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北流陶瓷节圆满落幕商品总成交额十二亿多元

北流陶瓷节圆满落幕商品总成交额十二亿多元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5-15

陶瓷艺术。

10月27日,历时6天的北流市陶瓷文化节降下了帷幕,收获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本次盛会参会嘉宾800多人,参展商246个,国内著名企业56个,参观人数12.53万人,商品总成交额12.6亿元,其中贸易合同25个,签约金额8213.5万美元。

打响北流陶瓷品牌

该次会展北流共有33家本地陶瓷企业参展,三环、铭超、仲礼、中兴、老田等大企业都把这次会展看成展示自己的难得商机,投入巨资布置展位,陶瓷精品悉数“上阵”。而前来参观的外商更是“大手笔”下订,光在开幕式上,就与本地企业签订贸易合同15个,合同金额5.86亿元。

在北流陶瓷历史文化展厅,200多件古代陶瓷展品和300多件现代陶瓷精品浓缩了北流千年陶瓷历史,让专家、学者叹为观止。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杨自鹏说,北流有这么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内涵,现在又有三环为龙头企业的产业基地,北流陶瓷的明天会更好!而清华大学教授张守智看到三环的陶瓷精品后,赞不绝口,表示回去后要极力推介。

广交天下宾朋

北流市陶瓷文化节吸引外地陶瓷企业196家,展位370个,占总展位的60%,堪称一次精品荟萃、行家共聚的陶瓷盛会。

在文化节招商期间,北流共组成几个小分团,数下佛山、潮洲、景德镇等陶瓷重镇。在招展中,他们都做足了文章,首先调查在北流有经销点的各地陶瓷企业,掌握他们生产状况、经营策略、发展前景,然后与厂家洽谈、达成共识。广东新明珠集团也惊讶招商团对该企业的了解,欣然投资10万元布展。

在布展中北流市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他们提供标准展位及展位内的照明、供电,认真设计各展馆入馆标志及核实各参展企业的门楣标识,还租用一间仓库,免费给展商存储商品。在参展企业进场后,安排干部实行一对一服务,安排青年志愿者入展位服务,撤展后积极联络订票、办理托运,协助搬运。

陶瓷文化节极旺的人气也出乎很多外地参展商的意料。广东长城集团这次只带来了参观样品,看到每天都有几十个要买产品的市民抱憾而归,他们感受到了在玉林的商机前景,准备近期在玉林布点,让更多市民用上他们的陶瓷产品。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醴陵艺术瓷精品专场拍卖会落幕 42件作品超两百万成交额


5月30日上午10时,2015湖南省第十三届文物(国际)博览会魅力五彩·醴陵艺术陶瓷精品专场拍卖会在联合利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以及联拍在线线上线下同时开拍。经过1小时的激烈竞拍,共有42件拍品被22位买家拍得,总成交额2155200元。其中,艺术家黄小玲的作品《 清河鱼趣》以 40万元花落杨女士之手 ,成为当天的“标王”。在拍卖会上,大球泥瓷器广受藏友追捧,其作品《雪霜何所惧》、《释迦牟尼佛瓷塑像》分别以10万元、8万元成交。

据介绍,参与本次拍卖会的拍品过百件,汇集了醴陵陶瓷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本次拍卖会,联合利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力打造了艺术精品“防伪保真”的概念。今后该机构还将采用版权交易、企业挂牌、免费托管等方式,在延伸新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而作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有四件作品参与拍卖的艺术家彭利民表示:“拍卖会给艺术家提供了走向市场、走向大众的平台。”据悉,本次拍卖会未成交的精品也将继续在联合利国文交所展出并进行场内交易。

成交额预期高于往届 瓷博会招商有望实现“三高”


招展招商是瓷博会的工作重点,也是瓷博会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日前,2008年瓷博会三大展馆共计1480个标准展位已全部落实。记者从瓷博会执委会获悉,这次招商招展工作在参展企业数量、大型知名采购商到会层面和预期的贸易成交额都将高于往届。

据了解,国内主要参展企业涵盖了湖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等产瓷区的品牌陶瓷企业和中国十大名窑代表企业。国外参展企业则在往年14个国家36家参展企业的基础上,新增了荷兰、印尼、西班牙的3家陶瓷企业。参展的国外客商达17个国家的39家知名品牌陶瓷企业,涵盖了世界各主要产瓷国家,参展企业数量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瓷博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瓷博会在采购商邀请上侧重于有实力、有意向的客商,令人兴奋的是,针对世界知名超市采购团和国内星级宾馆采购部门的邀请上也实现了新的突破。荷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波兰、美国、法国、罗马尼亚、中东地区等37个主要产瓷国家的专业陶瓷采购团。目前,确定到会的采购商人数已达1460人。

