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如何消除陶瓷落渣

如何消除陶瓷落渣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5-09

陶瓷艺术。

落渣也称落脏,指制品表面粘有匣砂、糠灰等渣粒。日用陶瓷的大量生产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陶瓷落渣的产生不但影响了日用餐具、茶具等的美观,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落渣产生原因:

(1)装车时匣钵与匣钵之间放置不平稳或轨道不平,用力过大,在推窑车时造成匣钵晃动或震动而掉下的渣粒。

(2)装坯或装窑重叠匣钵时没有轻拿轻放,而引起渣屑掉在坯体内。

(3)因匣体上的灰渣未扫干净,装坯时粘在手上而带进坯体上。

(4)匣体本身有开裂未修补使用。

(5)装坯时未吹干净,未扫净坯件的尘粒,或坯体入匣后吹灰过重,将钵内糠灰吹入坯内。

(6)煅烧土匣前未细致逐个整理叠好,坐平口沿,配死口面,并用高岭土浆划好配死线。

(7)煅烧响匣后的刷扫不清,未涂涂料或涂料过薄。

(8)匣钵质量差,高温焙烧后,疏松底部开裂。

(9)装坯场地灰尘大,污染严重,装好坯后,又未加盖,使灰尘落入坯内。

(10)涂料不当或涂料与匣钵底面不相粘接,而掉入坯内。

图:没有落渣的精美手绘荷塘青花盖碗

克服落渣的办法:

(1)土匣炼烧前,必须逐个整理、叠平,分支打线,防止错乱。

(2)要检查匣钵质量,需要修补的匣钵要修补好,同时打扫干净匣钵的浮渣灰尘,底部均匀涂上一层涂料。

(3)装坯人员应认真仔细严操作,入匣前要吹净坯体灰尘,装坯时手法要轻,叠匣要稳、平、齐,防止重力移动产生歪斜和碰车。

(4)装窑时要清扫匣内的灰尘,匣钵要轻拿轻放,不得擦动对位。

(5)轨道要平整清洁,推车要缓慢,防止匣钵震动相互碰挤。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陶瓷落渣产生的几点原因


陶瓷落渣产生的几点原因

目前,在市场上,大家对于陶瓷的喜爱程度正在不断上升,很多人都开始大量购买陶瓷产品,不论是大型的陶瓷类摆放物还是一些日常的陶瓷产品,也都深受大家喜爱。

但是大家应该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陶瓷都有落渣的情况发生,这些落渣虽然对瓷器本身不会有很大的损害,但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美观,也有可能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克服落渣的产生,但是,在找到方法之前,我们还应该找到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对陶瓷产品要轻拿轻放

陶瓷产品都是很脆弱的,因此,一定要谨慎操作,注意轻拿轻放,千万不可鲁莽。

有的时候,陶瓷产品之所以会产生落渣就是因为其在装车的时候用力过大,或者在装窑的时候没有轻拿轻放,这样才会导致其有渣屑产生。

陶瓷产品本身有开裂

如果要问在购买陶瓷产品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什么,那就是其有没有开裂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这是购买时必须要做的事情,可还是有很多人总是忘记这关键的一步。这也就导致陶瓷本身有细小的开裂,拥有渣屑也就自然是正常现象了。

涂料不当或者涂料没能完整粘接

这一点也是导致出现渣屑的重要原因。有的时候,厂家在上涂料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执行要求,而出现了涂料不当或者涂料没能完整粘接的情况,这也就导致陶瓷产品出现落渣的情况频繁发生。

日用陶瓷落渣产生原因及克服办法


制品表面粘有匣砂、糠灰等渣粒。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装车时匣钵与匣钵之间放置不平稳或轨道不平,用力过大,在推窑车时造成匣钵晃动或震动而掉下的渣粒。

