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中国古代瓷器种类 > 导航 >

古代瓷器:中国陶瓷家族中最早种类——越窑青瓷

古代瓷器:中国陶瓷家族中最早种类——越窑青瓷

中国古代瓷器种类 钧窑瓷器鉴别陶瓷 古代瓷器种类

2021-07-06

中国古代瓷器种类。

越窑青釉《刻花莲纹五瓣花口碗》口径14厘米观复博物馆藏

青瓷是中国陶瓷家族中最大的一支,中国陶瓷最早就是从青瓷开始的,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青瓷。

早期人们对瓷器色彩的追求是被动的,还不能主动地对烧造色彩进行掌控,所以只在偶然的情况下瓷器才呈现出青色。不过这种青色与后世青瓷的青色有天壤之别,有的时候呈现黄色,有时候呈现褐色,有的时候只是闪着一点儿青。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到了唐宋时期,中国人烧造的青瓷就非常完美了。越窑是青瓷中最重要的一支,出现得最早,历史悠久。越窑是唐代最著名的窑场,位于长江以南,南青北白形成了青白对峙的局面。唐代的青瓷颜色偏黄,到了唐代后期、五代乃至北宋初期,开始出现湖绿色的越窑,非常漂亮。

越窑青釉刻花莲纹碗呈五瓣形。在五代,碗形大多呈五瓣状态,到了北宋一般呈六瓣。它的纹样很接近北宋的特征,所以这只碗很可能是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的。

碗底有支烧痕迹,足是裹足,清晰可见,表面有细碎的纹饰,叫作篦纹,是用竹子做的带齿的工具刻出清晰的纹理。以颜色论,越窑的巅峰状态出现在五代到北宋初年这一时期,颜色非常漂亮。

越窑的温碗,碗里原来有一把壶,壶里装着酒,壶已遗失。这只温碗呈八瓣形,碗身上有极细的纹饰都是花卉。此外,碗的圈足外撇。

这只碗的造型非常像金属器,比如铜的、银的,甚至像金的。用陶瓷仿金属器是唐代瓷器的特征,尤其是名贵瓷器。这种仿金属器的纹饰在唐代非常流行,后来影响到辽代。而与辽代早期同时代的五代,其青瓷尤其是越窑,也会呈现金属器的某些特征,比如它的花口有金属折翻的效果,瓷器一般不做这种效果,因为很难做。

盛唐的越窑与唐代晚期到五代时期的越窑比起来,颜色更加青翠漂亮。这件青瓷温碗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的颜色非常接近。和法门寺的宝藏一样,大量出土之物让我们后人重新看到了他们真实的面目,有幸目睹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

编辑推荐

古代瓷器:[图文]越窑青瓷珍品欣赏


青瓷人骑狮形插器西晋

整器由卧狮、胡人、插管组合而成。卧狮高昂瞠目、呲牙咧嘴,底部贴附四足,尾呈蕉叶状。颌下有贴附的须,胡人跨骑于狮腰部,上身挺直,双手揖于胸前,怀中抱一小兽,头戴高帽,帽顶高耸延伸成一直径为3.7厘米的插管,插管圆唇,口微侈,管上贴塑双龙纹饰。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釉面光亮,遍布开片。底部有支烧痕。半范模制,合范成型。胡人身上戳印圆圈纹,帽上有一圈压印纹带,服装上用压印纹带表现襟、袖。

青瓷六熊足香熏西晋

全器由炉身和托盘两部分组成。炉身整体呈球形,顶部作管状小口,口上塑出一飞鸟,平底,底部有三个熊足立于托盘内;托盘平折沿,斜直壁,浅腹,平底,底部由三个熊形足承托。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泛黄,釉面光润,炉身部釉面略显斑驳,施满釉。托盘外底部有六处支烧痕。炉身上半部有三层镂孔,孔作三角锯齿状,间饰以平行凹陷纹,镂孔以外部分装饰有拍印网格带纹;托盘沿面饰以凹弦纹圈,内戳印联珠纹。

青瓷双鸟盖水盂西晋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锥形,盖顶中心贴塑两相对的飞鸟,器身方唇,子口内敛,圆肩,肩部对称置四横系,扁圆腹,饼足内凹。灰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光润,施满釉。肩部饰凹弦纹双圈,其下拍印网格带状纹,上下腹相交处饰凹弦纹一圈。

青瓷蛙形水盂西晋

左:圆唇,敛口,扁鼓腹,假圈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光亮,施釉及底。底部有三处支烧痕。上腹贴塑有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饰有戳印圆圈纹及划刻草叶纹。

右:圆唇,敛口,扁鼓腹,饼足较高。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黄,釉面光润,施满釉,器身布满开片。底部有三处支烧痕。外壁口沿下饰两道凹弦纹,上腹贴塑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间饰有戳印圆圈纹,上下腹相接处饰有凹弦纹一圈。

西晋

方唇,敛口,矮领,圆肩,扁鼓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亚光,剥釉现象严重,施满釉。肩部饰一周三角形戳印纹,上腹部饰凹弦纹两圈,内戳印菱形网格纹。上下腹之间饰一周戳印三角形纹饰。器内还胶结有原来存放的一堆圆形方孔钱币,可辨识的有东汉五铢钱。

青瓷五联罐东汉

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一大瓶口及四小瓶组成,瓶与罐身不相通;下部罐溜肩,肩部贴塑动物、人物,并镂有四小孔,圆鼓腹,大平底。褐色胎,粗疏。青黄釉泛灰,釉色较深沉,釉面光润,流釉现象严重,施釉至下腹。罐身饰多圈弦纹。

该类器物出现于东汉时期,一直流行至三国时期,之后罐消失,演变为堆塑罐。该类器物主要是用作丧葬的明器,具乎寻类似魂瓶的功用。

青瓷熊形席镇三国

口不修复。方唇,直口,整体呈直筒状,口以下贴附头,双臂、双足,使整体里蹲熊造型,大平底微内凹。蹲熊双目圆睁,鼻孔朝天,口张齿露,口中含一兽形物,下额有髯,双手均持宝物;器身背部贴塑人物、盘蛇。灰黄色釉,胎质较粗。青黄釉,局部开片,光润,施满釉。底部一周可见十二枚支烧痕。是三国、西晋时期特有的动物造型器物。

青瓷扁壶三国

方唇,直领,圆形扁腹,腹窄面对称置上下两组桥型系。下承一椭圆形台形高足。灰胎,胎质较细而坚致。青灰釉泛黄,有流釉现象,器身遍布开片,釉面光亮,施满釉,仅足心无釉。

口沿下饰凹弦纹双圈,颈部与肩部相接处拍印菱形纹,肩腹相交处刻出随形的深槽,使腹部正面形成开光的效果,腹正面两面贴饰铺首衔环,并饰凹弦纹双圈,足部近底处戳印圆圈纹一周,下饰凹弦纹双圈,内拍印菱形条带状装饰。

越窑点彩人物俑

东晋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剥釉现象严重,仅头部残留有釉,直立。

男俑:额部凸出,面带微笑。发髻呈幞头状。衣服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衣褶明显。

女俑:面带微笑。发髻成幞头状。衣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

青瓷废爵东晋

尖圆唇,直口稍敞,圆曲腹,高圈足外撇。上腹部一侧贴饰飞鸟,另一侧置方柄,下置单泥条柄撑。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亚光,有剥釉现象,施满釉。鸟身上有较粗的刻划花纹,表现鸟的羽翼。

青瓷飞鸟油灯东晋南朝

左:尖圆唇,直口,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匀净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五处支烧痕。内底刻圆,并贴塑一飞鸟;外口沿下饰凹弦纹一圈。

右:尖圆唇,直口微敞,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四处支烧痕。内底圆刻,并贴塑一飞鸟。

