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简一瓷砖 > 导航 >

“一区一园三院三中心”助推潮州陶瓷产业

“一区一园三院三中心”助推潮州陶瓷产业

简一瓷砖 古代瓷器三角 简一瓷砖是

2021-05-05

简一瓷砖。

传统特色产业是“日落西山”还是大有可为?拥有“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桂冠的潮州正以实际行动作出鲜明回答: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来,受原材料提价、油价提高等国内外因素影响,以陶瓷为龙头的潮州传统特色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该不该继续发展这些传统特色产业一度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根据建设‘中国陶瓷创新基地’实施方案,我们重点将抓好‘一区一园三院三中心’建设。”市委书记骆文智指出。“一区”为省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一园”为中国瓷都大师创意园,“三院”为潮州陶瓷研究院、潮州工艺美术研究院和韩山师院陶瓷分院;“三中心”则为国家日用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陶瓷检测检验中心和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随着“一区一园三院三中心”的建设,“中国瓷都”将向“世界瓷都”迈进。

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得到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作为“中国陶瓷创新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潮州陶瓷研究院整合建设工作已取得良好进展。研究院属下的工艺日用陶瓷研究创新中心、检测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已列入省科技厅支持计划,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由研究院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的“钠镁质高档日用瓷”项目已研发成功,进入测试阶段;“利用飞天燕尾矿生产卫生洁具”、“智能化自动控制陶瓷燃气梭式窑”研发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在“中国陶瓷创新基地”建设带动下,其他传统特色产业也纷纷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据市科技部门介绍,目前我市还将大力培育发展5个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基中饶平水族器材产业基地、潮安果蔬深加工基地已获省科技厅立项;工艺服装产业基地正在申报中,明年拟重点抓好塑料鞋类和海水网箱养殖基地申报工作。

“基地集聚,科技助推”正成为我市传统特色产业寻求发展的新模式,这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为传统特色产业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潮州陶瓷的“三朵金花”


“潮州是‘中国瓷都’,其制瓷工业发达,拳头产品涵盖工艺美术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洁具陶瓷、电子陶瓷等。”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谢金英向记者介绍,潮州瓷器瓷质纯净、细腻,釉色有白、青、影青、黄、酱色等。瓷制品包括日用瓷、艺术陈设瓷、建筑及工业陶瓷等,其中尤以艺术陈设瓷著称。

“潮州陶瓷的主要产地在枫溪,瓷塑、通花、潮彩是潮州陶瓷的‘三朵金花’。” 谢金英说:“枫溪瓷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宜于塑造仕女人物。枫溪艺术家创作的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仕女人物瓷塑,造型娇俏婀娜,线条明快流畅,釉彩莹润洁雅,体现出一种阴柔的美,一种秀美。”

“‘堆塑通雕’、‘贴花通雕’等都属于通花陶瓷类型,其吸收了潮汕其他民间工艺美术——例如木雕和石雕的携刻镂空手法,制成通雕花瓶或者花篮,再堆贴用装饰土制作的瓷花烧制而成。枫溪堆塑通雕花篮,以1979年制作的大型作品《春色长在大花篮》为代表作,现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

“潮州彩瓷,即潮彩,是指用彩绘对瓷器进行装饰,有釉上彩、釉下彩、粉彩等形式。现时,潮彩多用于餐具、茶具这些日用瓷的装饰。但更能体现其艺术特点的是花瓶、壁挂、立屏等高档艺术陈设瓷器的制作。”

潮州年底开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总投资4亿元、占地面积150亩的“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日前,记者随“激情亚运·绿色广东”媒体联合报道组来到潮州,获悉这一消息。

据了解,潮州是中国瓷都和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今年年初,潮州市公布了“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规划。创意园主园区以枫溪陶瓷城为主要载体,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亿元。创意园计划分期进行开发,园区建成后,将吸纳400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年创产值将达到30亿元,年税收达2.2亿元。

根据规划,创意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园区建设将分国际陶瓷文化演绎中心、潮州文化广场、艺术大师之家、现代官窑创意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际陶瓷创意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创意信息中心等七大主题来进行。

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表示,以文化创意促进陶瓷产业升级,以文化内涵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相比传统陶瓷生产,潮州已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目前潮州市共有省级以上品牌名标248项,省级工程中心16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数量分别居全省第7位和第6位。

