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 > 导航 >

盛世珍品康熙瓷器

盛世珍品康熙瓷器

古代瓷器 瓷器鉴别 瓷砖

2020-02-02

古代瓷器。

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上,康熙时期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康熙时期的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大器浑厚奇伟,小器玲珑剔透。其中,釉下彩瓷独步清代;五彩瓷器华贵精美;斗彩瓷器在继承前代技艺的同时,又能烧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器;素三彩瓷器空前绝后,令后仿者望尘莫及;郎窑红、豇豆红等颜色釉瓷器更是享誉海外;粉彩、珐琅彩瓷器的烧造虽处于初创阶段,但其蕴含的无限潜力以及带来的清新、华美之风却为世人所瞩目。

清康熙 釉里红团龙纹|源于《紫禁城》

同时,外销瓷的贸易开始增多,官窑和民窑互相促进,品种不断创新,很多为国外所独有的器形开始出现,异域风格的纹饰也大量出现在定烧的民窑瓷器上。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品质,人们可以从康熙瓷器身上感知一种特别的精神与气质—雄浑不乏精细,华贵且充满力量。

清康熙 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碗|源于《紫禁城》

康熙二十年以后,景德镇御用瓷器的烧造逐渐步入正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臻达顶峰奠定了基础。「粉彩」之名最早出现于晚清文献中,康熙时期绝无「粉彩」之名。所谓康熙粉彩瓷器其实就是自雍正开始所称的「洋彩」。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从色彩搭配、纹饰布局到款识内容和样式均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效果。由于施彩较厚,致使纹样有堆凸感,且出现细小裂纹。白地素三彩瓷器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大量烧造,其特点是采用釉下锥拱花纹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釉下锥拱花纹若隐若现,釉上彩绘图案清晰明丽,二者相互映衬,耐人寻味。康熙素三彩瓷器中有一个特殊品种,俗称「虎皮三彩」。

清末民初时,这一品种曾被仿制,真、伪区别主要在于:真品釉薄而显坚致,斑纹亦自然;仿品则釉厚而显松软,斑纹浸润不自然。康熙朝景德镇瓷器在恢复明代几乎所有瓷器品种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显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为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瓷器臻达顶峰的烧造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后人回望的永恒典范。

相关阅读

西夏瓷:中国瓷器史上秘藏的珍品


[摘要]: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城南35公里的古城乡上河村一组,当地人一直沿袭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地名“塔儿湾”,因为早在1982年就曾出土过西夏瓷器(先后出土115件),因而在西夏研究历史中赢得了“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等赞誉。

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城南35公里的古城乡上河村一组,当地人一直沿袭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地名“塔儿湾”,因为早在1982年就曾出土过西夏瓷器(先后出土115件),因而在西夏研究历史中赢得了“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等赞誉。

“塔儿湾”:完整西夏村落中的惊奇

塔儿湾西夏村落遗址地处杂木河上游,两岸依山,村民以放牧和种地为主,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塔儿湾仅居住着十多户人家。道路阻塞和交通不便对保护当地的西夏文化遗存起到了一定作用。

2008年8月9日,武威市文物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着名西夏学者孙寿龄与党寿山、黎大祥等几位文物专家走进塔儿湾西夏遗址进行考察。走进村庄时,孙寿龄看到一个裸露的土层中有一件像瓷器的碎片,便伸手去抠,没想到竟然“抠”出一件稀世珍宝——西夏瓷“白瓷马头”。这只马头长3.5厘米,头宽2厘米,颈长2.5厘米,颈宽2厘米,耳长8毫米。整个马头为白釉底色,黑斑点缀,马眼炯炯有神,活灵活现,造型十分精致。这件瓷器既像是浮雕,又像是两个单面瓷器中的一半。马头造型逼真,体格健美,飘逸洒脱,在马的脖子上还有几个圆形的“豹斑”,其做工技艺精湛。从整个西夏出土文物看,浮雕西夏瓷马头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如今,走进这个古老的村落,依然能在渠边、路边和地头发现碎瓷片。据村民介绍,当地村民为了省事,在打桩盖房和建羊圈、牛圈等基础设施时,把碎瓷片和泥土一道都用上了。所以,文物专家们无意中会在村民房屋的土墙上看见碎瓷片。那些瓷片,后来经专家考证,几乎全是西夏时期的瓷器碎片。而且沿山坡的土层里露出的许多烧焦或腐朽的木头也都是西夏人当初住过的房屋留下的痕迹。村庄南边的山坡和台地已经被当地文物部门确定为西夏遗址。武威市文物部门勘定的结果显示:该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60米,以西为草木茂盛的山区牧场,以东杂木河两岸是开阔的平原农田。西夏时期,这里是党项族放牧、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居住的地方。如今,整个村落遗址,不少被辟为农田,现已耕种。

1992年9月至1993年上半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对塔儿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的西夏黑釉剔花牡丹瓮和黑釉牡丹瓮,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史金波先生称赞为“线条流畅,活泼大方,刻画精细,疏密得体,是瓷器中少见的作品”。同时挖掘出的双耳乳丁饰纹褐釉小扁壶等都是西夏瓷器中的珍品。武威市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党寿山在他的《武威文物考述》中指出:“塔儿湾还出土了烧制瓷器用的匣体和支垫,附近还产瓷土,可以推定这些瓷器为当地烧制。”虽然目前尚没有挖掘出西夏瓷窑以证明这些瓷器是当地烧制的,但从发掘情况看,该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村落遗址。

