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粉彩瓷器 > 导航 >

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

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鉴别 清代粉彩瓷器鉴别

2020-12-04

古代粉彩瓷器。

意境之美,让人如痴如醉

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外观极为瑰丽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来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会被视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2014年瓷器艺术品市场极度惹人注目,“超级土豪刘益谦”以2.8亿元拿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再次刷新中国瓷器世界纪录,不管是炒作还是无意为之,瓷器在古玩收藏“疯涨”已成事实,仅仅春季,据香港统计,瓷器2014年春季总成交额对比2013年春季,已经翻了数倍,让众多学者、让国内众多“捧瓷大军”赚得盆钵满盈了。

艺术品收藏市场如火如荼,势如破竹,一发而不可收拾。商界大亨皆瞄准这一生机盎然的艺术品市场。各地的活动更是风起云涌,热火朝天。尤其是书画、瓷器、奇石。据悉,目前中国大约有收藏爱好者八千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捧瓷大军”扎堆在陶瓷收藏市场,艺术品市场发展潜力无可限量。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了一件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藏品高:28cm,口径:12cm,保存较为完好,此款“粉彩笔筒”,无论人物,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是粉彩瓷中得佳品,价值难以言喻。

粉彩笔筒在会上价格平稳上升,每年约有25%成长。粉彩笔筒在古玩收藏市场价格“一路疯涨”,让众多大收藏家等膛目结舌,难以想象。此款“粉彩笔筒”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彩笔筒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极为艳丽且无法磨灭的一笔。

此款“粉彩笔筒”明暗清晰,显得质感强,犹豫一幅水彩画,极为瑰丽,意境之美,让人如痴如醉,美得动人心魄。如今“粉彩笔筒”横空出世,必然会掀起瓷器收藏市场飓风,这场飓风将会卷席全场,众多大收藏家必定难以按捺,一场来自众多大收藏家激烈争夺的大戏,即将来临。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珍品,粉彩花鸟纹冬瓜罐赏析


藏品高:22cm,口径:10cm,底径:15cm

瓷器珍品,粉彩花鸟纹冬瓜罐

粉彩也叫“软彩”,一种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柔和、形象逼真的传统陶瓷釉上彩装饰。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摄氏度至900度烘烤而成,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瓷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后历朝流行不衰。粉彩瓷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乾隆粉彩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粉彩表现的技法多变,风格各异。既有严整工细刻画人微的工笔,也有淋漓潇洒、简洁明快的写意,还有综合二者之长的兼工带写。粉彩瓷装饰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在风格上,粉彩瓷布局和笔法,具有传统中国画特征,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粉彩瓷制作工艺成熟,风格典雅秀丽,备受人们推崇,历来是交易市场上的宠儿,升值空间很大。比如一件雍正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1982年在香港以25万港币成交,2001年在纽约以21.5万美元成交,2007年在香港又以2272万元港币成交,2009年在北京以6776万元人民币成交。又如,一件雍正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盘,1976年由伦敦释出,后被苏林庵收藏,1994年被康蕊君收入《玫茵堂中国陶瓷》图录,1995年流入香港市场,2011年香港秋交易估价为1500万港币,最终以4994万港币成交。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一只瓷器珍品“粉彩花鸟纹冬瓜罐”,藏品高:22cm,口径:10cm,底径:15cm。冬瓜罐,罐式之一。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为清道光朝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藏品圆口带盖、盖子满饰梅花,假圈足,器形周正,圆润丰满。该粉彩罐瓷质洁白细腻,胎体较厚重,施彩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图案寓意吉祥,雅俗共赏,画片精美,纹饰绘工精细,手法极其熟练,体现了匠师高超的绘画技巧,应属清代晚期景德镇窑烧造的一件民窑粉彩精品。