“三高”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园


3月26日晚,市长刘昌林在市政府主持召开文化科技产业园建设专题会。刘昌林要求,要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地打造国际品牌的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秀明,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康明,副市长熊皓,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刘朝阳出席会议。

刘昌林指出,文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要以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国际品牌陶瓷文化创意园为目标,以保护现代陶瓷工业遗存,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型陶瓷工业生产,发展陶瓷旅游产业为定位,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营运模式,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设计与立项同步进行。

刘昌林要求,此项目必须从发展全市陶瓷产业的角度上考虑,要认清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园不仅能拉动消费,增加税收,而且能促进陶瓷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旅游双赢。要确定项目规划情况,准确计算投资评估,根据资金量分期实施,产业园规划与定位不仅要有工业旅游的内容,而且要有发展生产企业和旅游的概念,将保护和生产结合起来,项目里的发展企业必须重新整合,同步转换机制,开发特色产品,注重人力配备,使项目充实、饱满。

刘昌林强调,该项目要积极拓展引资,引入战略性合作伙伴,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加快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公司注册步伐,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筹建领导班子,进一步落实园区与经营规划工作;要按照项目实际需要,考虑借款成本,确认贷款金额,评估贷款风险,将风险降到最小;要明确营利模式,项目开发后收入主要来源为租金、土地经营及企业的生产三大块,其企业生产必须实施品牌化战略,保留国家日用瓷办公室等陶瓷类重要品牌;要尽快尽早立项,进行开工建设,切记要在保护老城区改造,保护御窑厂,保护大遗址及50年代后的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将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公司做实做强。另外,在成功打造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一轴四片六厂格局前提下,要尽快做好宇宙、为民、雕塑等三个瓷厂里的租赁户清退工作,培养出三个不交叉、不重叠的特色陶瓷产业;要抓紧办理土地过户,偿还债务取回土地权;要加紧矿产的勘探力度,确认所有矿山的储存量。

于秀明、黄康明、熊皓、刘朝阳分别就做好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的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平川区筹办全国性节会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今年,平川区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审视区情和资源优势,培育壮大陶瓷产业,举办全国性陶瓷节会,助推平川陶瓷产业快速腾飞,打造中国西部陶都和西部陶瓷物流基地。

加快城市转型强势“问鼎”西部

平川区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引大项目、建大园区、兴大产业、育大品牌”的思路和气魄,规划占地2000亩的陶瓷工业园,在实现“四通一平”的基础上,确定为“无费园”,进一步加大陶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西部陶都”、“西部陶瓷建材基地”。积极开展登门招商、节会招商,每两年举办一次陶瓷节会,利用节会效应,加快平川发展。同步注重引进培养人才,成立平川陶瓷研究院,依托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开设陶瓷专业,培养陶瓷专业人才。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20至30条生产线,墙地砖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平方米以上,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今年引进投资2亿元的国泰陶瓷建材城,为陶瓷产业发展配套了物流环节。

专家“把脉问诊”科学合理定位

近年来,平川区立足区情,发挥陶土资源富集的优势,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区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达到13家,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

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陶瓷产业,平川区乘势而上,筹办中国西部(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确定了打造“西部陶都”的发展战略,并被白银市列为重点培育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积极关注平川陶瓷产业的发展,参与主办陶瓷节会,邀请全国著名陶瓷研究专家全面阐述西部陶瓷发展,定位平川陶瓷产业发展方向,搭建平川陶瓷研发、人才、技术支撑平台,助推平川陶瓷产业“问鼎”西部,让煤电陶三大支柱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将在荣昌举行,助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正如牛津大学学者彼得·弗兰科潘所言,“一带一路”倡议下,这条承载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的丝路正在焕发生机。

陶瓷,千年不褪色。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典的“三驾马车”之一,陶瓷是中国商品和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

今天,当这悠远的商道再次成为聚集要素和财富的纽带,陶瓷,仍然是故事的主角之一——本月30日,2019重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将在荣昌举行。届时,来自“一带一路”多个国家的专家、官员和企业家将齐聚荣昌,探讨如何合力做好“一片陶”文章,加大荣昌陶瓷产业的开放发展,助力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好发挥带动作用。