本届瓷博会,到会的采购商具有层面高、专项性强、实力雄厚的特点,加上展品的组织涵盖了高、中档各个层次,将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的需求。另外,瓷博会还将举办生产厂家与采购商面对面接洽的贸易方式推动成交。据瓷博会执委会保守估计,今年的实际贸易成交额将高于往届。

与此同时,为突出瓷博会期间高新科技陶瓷的交流和展示,今年的高科技成果展的招商比去年也有了提高。目前,已有38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确定参展,涵盖了清华、北大、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加拿大利马公司、瑞典诺尔稀土陶瓷有限公司等客商均为首次参展。

据悉,为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采购商到会参展和洽谈贸易,在招商招展方面,瓷博会执委会下一步将采取抓好重点品牌陶瓷企业的跟踪落实。

醴陵陶瓷中国行活动圆满落幕订单破千万


由湖南省商务厅和醴陵市政府共同主办,湖南省商务厅商务展览中心承办的“醴传四海,瓷满天下”醴陵陶瓷中国行活动于4月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幕。

在4月25日当天下午举行的“醴传四海,瓷满天下”——醴陵陶瓷新品发布会暨采购会上,300多家大型商超、重点经销商和采购商代表参加了活动,包括了众多大型知名采购商如3M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花漾礼品策划有限公司、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和堂(中国)有限公司、品高(中国)实业有限公司深圳采购处等,在现场与企业对接洽谈。在活动现场,广州三分陶瓷有限公司与红官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三分陶瓷公司本年度的产品将全权由红官窑负责供应。湖南华联亿嘉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城(香港)有限公司、北京永旺签订了成交协议,日本城、北京永旺将作为华联艺嘉的重要代理经销商。另外,共有华联亿嘉、红官窑、港鹏、和泰、金煌、春天、观前、泉湖、陶润、新世纪、佳盈11家醴陵品牌陶瓷企业“抱团”亮相,展出面积达到450平方米。四天的展会中,11家企业现场接待观众近万名,专业客户千余名。企业展位前人流如织,各企业负责人喜上眉梢,均表示展会人流量让其感到十分惊喜。11家企业现场签约客户达到30多家,订单总额突破1000万元,在展会现场表示出合作意向的客户达到500多家。其中,仅华联艺嘉单家的意向客户就达到110多家,现场签约金额达到200多万元。包括了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好礼多、广西柳州工贸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宇天下广告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春天、新世纪等企业的意向客户也达到近70家。而在展会后,通过邮件、电话与各企业联系的客户还在不断增加中。根据展后的企业调查,100%的参展企业对此次的参展效果表示“满意”,90%以上的企业表示“参展效果超出预期”,希望省商务厅能够继续举办同类型展会活动,为陶瓷企业打开国内市场提供平台。

此次醴陵陶瓷中国行活动,依托深圳礼品展这一国内知名展会平台,对湖南陶瓷企业进行整体推介,为湖南企业开辟营销网络、拓展省外市场搭建一个长期、高效的展示、交易、交流、合作产销对接新平台,也为湖南优质产品走向国内市场开辟了一个新模式。

广西北流首届中国北流陶瓷博览会开幕


10月24日,首届中国北流陶瓷博览会在广西北流市举办。是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玉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集展览、商贸、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博览会,全力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均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品牌。根据规划,到2015年北流市日用陶瓷年产量将达30亿件,建筑陶瓷可达8000万平方米,年产值超过130亿元人民币。当日上午签约的合同项目共有140项,合同投资总额176.48亿元,其中,投资合同项目64项,合同总投资额136.4亿元;贸易合同项目76项,合同总金额40.08亿元。

本届陶瓷博览会以“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共享陶瓷发展商机”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经贸、学术、文化四大板块活动,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贸易化,促进陶瓷产业发展。

北流是中国陶瓷名城,是全国日用陶瓷四大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陶瓷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在龙头企业广西三环陶瓷的直接或间接带领下构筑了包括管理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国际市场优势等在内的一系列比较优势,为北流陶瓷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1年1-8月,北流市生产日用陶瓷10.53亿件,增长17.12%;陶瓷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53亿元,增长38.64%;产品销售收入24.66亿元,增长32.06%;实现税金10981万元,增长27.83%;利润2847万元,增长40.32%。