(2)装坯或装窑重叠匣钵时没有轻拿轻放,而引起渣屑掉在坯体内。

(3)因匣体上的灰渣未扫干净,装坯时粘在手上而带进坯体上。

(4)匣体本身有开裂未修补使用。

(5)装坯时未吹干净,未扫净坯件的尘粒,或坯体入匣后吹灰过重,将钵内糠灰吹入坯内。

(6)煅烧土匣前未细致逐个整理叠好,坐平口沿,配死口面,并用高岭土浆划好配死线。

(7)煅烧响匣后的刷扫不清,未涂涂料或涂料过薄。

(8)匣钵质量差,高温焙烧后,疏松底部开裂。

(9)装坯场地灰尘大,污染严重,装好坯后,又未加盖,使灰尘落入坯内。

(10)涂料不当或涂料与匣钵底面不相粘接,而掉入坯内。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

(1)土匣炼烧前,必须逐个整理、叠平,分支打线,防止错乱。

(2)要检查匣钵质量,需要修补的匣钵要修补好,同时打扫干净匣钵的浮渣灰尘,底部均匀涂上一层涂料。

(3)装坯人员应认真仔细严操作,入匣前要吹净坯体灰尘,装坯时手法要轻,叠匣要稳、平、齐,防止重力移动产生歪斜和碰车。

(4)装窑时要清扫匣内的灰尘,匣钵要轻拿轻放,不得擦动对位。

(5)轨道要平整清洁,推车要缓慢,防止匣钵震动相互碰挤。

瓷砖发黄要如何解决?瓷砖发黄有什么办法消除?


瓷砖发黄要如何解决?瓷砖发黄有什么办法消除?瓷砖是作为家中铺设墙面的材料,在刚开始的时候,瓷砖的颜色都是白净透亮的,看上去十分的舒服美丽。但是在生活时间久了以后,我们会发现瓷砖的颜色会变得发黄。这是因为我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清洁或者清洁没到位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呢?小编接下来就来告诉大家瓷砖发黄要如何解决?瓷砖发黄有什么办法消除?

1、去污膏清洁

(1)至于瓷砖缝隙方位,可先用刷子蘸少量去污膏清洁尘垢,然后在缝隙方位刷一道防水剂就好,不仅能起到防止渗水的效果,还能防霉菌成长。

(2)家庭很多运用的清洁消毒剂,含有对天然石材影响很大的酸碱等化学物质,这对石材外表色彩、及内部矿藏成分都会发生晦气的反应。

2.清洁剂清洗

(1)大多数清洁剂,必定要在石材外表反应至少五分钟后才会有效果,但在这段时刻里,清洗剂现已破坏了石材,在清洗浴室石材外表,最好选用酸碱为中性的清洗剂。

(2)酸性清洁剂可去除清洁物外表的石灰质、水泥渍、水垢、以及卫生间常有的顽固性尿渍、氧化金属渍,如酸化清洁剂。

(3)碱性清洁剂可去除各类动植物油脂性污渍和机械油污,并可去除地上的蜡层,如特强化油清洁剂、强力起蜡水等。

(4)酸碱性清洁剂若运用不当,除了会形成清洁剂上的糟蹋外,还会不同程度的损坏清洁物外表,乃至可能形成运用者皮肤或眼睛的损伤。温馨提示:运用要留意。

清洁注意事项分析

1、要清楚它的用途和忌讳,运用前,需具体阅览运用说明书,或具体咨询供货商,取得正确运用的攻略。

2、运用前,先在不显眼的当地做小样试验,确认不会对清洗物形成损伤的前提下,在依照正确的稀释份额去稀释、然后戴上作业手套,也可戴眼罩,最后实施清洗过程。

3、要防止皮肤或眼睛接触到清洁剂,若清洁剂停留在清洁物外表时刻不过长,简单损坏太大而原料,因此,掌握好时刻,最后用清水洗洁净。

4、不能用在对酸碱敏感的物体外表,如某些清洁剂关于大理石、玻璃、金属等外表有破坏效果,那就制止运用,不要反其道而行,这样的结果很严重。

浅谈渣斗的用途


渣斗又名作爹斗、唾壶,古人们特地用它来盛放兽骨、鱼骨或者生活小垃圾,是古代名门望族宴席上的必备良器。换而言之,渣斗的功能相当于我们当今宴席上放置的盛放食物渣滓的小碟子等容器,它可以说是古人们精致生活的一种象征。

渣斗的主要外形特点有:器口呈喇叭状,口沿较宽,器腹较深,器形与尊相近,渣斗的高多在6到10厘米,器口直径在6到8厘米,上口径在4到7厘米,渣斗的口沿宽大,便于盛放秽物。西晋到隋朝时期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种外形和作用都和渣斗极为相近的器皿——唾壶,根据专家们考证,渣斗应该就是由这种卫生器皿演变而来。