原始瓷盖盏西周

全器由盖、盏和托盘组成,造型仿青铜器,每部分无釉处有三条横线标志。盏盖,圆唇拱顶,顶部瓜蒂形钮,钮周围有四个卷云纹贴塑。盏身,直口,宽平沿向内斜,圆鼓腹,下腹斜直内收,内底较平,饼形玉璧足,足部无釉。肩部有两圈弦纹,弦纹之间有戳点纹,并贴塑三处卷云纹。托盘,尖圆唇,宽平沿,沿部划篦纹一周上有卷云纹贴塑,斜曲腹,高圈足外撇,足部无釉。内底有四周三条一组的弦纹,弦纹间有戳点曲线,灰褐胎,青黄釉较光亮,流釉和剥釉现象明显。

原始瓷提梁盉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中央粘接一个立鸟形钮;器身尖唇,直口,平肩,肩部两侧粘贴一半环形提梁,其上左右各附加一处齿缘扉棱,扉棱下端再各粘接一对略长的圆锥形泥点,仿兽耳,扁球腹,上腹部一侧粘接兽形流,一侧粘接齿缘扉棱,分别仿兽首与兽尾,平底,下承三个矮蹄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黄绿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腹部自上而下饰三组弦纹,每组两周,弦纹间拍印变体S形纹。

原始瓷盖瓿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盖面较平,中心置一半环形钮,盖边缘圆转下折。器身圆唇,直口,圆肩较宽,其上粘接两个对称的兽面耳,圆鼓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下腹部斜收,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施釉至腹中部。盖面饰多周弦纹;器身肩部及上腹部饰两组均匀的棱格状条纹带,且肩部条纹较短。

原始瓷尊

尖圆唇,敞口,粗长颈,扁圆腹,高圈足,底端外撇。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有聚釉、流釉现象,施满釉,圈足内无釉。颈腹交接处与腹部、圈足交接处,各饰两圈凹弦纹,弦纹内压印精细的变体云雷纹;腹部则饰细密规整的云雷纹。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栱形盖,盖面斜直,边缘下折,盖面中央粘接一环形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口沿下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附耳,斜直腹微呈垂腹,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外撇,足尖略翘起。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聚釉现象严重,并有流釉,釉面斑驳。盖面自上而下有三圈凸弦纹,其上斜刻花纹,弦纹间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伞状器盖,盖面中央有一单孔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腹部较圆曲,腹部顶端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立耳,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足外撇,足尖略上翘。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亚光,聚釉现象严重。盖面自上而下饰凸弦纹三圈,其上斜刻线纹,其余部分皆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方形烤炉战国

整体为长方形,中空,呈回廊状,四角呈屋脊状略翘起,浅腹,直臂,四面各粘接两个兽形铺首,腹内可见5根长条形短支柱,仿廊柱,底平。褐胎,胎质粗糙。青黄釉,釉面光润,积釉现象严重,施釉不及底。器表皆拍印圆圈纹。该件器物内部略有修复。

原始瓷瓿西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半圆球状;器身方圆唇,直口,斜肩,肩面稍曲,其上粘接一对对称的兽面耳,腹部斜曲内收,平底,下承三矮足。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局部光亮,施釉至腹部顶端,流釉现象严重。盖面饰粗放的圆圈纹;兽面器耳上端外延的仿兽耳部分,其表面饰卷草纹,肩部饰三组凹弦纹,每组两周,凹弦纹带之间饰水波纹。

1234下一页

越窑青瓷珍品欣赏


青瓷人骑狮形插器西晋

整器由卧狮、胡人、插管组合而成。卧狮高昂瞠目、呲牙咧嘴,底部贴附四足,尾呈蕉叶状。颌下有贴附的须,胡人跨骑于狮腰部,上身挺直,双手揖于胸前,怀中抱一小兽,头戴高帽,帽顶高耸延伸成一直径为3.7厘米的插管,插管圆唇,口微侈,管上贴塑双龙纹饰。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釉面光亮,遍布开片。底部有支烧痕。半范模制,合范成型。胡人身上戳印圆圈纹,帽上有一圈压印纹带,服装上用压印纹带表现襟、袖。

青瓷六熊足香熏西晋

全器由炉身和托盘两部分组成。炉身整体呈球形,顶部作管状小口,口上塑出一飞鸟,平底,底部有三个熊足立于托盘内;托盘平折沿,斜直壁,浅腹,平底,底部由三个熊形足承托。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泛黄,釉面光润,炉身部釉面略显斑驳,施满釉。托盘外底部有六处支烧痕。炉身上半部有三层镂孔,孔作三角锯齿状,间饰以平行凹陷纹,镂孔以外部分装饰有拍印网格带纹;托盘沿面饰以凹弦纹圈,内戳印联珠纹。

青瓷双鸟盖水盂西晋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锥形,盖顶中心贴塑两相对的飞鸟,器身方唇,子口内敛,圆肩,肩部对称置四横系,扁圆腹,饼足内凹。灰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光润,施满釉。肩部饰凹弦纹双圈,其下拍印网格带状纹,上下腹相交处饰凹弦纹一圈。

青瓷蛙形水盂(二件)西晋

左:圆唇,敛口,扁鼓腹,假圈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光亮,施釉及底。底部有三处支烧痕。上腹贴塑有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饰有戳印圆圈纹及划刻草叶纹。

右:圆唇,敛口,扁鼓腹,饼足较高。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黄,釉面光润,施满釉,器身布满开片。底部有三处支烧痕。外壁口沿下饰两道凹弦纹,上腹贴塑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间饰有戳印圆圈纹,上下腹相接处饰有凹弦纹一圈。

西晋

方唇,敛口,矮领,圆肩,扁鼓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亚光,剥釉现象严重,施满釉。肩部饰一周三角形戳印纹,上腹部饰凹弦纹两圈,内戳印菱形网格纹。上下腹之间饰一周戳印三角形纹饰。器内还胶结有原来存放的一堆圆形方孔钱币,可辨识的有东汉“五铢”钱。

青瓷五联罐东汉

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一大瓶口及四小瓶组成,瓶与罐身不相通;下部罐溜肩,肩部贴塑动物、人物,并镂有四小孔,圆鼓腹,大平底。褐色胎,粗疏。青黄釉泛灰,釉色较深沉,釉面光润,流釉现象严重,施釉至下腹。罐身饰多圈弦纹。

该类器物出现于东汉时期,一直流行至三国时期,之后罐消失,演变为堆塑罐。该类器物主要是用作丧葬的明器,具乎寻类似魂瓶的功用。

青瓷熊形席镇三国

口不修复。方唇,直口,整体呈直筒状,口以下贴附头,双臂、双足,使整体里蹲熊造型,大平底微内凹。蹲熊双目圆睁,鼻孔朝天,口张齿露,口中含一兽形物,下额有髯,双手均持宝物;器身背部贴塑人物、盘蛇。灰黄色釉,胎质较粗。青黄釉,局部开片,光润,施满釉。底部一周可见十二枚支烧痕。是三国、西晋时期特有的动物造型器物。

青瓷扁壶三国

方唇,直领,圆形扁腹,腹窄面对称置上下两组桥型系。下承一椭圆形台形高足。灰胎,胎质较细而坚致。青灰釉泛黄,有流釉现象,器身遍布开片,釉面光亮,施满釉,仅足心无釉。

口沿下饰凹弦纹双圈,颈部与肩部相接处拍印菱形纹,肩腹相交处刻出随形的深槽,使腹部正面形成开光的效果,腹正面两面贴饰铺首衔环,并饰凹弦纹双圈,足部近底处戳印圆圈纹一周,下饰凹弦纹双圈,内拍印菱形条带状装饰。

越窑点彩人物俑(一对)