佛山陶交会在中国陶瓷城圆满谢幕


本报讯记者韦廉、宋百虎通讯员盘梦航报道:经过六天时间的紧张交易,10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陶交会在中国陶瓷城圆满落幕。

本届“陶交会”以国际化的办展水平、专业的观众组织、高科技的服务水准焕发了国际会展的大家风范,成为了推动佛山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本届陶交会的300多家参展企业收获成果丰硕,纷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签订了售货合同、长期合作意向书、品牌宣传合同及独家代理协议书等,三英、亚细亚等知名品牌的销售额都达几十万美元,英皇卫浴的成交额更是达到了10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陶交会交易额(含合同意向)共14.33亿元人民币,其中涉及出口贸易金额达960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36%;而观众人数也接近4万人次,其中外商1.8万人次,外商主要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欧美、澳洲和中东的陶瓷进口大国。

陶交会期间,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际知名专家和中国本土一流大师聚集第二届现代陶瓷国际策略研讨会,就“中国企业如何进入美国”、“现代陶瓷工业设计与运用”、“中国陶瓷的产品设计如何与国际建筑设计接轨”等主题作了精彩演讲,率先带领中国陶瓷企业打开了通往北美市场的大门。而德国阿尔诺橱柜、香港森美橱柜、吉事多等橱柜产品的首次现身,也成为本届陶交会的一大看点:马赛克、仿古砖以及环保抗污的瓷砖卫浴产品作为今年陶交会的主角,最受客商的青睐。

市场为产品创新导向,新中源陶瓷在博览会上强势推出他们的“超洁亮”技术,具有行业首创的革命性意义。据新中源讲解人员现场讲解,“超洁亮”抛光砖超级防污,历久耐磨,不但光泽度高,防滑性好,而且有效杀菌,功能独特。无论水性笔、油性笔、毛笔墨水、钢笔墨水,在“超洁亮”抛光砖上都是一擦而净,其绿色、环保的特性让人一目了然,“超洁亮”成为陶博会上的最大亮点。

在陶博会上,记者还发现了一种十分特别的陶瓷产品,那就是花草式瓷砖,每一块瓷砖的表面都是花草的图案,令人耳目一新。据介绍,这种花草式瓷砖名为“绿奥花”品牌,非常适用于幼儿园、学校、公园、广场、花园、市政工程、室内装饰等配套工程使用。据该公司一位销售负责人说,这种瓷砖铺在北方的公共空间,下雪后人们扫完雪,呈现出来的却是一整片的“绿草茵茵”,仿佛是春天来了,让人过目不忘,所以销售势头很劲。

陶瓷人才特区为北流带来“真金白银”


北流市紧扣“富民强市”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加大陶瓷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建设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陶瓷人才队伍,为促进陶瓷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陶瓷是北流的支柱产业,陶瓷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0%以上,税收占20%以上。陶瓷兴则北流兴。而陶瓷产业面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面对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巨大生存压力,对人才的需求尤显迫切。该市把陶瓷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市人才队伍工作的“特区”来抓,依托三环集团这个广西日用陶瓷工程人才小高地的建设载体单位,发挥人才在陶瓷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助推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北流陶瓷产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签约的方式柔性引进了多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同时三环集团艺术陶瓷研究所与近16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艺术大师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家书画大师胡忠元教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周益军、蔡秋权等;此外,选送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出深造,两年来,投入59万元,派出陈诚、陈林、陈梅等20多位企业管理骨干到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地方,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考察学习进修,培育了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家。三环集团还与学院合办学院成人教育北流函授站,为北流陶瓷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每年投入150万元,聘请广西工艺美术学校老师来公司上课,在三环公司内部培养了8名工艺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艺术陶瓷学徒18名。此举的成效立竿见影:仅2012年,三环集团依托广西日用陶瓷工程人才小高地,承担研发国际项目1项,国家“双高一优”等项目3项,自治区技术创新项目16项。目前,“微晶陶瓷”、“桂玉瓷”项目已投入生产,获得销售收入4520多万元,利税1580万元。