当时出土数量较多的是一批西夏时期烧制的各种瓷器和大量瓷片,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墨书西夏文的白釉绘花瓷罐,高46.5厘米,大圆口,短颈,直圆腹,下略收,施白釉,腹部用褐釉绘缠枝牡丹,古朴豪放,反映出西夏较高的手工业制瓷工艺水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白釉高足盘、碗、黑釉扁壶、瓶、灯、罐等一批文物。另外还在此地陆续发现了许多窑具和窑址留下的灰层堆积物。

因塔儿湾西夏遗址是我国西夏考古史上迄今发现出土西夏瓷器数量和种类最多,釉色、花纹繁杂的一处遗址。甘肃本土不少媒体指出,已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塔儿湾西夏遗址,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瓷窑遗址”。

灵武窑:西夏陶瓷研究的第一把钥匙

瓷器被誉为中国的第六大发明,从它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说,仅次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丝绸。宋代是我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如五朵金花盛开在宋代的文化版图上,八大窑系遍布全国。然而,由于后来的元统治者对西夏文化进行封杀,使得西夏的瓷器生产无法被历史承认,甚至到了1980年前后编写《中国陶瓷史》时,因为缺乏可靠的历史资料和实物,产生了西夏瓷器没能走进中国陶瓷史的遗憾。

由于西夏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许多容器只能寻求其他代替物,因此瓷器在西夏党项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西夏建国后,在和宋朝的贸易中,瓷器占据了很大比重。

煤是烧制瓷器的主要燃料,宁夏灵武境内的瓷窑堡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资源。同时,这里的煤矿层中含有充足的石泥岩,是优质的制瓷陶土。窑址旁边的河沟常年流水,为窑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瓷窑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备了建立瓷窑的基本条件。

1971年4月,在原灵武县崇兴台子大队的田地上,就出土了112件精美的瓷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研究,认为这些瓷器造型虽与中原地区的瓷器相似,但从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来看,是西夏人烧制的。考古人员分析认为,这些瓷器可能是西夏皇室和贵族的藏品,作为西夏古都的灵武境内有可能存在瓷窑遗址。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考察时,得到不少西夏至元代的遗物。考古人员对出土的两只大瓮进行分析后认为,如此巨大的瓷器绝非远途运输之物。他们联系到崇兴台子大队出土的神秘瓷器,推测灵武境内可能有瓷窑遗址存在。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马文宽研究员,在完成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考察过程中,面对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考察中发现的具有宋代风格的瓷器,因缺乏对其作为西夏的实物的例证而苦恼,无意中,他在明朝《嘉靖宁夏新志》中发现了线索。该书记载:“瓷窑山,灵州东北60里,为陶冶之所。”史志中记载的这座瓷窑山,在西夏时期是否生产瓷器呢?这座瓷窑遗址究竟在何处?就这样,神秘的灵武窑吸引马文宽前往灵武,揭开这个谜底。1984年6月,在县城以东35公里、距瓷窑堡镇西北4公里处终于找到了瓷窑遗址,并发掘出大量的瓷器、窑具残片,他当即把瓷窑堡遗址作为研究西夏瓷历史的突破口。

1984年至1986年,考古队经过3次系统发掘,共清理西夏窑炉3座、西夏瓷器作坊8座、元代瓷器作坊1座、清代窑炉1座,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出土瓷器、瓷具、窑具共3000余件,同时发掘出大量墨书西夏文瓷片、墨书汉文西夏年款的瓷片和西夏钱币。他们还发现,这里烧制的瓷器属西夏、元、清3个朝代,其中西夏时期的数量最大。西夏境内出土的陶瓷器以前多被定为北宋或金的产品,宁夏灵武瓷窑堡的调查发掘订正了史误,由此确立灵武瓷窑堡瓷窑遗址是位于我国最西北的一处古瓷窑遗址。

在瓷窑堡以北约4公里的回民巷,后来也发现了一处西夏瓷窑址,由此填补、确立了西夏陶瓷史研究中的空白,也确定了西夏瓷器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的地位,为研究西夏的物质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西夏瓷:中世纪陶瓷的宝藏

从1974年灵武窑的挖掘开始,对西夏瓷器生产基地的探究一直是西夏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西夏王陵挖掘过程中,出土的建筑物附件中的琉璃鸱吻龙头鱼尾、琉璃摩羯、妙音鸟等,也体现了西夏烧制陶瓷的高超工艺。史金波称赞这些文物“既是实用的建筑构件,又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其中不少可列为中国中世纪陶瓷的代表作,即使把它同现代的优秀瓷制工艺品相比,也毫不逊色”。