隋朝时期,青瓷承袭了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通体施以青绿色,釉面显得晶莹通透,外壁呈现细小的碎纹,具有疏朗清润的玻璃质感。渣斗的存在也向世人印证了,历朝历代的社会中上层阶级都过着讲究而体面的生活。在唐朝时期,由于制瓷工艺和制瓷原料的约束,白瓷并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加之渣斗本身作为一种卫生器物,并不是平民百姓能够用得起的。因此,那种品相俱佳的白瓷渣斗绝对不会被用于普通人家的生活中,而是来自于社会中上层阶级。根据当前所掌握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在唐朝时期,社会中上层人士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渣斗了,而且这种生活习惯被延续下来,直到清朝时期方才消失。到了晚清民国的时候,渣斗的用途愈发广泛,制作渣斗的原料也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漆质渣斗和银质渣斗等,器型饱满优雅,品相可与民窑瓷器相媲美。

许许多多中国传统瓷器最初都是作为生活用品烧制出来的,并不用作欣赏陈设,古代上流阶层为了显示主人身份的显赫以及所宴请客人身份的贵重,以及体现主人家的品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食欲,筵席上当然除了呈上大鱼大肉之外,还会放置好盛放骨渣等秽物的容器。因此,外形和商周青铜尊相近的唾壶便创制而成。这个容器的外形愈发美观,造型愈发别致,上层贵族阶级的脸面也就愈发光彩,这也就是古代唾壶之所以如此优雅、细腻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也是明清时期官窑大量生产渣斗的重要原因。

渣斗瓷器是否有收藏价值


在过去,很少有人会关注渣斗瓷器,一方面因为大家对这个瓷器的了解不多,另一方面也因为渣斗瓷器的作用让很多人膈应,所以,想要收藏的很少。然在2018年,一件钧窑渣斗瓷器拍出4887.5万元的天价,这让很多藏家对这个瓷器深感好奇。仔细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大家平时忽视的渣斗瓷器。那么,渣斗瓷器是否有收藏价值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渣斗瓷器?

说到渣斗瓷器,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是什么特别的瓷器品种,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渣斗也被称为是唾壶,简单的说,就是古人用来吐痰的器具。渣斗一般被古人放在桌子旁边,吃剩下的饭菜或者是嘴里有痰、有异物的时候,都会吐到里面。在上世纪,国内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渣斗,不过当时是搪瓷材质的,用于吐痰或者是晚上起夜时候用。

这样的瓷器,拍出近五千万的高价,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难道渣斗瓷器也这么值钱吗?

渣斗瓷器是否有收藏价值

其实,在专业人士眼中,渣斗瓷器并不仅限于我们了解的吐痰器具,在古代,渣斗瓷器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吐痰、盛放剩饭菜、异物之外,还可以用来倾倒废水,比如喝茶的时候,将不能喝的茶水倒进渣斗瓷器里,方便品茶。

在艺术领域来看渣斗瓷器,也是一件非常精美的瓷器。以2018年拍出天价的渣斗瓷器为例,颜色是天蓝色,晶莹剔透有光泽不说,纹饰也特别漂亮,可以说是钧瓷中的极品,难怪市场价格那么高。

在宋朝,无论是越窑、耀州窑亦或者是官窑,都对渣斗瓷器做过烧制。到了元朝之后,景德镇也曾烧制过类似的瓷器,数量还不少。从功能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用来盛放剩饭菜还是吐痰,亦或者是起夜使用,渣斗瓷器都是传统器具的一种,对研究古代器物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渣斗瓷器深受现代收藏家追捧的原因之一。

换句话来说,如果渣斗瓷器不好,没有价值的话,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追捧,怎么可能有人花五千万就为买一个吐痰用的器物?所以,不要一听说渣斗瓷器的作用就觉得没有大价值,要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久远,很多东西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历史的发展见证,更是文化发展的积累,值得收藏。

所以,你有幸遇到或者是对其感兴趣的话,不妨多了解一下,不要错过这个收藏的机会。另外,在很多古玩交易平台上都有渣斗瓷器信息的提供,想要了解和收藏的人士可以参考一下。