近年来,北流陶瓷产业通过人才小高地实施的核心项目主要有:燃煤窑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大截面煤烧隧道窑设计开发及应用项目、新器型新装饰产品设计开发等10项。这10项陶瓷核心技术促使北流的陶瓷产业迅速适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同时也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明确了发展方向。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下,北流的陶瓷产业在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下,勇立潮头,顽强地经受住了冲击,而且获得了新的发展。该市104家陶瓷企业有85家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与此同时,整个陶瓷行业由单一的日用陶瓷生产逐渐向建筑陶瓷、工艺陶瓷、卫浴陶瓷等多样化转变。特别是三环集团,收获了人才带来的巨大效益。集团实现了日用陶瓷产量、销售收入等两项指标连续12年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行业合作伙伴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和贵宾礼品、英国威廉王子婚礼用瓷供应商。目前,全国最先进的陶瓷生产技术“泡沫陶瓷”即将落户北流,同时,该市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获得“中国陶瓷名城”称号;北流陶瓷工业园区成为“广西超百亿元园区”。

“人才特区”的建设,为北流陶瓷产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多元创新陶瓷艺术的传承


期的陶艺专题“冷门不冷,陶瓷艺术的复苏”中,从事陶艺教育的艺术工作者与我们分享了手工业的潜力,以及要培养审美、格调、动手能力并存的优秀陶艺人才。

随着陶艺市场近两年的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陶瓷这门艺术学科,其中不乏传统、当代艺术家及各行业设计师选择陶瓷这种材料作为创作语言,创造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这期,本报记者采访了在陶艺创作中颇有建树的工艺美术家尹根有、设计师潘剑锋及水墨画家叶建新,让大家了解不同的艺术形态和陶瓷艺术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尹根有是陶瓷文化品牌“古婺窑火”的设计者,他以“艺术生活化”的理念开发各种陶瓷产品,尹根有认为目前的陶艺市场比较混乱,缺乏原创力及品牌概念。潘剑锋是视觉设计师及跨界艺术家,多年致力于中国前沿的本土当代艺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在他的作品中多次选用陶瓷工艺进行创作、策展,对陶瓷艺术有着独到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叶建新将中国画的水墨笔韵和陶瓷的工艺美感相结合,用水墨和陶瓷两条腿走路,取长补短、互相扶持。

北流陶瓷业转型重生 迈向“绿色陶瓷城”


在绵延发展了1000多年之后,北流陶瓷业今天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逐步从“高污产业”转向“无烟产业”。

陶瓷业是北流经济之根,年产值近50亿元。与许多高污产业结出的果实一样,制瓷业带来滚滚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滚滚烟尘。近年来,当地环境承受力也在逼近临界点。“绝不能让子孙后代为我们今天的短视行为埋单!”北流市党委政府深感责任重大。

于是,一场混合着转型痛苦与重生喜悦的陶瓷产业大升级拉开帷幕,“千年瓷都”开始了美丽的“窑变”……

拆一根黑烟囱补助25万元

“轰隆”一声,一根数十米高的旧烟囱头一歪,倒在地上摔个粉碎。

4月15日上午,在北流市城区,烟囱的主人、陶瓷厂老板卢文玲远远地看着这一幕,长叹一口气,有几分不舍,又有几分解脱。旧厂的拆除、新厂的建造,要花费她大量资金,但形势逼迫企业转型,她必须走下去,期待新的更好的开始。

但对于130多万名北流人民来说,随着烟囱纷纷倒下,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多年前的情形,令家住陶瓷厂附近的李光不堪回首:“细灰覆盖了整个城市和天空,一刮风,灰尘便扬起来,形成一团无边的迷雾,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每天回到家,都要擦掉脸上那层灰黑色的粉尘。”

那些不停喷着黑烟的烟囱,就是污染的源头。从城外看去,大小烟囱密密麻麻地直指天空,像一片令人生畏的邪恶森林。

自去年开始,为彻底治理陶瓷企业黑烟污染问题,北流市对陶瓷企业开展了彻底的整治专项行动,由市委书记亲自抓,无论企业大小,皆在整治之列。不到一年时间,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便依法强制关闭了14家企业,另外对三环、仲礼等企业进行治理,强制安装静电除尘加脱硫塔14台套,拆除黑烟囱26条。

整治行动直接触及众多企业利益,北流市舍弃了强拆蛮干之法,而是采用“强制+协商+补贴”的组合拳,比如拆掉一根烟囱补助25万元,最大程度减少了企业损失。由于工作方法刚柔相济,整治行动得以顺利推进。

拆烟囱、关工厂的同时,一场大规模的企业迁移行动也在进行。在政府的引导下,陶瓷企业逐步撤出城区,而位于郊外、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日用陶瓷工业园区正张开双臂迎接迁移的企业。