英国人斯坦因率领中亚“探险队”,在1914年第三次前往黑水城挖掘时,就挖掘出大量瓷器,在《斯坦因黑水获古纪略》中这样记载:“觅得有釉之碎陶器甚多,率作青绿二色,间杂冰裂纹,大块碎片不少,此种陶器即当地所产。”可见,远离西夏都城上千公里的黑水一带,也有大量西夏瓷器。这些瓷器是从其他地方调运去的?还是本地也有瓷窑?上世纪8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境内的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境内,宁夏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的缸瓮井、插旗口等地也发现了西夏瓷窑遗址。从鄂尔多斯高原到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东西近千公里,从宁夏海原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北上千公里的西夏境内,都发现了西夏瓷器甚至窑址。西夏之瓷遍布当时的西夏帝国境内。而这些地方出土的一些西夏瓷器,走进了“国宝”行列,完全可以和当时宋朝境内的窑址生产的瓷器媲美。

塔儿湾西夏遗址的开掘,标志着西夏瓷窑目前已经有3处被正式考古发掘(前两者为瓷窑堡和回民巷窑),它们和当时鼎盛于世界的宋朝陶瓷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3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业。这些地区所生产的瓷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受到唐、宋北方诸窑影响的痕迹。

韩小忙先生在《西夏美术史》中明确表达了西夏瓷器和宋代瓷器的关系:“回民巷窑受陕西耀州窑的影响较大。瓷窑堡窑以盛产白釉瓷和黑釉剔刻花瓷为自己的特色,可能与山西北部诸窑生产的剔刻花瓷有关。”可见当时在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陶瓷工艺的传播和流布状况。

西夏的瓷器工艺,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体现北方民族的粗犷性格,这使它缺乏中原地区官窑生产的细腻、柔和、艳丽的特性,这是一种差距,也是一种独特风格的体现,也使西夏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秘藏的珍品。

康熙瓷器的特殊贡献


康熙瓷,清康熙朝(1662—1722)景德镇生产的瓷器。瓷器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康熙时始把景德镇窑恢复,并派专员监造,专员有藏应选、郎廷极。不论在造型,色彩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仿制历代名器。同时首创了缸豆红、珐琅彩。康熙瓷釉是浆白釉,釉厚有小棕眼。色彩有五彩(无粉),素三彩(绿、黄、淡紫、茄紫),珐琅彩(就是料彩),一道釉祭红、郎窑红、宝石兰、宝石绿、缸豆红、素黄的东西也是有名的。

康熙瓷不仅新品辈出,且在传承中国古陶瓷的精髓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国古陶瓷在17世纪经历转变期,清康熙一朝60年,前36年恰逢转变期的后期,在这期间,瓷器风格已从明代形质古雅、釉质肥腴转变为气度高贵、釉质清丽的清代风格,瓷器书款工整,许多产品形成定制,为后代的必烧之器。康熙瓷器承上启下,在工艺、纹样、型制等方面的创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

青花瓷的分水画法

康熙朝青花瓷将分水画法演绎得愈加完美。分水画法又称混水,从绘瓷工艺分析,青花尤以山水纹最具特色,虽然仅用青料一色,但因有浓淡色阶而具丹青之韵。混水所用的毛笔头比一般的毛笔大,以便于含水。绘画时,笔尖不沾瓷坯,而是拥着一汪青花料游走,青料的浓淡程度不同,烧成后就有了浓淡的色阶。制釉原料是不透明的白浆水,在高温下它才会变得透明无色,所以青花瓷在烧成后才能看到效果,这于绘画技法上无疑难度颇高。

实际上,少数元青花的青花发色就有浓淡之别,显现出一定的层次感。但是,元代到明嘉靖以前的大多数青花瓷上,淡的地方多用渲染的笔法,色阶层次少。至康熙朝,分水技法才大量出现,浓淡过渡自然,色阶层次多,淡处近似水痕,青花瓷由此更加具有水墨丹青之韵。

单色釉形成系列

东汉时期烧制的青瓷、白瓷和黑瓷是最早的瓷器品种,在之后的千余年岁月中,单色釉瓷没有太大的发展,一直到元代,才烧制成蓝釉瓷和红釉瓷。明代永乐、宣德官窑成功地烧制出黑釉瓷、茄皮紫釉瓷、瓜皮绿釉和天青釉瓷等品种,但是釉色不匀,烧成率低,而有些品种,在晚明时期断烧。清康熙官窑,形成了红釉瓷、黄釉瓷、绿釉瓷、蓝釉瓷、紫釉瓷、黑釉瓷和仿宋代名窑系列的单色釉瓷,每个系列的单色釉瓷又自成体例。它们成为每朝官窑瓷的必烧品种,清雍正、乾隆官窑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

造型尽显盛世风采

清康熙瓷的瓷胎比重大,手感重,高大造型的器物所占比例比较大,各式观音尊、凤尾尊、棒槌瓶、大花盆是其特色造型。最具代表的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康熙青花万寿纹尊。尊无款,传承有序,当时专为庆贺康熙帝60大寿而作。胎体厚重,从内壁可以看到肩、腹部各有一道接痕。万寿纹尊以青花书整整一万个寿字,排列横平竖直,字的大小随着造型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字体有大篆、小篆、鸟虫篆、金文、殳书等,计有二三千种不同字体的寿字,且笔画清晰。万寿纹尊将皇帝的威严,臣子的虔诚,窑工的智慧集于一器,体现出康熙官窑高超的烧瓷水平,对后世的陶瓷制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纹样饱含人文意蕴

