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生产瓷砖 > 导航 >

佛山陶瓷生产线有望转移到重庆

佛山陶瓷生产线有望转移到重庆

生产瓷砖 瓷砖生产 瓷砖腰线

2021-05-18

生产瓷砖。

中国陶都佛山欲将其大量生产线转移到重庆。昨天,佛山陶瓷协会负责人称,重庆对高档建筑陶瓷的需求非常大,因此在重庆建一个建陶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佛山陶瓷有悠久历史,近年已成了我国甚至世界的陶瓷之都。其陶瓷年产15亿平方米,占据了世界产量的20%%。佛山陶瓷产量达到全国市场的一半,去年佛山仅在建陶市场上,就拥有800亿的GDP份额。tAoci52.cOm

“佛山这两年的陶瓷市场份额在萎缩。”佛山中国陶瓷城的负责人表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烧油炼陶的成本正在增加。相反,在川渝两地,天然气的成本较低,烧制陶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在川渝建厂,还能增加对北方和长江流域市场的辐射。目前,佛山的陶瓷企业非常愿意将陶瓷生产线转移到川渝城市。

佛山最大的建陶生产企业东鹏集团的负责人称,在重庆市场,东鹏每年的销售收入都远远高于全国许多城市,因此也希望实现战略资产转移,在重庆辐射周边市场。

佛山是我国的品牌之都,拥有全国名牌和驰名商标54个,为全国第一,和温州并列。佛山有南海、顺德、禅城三个区。南海区大沥镇是中国内衣名镇,顺德区乐从镇是中国家具之都,禅城区南庄镇是中国建筑陶瓷第一镇,此外还有占据全国汽车音响市场40%份额的三水产业基地。顺德连续4年位列中国百强县第一。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佛山陶瓷企业拟在泰国建50条生产线


佛山制造业企业纷纷抱团到东盟开厂

在利润空间日趋压缩的复杂经济环境下,佛山部分企业家以制造业为首,开始实施走出去到海外国家建工厂的战略,东盟这一新兴市场随即进入他们的视野。继美的在越南设立工厂之后,一部分佛山企业悄然加快前往东盟国家设厂的步伐,佛山陶瓷企业更是计划抱团前往泰国开辟工业园。

近日,在一场向东盟“淘金”的分享会议上,有佛山企业家透露出陶瓷企业将计划前往泰国开辟工业园的重磅信息,昨日记者从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戴一民口中获悉,目前陶瓷协会方面已提交10%的土地订金,计划在泰国打造工业园,引进50条陶瓷生产线。

佛企:欲在泰国泰国开辟工业园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权威人士透露,目前一部分陶瓷企业正欲以抱团的方式进军泰国曼谷。

昨日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戴一民透露,目前初步商议的土地是8000亩。”

据戴一民介绍,目前由陶瓷协会牵头,与一部分佛山陶瓷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协议,计划在泰国距离曼谷一百公里左右的地方开辟一个工业园,引进30~50条陶瓷生产线。同时带动机械、零部件、运输行业等配套产业链条。

“我们走这一步,是逼不得已的,也是必然要走的路。”据业内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期间,由于经济环境不太乐观,相当一部分佛山企业停止了进军国外的步伐,佛山陶瓷企业此番步伐,引起了企业的热议。据戴一民介绍,在启动这一项目前,他们已对泰国进行了一年半的考察,最终选取的地点经过了多番考虑。“我们看中的是这里生产成本较低。”他举例表示,目前国内的天然气成本约为5元每立方米,泰国的成本不到2元,很适合陶瓷企业的清洁生产。部分流露出意向的企业家认为,在立足当地的前提下,打破瓶颈,开辟新市场,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戴一民表示,目前已提交10%的土地订金,具体的项目规划仍在商议当中,计划今年9月份逐批带企业家前往泰国进行深入了解。

建议:可在国外找经销商先试水

对于有进军东盟市场计划的企业家,专业人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来自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亚洲大区经理李俊表示,在进出口方面,要注意这个国家的货币稳定性以及它的关税政策,进军之前应制定好贸易方案。

“没经验的企业家,可到国外找经销商先试水。”顺德塑料商会会长张锦标认为,先找经销商开路,捕捉该国家的市场对于这款产品的接受度。同时他指出,在海外工厂可通过找经销商的过程,搭建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有企业家指出,除了请当地人,可派驻中国的大学生前往该国开拓市场,“如云南一些大学生是学习缅甸语的,可考虑派大学生过去建立团队。”魏石根表示。