东晋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剥釉现象严重,仅头部残留有釉,直立。

男俑:额部凸出,面带微笑。发髻呈幞头状。衣服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衣褶明显。

女俑:面带微笑。发髻成幞头状。衣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

青瓷废爵东晋

尖圆唇,直口稍敞,圆曲腹,高圈足外撇。上腹部一侧贴饰飞鸟,另一侧置方柄,下置单泥条柄撑。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亚光,有剥釉现象,施满釉。鸟身上有较粗的刻划花纹,表现鸟的羽翼。

青瓷飞鸟油灯(二件)东晋—南朝

左:尖圆唇,直口,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匀净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五处支烧痕。内底刻圆,并贴塑一飞鸟;外口沿下饰凹弦纹一圈。

右:尖圆唇,直口微敞,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四处支烧痕。内底圆刻,并贴塑一飞鸟。

原始瓷盖盏西周

全器由盖、盏和托盘组成,造型仿青铜器,每部分无釉处有三条横线标志。盏盖,圆唇拱顶,顶部瓜蒂形钮,钮周围有四个卷云纹贴塑。盏身,直口,宽平沿向内斜,圆鼓腹,下腹斜直内收,内底较平,饼形玉璧足,足部无釉。肩部有两圈弦纹,弦纹之间有戳点纹,并贴塑三处卷云纹。托盘,尖圆唇,宽平沿,沿部划篦纹一周上有卷云纹贴塑,斜曲腹,高圈足外撇,足部无釉。内底有四周三条一组的弦纹,弦纹间有戳点曲线,灰褐胎,青黄釉较光亮,流釉和剥釉现象明显。

原始瓷提梁盉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中央粘接一个立鸟形钮;器身尖唇,直口,平肩,肩部两侧粘贴一半环形提梁,其上左右各附加一处齿缘扉棱,扉棱下端再各粘接一对略长的圆锥形泥点,仿兽耳,扁球腹,上腹部一侧粘接兽形流,一侧粘接齿缘扉棱,分别仿兽首与兽尾,平底,下承三个矮蹄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黄绿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腹部自上而下饰三组弦纹,每组两周,弦纹间拍印变体“S”形纹。

原始瓷盖瓿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盖面较平,中心置一半环形钮,盖边缘圆转下折。器身圆唇,直口,圆肩较宽,其上粘接两个对称的兽面耳,圆鼓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下腹部斜收,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施釉至腹中部。盖面饰多周弦纹;器身肩部及上腹部饰两组均匀的棱格状条纹带,且肩部条纹较短。

原始瓷尊

尖圆唇,敞口,粗长颈,扁圆腹,高圈足,底端外撇。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有聚釉、流釉现象,施满釉,圈足内无釉。颈腹交接处与腹部、圈足交接处,各饰两圈凹弦纹,弦纹内压印精细的变体云雷纹;腹部则饰细密规整的云雷纹。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栱形盖,盖面斜直,边缘下折,盖面中央粘接一环形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口沿下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附耳,斜直腹微呈垂腹,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外撇,足尖略翘起。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聚釉现象严重,并有流釉,釉面斑驳。盖面自上而下有三圈凸弦纹,其上斜刻花纹,弦纹间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伞状器盖,盖面中央有一单孔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腹部较圆曲,腹部顶端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立耳,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足外撇,足尖略上翘。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亚光,聚釉现象严重。盖面自上而下饰凸弦纹三圈,其上斜刻线纹,其余部分皆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方形烤炉战国

整体为长方形,中空,呈回廊状,四角呈屋脊状略翘起,浅腹,直臂,四面各粘接两个兽形铺首,腹内可见5根长条形短支柱,仿廊柱,底平。褐胎,胎质粗糙。青黄釉,釉面光润,积釉现象严重,施釉不及底。器表皆拍印圆圈纹。该件器物内部略有修复。

原始瓷瓿西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半圆球状;器身方圆唇,直口,斜肩,肩面稍曲,其上粘接一对对称的兽面耳,腹部斜曲内收,平底,下承三矮足。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局部光亮,施釉至腹部顶端,流釉现象严重。盖面饰粗放的圆圈纹;兽面器耳上端外延的仿兽耳部分,其表面饰卷草纹,肩部饰三组凹弦纹,每组两周,凹弦纹带之间饰水波纹。

原始瓷蒜头壶西汉

圆唇,直口,头部呈蒜头状,长颈,中部微束,圆肩,鼓腹,平底,下承三蹄形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失光,施釉至腹中部,剥釉现象严重。颈部近口处饰粗凸弦纹两圈;上腹部饰三组平行弦纹,将其等分为两部分,内饰水波纹及戳印纹饰;蹄形足上刻划兽面纹饰。

原始瓷壶西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平沿栱面,上部近平,下部斜直,中心置双层圆柱形钮,盖钮周围及盖沿边部各有一周圆凸棱,且前者较粗。器身方唇,敞口,长束颈,斜肩略鼓,鼓腹,下腹部圆曲内收,平底。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釉呈黄褐色,亚光,聚釉现象严重,施釉至肩部。器身口沿下饰多周波浪形纹带,颈中部饰两组弦纹带,每组两周,弦纹带之间饰水波纹带,颈肩部相接处亦有弦纹两圈。肩部有三组凸弦纹,上两组之间划刻鸟兽纹。

青瓷印纹罐东汉

方唇,平折沿,矮束颈,圆肩,鼓腹,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光润,有剥釉和聚釉现象。外壁肩、腹部满饰拍印方形叶脉连续组合纹。

青瓷盖罐(二件)东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栱形,盖面中心置一鸟形钮;器身方唇,侈口,微束颈,溜肩,深腹外鼓,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光润,剥釉现象严重。器盖上饰多组水波纹,器身上腹部饰三组弦纹,将其等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内饰水波纹,风格粗放。

青瓷五联罐东汉

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一葫芦状大瓶及四小瓶组成,小瓶瓶身与罐身不相通;下部瓶体溜肩,鼓腹,下腹斜曲内收,下底部做成假圈足状,实为平底,平底微内凹。灰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亚光,腹及以下部位不施釉,上部釉剥落现象严重。罐体下部饰多圈平行凹弦纹。

青瓷大耳杯三国至东晋

全器呈椭圆形,两头高,中间低。圆唇,近口沿处有两对称耳,曲腹,平底。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亮,遍布开片,有剥釉现象。底部残留九处支烧痕。

耳杯从三国时期就已出现,是一种饮器,在西晋、东晋时期更是常见,且器物形制并无明显变化。

青瓷香熏三国

香熏做成罐形,圆唇,矮直颈,圆肩,鼓腹,肩部贴塑两横泥条系,下腹斜收,平底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微泛黄,釉面匀净光亮,施釉至下腹,有聚釉流釉现象。肩部、腹部镂两层圆孔,两层圆孔上下各饰数道弦纹。

据推测,这类器物应该是用于厅堂熏香的日常生活用器。

青瓷印花贴塑鉴三国

圆唇,敛口,扁腹圆曲,平底内凹,下承三兽足。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釉,亚光,剥釉现象严重,施釉至下腹。内壁下腹处弦纹圈内饰粗放的水波纹,内底以凹弦纹圈划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刻划装饰,斑驳不清;外壁口沿下饰凸弦纹三圈,下拍印带状装饰三层,上、下层为联珠纹,中层贴塑佛像、人物骑马形象等。

青瓷贴塑龙纹洗三国

尖圆唇,直领微内敛,扁圆腹,两层台式高圈足外撇。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光润,施满釉。器底残留五处支烧痕。上腹部贴塑一周蟠龙纹,共四条,两两相对。