登入殿堂

传承与创新并重

“荣昌陶被中国美术馆典藏,登上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在荣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先才看来,这是对荣昌陶的传承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曾在古丝路上行走千年,陶瓷,是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载体。在荣昌,陶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53年,荣昌陶器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而荣昌安富与江苏宜兴、广东佛山石湾并称为“中国三大陶都”。

今年5月12日,“千年古驿镇·一品荣昌陶”2019荣昌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书画家聚集一堂,为荣昌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出谋划策。

会上,中国美术馆典藏了7件荣昌陶精品,这也是重庆陶艺作品首次被全国最高艺术殿堂收藏。

专家们认为,荣昌陶能有今天的成绩,是传承与创新的合力所致。研讨会上,7名陶艺专家,就荣昌陶传统制作技艺特点、雕塑工艺、陶土特点、创新与创意、釉色使用、烧制技艺、雕刻技艺等展开了交流。

陶土仍是从前的陶土,产品则早已跨越千年。传统泥料与创意和新工艺的千锤百炼,让荣昌形成了传承文脉、吸引要素的陶瓷产业发展氛围。

事实上,凭借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陶”“中国三大陶都”这几块金字招牌,荣昌陶早已是市场公认的响当当地域品牌。但对荣昌而言,如何做好“一片陶”的文章,让千年不熄的窑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则是荣昌人多年来的雄心。

传统优势

全面开放先手棋

重庆努力发挥“三个作用”,荣昌作为重庆众多区县的一员,应该如何作为?突破口在哪儿?如何下好先手棋?在全面审视后,荣昌区把目标瞄准了陶瓷产业。

从资源禀赋看,荣昌境内优质陶土储量约为1.5亿吨,且埋藏浅,地层稳定,极易开采。另外,与荣昌相邻的地区,陶土资源同样丰富。

从人才和技术准备看,目前荣昌拥有陶瓷产业工人10000余人,其中包括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两人,陶艺师50余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8名。

从产业基础看,荣昌现有陶瓷企业共70余家,其中像惠达、唯美这样的规上企业有25家。2018年,荣昌区规上陶瓷企业实现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2.21%。今年上半年,荣昌规上陶瓷企业实现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8.8%。

加上汉代延续至今的陶文化和文脉传承,荣昌,有底气也有能力向世界推介中国陶瓷。以陶瓷产业开放促全面开放,助力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谋定而动的荣昌,开始大力引导和鼓励陶瓷企业走向海外市场。

筹办2019重庆“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建设“一带一路”陶瓷博览中心,绘制重庆市陶瓷产业园发展规划,制订区域内陶瓷产业政策……一系列举措,凝聚成推动荣昌陶瓷企业开放发展的强劲动力。

蓄势待发

荣昌陶瓷“卖全球”

最快明年7月,惠达卫浴的第一批产品,就将从位于荣昌的重庆市陶瓷产业园出发,经长江黄金水道在上海洋浦港换乘海船,驶往国际市场。

11月18日,在惠达卫浴位于荣昌的生产基地,几栋巨大的厂房已经建成封顶,工人正忙于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

这家来自河北唐山的著名陶瓷企业,在国际卫浴市场耕耘了近30年,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6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中,四成来自出口。

荣昌,是惠达陶瓷走出唐山异地建厂的第一站。惠达卫浴荣昌生产基地项目的设计年产能为220万件马桶,其中一半销往包括重庆在内的中国西部市场,另一半,则用于出口。

立足重庆做全球生意,惠达陶瓷打的什么算盘?

“荣昌的天然气等要素成本低,发展环境好,更重要的是,新一轮内陆开放中,重庆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区位、通道和政策优势,更利于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表示。

惠达卫浴的“邻居”,同在荣昌陶瓷产业园的唯美陶瓷,也把未来增长点锁定于“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据透露,这家产值规模全国领先的陶瓷企业,近来正密集调研俄罗斯等市场,目前已着手在东南亚建立销售网点。重庆工厂,将成为唯美陶瓷外销生产基地,其即将开建的三期项目,产品也将以出口为主。“我们的主打产品是马可波罗牌瓷砖,这品牌名就有利于走出去。”唯美陶瓷重庆工厂办公室主任程鹏说,700多年前,整个欧洲正是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描述中知道了中国,了解了陶瓷。