佛山陶瓷转移只是生产基地的转移并非产业转移


佛山陶瓷转移只是生产基地的转移,并非产业转移

生产环节迁移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一个产业是否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与其生产线在什么地方无关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龙头生产基地,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地位。从世界角度来说,佛山也是最大的产区。佛山陶瓷占世界产量的20%-30%,占我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当然,陶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佛山建筑陶瓷已经有

20-30年的发展历史,它使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也是存在的,所以怎么发展陶瓷产业,是继续扩大还是进行转移,这个问题令人关注。

国内陶瓷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内地跟着广东走,广东跟着台湾走,台湾跟着欧洲跑”,除了说明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本领,也说明广东在陶瓷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作用。

佛山是我国的陶瓷龙头生产基地,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有佛山这样的地位。从世界角度来说,佛山也是最大的产区。佛山陶瓷占世界产量的20%-30%,占我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当然,陶瓷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佛山建筑陶瓷已经有20-30年的发展历史,它使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也是存在的,所以怎么发展陶瓷产业,是继续扩大还是进行转移,这个问题令人关注。佛山陶瓷产业何去何从,确实引人关注,也引起了争论。

近年来,佛山陶瓷工场大规模外迁,对此有人担心:整个佛山陶瓷产业在转移,是不是千年佛山陶将不复存在了?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佛山陶瓷企业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与提高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不断扩张,将成熟的生产车间工场迁往周边地区,使得佛山陶瓷产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创新与竞争力不断升级,正逐步实施从过去的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单一粗放式“腰鼓型”结构,向研发、物流等集约式“哑铃型”结构的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

生产环节外迁

去年8月,佛山东鹏陶瓷斥资2亿元北上山东淄博组建山东东鹏公司,今年初已投产,年产销额约1.5亿元,占整个东鹏年产销值的10%至20%。一年来,佛山几十家陶瓷企业相继在山东掀起“圈地攻城”的热潮。

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新中源,它的迁移规模之大令人称叹。早在2000年,新中源就投资5亿元率先在四川省夹江建当地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建陶企业。其他陶企如中盛、新美、新粤中等也纷纷跟着西进。去年上半年,新中源在河源建起了48条生产线,几个月后,又在清远兴建了13条抛光砖生产线和一个洁具厂。不久的将来,新中源的生产基地将不再在佛山。新明珠陶瓷集团前不久已在清远斥资数亿元低成本扩张建成新陶瓷厂。

佛山陶瓷的生产环节外迁,多年前就已开始。著名陶企欧神诺,其管理营销中心设在佛山石湾,而生产车间早已搬至佛山三水区;更多的陶瓷企业生产车间多年前就已向外扩张至周边的南海区及三水区,不再设在佛山市中心城区的石湾镇、南庄镇。但这种短距离、近范围且小规模的外迁,并没有引起业内外人士对佛山陶瓷产业是否转移的关注。

“走出去”是强化成本优势

目前国内几大陶瓷产区中,佛山陶瓷产区拥有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多重优势,而生产优势则随着珠三角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弱化。该行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陶瓷原料中心的地位已不明显,特别是廉价、优质的黑泥和低温瓷砂越来越少,佛山陶瓷的燃料能源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佛山陶瓷生产业发展的空间受到制约,陶瓷企业必须考虑土地、生态环境、成本(能源、资源、劳动力、运输)的压力,走出佛山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生产基地加速向资源地、市场地转移。这种资源、市场优势互补,是佛山陶瓷产业低成本扩张,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成本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对生产迁移的战略性转移颇有体会:佛山地区一些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走出佛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时候。同时,佛山一些陶瓷企业正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走出佛山是为了创造产品的成本优势;借地理位置优势抢占某一区域产品低中高档消费市场分流是为了集中精力加快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即从以前生产大、营销与科研小的“腰鼓型”,转变成生产小、营销与科研大的“哑铃型”,从而提升佛山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水平、技术含量,打造强势的佛山陶瓷区域品牌,培养并造就一批在世界上有良好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改变中国陶瓷产品档次低、价值低、多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不高的现状。