清康熙朝的纹样受版画、书画、青铜、家具等其他工艺品的影响,多绘富有人文意蕴的博古纹、刀马人物和山水纹样,这在康熙朝之前是极少见的。在清康熙官窑中还有一些其他官窑中少见的传统人物纹样。在一件清康熙官窑斗彩人物纹花盆上便可看见这样的纹饰。此花盆整体造型为两面对称的六棱式,沿面为菱花口式,平砂底。腹部绘传说人物纹。花盆的正面绘和合二仙图,寒山、拾得两位僧人,怀抱寿桃,手持荷花,笑口大开,满心欢喜溢于画外,令观者感怀。侧面的戏金蟾纹,人物形象生动俏皮,溢满笑意的眼神,红红的笑口,手舞足蹈的姿态,这一切都以劲挺的青花线条勾勒,极富艺术感染力。这样的纹饰是在以前官窑器纹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独特意蕴引导陶瓷向意韵深远,气质清丽风格发展。

国宝“唐青花”表现盛世体育文化


2008年初,在河南省会郑州出土了这件高达40厘米、保存完整的唐代青花塔形罐,罐体绘有古代“曲棍球图”。这件珍贵瓷器为研究唐代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松林介绍说,该青花塔形罐出土于郑州市市郊上街区的晋、唐时期墓葬遗址。墓葬遗址西距巩义市黄冶唐三彩遗址19公里,在此次考古工作中共发掘晋墓10座、唐墓3座。

出土的两件唐代青花塔形罐在同一墓室中,形状相同,由盖、罐、底座三部分组成,白瓷胎。器盖呈塔刹状,刹座为一覆碟刹身。一罐身饰“童子打曲棍球”、牡丹图案,另一罐上则饰有万字符等纹样。罐身所绘“曲棍球”图案引人注目,图案中的人物叉腿而立,右腿微曲,左手扬弯形球杆,左侧有一圆球,形象生动。

专家介绍,这种中国“曲棍球”在唐代称为“步打球”。证明我国古代的步打球比欧洲曲棍球的历史要早得多。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打球作》写的即是“步打球”:“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王莉英专程到郑州鉴定,认为这两件唐代青花塔形罐是国宝级的文物,弥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未发现完整唐青花的缺憾。张松林认为,此次发掘的唐代青花塔形罐不但为研究唐代青花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寻找巩义唐代窑址提供了线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之前,河南地区发掘的唐墓中也有类似的塔刹形罐出土,但如此完整的青花瓷是第一次被发掘。2005年开始,文物考古部门对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数座唐代窑炉遗址,该窑址地层堆积丰厚,发现了唐代的青花瓷片及蓝彩白瓷。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源地。而这件唐青花瓷罐出土地点距离巩义黄冶窑址仅19公里,它将为巩义黄冶窑址研究提供信息。

元青花:一个盛世的文化追忆


“元代文化有极为包容的特点,从青花瓷上看,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器型上都很丰富,儒释道文化的题材都有,也有来自西域的纹饰。正是这种包容和多样性,奠定了后来青花作为国瓷的地位。”首都博物馆文物征集部主任王春城说。

日前,“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该展览汇集了国内外73件元代青花珍品,被称为“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的一次空前团聚”。王春城认为:“它基本体现了元青花的主要风貌。”

青花盛世

“就青花瓷来说,元代是个很了不起的时代。光说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瓷器,主要是青花瓷和青白釉,都有几种风格。儒家风格的方壶也有,佛家的观音也有,还有元代本民族的纹饰,西域来的纹饰,包容性非常强。”王春城说。他认为,把元代的其他功过放到一边,光就青花瓷而言,元代乃是盛世。“一般来说,创制新的品种,限制会很大。比如说釉料对了,但是器型可能会出问题,还有彩绘,方方面面都有限制。但是元代青花一旦研制成功,不论是器型,还是纹饰等等都很齐全。看器型,有玉壶春,圆的八角棱的都有,圆盘浅盘高脚盘都有。”

不仅在器型上如此,而在彩绘方面,元代也是一个爆发期。来自异域的苏麻离青被认为能够产生比较深的颜色,容易晕染,而国产的蓝料则能够描绘精细的局部,“景德镇的匠人们已经对运用不同的彩料得心应手了,不但能够成功烧出青花,而且能够对青色的浓淡过渡进行非常自如的处理。同样的氧化钴,在器物上有浓有淡,还有浓淡相间,会根据景致、诗文等等背景来灵活设置,在这方面已经达到了极致。”王春城还推测,在元代,有不少文化素养很高的文人加入到了青花瓷的生产制造当中,“元青花的精品瓷器当中,绘画的技艺非常高超,连叶子脉络被风吹扭动都描绘得非常到位,一看就是多年积累的修养。”展览当中,来自山西博物馆的青花缠枝牡丹纹罐,“还有先刻出纹路再上色的痕迹,这也是非常罕见的。”