佛山陶瓷废浆渣将实行台账管理


近日从佛山市环保局获悉,《佛山市陶瓷废浆渣处理处置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在市政府网站挂出征求公众意见,根据《意见稿》内容,佛山市陶瓷废浆渣将实行台账管理,全流程跟踪。

《意见稿》从陶瓷废浆渣外运处置前处理、陶瓷废浆渣实行台账管理、陶瓷废浆渣实行转移联单管理等方面对陶瓷废浆渣处理提出了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其中,陶瓷废浆渣外运处置前处理标准是陶瓷废浆渣必须交由具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处置,或由企业自行压滤脱水减量后(含水率低于60%)交具有填埋资质的填埋场处置,禁止未达脱水处理标准的陶瓷废浆渣直接外运填埋、倾倒。

《意见稿》还提出陶瓷企业向陶瓷废浆渣处理处置单位转移陶瓷废浆渣时,需在转移时填写转移联单,并由陶瓷废浆渣处理处置单位的运送人员和陶瓷企业的陶瓷废浆渣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核对填写并盖章。该管理将对陶瓷污泥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进行全流程跟踪。

此外,《意见稿》中还明确要求,禁止陶瓷废浆渣产生、运输、利用、处置单位或个人向饮用水源、河道及其坡岸、交通干线、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倾倒或堆放陶瓷废浆渣;禁止运输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陶瓷废浆渣。

佛山陶瓷废浆渣偷排陷恶性局面


作为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曾下大力气处理陶瓷废浆渣处置问题。然而治理多年,当地的一些废弃山塘、水库和山坑仍被屡屡偷排、倾倒陶瓷废浆渣。记者调查发现,佛山陶瓷废浆渣偷排已经形成了“一手交钱,一手排污”的恶性局面,一面是村民为点小利收钱接受排污,一面是环保部门“抓一次罚一次”的“交钱式”监管。

调查废渣未经处理直接倾倒野外

夜幕渐起,321国道佛山路段和禅城区南庄大道仍然车水马龙、灰尘四起,不时呼啸而过的一些泥痕斑斑的槽罐车引人注目。和普通槽罐车不同,这些车的槽体末端不是气阀,而是凿出一个方形大洞口,设有铁板作为开关。当地村民指认,这些车正是用来运输陶瓷废浆渣的。

在位于三水区白坭镇凤果村的一个倾倒点,当地村民指着一辆刚进去的槽罐车告诉记者,自2010年起,这里即被人以每年30多万元的价格承包用于倾倒陶瓷废渣,租期一直到2049年。在南海区狮中白藤石场,这种槽罐车的身影白天、夜晚都频繁出现,记者在现场仅仅呆了半个小时,就见到有4辆槽罐车进出。

记者发现,这些槽罐车都是从南庄等地的陶瓷厂运输废浆渣至野外直接倾倒。记者以找工作为由来到一家名为“骏益陶瓷”的工厂内看到,大量白色泥浆储存在6个面积五六十平方米的水池内。负责装载泥浆的工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承包给外面的车每天来拉”,“多的时候一天有五六车,少的也有两三车”。

更意外的是,记者竟然在当地政府确定的陶瓷废浆渣处理中心———禅城区小西湾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发现了两辆曾经在南海区狮中白藤石场出没的槽罐车。该中心总经理廖武剑承认,“确实有小部分废浆没经过处理直接倒掉了”,称倾倒行为经过了当地村民会议表决同意,签订了租赁协议。但记者获得的一份狮中村委会《白藤石场填土及复绿计划申请书》上显示,被允许填埋的是“处理后的陶瓷废浆渣”。

原因监管人手不足村民有利可图

佛山陶瓷废浆渣偷排现象,至少在2007年即见诸报端。禅城区、南海区等地环保部门称,2010年和2011年,曾分别查处过“小西湾”偷排行为,“都有罚款”。三水区环运局直属执法分局副局长潘永坤也称,去年7月时曾对凤果村倾倒点立案处理,“罚了两三万”。