专家指出,转型就是要分流出附加值低、技术成熟的生产环节,集中精力攻克陶瓷产业的两端(即设计、研发,品牌管理、营销、会展、物流)。从当前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形势看,佛山陶瓷企业只是将生产部分外移,并没有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外移。

最近,位于佛山的全国建陶业最高研究机构———中国建陶研发中心正式运作,世界领先、国内惟一的陶瓷粉体彩印技术在此诞生;全国建筑陶瓷行业首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落户佛山市南海区的蒙娜丽莎陶瓷集团;佛山去年下半年建成了全国空前的两个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城与华夏陶瓷博览城,并在此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会;去年佛山地区有6个陶瓷品牌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今年7月有4个陶瓷品牌被评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知名品牌。这些都是佛山陶瓷产业分流生产环节后强化两端、做强产业的好开端。

迁移综合效益利大于弊

分析人士认为,陶瓷工场集体迁走,短期内虽对政府的GDP、税收与就业等有所影响,但长远看,却有利于做强一个大产业。而研发、品牌管理、会展、物流等环节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足以弥补甚至大过生产环节外迁的损失。因为产品作为粗放式的低附加值的一个环节,是一分一分地赚;而品牌、资本与技术,作为产业的核心,是一元一元地赚。

例如,新中源陶瓷,随着工场不断迁移及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留在佛山总部的100余位品牌营销管理人员,他们同样创造着较高的劳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他们有较强的消费能力,是带旺佛山房地产、车市等综合消费的重要力量之一。

对于工场外迁,巨额民间资本投向别处,表面上看是当地资本的流失。应该动态地看待资本流向,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过程中,一时的资本外流是短暂的,资本总是寻找最大利润的地方,一旦原来地方(包括新产业)有了资本增值的新机会,这些民间资本又会“杀”回原来极为熟悉的投资环境,寻求低风险高回报。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认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发生转移,而这个产业不再只是以生产制造来赚取利润。佛山陶瓷转移现象是生产基地的转移,不是整个陶瓷产业的转移。同时,一个产业在不在这个城市,应看其注册地、销售中心、管理总部在不在这个城市,而与生产线在哪个城市无关。松下、波音在全世界都有生产线,但它的产业因为总部在日本、美国而早已成为日本、美国的品牌。另外,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强不强,有没有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能力、产品档次、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小飞)

夹江陶瓷企业238条生产线7月恢复生产


汶川大地震重创了四川,有“西部瓷都”美誉的乐山市夹江县成为全省60个重灾区县之一,陶瓷业损毁严重。但是,震后第三天,坚强的夹江人民便开始恢复生产,截至6月26日,190多条陶瓷生产线已经全面恢复作业,预计到7月初238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

目前,夹江县有陶瓷企业97家,生产线238条,生产能力达5亿平方米,占全国生产量的18%,陶瓷及配套产业年销售收入占夹江县税收的60%。此次地震,全县陶瓷企业的厂房、产品、设备均遭到损坏,直接损失达1.9亿元人民币。

地震后,夹江陶瓷企业积极恢复生产,一方面生产自救,恢复生产,尽快保时保质的向老客户交货,另外,积极组织人员对受损厂房、设备进行重建,保证全面投产。

瓷砖是灾区重建时不可或缺的建材,但夹江陶瓷企业在积极恢复生产的同时,不计成本上涨200%,承诺灾区买砖一律不涨价,即便是在供求相对紧张时,也会优先保障灾区重建需求,为灾区重建出力。

淄博陶瓷:约30条生产线停产


当前,国内建陶市场遭遇“史上最淡”行情,多数陶企库存压力剧增,产销失衡。为保证企业维持生产运营,部分陶企选择关停部分生产线来缓解产销压力。作为国内第二大建陶产区,淄博在此次市场销售危机中受影响颇大。据记者了解,受库存压力以及市场持续淡季影响,当前淄博产区约有30条生产线处于停产状态。

近年来,因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以及无节制快速增长的建陶产能,对国内建陶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诸多陶企深感市场巨大压力。在淄博,自今年开工以来,持续变淡的销售市场令不少陶企压力倍增,不仅是市场淡季提前来临,而且上半年产品销售持续遇冷。早在6月份,淄博产区就有近10条生产线提前关停,以此缓解库存压力。如今,随着市场淡季的持续,已有多家建陶生产企业选择关停一条或两条生产线来应对,以此缓冲库存压力给企业所带来的冲击。