在荣昌,像惠达和唯美这样正蓄势待发走出去的陶瓷企业,还有很多。“通过走出去更快实现做强做大,是荣昌包括陶瓷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期待。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共识和期待下,我们决定举办这次论坛。”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

通江达海

开放之路流金淌银

陶瓷产业,对出向物流要求高,依托陶瓷产业搭建开放通道和平台,也是荣昌推动全方位开放的题中之意。

利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持续推进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荣昌以争取货运枢纽机场为突破口,依托泸州港口优势、内江铁路优势,致力于构建“空、铁、公、水”立体多式联运体系,形成辐射全国、服务全球的“荣内泸”国际物流金三角。

利用成渝铁路连接永荣矿务局的一段铁路专线,荣昌建成综合物流园区,目前的年货运吞吐量已接近百万吨。荣昌区商务委主任龚霞透露,下一步,荣昌将从内外两方面扩大这一外贸通道的承接能力:一是和寸滩港紧密合作,加快推进川渝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县及四川的货运集结能力,争取在荣昌设置海关工作站,让货物从荣昌出口更便捷;二是,通过陆海新通道,与广西钦州港、防城港建立互动,让发自荣昌的货物更快走向全球市场。

龚霞介绍,目前,荣昌已有外贸企业180余家,产品或服务拓展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提升外贸产品附加值,荣昌还着力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步伐。经过荣昌区政府的引荐,该区企业澳龙生物和重庆海关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利用海关的技术资源和海外市场信息资源,加快奥卢生物的技术成果转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既需要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又需要让全球资本、技术和产品走进来。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荣昌区一举揽获多个项目:新西兰将在荣昌设立进口产品专销馆,马来西亚将在荣昌建设产品分拨中心,来自两国的畜牧产品、榴莲、棕榈油等,将通过荣昌,销往中国西部市场。

以荣昌夏布小镇为依托的服务贸易园区项目已经启动。和重庆另外3个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区不同,这里集产品展示、销售、研发和体验于一体,外贸功能更加完备。目前,荣昌夏布年出口货值已经跃升至1亿美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荣昌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06%;实际利用外资3585万美元,同比增长32.19%。今年,荣昌还实现了重庆市血橙首单出口,生物制药产品海外市场也已经拓展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尽管荣昌不沿海、不沿边,也不沿江,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办法走出一条开放发展道路。”曹清尧对此充满信心。

专家点评》》

意大利驻比利时大使馆文化参赞倪波路博士:

让文化“走出去”立体化展现荣昌陶之美

传承千年的烧制技艺,形成了荣昌陶瓷“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独特美感,既体现出民俗文化特色,又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荣昌制陶工匠们在不断探索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寻求浑然天成的窑变之美。时至今日,传统的“柴烧”技艺在荣昌依旧生机盎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通过“柴烧”,荣昌陶呈现出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带来的是惊喜和艺术审美享受。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曾令荣: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荣昌正站在更高位置找定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陶文化”、拓展“瓷文章”,做实做细陶瓷产业规划,持续强化陶瓷产业技术改革创新,持续强化陶瓷产业与文化、生活、教育有机结合,持续强化陶艺人才扶持政策,全力做大做强陶瓷工业,推动陶瓷产品走向世界,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凝聚力量。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高级顾问、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新文艺复兴学程总导师陈丁荣:

加快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

荣昌具有唐代昌州窑的陶瓷文化艺术历史底蕴,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

荣昌要把握机遇,瞄准现代陶瓷产业发展方向,做大做强高端建筑卫生陶瓷、有特色的日用艺术陶瓷、高科技的特种陶瓷等,加快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建筑陶瓷,走高端、创品牌、新科技、促集成;因地制宜发展日用艺术陶瓷,推动陶瓷文化传承和创新;丰富发展以节水型、轻量化、智能化、品牌化、配套化为重点的卫生陶瓷;大力发展特种陶瓷,抢占全国陶瓷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制高点,打造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先进陶瓷新材料基地,让荣昌陶瓷走向世界,建立国际品牌!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授刘学建:

走好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荣昌陶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在传承历史的同时,荣昌区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实行创新与传统、工业与艺术、产业与文化、质量与品牌的融合发展,更加着眼于现代先进化、高端化陶瓷产业体系的构建,将重庆市陶瓷产业园打造成融合特种陶瓷、日用艺术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的现代化陶瓷聚集区,现已成功引入了唯美陶瓷、惠达卫浴等一批现代化、智能化的大型陶瓷企业,让荣昌陶再现了昔日辉煌,成为我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创意产业助推瓷都产业转型


“我希望景德镇成为一座更具文化魅力的创意城市,而不仅是旅游景点。”这是67岁的景德镇乐天陶社艺术总监安田猛经常和创意集市的陶瓷专业大学生们说的一句话。

安田猛爱穿花衬衫,戴黑框眼镜,“常驻”中国前已是享誉业界的日本现代陶艺大师。5年前担任景德镇乐天陶社“大管家”后,他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经营管理,想把这个景德镇的“先锋实验室”做大做强。

“以前不少外来游客兴冲冲跑到景德镇,却发现陶瓷店的东西与北京、上海等地出售的瓷器别无二致,败兴而归。”安田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景德镇有个创意集市,纷纷前来“淘宝”,一些瓷器店和画廊也赶来接洽生意。“这证明创意产业是景德镇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安田猛说,他希望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释放创意的空间,同时与本地艺术家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要把“好手艺”和“好点子”变成“好收益”。

景德镇版“蝴蝶效应”是他爱讲的故事。初到瓷都,安田猛发现不少手工艺人制作用于装饰的瓷蝶,价格低廉,销路不畅。他建议工匠把瓷蝶改做首饰,无人响应。创意集市的年轻人做出颇具特色的蝴蝶首饰并得到买家认可后,手工艺人开始大批跟进,首饰越做越精致。

“为什么最初他们不做?因为缺乏动力。如今见到切实利益,自然想做得更好。”安田猛由此得出结论,“除非激励机制发挥作用,否则教育的功效不大。”

创意集市从最初摊位稀少、顾客寥寥到如今卖家过百、顾客熙攘,从侧面见证了市场对创意产品的渴求。安田猛说,创意集市30%的卖家是本地手工艺人。他高兴见到更多人以创造性手法运用传统制瓷手工技艺。

近年来,瓷都创意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率先带领一批陶艺家租用景德镇雕塑瓷厂闲置厂房,成立多个工作室,不少职工也效仿办起家庭作坊。随后,包括乐天陶社在内的大批创意机构“驻扎”瓷厂,俨然将这里变为一个陶瓷创意产业基地。创意园区每年吸引大批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设计,成为外来艺术思潮与本地工艺技法融合、对接的平台。

澳大利亚陶艺家桑德拉·布莱克在乐天陶社驻场创作一个多月,经当地手工艺人协助完成多件作品。“我即将回国,明年一定再来,”布莱克不无留恋地说。

里卡多·洛佩斯是葡萄牙音乐家,专门到景德镇学习陶瓷乐器制作。当地陶瓷艺人告诉他,陶瓷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形变,进而改变乐器的音色和音质。洛佩斯正认真收集乐器制作各环节参数,希望做出音色别致的陶瓷乐器。“这个鼓今天晚上就能烧成,我期待听到它的声音,”他指着一件“半成品”神采奕奕地说。

乐天陶社、三宝国际陶艺村等一批创意机构的蓬勃发展正悄悄改变外界对古老瓷都的陈旧印象。年轻人聚集于此,激发创意,艺术家碰撞思想,催生灵感。城市样式逐渐发生改变,城市文化趋于多元。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千年瓷都保持窑火不熄,繁盛不衰,需要创意之柴。

“我赶上了好时候。伴随中国国力增强,中国人越来越富裕,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更多人开始关注艺术,这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阶段。我能在景德镇见证这场变革,着实幸运,”安田猛说。

景德镇市珠山区 三宝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珠山区三宝陶瓷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地处瓷都南郊三宝村,周边群山环绕,地理环境十分优美,不仅有天然的绿色氧吧,而且境内陶瓷历史遗存丰富,因五代时期日产优质瓷土价值三个金元宝,故得名为三宝。多年来,因其具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陶瓷创业者前来投资创业,汉光陶瓷、真如堂、国际陶艺村等一批陶瓷企业和陶艺家纷纷落户三宝,现已粗具规模。

