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朔州打造陶瓷基地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朔州打造陶瓷基地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13

古代瓷器发展。

首届山西文博会朔州展区门口,一座由16000余件骨瓷制品拼接而成的“应县木塔”引人称奇,这座瓷器“木塔”高3.3米,按照1:20的比例搭建起来。近年来,朔州市陶瓷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有生活用瓷、艺术瓷器等,年产近12亿件,除供应国内客户,还远销国外,瓷业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之一。

提起陶瓷产业,朔州市委书记王安庞信心满满地说到“目前,朔州日用陶瓷的产量占到了全国的4.8%,占到全省的76%,所以我们要打造全国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而现在,我们朔州的陶瓷文化正在多元化发展,除了聘请一些知名专家指导以外,还要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除了陶瓷产业,王安庞还讲到了朔州的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像应县的释迦塔(木塔),朔城区的崇福寺,都是具有一定历史特色的宝贵文化遗迹,所以朔州文化底蕴深厚,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同时我们还要弘扬右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朔州不仅在文化产业上会有新发展,也会进一步助推朔州的转型跨越发展”。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景德镇市谱写陶瓷产业率先跨越发展新篇章


新年伊始,景德镇市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呈现新气象。连日来,该市连续召开座谈会,分析发展形势。倾听广大干部对科学发展的建议和良策,体现了新一届市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决策的科学民主。在全市部分陶瓷企业座谈会上,市委书记许爱民提出的“重振瓷都雄风,陶瓷产业要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符合该市实际,抓住了大好发展时机,道出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陶瓷产业率先实现跨越发展,正逢其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陶瓷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从陶瓷工业发展的大环境入手,着力打造了一个振兴陶瓷的新平台。一批成长型企业已初具规模,陶瓷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重振陶瓷雄风、建设特色瓷都奠定了基础。新的一年,该市召开的第一个座谈会就是陶瓷企业座谈会,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陶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座谈会的召开,使我们对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更清醒的判断,破解难题的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奋力实现陶瓷产业率先跨越发展有了更充足的底气、更明确的方向、更坚定的信念。

陶瓷产业要率先实现跨越发展,吹响了瓷都人重振瓷都雄风的前进号角。我们要按照市委的科学部署,坚持把扩大开放总战略一以贯之地推行,把着力点放在引进增量、做大总量、做大做强陶瓷产业规模、提高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坚持以提高陶瓷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改造传统陶瓷生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陶瓷产能,打造高新技术陶瓷的后发优势。要举全市之力推进配套系统工程。在加快四大基地建设步伐的同时,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陶瓷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多元式、低成本的陶瓷产业发展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营造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乘风破浪正当时,扬帆远航谱新篇。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市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谱写出陶瓷产业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山东海瓷借力十艺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借助十艺节平台,滨州市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值年均增长23%.

这两天,滨州的艺术家们正在紧张地创作国画。他们不是在宣纸上做画,而是画在瓷器上。

无棣县画家张永庆:“我画的这个作品叫春又来,是一枝凌霄花,凌霄花是在春天开放的,代表着生机盎然。”

山东海瓷集团利用贝壳的材质优势,将海洋贝瓷转化成一种新的绘画载体,烧成作品温润如玉、绚丽多彩。这些作品将在十艺节海瓷艺术大展上亮相。

山东海瓷集团董事长郭春森:“我们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在瓷器上进行艺术的创新,进行工艺的创新。”

像海瓷艺术一样,滨州鲁木匠家居创新演绎传统老榆木家具,适应现代人追求生活化、舒适化、功能化、人性化的需求。

滨州鲁木匠古典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哲:“像大明湖的明湖居,驾仙寺,老舍故居,东玉斌府,超然楼,还有五龙潭茶社,全是我们做的。”

目前,滨州市文化企业已经发展到7800多家,产值68亿元。

滨州市委副书记薛庆国:“往深处挖掘品牌的附加价值。做好一系列的衍生品,进行多种业态的深度开发,把市场价值完全做出来。”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陶瓷产业振兴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陶瓷产业振兴

——在市政协“坚持陶瓷发展优先 促进陶瓷产业振兴”专题议政会上的讲话

各位常委、同志们:

陶瓷是我市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在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陶瓷产业的发展与振兴,事关瓷都发展大计,事关瓷都民生稳定。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促进陶瓷产业振兴,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坚持陶瓷发展优先、打好陶瓷产业主牌”的战略,为我市抓住历史机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陶瓷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与政策保障。

刚才,三个视察组和部分常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都是真知灼见。我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对陶瓷的深厚感情和特殊情结,令人欣慰,令人高兴。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充实完善报告内容,并形成《建议案》呈报给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从视察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市陶瓷产业面对世界经济衰退的冲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调整结构、招商引资、建设园区等措施,不断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但与国内外先进产瓷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应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我结合各组视察和会议讨论的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打好陶瓷产业主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国以来,我市在发挥陶瓷产业优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些优势已经发生转变,甚至一度出现弱化。面对这种状况,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陶瓷发展优先,打好陶瓷产业主牌,再创瓷都新的辉煌”的战略,这不仅符合我市陶瓷产业发展提升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广大市政协委员和各参加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陶瓷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广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进一步发挥政协优势,为党委、政府破解发展中难题、化解发展中矛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进一步更新理念,切实加快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