同样在纹饰上,元青花也兼容并包,不但有传统的“寿”、牡丹、凤凰、龙等等汉文化图案,也有“番莲、十字纹”这些来自西域的图样。“都同时出现,同样被接受,”在他看来,元代这种很强的包容性带来的创新性,“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如果没有元代的开创,很难说现在青花瓷会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青花之谜

元青花的基础是釉下彩。王春城说:“釉下彩这种烧制技术,其实早在东吴就已经出现了,南京雨花台曾经出土过釉下彩的彩绘罐。而青花釉下彩技术有上千年历史,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但是宋代青花是一个断档,虽然五大名窑十分发达,但是青花基本没有。唐代的青花从生产地到考古发掘都已经确定了,主要是在河南巩县窑。但是宋青花,虽然有的地方说出土了碎瓷片,但还没有更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其中充满了诸多疑惑。

元青花是一个繁盛的时代,元青花目前比较确切的产地是景德镇,然而繁荣一时的元代青花,传世的数量却一直被认为十分稀少。旅英学者刘奇栖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统计过世界博物馆和收藏机构的元青花瓷数量,认为只有300件左右,这又是为什么呢?

还有,比如蓝料的产地,有说法是新疆发现了钴矿,但王春城表示:“现在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涂料就来自新疆。”还有当时青花瓷的使用情况,在他看来也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元青花出土大部分都是窖藏,很少有墓葬的。因为元代葬俗和汉族人不一样,墓葬发现的就很少。到底那时候元青花瓷是什么阶层在使用?现在还是没有定论的。”

展览当中来自伊朗的青花蓝地白花双凤菱花口大盘,一直深藏在伊朗阿迪比尔陵寺。“元青花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土耳其、伊朗、叙利亚、越南、泰国、印度……”来到首博展厅的伊朗藏的青花瓷梅瓶,肩部有阿拉伯文,底部也有阿拉伯文,“可能是祭祀用器”。但是究竟是怎样旅行到那些地方的,也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元代文宗为了得到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儿汗国的支持,送了他很多青花瓷器,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可能是和当时往来于各地做生意的回族人有关系,钴料也有可能是回族人带进中国的。”王春城认为这些都还需要考古、历史、技术等等各方面的合作深入研究。

尽管有如此多的不确定,王春城还是认为,元青花对于元代人本身就已经有了很重要的意义,“有一点是肯定的,元青花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我们现在关注它,也不是因为它稀少,而是因为在元代,它就已经是让人喜爱珍惜的艺术品了。”

康熙时的胭脂水釉瓷器的介绍


胭脂水釉与胭脂红釉,都是以黄金为呈色剂的釉料,也称金红釉。由于原料贵重,因此十分珍贵。这两种釉,都是康熙时的创新品种。古玩界一般将浓重深艳的金红釉称为胭脂红釉,而将较淡的粉红色的金红釉称为胭脂水釉。据汪庆正先生主编的《简明陶瓷词典》:“胭脂水胎骨采用上等薄胎白瓷,器外施桃红色釉,明净匀艳,娇嫩欲滴。里釉极白,因外釉所映,映出极其美丽的淡粉红色。烧成温度在8000-8500摄氏度之间。”因此胭脂水釉也是一种二道釉,要先烧成白瓷,再加施胭脂水釉二次烧成。

此印盒内层及底釉为明净的上等白釉,胎质坚致,细腻洁白,为当时御窑制品。底款为青花六字楷书款,工整有力,青花色泽淡雅鲜艳。此盒器型饱满规整,线条圆润,底部内凹呈窄细的小圈足,印盒之盖与底口相合处的外缘向内收拢。据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上说:“鉴别时代,据此一点便知真伪。”又说,后仿印盒,器型一般扁平,规格比原物高大或矮小,盖与底扣合处的边缘向外突出。

陶瓷文化:传承历史挖掘精髓打造盛世文化符号


永丰源观澜窑的源头——广东潮州市饶平县九村古窑址。

永丰源系列报道之观澜窑溯源

700年前,在九村山脚下,刘氏的祖先们点燃了做瓷的第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

中华大地上,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漫长。作为潮州市的文明古城,饶平是中国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考古为证,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能作出精美的印花刻纹硬软质陶瓷了。

九村,四面环山,一眼甘甜清澈的山泉顺势而下,滋养这方朴实而勤劳的人们。早在宋朝中期,刘氏的祖先们便选择了这方水土,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有一天,靠山种植的人们偶然发现,雨水冲刷后,山体裸露出的土壤显得不同一般。好奇的人便开始拿捏它,用它制作各种不同造型物品,经过太阳光的晒制后,这些器皿的硬度让部分人感到这些土壤的特殊性。聪慧的九村人有的索性放下农活,开始对瓷土做进一步的研究了。终于,700多年前,在九村的山脚下,他们正式的点燃了九村做瓷的第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而这把烈火将生生不息,把九村的制瓷历史和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起初的人们,靠着想象,借助自然的力量,用水车转动所带来的动力,用大木墩敲打着最原始的原料,这种工具就是机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机兑捶击着瓷土也拍打着大地,发出有力的节奏声,仿佛向世人传达九村制陶的历史。

