了170多名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等20多所国内陶瓷耐火领域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教授,与当地240多家企业进行了对接,签订了3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了40多项对接意向,并在此基础上与武汉科技大学、宜兴质监局共同建立了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耐火研究院,为我市陶瓷、耐火等产品及技术的发展搭建起公共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在陶文化节期间举办的陶瓷产业论坛上,又有70多名国内陶瓷行业的知名专家教授慕名而来,并签订了9项合作协议。如今,有100多名国内陶瓷行业的知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丁蜀大地上,为陶瓷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科技瓶颈制约的逐步化解,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陶瓷产业提速转型发展,正日益成为陶瓷企业的自觉追求,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正不断被转化为生产力。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实施的“大尺寸陶瓷高温过滤管的制备”、“柴油车微粒捕集器壁流式陶瓷过滤体”等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企业拥有国家专利50多项,“宇星”牌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

宜兴电子器件总厂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并先后从美国引进了两条成套微电子陶瓷外壳生产线,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微电子陶瓷封装外壳科研和生产基地。今年,该企业计划总投资2.5亿元、年产500万套陶瓷外壳技改扩能项目正在实施中,明年6月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年销售3亿元。据统计,近三年来,该镇陶瓷产业年均后劲投入占全镇工业后劲投入工作量的25%,去年达5亿多元,亿元以上的陶瓷规模企业达14家。目前,该镇在建的单体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陶瓷工业重点项目有6只,全面建成达产后将新增年销售约15亿元。

打造全国陶瓷产业发展高地,陶瓷产业园区是重要承载平台。近年来,该镇牢牢把握“强镇扩权”和高铁新城建设这两大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特色园区优势和“国家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这块“金字招牌”,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形态优化,加快打造一流的陶瓷特色园区。按照“以镇带园、以园促镇”的总体思路,该镇保持园区大拆迁、大投入、快建设的强劲态势,仅去年就实施了蜀浦路、范蠡大道、园区东扩等11个拆迁项目,拆迁总量达73.52万平方米;续建和建成安置房32万平方米。自2010年至今,园区共实施道路、桥梁、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82只,总投资达47.7亿元,打开了园区东扩路径,为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与此同时,引进了欧司朗、旭硝子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催生了占据产业发展前沿的好项目。目前在建一期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8只,总投资3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陶瓷为特色,以新材料为主体,以高端线缆、精密机械装备及通讯设备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去年,陶瓷产业园区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85亿元,有力地支撑起陶瓷产业提速转型。

四因素困扰我国陶瓷产业发展


17日,在中国唐山第一届陶瓷文化研讨会上,中外专家认为,我国已是世界陶瓷产量和出口最大国家,但近年陶瓷产业发展总体上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差距仍在加大,只有强化管理、规范秩序、改进工艺,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中国成为真正世界陶瓷强国。

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陶瓷产业存在的四个制约因素,一是主要市场无序竞争严重,“一哄而起”问题突出。比如这几年骨质瓷生产,从南到北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问题凸现。很多企业放弃了自己在日用陶瓷上的特色和优势,盲目跟风发展高档陶瓷,最终陷入困境。这几年景德镇艺术陶瓷发展很快,但本身制作日用陶瓷的传统优势丢失了。

二是工艺制作落后,雷同多、创新少,市场竞争处于劣势。许多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少,只注重市场。在制作工艺上善于模仿、不善于创新。同一种产品,国内生产厂家多达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产品差异性少,有特色的产品少。比如目前在英国、德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三维成形工艺,在国内还没有开始应用。工艺陶瓷成形工艺仍以传统方法为主。先进国家一个陶瓷新工艺出来后,通过三维成形、石膏模具到工作模具,很快进入批量生产。而我国一个新工艺出来后还是靠人工制作,效率很低,进入批量生产时间过长。此外,我国陶瓷产品的铅镉溶量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得太好。这就导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量大,但换汇少,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单件陶瓷产品换汇多年徘徊在0.2元到0.25元之间。

三是陶瓷文化挖掘不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瓷的国家,陶瓷文化博大精深,但很多企业不注意建设企业文化,只注意市场营销。

四是陶瓷产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更缺乏实际应用人才。这些年一些企业陷入恶性竞争,人才流失严重,加上我国陶瓷人才队伍本身就不足,人才需求和市场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朔州陶瓷走全国游四海 发展陶瓷新材料》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朔州陶瓷走全国游四海 发展陶瓷新材料》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