相比收益,违法成本如此之低,“猫抓老鼠”游戏由此经年上演,处罚令近似“一纸空文”。就在今年11月13日,佛山市环保局还曾责令廖武剑,“在未做好防止环境污染措施前,不得擅自运输陶瓷废料进行填埋”。

屡禁不止,为何未采取更严厉措施?南海区和禅城区的环保部门均称这是跨区域行为,只有对方才有处罚能力。此外,一位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还向记者“诉苦”,人手不足,对偷排行为难以日常排查,“主要靠村民投诉”。而记者了解到,多数倾倒点村民并不反对出租土地获利,白藤石场所在村村长邓光良称:“出租石场每年能有260多万元,99%的村民都同意。”

专家留下污染隐患亟待政策引导

然而,偷排陶瓷废浆渣给当地造成了不小的污染隐患。有环境专家指出,陶瓷废浆渣不仅侵占了大量的桑基鱼塘,还因含有大量工业添加剂,容易给水土造成严重污染。记者在凤果村倾倒点看到,20多厘米厚的白色淤泥上寸草不生。

廖武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虽然各项指标均合格,但记者发现,检测样品名称为“处理后陶瓷浆渣”,并非直接倾倒的原浆渣。

长期研究陶瓷环保工艺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建青告诉记者,从陶瓷原料成分看,一般对地下水污染“不会特别大”,但其密度高,“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的硬度”。

吴建青说,各种工业添加剂有差别,陶瓷废料污染程度如何,需依据环保部门权威检测结果。禅城区、南海区、三水区等地环保部门负责人却都答复,至今未做过相关检测。南海区环运局狮山分局副局长陈绍平说:“没有检测之前,我们不能说它有危害,但应该含有重金属,肯定达不到正常排放标准。”

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一直有严格规范,监管疏失、违法成本低是偷排行为产生的真正土壤。吴建青说,从技术上说,陶瓷废料完全可以全部环保回收,只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并适当进行优惠政策引导,其完全不成为环保问题。(新华社)

大珠小珠“落”瓷瓶


大珠小珠“落”瓷瓶

提起河南有名的瓷器,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禹州的钧瓷、汝州的汝瓷、开封的官瓷。其实,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我省还有一处响当当的陶瓷烧造地、中原民间第一窑――登封窑。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登封市大金店镇,走访嵩山古陶瓷研究学会会长李景洲的窑场。经过不懈探索,李景洲终于成功烧制出登封窑最经典的珍珠地划花瓷器,让这种高雅、精美的瓷器历经千年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李景洲告诉记者,珍珠地划花,是登封窑瓷器最著名的传统装饰技法,始于晚唐,兴于北宋。它借鉴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在已画好图案的底胎上,用细小的竹管印上一个个疏密有序的珍珠般的小圆圈,而后上釉烧成。烧成后,图案线条和小圆圈的线条呈褐色,与莹润的白底色形成对比,装饰效果独特,在当时是一种高档装饰用瓷。

现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一款国宝级的瓷器“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就是登封窑代表作之一。

在李景洲窑场的办公区,设有一个收藏室,里面收藏着他几十年来在登封各个古窑址收集的隋、唐、宋、金、元等时代的陶瓷标本,达数十万片,不但静静地记录着登封窑的发展和变迁,也记录着主人数十年倾心陶瓷研究的心血和汗水。

珍珠地划花瓷器是登封窑的代表作,传世不多,工艺却比其他瓷器复杂得多,想让这种珍品“重见天日”,难度不言而喻。李景洲在对登封窑研究的基础上,从收集到的标本入手,又拜陶瓷大师阎夫立、任星航为师,按照传统方式选料、加工、拉坯、上釉……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完成了珍珠地划花陶瓷的烧制。

在李景洲的作品展示厅里,上百件饱含心血和情感的瓷器静静地伫立着:古朴厚重的造型,线条流畅的纹饰,回味悠长的意境,尤其是那大大小小的珍珠图案,宛若透明的珍珠落在美丽的白色瓷瓶上。

如今,李景洲正在思索如何让登封窑珍珠地划花瓷器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在他的珍珠地划花瓷器作品中,也已经出现了少林武术、嵩山文化的图案。他说,找回了千年前的“登封陶瓷”只是第一步,希望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如何消除陶瓷落渣》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如何消除陶瓷落渣》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