青瓷麒麟虎子西晋

器身为茧形,口部作圆筒状,大圆口,管状流上翘。背上有一龙形提梁。腹下卧有四足。灰胎,胎质较粗。青灰釉,积釉剥釉现象严重。光润。施釉近足。贴塑刻划。器身两侧刻划飞翼。模制成型,制作方法是半范制作,合范成形。是一件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青瓷精品。

青瓷印花鉴西晋

尖圆唇,宽折沿上翘,曲腹,上腹竖直,下腹斜收,平底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泛黄,釉面光润,施满釉,有流釉现象。器底有十二处支烧痕迹。沿面饰凹弦纹三圈,将其分为两层,外层戳印圆圈纹,内层划刻水波纹;内腹近底相同饰有两周同心圆联珠纹和弦纹;内心饰凹弦纹三圈,将之分为三区,由外至内依次为网格带纹、水波纹、素面;上腹外壁饰多层带纹装饰,依次为联珠带纹、网状带纹、联珠带纹。

青瓷三狮头异形器南朝

残口,溜肩,圆鼓腹,肩部贴有三个实心狮头,腹部相接处有细小裂开痕迹,肩部有凸棱,鼓腹处三道凹陷,腹部以下残,灰胎较细,胎体较厚,青釉,釉面光亮有细碎开片,流釉及积釉现象明显。

青瓷狮形烛台(二件)西晋

全器呈卧狮状,背部有一直筒形管作为插管,筒形管圆唇,直口;卧狮昂首瞠目、呲牙咧嘴,腹下承接四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微泛黄,亚光,施满釉。器身划刻出斜线和卷曲线条表现鬃毛,口下贴塑蕉叶状髯须,下腹划刻双翼。模制成形,制作方法是半范制作,合范成形。是一件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青瓷精品。

青瓷狗圈(二件)西晋

左:圆唇,直口,直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施釉至下腹。内口沿下有多圈弦纹,圈中塑一卧犬,昂首前望,尾下垂;外口沿下饰有凸棱纹三圈。

右:圆唇,直口,直腹稍敞,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施釉及下腹。内口沿下饰多圈弦纹,圈中塑一伏狗,狗前望,戴项圈,长尾;外口沿下饰有凹弦纹一圈。

该器形是西晋时期较常见的随葬明器。

青瓷猪圈、狗圈西晋

尖圆唇,直口微内敛,圆曲腹,平底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遍布开片,施釉及下腹。内贴塑一卧猪,腹部镂小圆孔两圈。

鸡笼:鸡笼成镂空卷棚形,平板基座,中部贴塑一独立的鸡首,表现一只鸡首伸出笼外,棚内还有两只鸡。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釉面局部光润,釉层较薄,施满釉。

猪圈:尖唇折沿,直口,深直腹,上腹有一出台,下腹镂长方形孔,整齐排列,呈栏杆状,平底,内贴塑一卧猪。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泛黄,木光,剥釉现象严重。

这类器物是专门用于随葬的模型明器。

青瓷药臼 药杵西晋

药臼呈方形,中心圆形凹陷。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中心凹陷处无釉。台面刻划少量叶脉纹。

药杵呈亚腰长条形。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施满釉。器身中部戳印网格纹装饰。

青瓷灶西晋

全器作船首状,顶部开两孔,分别置一罐和一甑。尖头一端有火眼,另一端为平面,中央开一方形火孔。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器身遍布开片,内外施釉至下腹。灶头刻梯形图案,内刻划交叉直线纹样,灶尾饰长方形图案,内饰交叉直线纹。此类器物是西晋时期常见的随葬用模型明器。

越窑点彩四系盖罐东晋

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器身方唇平沿,矮直颈,最大腹径在上腹部,圆曲腹,平底。肩部对称置四横系,器盖盖面隆起,盖面中心置一单孔横系。黄胎,胎质较粗。青黄釉,光润,遍布开片。施釉至下腹。器底有九个支烧痕迹,器身口沿有十三个支烧痕迹,器盖口沿处有十五个支烧痕。肩附四横系。盖面褐彩呈放射状,腹壁褐彩呈交叉状,肩部点一周褐彩斑点。

青瓷羊形器东晋

全器做卧羊形状,头顶有一圆孔。羊双目圆睁,两角高耸,头部写实,身体浑圆肥硕,腹下承接四足,后部附加尾。灰褐色胎,胎质细而坚致。褐绿色釉,木光,施满釉。贴塑刻花,下颌有须,腹部戳印划刻双翼,羊角、羊尾、羊腿均为贴塑而成。

青瓷兽形砚滴宋代

灰褐胎,胎质较细。青釉泛灰,釉面光润,施满釉。全器呈蹲狮状,模制成形,口部和背部各有一小圆孔,用于注水和出水。

青瓷八棱瓶五代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方唇,直口,长直领,斜折肩,颈肩连接处置四竖系,两两相对,八棱形深腹,隐圈足。器盖作塔刹式,宝珠形盖钮较瘦长,盖面高拱,沿面向上飞翘形成八角,器盖表面装饰的八道凸棱与八角相对。灰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亚光。肩部转折处、器身八棱两侧及底部都加刻线纹,使棱角更加挺拔,腹部八棱构成开光布局,内饰细线划花折枝花卉纹饰。

青瓷四系瓶唐

方唇,长直领,溜肩,颈肩处对称置四系,两枚为片状穿孔的系,另一组系为双泥条系,深腹微鼓,高圈足。灰胎,胎质细密。青灰釉,釉面光润。外底心有四处支烧痕迹。颈部饰一道凹弦纹,腹部刻划两组对称花纹,为四瓣开光内的牡丹纹,下腹近足处刻双重仰莲瓣纹,盖面刻覆莲瓣纹,钮上戳印圆圈象征莲蓬。

青瓷七联罐唐

全器由7个大小、器形相同的小罐组成。小罐尖唇,敛口,圆曲腹,饼足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面光亮,施釉不及底。外壁口沿下装饰凹弦纹二至三道。

青瓷狮座枕五代

全器由枕面和台座组成。枕面修复。枕面平面呈委角状,两边高,中间低,台座为一蹲狮形象,双目圆睁,呲牙咧嘴呈愤怒状,其背上用刻划直线纹表现鬃毛,尾部贴饰一环形泥条表现尾巴,器底中空。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泛黄,光润,底部无釉。枕面中心刻圆内满饰卷草花叶纹,四角细线刻四圆,圆内饰卷草纹。

青瓷双头凤鸟形盒盖北宋

全器呈卵形,由盒盖和盒身两部分组成。此器失盒身,盒身为后配。盒盖呈卵形,整体做成双头凤鸟形,凤鸟头为勾啄,头顶长有三个角,顶部一个前勾,后面两个仰直,后部有高翘的大凤尾,用深刻花表现羽毛;两边作出四根卷曲的尾羽;中部用深刻花技法刻出双翼。灰色胎,胎质较细。青釉泛灰,釉色光润匀净。

青瓷刻莲纹高足果盘南朝

圆唇,敞口,浅盘,盘心平坦,下承以喇叭状高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色釉,釉面光亮,聚釉现象明显,器身遍布开片。盘内两圈凹弦纹将其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莲蓬纹,外区饰双重八瓣四线莲瓣纹,高足饰两重覆莲瓣纹。

青瓷划花鸡首壶南朝

圆唇,敞口,浅盘口,细长颈,颈部内曲,圆肩,口与肩之间置龙首执柄,龙柄上端较细小,与盘口中相接,下端较粗状,接于肩部,另一侧对应置高颈鸡首流,鸡首与龙柄之间横置有两处方桥形系,鼓腹,胫部稍内曲,大平底微内凹。灰胎,胎质细而坚致。青灰釉,釉面光润,有流釉现象,遍布开片,施釉至底。腹部划刻两重双线覆莲瓣纹。制作精良,造型优雅,尚保留了一些早期敦实的风格,是南朝早中期的制品。