景德镇在拥有太多的自豪与骄傲的同时,也被厚重的文化积淀所桎梏,自然伴生出观念上的保守与惰性。要使景德镇走向新的辉煌,就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和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现状、去把握未来。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大陶瓷的发展理念。陶瓷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陶瓷,只包括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还应涵盖结构陶瓷、工程陶瓷、纳米陶瓷等高新技术陶瓷,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器型、新装饰运用在内的全新的大陶瓷格局,甚至还可以实现陶瓷与文化的融合、艺术与实用的联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其次,要注重运用技术改造和创新,切实加快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紧紧抓住当前陶瓷产业重新洗牌的有利时机与政策优势,科学地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鼓励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使资金、人才、技术及各种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中,引导企业在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上下硬功夫,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同时,要突出抓好陶瓷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品牌、市场、体制、管理、人才等六项工程,重点扶持高技术陶瓷和新材料项目的发展,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科技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突破关键共性技术,设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升,从而使产业在市场化、艺术化的“双轮驱动”上跨越前进。

三、进一步强化服务,切实为陶瓷产业优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行政协调能力,通过打造平台、招商引资、吸纳先进技术和材料,出台新型陶瓷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配套政策,抓好陶瓷辅助材料配套产业建设,打造陶瓷原料生产供应中心,组建专业化物流机构与队伍,并在金融倾斜、品牌培育、税收支持、创优环境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千方百计为激活生产要素提供保障,形成资源配置导向机制;要高度重视培育陶瓷优先发展的大环境,加快形成一个以陶瓷文化创意为特色,艺术陶瓷和高档日用陶瓷为主体,高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建筑卫生陶瓷为辅助的大陶瓷发展新格局,彻底改变目前规模偏小、档次偏低、产业链相对较短的现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好陶瓷历史文化,使其更好地放射出历史的光芒。对景德镇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统瓷业习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很好地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使之成为独具魅力的陶瓷旅游资源。可根据其资源的价值品位、民俗风情、地方特色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分类分步实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其历史原貌,维持其传统生产方式,让其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摆脱眼下传统生产方式逐渐萎缩和技艺人员断代的窘境,充分利用职业技能教育与传承陶瓷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弘扬传统制瓷技艺提供后备保障,从而为展示传统制瓷工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志们,如果说,过去陶瓷产业发展的历史辉煌是瓷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那么今天,坚持陶瓷发展优先、打好陶瓷产业主牌、再创瓷都新的辉煌,已不仅仅是市委、市政府庄严的承诺和号召,更是对160多万瓷都人民的重托与期盼。因此,我希望广大政协常委、委员,既要做好本身的工作,又要切实履行好委员的职责,以不辜负组织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会后,我们将进一步论证完善,把这些成果转化为市政协参政议政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市陶瓷产业振兴,加快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建设作出人民政协应有的贡献!

推进发展 赴日本考察陶瓷创意产业


日前,由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带队的该市文化创意产业考察团一行,就如何推进创意产业园建设,提高景德镇国际陶艺村的建设水平,学习国外先进的陶瓷生产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内容,专程赴日本学习考察。在行程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考察团成员顶高温、冒酷暑,短短三天,行程近万里,取得丰硕成果。

8月5日下午,考察团乘机抵达名古屋后,顾不上旅途疲劳,稍作停顿,便前往日本知名陶瓷企业——诺迪达克参观考察,并与该企业负责人进行简短而又热烈的交流座谈。随即,考察团又乘车前往岐阜县参观了岐阜县立陶瓷美术馆和多治见加藤窑,学习考察当地陶艺村建设和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8月6日,考察团马不停蹄,赶赴日本著名的陶瓷工业城市,也是该市的友好城市——濑户市访问,观摩当地陶瓷企业、陶瓷作坊、美术馆、陶瓷资料馆、博物馆等陶瓷创意产业的各个环节,并与当地政府领导进行了友好深入的座谈,交流在陶瓷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上的观点,吸取当地发展陶瓷创意产业的先进管理理念。

8月7日,考察团奔赴此次行程最后一站——加贺市。在加贺市,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当地美术馆、日本庭院式工坊,拜会了多名日本知名陶艺大师,考察当地陶瓷企业先进的生产流程、管理经验和陶艺村建设规划情况,听取当地企业家和陶艺家对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见解。

此外,在日期间,考察团还不失时机地向日本朋友宣传景德镇特色,推介2009瓷博会,并诚恳邀请他们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参加瓷博会。

学习考察结束后,许爱民指出,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产业的规模、效益、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还是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日本作为世界一个重要的陶瓷生产国,在陶瓷文化创意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我们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进该市陶艺村建设,大力发展该市文化创意产业,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形成,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加速该市建设创新型、创意型特色城市的步伐。