当时没有任何模型可以参考,他们用藤条圈成一个个圆形,按照这些土生土长的圆形,靠着勤劳的双手,做出了九村最早的陶瓷模型。在山脚挖了一个比较大的土坑作为烧瓷的窑,垫上茅草,放上干水的胚,一层瓷胚一层茅草的叠放满整个窑。人们开始连续不断地在上面烧着柴火,红红的火焰映红了九村的夕阳。差不多经过一天时间的烧制,再经过数天的等待,就可以出窑。由于当时条件的不成熟再加上经验的匮乏,这些成型的瓷就是原始的粗瓷了且成活率很低。

18世纪末,刘氏第一代传人刘陕创制“正玉瓷”,九村也因此声名远播

这样的烧制方法差不多有一两百的时间,人们发现这样的窑炉不利于达到火的最高温度,且柴火的利用率低。怎样才能既能让火的温度达到最高,而且火能均匀的将热传递给每个在窑炉里的瓷胚呢?

经过上百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按照火势的走向,发明了另一种烧瓷的窑。这些窑炉如巨龙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就是传统陶瓷烧制的龙窑。它们依山体而建,貌似龙的体型睡卧山体,顾名思义龙窑。这时的陶瓷制作也是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人们多是采用家庭作坊式的形式来进行。但较之以前,它的进步还是不小的。工人用单刀机制作匣钵,再根据匣钵做各种器型,天然烘干后,工人们要一个匣钵一个瓷胚往龙窑里放,封窑后每天不断地往窑炉里添加柴草,火红的火苗顺着山体到达每个地方,据当地制陶老人说,龙窑的温度可达到1300多度。数百年来,九村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着陶瓷的生命,几乎家家做瓷。当时这里以产白瓷、手彩、蓝釉等粗瓷为主,由于交通不便,九村的名声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8世纪末刘氏“正玉瓷”的出现:随着刘氏第一代传人——刘陕创制“正玉瓷”,九村也由此声名远播。

自刘陕创制“正玉瓷”之后,刘氏一族便代代传承祖先衣钵,从小看瓷、学瓷、做瓷、卖瓷,其间也曾历经家道衰落。历史进入本世纪中叶,到了刘氏第四代传人——刘石丰的童年时代,此时的刘氏家境贫寒,但他们一直居住在祖屋,坚持以老祖宗为榜样,从年幼时期就开始接触陶瓷,成家后,也就是在他20多岁的时候,在祖屋的左侧盖起了一所小屋,在那里领着自己的儿女进行简单的家庭作坊式陶瓷制作,他秉承正玉瓷的风格继续在制陶路上积极的行走,但家庭的状况没有太大的转变。也许是耳濡目染,刘家的孩子们对陶瓷情有独钟。

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刘氏陶瓷迅速发展,并把目光瞄准海外

九村刘氏陶瓷真正走向世界、创造辉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是在刘氏第五代传人手中实现的。

1982年,刘氏陶瓷第五代传人刘权辉先生从新丰镇九村中学初中毕业,家庭的贫苦不得不终止他求学的道路,第二天,刘权辉就怀揣父亲刘石丰老人给的300元钱,带着家庭制作的陶瓷到云南,广西等地进行推销——一代商业巨子开始了他做陶的辉煌旅程。

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刘氏的陶瓷事业也一步步得到发展。1987年,不满九村交通闭塞和市场信息匮乏,刘石丰老人率领儿女举家搬迁到离老家不远的三饶镇,翻开了刘氏陶瓷新的一页。

来到三饶镇后,他们租用了农械场的地进行彩瓷加工,并聘请了8名工作人员,添置2台小型的电窑。此时的刘权辉先生仍负责工厂全部产品的推销工作,在这期间,他的足迹遍及了海南等13个省市,刘氏陶瓷占据了海南市场日用瓷绝大份额。正是这一段时间丰富的阅历给他今后的腾飞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刘氏陶瓷与时代同步前行。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刘家陶瓷业务量又上了一个台阶,农械厂的地不够用了,便租用了供销社仓库作为正式的彩瓷加工厂,此时企业人员也扩大到几十人,业务形式从刚开始的内销逐渐形成出口与内销齐头并进的形式。当时刘家与天津外贸公司签订的一笔销往埃塞俄比亚的销售合同,得到了外贸公司的好评及信任。从此,刘氏陶瓷外贸业务一发不可收拾,并把目光瞄准了海外的世界。

1993年,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在当地党委及镇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刘权辉先生在大岸口工业开发区购买了10.8亩地自己建厂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彩瓷制作及加工工厂,取名为盛兴瓷艺有限公司。此时公司人员量扩大到130多人,业务销售量继续攀升。三年后,公司出口量进一步上升,产品也由原来简单的杯叠增加到精细的青花瓷及运用浮雕金装饰的彩瓷,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销售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动,2000年,盛兴瓷艺又在三饶购买了17.8亩土地,兴建了当时当地最具现代化、最具规模的新型彩瓷加工厂,并将企业正式更名为广东省永丰源陶瓷有限公司。此时的永丰源年轻而活跃,年产值达到1亿多,出口量更是再上台阶。生产陶瓷的设备均来自进口的高档设备,制陶技术趋向世界最高端。