青瓷砚台南朝—隋

方唇,直口,砚面凸起,周围有墨槽,腹部作台阶状,底部等距离置十二个水滴形足。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微泛灰,釉面莹亮但较斑驳,玻璃质感不强,有流釉现象,遍布开片。砚面及外底心露胎,并有支烧痕迹;砚面有九处不规则形垫烧痕,外底心有四处三角形支烧痕,表明砚上还叠烧其他器物。

青瓷点彩鸡首壶南朝

圆唇,盘口,直颈较长,圆肩,肩部一侧饰高冠长颈鸡首,另一侧对应置泥条曲柄、接于盘口与肩之间,鸟首与曲柄之间对称置有两单泥条横系,圆鼓腹,平底微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器身遍布开片,施釉至下腹。底部有五处支烧痕。盘口口沿及肩部饰一周褐色点彩,鸡冠、鸡眼及双横系上也饰有不规则褐色点彩。

青瓷刻莲花钵南朝

尖唇,敛口,曲腹较深,平底微内凹。灰胎,胎质较细。青灰釉稍泛黄,釉面布满细碎开片,莹亮,施釉不及底。外腹壁刻双层莲瓣纹,外层为完整的莲瓣,花瓣间刻出内层瓣尖。整个造型生动立体,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青瓷点彩划花碗南朝

尖圆唇,直口,上腹竖直,下腹圆曲,饼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釉面光润,局部剥釉,施釉至下腹。内外口沿处饰四组多点褐彩,内腹对称饰褐色点彩;内底圆刻,以圆刻为中心刻四线仰莲瓣纹七瓣;外口沿下刻双弦纹。

青瓷睡盂南朝

尖圆唇,直口,盘口较浅,短颈上细下粗,扁鼓腹,饼足内凹。灰褐色胎,胎质细腻。淡青色釉,釉面光亮,盘口内有聚釉现象,器身遍布开片,施釉至底。底部残有支烧痕。

青瓷戳印花六管烛台南朝

方唇,长直领微敞,颈中部微内曲,溜肩,肩部等距置五管,管上对称镂水滴状孔,扁鼓腹,假圈足较高。灰胎,胎质较细。青黄釉泛灰青,釉面莹亮,布满细碎开片。外壁口沿下划凹弦纹四圈,肩部饰两组凹弦纹圈,其下相间戳印独立的长方形、圆形小团花图案,内有直线和花瓣状纹。

青瓷谷仓罐西晋

器物由罐及罐上的堆塑组成。罐身,尖圆唇,有两处对称半月形缺口,敞口,圆肩已变形,上腹圆鼓,下腹斜直内收,平底,腹上贴有鱼、羊、骑马者。堆塑处中心为亭台楼阁,周围绕有仪仗队。灰黄胎较细,青黄釉,釉面光亮,部分有流釉、缩釉现象。

青瓷四系盆唐

圆唇,卷沿,外壁口沿下对称置两对双泥条系,斜曲腹,矮圈足。黄褐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面光润,裹足支烧,圈足上残留有十处支烧痕迹。

青瓷褐彩贴塑龙纹罂唐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圆唇,直子口,花边沿,沿上穿有四处小圆孔,两两相对,束颈呈喇叭形,圆肩,颈肩部有四个片状竖系,两两相对,鼓腹,矮圈足,器盖呈覆盘形,直口竖折,盖面圆。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亚光,施釉近足,有剥釉、流釉现象。盖面装饰三圈凹弦纹,中央置花蕾形钮,弦纹圈内划刻两层覆莲瓣纹。上腹部贴塑蟠龙纹,饰有褐彩点彩。

青瓷贴塑双龙罂唐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圆唇,敞口,浅盘口,长颈,颈呈喇叭形,溜肩,鼓腹,平底,器盖呈覆钵形,斜曲腹中折,盖顶边缘置花瓣形边饰,中心至花蕾形钮。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施釉不及底,下腹部剥釉现象严重。颈肩堆塑一对蟠龙,龙身饰刻划纹样;盖上部饰有两圈凹弦纹,盖沿处饰一圈凹弦纹。

青瓷罂唐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圆唇,卷沿,口外侈呈浅盘口,喇叭形长颈,圆肩,颈肩部对称放置两对片状系,圆鼓腹,平底;器盖呈覆钵形,直口竖折,盖面斜曲,圈足形盖钮。灰胎,胎质较细。青黄色釉,釉面光润,施釉及底。盖钮口沿处存有多处支烧痕迹。

青瓷墓志罐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年)

全器由器盖、器身和器座三部分组成。盖呈荷叶状,盖钮作花蕾形。器身呈方形直筒状,釉下划刻墓志铭文,下附浅盘式座。灰胎,较粗。青黄釉,半木光。器身、器盖、器座均分离。

青瓷墓志罐五代后唐时期

全器由器盖、器身和器座三部分组成。盖呈荷叶状,盖钮作花蕾形,中有宝珠形钮。器身呈八棱直筒形,釉下划刻墓志铭文,下附浅盘式座,座尖唇,直口,斜折腹,高圈足外撇。黄灰胎,胎质较粗。生烧,器身几乎无釉。器身与器盖分离。

青瓷刻花盒北宋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整体较扁圆。器身尖圆唇,子口内敛,浅折腹,上腹稍敞,下腹斜折,隐圈足。灰褐胎,胎质较细。青釉泛黄,釉面光亮。裹足支烧。器盖盖面以三圈弦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满饰刻菊瓣纹,外区素面,盖面转折处刻出一圈弦纹。

青瓷项链北宋

用圆珠串成,中有扁圆形的大圆球,球不规则分瓣,瓣内饰有横线纹或戳点纹。有两个对称的花苞尾连接。灰胎较细,青釉,釉面较光亮。

青瓷盏托北宋

全器由盏台和托盘两部分组成,构成一个整体。盏台呈杯形,圆唇,敛口,圆曲腹,内底心中空。托盘圆唇,敞口,斜曲腹较浅,高圈足外撇。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釉,釉色光亮,遍布开片,施釉不及底,剥釉现象严重。

青瓷点彩急须唐——五代

尖圆唇,浅盘口,束颈,四瓣瓜棱形腹,上腹一侧置较长的直流,与流呈90度的腹部置方形短,端为方銎,直圈足。亦有学者称之为偏把壶。黄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色光润。裹足刮釉。内口沿、内颈及流上均有褐色点彩装饰,肩与上腹部相接处有一圈凹弦纹。

青瓷带盖执壶唐

全器整体呈葫芦形,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器身方唇,敞口杯形,束颈,长腹圆鼓,腹部上部置较长的八方直流,颈部与腹部连接有双泥条曲柄;平底微内凹。器盖子口内敛呈伞盖状,顶部中心置一圆柱形小钮。灰胎,胎质细密。青釉微泛黄,光润,施满釉。外底心有九处支烧痕迹。

青瓷瓜棱执壶晚唐—五代

圆唇,喇叭形口,细长颈,圆肩,颈肩之间置一片状曲柄,柄背上饰凹弦纹两道,肩部处接一长曲流,六瓣瓜棱腹,瓜棱处凹陷,上腹鼓,下腹斜曲内收至底,隐圈足。黄灰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色光亮,裹足支烧。足底有支烧痕迹。

青瓷划花执壶北宋

尖圆唇,喇叭形口,长颈,丰肩,肩部接有长曲流,颈肩部之间连以片状曲柄,柄背饰两道凹弦纹,六瓣瓜棱形鼓腹,上有双棱状突起,上腹圆鼓,下腹斜曲内收,高圈足外撇。灰胎,胎质较细。青釉,釉面光亮。外底心有垫圈支烧痕迹。内壁口沿下有一圈弦纹,外壁口沿下有数圈弦纹;颈与肩相接处有一圈出台,肩部刻划花卉纹;肩与上腹相接处有两道弦纹圈,腹部六组双棱状突起形成开光布局,内有细线划折枝花卉纹,花纹较潦草。外足墙上有单圈凹弦纹。