“企业要做到‘净身入园’。”陶瓷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温后尧说,“新迁入及新建的陶瓷企业必须要采用无污染的燃气窑、电窑,拒绝黑烟囱。”

除了空气污染,企业废水也被严格控制。2011年4月,广西第一个县级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在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投产,日处理污水5000吨,未来第二期投产后,将达到1万吨的日处理能力。

目前,陶瓷工业园区内已集中陶瓷企业45家,年产值33亿余元。

“煤改气工程”摘除陶瓷业污帽

煤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而传统烧瓷对煤的依赖,使陶瓷业戴上了“污帽子”。因此,陶瓷业要“脱胎换骨”摘掉污帽,关键之一就是升级燃料,将煤燃料更换成更洁净的天然气或者电。

在位于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的锦昌瓷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采用新型天然气烧窑设备对环境带来的改变。

蓝顶白墙的崭新厂房里,通透明亮,地上洁净清爽,制胚、上色、烧窑……各种生产有序进行。地上无煤灰,空中无粉尘。站在一台长约5米、高约3米的天然气烧窑设备前,企业老板邹森告诉记者,这条天然气烧窑线耗资450万元,自带有完善的尾气与废水处理装置,排污极少。

他分析说,天然气窑虽耗资不菲,但因天然气燃料含杂质少,烧出的瓷器白度更好、硬度更大、釉面色彩纯净温润,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售价自然更高。此外,相对于煤窑,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天然气窑的生产线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一条以煤窑为核心的生产线需要约400人操作,改造成天然气窑后,仅需200余人。

近年来,北流市引导陶瓷企业全面实施“煤改气工程”——逐步淘汰传统的“煤窑”及烟囱,新建更环保的新型“天然气窑”、“电窑”代替,并为此每年安排2000万元财政资金,对陶瓷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的贷款投入进行贴息扶持。

在市环保局,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表——“力争2012年年底拆除城区及工业园区所有陶瓷企业黑烟囱,实现北流陶瓷企业再无黑烟污染的愿望。”这意味着如在年底之前实现目标,全市50多家陶瓷企业都将完成“煤改气工程”,而那些资金不足或不愿投资改造的小陶瓷厂将被环境淘汰。

“拆烟囱”和“煤改气”还未全部完工,但已给北流市空气质量带来了明显改善。据市环保局提供的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8月21日城区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值为0.311,到2011年12月21日,这一数值降为0.192。城区居民有着直接的感受。“如今在街头,树叶是翠绿的而不是灰白的,风不再轻易刮起尘雾,我们也不用掩着鼻子逃回家。”李光感慨地说。

从“生产基地”迈向“绿色陶瓷城”

单从产量上说,有着“千年产业”之称的北流陶瓷业近年来可谓风光无限:年产日用陶瓷18亿件,连续7年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成为中国重要的日用陶瓷出口基地。

但是风光背后的发展软肋仍然十分明显。譬如,产量大但知名度偏低、售价偏低,一些企业满足于“小富即安”,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落后等。这种情形下,产业发展便过度依赖产能,加上技术的老旧,高污染高能耗便难以避免。

因此,在开展黑烟囱整治,引导陶瓷企业开展“煤改气”技术革新的同时,北流市逐步从整体上调整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包括大力发展陶瓷贸易、提升产品定位、树立陶瓷品牌等,全面升级产业链,提高各环节附加值。

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手笔便是打造了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简称“陶博会”),为陶瓷产业的全面升级提供了高端平台。今年4月中旬举行的第二届“陶博会”,签约总金额达180亿元。

“陶博会”的主会场——北流国际陶瓷贸易城,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贸易城。贸易城的旁边还配套建设了仓储物流区,勾勒出陶瓷物流大格局的雏形。

与此同时,产品领域的革新也全面到来。众多陶瓷企业开始重视创新陶瓷生产技术,开发高端产品线,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三环集团率先开发高档艺术瓷,重金聘请了一批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驻厂,创作出各种珐琅彩、粉彩、重彩等多种名贵装饰瓷,填补了广西工艺陶瓷的空白。

对于陶瓷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市委书记李玉振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在数年内打造一个高端洁净的陶瓷业,把北流建设成一个绿色瓷城、文化瓷城和商贸瓷城,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生产基地。这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光明之路。”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北流陶瓷节圆满落幕商品总成交额十二亿多元》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北流陶瓷节圆满落幕商品总成交额十二亿多元》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