淄博陶瓷:约30条生产线停产

受周边产区挤压瓷片销售骤冷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淄博现已发展成为产品结构齐全、品质一流的重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淄博建陶产品已涵盖全抛釉、内墙砖、仿古砖、抛光砖、微晶石五大系列。多年来,淄博多数生产厂家以北方地区作为主要销售区域,也有部分优秀生产厂家产品遍及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南等全国各地市场。特别是全抛釉、内墙砖以及仿古砖产品已逐步发展成为淄博产区生产销售的主流产品,约占淄博建陶全部产量的70%以上。

近两年来,全抛釉、内墙砖、仿古砖作为淄博陶企的优势产品,获得行业的高度认可。淄博内墙砖以其产品品质稳定、花色新颖以及高性价比等优势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但进入5月份,部分淄博内墙砖生产企业受周边产区低生产成本及低价格等影响而导致销售骤然遇冷,成为当前淄博陶企销售压力最大的建陶产品之一。

另据记者了解,当前,淄博全抛釉厂家生产销售现状不一,既有排产紧张,产品供不应求的厂家,如京齐力、淄博金亿等;也有销售不温不火,库存压力与日俱增的厂家在苦苦支撑。

淡季持续策励应对

据记者了解,当前淄博各类产品生产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停窑减产现象,以此来有效降低产品库存。多数建陶企业会关停一条或两条生产线来维持生产。据部分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淡季市场持续时间较长,且近期形势不容乐观,各生产厂家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的思想准备,先保证生存再求发展。

在淄博,停线对于各企业来讲并非易事,厂家要经过多方权衡,才会最终下定决心,但凡能够生产,企业都不会轻易关停生产线。对于停产生产线何时能够复产的问题,多数企业都未有明确时间表,均表示将视市场状况或企业库存消化程度而定。“如今,还有很多企业并未停线或停产,这应该算是在苦苦支撑吧。9月份的淄博陶博会即将开幕,如若在陶博会前停产,将会对企业日后带来一系列影响。为此,不少企业也只能强力支撑了。”交谈中,某企业一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上述销售人员的说法,也得到了淄博多位行业人士的认同。“今年的情况非常严重,现在全国各地不少企业的日子都非常艰难,说严重一点,当前各企业面临的已不是停产的‘面子’问题,而是关系到企业在今后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问题。当前关停部分生产线,至少可以降低产品库存。对于一些企业来讲,坚持就是一种胜利,这里说的坚持需要是理性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墙砖企业经理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这些停线企业中,并不全因降低产能而停线,也有部分企业是另有打算。走访中,记者发现有一部分企业利用此次停线时机,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优化升级或对部分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为日后提升产品品质奠定良好基础。此次停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明淄博陶企能够理性应对行业洗牌的积极态度。

重视品牌建设十余明星为淄博品牌代言

今年,淄博企业更注重研发生产差异化产品,在终端市场不断加大品牌推广力度,签约各路明星代言等系列活动不断。山东雅迪企业销售总经理高辉曾告诉记者,2014年是雅迪企业全面改革的一年,改革就要变,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改革不能只抓片面,更要有系统性。淄博顺昌陶瓷有限公司则是加快品牌化发展步伐,力抓产品品质提升,研发生产配套产品,以及搞好终端专卖店建设等细节。

今年以来,品牌推广成为淄博诸多陶企发展的重中之重。除坚持产品品质、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外,签约各路明星为企业产品代言成为淄博产区上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据记者了解,自年初开工以来,淄博产区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陆续签约吴京、方琼、张铁林、王皓、温碧霞、马景涛、李玲玉、刘劲等十余位明星代言,掀起了一股签约明星助力企业品牌的推广高潮。另外,狮王陶瓷自去年9月始推出的历时一年的“百店工程”也声势浩大,喜讯不断,提前引燃了淄博乃至全国陶企布局终端建设的新一轮战火。作为江北建陶产品研发风向标的淄博兴开元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则坚持着高端产品技术领先的研发理念,于6月份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超K金砖产品,再次用实践诠释着技术领先的实力。