施彩粉润柔和,纹饰绘工精细

釉上画工自然大方,采用传统工笔粉彩的装饰手法,花卉形态韵意生动,整体画面生动,色彩绚丽饱满,寓意美好。胎体洁白,釉质肥润,笔画娴熟细致,功力深厚。画一鸟唱枝头纹饰,给人一种吉祥如意之感,线条流畅,色彩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画面采用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开光处白度极高,加上釉色匀净,洁润如玉,因而为整个图案的装饰提供了基础。另一面则是书法,与花鸟图案构成了一幅韵味十足的国画。藏品釉水圆润,器型饱满肥厚,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藏品器型高大挺拔、丰硕俊美,器物外壁粉彩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采用传统的粉彩画法,并以花鸟画为题材。作品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也汲取了近代画的风格特点。在这只粉彩花鸟纹冬瓜罐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粉彩粉润柔和、低调而妩媚的独特魅力。在近些年的交易会场上,清代晚期的粉彩瓷器已经越来越受到收藏家们的喜爱。

据来自交易市场的信息表明:近年来,清代粉彩瓷器的市场价格攀升得都很快。粉彩瓷集合了瓷器与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其艺术性相对于其他瓷器来讲大大增加,粉彩瓷的出现结束了过去彩瓷单线平涂,缺乏立体感的历史。我国的制瓷业历史久远,品种繁多,作为瓷器大国,藏家对瓷器的关注是必然的,这种兼顾美感与瓷器本身的粉彩瓷自然会吸引人的眼球。

粉彩花鸟纹冬瓜罐上所绘花鸟浓淡相间,层次清晰,娇艳柔美,充分体现出清代晚期粉彩色泽清丽,粉质减少、柔和淡雅的特点,具有美观和艺术收藏价值。清代晚期粉彩瓷器本身的珍贵性与吉祥画意的完美结合,让这件大罐拥有了大气、高贵之韵,更让它成为市场上被藏家追逐的收藏目标。

李一来粉彩《清明风雨》笔筒


清青花“指日高升”观音瓶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青花瓷在瓷器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它因特色鲜明而出类拔萃。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的造型多样,各具特点,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观音瓶了,又称“观音尊”,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流行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风行于“康乾盛世”,如图所示就是一尊青花瓷观音瓶,瓶绘图案为指日高升,瓶身上的人物以手指天,预示着步步高升,寓意吉祥,造型优美,为康熙年间制作的精美器型的代表。

雍正粉彩“春夜宴桃李园”笔筒


这是一件雍正粉彩“春夜宴桃李园”笔筒,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笔筒通体彩绘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众诗友“春夜宴桃李园”的故事。

作品中,庭堂上6位诗人席地而坐,饮酒赋诗,一位诗人倚栏凝望。园中长方石案上3人伏案观诗,3人或吟咏,或凝思,旁有热壶、捧酒坛、扇炉3个童子。器物的瓷质细洁、白润,色彩艳美,人物神态各异,绘画以传统长卷的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底上写有“大清雍正年制”6个楷书款,这是一件清代雍正年景德镇官窑中极为精致的佳品。

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烧的一个陶瓷装饰品种,它出现于康熙晚期。到了雍正朝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以后景德镇窑的主流产品。粉彩是一种釉上彩工艺,绘制前先要挑选烧造质量极高的白瓷,彩绘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然后作画,使图案色彩不透明而又具有粉质感。加彩后入低温(700至800摄氏度)彩炉焙烤而成。烧成的制品色泽柔和淡雅又富于立体感。

雍正一朝虽然为时仅13年,但由于雍正皇帝对瓷器十分喜爱,他经常直接干预制作,甚至对瓷器的造型、釉色、纹样以及高矮尺寸都要详细过问,使瓷器在宫中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当时制作的产品不仅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同时也是精美绝伦的陈设器。此外,雍正帝还常将瓷器赏赐王公、大臣。如《清史档案、雍正记事杂志》中云:雍正八年(1732年)“备赏蒙古王公祭红高足碗,备赏蒙古王公祭青高足碗,备赏蒙古王公黄色高足碗,备赏蒙古王公白色高足碗”。雍正时期的器物不仅胎体洁白无疵,制作精益求精,而且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甚至达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境地。