为进一步开发三宝的瓷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珠山区将举全区之力把三宝建设成全国乃世界的瓷谷,形成5A级陶瓷文化旅游集散地。

三宝瓷谷项目预计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总投资26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以区、镇两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土地运作、项目申报为主。项目建设将涉及道路改造、河道改造、房屋立面改造、景观建设、基地建设等系列工程。总工期约为一年半,分二期施工,一期自湖田桥至三宝国际陶艺村,工期约为一年。二期自三宝国际陶艺村至土石矿,二期约为半年。其中:道路改造自湖田桥至三宝村土石矿,总长约9.1公里;河道改造顺沿道路河床进行进行拓宽、拓深和水系建设;房屋立面改造按统一建筑风格实施。同时,因地制宜实施部分景观打造和创意基地建设。

未来的三宝瓷谷将彰显景德镇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特色,形成集历史遗存展示、陶瓷研究创作、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聚集区,成为创业者的热土、艺术家的圣殿、游客的天堂。

夹江政府助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夹江的发展“得益于陶瓷,兴盛于陶瓷”。然而近年来,随着江西高安、湖南岳阳、华北当阳、河南内黄等新兴陶瓷产区的不断兴起,给夹江陶瓷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为此,夹江政府针对当前产区面临的严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强有力的政策作为保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在经历了去年楼市惨淡、出口受阻、原材料涨价、市场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整个陶瓷行业都处于低迷期。而夹江陶瓷产业却正面临一次大的洗牌行动,为了帮助陶瓷企业提振精神、坚定信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保生产、保销售、保增长,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困境,以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

“西部瓷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发展基金”),由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以后逐年增加。

据悉,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一是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改升级。对企业年度完成技改升级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的(以形成固定资产有效票据为准),按技改升级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二是鼓励企业使用天燃气。对用足天然气计划的,在征收排污费时按同类企业标准下限收取。对直燃煤企业进行技改使用天然气的,按投资总额(以形成固定资产有效票据为准)的2‰给予奖励;三是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鼓励直燃煤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技改升级、转产或退出生产经营,对技改升级、转产或退出生产经营的直燃煤企业,视其规模大小,给予5~20万元不等的补助。同时鼓励退出企业投资国家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退出企业投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投产之日起,县财政安排与该项目3年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50%等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该项目技术改造。

此外,发展基金还鼓励企业开发高档红坯陶瓷产品和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并分别给予按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2%给予奖励与5~10万元的奖励。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根据政府制定的“扶持一批,淘汰一批”的方针政策,对优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也将淘汰落后的生产企业,通过扶持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整个产区的发展。

政府加大对企业信贷的扶持范围,主要是对拥有相当规模的陶瓷企业用于技改升级、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拓展市场、品牌建设以及提升企业实力的新增贷款超过1000万元及以上用于技改升级并按期完成的,县财政对其新增贷款按一年期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给予50%贴息补助,企业享受贴息总额不超过其缴纳税款县级留成部分的50%。

与此同时,对于加大“西部瓷都区域品牌”和名优企业品牌的宣传力度,由宣传部门和陶瓷协会牵头,组织拥有名优品牌的企业抱团进行宣传,采取“西部瓷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整体宣传模式,县财政对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的给予适当补助。

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在企业自身经营和市场销售不景气的双重压力下,陶瓷企业的生存已经面临生死的边缘。摆在企业面前的就只剩两条路,一是被市场托亏最后倒闭;二是外来企业或本地强势企业兼并实现重组。

近期,卡西诺陶瓷兼并了荣华陶瓷旗下的康地品牌和在夹江瓷都市场的展厅,成为外来品牌收购本地品牌的一个成功试点,在加快推进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鼓励县内外企业间兼并重组。对在县内新设立并达到规模企业标准的,自投产之日起,县财政安排与该项目2年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50%等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该项目技术改造。

总之,在推进陶瓷产业高端化、自动化、节能化、清洁化的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有助于加快推动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一区一园三院三中心”助推潮州陶瓷产业》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一区一园三院三中心”助推潮州陶瓷产业》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简一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