为保证企业优势,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淄博陶企一直在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自2013年以来,淄博产区有几家陶企对部分老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或扩建,力求提升产品品质或提高部分产能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截止目前,上述生产线运营状况不一,有视企业情况待机点火投产的,也有正处于紧张施工中的,也有正式投入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涉及全抛釉、仿古砖、内墙砖。

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当前,淄博企业在生产销售等领域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品牌知名度低,二是产品竞争优势锐减。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生产线短小,在外产区的低生产成本面前,淄博产品毫无价格优势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制约着淄博产区进一步布局外围市场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淄博产品在品质、技术、花色等方面与佛山产区相比并不大,但在创新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应用以及储备等方面逊于佛山,这也是制约淄博建陶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节能减排理性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在淄博当地,淄博市环保部门加强对各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监管执行力度,其中包括建陶行业。政府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生产,淄博陶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断加大对现有生产线升级改造力度,投巨资引进节能、环保设备等等,无不彰显出建陶企业日益成熟的社会责任感。日前,记者在淄博产区建陶企业了解到,随着当地政府对建陶行业的重压整治,当前淄博建陶企业对减排方面的重视与投入已经走在了其他产区前列。

通过此次淡季市场考验与作用,淄博陶企也被划分为不同层次,优秀企业受冲击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企业,基本可以游刃有余,而劣者则忙于为企业生存备受煎熬。据记者观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部分淄博陶企更加注重品牌打造。尤其是在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步提升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也成为企业今后工作的方向,不少企业根据实际,开始走上打造区域品牌的路子。与此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在终端市场影响力成为当务之急。

“市场形势不好不可怕,要敢于面对,对于一家生产企业来讲,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是当务之急,更要迎合市场,不断打造品牌,才是企业长远发展、应对未来危机的有力措施。”淄博某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景德镇乐华洁具生产线即将大规模生产


7月18日上午,景德镇乐华洁具有限公司第一条洁具隧道窑生产线顺利点火,预计下月初正式出产品。

据了解,在经过几个月的小规模试产后,乐华洁具有限公司生产逐渐进入正常阶段,并于18日上午,首条洁具隧道窑生产线全面点火投产。据该公司总经理仝元东介绍,首先投产的洁具生产线窑长148米,月产量将达到50000件。记者在车间内看到,一批质检人员正在进行洁具产品检测工作。据某质检人员介绍,洁具检测程序包括肉眼检测以及试水台检测两部分。仅肉眼检测一项就包括产品裂纹、产品表面凹凸、色差、斑点等近四十条内控标准。对不符合内控标准的产品,除小部分可进行二次修复外,其余均要判作废品。同时,据了解,洁具产品重量一般在10~60千克之间,产品放在检测台上还要经过工作人员360度翻转的全方位检测,劳动强度相当大,一名检测人员一天检测产品大概在200件左右。

另据获悉,该公司为完善景德镇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8月份该企业第一条瓷片生产线也将正式点火。目前相关设备的调试及配套的完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醴陵陶瓷“瞄准”自动化生产 将引进日本生产线


在人力成本高企的当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醴陵陶瓷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6月25日,株洲市党代会第八代表组代表调研陶瓷产业。座谈会上,行业主管部门以及陶瓷企业负责人均表示,陶瓷产业要向自动化转型。醴陵经开区陶瓷企业准备引进日本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刊发的《五问瓷业:如何筑梦“千亿”?》一文引起醴陵市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醴陵市委组织部召集株洲市在醴党代表调研陶瓷产业,寻求破解发展瓶颈的对策。

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表示,“90后”、“00后”很少有人愿意进车间做陶瓷,以后醴陵陶瓷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用工荒。该公司正在与西安交大合作,引进陶瓷3D打印机以及机器人,以缓解用工压力。

醴陵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郭向晖认为,以后,陶瓷生产将向自动化和家庭手工制作两个方向分化,自动化是大规模生产,家庭手工是个性化生产。

“目前醴陵陶瓷用工成本占到30%,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如果达到50%,陶瓷产业将面临很大打击。”醴陵市政协主席杨龙表示,该市将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自动化生产,经开区有几家陶瓷企业准备引进日本的自动化生产线。

国内先进的日用陶瓷生产线落户怀仁


讯近日,在怀仁县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内,随着东兴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微机调控96米燃气隧道窑正式投产,国内最先进的日用陶瓷生产线正式落户怀仁。