汪友棠新粉彩“人面桃花”笔筒


安康博物馆珍藏有一件汪友棠新粉彩“人面桃花”笔筒,引得不少参观者在它面前驻足。

这件新粉彩“人面桃花”笔筒,高12.8、直径8.3厘米。筒体外壁主体画面(图1、2):在盛开的一株桃树下,花石间一时尚美女,贵妇打扮,梳时尚的后髻,挂耳坠,化淡妆,上身着交领衫,领口和袖口镶有花边,下穿长裙,坐于桃树下山石旁。在一侧的石板上放一函书籍,她右肘放在书函之上,左手拿一把团扇护在胸前,从她清秀的面容来看,是一名知识女性,她好像在沉思中,正寻找诗句。

整个画面,可看到画家用极圆润、匀称的细线勾出人物的脸部、眉毛、眼睑、发丝,描绘衣纹极富动感,用色艳丽又不失典雅,表现出弯眉细眼,樱桃小嘴,长颈削肩,庄重典雅,纤瘦柔媚的清末时尚美女的典型形象。

笔筒画面留白处(图3),用墨笔竖书行书:“人面桃花相映红。丙辰之春月,汪友棠作。”其下用笔画白文印“棠”。作者题写的诗句是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一句,全诗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丙辰之春月,即清咸丰六年(1856)春天。笔筒足沿露胎,胎质坚密,修削规整,底施白釉(图4)。

陶瓷上用印有二:一是用印钤在未干泥胎上;一是钤在釉上,位置多在器物的底部,与古代“物勒工名”用意基本相同。有的五彩、新粉彩、浅绛彩瓷作品画完在题跋后,也讲究用印,但其“印章”不是真印钤盖,而是用笔在相应位置画印。

汪友棠(清道光至民国年间在世,具体出生年月不详)原名棣,字友棠,号柳村,安徽黟县人。书斋名有逸致室、友竹居、修竹轩、修竹草舍;作品底款有大清光绪年制、官窑内造、汪友棠造、友棠、汪棣、修竹轩印、修竹山房、皖黟汪友棠制等。他与三大名家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一样,都曾为御窑画师。而且他还是一位颇具学识及创造力极高的艺术全才,是浅绛陶瓷艺术的开拓者,同时又是新粉彩的奠基人。他不仅在绘画、书法上卓有成就,在陶瓷艺术上除了浅绛彩以及粉彩、金彩、墨彩、刻瓷、珊瑚红地描金等装饰旧法外,对新彩、贴花、刷花之新法均有涉猎,且成就非凡。而浅绛瓷家与新彩瓷家的志趣并不相同。新彩画法,甚为精细,色彩浓丽鲜艳,既易懂易看而又令人喜爱,即所谓雅俗共赏者是也。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赏析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赏析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是1 0 0 0多年前,我国著名诗人李白撰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开头两句话,它形容着时间的飞快过去。

几个世纪以后,这一不朽名赋被移植于一件景德镇官窑瓷器笔筒上,创作出了一幅《春夜宴桃李园图》,使这件作品显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

这件笔筒制作于清雍正时期,高1 3.3厘米、口径及底径均为1 7.4厘米。白釉为地,外壁一周绘粉彩人物亭园图,底部写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器外粉彩画面分两组,正面客厅中,李白与众兄弟围几席地而坐,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持杯思索,有的凭栏凝视,更有的醉酒斜倚,神态生动,姿态各异。

另一组为园内观赏图,有几人俯伏于石案旁,聚精会神地观赏着字画,也有的侧身仰望明月,更有的凝神沉思,三名童子则忙碌地侍候于左右。画面张挂灯笼,提示着时间是夜晚,桃李盛开是表示春天,主题十分鲜明。

这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瓷器作品,它出于由皇家内务府官员唐英监督烧造的景德镇御窑厂,属精心创作的器物。

此器外壁用釉上彩的粉彩绘画,这种粉彩从康熙中晚期开始运用于瓷器上,雍正时期大规模制作。由于粉彩瓷的大量烧造,原先烧造量很大的五彩瓷迅速地减少了。

但雍正朝的粉彩,大量的还是由民窑来烧造,官窑烧造得不多,因为官窑瓷器都供皇家使用,所以要求特别严格,首先它必须有优质的胎釉;其次是有精美的制作工艺,更要有优质的粉彩原料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传世清代瓷器中有很多笔筒的形制,有大小两种,以康熙朝烧造的产品为最多,它们绝大多数都是民窑烧造,很少见到官窑器。