朔州陶瓷走全国游四海 发展陶瓷新材料


9月3日,历时3天的朔州精品陶瓷展落下帷幕。朔州着力创优陶瓷产业发展环境,搭建平台,全力扶持产业提升。目前,全市拥有陶瓷生产企业51家,去年全市生产日用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占山西省总产量的80%,其中高白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朔州陶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日用瓷工业基地。去年该市陶瓷工业产值76.8亿元,陶瓷行业从业人员达3.5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7.9%,成为除煤炭产业之外的第二大产业大军。

朔州陶瓷传承历史,创新发展。目前,整个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形成以怀仁金沙滩、应县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两个陶瓷工业园区为主要承载,集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市政府还出台了新兴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全市能源和陶瓷原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建筑陶瓷、工业陶瓷和功能陶瓷生产。建筑陶瓷逐步过渡到生产大尺寸、高品质的高档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市政府还鼓励工业陶瓷和功能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的发展,支持企业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筑陶瓷的工艺技术开发。大力提升陶瓷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利用洁净无污染的天然气作燃料,加快推进烧成控制自动化新型炉型的转化和应用。目前,朔州陶瓷企业注重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提升,到“十一五”末,全市陶瓷企业淘汰了传统煤气烧成工艺,全部采用天然气隧道窑烧制技艺,既缓减了陶瓷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又提高了陶瓷品质。该市陶瓷企业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达2000种以上。陶瓷产品由以前的单一日用瓷,发展到包装瓷、建筑瓷、工艺瓷、琉璃瓷、工业瓷等六大类10多个系列6000多个品种,拥有自主陶瓷品牌33个,其中,国家级著名产品商标5个,省级著名商标12个。朔州陶瓷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欧洲、美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德化掀起能源革命 打造无烟陶瓷基地


上世纪80至90年代,德化迎来陶瓷业的大发展,随之带来林木资源难以为继、烟煤型污染严重等问题。经两次能源革命,目前,全县98%以上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当前,德化正在全力攻关,进行微波烧瓷中试,掀起第三次能源革命。

除了化解“林”“瓷”矛盾,德化当前正着眼于提升陶瓷业竞争力,全力打造循环经济模式。德化在全国率先研制出废瓷再生陶瓷生产工艺并投入批量生产,重新加工利用陶瓷企业产生的废瓷土、废石膏、废陶瓷,年回收废石膏模约22万吨。此外,德化矿业尾矿被充分利用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瓷色釉和尾矿陶瓷等产品,每年回收利用尾矿10万吨。

当前,德化陶瓷产业园区正开展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建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循环经济改造示范园区。一年来,园区循环化改造采取分批实施,逐步推进原则。截至去年底,共有86家企业144个项目申报循环化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60173万元。

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成效初露端倪。据测算,去年,该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铝82%,陶瓷废水回收率达80%以上,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0%,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升。

宝鸡市有意打造建筑陶瓷基地


4月24日晚,宝鸡市长姚引良在万利酒店会见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教授丁卫东一行。

丁卫东一行5人是应宝鸡市邀请抵宝的,他们都是我国建筑陶瓷方面的专家。在会见中,姚引良详细地介绍了宝鸡作为炎帝故里、农耕文明发源地、周秦文化发祥地和青铜器之乡的历史,介绍了宝鸡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在近年来的跨越发展,以及宝鸡周边县区蕴藏的生产建筑陶瓷的丰富资源情况,并表达了宝鸡凭借比较优势打造建陶基地的愿望。他说,在宝鸡发展建陶,我们起码有四个比较优势,一是资源丰富,二是打周边牌运价低,三是用工费用低廉,四是我们有优惠政策,对首先来宝投资者将让他大赚一把。这次请各位专家来,就是想请你们为宝鸡发展建筑陶瓷业把把脉,为我们当好参谋把好关。

丁卫东教授在会谈中详细介绍了全国建陶发展情况,并表示要深入了解宝鸡建陶资源情况,全力支持宝鸡发展这一产业。

市委副书记李金柱、副市长徐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江西萍乡打造全国工业陶瓷生产基地


为使工业陶瓷成为萍乡湘东经济增长点,萍乡市在湘东区灯芯桥、长春、杞木农村一带已经规划出土地1万亩建设萍乡陶瓷生产基地专门生产工业陶瓷。首期开发建设3000亩,新建供气站,负责通路、通水、通电、通气、平整土地。目前已有10余家陶瓷及相关配套企业入园实地考察,有16家陶瓷企业签订入区协议。

萍乡工业陶瓷基地是萍乡陶瓷产业聚集区,为陶瓷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构建了一个招商引资的强大磁场。萍乡的工业陶瓷起步早,基础好,该基地将以工业陶瓷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仅陶瓷产品就有瓷环、瓷砖、催化剂和分子筛、蜂窝陶瓷等9个系列,品种上1000个,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工业陶瓷占据了全国工业陶瓷70%的份额,萍乡市湘东区也成了全国工业陶瓷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该区有陶瓷企业174家,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40余万吨,产值达10多亿元,有2.3万人从事陶瓷行业。萍乡陶瓷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工业陶瓷基地的吸引力已初步显现,可以预见,萍乡工业陶瓷生产基地的建设必将催生一个现代化的陶瓷城。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朔州打造陶瓷基地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朔州打造陶瓷基地 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