东兴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日用陶瓷生产线项目,作为怀仁县贯彻落实省、市转型跨越发展重点推进示范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50亩,概算投资3.2亿元,分三期建成,计划投资建设国内最先进的微机调控96米燃气隧道窑炉5条,主要生产高档强化瓷和精品骨质瓷。目前,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第一条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进入主体建筑建设阶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日用瓷1亿件,实现产值5个亿,实现利税8000万,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据该县经信局局长郭春林介绍,今年怀仁县新上陶瓷项目10个,计划建设高标准陶瓷生产线27条。这些新建的陶瓷项目分别与景德镇、潮州等地的陶瓷企业联合投资生产,以期在引进他们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当地陶瓷产业的精品化程度,从而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瓷成精品”升级版目标。目前,怀仁县金沙滩陶瓷工业园区内在建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全部投产。届时,该县陶瓷企业将达到45家,生产线达到100条,从业人员达4万人,年产各类瓷器11.5亿件,年产值达80亿元,可实现利税14亿元。陶瓷产业也将真正成为该县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新支撑。

四川夹江陶瓷生产线未受地震影响


在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的时候,夹江县震感强烈。有夹江县县城居民向记者介绍,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肉眼可以观察得到楼房在进行左右摇晃,房间内摆放不稳的物件被震落到地上。根据当天中午夹江县有关灾情统计数据显示,全县22个乡镇199个村9628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受伤2人,230人饮水困难(水塔损毁),11户19间农房倒塌,55户农房严重损毁,直接经济损失326.4万元。

政府及时响应救灾

4月20日8:05,夹江县县委书记廖克全、县长张建红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查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汇总上报本辖区或本行业受灾情况;8:35,全县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由县领导带队的8个抗震救灾工作小组,分赴各片区查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减灾工作;8:50,县委书记廖克全、县长张建红分别带队,赶赴新场、三洞、土门、马村、中兴、迎江、木城等乡镇查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安抚慰问灾民。

同时,夹江县气象部门在地震发生之后,立即进入一级应急响应;交通和交警部门在省道305线夹洪路口,设立抗震救灾安全通道服务点,为运往灾区的救灾物资车辆提供保障服务。

目前,夹江县境内通向外地的重要交通路口均有交警执勤,并且交通保持畅通;陶瓷企业使用的煤气站经过拉网式排查,杜绝了安全隐患;天然气管道正常输送,没有发生泄露事故。

在深入展开当地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夹江县委、县政府以及各部门、乡镇、展开了为雅安灾区献爱心的募捐活动;华益陶瓷率先在企业内部发起了捐款活动,其它一些陶瓷企业也正在积极组织相关活动。

员工未产生恐慌情绪

根据记者近日对夹江产区的走访情况来看,夹江陶瓷企业并没有受到芦山地震的直接影响,其生产线维持着正常的运转、员工保持了正常的上下班作息时间。不过,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夹江绝大部分陶瓷企业不仅是正常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出现了人员伤亡的情况。

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夹江县某大型陶瓷企业发生了一死一伤的不幸事故,死伤者皆是被高空坠物直接砸中所致。在当年震后,夹江县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和指导了当地的陶瓷企业展开了一场抗震避险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演练活动,这使得陶瓷企业员工对抗震避险有了相应的认知。

据夹江县黄土镇某陶瓷企业刘姓工人介绍,在庐山地震发生的时候,车间内当班的工人意识到是地震来临,大部分都迅速的冲出了厂房,来到空旷地带,不过地震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恐慌情绪;当地震过后不久,大家又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集装箱运输更加困难

据博兰尼娅瓷砖总经理李爱平介绍,每年的四月份都是铁路集装箱非常紧俏的时候,在芦山地震发生之后,山东、广东等地集装箱进入四川肯定会更加困难;公路运输又因为高速公路限行,同样运输困难。

李爱平还表示,现在公司仓库很多产品已经脱销,外地产品一时发不回来,本地产品也非常紧缺,因此只能是仓库有什么货便卖什么货。据了解,夹江产区的瓷片、部分...砖和抛光砖产品在今年开春以后一直处于畅销的状态。在去年,一直是厂家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压力太大,而现在反过来是很多经营夹江砖的经销商开始为货源犯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佛山陶瓷生产线有望转移到重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佛山陶瓷生产线有望转移到重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生产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