青瓷八角刻划花执壶北宋

尖唇,大喇叭口,长颈粗直,丰肩,肩部接有长曲流,颈部与肩部连接处有泥条曲柄,外壁有两道凹痕,八瓣瓜棱形鼓腹,上有瓜棱状突起,上腹鼓,下腹斜曲内收,矮圈足。灰胎,胎质较细,青釉,釉面光亮。外底有垫圈支烧痕迹。颈部划四组花草纹,肩部两道凹棱,凸棱至颈部之间刻有莲瓣纹,腹部有两组开光,开光内有折枝花卉纹,流及柄下刻划花卉图案。近足有一圈竖线纹。

青瓷刻划花器盖北宋

盖面内凹,圆唇,卷沿,斜腹,沿面圆折内凹至近平。灰胎,胎质较细。淡青色釉泛黄,釉面亚光,施釉至盖沿下。整体呈龟趺荷叶状,盖面划刻荷叶叶脉及莲蕾,中心贴塑一小乌龟,龟背六角几何龟纹内刻“王”字。

青瓷划花对蝶纹盘五代

尖圆唇,敞口,六曲花口,外腹与花口对应处压印出凹槽,斜曲腹,下腹圆曲,高圈足外撇。浅灰褐胎,细密坚致。淡青绿釉泛灰,匀净光润。外底心有五枚长条状支烧痕。内底为细线划花装饰,内心饰对蝶纹。外底心有“上”字釉下刻款。

青瓷刻莲瓣纹盖罐五代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罐身圆唇,敛口,鼓腹,圈足稍外撇;栱形器盖,起栱较低,与器身构成球状,中部有一道凸棱,中心饰一花蕾形钮。灰褐胎,胎质较细。青釉,釉面光亮。外底心有支烧痕迹。器身外壁刻四层仰莲瓣纹,盖钮以外的盖面部分刻两层莲瓣,并在中心戳印小圈表现莲蓬纹。

青瓷划花多曲长杯唐

圆唇,敞口,口部整体呈椭圆形,四曲花口,斜直腹微曲,矮圈足。灰褐色胎,胎质细密。青绿釉,釉面晶莹光亮,器身内外遍布开片,裹足支烧。内壁刻饰有四朵荷叶,两两对称。

古瓷摩羯形酒船北宋

器物做成摩羯形,失上吻,应为竖直,吻尖下卷,与下吻构成杯口,器身做成船形,背部附加双翼,失尾。根据印尼发掘的井里汶沉船出水的同形器物,可知后部有鲤鱼形尾。灰胎,胎质较细。釉色青灰微泛黄,光润。器身用划花和刻花表现鳞片和鳍。

摩羯为佛教中和河水之精,南北朝时期为细长的兽头,形态凶猛。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中国化,变为兽头、鲤鱼身的形态,形态温顺优雅,也被用于饮酒用的酒船。

从唐、五代时期我国就有外销瓷了!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是最早销往海外的。上面的图片看到了吧!除此之外,在日本出土的青瓷碎片就3000多,日本还是三彩出土最多的国家。这对后来日本新罗三彩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伊拉克出土的白瓷品质最好。总之,由于越窑器型,釉色都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

古代瓷器:青瓷之祖——越窑的千年发展脉络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的诗句,非常形象的赞美了越窑青瓷釉色青翠美丽。目前发现,文字记载越窑最早的就是这首诗。

纵观我国的陶瓷发展,从红陶到灰陶、从灰陶到原始瓷、再从原始瓷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青瓷之祖越窑就诞生于原始瓷发展的战国时期。

因越窑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现在浙江的余姚、绍兴、诸暨、萧山、上虞等。所以,把越州烧造的瓷器统称为越窑。东汉中晚期,越窑烧制成功了我国最早的瓷器,也因此成了青瓷之祖。越窑在东汉到宋代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跟其它窑口一样,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过程。

原始青瓷

下面,我们就按这四个阶段,大体来漫谈一下越窑青瓷器型装饰和胎釉演变,来掌握青瓷之祖越窑的千年发展脉络。

汉代青瓷

一、初创时期:这一时期越窑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仿照当时的青铜和漆器礼器。同时出现了五联罐、双系罐、盘口壶、鬼灶、碗、盘、洗、耳杯、熏炉等,一般施釉不到底,有的仅上半部,多为平底。釉色以淡青色为主,少有黄釉或青黄釉。

越窑的瓷胎从早期到晚期,都是灰白色的,无非就是或偏灰或偏白点而已,胎质从早期的疏松,发展到后来的致密。

晋代越窑青瓷

二、发展时期:这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烛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东汉的五联罐到东吴、西晋就发展成为谷仓。

这里明确了几个界限问题:五联罐一定是东汉的。羊形烛台、蟾蜍水盂等动物器型和堆塑谷仓一般是晋代的。鸡头壶一般出现在三国到南北朝,并从胖矮向高大发展。

五代秘色瓷

三、鼎盛时期:唐代中晚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繁荣昌盛时期,瓷业生产遍地开花,争奇斗艳,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就在这一时期形成。越窑以慈溪上林湖地区为中心迅速向周边拓展,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开始大量使用匣钵装烧,在工艺上基本采用托珠垫烧,所烧器物基本满釉,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底足内都留有数个圆形泥珠垫烧痕。著名的密色瓷就诞生在这个时候。

这一时期瓷器釉层变的匀净,釉色青中泛黄或青绿。注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冰清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或光素。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且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短流六角执壶也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器。

这里明确了几个界限问题:满釉支烧瓷器晚唐开始烧造;瓷器采用泥珠垫烧工艺在晚唐至五代之间;短流执壶生产止于晚唐至五代之间。也就是一件满釉支烧瓷器一定是晚唐以后的产物;一件采用泥珠垫烧工艺的瓷器,一定是晚唐至五代的产物;短流执壶一定是五代以前的产物。同时,一件釉色青绿的越窑青瓷一般是晚唐以后的产物。

五代至宋代越窑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还出现了松子状的长条支钉,在器物底足内或足端留有数个长条支钉痕迹。

这里明确了二个问题:一件采用松子状长条支钉烧造的满釉瓷器,一定是五代至北宋之间的产物。同时强调,在工艺臻于巅峰时,越窑青瓷往往摒弃刻划等装饰手法,纯粹以造型和釉色取胜。也就是一件青瓷有工的未必是上品,光素无纹造型端巧、釉色纯正肥美的反倒是上品或精品。

四、衰落期:历经千年兴衰的越窑,到北宋中晚期,终于缓缓向世人谢幕!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瓷珍以孤。250年前的乾隆皇帝就为越窑发出了如此赞叹,这足以说明越窑在我国的陶瓷史上的崇高地位!贯穿了半部2000余年中国陶瓷史的越窑,无愧为青瓷之祖!