雍正朝大笔筒明显减少,小笔筒稍多,但大都是民窑所烧,所以雍正官窑笔筒更显得名贵。这件作品,无论是胎质、釉色和釉上粉彩的绘画以及构图,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平,是雍正瓷器中难得的精品,现陈列于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

珍品鉴赏之均釉窑变苹果尊


苹果尊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典型器之一,是一种形如苹果的水盂,有缩颈和无颈 两种,无颈的以釉里红为多,缩颈的以苹果绿和天蓝釉为常见,底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官窑器为多。因其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器体小巧玲珑,丰满圆润,常见品种有釉里红、天蓝釉等。

上海君道艺术展出的这款苹果尊口径24厘米,通高24厘米,造型独特,胎体密实,瓶口至底部为椭圆形状。胎质坚密,全器施炉均釉,均匀肥厚,釉色流淌和缓且变化自然。此类器形自明代开始出现,均釉烧制的时候有“素炉均”与“浑炉均”两种。素炉均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文,在素坯上底喷翡翠彩,面喷广翠彩。浑炉均釉面则呈红绿相间的麻点文,在800℃左右烧成。烧造时釉面自然混合垂流,展示出了浑然天成的美感觉。及此釉面稀少值得珍藏!

清代苹果尊在收藏界一直享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仇炎之旧藏的一对清康熙釉里红牡丹纹苹果尊以2070万元拍出,苹果尊为康熙朝新创造的器型,文人味十足,此对尊直径仅9.5厘米,精巧典雅。玫茵堂旧藏的两件康熙五彩瓷去年春拍在香港苏富比高价拍出:口径12.8厘米的六字款清康熙五彩果鸟图卧足碗1522万港币,口径10.9厘米的一对“康熙御制”款清康熙珊瑚地五彩九秋同庆图碗1410万港币,价格均为康熙五彩器的佼佼者。

笔筒的收藏


笔筒,可以说是古今皆宜的小物件。虽然位列文房四宝之外,不过少了它还是不怎么方便。早在唐代,毛笔是放在笔床上的,明代中后期,才被大量兴起的笔筒取代。现在收藏界可见的笔筒多是明清时制。目前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一件清雍正年间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款,在2005年10月23日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拍到了人民币2209万元。

一般来说,笔筒造型多为圆筒形,当然也有梅花、葵花、六方、四方等器口。而材质则大多采用竹、木、陶瓷,也不乏翡翠玉石、树根、象牙、水晶、端石、漆等质料。《长物志》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笔筒的装饰方法较为繁多,有刻、镂、雕、绘等,瓷笔筒则又分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就瓷笔筒而言,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极少,天启、崇祯时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直口,平底,束腰。康熙时瓷笔筒到达鼎盛,品种极为丰富,釉色、造型、画意笔法、题字最为讲究。而木制笔筒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明代木雕笔筒大都简朴大方、花纹疏密有致;清代则纹饰繁缛,借鉴了牙雕、竹雕、漆雕等技巧,雕刻精细。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有选择的进行。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瓷质笔筒当以清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分外留心。

霁红釉笔筒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16.7cm,口径18.5cm,足径16.3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其它红釉

陶瓷造型: 笔筒

说 明: 清康熙

笔筒撇口,斜壁,足微外撇,台阶底,浅圈足。通体施霁红釉,口沿处釉薄透出白色胎骨。近足处凸起两道弦纹,微透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件笔筒胎体坚硬细密,浓重的红釉与口、足部白色的胎骨相互衬托,避免了色彩的单一,别有一番情趣。笔筒形体上下均外撇,不同于一般的直筒形笔筒,反映出康熙时器物造型的多样性。

康熙时期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主要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霁红釉三种,其中霁红釉系仿明代宣德红釉的品种,但红釉色泽多泛黑红,个别的较为浅淡鲜亮,色调都很均匀。此时的霁红器胎体坚硬细密,有的釉面有细小橘皮皱纹,有的因釉层较厚而呈垂流状,足边往往因垂流积釉而呈黑褐色。常见器形有僧帽壶、梅瓶、钵、盘、碗、高足碗等。或署官窑款,或无款。除用作祭器以外,也用作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