2003年,永丰源在深圳观澜选址并建起全新的现代化陶瓷企业,刘氏陶瓷发展迎来新的腾飞节点

永丰源声名鹊起,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财力和公司运营经验的基础,2003年,永丰源迎来了刘氏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腾飞节点:公司在深圳观澜买下120亩地经过3年多的兴建,耗资3亿多,2006年第三座集研发、设计、生产、包装于一体的现代化、环保性陶瓷企业诞生了。此时的永丰源从日用瓷的基础上继承正玉瓷的特点和工艺,经过多次烧制的方法,产品质量更精细而且品种丰富,多达数千种。

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永丰源人的开拓精神让永丰源每天都在进步,在白瓷的基础上,永丰源向骨瓷这个高难度的领域进军。2005年,永丰源在进行投产研制骨瓷,在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攻关下,用不到半年的时间,晶莹剔透、釉面平整的永丰源骨瓷华丽的走进大众的视野。在生产制作骨瓷的基础上,永丰源的科研人员再接再厉进行技术攻关,在骨瓷上成功独创了拥有永丰源特色的“帝王黄”和“满堂红”。从生产至今,“帝王黄”、“满堂红”深受各界的极力追捧,产品亦是供不应求。它们,有力的向世人展示了永丰源——这颗陶瓷业内璀璨明珠的独特魅力。

永丰源在深圳这块开放的热土上,传承中国五大名窑的历史内涵,重新挖掘中国瓷文化的精髓,携手全球精英,汇集世界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以高科技升华陶瓷技术,锤炼出在国际上“响当当”的中国陶瓷品牌——“盛世国瓷”,打造中国第六大名窑——观澜窑。并立志将“观澜窑”打造成当今朝代盛世文化符号,为国家和民族争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永丰源五代传人

潮州自古以来就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州的木雕、陶瓷和潮绣三样民间工艺样样精美,被称为“潮州三绝”。由于潮州的海上交通方便,在使用进口颜料的时间比较早,潮州生产的“洋彩”在清朝中期就已开始,陶瓷工艺技术人员在陶瓷的彩绘上推陈出新,采取一些民间的画法,吸收中国画工笔色彩,形成了格调清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填彩堆金、素淡金璧的“潮彩”风格。

“红釉瓷”创于元代而成熟于明代,永乐时红釉更有鲜红为宝之称,宣德红釉更为盛名,被列为皇室用品,正德后红釉技艺曾一度失传。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红釉瓷”曾发出耀眼的光芒,只是因为先前的红色釉料不耐高温,烧制艰难,它的宝贵的技术迷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瓷是明初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制出以铁为着色颜料的铁红,鲜红为低温红,铁红为高温,但铁红不呈色不鲜艳为暗红。因高温“红釉瓷”的烧成难度大,烧成成功率低,在技术工艺上没有突破,“红釉瓷”的也一度低迷,没有人去深层瓷研究,它宝贵技艺也面临失传,庆幸的是历经潮州九村刘氏家族几代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继承了颜色釉的传统制作技艺,而且进一步拓展了颜色釉的使用领域,从白瓷到了骨瓷,创作出了灿烂夺目的“满堂红”“帝王黄”骨瓷产品。

现将刘氏家族创造发展颜色釉的过程分述如下:

第一代

刘陕男1795年出生(乾隆60年)

刘陕出生于清乾隆年间九村(九村镇位于潮州市饶平县北部山区,原九村镇于2004年4月合并后仍称新丰镇。)新丰镇是著名“九村窑”所在地,已有700多年陶瓷生产历史,素有饶平陶瓷的发祥地和原发地之称。以其“历史久、瓷窑多、规模大、产品全、产量高”而闻名。

刘陕根据当时作坊生产的瓷器晶莹剔透,釉面光润,似白玉取名“正玉”瓷。刘陕作坊的窑炉是当时“九村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村窑”始于宋,盛于元;至明清两代,饶平“九村窑”青花瓷器名闻遐迩。

青花瓷生产在元朝时已远近闻名,至明清两代声名大振,青花用料主要是指浙江、云南一带出产的“土青”,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完善了在素胎上直接施色釉的工艺。正德后期青花料使用进口“回青”,颜色纯正,价格昂贵,过于黄金。青花瓷以其“鲜活、清丽、雅致、明快”而独树一帜。酷爱绘画的刘陕将中国的传统绘画技艺运用于正玉瓷的装饰中,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或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使人感到美不胜收。奠定了“正玉”的历史地位。

第二代

刘亮男1860年出生

青花瓷是一种最通俗又美观的瓷器品类,日常使用范围广泛,生产世代承传不衰。从小生长在陶瓷作坊的刘亮对正玉瓷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父亲的影响下,刘亮重点改进了正玉瓷的装饰技艺,从单一的“青花”瓷发展到“洋彩”。

饶平“九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是以贸易瓷为主,均沿着母亲河——韩江,源源不断地输出国外,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等一些国家频繁进行贸易。由于对外贸易潮州九村能够进口一些颜料,因此九村做“洋彩”比较早,所谓“洋彩”是在采用一些民间画法,吸收中国画工笔淡彩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陶瓷颜料的应用陶瓷装饰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刘亮开始尝试直接用颜料与釉料混合生产带颜色的产品。这种新的尝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古有神农尝百草,也有刘亮试百矿的艰辛。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筛选颜料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十窑九废,十件九残”是经常的事情。因此在此期间只是诞生了“满堂红”“帝王黄”的原形,能够生产出青色、黑色、黄色及红色等色系的产品,但是存在“入窑一色,出窑万象”的情况,色彩不够艳丽,色度不够一致。