古代瓷器:历史悠久的青瓷文化——瓯窑青瓷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瓯窑瓷胎色泽浅灰白,釉色清淡,有玻璃质感。晋人潘岳在《笙赋》中说道:披黄苞以受甘,倾缥瓷以酌酃(lng,美酒名)。这个缥瓷很可能就是瓯窑青瓷。

北宋鸥窑青釉

五代瓯窑青釉瓜形带盖曲流壶

考古资料表明,商周晚期温州瑞安一带的墓葬中就有原始瓷出现。东汉晚期,永嘉县的罗东乡箬(ru)隆村后背山窑、芦湾村小坟山窑等地,都相继发现了从原始瓷过渡到瓷器的窑址。据《景德镇陶录》记载:瓯,越也。昔属闽地,今为浙江温州府,自晋已陶,当时著尚。而清代朱琰在《陶说》中说:杜毓《荈赋》器择陶拣出自东瓯,后来翠峰天青于此开其先矣,是先越州窑而知名者也。按照这个说法,瓯窑应该是越窑的前身。考古人员在对窑址调查和发掘中发现,在汉代或两晋时期,有一些瓯窑瓷器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与越窑很相似。但是,瓯窑的规模和瓷器质量似乎不及越窑。这里面很可能是文献记载有误,也可能还有遗存没有被发现。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确定,瓯窑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且风格鲜明的青瓷窑系。

南宋瓯窑青黄釉褐彩

北宋青釉观音坐像

汉代至三国时,部分瓯窑瓷器胎质不致密,胎体烧结度较差;胎釉结合不佳,常有剥釉现象;器形制作不规整,与同时期越窑产品有一定距离。自魏晋时期,瓯窑进入一个成熟和发展期。此时的器形丰富,有很多造型与越窑相似,同时又表现出特有的地方风格。

瓯窑窑址主要分布在南溪江下游沿岸的永嘉县罗溪夏甓山、东岸赤头山、瓯海区三垟樟岙(o)岭脚一带。此时常见器型有壶、罐、瓶、碗、碟、杯、槅、笔筒、砚台、水盂、熏炉、虎子、唾壶、谷仓、鸡窝、狗圈等。除了釉色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别,此时瓯窑的瓷器造型风格与越窑一样,器形多以动物为原形,如狮、鸡、虎、牛、凤等,有的器形与越窑几近雷同,如鸡舍、狗圈、狮形辟邪、槅、鸡头壶等。说明当时瓯窑分布区域在丧葬习俗上与上虞、绍兴一带是有相同地方的。但是也表现了特有的地域特点,其中虎形烛台、牛形灯、凤形碗等器型在越窑中未见。瓯窑的谷仓罐由汉代的五管瓶演绎而来,但与越窑谷仓造型有一些区别,东汉时期的五管瓶为葫芦形,器物下腹部为圆形,而越窑的比它更鼓一些。三国时期瓯窑的谷仓为直桶腹,肩部分别有4个小罐,罐与器腹不通。小罐之间塑有人物、百戏塑像。西晋时的谷仓为圆鼓腹,上塑五管或亭台楼阁,周围有百戏人物、飞鸟等,展现了为亡灵祈祷的场景。整体造型浑圆敦实,有的器形制作不规整,整个器形缺少协调感,层次比较紊乱。

汉代至三国时期,瓯窑常见纹饰主要有水波纹、印花斜方格纹、连珠纹等,并不丰富。南北朝时期出现莲花纹,纹饰工整,但是制作工艺欠佳,常有剥釉现象。东晋早期和南朝,普遍使用青釉褐彩,有文字、花卉或与堆塑并用的点彩。这种装饰手法在东晋时期的越窑曾使用,晚唐吴越贵族墓中出现过,并不普遍,十分独特、典雅。瓯窑的褐彩花卉装饰,一直延续到北宋。

隋代至唐代早期是瓯窑瓷器的一个低谷期。其产品的胎体灰白,釉色青黄,开片细碎。唐代早中期的瓯窑釉色青中偏黄,容易剥落。

晚唐至五代时期,瓯窑窑址主要分布在瓯江干流南岸的市郊西山、杨府山和南溪江下游永嘉县境内的启灶黄田等地一带。此时的瓯窑青瓷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釉色青淡或青黄,釉层滋润如玉;胎体细腻,胎色白而坚致,胎釉结合紧密。在造型上出现了柔和匀称、活泼清新的风格。五代时期的胎体更加细薄,器形更加精巧,小型器增多。器物的造型也比前期丰富,常见的有执壶、罐、碗、洗、香熏、唾壶、砚和明器桌、筷、椅等。还有一些器型如五代青瓷曲流壶、唐代青瓷刻花粉盒,这类粉盒的器形呈瓜果形,盖体表面常刻有牡丹、莲花、飞天等纹饰,制作精美。其中杯口壶、曲流壶、明器桌、筷、椅等这类器型越窑未见。这一时期瓯窑的纹饰较多,装饰手法也比前期有突破,主要有印花、划花、刻花、绘花、堆塑等,纹饰有莲瓣、荷花、卷草、双鱼、飞天等。从考古资料来看,瓯窑瓷器的纹饰较之越窑丰富,尤其是褐色彩绘纹饰。越窑此时多有点彩和较少的彩绘装饰,纹饰题材不多,使用也不普遍。

宋代,温州作为对外贸易的口岸,曾设市舶务和来远驿,元代设市舶司并有停泊海船的码头。对外贸易的出现,推动了瓯窑的发展。此时,瓯窑的分布依然以市郊的西山、杨府山和永嘉的仁溪、岩头一带为主,其窑场绵延数里,颇为壮观。其中泰顺、文成、苍南、乐清山区的山坳里,有一部分规模较小的瓷窑,还生产白瓷和黑瓷产品。这些产品与瓯窑青瓷随着龙泉窑的外销产品一起进入国际市场,常见的青瓷器型有碗、壶、瓶、罐、洗、盂、熏等,品种繁多,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器型与越窑几近相同。有一些产品如观音坐像、南宋青瓷盖瓶、南宋青瓷刻花盖罐等器型,越窑未见。

这个时期是瓯窑生产的高峰期,胎体更加坚致、细薄,呈浅灰色。釉色呈淡青或灰绿色,淡雅滋润;釉层薄,但是均匀、润泽,器内外施釉。同时期越窑的产品为灰白胎,施青釉后呈青灰色。纹饰比前期丰富,几乎接近繁缛。主要纹饰有卷草、葵花、牡丹、菊花、双蝶、鹦鹉、如意和形态多样的莲花纹等。越窑此时的纹饰也是最丰富的。

值得一提的是瓯窑此时的褐色彩绘瓷。入宋代以后,瓯窑青瓷仍然较多地采用褐色彩绘装饰青瓷,有斑彩、绘画花卉和书写文字诸种形式,其纹饰配上淡色的瓯窑青瓷,显得典雅而有趣味。这种彩绘比越窑的题材丰富,构图也比越窑有创意。越窑褐色彩绘的装饰手法在唐代以后就不见了。瓯窑的褐彩青瓷绘画题材新颖独特,堪称浙江青瓷窑系中的一朵奇葩。

宋代以后,浙江的瓯窑、婺州窑、越窑基本都逐渐走向了衰落。今天,我们可以从早期龙泉窑产品中找到越窑、瓯窑、婺州窑瓷器的制作痕迹,这些痕迹是浙江青瓷文化绵延的印证。

古代瓷器:宋元龙泉窑青瓷之美


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宋代龙泉窑刻莲瓣纹盖缸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

宋代龙泉窑花觚

龙泉窑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

南宋龙泉堆塑龙虎纹盖瓶

龙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它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它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宋元龙泉折沿洗

龙泉青瓷之美还在于其器物的造型,瓶、觚、罐、壶、碗、盘、杯、碟、灯、洗、砚、等等,大者尺,小者寸,或日用,或陈设,诸器无不匠心独运,制作精巧,高矮长短比例谐调,实用功能与审美理念有机结合,天衣无缝。

宋元八卦纹三足炉

南宋龙泉鬲式炉

古代瓷器:中国古代陶瓷——原始陶瓷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原始的陶瓷:

原始彩陶: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在彩陶艺术中最常见的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种是具象写实的,一种是抽象几何形状的,前者出现得较早,后者出现得稍晚。