第三代

刘一来男1919年出生

刘一来在继承父亲刘亮的颜色制作工艺的同时,重点将颜料的制作与釉料的制作分开来,采用二次釉烧的工艺,基本解决了颜料的发色与颜色的不一致问题。

刘一来采取将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等采取适当的温度煅烧,粉碎,采用风簸、淘洗、过滤的办法,得到颗粒细小均匀的氧化物,再将得到的纯净的氧化物按照比例与其他的原料混合得到了比较稳定的颜料。

由于是采用二次烧成的工艺上色与釉烧很好的控制起来了,同时采取一器一匣,采用匣钵仰烧的方法,既降低烧窑成本,又提高成品率,为以后陶瓷颜料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

但是1939年6月日军占领潮汕地区,对刘氏家族的陶瓷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窑场基本被荒废,作坊倒闭,工人死的死,逃的逃,窑埕生杂草,龙窑藏狐鼠。刘氏家族的陶瓷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刘一来将家族产业传给了刘石丰。

第四代

刘石丰男1939年出生

在抗战期间刘氏家族的陶瓷生产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内外对陶瓷的需求量激增,刘石丰的陶瓷业才得以复苏,1946年产销量恢复至抗战前水平。在此期间主要存在大量恢复重建的基本需要,因此刘石丰组织大量生产“青花瓷”,少量生产颜色釉瓷器。可惜,这短暂的繁荣很快又再次衰落,1949年,经过国民党胡琏兵团溃逃前的劫掠抓丁,商号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

在此期间由于现代机械、窑炉的出现,陶瓷的生产已经有现代生产的雏形,虽然颜色釉生产数量少,但是精品却多了起来。主要是在此期间刘石丰组织研究了色料的生产。由于可以买到比较纯净的化工原料如硼酸、纯碱等,由于已经有了玻璃窑炉,按照配方做成某种色料了,如红色、黄色等等,进一步发展了色釉产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引导成立合作厂,由于当时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颜色釉产品基本停止了生产。

第五代

刘权辉男1966年出生

改革开放后,刘权辉开始经营刘氏家族的陶瓷事业,在20世纪80年代,地方各种品牌的陶瓷企业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导入,陶瓷的生产受到严重的挑战,因当地制作工艺技术的落后,设备的陈旧,不少的陶瓷生产作坊被淘汰或停业,有不少的生产厂家已处于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的困境。在此时刘权辉决定对祖传的陶瓷技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高,以便在竞争中取胜。

骨瓷在中国的生产历史较短,只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如果能够将正玉瓷的颜色釉生产移植到骨瓷的生产上将是一大创举。刘权辉决定首先选择两种中国人最喜爱的黄色和红色作为突破口。

由于是用于骨瓷生产必须解决色料烧成不稳定,不耐高温等问题,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刘氏家族摸索出一套稳定加工色料的工艺,将色料进行特殊处理,用特殊的方法和特殊的材料将色料颗粒进行包裹,在色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色料颗粒在高温条件下就不易被基础釉侵蚀或破坏,可以保证颜料发色均匀,耐高温,终于取得了成功,诞生了今天的“满堂红”“帝王黄”系列产品。

陶瓷文化鉴赏-长沙铜官窑将再现大唐盛世


备受关注的湖南长沙市望城县铜官窑遗址的保护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到2010年,望城县铜官窑将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再现大唐盛世景象。

早在今年九月召开的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开发座谈会透露,将以铜官窑遗址为核心,建设融博物馆业、旅游业、休闲业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园区内重点建设的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将再现大唐盛世风采。

铜官窑遗址位于望城县丁字镇彩陶源村,距长沙城区27公里,始于中唐。唐代的长沙铜官窑是我国釉下彩技艺的最早发源地,代表了这一时期湖南乃至全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目前尚存的遗迹遗物有46处,如烧窑遗址(龙窑)、窑具、挖泥洞、作坊,还有大量的出土陶瓷器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建设方案中提到,考古遗址公园将保护、挖掘展示铜官窑历史和文化。对遗址现存龙窑、挖泥洞、作坊进行重点考古发掘,揭露其文化层,并做好保护性展示。

铜官窑遗址博物馆地下一层为遗迹原状展示,使参观者身临其境,遥想当年铜官窑陶瓷产品外运码头的繁荣景象。同时,利用地下一层的空间,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展示手段,综合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再现当年铜官窑“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的繁荣兴旺生产景象,向人们展示和讲述铜官窑的历史故事。

此外还将建设铜官窑研究中心、考古发掘及陶艺工场、铜官窑陶瓷纪念品、仿制品烧制场等设施。

据了解,铜官窑陶瓷纪念品已经邀请黄永玉题名“长沙铜官窑”。随着铜官窑陶瓷纪念品进入人们生活,铜官窑的知名度将越来越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