彩陶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常见的纹样有鱼、鸟、蛙、鹿等,还有少量的花卉纹和神人纹。有学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当时的图腾崇拜有关,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还可以找到这些地区以鱼、鸟为氏族图腾的痕迹。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器装饰中以鸟为主要题材,而在这一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一些以鸟为氏族图腾的传说和记载。在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图案中,有一种被拉长身体的双头多足鸟,这种鸟纹常常和太阳纹一起出现,表明这种以鸟为图腾的氏族,也许是崇拜太阳的。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国的彩陶图案,则常常是某些动态的格式,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组成,具有鲜明的动感特征,并且表现出为一种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这些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律动,打破了固定空间的限制。这或许正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宇宙、生命最初的认识和体验。

新石器晚期的彩陶纹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几何图案创作时期,这些图案不仅昭示出中国早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次序和规律。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这一时期的图案几乎奠定了以后图案发展的大部分规则,如常见的二方连缀带状装饰,四方连缀散点装饰,以及图案中的对称法则、均衡法则、对比法则、变化统一的法则,单独纹样、复合纹样的创作,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合理运用等等,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图案装饰史上的一个高峰。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高37厘米,口径10厘米。罐口小,圆腹,腹侧安双还耳,平底,胎成暗红色。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陶蛙纹双系罐,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罐泥质红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有竖耳,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遍的花纹之一。 

彩陶钵,高9.6厘米,21.3厘米。钵敛口,折沿,鼓腹,腹以下渐敛,小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外及口均以黑彩描绘文饰。钵内饰以底为中心的漩涡纹,外壁为波浪纹,口沿为三组菱形网格纹。此器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彩陶弦纹陶,口径8厘米,足径6.5厘米,高21.5厘米。瓶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文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常见的文饰。

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厘米,口径37.4厘米。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文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明显特征。

泥质黑陶:

在中国的原始陶器中,除了彩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还有黑陶。黑陶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宗教祭祀还是祖先祭祀,都朝着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而社会成员内部的尊卑等级也越来越明显,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在陶土的运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样,用的是优质的细泥质陶土。陶器虽然还用手制,但有些部分已经从彩陶时期的慢轮制作发展到了快轮制作,已普遍使用辘轳车,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轮制。这样不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规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匀,甚至制作出了薄如蛋壳的黑陶。黑陶的器面修饰,采用表面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将干未干时,用砾石或骨器在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黑陶表面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现与烧窑技术及窑炉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用含铁质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气氛下烧成后呈红色或褐色,在还原焰的气氛下则呈黑色。原始的烧成方式,是当窑火烧到一定温度后,将出烟道堵塞,让窑室里充分缺氧,让陶土里的铁元素还原,最后烧出的陶器由于烟熏和铁元素还原,就变成了黑色。这种烧成方式需要陶窑达到一定温度,技术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时期的烧窑技术比以前有了提高,烧窑方式也更加多样。据测定,黑陶的窑炉能达到1000℃的高温,而一般彩陶的窑火则在800℃左右。

首先从装饰风格上说,一方面黑陶的黑色表面材质不适合彩绘装饰,另一方面复杂的器型构造也不适合进行彩绘装饰。在实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为素面磨光,这是一种非常典雅、精致的装饰;而除磨光外,还利用快轮辘轳的便利,在器身上划出或堆出凹进去或凸出来的各种弦纹,这些弦纹不仅起到了将器物分割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种美丽的装饰,从而构成了黑陶的艺术风格彩陶时期那种亢奋、激越、充满自由想象的图案装饰,被严谨的、秩序化的、极其规则化的弦纹装饰所代替;那种红黑黄的热烈色调,也被庄重单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复出现的充满节奏、旋律、运动的弦纹,表现出一种经过反复提炼的程式美。如果说彩陶艺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激情的美,那黑陶艺术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彩陶艺术是以其图案的装饰美取胜的,黑陶艺术则是以其造型的变化美来取胜的。

黑陶高柄杯,口径7厘米,足径6厘米,高15厘米。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黑陶单把杯,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高12.5厘米。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红陶鬹,高39厘米,口径11.9厘米。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扶手,便于提拿。鬹是龙山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扶耳,器物无纹饰。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使用价值。

古代瓷器:宋徽宗与青瓷


宋徽宗赵佶,可以借张岱的自作墓志铭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

宋徽宗摹唐张萱《捣练图》

宋徽宗《瑞鹤图》

他信道教,而道教是享乐的背面,

道教可能因其美学吸引了徽宗。

不用看懂老庄,

就如不用看懂离骚,也能感到其大美。

道教有对青色的追求,青辞,又名绿章,是道教献给天庭的奏章,以朱料书写在一种蓝灰色的纸上,雅致之极。

宋代重文轻武,从此,文人审美占主流地位,苏轼米芾提倡的文人画也始于此时。逸格从北宋起成为文学甚至视觉艺术的最高标准。徽宗的作品中,青瓷最佳。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盏托

青瓷是消极,退淡,冷遁的。这是一个高音的,淡色的世界,这是单一乐器的solo,用的是古琴而非羽键琴更非钟磬。

赵广超讲极简主义,就让学生看宋瓷。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压下,当时的人要做一个艺术形式,包含了七情六欲,看上去还要很平静,这就是简约主义的上好示范。它不是贫穷,是高度净化的能力。

六十年代兴起的简约主义,二战后物质匮乏是其根本原因。青瓷却是倾举国之力造就的简单形体。宋代的瓷匠,奉命用地上的泥土烧制天空的颜色。

他们是炼金术士,把道教的精神,物质的至美和统治者的理想炼在一起。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器

伦敦大威德基金会藏宋汝窑器

青花瓷跟人没有距离,神情清爽,响亮的调子。而青瓷在面前了,你还是觉得远,它从哪里来呢,可能是人迹罕至,飞尘不到的地方。

青瓷带着一种佛像上的表情,入了他们的色空观。

唐三彩,元青花,明珐琅,一时才俊,但是只有青瓷能得到文人的垂青。可能是因为这一帮人身体孱弱,他们一向只在虚无和冲淡中感到自在。他们不喜欢鲜明的热辣的形象。

古代瓷器:宋元影青瓷


影青瓷,即青白瓷,又称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是宋元之间南方生产的一种瓷器。影青瓷青中带白白里有青,瓷胎薄如蝉翼,触手圆润自然,虽有瓷名却有玉质。遮眼透视,仿佛可以窥见瓷胎中清白一体的瓷骨,极为珍贵。影青瓷可以称为青白瓷,但并非所有青白瓷都可称为影青瓷,查阅资料中,除了青白瓷这一学名之外,诸如影青瓷映青瓷的称呼均是晚清以来才见诸典籍,宋元之际绝无此名。究其原因,无外乎诨号比本名更为传神,青白瓷中较为特殊的品类被清代古董商们形象称为影青瓷。

影青瓷造型非常丰富,主要有盘、碗、洗、盏、钵、盒、瓶、壶、罐、枕、注子、博山炉、动物、堆塑人物等。其瓷创烧于北宋,初时器型单一,生产较少,多承唐风,至天禧年间,工艺纯熟,器型多变,大量生产。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西景德镇即有青白瓷最早的窑址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七百余年,可谓珍品无数,传世较多。影青瓷曾风靡一时,行销海内外。元代影青瓷制作渐粗,已经没有了宋瓷的精细灵巧,大开大合虽嫌朴拙,却彰显了草原民族特色,加上烧制方法比较原始,影青瓷的成色远逊宋瓷。但元人对影青瓷的喜爱并未就此衰减,元人爱玉,影青瓷似玉,所以有的元代瓷产品干脆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等铭款,明显地将青白瓷类比于青白玉。正因元人审美的独特之处,烧制产量和器型较少,传世佳作便极为珍贵。

相关推荐